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云南省文山州、紅河州高三第四次統考地理試卷一、單選題2023年,位于廣東省東南沿海的汕尾市為促進產業發展、城鄉融合、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提出了“兩帶兩廊”的國土空間規劃,并設立紅海灣副中心(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紅海灣副中心規劃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①助力主城區東擴提質②緩解主城區的用地緊張③提升汕尾市城市等級④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影響汕尾市“兩帶兩廊”規劃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生態環境 B.人口分布 C.產業布局 D.交通方式日喀則地處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被譽為“世界青稞之鄉”,過去該地青稞多以原糧(青稞米、面)的形式出現在市面上。近年來該地積極與H生鮮公司合作,深度開發青稞系列產品,如青稞八寶飯、奶茶等。完成下面小題。3.青稞能在日喀則廣泛種植,是因為青稞( )①耐寒 ②耐澇 ③耐鹽堿 ④耐貧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過去日喀則青稞多以原糧形式出現在市面上的原因是( )A.口感好 B.售價高 C.營養價值高 D.加工能力弱5.深度開發青稞系列產品對推進日喀則農業發展的主要作用是( )A.改良青稞品種 B.促進產業融合 C.優化種植結構 D.培育新興產業物質流是指資源、能源、廢棄物等在自然界和人類經濟體系中流動、轉化和循環的過程。鈷作為一種戰略性礦產資源,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圖為2000-2020年中國鈷物質流分析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讀圖可知,我國鈷產業( )A.原料供應結構平衡 B.精煉鈷主要銷往國外C.產品消費結構單一 D.制造階段損失率最低7.受鈷價格波動影響最大的行業可能是( )①電動汽車②化工③建材④航空航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為保障我國鈷產業的安全穩定,短期內較為有效的措施是( )A.加大國內貧礦開采,降低對外依存度 B.突破循環利用技術,提升廢品回收率C.加大對外鈷資源直接投資,保障供給 D.加強產業聯動,拓寬鈷產品應用領域亞洲象是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隨著亞洲象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在自然保護區水源減少、食物匱乏的季節,象群進入人類生產生活區覓食,導致人象沖突不斷。完成下面小題。9.推測亞洲象進入人類生產生活區頻次最高的時段為( )A.3月~5月 B. 6月~8月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10.緩解該區域人象沖突的根本措施是( )A.建設人象共存區 B.為象群提供食物C.修復象群棲息地 D.監測象群活動區陸地儲水量月變化量=月均降水量-月均蒸散發量-月均徑流深。其中徑流深是指某一時段內的徑流總量平鋪在其集水區上的水層深度。西遼河流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處農牧交錯地帶,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下圖示意該河流域2002-2020年陸地水儲量及各影響因子的月均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該流域6~9月土壤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是( )A.河流水 B.大氣降水 C.湖泊水 D.冰川融水12.引起該流域近20年陸地儲水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發量增加 B.土壤儲水量增加 C.降水量減少 D.徑流開采量增大麥飯石因布滿形似麥粒飯團狀的斑點構造而得名,結構上呈多孔海綿狀,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可用于水質凈化、污水處理等領域,下圖示意麥飯石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推測麥飯石形成的地質作用最可能是( )A.巖漿噴出冷卻凝固 B.巖石裸露流水侵蝕C.巖石碎屑固結成巖 D.巖石晶體變質重組14.麥飯石具有水質凈化功能,主要是由于這種巖石( )A.多孔海綿狀,有吸附性 B.呈層狀結構,凈化水質C.致密硬度高,不易磨損 D.微量元素多,分解污染歸一化植被指數作為植被綠度的指標,數值越高,植被越茂密、越健康。地表形態通過重新分配水熱營造局部小氣候,成為影響歸一化植被指數的重要因子之一。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勢西高東低。下圖為三江源地區不同海拔、坡度、坡向歸一化植被指數均值。完成下面小題。15.三江源地區歸一化植被指數均值( )A.隨坡度增加而減小 B.隨海拔增加先增大后減小C.高值多分布在陽坡 D.自東向西先減小然后增大16.與陽坡相比,半陽坡歸一化植被指數均值較高的原因是( )A.光照充足,植被光合作用強 B.太陽輻射強,地表熱量充足C.蒸發較弱,土壤水分條件好 D.晝夜溫差大,植被生長迅速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1月17日,世界第一高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順利完成合龍。大橋建成后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至水面高度625米,被稱為“橫豎都是世界第一”。大橋項目以云渡服務區為中心,打造國內首個集“橋梁觀光+橋梁運動體驗+旅游服務”為一體的橋旅融合綜合體,成為“全國橋旅融合新典范”。位于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普利鄉,憑借緊鄰花江峽谷大橋的區位優勢,打造橋旅融合特色村寨,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下圖為云渡服務區效果圖。(1)從地形地質角度,說明花江峽谷大橋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2)簡述云渡服務區橋旅融合對關嶺縣產業發展的有利影響。(3)橋旅融合可以為當地村民提供新的經濟收入來源,列舉具體途徑。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爾三角洲盆地位于西非大西洋邊緣,處于洋殼與陸殼接合部位(大陸坡),盆地內先后發育湖泊相泥巖—深海相泥頁巖—河流相砂巖,油氣資源極為豐富。因重力作用伴生斷層發育,密度較小的高塑性泥巖向上流動、拱起形成泥底辟構造(圖左)。受泥底辟構造和斷層發育影響,泥巖內的油氣發生運移和儲藏,形成良好的油氣儲藏構造(圖右)。(1)指出尼日爾三角洲盆地海平面變化特征,并說明判斷理由。(2)據左圖說明尼日爾三角洲盆地泥底辟構造的形成過程。(3)闡述泥底辟構造對油氣儲藏的作用。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灣是半封閉的淺水海灣,面積24.1萬平方千米,沿岸部分國家為謀求發展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工島嶼建設,如使用海沙和巖石建造的迪拜朱美拉棕櫚島。朱美拉棕櫚島由1個棕櫚樹干狀的主島、17個棕櫚葉狀的半島和環形半封閉防波堤組成,島上建有豪宅、私人海灘、碼頭、水上主題公園等。棕櫚島被視為人類改造自然的標志,但也有人認為其建造及后期發展過程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下圖為波斯灣部分人工島嶼分布及朱美拉棕櫚島示意圖。(1)從自然地理角度,簡述波斯灣沿岸建造人工島嶼的優勢條件。(2)說明在朱美拉棕櫚島外圍設計建造環形半封閉防波堤的作用。(3)為評估人工島嶼建成后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列舉三項今后需重點監測的內容。參考答案1.A 2.C3.B 4.D 5.B6.D 7.D 8.C9.A 10.C11.B 12.D13.A 14.A15.B 16.C17.(1)地處峽谷地區,地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多發;可能存在喀斯特地貌和斷裂帶,路基不穩定。(2)吸引了大量游客,促進了旅游產業的繁榮;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吸引投資,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促進關嶺縣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3)開辦農家樂、民宿,獲得經營收入;在旅游景區或服務區進行銷售特色農產品,獲得收入;發展特色花卉、觀賞動物等種植養殖,供游客觀賞和購買,拓寬收入渠道。18.(1)尼日爾三角洲盆地海平面變化特征是先上升后下降。判斷理由為:湖泊相泥巖是由湖泊水沉積形成的,說明當時三角洲盆地為陸地;深海相泥頁巖形成于深海環境,表明海平面上升,陸地被淹沒形成深海環境;而后期河流相砂巖是由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意味著陸地環境擴張,海平面下降。(2)盆地內發育了多層泥巖,密度較小的高塑性泥巖在重力作用下,開始向上流動;因重力作用伴生的斷層發育,泥巖沿著斷裂帶向上流動;向上流動的泥巖逐漸突破上覆地層,形成泥底辟構造。(3)泥底辟構造中的泥巖可以覆蓋在油氣之上,阻止油氣向上逸散;泥底辟構造伴生的斷層為油氣的運移提供了通道;泥底辟構造形成的背斜等構造,為油氣提供了良好的儲藏空間。19.(1)地處“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優越;波斯灣為淺水海灣,施工難度低;波斯灣面積廣闊,可供建設用地充足;波斯灣為半封閉海灣,風浪較小,施工條件好。(2)棕櫚島主要由海沙、巖石組成,防波堤可以減輕海水(運動)對人工島的侵蝕;島嶼內部建有碼頭、水上主題公園等,防波堤可以減弱風浪等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保障安全;半封閉形態有利于內外水體交換,促進水體更新,改善水質。(3)內容:①海洋水質(污染)監測(如溶解氧、有機質、油污、重金屬等海洋污染物);②海水運動狀況監測(如潮汐、波浪、洋流等);③海洋生態監測(如漁業資源、生物多樣性、底棲生物、浮游生物等);④海洋災害監測(如風暴潮、巨浪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