資源簡介 湟中區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一、單選題1.文物是承載中華文化的血脈。以下文物的主要材質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選項 A B C D文物名稱 明初白釉貼花帶蓋瓶 北宋木雕羅漢像 西漢絲質素紗禪衣 西漢文帝行璽金印A.A B.B C.C D.D2.下列有關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硅是人類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常用材料B.硅的導電性介于金屬和絕緣體之間,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C.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不與任何物質反應D.加熱到一定程度時,硅能與氯氣、氧氣等非金屬反應3.下列現象或事實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A.濃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試劑瓶保存 B.硫化鈉和亞硫酸鈉固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變質C.SO2 和 Na2SO3 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D.常溫下鐵和鉑都不溶于濃硝酸4.下列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的是A.高溫時碳與的反應B.高溫時與的反應C.加熱時鐵粉與硫粉的反應D.鋁粉與稀硫酸的反應5.對于可逆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反應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B.C. D.6.某同學用如圖裝置設計實驗探究非金屬性:C>Si,選取試劑最合理的是a中試劑 b中試劑 c中試劑A 硝酸B 鹽酸 溶液C 硫酸 溶液D 硫酸A.A B.B C.C D.D7.合成氨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同時也是制取硝酸、炸藥等的原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N2和H2在點燃或光照條件下可合成NH3B.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導電,故兩者都是電解質C.NH3遇到濃硝酸會發生反應產生大量白煙D.由NH3制HNO3的過程中,氮元素被還原8.以為新型硝化劑的硝化反應具有反應條件溫和、選擇性高、無副反應發生、過程無污染等優點。可通過以下步驟制備。已知:①②③則的A. B.C. D.9.如圖所示的是利用培養皿探究氨氣的性質。實驗時向NaOH固體上滴幾滴濃氨水,立即用蓋子扣在上面,下頁表中對實驗現象所做的解釋不正確的是實驗現象 解釋A 濃鹽酸附近產生白煙 與濃鹽酸揮發出來的HCl氣體反應生成了微小的晶體B 濃硫酸附近無明顯現象 與濃硫酸不發生反應C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氨的水溶液呈堿性D 氯化物溶液變渾濁 該溶液可能是溶液A.A B.B C.C D.D10.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為金剛石要吸收能量。在該條件下,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金剛石比石墨穩定B.等質量的金剛石和石墨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相同C.金剛石轉化為石墨是吸熱反應D.1molC(金剛石)比1molC(石墨)的總能量高11.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6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該反應為可逆反應C.該反應中,X和Z是反應物,Y是生成物D.10min內,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12.下列各圖所示裝置屬于原電池的是A. B. C. D.13.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化學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斷開)1mo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則反應P4(白磷)+3O2 = P4O6 中,消耗1mol P4的能量變化為化學鍵 P —P P— O O =O鍵能/(kJ mol—1) 198 360 497A.吸收1641kJ的能量 B.放出1641kJ的能量C.吸收126kJ的能量 D.放出126kJ的能量14.已知一定條件下化學反應A2(g)+B2(g) 2AB(g)的能量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該條件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每生成2mol A—B鍵時吸收b kJ熱量B.由A2(g)與B2(g)生成1molAB(g)時吸收(a-b)/2 kJ的能量C.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斷裂1mol A—A和1mol B—B鍵時放出a kJ能量15.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A B C D實驗室制氨氣 實驗室氨氣尾氣吸收 用氯化氫氣體和飽和食鹽水作噴泉實驗 驗證濃的脫水性、強氧化性A.A B.B C.C D.D二、解答題16.某化學小組為了證明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用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制備二氧化硫,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備氯氣。(1)用來制取氯氣的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中濃鹽酸所表現出的化學性質是 和 。(2)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B、D試管中的品紅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氣后,再將B、D兩個試管分別加熱, (填“B”或“D”)試管中無明顯現象。(3)裝置C的主要作用是 。(4)該小組同學將兩種氣體混合后通入品紅溶液中,發現漂白效果并不像預期的一樣增強。查閱資料得知:兩種氣體混合,再與水反應可生成兩種常見的酸,因而漂白作用減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17.Ⅰ.在恒溫2L密閉容器中通入氣體X并發生反應:2X(g)Y(g)ΔH<0,X的物質的量n(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圖中兩曲線分別代表有無催化劑的情形)。(1)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A.升高溫度 B.加入適量X C.增大壓強 D.及時分離出Y(2)反應從開始到a點的平均反應速率可表示為v(Y)= 。(3) 線表示使用催化劑的情形(填“實”或“虛”)。(4)圖中c點對應的速率關系是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a、b、c三點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是 點。Ⅱ.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6)下列不能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選項)。A.B.密閉容器中氨氣的物質的量不變C.容器中與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D.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保持不變E.形成6個N—H鍵的同時有2個鍵斷裂F.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7)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填選項)。A.及時分離出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C.加入少量 D.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充入(8)如圖所示,上述反應中斷開反應物中化學鍵吸收的能量 形成生成物中化學鍵放出的能量(填寫“大于”“等于”“小于”)。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A A C C C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B B A16.(1) E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酸性 還原性(2)D(3)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和氯氣,防止污染環境(4)SO2+Cl2+2H2O=4H++2Cl—+SO17.(1)D(2)0.005 mol/(L·min)(3)虛(4)等于(5)bc(6)CF(7)B(8)大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