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第5課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1.認識近代以來大機器生產、工廠制度等的出現對改變人類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義。2.理解勞動人民對歷史的推動作用,充分認識生產方式的變革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一、機器大生產與工廠制度1.背景:18 世紀 60 年代以來,以____________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革命,引發了從手工勞動到機器大生產的巨大變革。2.表現:________出現,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產狀態被徹底改變。改良蒸汽機工廠3.影響:工廠制度帶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4.近代中國的機器大生產和工廠制度機器大生產(1)洋務派的活動:19 世紀中后期,洋務派創辦了一系列近代企業,引進西方的工廠制度,進行____________。(2)民族資本家的活動:一批民族資本家主張實業救國,開辦工廠并借鑒西方工廠的管理經驗,中國民族工業初步發展起來。二、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1.表現城市化時間初等教育(1)促進了________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2)交通運輸業進步,便利了人們的出行。(3)促進了鄉村的改變。(4)人們的________觀念更為增強。(5)____________不斷推廣,人們的文化素質逐漸提升。2.消極影響:工人勞動時間過長,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傳染病與職業病嚴重危害產業工人的健康。3.結果:社會主義運動風起云涌,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經過一系列斗爭,產業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概念辨析】手工作坊、手工工場與工廠手工作坊是封建城市中手工業生產的基本單位,其特點為分散經營,以手工勞動為主,一般不存在雇傭關系。手工工場和工廠同屬于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范疇,存在雇傭關系,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于前者以手工勞動為主,后者實現了機器大生產。【知識拓展】工廠制度的特點(1)生產資料集中使用。(2)雇傭工人集中勞動。(3)生產規模不斷擴大。(4)分工細致、協作高效。(5)使用機器進行流水線生產。(6)工人嚴格遵守規章制度。(7)注重產品的市場銷售。(8)生產社會化程度高。1.(2024 年全國甲卷)有學者評論,當一個手織女工從織機旁站起來休息時,沒有其他人等著接她的活去完成下一個工序,但是“在棉紡廠中,所有的機器都是開動著的,時刻都需要有人照看”“是機器迫使工人接受工廠紀律的”。這可以表明工業革命期間()A.生產組織方式發生深刻變革B.機器大生產推動人身解放C.工廠紀律保障工人勞動權益D.工人勞動自主性極大提高解析:選 A。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實現了從工場手工業到機器大工業的飛躍,工廠制度成為最為普遍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將生產資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使用機器進行大批量生產,并實施細致的分工和嚴格的紀律,故選 A 項。2.1830 年,英國正式啟用第一條商業鐵路,10 年后公布火車時刻表。因為火車比馬車快得太多,所以各地時間的微小差異就造成了巨大困擾。1880 年,英國首次立法規定全國的時刻表都須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這就要求人們依據工人的時鐘而非依據當)地日升日落的周期來過生活。這段材料重在說明(A.技術發展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B.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C.時間的精確成為日常生活的必要D.統一時間有利于國家管理答案: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