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了解共和制在中國建立的曲折過程,理解中國政治道路發展的獨特性。一、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1.初建民主共和制度(南京臨時政府)級共和制度(1)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標志著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國誕生。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1912 年 3 月,頒布《________________》,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對君主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資產階2.政黨政治(北洋政府)(1)1913 年,“________”發生后,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鎮壓。宋案(2)鎮壓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強迫國會議員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政黨政治名存實亡。3.一黨專政(南京國民政府)(1)1928 年,國民黨宣告軍政時期結束,訓政時期開始。國民黨的所謂“訓政”,就是剝奪人民權利的一黨專政。(2)1948 年,國民黨打出“行憲”的招牌,企圖以此為其獨裁統治披上“憲政”的外衣。二、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確立:1954 年 9 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人民代表大會(2)性質:是以______________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3)遭遇挫折:1957 年后,受反右斗爭擴大化和“左”傾指導思想的影響,尤其是“_____________”的破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受嚴重破壞和挫折。(4)完善:______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取得許多重要進展。文化大革命1982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2013 年 11 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2019 年 10 月,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政治 不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廢除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政治體制經濟 確認資本主義關系為合法,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制表明史】《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革命性與民主性思想 促進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樹立了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觀念文化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自由,有利于黨團的組織和報刊的創辦,有利于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介紹,為新文化運動創造了條件對外關系 強調中國的領土、主權和人民權利,激發了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國際地位 在 20 世紀初的亞洲,這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響的資產階級民權憲章【構圖解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制度的區別1.1939 年 1 月,在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蔣介石作了《喚醒黨魂、發揚黨德與鞏固黨基》等報告,要求“各界民眾均應盡量加入一種法定的人民團體,如工會、農會、同業公會、學生自治會、婦女會等,接受本黨領導”。這一舉措旨在()A.弘揚三民主義精神C.維護一黨專政局面B.擴大國民黨的統治基礎D.爭奪抗日戰爭的領導權解析:選 C。由題干可知,1939 年蔣介石要求各界民眾均應盡量加入一種法定的人民團體,接受國民黨的領導,這一舉措旨在強化國民黨的一黨專政,故選 C 項。2.(2024 屆河北保定二模)在 1937 年 11 月陜甘寧邊區的鄉、區、縣普選中,有 70%的鄉民參加了選舉。在 1940 年晉察冀邊區大選時,參選鄉民的比例在 70%以上,中心地區的平山、靈壽等縣達)90%以上。上述數據可用來說明(A.統一戰線階級基礎擴大B.工農民主政權得到鞏固C.基層自治體制趨于完善D.根據地強大的動員能力解析:選 D。據材料可知,在根據地 1937 年、1940 年所進行的選舉中,普通民眾的參選率很高,這表明根據地政權得到民眾的支持,根據地的動員能力強,故選 D 項。3.(2024 屆江西南昌二模)1949 年 10 月至 1954 年 6 月,中央以原有中央局、大軍區為基礎,在省以上建立了東北、華北、中南等六大行政區,作為地方最高政權機關,實行黨政軍一體化領導。大行政區的設置()A.是對基層治理模式的有益嘗試B.旨在協調區域內經濟的發展C.弱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D.適應了過渡時期的歷史需要解析:選 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政權不夠穩固,社會主義政權面臨內外威脅,大行政區建制適應了過渡時期的需要,故選 D 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