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學校中考模擬第三次適應性考試理綜試卷-初中化學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屬于國寶級紅色歷史文物,金屬國徽由銅鋁合金澆鑄而成,材質以鋁為主(占92%),以銅為輔,朱砂上漆。選用鋁為主體材料體現的主要性質是A.密度大 B.耐腐蝕 C.質地軟 D.熔點高2.食粽子與賽龍舟、掛艾草等習俗共同構成端午節目文化,體現驅疫、團結等精神內涵。粽餡中的黃米含有鈣、鐵、鉀等化學元素。人體中缺鐵會引起的疾病是A.齲齒 B.甲亢 C.貧血 D.骨質疏松3.加熱是最常見的反應條件。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液體的操作正確的是A.實驗時無需戴護目鏡B.試管外壁保持干燥C.熱試管用冷水快速降溫D.用嘴吹滅酒精燈4.稀土元素有“工業維生素”的美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其中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鈰屬于營養物質B.鈰元素的名稱為C.鈰原子內有58個質子D.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甘氨酸是一種非必需氨基酸,參與多種生物分子的合成和代謝。甘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A. B. C. D.6.乙烯是生產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的基本化工原料。工業上用乙烷和二氧化碳制備乙烯()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乙烷的化學式為B.該反應對環境沒有污染C.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和質量發生改變D.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可通過燃燒區分7.“鯤龍”AG600是我國首個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能上天、能入海,可在森林滅火、海上救援等應急救援中大顯身手。下列有關其執行滅火任務的分析正確的是A.噴撒干粉可隔絕氧氣滅火B.懸掛桶中的水能降低著火點C.火場濃煙不影響飛機滅火D.飛行高度不會影響滅火效果8.生活中我們會觀察到切開的蘋果很快會“生銹”,同學們設計了下圖實驗進行探究。以下對本實驗分析正確的是A.②中蘋果變色說明“生銹”與有關B.①和③對比是探究蘋果“生銹”的生成物C.實驗室用在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氣D.由實驗可知蘋果加工廠保存蘋果汁時需立即封裝9.中國人藏冰用冰的歷史源遠流長。唐代,工匠在開采火藥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硝石能使水結冰,因此發明了硝石制冰法:將水置于小容器內,然后把小容器放到另一盛水的較大容器中,持續向大容器內添加硝石(主要成分為硝酸鉀),罐內水溫驟降,凝結成冰。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硝酸鉀屬于純凈物B.大容器內的水中含有較多硝酸鉀分子C.向大容器中加入也能制冰D.小容器中的水結冰時要吸收熱量10.將未打磨的鋁片和足量稀鹽酸放入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中(氣密性良好),用壓強傳感器測定反應過程中燒瓶內壓強的變化,所得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ab段發生的主要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b點時燒瓶內溶液中的溶質只有C.c點時燒瓶內固體完全反應D.cd段壓強減小是因為氫氣溶于水,瓶內氣壓減小二、填空與簡答農業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沃野“耕”新,“老把式”用上“新農具”,“會種地”協同“慧種地”,千年傳統農耕文明和農業新質生產力正激蕩出新的火花。請分析圖文信息,解答下列相關問題:11.無人機技術。無人機播種速度快,效率高。無人機先進的感知系統中光敏元件選用了硫化鉛、硒化鉛等物質,其中鉛的元素符號為 ;硫和硒是不同種元素,因為 不同。12.數字技術。“數字土壤”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測土壤狀況,實現土地精準管理。酸堿度可用 表示,用熟石灰中和硫酸的化學方程式為 。13.生物育種技術。“東農豆358”是東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歷經16年培育出的世界首個具有中國大豆遺傳背景的、“降膽固醇特殊健康用途”大豆新品種。大豆中富含的營養物質有 ,將“東農豆358”制成粉,可幫助高膽固醇患者實現用“食療”代替“藥療”,這一科技成果的重要意義是 。預防膽固醇偏高還需合理膳食,請你寫出一條飲食建議: 。14.農業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推動鄉村環境美化的重要驅動力。云南哈尼梯田采用“智慧+傳統”生態模式,利用衛星遙感和大數據監測的同時保留“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傳統結構。其中森林對水系的重要作用是 。梯田系統可凈化水質,作用相當于實驗中的 操作。15.火法回收工藝是處理廢舊鋰離子電池的方法之一,其工藝簡單且處理量大、廢液污染小。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中含有豐富的鐵、鋰等金屬,回收流程如圖所示。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1)廢舊電池在放電過程中能量的轉化是 。(2)廢舊電池拆解,破壞結構,便于后續處理,其中磁選分離的過程屬于 變化。(3)常見的補充原料有碳酸鋰、焦炭、葡萄糖等,其中中鋰元素的化合價為 。補充原料與回收材料經過球磨處理的目的是 。(4)碳熱法利用了碳的還原性,其原料成本相對較低,利用碳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16.東方馭能能源,“國之大者”,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裝備作為開發與利用能源的各種設備和技術,已經成為國力的象征。2024年11月14日,薩迦風電場并網發電。為攻克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風電技術“無人區”,研發團隊經過了上百次的實驗室推演和高原仿真實驗,最終攻克了高海拔、高風速、高缺氧帶來的挑戰。作為一把打開地球深部奧秘的“鑰匙”,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地殼一號”萬米超深井地表鉆機解決了我國深部鉆探裝備轉盤回轉速度低、設備自動化程度低和深部鉆探鉆頭壓力控制精度低等技術難題。萬米鉆探是我國走向“深地時代”的國之重器、勘探地球深部能源的里程碑工程。在甘肅阿克塞光熱電站,11960面五邊形超級“大鏡子”,它們叫“定日鏡”,猶如向日葵,分分秒秒迎著太陽,將陽光反射到集熱塔,通過塔內管道里的熔鹽,最終發電。從“制造”到“智造”,從“跟跑”到“領跑”,中國在將江河的狂瀾,風的制造,光的炙熱,地下的能量,驅化為綠色文明的動力。閱讀分析,解決問題:(1)薩迦風電場周圍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高海拔和低海拔處氧氣含量不同的原因是(2)萬米鉆探鉆頭面臨的技術難題是 。(3)油氣資源是地球深部的能源之一,其中石油屬于 能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4)定日鏡所用材料應具備的性質有 。17.碳元素在地球表層系統各圈層中均有分布,而且與各圈層之間不斷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同學們梳理二氧化碳在各圈層間的轉化關系,繪制了如下結構圖分析自然界中的碳循環。聯系實際,解決問題:(1)巖石圈中的固態物質 (填一種)通過反應能向大氣圈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2)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水圈利用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是 ,二氧化碳從水圈轉化到大氣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生物圈中綠色植物通過 作用,不斷發生物質和能量的交換。(4)碳元素在地球表層系統各圈層間進行物質交換時碳元素的 沒有改變。三、計算題18.氧化鈣是自熱食品發熱包內物質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發熱時起主要作用。(1)請寫出一條對發熱包的發熱性能的評價: 。發熱包需注明的安全注意事項有: (寫一條)。(2)請計算氧化鈣完全反應所消耗的水的質量。四、實驗題19.同學們在實驗活動課中進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體驗初步提純固體混合物的實驗過程。【實驗步驟】(1)①溶解:取一定質量的粗鹽,研碎后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 ,使粗鹽充分溶解。②過濾:如圖所示,制作過濾器并進行過濾操作。③ :……,用酒精燈加熱,待 ,停止加熱,用玻璃棒將固體轉移到紙上。【問題與思考】(2)進行過濾操作時,為防止濾液渾濁,應注意的操作是 。(3)所得固體中還可能含有氯化鈣,可用化學方法進一步提純,獲得純凈的氯化鈉,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其原理: 。五、科學探究題20.中國一萬多年的水稻種植史,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也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底色。某校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從化學的視角對水稻種植及其農牧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展開了項目式問題探究。任務一:了解水稻生長過程【資料查閱】同學們通過查閱有關水稻種植的資料,構建出如下所示的從一粒種子變身為一粒大米的水稻生長過程。種子→育苗→插秧→除草施肥→灌溉→收割→打稻→晾曬→脫殼【交流討論】(1)水稻種植過程中出現倒伏現象須及時施加 肥。(2)列舉一種節水灌溉方式: 。任務二:實驗探究稻草成分【咨詢專家】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主要包括小麥、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這些秸稈富含鉀、鈣、鎂等元素,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進行實驗】(3)序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實驗一 ①用坩堝鉗夾取一小段烘干的稻草秸稈,點燃后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熄滅后,快速取出稻草灰 集氣瓶瓶壁有水霧 稻草中一定含有 元素②向集氣瓶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二 ①將取出的稻草灰加入適量蒸餾水浸泡 ②取少量浸出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 (2) 稻草灰中含有碳酸鉀【分析評價】(4)實驗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同學們對實驗二的結論產生質疑,理由是 。任務三:解密秸稈變“肉”、變“奶”【查閱新聞】有了優質的秸稈,才能喂出優質的牛羊,產出優質的肉和奶。我省以秸稈為媒,將“生態包袱”轉為“綠色財富”,不斷推進秸稈飼料化產業發展。【調查研究】(6)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主要集中于細胞壁,其中70%以上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組成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可在牛羊的瘤胃中被纖維分解菌酸解,生成揮發性脂肪酸,被牛羊吸收作為能源利用。如圖各類秸稈中纖維成分最適宜做飼料的是 。任務四:展望秸稈綜合利用【成果分享】(7)秸稈不是廢物,而是被低估的生物質資源。秸稈可用于發酵產生沼氣、生產乙醇、造紙等,積極開發秸稈綜合利用的意義有 (寫一條)。《2025年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學校中考模擬第三次適應性考試理綜試卷-初中化學》參考答案1.B2.C3.B4.C5.A6.D7.A8.D9.A10.C11. 質子數/核電荷數 12. 13. 蛋白質 減少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合理即可) 避免過量食用肥肉(合理即可) 14. 保持水土(合理即可) 過濾15.(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2)物理(3) +1 增大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4)16.(1) 21% 氧分子間間隔不同(2)深部鉆探鉆頭壓力控制精度低(3) 化石/不可再生(4)熔點高/耐高溫17.(1)煤(合理即可)(2) 能溶于水(3)光合(或呼吸)(4)質量(或種類)18.(1) 能否快速發熱(或能否持續供熱) 小心燙傷(2)解:設氧化鈣完全反應所消耗的水的質量為。答:氧化鈣完全反應所消耗的水的質量為。19.(1) 用玻璃棒輕輕攪拌 蒸發 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2)過濾器中液面低于濾紙邊緣(3)20.(1)鉀/K(2)噴灌/滴灌(合理即可)(3) 碳、氫/、 有氣泡產生(4)(5)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物質不一定是碳酸鉀,可能是其他碳酸鹽(6)稻草(7)節約化石燃料/減少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