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1.(2024七下·余杭期末)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下列功能中屬于卵巢功能的是( )①產生精子;②在胚胎發育初期提供所需要的場所;③輸送卵細胞;④分泌雌性激素;⑤胚胎發育的所有營養來源。A.①④⑤ B.④ C.②⑤ D.② ③【答案】B【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根據對人體生殖和發育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卵巢功能的是分泌雌性激素和卵細胞,那么④正確,而①②③錯誤。故選B。2.(2024七下·余杭期末)在勞動教育中,學校開展了草莓苗的培育。查閱資料發現:草莓的走莖是從主植株上延伸出來的部分匍匐莖,可以用來產生新的草莓苗。草莓繁殖的方式屬于( )A.營養繁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繁殖【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 A.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草莓莖上長出的芽來培育幼苗,屬于營養繁殖;B.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無性生殖中一種常見的方式;C.孢子繁殖是很多孢子植物和真菌等利用孢子 進行的生殖方式。【解答】 草莓的走莖是從主植株上延伸出來的部分匍匐莖,可以用來產生新的草莓苗。草莓繁殖的方式屬于營養繁殖,故A正確,BC錯誤。故選A。3.(2024七下·余杭期末) 下列星體有衛星的是( )A.哈雷彗星 B.水星 C.木星 D.月球【答案】C【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解答】 選項中的木星已確認的有13個衛星,其中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是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遠鏡發現的,這四個衛星后被稱為伽利略衛星。故答案為:C。4.(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有關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是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B.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日冕層、光球層和色球層C.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是太陽風D.太陽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答案】A【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太陽活動時,黑子和耀斑發射的電磁波會擾亂地球大氣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解答】A.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是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故A正確;B.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日冕層、色球 層和光球層,故B錯誤;C.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是耀斑,故C錯誤;D.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故D錯誤。故選A。5.(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A.一名中學生的重力約是500kgB.人步行的速度約是5m/sC.中岳嵩山頂峰的大氣壓約為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水中的小【答案】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對重力、速度、氣壓和聲速的數值大小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則則中學生的重力,故A錯誤;B.人步行的速度約是1m/s,故B錯誤;C.中岳嵩山頂峰的高度遠遠大于海平面的高度,則它的大氣壓小于1×105Pa,故C錯誤;D.由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故D正確。故選D。6.(2024七下·余杭期末)做“觀察花的結構”的實驗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手將花的各部分由內向外剝下B.選取一朵只有雄蕊的花C.將剖開的子房放在放大鏡下觀察D.觀察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橫剖開【答案】C【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根據對花的結構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取一朵花,用鑷子由外向內剝下花的各部分結構,故A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觀察花的結構,應選取一朵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故B錯誤;C.種子的結構比較危險,則將剖開的子房放在放大鏡下觀察,可以觀察的比較清楚,故C正確;D.觀察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縱剖開,觀察里面的胚珠,故D錯誤。故選C。7.(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關于體育測試項目涉及的力學知識說法中,正確的是( )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力B.足球繞桿——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只受摩擦力和支持力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等于球對手的作用力D.引體向上——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受到了慣性力的作用【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AC.根據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斷;B.對足球進行受力分析即可;D.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解答】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增大了對地面的壓力,從而獲得較大的前進的速度,故A錯誤;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除了受到摩擦力和支持力,足球還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錯誤;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與球對手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C正確;D.由于慣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說人受到了慣性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8.(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是晝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圖,其中理解正確的是( )A.弧線ABC為昏線B.由于地軸傾斜,使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C.由于地球的公轉,產生了晝夜現象D.當天的杭州晝長夜短【答案】D【知識點】晝夜交替;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 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9月23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解答】A.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經過ABC后會進入清晨,則弧線ABC為晨線,故A錯誤;B.由于地軸傾斜,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使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而不是極夜現象,故B錯誤;C.由于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現象,故C錯誤;D.陽光直射北回歸 線,北極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晝長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晝長夜短,故D正確。故選D。9.(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為我國首列永磁磁浮列車“興國號”運行的照片, “興國號”列車利用永磁體和永磁軌道之間的排斥力,能“懸掛”在空中行駛,減輕了城市交通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列車轉彎時,水平方向受到重力的作用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列車里的座位是靜止的C.“興國號”與傳統火車相比,增大了行駛時與軌道間的摩擦力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慣性和阻力的作用【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慣性;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A.根據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判斷;B.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判斷;C.根據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判斷;D.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而不是力的作用。【解答】A.列車轉彎時,由于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因此水平方向不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誤;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列車里的座位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座位是靜止的,故B正確;C.“興國號”利用排斥力懸空在軌道上方,從而減小了摩擦力,故C錯誤;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列車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B。10.(2024七下·余杭期末)余杭美景美不勝收:池塘正中長著十年古柏 水邊白鷺悠走,水下魚兒暢游,下列相關“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確的是( )A.岸邊白鷺的“黑影”————光的直線傳播B.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折射C.學手機的“攝影”——光的反射D.水下魚兒的“魚影”———光的直線傳播【答案】A【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描述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即可。【解答】岸邊白鷺的“黑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水中古柏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同學手機的“攝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水下魚兒的“魚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1.(2024七下·余杭期末)一棵芒果樹要結出芒果所經歷的正確發育階段是( )A.傳粉→受精→開花→結果 B.開花→受精→傳粉→結果C.開花→傳粉→受精→結果 D.受精→開花→傳粉→結果【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開花和結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被子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開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顯露出來,以便于傳粉;傳粉是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花粉落到柱頭上后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內部,釋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是受精過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一棵芒果樹要結出芒果所經歷的正確發育階段是:開花→傳粉→受精→結果,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2.(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A.陽光強烈時發生反光的鏡子 B.夜晚明亮的織女星C.燭光下的課本 D.正在播放電影的劇院幕布【答案】D【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是光源。【解答】A陽光強烈時發生反光的鏡子,不是自己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A不合題意;B.夜晚明亮的織女星,自己不會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B不合題意;C.燭光下的課本,不是自己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C不合題意;D.正在播放電影的劇院幕布,它自己發光,因此為光源,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2024七下·余杭期末)甲、乙兩人各乘一臺觀光電梯,甲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乙在勻速下降,乙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上升,則相對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答案】C【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 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解答】 甲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乙在勻速下降;乙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上升;以地面為參照物,甲和乙都在下降,但是甲比乙慢,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2024七下·余杭期末)微生物和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如圖所示為某些微生物的結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單細胞動物,可以用于發面、釀酒等B.①②③和④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C.③是主要靠分裂生殖,部分種類對人體是有害的D.④主要是通過產生菌絲的方式進行繁殖【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A.根據酵母菌的特點和應用判斷;B.根據細菌和真菌的細胞結構不同分析;C.根據細菌的生殖方式判斷;D.根據真菌的繁殖方式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①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可以用于發面、釀酒等,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①酵母菌、②青霉和④食用菌都屬于真菌,它們和③細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故B錯誤;C.根據圖片可知,③細菌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部分種類對人體是有害的,故C正確;D.根據圖片可知,④蘑菇屬于真菌,主要是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故D錯誤。故選C。15.(2024七下·余杭期末)在水平桌面上從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個完全相同的木塊,現對四個木塊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塊均靜止不動,如圖所示。則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且最小的是木塊(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根據評論的知識計算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處于靜止狀態,則它受到平衡力。由于甲受到向右的3N拉力,所以甲受到向左的摩擦力3N;乙也處于靜止狀態,則它也受到平衡力。由于乙受到向左的5N拉力,所以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5N;丙處于靜止狀態,則摩擦力與兩個拉力的合力平衡。由于丙受到向左的10N拉力,向右的7N拉力,則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F左-F右=10N-7N=3N;同理,由于丁受到向左的10N拉力,向右的12N拉力,則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1=F左1-F右1=12N-10N=2N;比較可知,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且最小的是木塊是丙。故選C。16.(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使彈簧形變的力”的描述, 正確的是( )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彈簧對墻的拉力C.彈簧對手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正確【答案】A【知識點】彈力【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使彈簧形變的力”的受力物體為彈簧,而不是其它物體,那么只能是手對彈簧的拉力,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7.(2024七下·余杭期末)陽春三月,百花盛開,同學們在百花園中不僅看到了各種美麗的鮮花,同時還聞到了各種花的獨特清香,也品嘗了甜甜的百花園牌花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科感到花香逐漸淡去,是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B.來到百花園中,同學們對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園牌花蜜是甜的,這種感覺是在味蕾中形成的D.聞花香同時嘗花蜜,會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答案】C【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AD.嗅覺具有適應性;B.不同的人嗅覺敏感程度不同;C.味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解答】A.感覺沒有剛來時香了,是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來到百花園中,不同的人對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感到花蜜是甜的,是在大腦皮層中形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聞花香同時嘗花蜜會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8.(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是一款人臉識別取款機,它通過攝像機的鏡頭成像,然后分析人臉的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攝像機鏡頭的原理是小孔成像B.這種鏡頭的鏡片是邊緣薄中間厚C.鏡頭所成的像是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D.若人臉較大,應適當靠近鏡頭以便能拍攝臉的全貌【答案】B【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和應用分析判斷。【解答】A.攝像機鏡頭的原理是凸透鏡成像原理,故A錯誤;B.攝像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則鏡片是邊緣薄中間厚,故B正確;C.攝像機相當于照相機,因此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錯誤;D.根據凸透鏡成像“物遠像近小”的規律可知,適當遠離鏡頭,使物距變大,人臉的像變小,以便能拍攝臉的全貌,故D錯誤。故選B。19.(2024七下·余杭期末)鱘魚是體形大、壽命長的一種淡水魚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鱘魚屬于體內受精的卵生動物B.鱘魚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術屬于無性生殖C.鱘魚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體外發育D.鱘魚屬于體外受精的胎生動物【答案】A【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魚類通過體外受精、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這個過程中需要形成受精卵,所以屬于有性生殖。【解答】A、鱘魚是卵生動物,其生殖過程中,雌魚將卵釋放到體外,雄魚隨后釋放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可見,鱘魚屬于體外受精的卵生動物,故A錯誤;B、人工取卵和孵化技術仍然是有性生殖的過程,因為它涉及到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故B錯誤;C、鱘魚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卵和精子在水中結合,之后卵在水中發育,故C正確;D、鱘魚不是胎生動物,而是卵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為體外受精,故D錯誤。故答案為:C。20.(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實驗中,是為了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的是( )實驗①: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 實驗②:敲擊鼓面實驗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 實驗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各個圖片中描述的物理過程,進而確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①根據題意可知,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小,那么得到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①符合題意;②敲擊鼓面時,鼓面振動發聲,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處,感受到喉嚨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③不符合題意;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④符合題意;那么①④是為了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1.(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分別是綠色植物的植株、種子、花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的③是由圖乙中的 (填序號)發育而來的。(2)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來自圖乙中的 。(填名稱)(3)如圖丙中,傳粉就是花粉落到 (填序號)上的過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將會發育成 。【答案】③;子葉;①;胚【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甲圖是植物的植株,①是葉,②是莖,③是根;乙圖是菜豆種子的結構,①是胚軸,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葉,⑤是種皮;根據植物和種子發育的對應關系解答;(2) 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3) 丙圖是花的結構,①是柱頭,②花藥、③花絲、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植物結果前必須經歷傳粉和受精過程,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中的③根是由圖乙中的③胚根芽發育成的。(2)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來自圖乙中的④子葉。(3)如圖丙中,傳粉就是花粉落到①柱頭上的過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將會發育成胚。22.(2024七下·余杭期末)為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質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綿進行實驗:測得瓶底面積為40厘米2,瓶蓋面積為8厘米2,并將瓶子裝滿55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如圖)。(1) 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力為F1,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力為F2。則F1 F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需要從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答案】大于;440【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利用液體壓強公式p=ρgh即可判斷,根據F=pS判斷出水對瓶底壓力的關系;(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根據壓強求出倒放時的壓力大小,則可知倒放時水的重力,與原來的重力相減,即為應倒出水的重力,根據G=mg計算質量。【解答】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相等,所以p1=p2;由于S1>S2,由F=pS可知,F1>F2;(2)根據題意可知,塑料瓶壓力為;塑料瓶正立時對海綿的壓強為;則倒立時對海綿的壓力為;需要倒出水的重力為;瓶子中倒出水的體積為。23.(2024七下·余杭期末)2023年3月1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十九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是地球公轉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 (填序號)之間。當地球公轉到B位置時,太陽直射 ;(2)如圖甲為漏刻的模型圖,漏水壺通過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壺中滴水,受水壺中的箭尺隨著壺內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對壺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當時的時刻。圖乙中適合冬季使用的箭尺是 (選填“A”或”B”)。【答案】CD;赤道;B【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為3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等長;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白晝時間最長,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白晝時間最長,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解答】 (1)2023年3月1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C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D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間;當地球公轉到B位置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2)如圖甲為漏刻的模型圖,漏水壺通過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壺中滴水,受水壺中的箭尺隨著壺內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對壺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當時的時刻;冬季晝短夜長,日出晚,日落早;圖乙中B顯示日出晚,適合冬季使用的箭尺。24.(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B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均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 pB(均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 pB;若均沿圖中所示虛線截去上面的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 pB。【答案】大于;大于;大于【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解析】【分析】 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B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利用通過分析A、B對地面的壓力和受力面積的變化,判斷對地面的壓強大小。【解答】 若均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A、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變為FA、FB,則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受力面積變為SA、SB,已知SA<SB,根據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A、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變為FA、FB,則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受力面積不變,仍為SA<SB,根據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若均沿圖中所示虛線截去上面的一半,A、B對地面的壓力變為FA、FB,則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受力面積不變,仍為SA<SB,根據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25.(2024七下·余杭期末)長度均為40cm的相同均質木塊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從圖示位置開始推木塊。當F為8N時,木塊靜止,當F為12N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5秒后木塊A恰好露出桌面一半并掉落,繼續推木塊B,使其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1)推力為5牛時,AB整體受到摩擦力為 N;A掉落后,B受到的摩擦力為 N;(2)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 m/s。【答案】5;6;0.04【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1)木塊靜止,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2)當木塊A一半體積離開桌面時,木塊A就會掉落,此時移動的距離為木塊長度的一半;由可得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解答】 (1)推力為5N時,木塊靜止,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為5N;當F為12N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此時滑動摩擦力是12N,5秒后木塊A掉落;繼續推木塊B,使其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減小一半,A掉落后,B受到的摩擦力為原來的一半,即6N;(2)當木塊A一半體積離開桌面時,木塊A就會掉落此時移動的距離;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26.(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某同學在S處,他的眼睛能通過水面同時看到P處的小鳥和Q處的魚,請在圖中按題意畫出光路圖解釋上述現象。【答案】【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 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通過像點,像點與發光點關于水面對稱,找到反射點作出反射光線;找到反射點后,補出入射光線,根據光線由水斜射進入空氣中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解答】先作出發光點P關于水面的對稱點,連接對稱點和S,交水平面于點O,PO、QO為入射光線,OS為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27.(2024七下·余杭期末)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實驗器材:綠豆種子、塑料盒(帶蓋)、紗布若干、清水、煮沸并冷卻的水、恒溫培養箱等實驗步驟:①選取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45粒,并準備好3個帶蓋的塑料盒分別標上標簽A、B、C;②在每個盒子中放3層紗布,紗布上各放15粒綠豆種子:③按照下表所示的條件進行操作:④蓋上盒蓋,3天后觀察種子萌發情況:⑤觀察種子萌發情況,并記錄在表中:⑥重復實驗多次。塑料盒 種子數量 控制條件1 控制條件2 萌發數量A 15粒 不灑水 23℃恒溫培養箱 0粒B 15粒 適量水 2℃恒溫培養箱 0粒C 15粒 適量水 23℃恒溫培養箱 15粒(1)B、C組實驗是為了探究 對種子萌發的影響。(2)根據表格數據,寫出本探究的結論: 。(3)小組同學探究了其他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方案如下:選取15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入塑料盒內,加入清水直至沒過種子并蓋上盒蓋,放在23℃恒溫箱中3天,觀察到部分種子胚根突破種皮。請對小科的實驗進行改進: (填操作)。【答案】溫度;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加入煮沸并冷卻的水直至沒過種子,蓋上盒蓋【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B、C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3)由題意可知,小組同學要探究的另一環境因素——充足的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因此要以空氣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試驗。【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B中和C中只有溫度不同,那么目的是探究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嗎?(2)根據表格數據B、C可知,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根據A、C組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由此說明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3)選取15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在塑料盒里,裝滿清水并蓋上盒蓋,放在23℃恒溫培養箱中3天。結果部分種子胚根突破種皮,原因是種子進行無氧呼吸釋放較少能量。為避免這種現象,建議把D組的清水加熱煮沸冷卻后使用,去掉溶解氧。28.(2024七下·余杭期末)某項目化學習小組通過以下實驗探究“利用橡皮筋自制測力計的可行性”。[器材準備]鐵釘、直橡皮筋、細棉線、白紙、記號筆、刻度尺、鉤碼(單個質量為10g)若干。[裝置組裝]用鐵釘把白紙釘在墻上,橡皮筋一端拴在釘子上,另一端用細棉線拴住,在線的尾端結一個圈,用來掛鉤碼。(如圖)[實驗步驟]①用記號筆在白紙上標出鐵釘位置、橡皮筋自由下垂時下端打結處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兩位置之間的距離,記錄在表格內;②在細線圈上掛上1個鉤碼,待鉤碼靜止后,用記號筆在白紙上標出橡皮筋下端打結處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其與鐵釘處的距離,將數據記錄在表格內:③改變細線圈上懸掛鉤碼的個數,重復步驟②;④整理器材。懸掛鉤碼的個數 0 1 2 3 4 5 6橡皮筋長度/厘米 10.0 10.5 11.1 12.0 12.8 13.9 16.1(1)當懸掛3個鉤碼時,橡皮筋的伸長為 厘米;(2)為了更直觀地表示橡皮筋的長度與所受拉力的關系,請繪制圖像; (3)根據實驗結果,你認為是否可以用橡皮筋來自制測力計并說明理由 。【答案】;;可以;理由見解析【知識點】彈力【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彈簧的原長,然后桶懸掛3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減去原長即可;(2)方格紙上,橫軸表示拉力,縱軸表示橡皮筋的長度,然后根據表格數據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接即可。(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橡皮筋的伸長是否與拉力大小成正比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沒有懸掛鉤碼時,橡皮筋長度為10.0cm,即彈簧的原長為10.0cm。當懸掛3個鉤碼時,橡皮筋長度為12.0cm,那么橡皮筋的伸長為;(2)根據表格數據,然后在方格紙上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線,如下圖所示:(3)由圖可知,橡皮筋受到的拉力為0.1N~0.2N時,橡皮筋的形變量為,故橡皮筋在一定的彈性限度范圍內,其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可以用橡皮筋來自制測力計。29.(2024七下·余杭期末)為探究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小組同學利用數據采集系統及若干重力和密度已知的實心物體等器材進行實驗。他們將實心物體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 (如圖所示),測出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物體密度ρ 2.0g/cm3 2.5g/cm3 3.0g/cm3重力G (N) 4 8 12 4 8 12 3 6 9壓力F(N) 2.0 4.0 6.0 2.4 4.8 7.2 2.0 4.0 6.0(1)本實驗是為了探究 對容器底的壓力的影響;(2)分析表中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或3與6)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3)請根據數據推理:浸沒在水中的某實心物體的密度ρ=3.0g/cm3,重力G=18N, 則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 N。【答案】物體的密度、物體的重力;當物體的重力相同時,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隨物體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12【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實驗中的變量,進而確定探究的目的;(2)根據表格數據1和4分析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得出結論;(3)根據表格數據7、8、9分析壓力和重力之間的變化規律,據此推算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變量為物體的密度和物體的重力,所以本實驗是為了探究物體的密度和物體的重力對容器底的壓力的影響。(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實驗1與4中物體的重力相同時,物體的密度不同,容器底受到的壓力不同,所以得到:得出當物體的重力相同時,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隨物體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根據表格數據7、8、9中可知,物體的密度為3.0g/cm3時,則物體的重力為6N是3N的2倍,對應的壓力為4N是2N的2倍,則壓力與重力成正比,那么當重力為18N是9N的2倍時,壓力為6N的2倍,為12N。30.(2024七下·余杭期末)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為了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實驗器材有:可旋轉的光屏(如圖甲所示,光屏的A、B兩部分均可繞軸ON旋轉)、平面鏡和激光筆。如圖乙所示,將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鏡面上,讓激光筆發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點。(1)圖乙中,旋轉光屏A到位置1時,為了觀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轉到的位置 (填序號);通過以上操作過程可知,要觀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 ;(2)記錄多次實驗光路,進一步研究發現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關于轉軸ON對稱,直線ON叫作法線,根據法線可以確定 的位置關系。【答案】2;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根據光的反射中“三線共面”的規律解答;(2)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局在法線兩側,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①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法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為觀察到完整的光路,應該讓AB在同一平面捏,那么需將光屏B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2。②要觀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同一平面。(2)根據圖片可知,轉軸ON即為法線所在位置,法線與鏡面垂直,所以根據法線可以確定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31.(2024七下·余杭期末)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作為青少年要愛眼護眼,科學用眼。為進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規律”,小科自制了一個水凸透鏡來模擬晶狀體,如圖甲所示。水凸透鏡通過注水或抽水可改變自身厚度大小。當向水凸透鏡里注水時,水凸透鏡的焦距將變小;當向水凸透鏡里抽水時,水凸透鏡的焦距將變大。(1)小科將蠟燭、水凸透鏡和光屏安裝至如圖甲所示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推斷出此時水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 ;(用不等式表示)(2)在所示實驗場景下,小科把自己的眼鏡換成水凸透鏡“戴上”,當從水凸透鏡中抽出適量的水后 他發現像再次變清晰了,由此判斷小科戴的是 眼鏡(選填“近視”或“遠視”);若小科想摘掉眼鏡,還可通過睡眠時使用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來改變原本厚度均勻的眼睛的角膜弧度,實現視力的矯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科的眼角膜應該呈現哪種形態 。【答案】10cm【知識點】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關系確定成像的特點,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列出不等式,從而計算出凸透鏡的焦距范圍;(2)①凸透鏡的凸度越小,則會聚能力增強;凸度變大,則會聚能力減弱,根據水透鏡的變化確定小科眼鏡對光線的作用,進而確定透鏡的種類即可;②角膜塑形鏡的作用應該和眼鏡的作用相同,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的像距大于物距,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物距u=70.0cm-20.0cm=50.0cm;像距v=90.0cm-70.0cm=20.0cm;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2f<50.0cm ①;f<20cm<2f ②解得:10cm(2)①從水凸透鏡中抽出適量的水后,水的凸度變小,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減弱,那么小科的眼鏡應該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即眼鏡為凸透鏡,所以小科戴的是遠視眼鏡。②小科戴凸透鏡矯正遠視眼,所以使用角膜塑形鏡后,小科的眼角膜應該呈現凸透鏡的特征,即中間厚,邊緣薄,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32.(2024七下·余杭期末)學習了真菌和細菌的內容后,有同學出于好奇,進行了兩次探究實驗:實驗一:為探究兩種抗生素對某細菌的抑制效果,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方案:在無菌固體培養基表面涂布被檢測細菌,放置甲、乙和丙三個圓形濾紙片(抗生素可在培養基中擴散)。實驗二:步驟如下:①制備培養基(營養物質),等量分裝在試管中,并進行滅菌。②將平菇(可食用)菌種無菌操作后等量接種到培養基中。③把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兩個培養箱中,一個為對照組,另一個培養箱中央放入磁鐵,并按不同直徑的圓周放入3圈實驗組培養基(見圖)。④每日做觀察記錄,其中包括測量菌絲的長度,觀察菌絲色澤等。(1)實驗中,通過 反映抑菌效果。(2)浸泡濾紙片的抗生素a、b濃度應相同,目的是 。(3)實驗二要研究的問題是 。【答案】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控制單一變量;磁場對香菇生長是否有影響【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解析】【分析】(1) 抗生素可在培養基中擴散,擴散面積越大,抑菌越有效。(2) 根據對照實驗變量唯一的原則分析;(3)根據描述分析實驗二中的變量即可。【解答】(1)實驗中,通過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抑菌效果。(2) 浸泡濾紙片的抗生素a、b濃度應相同,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3)實驗二中,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否放入磁鐵,即除了是否放入磁鐵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該實驗要研究的問題是磁場對香菇生長是否有影響。33.(2024七下·余杭期末)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閱讀下表中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回答問題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m/s)空氣(0℃) 331 冰 3230空氣 (15℃) 340 銅 3750煤油(25℃) 1324 鋁 5000水(常溫) 150 鐵 5200(1)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聲速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上世紀中期,人們就嘗試進行超音速飛行,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在 (填“夏季”或“冬季”)更容易成功;(2)在長為1768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4.86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此時氣溫約為15℃) 【答案】冬季;5200m/s【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聲速隨溫度的變化規律,且聲速越小越容易超越;(2)以時間差為等量關系,利用列方程計算,最后根據表格數據對照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冬季氣溫低則聲速更小,所以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在冬季更容易實現超音速飛行。(2)根據題意可知,聲音通過空氣傳播的時間與通過金屬管傳播的時間差為4.86s,根據得到:;解得:v=5200m/s,查表可知:該金屬管可能是由鐵制成的。34.(2024七下·余杭期末)滿月發生時月球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被稱為“超級滿月”。(1)如圖所示為太陽、地球、月球位置關系圖,出現“超級滿月”時,月球最可能出現在位置 (選填序號);(2)月球運動到②的位置,容易出現 (選填“日食”或“月食”) ;(3)超級滿月那天,為了給剛種下的樹苗澆水,小科到商店里購買水桶;如圖所示,甲乙是用同種材料且質量都是2kg,容積都是20L的水桶;請問應選購哪種水桶比較好?簡要寫出你選擇的理由; (4)用甲桶提水時,若手的受力面積為,請計算提起一滿桶水時, 手受到的壓強? (g取9.8N/kg) 【答案】④;日食;見詳解;2.156×105【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1)根據“超級滿月”的特點分析月球的相對位置即可;(2)地球擋住太陽光形成月食,月球擋住太陽光形成日食;(3)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4)根據G=mg分別計算出水和桶的重力,然后相加的對總重力,也就是手受到的壓力,最后根據計算手受到的壓強。【解答】(1)“超級滿月”時,即月球被照亮的面積最大,所以地球處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故月球應出現在位置④。(2)月球運動到②的位置時,月球能擋住射向地球的太陽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陽,出現日食現象。(3)根據圖片可知,甲桶提手處受力面積大,則水桶對手的壓強小,那么手提水桶時會比較舒服,故選擇甲桶。(4)水的體積V=20L=0.02m3,水的重力G水=m水g=ρ水Vg=1×103kg/m3×0.02m3×9.8N/kg=196N,桶的重力G桶=m桶g=2kg×9.8N/kg=19.6N,那么手受到的壓力F=G總=G水+G桶=196N+19.6N=215.6N;手受到的壓強。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1.(2024七下·余杭期末)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下列功能中屬于卵巢功能的是( )①產生精子;②在胚胎發育初期提供所需要的場所;③輸送卵細胞;④分泌雌性激素;⑤胚胎發育的所有營養來源。A.①④⑤ B.④ C.②⑤ D.② ③2.(2024七下·余杭期末)在勞動教育中,學校開展了草莓苗的培育。查閱資料發現:草莓的走莖是從主植株上延伸出來的部分匍匐莖,可以用來產生新的草莓苗。草莓繁殖的方式屬于( )A.營養繁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繁殖3.(2024七下·余杭期末) 下列星體有衛星的是( )A.哈雷彗星 B.水星 C.木星 D.月球4.(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有關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是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B.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日冕層、光球層和色球層C.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是太陽風D.太陽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5.(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A.一名中學生的重力約是500kgB.人步行的速度約是5m/sC.中岳嵩山頂峰的大氣壓約為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水中的小6.(2024七下·余杭期末)做“觀察花的結構”的實驗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手將花的各部分由內向外剝下B.選取一朵只有雄蕊的花C.將剖開的子房放在放大鏡下觀察D.觀察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橫剖開7.(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關于體育測試項目涉及的力學知識說法中,正確的是( )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力B.足球繞桿——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只受摩擦力和支持力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等于球對手的作用力D.引體向上——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受到了慣性力的作用8.(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是晝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圖,其中理解正確的是( )A.弧線ABC為昏線B.由于地軸傾斜,使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C.由于地球的公轉,產生了晝夜現象D.當天的杭州晝長夜短9.(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為我國首列永磁磁浮列車“興國號”運行的照片, “興國號”列車利用永磁體和永磁軌道之間的排斥力,能“懸掛”在空中行駛,減輕了城市交通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列車轉彎時,水平方向受到重力的作用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列車里的座位是靜止的C.“興國號”與傳統火車相比,增大了行駛時與軌道間的摩擦力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慣性和阻力的作用10.(2024七下·余杭期末)余杭美景美不勝收:池塘正中長著十年古柏 水邊白鷺悠走,水下魚兒暢游,下列相關“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確的是( )A.岸邊白鷺的“黑影”————光的直線傳播B.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折射C.學手機的“攝影”——光的反射D.水下魚兒的“魚影”———光的直線傳播11.(2024七下·余杭期末)一棵芒果樹要結出芒果所經歷的正確發育階段是( )A.傳粉→受精→開花→結果 B.開花→受精→傳粉→結果C.開花→傳粉→受精→結果 D.受精→開花→傳粉→結果12.(2024七下·余杭期末)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A.陽光強烈時發生反光的鏡子 B.夜晚明亮的織女星C.燭光下的課本 D.正在播放電影的劇院幕布13.(2024七下·余杭期末)甲、乙兩人各乘一臺觀光電梯,甲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乙在勻速下降,乙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上升,則相對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14.(2024七下·余杭期末)微生物和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如圖所示為某些微生物的結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單細胞動物,可以用于發面、釀酒等B.①②③和④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C.③是主要靠分裂生殖,部分種類對人體是有害的D.④主要是通過產生菌絲的方式進行繁殖15.(2024七下·余杭期末)在水平桌面上從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個完全相同的木塊,現對四個木塊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塊均靜止不動,如圖所示。則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且最小的是木塊( )A.甲 B.乙 C.丙 D.丁16.(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使彈簧形變的力”的描述, 正確的是( )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彈簧對墻的拉力C.彈簧對手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正確17.(2024七下·余杭期末)陽春三月,百花盛開,同學們在百花園中不僅看到了各種美麗的鮮花,同時還聞到了各種花的獨特清香,也品嘗了甜甜的百花園牌花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科感到花香逐漸淡去,是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B.來到百花園中,同學們對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園牌花蜜是甜的,這種感覺是在味蕾中形成的D.聞花香同時嘗花蜜,會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18.(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是一款人臉識別取款機,它通過攝像機的鏡頭成像,然后分析人臉的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攝像機鏡頭的原理是小孔成像B.這種鏡頭的鏡片是邊緣薄中間厚C.鏡頭所成的像是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D.若人臉較大,應適當靠近鏡頭以便能拍攝臉的全貌19.(2024七下·余杭期末)鱘魚是體形大、壽命長的一種淡水魚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鱘魚屬于體內受精的卵生動物B.鱘魚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術屬于無性生殖C.鱘魚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體外發育D.鱘魚屬于體外受精的胎生動物20.(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實驗中,是為了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的是( )實驗①: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 實驗②:敲擊鼓面實驗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 實驗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1.(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分別是綠色植物的植株、種子、花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的③是由圖乙中的 (填序號)發育而來的。(2)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來自圖乙中的 。(填名稱)(3)如圖丙中,傳粉就是花粉落到 (填序號)上的過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將會發育成 。22.(2024七下·余杭期末)為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質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綿進行實驗:測得瓶底面積為40厘米2,瓶蓋面積為8厘米2,并將瓶子裝滿55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如圖)。(1) 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力為F1,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力為F2。則F1 F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需要從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23.(2024七下·余杭期末)2023年3月1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十九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是地球公轉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 (填序號)之間。當地球公轉到B位置時,太陽直射 ;(2)如圖甲為漏刻的模型圖,漏水壺通過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壺中滴水,受水壺中的箭尺隨著壺內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對壺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當時的時刻。圖乙中適合冬季使用的箭尺是 (選填“A”或”B”)。24.(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B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均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 pB(均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 pB;若均沿圖中所示虛線截去上面的一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 pB。25.(2024七下·余杭期末)長度均為40cm的相同均質木塊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從圖示位置開始推木塊。當F為8N時,木塊靜止,當F為12N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5秒后木塊A恰好露出桌面一半并掉落,繼續推木塊B,使其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1)推力為5牛時,AB整體受到摩擦力為 N;A掉落后,B受到的摩擦力為 N;(2)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 m/s。26.(2024七下·余杭期末)如圖所示,某同學在S處,他的眼睛能通過水面同時看到P處的小鳥和Q處的魚,請在圖中按題意畫出光路圖解釋上述現象。27.(2024七下·余杭期末)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實驗器材:綠豆種子、塑料盒(帶蓋)、紗布若干、清水、煮沸并冷卻的水、恒溫培養箱等實驗步驟:①選取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45粒,并準備好3個帶蓋的塑料盒分別標上標簽A、B、C;②在每個盒子中放3層紗布,紗布上各放15粒綠豆種子:③按照下表所示的條件進行操作:④蓋上盒蓋,3天后觀察種子萌發情況:⑤觀察種子萌發情況,并記錄在表中:⑥重復實驗多次。塑料盒 種子數量 控制條件1 控制條件2 萌發數量A 15粒 不灑水 23℃恒溫培養箱 0粒B 15粒 適量水 2℃恒溫培養箱 0粒C 15粒 適量水 23℃恒溫培養箱 15粒(1)B、C組實驗是為了探究 對種子萌發的影響。(2)根據表格數據,寫出本探究的結論: 。(3)小組同學探究了其他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方案如下:選取15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入塑料盒內,加入清水直至沒過種子并蓋上盒蓋,放在23℃恒溫箱中3天,觀察到部分種子胚根突破種皮。請對小科的實驗進行改進: (填操作)。28.(2024七下·余杭期末)某項目化學習小組通過以下實驗探究“利用橡皮筋自制測力計的可行性”。[器材準備]鐵釘、直橡皮筋、細棉線、白紙、記號筆、刻度尺、鉤碼(單個質量為10g)若干。[裝置組裝]用鐵釘把白紙釘在墻上,橡皮筋一端拴在釘子上,另一端用細棉線拴住,在線的尾端結一個圈,用來掛鉤碼。(如圖)[實驗步驟]①用記號筆在白紙上標出鐵釘位置、橡皮筋自由下垂時下端打結處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兩位置之間的距離,記錄在表格內;②在細線圈上掛上1個鉤碼,待鉤碼靜止后,用記號筆在白紙上標出橡皮筋下端打結處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其與鐵釘處的距離,將數據記錄在表格內:③改變細線圈上懸掛鉤碼的個數,重復步驟②;④整理器材。懸掛鉤碼的個數 0 1 2 3 4 5 6橡皮筋長度/厘米 10.0 10.5 11.1 12.0 12.8 13.9 16.1(1)當懸掛3個鉤碼時,橡皮筋的伸長為 厘米;(2)為了更直觀地表示橡皮筋的長度與所受拉力的關系,請繪制圖像; (3)根據實驗結果,你認為是否可以用橡皮筋來自制測力計并說明理由 。29.(2024七下·余杭期末)為探究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小組同學利用數據采集系統及若干重力和密度已知的實心物體等器材進行實驗。他們將實心物體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 (如圖所示),測出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物體密度ρ 2.0g/cm3 2.5g/cm3 3.0g/cm3重力G (N) 4 8 12 4 8 12 3 6 9壓力F(N) 2.0 4.0 6.0 2.4 4.8 7.2 2.0 4.0 6.0(1)本實驗是為了探究 對容器底的壓力的影響;(2)分析表中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或3與6)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3)請根據數據推理:浸沒在水中的某實心物體的密度ρ=3.0g/cm3,重力G=18N, 則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 N。30.(2024七下·余杭期末)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為了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實驗器材有:可旋轉的光屏(如圖甲所示,光屏的A、B兩部分均可繞軸ON旋轉)、平面鏡和激光筆。如圖乙所示,將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鏡面上,讓激光筆發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點。(1)圖乙中,旋轉光屏A到位置1時,為了觀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轉到的位置 (填序號);通過以上操作過程可知,要觀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 ;(2)記錄多次實驗光路,進一步研究發現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關于轉軸ON對稱,直線ON叫作法線,根據法線可以確定 的位置關系。31.(2024七下·余杭期末)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作為青少年要愛眼護眼,科學用眼。為進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規律”,小科自制了一個水凸透鏡來模擬晶狀體,如圖甲所示。水凸透鏡通過注水或抽水可改變自身厚度大小。當向水凸透鏡里注水時,水凸透鏡的焦距將變小;當向水凸透鏡里抽水時,水凸透鏡的焦距將變大。(1)小科將蠟燭、水凸透鏡和光屏安裝至如圖甲所示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推斷出此時水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 ;(用不等式表示)(2)在所示實驗場景下,小科把自己的眼鏡換成水凸透鏡“戴上”,當從水凸透鏡中抽出適量的水后 他發現像再次變清晰了,由此判斷小科戴的是 眼鏡(選填“近視”或“遠視”);若小科想摘掉眼鏡,還可通過睡眠時使用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來改變原本厚度均勻的眼睛的角膜弧度,實現視力的矯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科的眼角膜應該呈現哪種形態 。32.(2024七下·余杭期末)學習了真菌和細菌的內容后,有同學出于好奇,進行了兩次探究實驗:實驗一:為探究兩種抗生素對某細菌的抑制效果,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方案:在無菌固體培養基表面涂布被檢測細菌,放置甲、乙和丙三個圓形濾紙片(抗生素可在培養基中擴散)。實驗二:步驟如下:①制備培養基(營養物質),等量分裝在試管中,并進行滅菌。②將平菇(可食用)菌種無菌操作后等量接種到培養基中。③把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兩個培養箱中,一個為對照組,另一個培養箱中央放入磁鐵,并按不同直徑的圓周放入3圈實驗組培養基(見圖)。④每日做觀察記錄,其中包括測量菌絲的長度,觀察菌絲色澤等。(1)實驗中,通過 反映抑菌效果。(2)浸泡濾紙片的抗生素a、b濃度應相同,目的是 。(3)實驗二要研究的問題是 。33.(2024七下·余杭期末)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閱讀下表中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回答問題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m/s)空氣(0℃) 331 冰 3230空氣 (15℃) 340 銅 3750煤油(25℃) 1324 鋁 5000水(常溫) 150 鐵 5200(1)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聲速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上世紀中期,人們就嘗試進行超音速飛行,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在 (填“夏季”或“冬季”)更容易成功;(2)在長為1768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4.86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此時氣溫約為15℃) 34.(2024七下·余杭期末)滿月發生時月球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被稱為“超級滿月”。(1)如圖所示為太陽、地球、月球位置關系圖,出現“超級滿月”時,月球最可能出現在位置 (選填序號);(2)月球運動到②的位置,容易出現 (選填“日食”或“月食”) ;(3)超級滿月那天,為了給剛種下的樹苗澆水,小科到商店里購買水桶;如圖所示,甲乙是用同種材料且質量都是2kg,容積都是20L的水桶;請問應選購哪種水桶比較好?簡要寫出你選擇的理由; (4)用甲桶提水時,若手的受力面積為,請計算提起一滿桶水時, 手受到的壓強? (g取9.8N/kg)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根據對人體生殖和發育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卵巢功能的是分泌雌性激素和卵細胞,那么④正確,而①②③錯誤。故選B。2.【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 A.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草莓莖上長出的芽來培育幼苗,屬于營養繁殖;B.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無性生殖中一種常見的方式;C.孢子繁殖是很多孢子植物和真菌等利用孢子 進行的生殖方式。【解答】 草莓的走莖是從主植株上延伸出來的部分匍匐莖,可以用來產生新的草莓苗。草莓繁殖的方式屬于營養繁殖,故A正確,BC錯誤。故選A。3.【答案】C【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解答】 選項中的木星已確認的有13個衛星,其中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是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遠鏡發現的,這四個衛星后被稱為伽利略衛星。故答案為:C。4.【答案】A【知識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陽風,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層,耀斑分布在色球層,太陽風分布在日冕層。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11年。太陽活動時,黑子和耀斑發射的電磁波會擾亂地球大氣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解答】A.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是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故A正確;B.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日冕層、色球 層和光球層,故B錯誤;C.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是耀斑,故C錯誤;D.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故D錯誤。故選A。5.【答案】D【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對重力、速度、氣壓和聲速的數值大小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則則中學生的重力,故A錯誤;B.人步行的速度約是1m/s,故B錯誤;C.中岳嵩山頂峰的高度遠遠大于海平面的高度,則它的大氣壓小于1×105Pa,故C錯誤;D.由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故D正確。故選D。6.【答案】C【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根據對花的結構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取一朵花,用鑷子由外向內剝下花的各部分結構,故A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觀察花的結構,應選取一朵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故B錯誤;C.種子的結構比較危險,則將剖開的子房放在放大鏡下觀察,可以觀察的比較清楚,故C正確;D.觀察雌蕊時,用刀片將子房縱剖開,觀察里面的胚珠,故D錯誤。故選C。7.【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AC.根據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斷;B.對足球進行受力分析即可;D.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解答】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增大了對地面的壓力,從而獲得較大的前進的速度,故A錯誤;B.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除了受到摩擦力和支持力,足球還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錯誤;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與球對手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C正確;D.由于慣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說人受到了慣性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8.【答案】D【知識點】晝夜交替;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 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9月23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解答】A.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經過ABC后會進入清晨,則弧線ABC為晨線,故A錯誤;B.由于地軸傾斜,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使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而不是極夜現象,故B錯誤;C.由于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現象,故C錯誤;D.陽光直射北回歸 線,北極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晝長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晝長夜短,故D正確。故選D。9.【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慣性;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A.根據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判斷;B.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判斷;C.根據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判斷;D.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而不是力的作用。【解答】A.列車轉彎時,由于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因此水平方向不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誤;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列車里的座位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座位是靜止的,故B正確;C.“興國號”利用排斥力懸空在軌道上方,從而減小了摩擦力,故C錯誤;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列車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B。10.【答案】A【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描述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即可。【解答】岸邊白鷺的“黑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水中古柏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同學手機的“攝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水下魚兒的“魚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1.【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開花和結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被子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開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顯露出來,以便于傳粉;傳粉是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花粉落到柱頭上后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內部,釋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是受精過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一棵芒果樹要結出芒果所經歷的正確發育階段是:開花→傳粉→受精→結果,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2.【答案】D【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是光源。【解答】A陽光強烈時發生反光的鏡子,不是自己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A不合題意;B.夜晚明亮的織女星,自己不會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B不合題意;C.燭光下的課本,不是自己發光,因此不是光源,故C不合題意;D.正在播放電影的劇院幕布,它自己發光,因此為光源,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答案】C【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解析】【分析】 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解答】 甲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乙在勻速下降;乙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上升;以地面為參照物,甲和乙都在下降,但是甲比乙慢,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A.根據酵母菌的特點和應用判斷;B.根據細菌和真菌的細胞結構不同分析;C.根據細菌的生殖方式判斷;D.根據真菌的繁殖方式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①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可以用于發面、釀酒等,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①酵母菌、②青霉和④食用菌都屬于真菌,它們和③細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故B錯誤;C.根據圖片可知,③細菌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部分種類對人體是有害的,故C正確;D.根據圖片可知,④蘑菇屬于真菌,主要是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故D錯誤。故選C。15.【答案】C【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根據評論的知識計算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處于靜止狀態,則它受到平衡力。由于甲受到向右的3N拉力,所以甲受到向左的摩擦力3N;乙也處于靜止狀態,則它也受到平衡力。由于乙受到向左的5N拉力,所以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5N;丙處于靜止狀態,則摩擦力與兩個拉力的合力平衡。由于丙受到向左的10N拉力,向右的7N拉力,則丙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F左-F右=10N-7N=3N;同理,由于丁受到向左的10N拉力,向右的12N拉力,則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1=F左1-F右1=12N-10N=2N;比較可知,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且最小的是木塊是丙。故選C。16.【答案】A【知識點】彈力【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使彈簧形變的力”的受力物體為彈簧,而不是其它物體,那么只能是手對彈簧的拉力,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7.【答案】C【知識點】人的感覺【解析】【分析】AD.嗅覺具有適應性;B.不同的人嗅覺敏感程度不同;C.味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解答】A.感覺沒有剛來時香了,是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來到百花園中,不同的人對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感到花蜜是甜的,是在大腦皮層中形成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聞花香同時嘗花蜜會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8.【答案】B【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和應用分析判斷。【解答】A.攝像機鏡頭的原理是凸透鏡成像原理,故A錯誤;B.攝像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則鏡片是邊緣薄中間厚,故B正確;C.攝像機相當于照相機,因此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錯誤;D.根據凸透鏡成像“物遠像近小”的規律可知,適當遠離鏡頭,使物距變大,人臉的像變小,以便能拍攝臉的全貌,故D錯誤。故選B。19.【答案】A【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魚類通過體外受精、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這個過程中需要形成受精卵,所以屬于有性生殖。【解答】A、鱘魚是卵生動物,其生殖過程中,雌魚將卵釋放到體外,雄魚隨后釋放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可見,鱘魚屬于體外受精的卵生動物,故A錯誤;B、人工取卵和孵化技術仍然是有性生殖的過程,因為它涉及到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故B錯誤;C、鱘魚的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卵和精子在水中結合,之后卵在水中發育,故C正確;D、鱘魚不是胎生動物,而是卵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為體外受精,故D錯誤。故答案為:C。20.【答案】D【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各個圖片中描述的物理過程,進而確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①根據題意可知,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小,那么得到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①符合題意;②敲擊鼓面時,鼓面振動發聲,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將手指輕輕放在喉嚨發聲處,感受到喉嚨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③不符合題意;④用自制的土電話傳聲,說明固體可以傳聲,故④符合題意;那么①④是為了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1.【答案】③;子葉;①;胚【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甲圖是植物的植株,①是葉,②是莖,③是根;乙圖是菜豆種子的結構,①是胚軸,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葉,⑤是種皮;根據植物和種子發育的對應關系解答;(2) 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3) 丙圖是花的結構,①是柱頭,②花藥、③花絲、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植物結果前必須經歷傳粉和受精過程,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中的③根是由圖乙中的③胚根芽發育成的。(2)大豆油是烹調時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來自圖乙中的④子葉。(3)如圖丙中,傳粉就是花粉落到①柱頭上的過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將會發育成胚。22.【答案】大于;440【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壓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利用液體壓強公式p=ρgh即可判斷,根據F=pS判斷出水對瓶底壓力的關系;(2)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根據壓強求出倒放時的壓力大小,則可知倒放時水的重力,與原來的重力相減,即為應倒出水的重力,根據G=mg計算質量。【解答】 (1)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相等,所以p1=p2;由于S1>S2,由F=pS可知,F1>F2;(2)根據題意可知,塑料瓶壓力為;塑料瓶正立時對海綿的壓強為;則倒立時對海綿的壓力為;需要倒出水的重力為;瓶子中倒出水的體積為。23.【答案】CD;赤道;B【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 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為3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等長;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白晝時間最長,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白晝時間最長,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解答】 (1)2023年3月1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C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D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間;當地球公轉到B位置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2)如圖甲為漏刻的模型圖,漏水壺通過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壺中滴水,受水壺中的箭尺隨著壺內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對壺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當時的時刻;冬季晝短夜長,日出晚,日落早;圖乙中B顯示日出晚,適合冬季使用的箭尺。24.【答案】大于;大于;大于【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解析】【分析】 兩個質量相等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B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利用通過分析A、B對地面的壓力和受力面積的變化,判斷對地面的壓強大小。【解答】 若均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A、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變為FA、FB,則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受力面積變為SA、SB,已知SA<SB,根據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A、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變為FA、FB,則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受力面積不變,仍為SA<SB,根據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若均沿圖中所示虛線截去上面的一半,A、B對地面的壓力變為FA、FB,則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受力面積不變,仍為SA<SB,根據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25.【答案】5;6;0.04【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 (1)木塊靜止,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2)當木塊A一半體積離開桌面時,木塊A就會掉落,此時移動的距離為木塊長度的一半;由可得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解答】 (1)推力為5N時,木塊靜止,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為5N;當F為12N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此時滑動摩擦力是12N,5秒后木塊A掉落;繼續推木塊B,使其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減小一半,A掉落后,B受到的摩擦力為原來的一半,即6N;(2)當木塊A一半體積離開桌面時,木塊A就會掉落此時移動的距離;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26.【答案】【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解析】【分析】 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通過像點,像點與發光點關于水面對稱,找到反射點作出反射光線;找到反射點后,補出入射光線,根據光線由水斜射進入空氣中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解答】先作出發光點P關于水面的對稱點,連接對稱點和S,交水平面于點O,PO、QO為入射光線,OS為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27.【答案】溫度;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加入煮沸并冷卻的水直至沒過種子,蓋上盒蓋【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B、C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3)由題意可知,小組同學要探究的另一環境因素——充足的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因此要以空氣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試驗。【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B中和C中只有溫度不同,那么目的是探究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嗎?(2)根據表格數據B、C可知,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根據A、C組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由此說明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3)選取15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在塑料盒里,裝滿清水并蓋上盒蓋,放在23℃恒溫培養箱中3天。結果部分種子胚根突破種皮,原因是種子進行無氧呼吸釋放較少能量。為避免這種現象,建議把D組的清水加熱煮沸冷卻后使用,去掉溶解氧。28.【答案】;;可以;理由見解析【知識點】彈力【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彈簧的原長,然后桶懸掛3個鉤碼時彈簧的長度減去原長即可;(2)方格紙上,橫軸表示拉力,縱軸表示橡皮筋的長度,然后根據表格數據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接即可。(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橡皮筋的伸長是否與拉力大小成正比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當沒有懸掛鉤碼時,橡皮筋長度為10.0cm,即彈簧的原長為10.0cm。當懸掛3個鉤碼時,橡皮筋長度為12.0cm,那么橡皮筋的伸長為;(2)根據表格數據,然后在方格紙上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線,如下圖所示:(3)由圖可知,橡皮筋受到的拉力為0.1N~0.2N時,橡皮筋的形變量為,故橡皮筋在一定的彈性限度范圍內,其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可以用橡皮筋來自制測力計。29.【答案】物體的密度、物體的重力;當物體的重力相同時,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隨物體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12【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實驗中的變量,進而確定探究的目的;(2)根據表格數據1和4分析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得出結論;(3)根據表格數據7、8、9分析壓力和重力之間的變化規律,據此推算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變量為物體的密度和物體的重力,所以本實驗是為了探究物體的密度和物體的重力對容器底的壓力的影響。(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實驗1與4中物體的重力相同時,物體的密度不同,容器底受到的壓力不同,所以得到:得出當物體的重力相同時,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對容器底的壓力隨物體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根據表格數據7、8、9中可知,物體的密度為3.0g/cm3時,則物體的重力為6N是3N的2倍,對應的壓力為4N是2N的2倍,則壓力與重力成正比,那么當重力為18N是9N的2倍時,壓力為6N的2倍,為12N。30.【答案】2;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根據光的反射中“三線共面”的規律解答;(2)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局在法線兩側,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①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法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為觀察到完整的光路,應該讓AB在同一平面捏,那么需將光屏B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2。②要觀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同一平面。(2)根據圖片可知,轉軸ON即為法線所在位置,法線與鏡面垂直,所以根據法線可以確定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31.【答案】10cm【知識點】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關系確定成像的特點,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列出不等式,從而計算出凸透鏡的焦距范圍;(2)①凸透鏡的凸度越小,則會聚能力增強;凸度變大,則會聚能力減弱,根據水透鏡的變化確定小科眼鏡對光線的作用,進而確定透鏡的種類即可;②角膜塑形鏡的作用應該和眼鏡的作用相同,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的像距大于物距,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物距u=70.0cm-20.0cm=50.0cm;像距v=90.0cm-70.0cm=20.0cm;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2f<50.0cm ①;f<20cm<2f ②解得:10cm(2)①從水凸透鏡中抽出適量的水后,水的凸度變小,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減弱,那么小科的眼鏡應該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即眼鏡為凸透鏡,所以小科戴的是遠視眼鏡。②小科戴凸透鏡矯正遠視眼,所以使用角膜塑形鏡后,小科的眼角膜應該呈現凸透鏡的特征,即中間厚,邊緣薄,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32.【答案】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控制單一變量;磁場對香菇生長是否有影響【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解析】【分析】(1) 抗生素可在培養基中擴散,擴散面積越大,抑菌越有效。(2) 根據對照實驗變量唯一的原則分析;(3)根據描述分析實驗二中的變量即可。【解答】(1)實驗中,通過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抑菌效果。(2) 浸泡濾紙片的抗生素a、b濃度應相同,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3)實驗二中,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否放入磁鐵,即除了是否放入磁鐵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該實驗要研究的問題是磁場對香菇生長是否有影響。33.【答案】冬季;5200m/s【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聲速隨溫度的變化規律,且聲速越小越容易超越;(2)以時間差為等量關系,利用列方程計算,最后根據表格數據對照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冬季氣溫低則聲速更小,所以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在冬季更容易實現超音速飛行。(2)根據題意可知,聲音通過空氣傳播的時間與通過金屬管傳播的時間差為4.86s,根據得到:;解得:v=5200m/s,查表可知:該金屬管可能是由鐵制成的。34.【答案】④;日食;見詳解;2.156×105【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1)根據“超級滿月”的特點分析月球的相對位置即可;(2)地球擋住太陽光形成月食,月球擋住太陽光形成日食;(3)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4)根據G=mg分別計算出水和桶的重力,然后相加的對總重力,也就是手受到的壓力,最后根據計算手受到的壓強。【解答】(1)“超級滿月”時,即月球被照亮的面積最大,所以地球處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故月球應出現在位置④。(2)月球運動到②的位置時,月球能擋住射向地球的太陽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陽,出現日食現象。(3)根據圖片可知,甲桶提手處受力面積大,則水桶對手的壓強小,那么手提水桶時會比較舒服,故選擇甲桶。(4)水的體積V=20L=0.02m3,水的重力G水=m水g=ρ水Vg=1×103kg/m3×0.02m3×9.8N/kg=196N,桶的重力G桶=m桶g=2kg×9.8N/kg=19.6N,那么手受到的壓力F=G總=G水+G桶=196N+19.6N=215.6N;手受到的壓強。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