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高橋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學科素養調研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高橋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學科素養調研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高橋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學科素養調研科學試題
1.(2024八下·蕭山月考)研究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化合價越高,物質的氧化性越強,則下列含氯物質氧化性最強的是(  )
A.KClO B.KClO3 C.KClO4 D.KCl
【答案】C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計算出各種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然后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在KClO中,Cl的化合價為+1;KClO3 中,Cl的化合價為+5;KClO4中,Cl的化合價為+7;KCl中,Cl的化合價為-1,則綠原酸的化合價最高的是KClO4。
故選C。
2.(2024八下·蕭山月考)我國科學家研究出碳化鉬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在120℃下發生反應,反應的微觀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原子對CO起催化作用
B.反應中分子的數目發生了改變
C.該化學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D.碳化鉬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答案】A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碳化鉬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A.根據題意可知,該反應中金原子對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A正確;
B.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分子個數比為2:2=1:1,反應中分子的數目沒有發生改變,故C錯誤;
C.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化學反應的生成物不是只有一種,因此該反應不是化合反應,故C錯誤;
D.碳化鉬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碳化鉬的化學性質不發生改變,故D錯誤。
故選A
3.(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是分析發電機工作原理的剖面圖,小圓圈“○”表示垂直于紙面、繞垂直紙面的軸轉動的一根導線,它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當它在如圖所示磁場中1、2、3、4位置按箭頭方向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的是(  )
A.1和2 B.1、2和3 C.1、3和4 D.2、3和4
【答案】D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和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磁感線方向水平向左,1的運動方向與磁感線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線,不能產生感應電流;2、3、4的運動方向切割磁感線,能產生感應電流,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4八下·蕭山月考)小樂以塑料管為連接軸將兩個玩具電機的轉軸連接起來并安裝如圖所示的電路。開關 S 閉合后,燈泡發光,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電機都轉動
B.甲電機相當于發電機
C.乙電機相當于電動機
D.將電源正、負極對調,燈泡亮度發生改變
【答案】D
【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ABD.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發電機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
C.燈泡的亮度與感應電流大小有關,而感應電流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大小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閉合開關后,乙電機通過電流時轉動,此時乙轉動則為電動機。通過塑料軸的連接,乙電機帶動甲電機轉動,此時甲向外發電,相當于發電機,所以燈泡發光,故A、B、C正確不合題意;
將電源正負極對調時,電動機的旋轉方向改變,發電機產生的電流方向改變,但轉速相同,產生的電流大小不變,所以燈泡亮度不變,故D錯誤。
故D符合題意。
5.(2024八下·蕭山月考)直流電動機中,換向器的作用是(  )
A.轉過平衡位置前,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
B.轉過平衡位置后,改變線圈轉動方向
C.轉過平衡位置后,使線圈受力方向改變
D.轉過平衡位置前,改變磁感應線的方向
【答案】C
【知識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根據直流電動機中換向器的作用判斷。
【解答】直流電動機中,每當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使線圈受力發生變化,繼續轉動下去,沒有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4八下·蕭山月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
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決定的
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
【答案】B
【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插座的構造與工作方式
【解析】【分析】(1)三孔插座上中間的孔與大地相連,可以防止外殼漏電時發生觸電事故;
(2)根據磁場方向的規定分析;
(3)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定義分析;
(4)保險絲的特點是電阻率大,熔點低,保證在發生電路故障時迅速熔斷自己,保護用電安全。
【解答】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防止發生觸電,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一定的,只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來反映,并不由它來決定,故B錯誤符合題意;
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發生事故時不會熔斷保護電路安全,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7.(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是小徐用手掌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質能與手掌心氧氣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B.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會污染空氣
D.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反應
【答案】B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ABC.根據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判斷;
D.根據氧氣的化學性質判斷。
【解答】A.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A錯誤;
B.煤脫硫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B正確;
C.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會污染空氣,故C錯誤;
D.氧氣不能和所有物質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8.(2024八下·蕭山月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登頂珠峰。在沖頂珠峰過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氣瓶進行呼吸。根據人體氣體交換示意圖,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
B.乙圖中氣體交換后D處氧氣濃度大于C處氧氣濃度
C.乙圖中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
D.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
【答案】C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根據肺泡內氣體交換和組織細胞內氣體交換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肺泡處的氣體交換,故A錯誤;
B.乙圖表示的過程為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D處氧氣濃度小于C處氧氣濃度,故B錯誤;
C.組織細胞時刻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所以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故C正確;
D.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故D錯誤。
故選C。
9.(2024八下·蕭山月考)下列圖像符合描述情況的是(  )
A.①表示:用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進行,質量發生的變化
B.②表示:a、b兩試管中分別裝有等質量的雙氧水,并向a試管中放入催化劑后,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生成情況
C.③表示:用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的進行,試管中剩余的固體質量變化情況
D.④表示: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生成的氧氣質量的變化情況
【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據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解答;
B、根據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解答;
C、根據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原理解答;
D、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氧氣,直到反應結束,不再發生變化,為一定值,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用 KMnO4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進行,高錳酸鉀分解生成二氧化錳,故二氧化錳的質量會增加,A錯誤;
B、用雙氧水制氧氣時,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氧氣的質量,B錯誤;
C、用 KMnO4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進行,高錳酸鉀分解生成固體二氧化錳和錳酸鉀,固體質量會減少但不減少到零,C錯誤;
D、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隨反應的進行,氧氣質量不斷增加,當雙氧水完全反應后氧氣不在產生,質量不變,D正確。
故答案為: D。
10.(2024八下·蕭山月考)某植物葉片邊緣呈黃白色,不含葉綠體。將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 小時后,切斷部分葉脈,將葉片的部分區域的兩面用錫箔紙遮蔽,如圖所示。光照一段時間后去除錫箔紙,用碘染色法處理葉片,觀察葉片 a、b、c、d 4個部位的顏色,發現只有 d 顯藍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證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B.對比 da,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C.對比 dc,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對比db,說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答案】B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關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a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d顯藍色。對比da,有兩個變量水分和葉綠體,不能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故B錯誤符合題意;
被遮光的部分c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對比 dc,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故AC正確不合題意;
b缺少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d不缺水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那么對比bd可知,光合作用需要水,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B錯誤。
11.(2024八下·蕭山月考)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機物"的實驗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為了(  )
A.保證土壤中存在生物 B.防止有機質流失
C.使有機物能快速燃燒 D.避免水分對實驗現象干擾
【答案】D
【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
【解析】【分析】有機物在燃燒的條件下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散失到空氣中,所以燃燒后的在土壤質量會減小;
【解答】有機物在燃燒的條件下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散失到空氣中,所以燃燒后的在土壤質量會減小,所以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機物"的實驗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為了避免水分對實驗現象干擾;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下·蕭山月考)在地下停車場,駕駛員根據車位入口上方的紅綠燈入停。如圖是小吳設計的自動控制電路圖,將光控開關(遮光時開關閉合)裝在每個車位地面中央,紅綠燈裝在車位入口上方。當車位未停車時綠燈亮,當車位已停車時紅燈亮,則圖中、(  )
A.都是紅燈 B.都是綠燈
C.分別是紅燈和綠燈 D.分別是綠燈和紅燈
【答案】D
【知識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遮光或不遮光時光控開關的閉合,確定電磁鐵有無磁性,進而確定銜鐵的位置和接通的燈泡,根據此時燈泡的發光情況確定燈泡的顏色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車庫中有車時,車輛遮光使光控開關閉合,此時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銜鐵向下運動,則觸頭與燈L2接通,此時燈L2亮,所以燈L2是紅燈;
當車庫中沒有車時,光控開關斷開,電磁鐵無磁性,銜鐵向上運動接通L1所在的電路,所以燈L1是綠燈,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13.(2024八下·蕭山月考)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仍為無色,說明二氧化碳與水未發生反應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
C.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6%以上會致人死亡,說明二氧化碳有毒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一瓶氣體中,木條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2,化學式量為44.0095,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占大氣總體積的0.03%-0.04%)。在物理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熔點為-56.6℃(527kPa),沸點為-78.5℃,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準條件下),可溶于水。在化學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熱穩定性很高(2000℃時僅有1.8%分解),不能燃燒,通常也不支持燃燒,屬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解答】A. 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仍為無色,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未發生反應,因為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溶解在水中也是無色的,A錯誤;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大)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B正確;
C.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6%以上會致人死亡,說明二氧化碳不能夠供給呼吸,但是二氧化碳是無毒的,C錯誤;
D.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一瓶氣體中,木條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是錯誤的,不支持燃燒的氣體有很多,D錯誤;
故答案為:B
14.(2024八下·蕭山月考)在反應中,與足量的Y完全反應,生成4.4gR,則a:b等于(  )。
物質 X Y Q R
相對分子質量     18 44
參加反應或生成的物質的質量/g 1.6 a b 4.4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中的定量關系可以幫助解決問題。
【解答】ABC、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相對質量之比等于質量之比,根據表格中Q、R的相對分子質量可知,Q、R的質量之比為9:11,并結合R質量為4.4g的信息,可計算出Q的質量為3.6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4.4g+3.6g-1.6g=6.4g,所以a:b=Y的質量:Q的質量=6.4g:3.6g=16:9,ABC不符合題意;
D、由以上計算可得,a:b=16:9,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15.(2024八下·蕭山月考)推理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在科學上成立的是(  )。
A.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所以制取氧氣的反應物一定是氧化物
B.因為離子是帶電的粒子,所以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C.可燃物燃燒時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所以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就能燃燒
D.水電解產生了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一定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答案】D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燃燒與滅火;氧化物
【解析】【分析】通過舉反例的方法可以較為容易地解決這類問題。
【解答】A、高錳酸鉀分解可制氧氣,但高錳酸鉀不只含兩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A不符合題意;
B、離子是帶電的原子團。質子和電子均帶有電荷,但不是離子,B不符合題意;
C、燃燒需要滿足有可燃物、助燃劑和溫度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C不符合題意;
D、氫氣和氧氣中有氫、氧兩種元素,可以說明水由這兩種元素組成,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16.(2024八下·蕭山月考)請用化學用語表示。
(1)氨氣   ;(2)氧化鈉   。
(3)氬氣   ;(4)硫酸鋁   。
【答案】NH3;Na2O;Ar;Al2(SO4)3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1)常見的氣體都是由分子構成,根據名稱確定分子包含原子的個數,進而寫出對應的化學式即可;
(2)(4)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組成分子的原子個數之比,進而得到對應的化學式;
(3)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每個氨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則化學式是NH3;
(2) 氧化鈉中,氧元素顯-2價,鈉元素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則其化學式是Na2O;
(3)氬氣屬于稀有氣體單質,直接由原子構成,則 氬氣的化學符號是Ar;
(4)硫酸鋁中,鋁元素顯+3價,硫酸根顯 2價, 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則硫酸鋁的化學式是Al2(SO4)3。
17.(2024八下·蕭山月考)臨時停車開啟閃爍燈更加安全,如圖是小明設計的模擬車燈閃爍的電路圖。已知電源電壓為3伏,兩個小燈泡均標有“3伏,0.2安”字樣,不考慮小燈泡電阻變化,忽略線圈電阻。
(1)閉合開關后,能實現發光、熄滅交替的燈泡是   ;
(2)銜鐵被吸住時,通過燈泡的電流為   A;
(3)小明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燈突然不亮,銜鐵被吸引后不能彈回去,則電路的故障可能是   。
【答案】;0.2;燈泡短路
【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 (1)開關閉合后,根據電路的工作特點分析;
(2)根據題意確定銜鐵被吸住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結合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的知識解答;
(3)銜鐵不能彈回去,說明電磁鐵具有磁性,通過電磁鐵有電流,根據燈L2的發光情況下分析電路的故障。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開關閉合后,通過電磁鐵有電流,兩個燈泡都發光。接下來,電磁鐵把銜鐵吸下,將燈泡會被短路,此時不發光,而繼續發光。由于通過電磁鐵無電流,電磁鐵不具有磁性,那么銜鐵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被拉起,如此循環往復;所以能實現發光、熄滅交替的燈泡是。
(2)根據圖片可知,燈泡被短路,此時只有燈泡接入電路中。由于電源電壓為3V,則燈泡正常發光,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為0.2安。
(3)銜鐵不能彈回去,說明電磁鐵具有磁性,通過電磁鐵有電流, 電路出現了短路現象;燈突然不亮,所以故障是燈泡短路。
18.(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所示是一種涂鴉神器畫板的原理圖。將磁石粉浸沒在懸浮液里,當按下磁性寫字筆其中一個按鈕時,筆尖磁體為S極,可以寫出   色的字。擦去字跡時,只需將刷子左右移動即可,刷子可以用   (填“不易磁化”或“易磁化”)的材料制成。
【答案】紅;易磁化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2)刷子左右移動可以擦去字跡,是因為刷子是磁性材料做成的能把上面磁體吸下來,所以應該用易磁化的材料制成。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筆尖磁體為S極, 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此時鼻尖吸引N極,可以寫出紅色的字;
(2)刷子左右移動可以擦去字跡,所以應該用易磁化的材料制成。
19.(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所示,AB和CD是兩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金屬導軌,符號×表示垂直于紙面指向紙面里的磁場的磁感線。現將銅棒EF和GH垂直放在滑軌上,當拉動GH使其向左移動時,發現EF也向左移動,說明銅棒里   (選填“有”或“無”)電流產生,EF受到的是磁場力的作用。當拉動GH使其向右移動時,EF應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理由是:   。
【答案】有;右;運動方向的改變,導致感應電流方向變化,導致受力方向改變
【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①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②EF中的能量轉化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③GH中的能量轉化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④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導體運動的方向,以及磁場方向有關。
【解答】現將銅棒EF和GH垂直放在滑軌上,導軌放在磁場中,當拉動GH使其向左移動時,發現EF也向左移動,這是因為GH運動,在GH中產生感應電流,GH當做電源,把電流提供給EF,這時EF相當于通電導體放入磁場中,所以也會向左運動;拉動GH使其向右移動時,EF應向右運動。這是由于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導體運動的方向有關,感應電流的方向改變,導致運動方向改變。
20.(2024八下·蕭山月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噴嚏、胸悶、全身乏力等癥狀。
(1)“咳嗽”是由于異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發生炎癥而引起的保護性生理活動。咳嗽時,肺內氣壓   外界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噴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時,人急劇吸氣,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噴出并發出聲音的現象。如圖曲線,符合打噴嚏時肺容量隨時間變化的是   (選填“甲”或“乙”).
(3)肺泡內的氧氣通過   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答案】(1)大于
(2)甲
(3)擴散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1)流體總是從氣壓大的地方流向氣壓小的地方;
(2)根據打噴嚏時肺內氣壓的變化規律分析;
(3) 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即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這種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
【解答】(1)咳嗽時,呼吸道里的異物被噴出,說明肺內氣壓增大大于外界氣壓;
(2)打“噴嚏”時,開始時肺容量迅速增大且要大于正常吸氣時,然后是一個快速的呼氣過程,此時肺容量迅速減少,并回到正常水平,故可知甲曲線符合打噴嚏時呼吸特點。
(3)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1)咳嗽時,屬于呼氣過程,肺內氣壓增大,超過外界氣壓,從而將氣體迅速排出體外。
(2)由題意可知,打“噴嚏”時先是一個急劇的吸氣過程,此時肺容量迅速增大且要大于正常吸氣時,然后是一個快速的呼氣過程,此時肺容量迅速減少,并回到正常水平,故可知甲曲線符合打噴嚏時呼吸特點。
(3)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即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這種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因此,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21.(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甲,智能溫室大棚能自動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濃度、光照強度等條件,以滿足大棚內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乙圖表示大棚內A、B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用吸收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曲線。請分析回答:
(1)植物A的光合作用開始于   (選填“d點前”、“d點”或“d點后”)。
(2)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   (選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答案】(1)d點前
(2)多于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 由圖乙可知,曲線ad段表示植物A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曲線bc段表示植物B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e點表示植物A的凈光合速率等于植物B凈光合速率。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在d點前光照強度已大于0,植物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的強度低于呼吸作用的強度。
(2)從圖乙中看出,當光照強度為f時,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
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強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強度。
因此“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多于植物B。
(1)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觀察圖乙可知,在d點前光照強度已大于0,植物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的強度低于呼吸作用的強度,因此,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負值,至d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強度相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0。
(2)從圖乙中看出,當光照強度為f時,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強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強度。因此“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多于植物B。
22.(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是化學中“有名”的裝置(萬能瓶),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從   端進氧氣。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從   端進氧氣。
(3)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   端接氧氣鋼瓶,通過觀察   就知道氧氣的輸出速度。
【答案】A;B;A;產生氣泡的速度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根據向上排空氣法的原理分析;
(2)根據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原理分析;
(3)要加濕氧氣,氧氣就要通入水中,據此分析。
【解答】(1)氧氣比空氣的密度大,會沉積在集氣瓶的底部,因此瓶口向上放置,應從長導管A端進氧氣;
(2)氧氣比水的密度小,集中在水面上方,然后利用氧氣的壓力將水排出,所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應從短導管B端進氧氣;
(3) 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A端接氧氣鋼瓶,通過觀察產生氣泡的速度就知道氧氣的輸出速度。
23.(2024八下·蕭山月考)小黃和小巖發現,帶火星的竹簽在空氣中不會復燃,若用裝有60%體積的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氣,得到的氣體就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為了找到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她們進行了如下探究:(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為21%)
(1)【設計實驗】小黃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該裝置的圓底燒瓶中放入水的目的是   。寫出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研究】第一組實驗:取3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分別裝入15%、30%和45%體積的水,蓋上蓋玻片,倒置在水槽中。當氣泡   放出后,將導管口伸入集氣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將相同的3根帶火星的竹簽分別插入①~③號瓶中,記錄實驗現象。獲得第一組實驗現象后,小晨又做了第二組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兩組實驗數據和現象如下表:
實驗分組 第一組 第二組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氣瓶裝水的體積分數/% 15 30 45 34 38 42
帶火星的竹簽的狀況 亮 很亮 復燃 很亮 復燃 復燃
得出上述兩組實驗現象后,小萍認為還不能確定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需繼續進行實驗,她應該在水的體積分數為   再進行實驗。
(3)【實驗結論】經過數次實驗得出水的體積分數較準確數值之后通過計算氧氣含量得出: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為48.7%。
【答案】稀釋過氧化氫溶液,減緩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連續、均勻;36%(合理即可)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制取氧氣的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①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過大,反應太劇烈, 稀釋后可以降低反應速率;
②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2)①只由氣泡連續冒出時,氧氣比較純凈;
②根據表格數據確定竹簽復燃的水的體積分數的范圍。
【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小晨在該裝置的圓底燒瓶中放入 25 毫升水的目的是:稀釋過氧化氫溶液,減緩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
②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實驗過程中,應該當氣泡連續、均勻放出后,導管口伸入集氣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
②根據表格可知,水的體積分數為34%時很亮但沒有燃燒,而為38%時竹簽復燃,那么它繼續進行實驗,應該在時的體積分數為36%時再進行實驗。
24.(2024八下·蕭山月考)圖甲是測量種子萌發時錐形瓶中氣體體積變化的實驗裝置。錐形瓶中放的種子事先用水浸泡過并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清洗過(不影響種子生命力)。實驗開始時U形管左側與右側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時利用標尺量出右側管內的液面高度變化,實驗結果如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此實驗的目的是測量種子萌發時   (填“釋放二氧化碳”或“吸收氧氣”)的速率。
(2)種子預先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清洗的目的是   。
(3)在0 2h萌發的種子的呼吸速率體現在標尺移動速度是   cm/時。
(4)本實驗存在的問題是沒有設計對照實驗,因此實驗數據不能準確反映真實情況.請設置此實驗的對照實驗:   。
【答案】(1)吸收氧氣
(2)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對實驗的影響
(3)1.65
(4)準備另一套與甲相同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煮熟的種子代替浸泡過的種子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和圖片分析實驗的目的;
(2)種子表面的微生物會影響實驗的測量;
(3)根據圖乙確定0~2h內標尺移動的距離,然后除以時間即可;
(4) 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種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氣,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錐形瓶內的氣體總量減少,氣壓降低,U形管右側液面上升,因此本實驗目的是測定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的速率。
(2)實驗中將種子預先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浸泡清晰的目的是:以殺死種子表面的微生物,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擾實驗結果,
(3)由圖乙可知,在0 2h標尺移動的距離是5.6-2.3=3.3(cm),標尺移動速度是=1.65(cm/時)。
(4)本探究實驗的對照組應該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用來與實驗組進行比較,因此,對照組的設置應該是:準備另一套與甲相同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煮熟的種子代替浸泡過的種子。
(1)據圖甲可知,該實驗裝置測量種子有氧呼吸時消耗的氧氣量,主要原因是種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氣,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錐形瓶內的氣體總量減少,氣壓降低,U形管右側液面上升,因此本實驗目的是測定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的速率。
(2)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擾實驗結果,實驗中將種子預先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浸泡以殺死種子表面的微生物。
(3)由圖乙可知,在0 2h標尺移動的距離是5.6-2.3=3.3(cm),標尺移動速度是=1.65(cm/時)。
(4)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本探究實驗的對照組應該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用來與實驗組進行比較,因此,對照組的設置應該是:準備另一套與甲相同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煮熟的種子代替浸泡過的種子。
25.(2024八下·蕭山月考)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未來科學家”小組同學取如圖所示的銀邊天竺葵進行以下實驗研究:
步驟1:把一盆銀邊天竺葵放入不透光的黑紙箱中一晝夜。
步驟2:選取生長旺盛的葉片M、N作如圖處理。葉片M的部分綠色部分C處用圓黑紙片上下兩面遮光處理。葉片N用放有堿石灰的透明塑料袋包裹嚴密.
步驟3: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左右,取下葉片M和N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10分鐘。
步驟4:取出葉片M和N,用清水漂洗后放在白瓷盤中,將葉片展開鋪平,用1∶10的碘酒稀釋液均勻地滴在兩片葉片上。過一會兒可以觀察到:
①葉片M的B處變藍色,A、C處均不變藍色;
②葉片N不變藍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取材選用銀邊天竺葵是為了探究   。
(2)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   。
(3)實驗中檢驗是否有淀粉生成的目的是   。
(4)本實驗沒有探究的光合作用中的問題是   。
A.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水
B.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照
C.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D.光合作用生成淀粉
E.光合作用能制造氧氣
F.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溶解葉綠素;驗證植物是否進行光合作用;AE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描述分析葉片M和葉片A的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2) 葉綠素為綠色,脫色后便于觀察,如不脫色,不易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現象。
(3)光合作用時會有淀粉生成;
(4)根據對實驗現象的理解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葉片M的B綠色部分有葉綠體,而A非綠色部分沒有葉綠體,則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2)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綠素;
(3) 實驗中檢驗是否有淀粉生成的目的是驗證植物是否進行光合作用;
(4)葉片M的B綠色部分和A非綠色部分以葉綠體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葉片M的B綠色部分和C黑紙片遮蓋的部分以光照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葉片B的綠色部分和葉片N的D綠色部分以二氧化碳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本實驗沒有探究的光合作用中的問題是A.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水;F.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選AE。
26.(2024八下·蕭山月考)小舟選用白磷、錐形瓶、氣球、天平等藥品和器材,探究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的變化規律,裝置如圖。
【實驗思路】先確認化學反應已經發生,再比較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
【實驗步驟】
I、錐形瓶內裝入白磷,塞緊瓶塞放在天平托盤上,調節平衡;
Ⅱ、取下錐形瓶,將瓶塞上的鐵絲在酒精燈上燒紅后,接觸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緊瓶塞;
Ⅲ。待反應結束冷卻后,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   。
【實驗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交流反思】
(1)要確認化學反應已經發生,本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反應結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認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結論,并請說明理由。   。
【答案】天平是否平衡;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能,剩余白磷未參加反應,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實驗步驟:
Ⅲ、原來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那么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交流反思:
(1)化學反應的本質為生成新物質,據此確定現象;
(2)剩余白磷沒有參加反應,對實驗測量沒有影響。
【解答】實驗步驟:
Ⅲ、根據題意可知,通過比較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待反應結束冷卻后,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交流反思:
(1)本實驗中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說明生成了新物質,即發生了化學反應;
(2)質量守恒定律是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相等,剩余白磷未參加反應,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能得出上述結論。
27.(2024八下·蕭山月考)科學興趣小組做了一個有趣的紙盒實驗:在水平桌面的右端放有一個封閉紙盒,一輛綁有磁鐵的小車從斜面上靜止下滑后在水平桌面上向右運動。在靠近紙盒的過程中小車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在了A位置,如圖所示。小組同學對這一現象展開了討論:
(1)小明認為小車速度減小除了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還受到紙盒的影響。為了證實他的猜想,小明應該如何設置實驗?   
(2)小明通過實驗發現,紙盒能使小車運動速度減小得更快。那紙盒里有什么呢?小芳提出了以下假設:
假設1:紙盒中有鐵塊  假設2:紙盒中有磁體  假設3:紙盒中有閉合的線圈。
小強根據已學知識否定了   ;
(3)小強打開紙盒,發現里面是一個閉合的線圈。為什么閉合的線圈會使小車的速度減小得更快?帶磁鐵的小車靠近閉合的線圈時,閉合線圈的部分導體   產生   ,小車的動能轉化為線圈的電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得更快。
【答案】見解析;假設1;切割磁感線;感應電流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1)只要去掉紙盒,比較前后兩次的實驗結果即可;
(2)根據鐵塊會受到吸引分析;
(3)根據電磁感應的知識解答。
【解答】(1) 小明認為小車速度減小除了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還受到紙盒的影響。為了證實他的猜想, 接下來的操作為:小明應該拿掉紙盒后重復實驗,觀察小車停止的位置,并與原來比較。
(2)假設1中有鐵塊會發生吸引的作用,不會加快小車的運動,即否定了假設1;
(3)帶磁鐵的小車靠近閉合的線圈時,閉合線圈的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小車的動能轉化為線圈的電能,使得小車速度減小的更快。
28.(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所示,甲為一個“一開三孔”開關(即一個開關和一個三孔插座連在一起)實物圖,乙為背面接線示意圖,“A”、“B”是從開關接線柱接出的兩根導線,請你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使開關控制電燈,又不影響插座供其它電器使用。
【答案】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插座的構造與工作方式
【解析】【分析】在家庭電路中,開關必須接在火線上,三孔插座接線“左零右火中間地”,據此完成作圖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插座的左孔與零線相連,則插座的右孔為火線。開關A與插座右孔相連,那么A應該接火線。此時開關的接線B應該連接燈泡,如下圖所示:
29.(2024八下·蕭山月考)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A和永磁體B間的磁場分布如圖2,請標出永磁體B的N、S極和畫出通電螺線管的繞線方法。
【答案】
【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磁感線的環繞方向確定條形磁鐵和電磁鐵的磁極方向,然后根據安培定則判斷線圈的纏繞方法即可。
【解答】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N極發出最后回到S極,根據圖片可知,永磁體B的左端為S極,電磁鐵A的右端是N極;
右手握住螺線管,大拇指指向右側,此時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下,則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即電流從電磁鐵A的左端流入,如下圖所示:
30.(2024八下·蕭山月考)2024年1月,四川雅江發現亞洲最大單體鋰礦,該鋰礦主產高品質鋰輝石(主要成分為LiAlSi2O6),而鋰(Li)是新能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
(1)鋰輝石的主要成分(LiAlSi2O6)中含有   種元素。
(2)LiAlSi2O6中鋰、鋁、硅、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
(3)LiAlSi2O6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4)在勘測時,工作人員測得某鋰輝石樣品中含LiAlSi2O6的質量為93g。若礦石中其他成分不含鋰元素,請計算該礦石樣品中含鋰元素多少克   ?(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4;1:1:2:6;186;93g的LiAlSi2O6中含鋰元素的質量為: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元素種類的判斷:根據物質的化學式,直接數出不同元素符號的種類,即可確定物質中所含元素的種類。
2、原子個數比: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不同元素原子個數比就是它們在化學式中相應數字的最簡整數比。
3、相對分子質量是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4、元素質量的計算:先根據化學式計算出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再用物質的質量乘以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就能得到物質中該元素的質量。
【解答】(1)根據化學式(LiAlSi2O6)可知中LiAlSi2O6含有鋰、鋁、硅、氧四種元素;
(2)根據化學式可知,LiAlSi2O6中鋰、鋁、硅、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1:2:6;
(3)LiAlSi2O6的相對分子質量=7+27+28×2+16×6=186;
31.(2024八下·蕭山月考)做科學實驗應提倡綠色環保。右圖為某種“微型”實驗裝置,實驗使用藥品的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用該儀器完成“制取并檢驗”的實驗只消耗了0.66克10%的鹽酸(密度為1.1克/厘米3)。
(1)“微型塑料滴管”相當于乙圖裝置中的   。(填字母)
(2)通常完成這個實驗大約需10%的鹽酸6毫升,這是該微型實驗中鹽酸用量的   倍.
(3)請計算利用該“微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產生的質量是多少克?   。(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b;10;0.04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確定“ 微型塑料滴管 ”的作用;
(2)首先根據滴入稀鹽酸的質量計算滴入的體積,然后與常規用量作比即可;
(3)根據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向容器中滴入稀鹽酸,則相當于乙圖實驗裝置中的注射器b;
(2)根據題意可知,本次實驗使用鹽酸的體積:0.66g÷1.1g/mL=0.6mL;
通常完成這個實驗消耗的鹽酸是該微型實驗中消耗鹽酸用量的倍數為:6mL÷0.6mL=10倍。
(3)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解得:x≈0.04g,
答:利用該“微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產生了0.04g二氧化碳。
32.(2024八下·蕭山月考)為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雜質不參與反應)的純度,取一定量該樣品進行加熱,記錄不同時刻固體質量數據,如圖。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1)時刻產生的氧氣質量是   。
(2)時段剩余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   。
(3)計算該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   。
【答案】1.64g;氯酸鉀已完全分解;98%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物總質量的減小量就是生成氧氣的質量;
(2)反應中,由于有氧氣不斷產生,因此固體質量不斷減小;
(3)根據圖片信息計算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根據氯酸鉀分解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最后與樣品質量作比即可。
【解答】(1)根據圖示可知,反應開始時的總質量為:5g+1.6g=6.6g,則t1時刻生成氧氣的質量為:6.6g-4.96g=1.64g;
(2)根據題意可知,當氯酸鉀已完全分解時,不再有氧氣產生,因此t3~t4時段剩余固體質量不變。
(3)設:5克樣品中含有氯酸鉀的質量為x;
由圖示可知,氯酸鉀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氣質量m=5g+1.6g-4.68g=1.92g ;

解得:x=4.9g;
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
答:該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為98%。
33.(2024八下·蕭山月考)火災是最常見和最具威脅的公共安全事故之一。如圖是某新型投擲型液體滅火器,使距離滅火地點1米以外投擲該滅火器。當易碎塑料瓶遇到硬物撞擊或高溫燒烤便會自行破碎,釋放出“有效液體”,該液體與火焰接觸會發生吸熱反應。反應時會產生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等5000倍以上體積的氣體,并產生大量泡沫。
(1)液體中的有效成分之一是碳酸鈉和稀鹽酸,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
(2)請解釋該投擲型滅火器投擲于火場中能滅火還能防止復燃的原因   。
【答案】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液體與火焰接觸發生吸熱反應,產生大量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這些氣體能夠稀釋空氣中的氧氣,降低火焰溫度,從而撲滅火焰。同時,產生的大量泡沫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防止復燃。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滅火的原理:隔絕可燃物、隔絕氧氣或降低溫度,根據題目描述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 該投擲型滅火器投擲于火場中能滅火還能防止復燃的原因:該滅火器的液體成分在火場中發生吸熱反應,生成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氣體能夠稀釋空氣中的氧氣,降低火焰溫度,達到滅火效果。同時,產生的泡沫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防止復燃。
34.(2024八下·蕭山月考)某同學利用熱敏電阻為家中燈暖型“浴霸”(用電燈取暖的用電器)設計了一個溫度可自動控制的裝置,如圖甲所示。“控制電路”中的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電磁鐵線圈可看成阻值為的純電阻,“浴霸”共安裝有2盞電阻為的燈泡。當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使“浴霸”所在電路斷開。當線圈中的電流小于或等于時,繼電器的銜鐵被釋放,使“浴霸”所在電路閉合。
(1)工作電路正常工作時,每盞燈泡中通過的電流是多少?
(2)若浴室中的溫度不得超過40℃,則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是多少?
(3)若電源電壓恒為,則將此裝置放在浴室內,浴室內溫度可控制在多大范圍內?
【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燈泡正常工作時電阻為1210Ω,
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額定電流。
答:工作電路正常工作時,每盞燈泡中通過的電流是。
(2)根據乙圖可知,當溫度為40℃時,其阻值,
此時的總電阻:,
此時的總電流是;
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是。
答:若浴室中的溫度不得超過40℃,則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是。
(3)當電流為I=50mA時,總電阻為:,
所以R1的阻值:,
此時對應溫度為30℃;
當電流時,總電阻;
此時;
此時對應溫度為22℃。
答:若電源電壓恒為,則將此裝置放在浴室內,浴室內溫度可控制在22℃~30℃。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工作電路閉合,L1與L2并聯,根據電路中的總功率等于各用電器功率之和求出工作電路中的總功率,利用P=UI求出兩燈正常工作時通過電路的總電流;
(2)由題意可知,當電磁鐵線圈中電流等于50mA時,浴室中的溫度最高,根據圖乙讀出其阻值,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求出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
(3)若電源U1電壓恒定為12V,當電磁鐵線圈中電流等于50mA時,浴室中的溫度最高,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熱敏電阻的阻值,根據圖乙讀出浴室內的最大溫度;
當線圈中的電流等于40mA時浴室中的溫度最低,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根據電阻的串聯求出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然后讀出浴室內的最大溫度,從而得出浴室內溫度可控制范圍內。
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高橋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學科素養調研科學試題
1.(2024八下·蕭山月考)研究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化合價越高,物質的氧化性越強,則下列含氯物質氧化性最強的是(  )
A.KClO B.KClO3 C.KClO4 D.KCl
2.(2024八下·蕭山月考)我國科學家研究出碳化鉬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在120℃下發生反應,反應的微觀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原子對CO起催化作用
B.反應中分子的數目發生了改變
C.該化學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D.碳化鉬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3.(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是分析發電機工作原理的剖面圖,小圓圈“○”表示垂直于紙面、繞垂直紙面的軸轉動的一根導線,它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當它在如圖所示磁場中1、2、3、4位置按箭頭方向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的是(  )
A.1和2 B.1、2和3 C.1、3和4 D.2、3和4
4.(2024八下·蕭山月考)小樂以塑料管為連接軸將兩個玩具電機的轉軸連接起來并安裝如圖所示的電路。開關 S 閉合后,燈泡發光,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電機都轉動
B.甲電機相當于發電機
C.乙電機相當于電動機
D.將電源正、負極對調,燈泡亮度發生改變
5.(2024八下·蕭山月考)直流電動機中,換向器的作用是(  )
A.轉過平衡位置前,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
B.轉過平衡位置后,改變線圈轉動方向
C.轉過平衡位置后,使線圈受力方向改變
D.轉過平衡位置前,改變磁感應線的方向
6.(2024八下·蕭山月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
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決定的
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
7.(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是小徐用手掌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質能與手掌心氧氣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B.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會污染空氣
D.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反應
8.(2024八下·蕭山月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登頂珠峰。在沖頂珠峰過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氣瓶進行呼吸。根據人體氣體交換示意圖,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
B.乙圖中氣體交換后D處氧氣濃度大于C處氧氣濃度
C.乙圖中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
D.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
9.(2024八下·蕭山月考)下列圖像符合描述情況的是(  )
A.①表示:用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進行,質量發生的變化
B.②表示:a、b兩試管中分別裝有等質量的雙氧水,并向a試管中放入催化劑后,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生成情況
C.③表示:用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的進行,試管中剩余的固體質量變化情況
D.④表示: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生成的氧氣質量的變化情況
10.(2024八下·蕭山月考)某植物葉片邊緣呈黃白色,不含葉綠體。將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 小時后,切斷部分葉脈,將葉片的部分區域的兩面用錫箔紙遮蔽,如圖所示。光照一段時間后去除錫箔紙,用碘染色法處理葉片,觀察葉片 a、b、c、d 4個部位的顏色,發現只有 d 顯藍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證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B.對比 da,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C.對比 dc,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對比db,說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11.(2024八下·蕭山月考)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機物"的實驗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為了(  )
A.保證土壤中存在生物 B.防止有機質流失
C.使有機物能快速燃燒 D.避免水分對實驗現象干擾
12.(2024八下·蕭山月考)在地下停車場,駕駛員根據車位入口上方的紅綠燈入停。如圖是小吳設計的自動控制電路圖,將光控開關(遮光時開關閉合)裝在每個車位地面中央,紅綠燈裝在車位入口上方。當車位未停車時綠燈亮,當車位已停車時紅燈亮,則圖中、(  )
A.都是紅燈 B.都是綠燈
C.分別是紅燈和綠燈 D.分別是綠燈和紅燈
13.(2024八下·蕭山月考)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仍為無色,說明二氧化碳與水未發生反應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
C.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6%以上會致人死亡,說明二氧化碳有毒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一瓶氣體中,木條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14.(2024八下·蕭山月考)在反應中,與足量的Y完全反應,生成4.4gR,則a:b等于(  )。
物質 X Y Q R
相對分子質量     18 44
參加反應或生成的物質的質量/g 1.6 a b 4.4
A. B. C. D.
15.(2024八下·蕭山月考)推理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在科學上成立的是(  )。
A.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所以制取氧氣的反應物一定是氧化物
B.因為離子是帶電的粒子,所以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C.可燃物燃燒時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所以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就能燃燒
D.水電解產生了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一定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16.(2024八下·蕭山月考)請用化學用語表示。
(1)氨氣   ;(2)氧化鈉   。
(3)氬氣   ;(4)硫酸鋁   。
17.(2024八下·蕭山月考)臨時停車開啟閃爍燈更加安全,如圖是小明設計的模擬車燈閃爍的電路圖。已知電源電壓為3伏,兩個小燈泡均標有“3伏,0.2安”字樣,不考慮小燈泡電阻變化,忽略線圈電阻。
(1)閉合開關后,能實現發光、熄滅交替的燈泡是   ;
(2)銜鐵被吸住時,通過燈泡的電流為   A;
(3)小明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燈突然不亮,銜鐵被吸引后不能彈回去,則電路的故障可能是   。
18.(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所示是一種涂鴉神器畫板的原理圖。將磁石粉浸沒在懸浮液里,當按下磁性寫字筆其中一個按鈕時,筆尖磁體為S極,可以寫出   色的字。擦去字跡時,只需將刷子左右移動即可,刷子可以用   (填“不易磁化”或“易磁化”)的材料制成。
19.(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所示,AB和CD是兩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金屬導軌,符號×表示垂直于紙面指向紙面里的磁場的磁感線。現將銅棒EF和GH垂直放在滑軌上,當拉動GH使其向左移動時,發現EF也向左移動,說明銅棒里   (選填“有”或“無”)電流產生,EF受到的是磁場力的作用。當拉動GH使其向右移動時,EF應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理由是:   。
20.(2024八下·蕭山月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噴嚏、胸悶、全身乏力等癥狀。
(1)“咳嗽”是由于異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發生炎癥而引起的保護性生理活動。咳嗽時,肺內氣壓   外界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噴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時,人急劇吸氣,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噴出并發出聲音的現象。如圖曲線,符合打噴嚏時肺容量隨時間變化的是   (選填“甲”或“乙”).
(3)肺泡內的氧氣通過   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21.(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甲,智能溫室大棚能自動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濃度、光照強度等條件,以滿足大棚內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乙圖表示大棚內A、B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用吸收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曲線。請分析回答:
(1)植物A的光合作用開始于   (選填“d點前”、“d點”或“d點后”)。
(2)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   (選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22.(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是化學中“有名”的裝置(萬能瓶),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從   端進氧氣。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從   端進氧氣。
(3)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   端接氧氣鋼瓶,通過觀察   就知道氧氣的輸出速度。
23.(2024八下·蕭山月考)小黃和小巖發現,帶火星的竹簽在空氣中不會復燃,若用裝有60%體積的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氣,得到的氣體就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為了找到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她們進行了如下探究:(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為21%)
(1)【設計實驗】小黃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該裝置的圓底燒瓶中放入水的目的是   。寫出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研究】第一組實驗:取3只集氣瓶,編號為①②③,分別裝入15%、30%和45%體積的水,蓋上蓋玻片,倒置在水槽中。當氣泡   放出后,將導管口伸入集氣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將相同的3根帶火星的竹簽分別插入①~③號瓶中,記錄實驗現象。獲得第一組實驗現象后,小晨又做了第二組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兩組實驗數據和現象如下表:
實驗分組 第一組 第二組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氣瓶裝水的體積分數/% 15 30 45 34 38 42
帶火星的竹簽的狀況 亮 很亮 復燃 很亮 復燃 復燃
得出上述兩組實驗現象后,小萍認為還不能確定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需繼續進行實驗,她應該在水的體積分數為   再進行實驗。
(3)【實驗結論】經過數次實驗得出水的體積分數較準確數值之后通過計算氧氣含量得出:能使帶火星的竹簽復燃的氧氣含量最小值為48.7%。
24.(2024八下·蕭山月考)圖甲是測量種子萌發時錐形瓶中氣體體積變化的實驗裝置。錐形瓶中放的種子事先用水浸泡過并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清洗過(不影響種子生命力)。實驗開始時U形管左側與右側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時利用標尺量出右側管內的液面高度變化,實驗結果如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此實驗的目的是測量種子萌發時   (填“釋放二氧化碳”或“吸收氧氣”)的速率。
(2)種子預先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清洗的目的是   。
(3)在0 2h萌發的種子的呼吸速率體現在標尺移動速度是   cm/時。
(4)本實驗存在的問題是沒有設計對照實驗,因此實驗數據不能準確反映真實情況.請設置此實驗的對照實驗:   。
25.(2024八下·蕭山月考)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未來科學家”小組同學取如圖所示的銀邊天竺葵進行以下實驗研究:
步驟1:把一盆銀邊天竺葵放入不透光的黑紙箱中一晝夜。
步驟2:選取生長旺盛的葉片M、N作如圖處理。葉片M的部分綠色部分C處用圓黑紙片上下兩面遮光處理。葉片N用放有堿石灰的透明塑料袋包裹嚴密.
步驟3: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左右,取下葉片M和N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10分鐘。
步驟4:取出葉片M和N,用清水漂洗后放在白瓷盤中,將葉片展開鋪平,用1∶10的碘酒稀釋液均勻地滴在兩片葉片上。過一會兒可以觀察到:
①葉片M的B處變藍色,A、C處均不變藍色;
②葉片N不變藍色。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取材選用銀邊天竺葵是為了探究   。
(2)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   。
(3)實驗中檢驗是否有淀粉生成的目的是   。
(4)本實驗沒有探究的光合作用中的問題是   。
A.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水
B.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照
C.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D.光合作用生成淀粉
E.光合作用能制造氧氣
F.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6.(2024八下·蕭山月考)小舟選用白磷、錐形瓶、氣球、天平等藥品和器材,探究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的變化規律,裝置如圖。
【實驗思路】先確認化學反應已經發生,再比較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
【實驗步驟】
I、錐形瓶內裝入白磷,塞緊瓶塞放在天平托盤上,調節平衡;
Ⅱ、取下錐形瓶,將瓶塞上的鐵絲在酒精燈上燒紅后,接觸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緊瓶塞;
Ⅲ。待反應結束冷卻后,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   。
【實驗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交流反思】
(1)要確認化學反應已經發生,本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反應結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認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結論,并請說明理由。   。
27.(2024八下·蕭山月考)科學興趣小組做了一個有趣的紙盒實驗:在水平桌面的右端放有一個封閉紙盒,一輛綁有磁鐵的小車從斜面上靜止下滑后在水平桌面上向右運動。在靠近紙盒的過程中小車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在了A位置,如圖所示。小組同學對這一現象展開了討論:
(1)小明認為小車速度減小除了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還受到紙盒的影響。為了證實他的猜想,小明應該如何設置實驗?   
(2)小明通過實驗發現,紙盒能使小車運動速度減小得更快。那紙盒里有什么呢?小芳提出了以下假設:
假設1:紙盒中有鐵塊  假設2:紙盒中有磁體  假設3:紙盒中有閉合的線圈。
小強根據已學知識否定了   ;
(3)小強打開紙盒,發現里面是一個閉合的線圈。為什么閉合的線圈會使小車的速度減小得更快?帶磁鐵的小車靠近閉合的線圈時,閉合線圈的部分導體   產生   ,小車的動能轉化為線圈的電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得更快。
28.(2024八下·蕭山月考)如圖所示,甲為一個“一開三孔”開關(即一個開關和一個三孔插座連在一起)實物圖,乙為背面接線示意圖,“A”、“B”是從開關接線柱接出的兩根導線,請你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使開關控制電燈,又不影響插座供其它電器使用。
29.(2024八下·蕭山月考)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A和永磁體B間的磁場分布如圖2,請標出永磁體B的N、S極和畫出通電螺線管的繞線方法。
30.(2024八下·蕭山月考)2024年1月,四川雅江發現亞洲最大單體鋰礦,該鋰礦主產高品質鋰輝石(主要成分為LiAlSi2O6),而鋰(Li)是新能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
(1)鋰輝石的主要成分(LiAlSi2O6)中含有   種元素。
(2)LiAlSi2O6中鋰、鋁、硅、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
(3)LiAlSi2O6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4)在勘測時,工作人員測得某鋰輝石樣品中含LiAlSi2O6的質量為93g。若礦石中其他成分不含鋰元素,請計算該礦石樣品中含鋰元素多少克   ?(寫出計算過程)
31.(2024八下·蕭山月考)做科學實驗應提倡綠色環保。右圖為某種“微型”實驗裝置,實驗使用藥品的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用該儀器完成“制取并檢驗”的實驗只消耗了0.66克10%的鹽酸(密度為1.1克/厘米3)。
(1)“微型塑料滴管”相當于乙圖裝置中的   。(填字母)
(2)通常完成這個實驗大約需10%的鹽酸6毫升,這是該微型實驗中鹽酸用量的   倍.
(3)請計算利用該“微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產生的質量是多少克?   。(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2.(2024八下·蕭山月考)為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雜質不參與反應)的純度,取一定量該樣品進行加熱,記錄不同時刻固體質量數據,如圖。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1)時刻產生的氧氣質量是   。
(2)時段剩余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   。
(3)計算該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   。
33.(2024八下·蕭山月考)火災是最常見和最具威脅的公共安全事故之一。如圖是某新型投擲型液體滅火器,使距離滅火地點1米以外投擲該滅火器。當易碎塑料瓶遇到硬物撞擊或高溫燒烤便會自行破碎,釋放出“有效液體”,該液體與火焰接觸會發生吸熱反應。反應時會產生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等5000倍以上體積的氣體,并產生大量泡沫。
(1)液體中的有效成分之一是碳酸鈉和稀鹽酸,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
(2)請解釋該投擲型滅火器投擲于火場中能滅火還能防止復燃的原因   。
34.(2024八下·蕭山月考)某同學利用熱敏電阻為家中燈暖型“浴霸”(用電燈取暖的用電器)設計了一個溫度可自動控制的裝置,如圖甲所示。“控制電路”中的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電磁鐵線圈可看成阻值為的純電阻,“浴霸”共安裝有2盞電阻為的燈泡。當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使“浴霸”所在電路斷開。當線圈中的電流小于或等于時,繼電器的銜鐵被釋放,使“浴霸”所在電路閉合。
(1)工作電路正常工作時,每盞燈泡中通過的電流是多少?
(2)若浴室中的溫度不得超過40℃,則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是多少?
(3)若電源電壓恒為,則將此裝置放在浴室內,浴室內溫度可控制在多大范圍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計算出各種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然后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在KClO中,Cl的化合價為+1;KClO3 中,Cl的化合價為+5;KClO4中,Cl的化合價為+7;KCl中,Cl的化合價為-1,則綠原酸的化合價最高的是KClO4。
故選C。
2.【答案】A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碳化鉬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A.根據題意可知,該反應中金原子對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A正確;
B.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分子個數比為2:2=1:1,反應中分子的數目沒有發生改變,故C錯誤;
C.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化學反應的生成物不是只有一種,因此該反應不是化合反應,故C錯誤;
D.碳化鉬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碳化鉬的化學性質不發生改變,故D錯誤。
故選A
3.【答案】D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和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磁感線方向水平向左,1的運動方向與磁感線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線,不能產生感應電流;2、3、4的運動方向切割磁感線,能產生感應電流,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4.【答案】D
【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ABD.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發電機的工作原理為電磁感應。
C.燈泡的亮度與感應電流大小有關,而感應電流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大小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閉合開關后,乙電機通過電流時轉動,此時乙轉動則為電動機。通過塑料軸的連接,乙電機帶動甲電機轉動,此時甲向外發電,相當于發電機,所以燈泡發光,故A、B、C正確不合題意;
將電源正負極對調時,電動機的旋轉方向改變,發電機產生的電流方向改變,但轉速相同,產生的電流大小不變,所以燈泡亮度不變,故D錯誤。
故D符合題意。
5.【答案】C
【知識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根據直流電動機中換向器的作用判斷。
【解答】直流電動機中,每當線圈轉過平衡位置時,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使線圈受力發生變化,繼續轉動下去,沒有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答案】B
【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插座的構造與工作方式
【解析】【分析】(1)三孔插座上中間的孔與大地相連,可以防止外殼漏電時發生觸電事故;
(2)根據磁場方向的規定分析;
(3)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定義分析;
(4)保險絲的特點是電阻率大,熔點低,保證在發生電路故障時迅速熔斷自己,保護用電安全。
【解答】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防止發生觸電,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一定的,只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來反映,并不由它來決定,故B錯誤符合題意;
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發生事故時不會熔斷保護電路安全,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7.【答案】B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ABC.根據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判斷;
D.根據氧氣的化學性質判斷。
【解答】A.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A錯誤;
B.煤脫硫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B正確;
C.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會污染空氣,故C錯誤;
D.氧氣不能和所有物質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8.【答案】C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根據肺泡內氣體交換和組織細胞內氣體交換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A.甲圖表示的過程為肺泡處的氣體交換,故A錯誤;
B.乙圖表示的過程為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D處氧氣濃度小于C處氧氣濃度,故B錯誤;
C.組織細胞時刻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所以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故C正確;
D.吸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收縮,故D錯誤。
故選C。
9.【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據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解答;
B、根據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中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解答;
C、根據KMnO4制取氧氣時,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原理解答;
D、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氧氣,直到反應結束,不再發生變化,為一定值,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用 KMnO4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進行,高錳酸鉀分解生成二氧化錳,故二氧化錳的質量會增加,A錯誤;
B、用雙氧水制氧氣時,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氧氣的質量,B錯誤;
C、用 KMnO4制取氧氣時,隨著反應進行,高錳酸鉀分解生成固體二氧化錳和錳酸鉀,固體質量會減少但不減少到零,C錯誤;
D、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隨反應的進行,氧氣質量不斷增加,當雙氧水完全反應后氧氣不在產生,質量不變,D正確。
故答案為: D。
10.【答案】B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關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a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d顯藍色。對比da,有兩個變量水分和葉綠體,不能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故B錯誤符合題意;
被遮光的部分c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對比 dc,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故AC正確不合題意;
b缺少水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d不缺水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那么對比bd可知,光合作用需要水,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B錯誤。
11.【答案】D
【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
【解析】【分析】有機物在燃燒的條件下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散失到空氣中,所以燃燒后的在土壤質量會減小;
【解答】有機物在燃燒的條件下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散失到空氣中,所以燃燒后的在土壤質量會減小,所以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機物"的實驗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為了避免水分對實驗現象干擾;
故答案為:D.
12.【答案】D
【知識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遮光或不遮光時光控開關的閉合,確定電磁鐵有無磁性,進而確定銜鐵的位置和接通的燈泡,根據此時燈泡的發光情況確定燈泡的顏色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車庫中有車時,車輛遮光使光控開關閉合,此時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銜鐵向下運動,則觸頭與燈L2接通,此時燈L2亮,所以燈L2是紅燈;
當車庫中沒有車時,光控開關斷開,電磁鐵無磁性,銜鐵向上運動接通L1所在的電路,所以燈L1是綠燈,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13.【答案】B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2,化學式量為44.0095,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占大氣總體積的0.03%-0.04%)。在物理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熔點為-56.6℃(527kPa),沸點為-78.5℃,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準條件下),可溶于水。在化學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熱穩定性很高(2000℃時僅有1.8%分解),不能燃燒,通常也不支持燃燒,屬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解答】A. 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仍為無色,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未發生反應,因為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溶解在水中也是無色的,A錯誤;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大)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B正確;
C.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6%以上會致人死亡,說明二氧化碳不能夠供給呼吸,但是二氧化碳是無毒的,C錯誤;
D.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一瓶氣體中,木條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是錯誤的,不支持燃燒的氣體有很多,D錯誤;
故答案為:B
14.【答案】D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中的定量關系可以幫助解決問題。
【解答】ABC、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相對質量之比等于質量之比,根據表格中Q、R的相對分子質量可知,Q、R的質量之比為9:11,并結合R質量為4.4g的信息,可計算出Q的質量為3.6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4.4g+3.6g-1.6g=6.4g,所以a:b=Y的質量:Q的質量=6.4g:3.6g=16:9,ABC不符合題意;
D、由以上計算可得,a:b=16:9,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15.【答案】D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燃燒與滅火;氧化物
【解析】【分析】通過舉反例的方法可以較為容易地解決這類問題。
【解答】A、高錳酸鉀分解可制氧氣,但高錳酸鉀不只含兩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A不符合題意;
B、離子是帶電的原子團。質子和電子均帶有電荷,但不是離子,B不符合題意;
C、燃燒需要滿足有可燃物、助燃劑和溫度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C不符合題意;
D、氫氣和氧氣中有氫、氧兩種元素,可以說明水由這兩種元素組成,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16.【答案】NH3;Na2O;Ar;Al2(SO4)3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1)常見的氣體都是由分子構成,根據名稱確定分子包含原子的個數,進而寫出對應的化學式即可;
(2)(4)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組成分子的原子個數之比,進而得到對應的化學式;
(3)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每個氨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則化學式是NH3;
(2) 氧化鈉中,氧元素顯-2價,鈉元素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則其化學式是Na2O;
(3)氬氣屬于稀有氣體單質,直接由原子構成,則 氬氣的化學符號是Ar;
(4)硫酸鋁中,鋁元素顯+3價,硫酸根顯 2價, 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則硫酸鋁的化學式是Al2(SO4)3。
17.【答案】;0.2;燈泡短路
【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 (1)開關閉合后,根據電路的工作特點分析;
(2)根據題意確定銜鐵被吸住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結合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的知識解答;
(3)銜鐵不能彈回去,說明電磁鐵具有磁性,通過電磁鐵有電流,根據燈L2的發光情況下分析電路的故障。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開關閉合后,通過電磁鐵有電流,兩個燈泡都發光。接下來,電磁鐵把銜鐵吸下,將燈泡會被短路,此時不發光,而繼續發光。由于通過電磁鐵無電流,電磁鐵不具有磁性,那么銜鐵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被拉起,如此循環往復;所以能實現發光、熄滅交替的燈泡是。
(2)根據圖片可知,燈泡被短路,此時只有燈泡接入電路中。由于電源電壓為3V,則燈泡正常發光,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為0.2安。
(3)銜鐵不能彈回去,說明電磁鐵具有磁性,通過電磁鐵有電流, 電路出現了短路現象;燈突然不亮,所以故障是燈泡短路。
18.【答案】紅;易磁化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2)刷子左右移動可以擦去字跡,是因為刷子是磁性材料做成的能把上面磁體吸下來,所以應該用易磁化的材料制成。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筆尖磁體為S極, 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此時鼻尖吸引N極,可以寫出紅色的字;
(2)刷子左右移動可以擦去字跡,所以應該用易磁化的材料制成。
19.【答案】有;右;運動方向的改變,導致感應電流方向變化,導致受力方向改變
【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①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②EF中的能量轉化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③GH中的能量轉化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④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導體運動的方向,以及磁場方向有關。
【解答】現將銅棒EF和GH垂直放在滑軌上,導軌放在磁場中,當拉動GH使其向左移動時,發現EF也向左移動,這是因為GH運動,在GH中產生感應電流,GH當做電源,把電流提供給EF,這時EF相當于通電導體放入磁場中,所以也會向左運動;拉動GH使其向右移動時,EF應向右運動。這是由于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導體運動的方向有關,感應電流的方向改變,導致運動方向改變。
20.【答案】(1)大于
(2)甲
(3)擴散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1)流體總是從氣壓大的地方流向氣壓小的地方;
(2)根據打噴嚏時肺內氣壓的變化規律分析;
(3) 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即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這種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
【解答】(1)咳嗽時,呼吸道里的異物被噴出,說明肺內氣壓增大大于外界氣壓;
(2)打“噴嚏”時,開始時肺容量迅速增大且要大于正常吸氣時,然后是一個快速的呼氣過程,此時肺容量迅速減少,并回到正常水平,故可知甲曲線符合打噴嚏時呼吸特點。
(3)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1)咳嗽時,屬于呼氣過程,肺內氣壓增大,超過外界氣壓,從而將氣體迅速排出體外。
(2)由題意可知,打“噴嚏”時先是一個急劇的吸氣過程,此時肺容量迅速增大且要大于正常吸氣時,然后是一個快速的呼氣過程,此時肺容量迅速減少,并回到正常水平,故可知甲曲線符合打噴嚏時呼吸特點。
(3)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即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都是通過這種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因此,肺泡內的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21.【答案】(1)d點前
(2)多于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 由圖乙可知,曲線ad段表示植物A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曲線bc段表示植物B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e點表示植物A的凈光合速率等于植物B凈光合速率。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在d點前光照強度已大于0,植物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的強度低于呼吸作用的強度。
(2)從圖乙中看出,當光照強度為f時,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
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強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強度。
因此“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多于植物B。
(1)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觀察圖乙可知,在d點前光照強度已大于0,植物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的強度低于呼吸作用的強度,因此,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負值,至d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強度相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0。
(2)從圖乙中看出,當光照強度為f時,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釋放量的差;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強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強度。因此“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則當光照強度為f時,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植物A多于植物B。
22.【答案】A;B;A;產生氣泡的速度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根據向上排空氣法的原理分析;
(2)根據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原理分析;
(3)要加濕氧氣,氧氣就要通入水中,據此分析。
【解答】(1)氧氣比空氣的密度大,會沉積在集氣瓶的底部,因此瓶口向上放置,應從長導管A端進氧氣;
(2)氧氣比水的密度小,集中在水面上方,然后利用氧氣的壓力將水排出,所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應從短導管B端進氧氣;
(3) 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A端接氧氣鋼瓶,通過觀察產生氣泡的速度就知道氧氣的輸出速度。
23.【答案】稀釋過氧化氫溶液,減緩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連續、均勻;36%(合理即可)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制取氧氣的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①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過大,反應太劇烈, 稀釋后可以降低反應速率;
②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2)①只由氣泡連續冒出時,氧氣比較純凈;
②根據表格數據確定竹簽復燃的水的體積分數的范圍。
【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小晨在該裝置的圓底燒瓶中放入 25 毫升水的目的是:稀釋過氧化氫溶液,減緩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
②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實驗過程中,應該當氣泡連續、均勻放出后,導管口伸入集氣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
②根據表格可知,水的體積分數為34%時很亮但沒有燃燒,而為38%時竹簽復燃,那么它繼續進行實驗,應該在時的體積分數為36%時再進行實驗。
24.【答案】(1)吸收氧氣
(2)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對實驗的影響
(3)1.65
(4)準備另一套與甲相同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煮熟的種子代替浸泡過的種子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題目描述和圖片分析實驗的目的;
(2)種子表面的微生物會影響實驗的測量;
(3)根據圖乙確定0~2h內標尺移動的距離,然后除以時間即可;
(4) 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種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氣,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錐形瓶內的氣體總量減少,氣壓降低,U形管右側液面上升,因此本實驗目的是測定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的速率。
(2)實驗中將種子預先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浸泡清晰的目的是:以殺死種子表面的微生物,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擾實驗結果,
(3)由圖乙可知,在0 2h標尺移動的距離是5.6-2.3=3.3(cm),標尺移動速度是=1.65(cm/時)。
(4)本探究實驗的對照組應該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用來與實驗組進行比較,因此,對照組的設置應該是:準備另一套與甲相同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煮熟的種子代替浸泡過的種子。
(1)據圖甲可知,該實驗裝置測量種子有氧呼吸時消耗的氧氣量,主要原因是種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氣,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錐形瓶內的氣體總量減少,氣壓降低,U形管右側液面上升,因此本實驗目的是測定種子萌發時吸收氧氣的速率。
(2)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擾實驗結果,實驗中將種子預先在稀釋的消毒劑中浸泡以殺死種子表面的微生物。
(3)由圖乙可知,在0 2h標尺移動的距離是5.6-2.3=3.3(cm),標尺移動速度是=1.65(cm/時)。
(4)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本探究實驗的對照組應該不能進行呼吸作用,用來與實驗組進行比較,因此,對照組的設置應該是:準備另一套與甲相同的實驗裝置,用等量的煮熟的種子代替浸泡過的種子。
25.【答案】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溶解葉綠素;驗證植物是否進行光合作用;AE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描述分析葉片M和葉片A的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2) 葉綠素為綠色,脫色后便于觀察,如不脫色,不易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現象。
(3)光合作用時會有淀粉生成;
(4)根據對實驗現象的理解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葉片M的B綠色部分有葉綠體,而A非綠色部分沒有葉綠體,則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2)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綠素;
(3) 實驗中檢驗是否有淀粉生成的目的是驗證植物是否進行光合作用;
(4)葉片M的B綠色部分和A非綠色部分以葉綠體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葉片M的B綠色部分和C黑紙片遮蓋的部分以光照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葉片B的綠色部分和葉片N的D綠色部分以二氧化碳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本實驗沒有探究的光合作用中的問題是A.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水;F.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選AE。
26.【答案】天平是否平衡;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能,剩余白磷未參加反應,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實驗步驟:
Ⅲ、原來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那么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交流反思:
(1)化學反應的本質為生成新物質,據此確定現象;
(2)剩余白磷沒有參加反應,對實驗測量沒有影響。
【解答】實驗步驟:
Ⅲ、根據題意可知,通過比較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待反應結束冷卻后,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交流反思:
(1)本實驗中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說明生成了新物質,即發生了化學反應;
(2)質量守恒定律是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相等,剩余白磷未參加反應,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能得出上述結論。
27.【答案】見解析;假設1;切割磁感線;感應電流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1)只要去掉紙盒,比較前后兩次的實驗結果即可;
(2)根據鐵塊會受到吸引分析;
(3)根據電磁感應的知識解答。
【解答】(1) 小明認為小車速度減小除了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還受到紙盒的影響。為了證實他的猜想, 接下來的操作為:小明應該拿掉紙盒后重復實驗,觀察小車停止的位置,并與原來比較。
(2)假設1中有鐵塊會發生吸引的作用,不會加快小車的運動,即否定了假設1;
(3)帶磁鐵的小車靠近閉合的線圈時,閉合線圈的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小車的動能轉化為線圈的電能,使得小車速度減小的更快。
28.【答案】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插座的構造與工作方式
【解析】【分析】在家庭電路中,開關必須接在火線上,三孔插座接線“左零右火中間地”,據此完成作圖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插座的左孔與零線相連,則插座的右孔為火線。開關A與插座右孔相連,那么A應該接火線。此時開關的接線B應該連接燈泡,如下圖所示:
29.【答案】
【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磁感線的環繞方向確定條形磁鐵和電磁鐵的磁極方向,然后根據安培定則判斷線圈的纏繞方法即可。
【解答】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N極發出最后回到S極,根據圖片可知,永磁體B的左端為S極,電磁鐵A的右端是N極;
右手握住螺線管,大拇指指向右側,此時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下,則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即電流從電磁鐵A的左端流入,如下圖所示:
30.【答案】4;1:1:2:6;186;93g的LiAlSi2O6中含鋰元素的質量為: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元素種類的判斷:根據物質的化學式,直接數出不同元素符號的種類,即可確定物質中所含元素的種類。
2、原子個數比: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不同元素原子個數比就是它們在化學式中相應數字的最簡整數比。
3、相對分子質量是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4、元素質量的計算:先根據化學式計算出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再用物質的質量乘以該元素的質量分數,就能得到物質中該元素的質量。
【解答】(1)根據化學式(LiAlSi2O6)可知中LiAlSi2O6含有鋰、鋁、硅、氧四種元素;
(2)根據化學式可知,LiAlSi2O6中鋰、鋁、硅、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1:2:6;
(3)LiAlSi2O6的相對分子質量=7+27+28×2+16×6=186;
31.【答案】b;10;0.04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確定“ 微型塑料滴管 ”的作用;
(2)首先根據滴入稀鹽酸的質量計算滴入的體積,然后與常規用量作比即可;
(3)根據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向容器中滴入稀鹽酸,則相當于乙圖實驗裝置中的注射器b;
(2)根據題意可知,本次實驗使用鹽酸的體積:0.66g÷1.1g/mL=0.6mL;
通常完成這個實驗消耗的鹽酸是該微型實驗中消耗鹽酸用量的倍數為:6mL÷0.6mL=10倍。
(3)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解得:x≈0.04g,
答:利用該“微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產生了0.04g二氧化碳。
32.【答案】1.64g;氯酸鉀已完全分解;98%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物總質量的減小量就是生成氧氣的質量;
(2)反應中,由于有氧氣不斷產生,因此固體質量不斷減小;
(3)根據圖片信息計算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根據氯酸鉀分解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最后與樣品質量作比即可。
【解答】(1)根據圖示可知,反應開始時的總質量為:5g+1.6g=6.6g,則t1時刻生成氧氣的質量為:6.6g-4.96g=1.64g;
(2)根據題意可知,當氯酸鉀已完全分解時,不再有氧氣產生,因此t3~t4時段剩余固體質量不變。
(3)設:5克樣品中含有氯酸鉀的質量為x;
由圖示可知,氯酸鉀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氣質量m=5g+1.6g-4.68g=1.92g ;

解得:x=4.9g;
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
答:該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為98%。
33.【答案】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液體與火焰接觸發生吸熱反應,產生大量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這些氣體能夠稀釋空氣中的氧氣,降低火焰溫度,從而撲滅火焰。同時,產生的大量泡沫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防止復燃。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滅火的原理:隔絕可燃物、隔絕氧氣或降低溫度,根據題目描述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 該投擲型滅火器投擲于火場中能滅火還能防止復燃的原因:該滅火器的液體成分在火場中發生吸熱反應,生成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氣體能夠稀釋空氣中的氧氣,降低火焰溫度,達到滅火效果。同時,產生的泡沫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防止復燃。
34.【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燈泡正常工作時電阻為1210Ω,
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額定電流。
答:工作電路正常工作時,每盞燈泡中通過的電流是。
(2)根據乙圖可知,當溫度為40℃時,其阻值,
此時的總電阻:,
此時的總電流是;
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是。
答:若浴室中的溫度不得超過40℃,則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是。
(3)當電流為I=50mA時,總電阻為:,
所以R1的阻值:,
此時對應溫度為30℃;
當電流時,總電阻;
此時;
此時對應溫度為22℃。
答:若電源電壓恒為,則將此裝置放在浴室內,浴室內溫度可控制在22℃~30℃。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工作電路閉合,L1與L2并聯,根據電路中的總功率等于各用電器功率之和求出工作電路中的總功率,利用P=UI求出兩燈正常工作時通過電路的總電流;
(2)由題意可知,當電磁鐵線圈中電流等于50mA時,浴室中的溫度最高,根據圖乙讀出其阻值,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求出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的最小值;
(3)若電源U1電壓恒定為12V,當電磁鐵線圈中電流等于50mA時,浴室中的溫度最高,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熱敏電阻的阻值,根據圖乙讀出浴室內的最大溫度;
當線圈中的電流等于40mA時浴室中的溫度最低,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根據電阻的串聯求出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然后讀出浴室內的最大溫度,從而得出浴室內溫度可控制范圍內。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阳朔县| 富锦市| 金坛市| 郁南县| 安阳县| 岐山县| 惠水县| 页游| 颍上县| 紫金县| 台州市| 高青县| 永兴县| 宣汉县| 通江县| 汝阳县| 无为县| 永定县| 房产| 香港| 伊吾县| 新源县| 隆昌县| 磐安县| 霍林郭勒市| 大足县| 湖州市| 瑞丽市| 抚松县| 蚌埠市| 英吉沙县| 宁化县| 云浮市| 湘潭县| 萍乡市| 乌拉特中旗| 巨野县| 沛县| 和硕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