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訓練檢測卷(一)考試時間:70分鐘 滿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K—39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臨夏彩陶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智慧的結晶。以下制作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泥土加工 B.陶坯成型 C.器物裝飾 D.入窯燒制2.分類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 B.小蘇打 C.干冰 D.食鹽3.蘭州牛肉面是甘肅最有知名度的美食之一,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五大特點中的“二白”指的是蘿卜片潔白純凈,蘿卜中富含的營養物質是( )A.蛋白質 B.油脂 C.維生素 D.糖類4. “甘肅兩會”提出建設美麗甘肅,下列措施與此精神不符的是( )A.開發利用新能源 B.垃圾分類處理C.乘坐公交車出行 D.大量焚燒秸稈5.下列化學用語的表示中,正確的是( )A.兩個氯原子:Cl2 B.氮元素:N2C.Mg2+的結構示意圖: D.硝酸鎂的化學式:Mg(NO3)26.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如果不慎將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霉變的大米經高溫蒸煮后可以食用C.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離著火區域D.天然氣泄漏時,應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7.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過濾 B.測定溶液的pH C.NaCl的溶解 D.氧氣的驗滿8.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A.H2在Cl2中燃燒生成HCl——化學變化中分子發生改變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物質的分子相同,其化學性質相同D.水壺中的水燒開沸騰后,壺蓋被頂起——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9. 密閉容器中有M、N、P、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后有關數據如下。關于此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M N P Q反應前質量/g 18 1 2 32反應后質量/g 待測 26 2 12A.物質P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待測數值是5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該反應中N與Q的質量變化量之比為26∶1210.下列實驗設計方案不正確的是( )選項 目的 所選用試劑和操作方法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足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B 除去CO2氣體中的CO氣體 點燃C 鑒別黃銅片和純銅片的硬度 互相刻畫D 鑒別木炭粉和鐵粉 用磁鐵吸引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4分)11.(6分)如圖①、②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是兩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氟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鈣原子中,其核外電子數為 。(2)圖B中,x= ,該微粒失去2個電子后形成微粒的符號是 。(3)A元素與鈣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其中A元素的化合價為 。 12.(6分)廢金屬是寶貴的資源。(1)廢銅塊能制成薄銅片,利用了銅的 性。 (2)用廢銅生產硫酸銅的過程中,涉及反應:CuO+H2SO4CuSO4+H2O,該反應的實驗現象:黑色固體逐漸溶解, 。 (3)利用廢鋅與含硫酸鎳的廢液反應回收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NiSO4Ni+ZnSO4,由此判斷Zn、Ni兩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較強的是 。(4)廢棄金屬回收中鐵制品被腐蝕難以回收,而鋁制品易回收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我國科學家利用廢棄金屬資源,合成了催化劑(含鎳、鈣、鐵復合金屬氫氧化物),將CO2和電解水產生的H2催化轉化為CH4和CO等物質,實現CO2的捕集和應用。CO2的捕集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請你提出另一種捕集CO2的方法: (合理即可)。13.(4分)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問題(1)P點的含義是 。(2)20 ℃時要使接近飽和的甲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寫出一種)。 (3)當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采用 的方法提純甲。(4)30 ℃時,將40 g甲物質放入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14.(8分)金屬冶煉廠的粉塵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銅、氧化鋅以及能造成污染的硫。對粉塵收集并進行適當處理,還可得到純凈的化工產品,主要流程如下。(1)反應器Ⅰ中生成的SO2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是 ,寫出用石灰水處理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2)寫出反應器Ⅱ中“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藍”的化學方程式 。(3)反應器Ⅲ中,加入過量鋅的目的是 。濾渣b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4)“系列操作”包含 、降溫結晶、過濾。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0分)15.(11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卮鹣铝袉栴}:(1)寫出圖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應選擇 (填字母)作為發生裝置,該裝置中的一點不足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室常用裝置B制取C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收集CO2不選用裝置D的原因是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若想收集一瓶比較干燥的氧氣,最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 (4)實驗室處理渾濁的水常用圖G裝置進行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 降低水的硬度。 16.(9分)某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實驗室發現一瓶石灰水試劑瓶瓶壁和瓶塞周圍有一些白色粉末。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提出問題] 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作出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CaCO3,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②:可能是 ,原因是溶劑蒸發,石灰水中的溶質結晶析出。 猜想③:還可能是 。 [實驗探究] 甲同學取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蕩,發現試管底部有白色固體,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CaCO3的結論。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嚴密, 。 為了得出較嚴密的結論,他們進行了下表所示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上述試管中的上層清液,滴加1~2滴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呈紅色 白色粉末中 往上述試管殘留的白色固體中加入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由上述實驗可知,猜想③是正確的。[拓展反思] 通過上述實驗的探究,同學們向實驗員提出了保存、使用易變質溶液的下列建議,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臨時配制 c.禁止使用該試劑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6分)17.(6分)小華同學在參加學校組織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時,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探究:取氯化鎂和氯化鉀固體的混合物50 g,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將100 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表。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g 20 20 20 20 20產生沉淀的質量g 1.45 m 4.35 5.8 5.8請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m的值是 。 (2)該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綜合訓練檢測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D D C D D B D B C B填空與簡答題:11. (1) 19.00, 20 (2) 8 Ca2+(3) CaF2 , -112. (1)延展 (2) 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3) Zn (4)4Al+3O22Al2O3(5) 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13. (1) 在30 ℃時甲的溶解度是 60 g (2) 增加甲物質(或恒溫蒸發溶劑) (3) 冷卻熱飽和溶液 (4) 37.5%14. (1)酸雨 ,SO2+Ca(OH)2CaSO3↓+H2O (2) CuO+H2SO4CuSO4+H2O(3)完全反應完溶液中的硫酸銅,得到純凈的硫酸鋅。 Zn、Cu (4) 蒸發濃縮。 三、實驗與探究題15.(1) 錐形瓶 (2) C, 試管口沒有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3)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E(4) 引流, 煮沸16. [作出猜想] 猜想①:CO2+Ca(OH)2CaCO3↓+H2O 。 猜想②:氫氧化鈣[或Ca(OH)2]猜想③:氫氧化鈣、碳酸鈣[或Ca(OH)2、CaCO3][實驗探究]理由是 Ca(OH)2微溶于水,不溶物可能只是Ca(OH)2。實驗步驟:稀鹽酸 實驗現象:有氣泡產生 實驗結論:含有Ca(OH)2 [拓展反思] ab四、計算題17. 答案:(1)(1)2.9 (2)19%(2)解:80 g氫氧化鉀溶液和氯化鎂反應,能生成5.8 g沉淀。設參加反應的氯化鎂的質量為x。2KOH+MgCl2Mg(OH)2↓+2KCl95 58x 5.8 g= x=9.5 g 該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為是×100%=1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