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1.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2.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15 世紀之前:世界貿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2.地理大發現后(1)背景: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2)表現。美洲股份①國際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咖啡、煙草、可可等出現在歐洲市場并成為歐洲人喜愛的商品。②歐洲的產品也開始在________市場銷售。③貿易的擴大促進了________公司的出現和發展,如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等。④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3.工業革命以后北美(1)形成了西歐、________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2)類型豐富的工業產品,通過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輸送到世界各地。4.兩次世界大戰期間:20 世紀上半期的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展。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因冷戰的發生,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簽署的《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仍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展。(3)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冷戰的結束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世界貿易突飛猛進。(4)生產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一些產品往往由眾多國家的公司合作完成。組織二、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1.條件(1)買賣雙方的接觸、洽談、協商、協議,以貿易為平臺輸送的各種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產者、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2)以直接和間接的渠道呈現各自的知識、信念、道德、藝術和習俗等。2.表現(1)飲茶風俗。①16 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________等地區。大洋洲萬里茶道②中俄之間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__”。③英國茶會上用中國茶和中國的茶具來招待客人成為主人炫耀的方式。④各國根據自身的風俗習慣創造出新的茶文化。(2)服飾變化。①17 世紀末,回到法國的傳教士穿著中國服裝參加舞會。②中國服裝的面料、款式、紋樣等,融入法國 18 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③20 世紀初,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有取名為“孔子”的中國大袍式系列。中山裝④民國早期設計的________兼具中西服裝的特點。(3)鐘表技術。①鐘表誕生于歐洲,大約在 16 世紀中期經由________傳入中國內地。澳門②到 18 世紀,中國進口鐘表的數量已經很多。③鐘表在社會中下層中逐漸流行。④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其外觀多體現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色。3.發展(1)進入 20 世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2)除了傳統的與吃、穿、用等相關的商品,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動漫、書籍等各國文化產品廣銷世界各地。【思維延伸】二戰后世界貿易增長的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與《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反映了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體系化、制度化。(3)西方國家大力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促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4)新型交通工具與通信方式的出現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支持。(5)美蘇冷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關系相對穩定。(6)跨國公司與區域性經濟組織的推動。1.(2024 年安徽卷)18 世紀末,東方的茶葉和西印度群島種植園里的糖成為英國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茶葉為英國人的生活增添了諸多雅趣,他們將糖與牛奶加入紅茶中,別具匠心地調制成英式紅茶。這表明()A.全球聯系的加強影響社會文化B.亞非拉地區成為歐洲經濟附庸C.商品的流動加速資本原始積累D.工業革命加劇了社會階層分化解析:選 A。據材料及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全球聯系增強,商品種類交流的規模和程度更加頻繁,人們的飲食生活也受到了影響,故全球聯系的加強影響社會文化,故選 A 項。2.下圖是法國畫家奧古斯特·雷諾阿于 1866 年創作的繪畫作品《在安托尼媽媽的旅店》,展現了民眾使用中國瓷器飲茶的場面,這一畫作體現出()A.茶葉已成為法國民眾生活必需品B.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貿易網形成C.商品流動推動了文化交流國際化D.歐亞地區民眾飲食結構趨于一致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