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六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作業檢查(5月)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一、單選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2025七下·義烏月考)“一年一年時間飛跑,小小少年在長高。”現在的你已經進入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青春期。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 )A.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 B.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C.腦的體積迅速增大 D.性意識開始萌動【答案】A【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解題的關鍵是了解青春期發育的特征。【解答】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是青春期的顯著特點,性意識開始萌動是突出特征,腦的體積變化不大。故答案為:A。2.(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屬于符號的是( )A.歐姆定律 B.水分子C.氫元素H D.漏斗【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計算公式屬于模型,但其中的I、U、R等屬于符號。【解答】A、計算公式屬于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圖為水分子模型,故B不符合題意;C、H表示氫元素或一個氫原子,屬于符號,故C符合題意;D、圖為漏斗的圖形,屬于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是人體內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是一個器官,由保護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B.b是一個器官,和口腔、食道、小腸、大腸、肝臟等構成消化系統C.C是一個系統,和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構成人體D.d是一個組織, 由上皮細胞、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構成【答案】B【知識點】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無系統。即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 A.a是心臟,屬于器官,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構成,保護組織是植物的組織,不是人體的組織,故A錯誤;B.b是胃,屬于器官,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 和肛門組成,消化腺包括肝臟、唾液腺、胰腺、胃腺、腸腺,故B正確;C.c是腦,屬于器官,故C錯誤;D.d是肺,屬于器官,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構成,故D錯誤。故選B。4.(2025七下·義烏月考)歸納總結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小科同學學習了“人的生殖與發育”后,做了如下筆記,其中錯誤的是( )A.人的發育起始于受精卵B.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C.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器官是臍帶D.睪丸和卵巢是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答案】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根據人體的發育過程分析解答,人體發育開始于受精卵,在母體的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解答】A、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人的發育的開始;B、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C、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D、睪丸和卵巢是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器官,是正確的。故答案為:C。5.(2025七下·義烏月考)圖示中的甲、乙、丙分別為黃花風鈴木的花、果實、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所示結構中有卵細胞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珠C.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內胚珠的數量D.圖丙所示的種子結構有利于種子的萌發【答案】C【知識點】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圖中①花藥、②柱頭、③子房。【解答】A、①是花藥,內有精子,錯誤。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錯誤。C、胚珠發育成種子,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子房內胚珠的數量,正確。D、圖丙所示的種子由薄膜狀的翅膀,該結構有利于種子的傳播,錯誤。故答案為:C。6.(2025七下·義烏月考)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銅料化為銅液,屬于熔化現象B.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C.銅液冷卻成型過程中需要放熱D.模具中的銅液冷卻成青銅器后質量不變【答案】B【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 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質量只與所含物質的量的多少有關,與狀態、溫度、位置等無關。【解答】 AB、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在這一過程中,固態的銅料變為液態的銅液,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銅是晶體,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熔化過程溫度不變,故A正確、B錯誤。C、液態銅倒入模具冷卻成青銅器,是液態的銅凝固為固態,凝固放熱,故C正確。D、模具中的銅液冷卻成青銅器后,狀態改變,質量不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B。7.(2025七下·義烏月考)已知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a克,一個氮原子的質量為b克,現以1個氧原子質量的 為標準,則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一個該原子的質量除以標準。【解答】氮的相對原子質量。故答案為:A。8.(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一個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科學興趣小組成員相約去公園玩。公園里,空氣清新、草色青翠、綠柳垂簾,眼眸中倒映著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樹林,桃花粉紅,請選出分別符合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一組是( )A.肌肉細胞、血液、一朵桃花、一棵桃樹B.一棵綠柳、一粒種子、一只燕子、一朵桃花C.一粒種子、一個桃子、一棵桃樹、一只燕子D.葉肉細胞、葉的表皮、一棵桃樹、一朵桃花【答案】A【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肌肉細胞、血液、一朵桃花、一棵桃樹,分別為細胞、組織、器官和個體,故A符合題意;B.一棵綠柳、一粒種子、一只燕子、一朵桃花,分別為個體、器官、個體和組織,故B不合題意;C.一粒種子、一個桃子、一棵桃樹、一只燕子,分別為器官、器官、個體和個體,故C不合題意;D.葉肉細胞、葉的表皮、一棵桃樹、一朵桃花,分別為細胞、組織、個體和器官,故D不合題意。故選A。9.(2025七下·義烏月考)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核內有y個中子,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A.x+y B.x+y+n C.x-n+y D.x+n-y【答案】B【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之后形成的,由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推出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計算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可.【解答】 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是M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的,則M原子核外電子數為x+n;由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其核內質子數為x+n;核內有y個中子,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n+y。故答案為:B。10.(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關于“不一定”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B.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D.同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不一定相同【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單質指的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解答】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價和+5價,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一個分子和一個原子中的質子數相同,但不屬于同種元素,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將氧氣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屬于混合物,不屬于單質,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冬蟲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并長出菌絲吸收營養,使幼蟲死亡。然后,相當于蘑菇子實體的棒狀菌體從幼蟲頭部伸出,又會釋放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冬蟲夏草菌是真菌B.蝙蝠蛾細胞有細胞核C.冬蟲夏草菌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D.蝙蝠蛾的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真菌的主要特點;昆蟲的發育過程;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解答】A、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真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蝙蝠蛾屬于動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即由孢子發育而來,不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故C錯誤,符合題意;D、蝙蝠蛾的發育成經歷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2025七下·義烏月考)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舉行,歷屆奧運會開幕式都要進行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學式C4H10),它燃燒時,火苗高且亮.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③丁烷分子是由碳、氫兩種元素構成的④丁烷是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組成的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本題涉及的知識點如下:(1)物質的組成:從宏觀角度看,物質由元素組成。丁烷的化學式為C4H10,所以丁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2)物質的構成:從微觀角度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分子聚集而成。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 。(3)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解答】①丁烷的化學式為C4H10,從宏觀上看,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該說法正確。②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構成的,該說法正確。③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元素是宏觀概念,不能說丁烷分子由元素構成,該說法錯誤。④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構成,一個丁烷分子是由 4 個碳原子和 10 個氫原子構成,不能說丁烷由 4 個碳原子和 10 個氫原子組成,該說法錯誤。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該說法正確。A 選項包含錯誤說法③④,所以 A 選項錯誤。B 選項包含正確說法①②⑤,所以 B 選項正確。C 選項包含錯誤說法③④,所以 C 選項錯誤。D 選項包含錯誤說法④,所以 D 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13.(2025七下·義烏月考)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以生活在人胃中的細菌,對腸胃傷害較大,且具有傳染性。臨床上醫生通過讓受檢者口服14C標記的尿素膠囊進行呼氣試驗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4C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gB.14C和12C的中子數相同C.14C和12C互為同位素D.14C和12C的核外電子數分別為8和6【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解答】A、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故A錯誤;BC、14C和12C屬于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故B錯誤,C正確;D、14C和12C屬于同位素,質子數相同,可知電子數也相同,均為6個,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2025七下·義烏月考)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解析】【分析】密度雖可用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來表示,但密度與質量以及體積無關。【解答】A、密度是物質的屬性,與質量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密度是物質的屬性,與體積無關,可知將磚切成兩塊后,磚的密度不變,故C錯誤;D、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同種物質狀態相同時,密度相同,可知 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故D正確。故答案為:D。15.(2025七下·義烏月考)各國在新材料領域競爭激烈。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以堅固、熔點高而被廣泛應用。制造某大飛機需用密度為7.8×103kg/m3超高強度鋼130噸,若用一種密度為3kg/m3“氣凝膠”代替鋼材制造同樣的一架飛機,則需要“氣凝膠”的質量為A.0.05噸 B.0.26噸 C.2.6噸 D.50噸【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知道鋼材的質量和鋼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鋼材的體積,即氣凝膠的體積;又知道氣凝膠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求氣凝膠的質量。【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氣凝膠的體積:,氣凝膠的質量:m=ρ氣凝膠V=3kg/m3×m3=50kg=0.05t。故選A。二、填空題(共7題,每空1分,共20分)16.(2025七下·義烏月考)現在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其中肺炎支原體、甲流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是三種易產生疊加感染的病原體。如果出現發燒持續不退或咳嗽劇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病毒屬于生物,以下各項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 )。A.病毒體積微小 B.病毒能繁殖C.病毒有各種形狀 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75%的酒精是常用的醫用消毒劑,消毒時酒精擦拭在手上會感覺到涼爽,因為酒精蒸發時會 (填“吸熱”或“放熱”)。在配制酒精溶液時,將酒精和水混合,發現混合后的體積比混合前的總體積小,從微觀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B(2)吸熱;分子之間有空隙【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生物具有的特征進行區分。(2)分子間存在空隙,所以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體積之和。【解答】(1)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繁殖、能生長、能遺傳和變異、能進行新陳代謝等。故答案為:B。(2)酒精揮發,屬于汽化過程,汽化吸熱,所以會感覺涼爽。分子間存在間隙,將酒精和水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跑到彼此的間隙中,導致總體積減小。17.(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是幾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有 (填字母)。(2)C與A的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3)圖中的②是 ,圖中的B和D都可以通過產生②來繁殖后代。【答案】(1)E(2)有無成形的細胞核(3)孢子【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生物中沒有細胞結構的是病毒。(2)A是酵母菌,屬于真菌;B是霉菌,屬于真菌;C是細菌;D是蘑菇,屬于真菌;E是病毒;F是眼蟲,屬于單細胞動物。(3)霉菌和大型食用菌類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解答】(1)E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C是細菌,A是酵母菌,屬于真菌,細菌和真菌最主要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②是孢子,B是霉菌,屬于真菌,D是蘑菇,屬于真菌,通過孢子繁殖。18.(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模型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2)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則該粒子的符號為 ;(3)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Z>YB.核外電子數:X=YC.Y和Z的化學性質相似【答案】(1)(2)(3)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價之和為零確定鎂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2)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失去電子轉化為陽離子。(3)核外電子數與最外層電子數是不同概念,解題時要注意區分,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物質的化學性質。【解答】(1)原子核中有12個質子,可知表示的是鎂原子,D原子核中有17個質子,可知表示的是氯原子,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可知氯化鎂的化學式為:。(2)帶一個單位正電荷,說明質子數比電子數多一個,可知E原子中有11個質子,可知E表示的是鈉離子,符號為:。(3)A、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逐漸增大,故A正確;B、核外電子數等于原子序數,可知XY的核外電子數不同,故B錯誤;C、同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可知X和Y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YZ不在同一主族,化學性質不相似,故C錯誤。故答案為:A。19.(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上述變化Ⅰ、Ⅱ和Ⅲ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該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稱)【答案】變化;碳原子、氧原子【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變化:有無新物質生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改變,但是原子保持不變,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根據圖片可知,變化Ⅰ中,分子種類改變,即生成了新物質,即發生化學變化。變化Ⅱ中分子種類不變,即沒有生成新物質,為物理變化;變化Ⅰ中分子種類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則該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20.(2025七下·義烏月考)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1)如圖1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裝置。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2)圖2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x的值為 。【答案】(1)氫氣;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8【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也可據此判斷氣體類型。(2)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解答】(1)a與電源負極相連,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另一端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可知水由氫和氧組成。(2)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由圖可知,氧原子的電子數為8,可知質子數也為8。21.(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1)根據圖乙可知,固體a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當物質a的溫度為48℃時,a的狀態可能為( )(填寫字母)A.固體 B.液體 C.固液共存(3)已知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標準大氣壓下,燒杯與試管中均加入水,通過酒精燈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 沸騰。(選填“會”或“不會”)【答案】(1)晶體(2)A;B;C(3)不會【知識點】晶體與非晶體;沸騰及沸騰條件;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分析】(1)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所以可根據熔化曲線中是否存在溫度不變的階段判斷物質是否屬于晶體。(2)晶體的溫度等于熔點時可能處于固態、液體或固液共存態。(3)根據沸騰需要滿足的條件: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能夠繼續吸熱和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可知,試管內的水不會沸騰。【解答】(1)由圖乙可知,固體a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可知A屬于晶體。(2)由圖乙可知,a的熔點為48℃,可知當溫度為48℃時,可能a剛好要開始熔化,處于固態;也可能是正在熔化,處于固液共存態,也可能是剛好熔化完,處于液態。故答案為:ABC。(3)沸騰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能夠繼續吸熱,燒杯中的水沸騰時,溫度不再改變,當試管內的水溫度達到沸點后,與燒杯中的水溫度相同,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22.(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柯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 (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2)可是他無論怎樣調節,天平都無法平衡。老師將游碼調節至1g處,天平平衡;并建議他繼續使用這架天平進行稱量。小柯測得的物體質量如圖乙所示,請問該物體的真實質量為 。(3)使用時,他發現砝碼是生銹的,則他的測量結果 (選填“偏大”、“偏小”或“仍然準確”)。【答案】(1)右(2)26g(3)偏小【知識點】誤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1)調平天平時,指針向哪邊偏,平衡螺母就向反方向調。(2)調平時游碼在1g位置,所以讀數時要將1g減去。(3)砝碼偏重,則需要更多質量的物質才能與之平衡,將導致測得的質量偏小。【解答】(1)指針向左偏,說明左側偏重,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直至天平平衡。(2)真實的質量:m=20g+5g+2g-1g=26g。(3)砝碼生銹,質量偏大,可知將導致測量結果偏小。三、實驗探究題(共4題,每空2分,共30分)23.(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測量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圖所示。(1)測量物體質量前,甲同學調節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然后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沒發現甲的錯誤,仍用該天平稱小石塊的質量,最終所加砝碼和游碼移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丙同學想稱取5g食鹽,在左右兩盤各放一張稱量紙,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盤放5克砝碼,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答案】(1)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47.6(3)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1)調節天平平衡時,主要調節平衡螺母與游碼歸零的先后順序。(2)石塊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3)在測量過程中,指針偏左,說明左盤藥品質量大;指針偏右,說明左盤藥品質量小,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根據乙圖可知,砝碼質量為:20g+20g+5g=45g;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則游碼的質量為3g,那么小石塊稱量的質量為:45g+3g=48g;由于測量前游碼沒有對準0刻度,它的質量顯示為0.4g,因此應該將它減去,即石塊實際質量為:48g-0.4g=47.6g。(3)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說明左盤食鹽的質量偏大,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24.(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科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如圖甲所示。“白氣”是水蒸氣遇冷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表示水沸騰時氣泡的情形是 (填“A”或“B”)。(2)根據實驗數據,小明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點為 ,水沸騰時的特點為: 。(3)小科在實驗中把水煮沸的時間過長,現想使水沸騰的時間縮短,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1)液化;A(2)98℃;溫度不變,繼續吸熱(3)適當的減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溫等【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現象;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分析】(1)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2)水沸騰的特點: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據此判斷水的沸點。(3)質量更少點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少,加熱時間縮短;同樣質量的水,初溫更高,加熱到沸騰所需熱量減少,加熱時間縮短。【解答】(1)“白氣”是小液滴,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沸騰時,氣泡越往上越大,可知A表示的是水沸騰時的情景。(2)水在沸騰時雖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可知水的沸點為98℃。(3)縮短加熱時間,即減小水吸收的熱量,可通過減少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初溫的方式來實現。25.(2025七下·義烏月考)學習了真菌和細菌的內容后,有同學出于好奇,進行了兩次探究實驗:實驗一:為探究兩種抗生素對某細菌的抑制效果,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方案:在無菌固體培養基表面涂布被檢測細菌,放置甲、乙和丙三個圓形濾紙片(抗生素可在培養基中擴散)。實驗二:步驟如下:①制備培養基(營養物質),等量分裝在試管中,并進行滅菌。②將平菇(可食用)菌種無菌操作后等量接種到培養基中。③把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兩個培養箱中,一個為對照組,另一個培養箱的中央放入磁鐵,并按不同直徑的圓周放入3圈實驗組培養基(如圖)。④每日做觀察記錄,其中包括測量菌絲的長度,觀察菌絲色澤等等。(1)實驗一通過比較 來反映抑菌效果。(2)浸泡濾紙片的抗生素a、b濃度應相同的目的是 。(3)實驗二要研究的問題是( )。A.磁場對培養基的影響有哪些B.培養基對平菇生長有哪些影響C.磁場對平菇生長有什么影響D.有利于平菇生長的環境因素有哪些【答案】(1)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2)控制單一變量(3)C【知識點】控制變量法;真菌的主要特點;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轉換法:用更易觀察的現象來反映不易觀察的現象。(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在設計實驗時要控制單一變量。(3)根據實驗操作找到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解答】(1)由圖一可知,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來反映抑菌效果。(2)兩種抗生素濃度相同,是為了防止濃度對實驗造成影響,確保變量的唯一性。(3)由題中信息可知,實驗的變量是是否存在磁場,測量的是菌絲的長度,可知探究的是磁場對平菇生長的影響。故答案為:C。26.(2025七下·義烏月考)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有關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值參見表(表中防凍液含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注: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0~15℃,考慮到混合液比熱容的減小會影響散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則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 )。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2)若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對該地區汽車來說,在下列不同防凍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選( )。A.30% B.40% C.60% D.90%(3)長時間使用后,汽車水箱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 。【答案】(1)D(2)B(3)升高;與原來相比,水箱內的水由于汽化而減少,防凍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點升高【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熔點和凝固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數字越大,說明凝固點越低。(2)為防止混合液凝固,其凝固點應低于當地最低氣溫。(3)水是溶劑,水分蒸發會導致混合液的中防凍液的含量升高,結合表中數據可知,混合液的沸點將升高。【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隨著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先降低后升高。故答案為:D。(2)防凍液的凝固點應低于最低氣溫,-17℃和-15℃過于接近,由表中數據可知,應選擇防凍液含量為40%的混合液。故答案為:B。(3)水減少,會導致防凍液含量增大,由表中數據可知,混合液的沸點將升高。四、解答題(共4題,27、29題各6分,28、30各4分,共20分)27.(2025七下·義烏月考)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干洗店都是使用四氯乙烯(C2Cl4)作干洗劑.四氯乙烯干洗劑并不是理想的干洗劑,它已經被國際研究機構列為2A致癌物.殘留在衣服上的四氯乙烯可以部分進入人體,對人造成傷害.請你根據四氯乙烯化學式計算:(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Cl——35.5)(1)四氯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2)四氯乙烯中碳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3)83g四氯乙烯中所含碳元素質量與多少g二氧化碳(CO2)中所含的碳元素質量相等?【答案】(1)12×2+35.5×4=166(2)C:Cl=(12×2):(35.5×4)=12:71(3)設需要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83g××100%=x××100%x=44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個數的乘積之和。(2)質量比等于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個數的乘積之比。(3)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等于物質的質量與該元素的質量分數的乘積。28.(2025七下·義烏月考)一鋁球的質量為81克,體積為40厘米3,求:(1)此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必須寫明判斷理由和計算過程)(2)如果是空心的,請算出空心部分的體積。(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銀后求此球的總質量變為多少?(已知ρ水銀=13.6×103kg/m3,ρ鋁=2.7×103kg/m3)【答案】(1)V鋁===30cm3<V球=4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2)V空=V球﹣V鋁=40cm3﹣30cm3=10cm3(3)V水銀=V空=10cm3,ρ水銀=13.6×103kg/m3=13.6g/cm3,m水銀=ρ水銀V水銀=13.6g/cm3×10cm3=136g,m總=m水銀+m鋁=136g+81g=217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密度公式計算球的密度,若密度小于鋁的密度則為空心的,也可通過密度和質量計算球的體積,若球的體積大于計算所得的體積,說明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體積等于球的體積減去材料的體積。(3)水銀的體積等于空心部分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求得水銀的質量,加上球的質量即可求得現在球的總質量。29.(2025七下·義烏月考)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密度比鋼小,強度卻是鋼的200倍。將一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鋼制零件用石墨烯材料替換,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質量減少了5700g。已知鋼的密度ρ=7.9×103kg/m3,求:(1)鋼制零件的質量是多少克?(2)此石墨烯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克/立方厘米?【答案】(1)m鋼=ρ鋼V=7.9g/cm3×1000cm3=7900g(2)m石=m鋼﹣Δm=7900g﹣5700g=2200g,則石墨烯材料的密度:ρ石===2.2g/cm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零件的質量。(2)鋼的質量減去減少的質量即為石墨烯的質量,再用密度公式計算密度。30.(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在寒冷的冬天空調制熱,在炎熱的夏天空調制冷,玻璃窗上都會出現小水珠。冬天和夏天,水珠分別出現在玻璃窗的哪一側呢?請說明理由。【答案】冬天在玻璃窗的內側,冬天空調制熱導致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夏天在玻璃窗的外側,夏天控制熱冷倒是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過程,哪一側溫度高,水珠在哪一側形成。【解答】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放熱。冬天在玻璃窗的內側,冬天空調制熱導致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夏天在玻璃窗的外側,夏天控制熱冷倒是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六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作業檢查(5月)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一、單選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2025七下·義烏月考)“一年一年時間飛跑,小小少年在長高。”現在的你已經進入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青春期。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 )A.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 B.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C.腦的體積迅速增大 D.性意識開始萌動2.(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屬于符號的是( )A.歐姆定律 B.水分子C.氫元素H D.漏斗3.(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是人體內的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是一個器官,由保護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B.b是一個器官,和口腔、食道、小腸、大腸、肝臟等構成消化系統C.C是一個系統,和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構成人體D.d是一個組織, 由上皮細胞、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構成4.(2025七下·義烏月考)歸納總結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小科同學學習了“人的生殖與發育”后,做了如下筆記,其中錯誤的是( )A.人的發育起始于受精卵B.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C.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器官是臍帶D.睪丸和卵巢是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5.(2025七下·義烏月考)圖示中的甲、乙、丙分別為黃花風鈴木的花、果實、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所示結構中有卵細胞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珠C.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內胚珠的數量D.圖丙所示的種子結構有利于種子的萌發6.(2025七下·義烏月考)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銅料化為銅液,屬于熔化現象B.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C.銅液冷卻成型過程中需要放熱D.模具中的銅液冷卻成青銅器后質量不變7.(2025七下·義烏月考)已知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a克,一個氮原子的質量為b克,現以1個氧原子質量的 為標準,則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8.(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一個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科學興趣小組成員相約去公園玩。公園里,空氣清新、草色青翠、綠柳垂簾,眼眸中倒映著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樹林,桃花粉紅,請選出分別符合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一組是( )A.肌肉細胞、血液、一朵桃花、一棵桃樹B.一棵綠柳、一粒種子、一只燕子、一朵桃花C.一粒種子、一個桃子、一棵桃樹、一只燕子D.葉肉細胞、葉的表皮、一棵桃樹、一朵桃花9.(2025七下·義烏月考)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核內有y個中子,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A.x+y B.x+y+n C.x-n+y D.x+n-y10.(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列關于“不一定”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B.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D.同種元素的原子,其質子數不一定相同11.(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冬蟲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并長出菌絲吸收營養,使幼蟲死亡。然后,相當于蘑菇子實體的棒狀菌體從幼蟲頭部伸出,又會釋放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冬蟲夏草菌是真菌B.蝙蝠蛾細胞有細胞核C.冬蟲夏草菌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D.蝙蝠蛾的發育方式屬于完全變態發育12.(2025七下·義烏月考)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舉行,歷屆奧運會開幕式都要進行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學式C4H10),它燃燒時,火苗高且亮.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③丁烷分子是由碳、氫兩種元素構成的④丁烷是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組成的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13.(2025七下·義烏月考)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以生活在人胃中的細菌,對腸胃傷害較大,且具有傳染性。臨床上醫生通過讓受檢者口服14C標記的尿素膠囊進行呼氣試驗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4C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gB.14C和12C的中子數相同C.14C和12C互為同位素D.14C和12C的核外電子數分別為8和614.(2025七下·義烏月考)密度公式因能被寫成如圖所示的樣式而被稱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關于密度、質量、體積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質量大C.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磚的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D.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15.(2025七下·義烏月考)各國在新材料領域競爭激烈。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以堅固、熔點高而被廣泛應用。制造某大飛機需用密度為7.8×103kg/m3超高強度鋼130噸,若用一種密度為3kg/m3“氣凝膠”代替鋼材制造同樣的一架飛機,則需要“氣凝膠”的質量為A.0.05噸 B.0.26噸 C.2.6噸 D.50噸二、填空題(共7題,每空1分,共20分)16.(2025七下·義烏月考)現在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其中肺炎支原體、甲流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是三種易產生疊加感染的病原體。如果出現發燒持續不退或咳嗽劇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病毒屬于生物,以下各項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 )。A.病毒體積微小 B.病毒能繁殖C.病毒有各種形狀 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75%的酒精是常用的醫用消毒劑,消毒時酒精擦拭在手上會感覺到涼爽,因為酒精蒸發時會 (填“吸熱”或“放熱”)。在配制酒精溶液時,將酒精和水混合,發現混合后的體積比混合前的總體積小,從微觀角度分析原因 。17.(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是幾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有 (填字母)。(2)C與A的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3)圖中的②是 ,圖中的B和D都可以通過產生②來繁殖后代。18.(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模型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2)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則該粒子的符號為 ;(3)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Z>YB.核外電子數:X=YC.Y和Z的化學性質相似19.(2025七下·義烏月考)下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上述變化Ⅰ、Ⅱ和Ⅲ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該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稱)20.(2025七下·義烏月考)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1)如圖1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裝置。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2)圖2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x的值為 。21.(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1)根據圖乙可知,固體a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當物質a的溫度為48℃時,a的狀態可能為( )(填寫字母)A.固體 B.液體 C.固液共存(3)已知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標準大氣壓下,燒杯與試管中均加入水,通過酒精燈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 沸騰。(選填“會”或“不會”)22.(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柯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 (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2)可是他無論怎樣調節,天平都無法平衡。老師將游碼調節至1g處,天平平衡;并建議他繼續使用這架天平進行稱量。小柯測得的物體質量如圖乙所示,請問該物體的真實質量為 。(3)使用時,他發現砝碼是生銹的,則他的測量結果 (選填“偏大”、“偏小”或“仍然準確”)。三、實驗探究題(共4題,每空2分,共30分)23.(2025七下·義烏月考)在“測量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圖所示。(1)測量物體質量前,甲同學調節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然后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沒發現甲的錯誤,仍用該天平稱小石塊的質量,最終所加砝碼和游碼移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丙同學想稱取5g食鹽,在左右兩盤各放一張稱量紙,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盤放5克砝碼,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24.(2025七下·義烏月考)小科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如圖甲所示。“白氣”是水蒸氣遇冷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表示水沸騰時氣泡的情形是 (填“A”或“B”)。(2)根據實驗數據,小明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點為 ,水沸騰時的特點為: 。(3)小科在實驗中把水煮沸的時間過長,現想使水沸騰的時間縮短,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寫出一條即可)。25.(2025七下·義烏月考)學習了真菌和細菌的內容后,有同學出于好奇,進行了兩次探究實驗:實驗一:為探究兩種抗生素對某細菌的抑制效果,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方案:在無菌固體培養基表面涂布被檢測細菌,放置甲、乙和丙三個圓形濾紙片(抗生素可在培養基中擴散)。實驗二:步驟如下:①制備培養基(營養物質),等量分裝在試管中,并進行滅菌。②將平菇(可食用)菌種無菌操作后等量接種到培養基中。③把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兩個培養箱中,一個為對照組,另一個培養箱的中央放入磁鐵,并按不同直徑的圓周放入3圈實驗組培養基(如圖)。④每日做觀察記錄,其中包括測量菌絲的長度,觀察菌絲色澤等等。(1)實驗一通過比較 來反映抑菌效果。(2)浸泡濾紙片的抗生素a、b濃度應相同的目的是 。(3)實驗二要研究的問題是( )。A.磁場對培養基的影響有哪些B.培養基對平菇生長有哪些影響C.磁場對平菇生長有什么影響D.有利于平菇生長的環境因素有哪些26.(2025七下·義烏月考)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有關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值參見表(表中防凍液含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注: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0~15℃,考慮到混合液比熱容的減小會影響散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則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 )。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2)若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對該地區汽車來說,在下列不同防凍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選( )。A.30% B.40% C.60% D.90%(3)長時間使用后,汽車水箱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 。四、解答題(共4題,27、29題各6分,28、30各4分,共20分)27.(2025七下·義烏月考)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干洗店都是使用四氯乙烯(C2Cl4)作干洗劑.四氯乙烯干洗劑并不是理想的干洗劑,它已經被國際研究機構列為2A致癌物.殘留在衣服上的四氯乙烯可以部分進入人體,對人造成傷害.請你根據四氯乙烯化學式計算:(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Cl——35.5)(1)四氯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2)四氯乙烯中碳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3)83g四氯乙烯中所含碳元素質量與多少g二氧化碳(CO2)中所含的碳元素質量相等?28.(2025七下·義烏月考)一鋁球的質量為81克,體積為40厘米3,求:(1)此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必須寫明判斷理由和計算過程)(2)如果是空心的,請算出空心部分的體積。(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銀后求此球的總質量變為多少?(已知ρ水銀=13.6×103kg/m3,ρ鋁=2.7×103kg/m3)29.(2025七下·義烏月考)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密度比鋼小,強度卻是鋼的200倍。將一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鋼制零件用石墨烯材料替換,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質量減少了5700g。已知鋼的密度ρ=7.9×103kg/m3,求:(1)鋼制零件的質量是多少克?(2)此石墨烯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克/立方厘米?30.(2025七下·義烏月考)如圖所示,在寒冷的冬天空調制熱,在炎熱的夏天空調制冷,玻璃窗上都會出現小水珠。冬天和夏天,水珠分別出現在玻璃窗的哪一側呢?請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解題的關鍵是了解青春期發育的特征。【解答】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是青春期的顯著特點,性意識開始萌動是突出特征,腦的體積變化不大。故答案為:A。2.【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計算公式屬于模型,但其中的I、U、R等屬于符號。【解答】A、計算公式屬于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圖為水分子模型,故B不符合題意;C、H表示氫元素或一個氫原子,屬于符號,故C符合題意;D、圖為漏斗的圖形,屬于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答案】B【知識點】器官和系統;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無系統。即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 A.a是心臟,屬于器官,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構成,保護組織是植物的組織,不是人體的組織,故A錯誤;B.b是胃,屬于器官,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 和肛門組成,消化腺包括肝臟、唾液腺、胰腺、胃腺、腸腺,故B正確;C.c是腦,屬于器官,故C錯誤;D.d是肺,屬于器官,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構成,故D錯誤。故選B。4.【答案】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根據人體的發育過程分析解答,人體發育開始于受精卵,在母體的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解答】A、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人的發育的開始;B、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C、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D、睪丸和卵巢是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器官,是正確的。故答案為:C。5.【答案】C【知識點】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圖中①花藥、②柱頭、③子房。【解答】A、①是花藥,內有精子,錯誤。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錯誤。C、胚珠發育成種子,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子房內胚珠的數量,正確。D、圖丙所示的種子由薄膜狀的翅膀,該結構有利于種子的傳播,錯誤。故答案為:C。6.【答案】B【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冶煉【解析】【分析】 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質量只與所含物質的量的多少有關,與狀態、溫度、位置等無關。【解答】 AB、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在這一過程中,固態的銅料變為液態的銅液,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銅是晶體,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熔化過程溫度不變,故A正確、B錯誤。C、液態銅倒入模具冷卻成青銅器,是液態的銅凝固為固態,凝固放熱,故C正確。D、模具中的銅液冷卻成青銅器后,狀態改變,質量不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B。7.【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一個該原子的質量除以標準。【解答】氮的相對原子質量。故答案為:A。8.【答案】A【知識點】組織;器官和系統【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A.肌肉細胞、血液、一朵桃花、一棵桃樹,分別為細胞、組織、器官和個體,故A符合題意;B.一棵綠柳、一粒種子、一只燕子、一朵桃花,分別為個體、器官、個體和組織,故B不合題意;C.一粒種子、一個桃子、一棵桃樹、一只燕子,分別為器官、器官、個體和個體,故C不合題意;D.葉肉細胞、葉的表皮、一棵桃樹、一朵桃花,分別為細胞、組織、個體和器官,故D不合題意。故選A。9.【答案】B【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之后形成的,由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推出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計算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可.【解答】 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是M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的,則M原子核外電子數為x+n;由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其核內質子數為x+n;核內有y個中子,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n+y。故答案為:B。10.【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單質指的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解答】A、在同種物質中的同種元素,其化合價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3價和+5價,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一個分子和一個原子中的質子數相同,但不屬于同種元素,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將氧氣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種元素,但屬于混合物,不屬于單質,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真菌的主要特點;昆蟲的發育過程;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形成受精卵的繁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解答】A、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真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蝙蝠蛾屬于動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冬蟲夏草菌通過孢子繁殖,即由孢子發育而來,不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故C錯誤,符合題意;D、蝙蝠蛾的發育成經歷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本題涉及的知識點如下:(1)物質的組成:從宏觀角度看,物質由元素組成。丁烷的化學式為C4H10,所以丁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2)物質的構成:從微觀角度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分子聚集而成。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 。(3)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解答】①丁烷的化學式為C4H10,從宏觀上看,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該說法正確。②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構成的,該說法正確。③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元素是宏觀概念,不能說丁烷分子由元素構成,該說法錯誤。④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構成,一個丁烷分子是由 4 個碳原子和 10 個氫原子構成,不能說丁烷由 4 個碳原子和 10 個氫原子組成,該說法錯誤。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該說法正確。A 選項包含錯誤說法③④,所以 A 選項錯誤。B 選項包含正確說法①②⑤,所以 B 選項正確。C 選項包含錯誤說法③④,所以 C 選項錯誤。D 選項包含錯誤說法④,所以 D 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13.【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解答】A、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故A錯誤;BC、14C和12C屬于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故B錯誤,C正確;D、14C和12C屬于同位素,質子數相同,可知電子數也相同,均為6個,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答案】D【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解析】【分析】密度雖可用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來表示,但密度與質量以及體積無關。【解答】A、密度是物質的屬性,與質量無關,故A錯誤;B、鐵比鋁“重”,“重”指的是鐵的質量比鋁的密度大,故B錯誤;C、密度是物質的屬性,與體積無關,可知將磚切成兩塊后,磚的密度不變,故C錯誤;D、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同種物質狀態相同時,密度相同,可知 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為定值,故D正確。故答案為:D。15.【答案】A【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知道鋼材的質量和鋼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鋼材的體積,即氣凝膠的體積;又知道氣凝膠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求氣凝膠的質量。【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氣凝膠的體積:,氣凝膠的質量:m=ρ氣凝膠V=3kg/m3×m3=50kg=0.05t。故選A。16.【答案】(1)B(2)吸熱;分子之間有空隙【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生物具有的特征進行區分。(2)分子間存在空隙,所以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體積之和。【解答】(1)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繁殖、能生長、能遺傳和變異、能進行新陳代謝等。故答案為:B。(2)酒精揮發,屬于汽化過程,汽化吸熱,所以會感覺涼爽。分子間存在間隙,將酒精和水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跑到彼此的間隙中,導致總體積減小。17.【答案】(1)E(2)有無成形的細胞核(3)孢子【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生物中沒有細胞結構的是病毒。(2)A是酵母菌,屬于真菌;B是霉菌,屬于真菌;C是細菌;D是蘑菇,屬于真菌;E是病毒;F是眼蟲,屬于單細胞動物。(3)霉菌和大型食用菌類通過孢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解答】(1)E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C是細菌,A是酵母菌,屬于真菌,細菌和真菌最主要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②是孢子,B是霉菌,屬于真菌,D是蘑菇,屬于真菌,通過孢子繁殖。18.【答案】(1)(2)(3)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價之和為零確定鎂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2)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失去電子轉化為陽離子。(3)核外電子數與最外層電子數是不同概念,解題時要注意區分,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物質的化學性質。【解答】(1)原子核中有12個質子,可知表示的是鎂原子,D原子核中有17個質子,可知表示的是氯原子,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可知氯化鎂的化學式為:。(2)帶一個單位正電荷,說明質子數比電子數多一個,可知E原子中有11個質子,可知E表示的是鈉離子,符號為:。(3)A、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逐漸增大,故A正確;B、核外電子數等于原子序數,可知XY的核外電子數不同,故B錯誤;C、同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可知X和Y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YZ不在同一主族,化學性質不相似,故C錯誤。故答案為:A。19.【答案】變化;碳原子、氧原子【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變化:有無新物質生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改變,但是原子保持不變,據此分析解答。【解答】 根據圖片可知,變化Ⅰ中,分子種類改變,即生成了新物質,即發生化學變化。變化Ⅱ中分子種類不變,即沒有生成新物質,為物理變化;變化Ⅰ中分子種類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則該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20.【答案】(1)氫氣;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8【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也可據此判斷氣體類型。(2)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解答】(1)a與電源負極相連,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另一端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可知水由氫和氧組成。(2)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由圖可知,氧原子的電子數為8,可知質子數也為8。21.【答案】(1)晶體(2)A;B;C(3)不會【知識點】晶體與非晶體;沸騰及沸騰條件;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分析】(1)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所以可根據熔化曲線中是否存在溫度不變的階段判斷物質是否屬于晶體。(2)晶體的溫度等于熔點時可能處于固態、液體或固液共存態。(3)根據沸騰需要滿足的條件: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能夠繼續吸熱和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可知,試管內的水不會沸騰。【解答】(1)由圖乙可知,固體a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可知A屬于晶體。(2)由圖乙可知,a的熔點為48℃,可知當溫度為48℃時,可能a剛好要開始熔化,處于固態;也可能是正在熔化,處于固液共存態,也可能是剛好熔化完,處于液態。故答案為:ABC。(3)沸騰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能夠繼續吸熱,燒杯中的水沸騰時,溫度不再改變,當試管內的水溫度達到沸點后,與燒杯中的水溫度相同,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22.【答案】(1)右(2)26g(3)偏小【知識點】誤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1)調平天平時,指針向哪邊偏,平衡螺母就向反方向調。(2)調平時游碼在1g位置,所以讀數時要將1g減去。(3)砝碼偏重,則需要更多質量的物質才能與之平衡,將導致測得的質量偏小。【解答】(1)指針向左偏,說明左側偏重,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直至天平平衡。(2)真實的質量:m=20g+5g+2g-1g=26g。(3)砝碼生銹,質量偏大,可知將導致測量結果偏小。23.【答案】(1)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47.6(3)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1)調節天平平衡時,主要調節平衡螺母與游碼歸零的先后順序。(2)石塊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3)在測量過程中,指針偏左,說明左盤藥品質量大;指針偏右,說明左盤藥品質量小,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根據乙圖可知,砝碼質量為:20g+20g+5g=45g;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則游碼的質量為3g,那么小石塊稱量的質量為:45g+3g=48g;由于測量前游碼沒有對準0刻度,它的質量顯示為0.4g,因此應該將它減去,即石塊實際質量為:48g-0.4g=47.6g。(3)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說明左盤食鹽的質量偏大,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24.【答案】(1)液化;A(2)98℃;溫度不變,繼續吸熱(3)適當的減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溫等【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現象;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分析】(1)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2)水沸騰的特點: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據此判斷水的沸點。(3)質量更少點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少,加熱時間縮短;同樣質量的水,初溫更高,加熱到沸騰所需熱量減少,加熱時間縮短。【解答】(1)“白氣”是小液滴,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沸騰時,氣泡越往上越大,可知A表示的是水沸騰時的情景。(2)水在沸騰時雖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可知水的沸點為98℃。(3)縮短加熱時間,即減小水吸收的熱量,可通過減少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初溫的方式來實現。25.【答案】(1)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2)控制單一變量(3)C【知識點】控制變量法;真菌的主要特點;真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1)轉換法:用更易觀察的現象來反映不易觀察的現象。(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在設計實驗時要控制單一變量。(3)根據實驗操作找到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解答】(1)由圖一可知,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的大小來反映抑菌效果。(2)兩種抗生素濃度相同,是為了防止濃度對實驗造成影響,確保變量的唯一性。(3)由題中信息可知,實驗的變量是是否存在磁場,測量的是菌絲的長度,可知探究的是磁場對平菇生長的影響。故答案為:C。26.【答案】(1)D(2)B(3)升高;與原來相比,水箱內的水由于汽化而減少,防凍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點升高【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熔點和凝固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數字越大,說明凝固點越低。(2)為防止混合液凝固,其凝固點應低于當地最低氣溫。(3)水是溶劑,水分蒸發會導致混合液的中防凍液的含量升高,結合表中數據可知,混合液的沸點將升高。【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隨著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先降低后升高。故答案為:D。(2)防凍液的凝固點應低于最低氣溫,-17℃和-15℃過于接近,由表中數據可知,應選擇防凍液含量為40%的混合液。故答案為:B。(3)水減少,會導致防凍液含量增大,由表中數據可知,混合液的沸點將升高。27.【答案】(1)12×2+35.5×4=166(2)C:Cl=(12×2):(35.5×4)=12:71(3)設需要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83g××100%=x××100%x=44g【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個數的乘積之和。(2)質量比等于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個數的乘積之比。(3)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等于物質的質量與該元素的質量分數的乘積。28.【答案】(1)V鋁===30cm3<V球=4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2)V空=V球﹣V鋁=40cm3﹣30cm3=10cm3(3)V水銀=V空=10cm3,ρ水銀=13.6×103kg/m3=13.6g/cm3,m水銀=ρ水銀V水銀=13.6g/cm3×10cm3=136g,m總=m水銀+m鋁=136g+81g=217g。【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密度公式計算球的密度,若密度小于鋁的密度則為空心的,也可通過密度和質量計算球的體積,若球的體積大于計算所得的體積,說明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體積等于球的體積減去材料的體積。(3)水銀的體積等于空心部分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求得水銀的質量,加上球的質量即可求得現在球的總質量。29.【答案】(1)m鋼=ρ鋼V=7.9g/cm3×1000cm3=7900g(2)m石=m鋼﹣Δm=7900g﹣5700g=2200g,則石墨烯材料的密度:ρ石===2.2g/cm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零件的質量。(2)鋼的質量減去減少的質量即為石墨烯的質量,再用密度公式計算密度。30.【答案】冬天在玻璃窗的內側,冬天空調制熱導致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夏天在玻璃窗的外側,夏天控制熱冷倒是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過程,哪一側溫度高,水珠在哪一側形成。【解答】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放熱。冬天在玻璃窗的內側,冬天空調制熱導致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夏天在玻璃窗的外側,夏天控制熱冷倒是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六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作業檢查(5月)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六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次作業檢查(5月)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