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近日,詹姆斯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fā)布了一張距離地球2.2億光年的飛馬座螺旋星系的照片,其直徑約為9萬光年,如圖,下列選項中在結構層次上與飛馬座星系相當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總星系2、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在杭州開幕。關于這一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晚月相為滿月 B. 地球運行至圖中乙位置C.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D. 紹興地區(qū)晝最長,夜最短3、國家空間天氣檢測預警中心發(fā)布了太陽耀斑的信息提示:2024年5月5日太陽爆發(fā)了一個強耀斑。耀斑出現(xiàn)在太陽的( )A. 外層 B. 日冕層 C. 光球層 D. 色球層4、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顆名為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圖所示為該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該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宇宙結構層次中的(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河外星系5、2023年3月底星空上演了“月掩金星”這一奇特的自然天文現(xiàn)象。該天文現(xiàn)象同日食原理相似,看著月球掩蓋一顆明亮的恒星或行星總是很有趣的。下列能表示“月掩金星”位置關系的是( )A. B.C. D.6、金星是地球的近鄰,是除太陽和月球外全天最亮的天體。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當它早晨出現(xiàn)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或“晨星”;當它黃昏出現(xiàn)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或“昏星”。右圖是某時刻地球、月球、太陽、金星池金星的運行位置,此刻地球上P點能觀察到的是( )A. 晨星、上弦月 B. 晨星、下弦月C. 昏星、上弦月 D. 昏星、下弦月7、如圖是太陽直射點運動示意圖,其中a、b、c分別表示三條緯線。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①緯線c是南回歸線②當直射點在緯線b時,杭州市晝夜平分③當直射點在①時,杭州市的節(jié)氣是夏至④造成直射點在緯線a、c之間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8、為探究日食產生的原因,小科進行了如下模擬實驗:把A、B兩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視線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觀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球A模擬的是月球B. 日食發(fā)生當天的月相是新月C. 要模擬日環(huán)食,小球A須向箭頭③方向移動一段距離D. 要模擬日偏食,小球A須向箭頭①或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9、2024年4月8日(農歷二月三十),有人在北美上空拍攝到日全食的整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晚月相為上弦月 B. 全球均可觀測到本次日全食C. 日全食可證明地球是球體 D. 成因是太陽光被月球遮擋10、圖為金華市某居民節(jié)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該窗戶是朝“南”開的B. ①太陽光線表示夏至日正午日照C. ②太陽光線表示冬至日正午日照D. 從冬至日到春分日,白晝變短11、如圖所示為杭州市某校園內桿影(虛線表示)的日變化趨勢圖,其中代表早晨桿影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2、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農歷五月初七)載有三位航天員的神舟十四號發(fā)射成功,下列有關當天月球的位置及月相說法正確的是( )A. a位置,下弦月 B. b位置,上弦月C. c位置,下弦月 D. d位置,上弦月13、如圖是太陽、地球和月球在相對運動處于特殊位置時形成的一種天文現(xiàn)象,據此判斷該現(xiàn)象是( )A. 日偏食 B. 日全食 C. 月偏食 D. 月全食14、某一日,“超級滿月”和“月全食”同時在夜空上演。如圖甲所示是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關系圖,如圖乙是可看到的月球形狀。當天晚上,月球最可能出現(xiàn)的位置、人們可能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狀分別是( )A. 位置①,A形狀 B. 位置②,B形狀C. 位置③,A形狀 D. 位置④,B形狀15、關于人類對地球表面板塊的研究歷程,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①舌羊齒化石廣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南極洲等大陸,可作為“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②“海底擴張學說”從解決動力來源方面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③“板塊構造學說”認為七大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地發(fā)生碰撞和張裂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與火山相似,大多發(fā)生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6、第19屆亞運會定于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在杭州開幕。下列有關這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日月相為下弦月 B.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C. 地球運行到圖中②③之間 D. 衢州地區(qū)晝夜等長17、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18日9時24分在青海玉樹州雜多縣發(fā)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33.49度,東經92.99度,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地震發(fā)生時應乘坐電梯迅速離開B. 地震是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形成的C. 青海玉樹州位于湖州市的東南方向D. 玉樹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18、“二十四節(jié)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目錄》。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與二十四節(jié)氣的對應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春分這天嘉興晝夜平分 B. 夏至之后的節(jié)氣是芒種C. 秋分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 從冬至到夏至的時間間隔為一年19、下列關于太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B. 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xiàn)極光C. 耀斑一般發(fā)生在光球層D. 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20、下列各項實驗或事實,能作為證據的是( )A. 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筆尖先消失——地球是球體的證據B. 喜馬拉雅山區(qū)發(fā)現(xiàn)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殼變動的證據C. 兩本書向中間擠壓時中間隆起——板塊碰撞形成山脈的證據D. 切開的熟雞蛋有蛋殼、蛋白和蛋黃——地球內部結構的證據21、2024年6月21日(農歷五月十六)是同學們中考的前一天,這一天正好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日,地球在圖甲中的哪個位置?月球在圖乙中的哪個位置?( )A. A,② B. A,④ C. C,② D. C,④22、2024年4月8日(農歷二月三十),有人在北美上空拍攝到日全食的整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晚月相為上弦月 B. 全球均可觀測到本次日全食C. 日全食可證明地球是球體 D. 成因是太陽光被月球遮擋23、地球板塊之間在不斷地發(fā)生碰撞和張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地球表面的巖石圈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七大板塊B. 板塊的碰撞形成裂谷和海洋C. 火山多發(fā)生于板塊內部D. 地殼運動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過程24、2022年6月14日(農歷五月十六)出現(xiàn)了一次超級月亮。超級月亮是一種新月或滿月時月亮位于近地點附近的現(xiàn)象,月亮位于近地點時正好出現(xiàn)新月,稱為超級新月;月亮位于近地點時正好滿月,稱為超級滿月。關于超級月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月球表面環(huán)形山的形成與月球沒有大氣層有關B. 當晚日月地三者成一條直線,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中間C. 這一天我們還有可能觀察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潮D. 這一天的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并繼續(xù)向北移動25、2023年12月18日23點59分,甘肅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5.70度,東經102.79度。關于此次地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此次地震發(fā)生在東半球的低緯度地區(qū)B. 此次地震是地球板塊的碰撞和擠壓引起的C. 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如圖C層D. 地震發(fā)生時,高層人員應該乘電梯逃生26、如圖所示是我省某學校學生在一個學期內,觀察記錄自然筆記時在校園拍攝的一組照片。分析照片中景象可知,拍攝這組照片時( )A. 太陽直射在靠近北回歸線處 B. 我省的白晝時長在逐漸變短C. 正是在我省賞桃花的最佳時節(jié) D. 處于我省全年氣溫最低的月份27、下列圖中與杭州市今天(3月26日)太陽光照圖最接近的是( )A. B. C. D.28、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將在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盛大開幕,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如左圖所示,右圖為四種月相照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當杭州開展亞運會期間,地球運動到丁位置附近;②當天的月相最接近于圖B;③杭州接下來將晝短夜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29、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B. 太陽能是太陽內部氫原子核發(fā)生裂變釋放的能量C. 太陽能是未來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D.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它位于銀河系的中心30、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太陽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和宇宙,四個選項中能正確代表它們相互關系的是( )A. B.C. D.31、如圖是地球板塊示意圖,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 )A. 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七大板塊B. 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的C. 寧波位于亞歐板塊D. 地震火山帶都分布在板塊的中央32、如圖為天文愛好者在一年中我國同一地點每天同一時刻拍攝的太陽位置軌跡圖。當我國正值冬至日時,太陽位于圖中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3、下列關于地球板塊構造學說的說法合理的是( )A. 地殼是由七大板塊構成的B. 喜馬拉雅山脈地震帶是由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碰撞造成的C. 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xiàn),多發(fā)生于板塊交界處,板塊內部無地震D. 板塊之間有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34、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舉辦時間是9月23日至10月8日,結合如圖所示的地球公轉示意圖,下列選項有關這段時間的判斷合理的是( )A. 地球公轉到③④之間B. 太陽直射點向南移C. 杭州:晝長夜短D. 南極圈內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35、2023年12月1日(農歷十月十九),北京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極光是太陽活動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抵達地球附近時,受到地磁場作用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天的月相是新月B. 太陽黑子出現(xiàn)的平均周期是11年C. 當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附近,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晝短夜長D. 高能帶電粒子流在地球赤道處受地磁場的作用比地球兩極強36、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發(fā)現(xiàn)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該實驗可模擬( )A. 風蝕蘑菇的形成 B. 長江三角洲的形成C. 大西洋的形成 D. 青藏高原的隆起3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泥石流發(fā)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逃生,應往下游方向逃生B. 地球內力作用是引起地殼運動的主要動力C. “海底擴張說”解決了“大陸漂移說”動力來源問題D.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38、地球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tài)就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如圖所示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情況。分析圖中信息,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A. 15世紀該地可能是海洋 B. 大理石柱升降變化是地球外力的作用C. 證明地殼變動都很緩慢 D. 證明地殼變動是斷斷續(xù)續(xù)進行39、第19屆杭州亞運會舉辦時間為2023年9月23日(秋分)至10月8日,期間恰逢中秋(9月29日,農歷八月十五)和國慶雙節(jié)。與19屆亞運會舉辦時間相關的描述中,不符合事實的是( )A. 9月23日那天杭州晝夜等長B. 亞運會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圖甲bc段,并不斷南移C. 中秋節(jié)這一天,地球上不可能觀察到日食現(xiàn)象D. 10月8日亞運會閉幕的晚上,月相接近于圖乙40、如圖,在北半球用照相機對著北極星附近的星空長時間曝光拍攝,可以得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星跡影像,原因是( )A. 地球繞著北極星運動 B. 北極星位于銀河系中心C. 恒星都繞著北極星公轉 D. 地球的自轉軸正對著北極星41、科學假說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需要相應的現(xiàn)象或證據支持。下列現(xiàn)象與假說對應的有( )①宇宙3K的微波背景輻射——大爆炸宇宙論②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大陸漂移假說③發(fā)現(xiàn)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④長江下游形成長江三角洲——地殼在不斷變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42、2024年5月5日14時,太陽爆發(fā)了一次強耀斑,發(fā)出的電磁波以光速傳向地球,其攜帶的高能質子在幾十分鐘至十幾個小時后到達,影響航空通信、衛(wèi)星運行等。(1)太陽屬于 星,其產生的巨大能量來自于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2)若太陽耀斑爆發(fā)時產生的質子流運動方向如圖所示,則產生的電流方向為 (選填“A→B”或“B→A”)。43、發(fā)生日全食的白天,人們可以看到的太陽亮面形狀是圖中的 (選填“A”或“B”)。日食過程中日食輪廓的彎曲圓弧形狀,也可以間接證明 是圓的。4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1)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位于東經、北緯,即圖中的 點。(2)4月25日這一天酒泉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選填“晝長夜短”、“晝短夜長”或“晝夜等長”)。(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急劇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45、于地殼變動的原因,科學家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提出了各種假說,相關材料如下:(1)過渡階段中反對大陸漂移說的證據是 。(2)結合板塊構造學說發(fā)展過程,分析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科學理論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B.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促進科學理論發(fā)展C.現(xiàn)代的版塊構造學說,基于大量的證據提出,一定正確D.赫斯提出的“海底擴張說”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提出問題46、2024年4月3日7時58分,在我國臺灣花蓮發(fā)生了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km。(1)地震發(fā)生當天,地球在其繞太陽公轉軌道上最接近圖中 (選填序號)位置。(2)臺灣多地震,主要是因為臺灣處于 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 (選填“生長”或“消亡”)邊界,這兩板塊斜向擠壓,地殼運動活躍。47、大羅山位于溫州市區(qū)的東南部,是溫州市未來的“綠心”和“綠楔”。(1)大羅山東面有著名景觀美人瀑。瀑布沿著300米高度的峭壁奔瀉而下形成瀑潭景觀,形成該景觀的主要外力是 。A.風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海浪作用(2)大羅山的部分等高線地形圖如圖甲所示,若要在 A、B、C三地選擇一地修建水庫,可以選擇的地點是 。(3)山頂的旗桿一年中正午時形成的影子長度變化范圍在OA到OB之間,如圖乙所示。桿影從OB 變化到OA 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的軌跡是圖丙中的 。(填序號)48、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天體又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1)圖中的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 。(2)“金星凌日”是罕見的天文奇觀,人們可以看到太陽“臉上”有一個小黑點慢慢劃過(如圖一所示注意不可直視太陽,要用濾光片才行)。圖二為發(fā)生“金星凌日”時的軌道示意圖 處(填“甲”“乙”“丙”或“丁”)。49、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qū)域在白天可能會發(fā)生看不到太陽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光是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2)2024年2月18日(農歷初八)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月球出現(xiàn)在圖中 位置;(填“1”“2”“3”或“4”相應數字)(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 。50、金星、木星和月球“近距離歡聚”,會形成“雙星伴月”的景觀。(1)以下描述不符合科學事實的一項是 。A. 雙星發(fā)出的耀眼強光照亮了月球B. 雙星是行星,月球是衛(wèi)星,雙星繞著太陽公轉C. 景觀形成與行星和月球的運行軌道和速度的不同有關(2)金星自轉的方向自東向西,由此推測:金星上看太陽是 (填“西升東落”或“東升西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近日,詹姆斯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fā)布了一張距離地球2.2億光年的飛馬座螺旋星系的照片,其直徑約為9萬光年,如圖,下列選項中在結構層次上與飛馬座星系相當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總星系【答案】C【解析】太陽系的直徑約1光年,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飛馬座星系的直徑約為9萬光年,所以在結構層次上與飛馬座星系相當的是銀河系,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在杭州開幕。關于這一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晚月相為滿月 B. 地球運行至圖中乙位置C.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D. 紹興地區(qū)晝最長,夜最短【答案】B【解析】八月初九為上弦月,A錯誤;圖乙位置為秋分,地球運行至圖中乙位置,B正確;2023年9月23日,此時直射點位于赤道上,C錯誤;晝最長,夜最短為夏至日,D錯誤。故選:B。3、國家空間天氣檢測預警中心發(fā)布了太陽耀斑的信息提示:2024年5月5日太陽爆發(fā)了一個強耀斑。耀斑出現(xiàn)在太陽的( )A. 外層 B. 日冕層 C. 光球層 D. 色球層【答案】D【解析】太陽大氣層由內向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光球層上太陽活動是黑子,色球層上太陽活動類型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層上太陽活動是太陽風,D正確,ABC錯誤;故選D。4、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顆名為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圖所示為該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該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宇宙結構層次中的(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河外星系【答案】B【解析】宇宙結構層次從大到小為: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開普勒62E的宜居行星與其繞轉的恒星所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相當于太陽系,B正確;故選B。5、2023年3月底星空上演了“月掩金星”這一奇特的自然天文現(xiàn)象。該天文現(xiàn)象同日食原理相似,看著月球掩蓋一顆明亮的恒星或行星總是很有趣的。下列能表示“月掩金星”位置關系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根據日食原理,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間,連成一條直線時,形成的天象叫做“月掩金星”。故選 A。6、金星是地球的近鄰,是除太陽和月球外全天最亮的天體。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當它早晨出現(xiàn)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或“晨星”;當它黃昏出現(xiàn)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或“昏星”。右圖是某時刻地球、月球、太陽、金星池金星的運行位置,此刻地球上P點能觀察到的是( )A. 晨星、上弦月 B. 晨星、下弦月C. 昏星、上弦月 D. 昏星、下弦月【答案】B【解析】站在P點,根據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可判讀出P地由黑夜進入白天,故看到的是晨星,根據地球與月球的關系,月相亮面朝東,為下弦月,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7、如圖是太陽直射點運動示意圖,其中a、b、c分別表示三條緯線。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①緯線c是南回歸線②當直射點在緯線b時,杭州市晝夜平分③當直射點在①時,杭州市的節(jié)氣是夏至④造成直射點在緯線a、c之間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緯線c是南回歸線;當直射點在緯線b赤道時,杭州市晝夜平分;當直射點在①北回歸線時,杭州市的節(jié)氣是夏至;造成直射點在緯線a、c之間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轉,故①②③正確。故選A。8、為探究日食產生的原因,小科進行了如下模擬實驗:把A、B兩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視線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觀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球A模擬的是月球B. 日食發(fā)生當天的月相是新月C. 要模擬日環(huán)食,小球A須向箭頭③方向移動一段距離D. 要模擬日偏食,小球A須向箭頭①或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答案】C【解析】A.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球A模擬的是月球,A正確,不符合題意;B.日食發(fā)生時,地球背著太陽,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B正確,不符合題意;C.模擬日環(huán)食,球A距離球B更近,所以球A需向箭頭③方向的方向移動,C錯誤,符合題意;D.模擬日偏食,球A需向箭頭①或②方向移動,月球表面小部分受到太陽光照射形成日偏食,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9、2024年4月8日(農歷二月三十),有人在北美上空拍攝到日全食的整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晚月相為上弦月 B. 全球均可觀測到本次日全食C. 日全食可證明地球是球體 D. 成因是太陽光被月球遮擋【答案】D【解析】由題目可知,農歷二月三十當晚的月相是新月,故A錯誤。此次日全食只有在北美洲才能看到,故B錯誤。日全食不能證明地球是球體,月食才能證明地球是球體,故C錯誤。日全食的成因是太陽光被月球遮擋,故D正確。故選D。10、圖為金華市某居民節(jié)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該窗戶是朝“南”開的B. ①太陽光線表示夏至日正午日照C. ②太陽光線表示冬至日正午日照D. 從冬至日到春分日,白晝變短【答案】A【解析】金華市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從圖中可見,冬至、夏至正午太陽都在南方,①太陽光線,太陽高度低,是冬至正午太陽高度,②太陽光線,太陽高度高,是夏至正午太陽高度,所以該示意圖中的窗戶是朝南的,A正確,BC錯誤;從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到赤道,北半球白晝變長,D錯誤;故選A。11、如圖所示為杭州市某校園內桿影(虛線表示)的日變化趨勢圖,其中代表早晨桿影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D【解析】我國處于北半球,早上太陽出現(xiàn)在東南方向,斜射時影子更長,出現(xiàn)在西北方向,故④的位置符合,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2、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農歷五月初七)載有三位航天員的神舟十四號發(fā)射成功,下列有關當天月球的位置及月相說法正確的是( )A. a位置,下弦月 B. b位置,上弦月C. c位置,下弦月 D. d位置,上弦月【答案】B【解析】農歷中的日期是根據月球繞地球公轉制定的,農歷與月相是有關系的。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滿月,廿二、三下弦月;發(fā)射當天為農歷五月初七,對應的是上弦月,月球處于圖甲中的b位置左右。B正確,故選B。13、如圖是太陽、地球和月球在相對運動處于特殊位置時形成的一種天文現(xiàn)象,據此判斷該現(xiàn)象是( )A. 日偏食 B. 日全食 C. 月偏食 D. 月全食【答案】B【解析】由圖可見,此時,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線上,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中間,月球遮擋住了部分太陽到地球的光線,形成了日全食。故選B。14、某一日,“超級滿月”和“月全食”同時在夜空上演。如圖甲所示是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關系圖,如圖乙是可看到的月球形狀。當天晚上,月球最可能出現(xiàn)的位置、人們可能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狀分別是( )A. 位置①,A形狀 B. 位置②,B形狀C. 位置③,A形狀 D. 位置④,B形狀【答案】B【解析】月全食和超級滿月發(fā)生在農歷的十五,此時太陽、地球和月亮在同一條直線上,地球位于太陽和與月球之間,月亮在②號位置,可能看到的月亮亮面形狀是B形狀,月亮逐漸被地球擋住來自太陽的光;故選B。15、關于人類對地球表面板塊的研究歷程,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①舌羊齒化石廣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南極洲等大陸,可作為“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②“海底擴張學說”從解決動力來源方面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③“板塊構造學說”認為七大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地發(fā)生碰撞和張裂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與火山相似,大多發(fā)生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舌羊齒化石的廣泛分布,說明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南極洲等大陸原來是連在一起的,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故①正確;大陸漂移說認為大陸受某種未知力的驅動在海底殼層上漂移,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巖漿活動導致海底擴張,巖漿活動導致了大陸漂移,解決了大陸漂移假說的動力來源問題,故②正確;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個小板塊構成,且不斷地進行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故③錯誤;由于板塊的不斷進行碰撞擠壓或張裂拉伸運動,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故④正確;故①②④正確,ABD錯誤。故選C。16、第19屆亞運會定于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在杭州開幕。下列有關這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日月相為下弦月 B.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C. 地球運行到圖中②③之間 D. 衢州地區(qū)晝夜等長【答案】D【解析】下弦月出現(xiàn)時間是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亞運會這天是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該日月相不是下弦月,A錯誤;2023年9月23日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時太陽直射在赤道,地球運行到圖中的④處,全球晝夜等長,BC錯誤,D正確。故選D。17、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18日9時24分在青海玉樹州雜多縣發(fā)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33.49度,東經92.99度,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地震發(fā)生時應乘坐電梯迅速離開B. 地震是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形成的C. 青海玉樹州位于湖州市的東南方向D. 玉樹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答案】D【解析】地震發(fā)生時千萬不能乘坐電梯迅速離開,以防困在電梯,故A錯誤。地震是在地球內力作用下形成的,故B錯誤。青海玉樹州位于湖州市的西北方向,故C錯誤。玉樹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多地震,故D正確。故選D。18、“二十四節(jié)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目錄》。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與二十四節(jié)氣的對應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春分這天嘉興晝夜平分 B. 夏至之后的節(jié)氣是芒種C. 秋分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 從冬至到夏至的時間間隔為一年【答案】A【解析】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嘉興晝夜平分,故A正確。讀圖可得,夏至之后是小暑,故B錯誤。秋分這天的月相不一定是上弦月,故C錯誤。從冬至到夏至的時間間隔為半年,故D錯誤。故選A。19、下列關于太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B. 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xiàn)極光C. 耀斑一般發(fā)生在光球層D. 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答案】C【解析】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耀斑一般發(fā)生在色球層,太陽活動強時地球上可能會出現(xiàn)極光,太陽黑子的多少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下列各項實驗或事實,能作為證據的是( )A. 鉛筆沿籃球表面向右移動時筆尖先消失——地球是球體的證據B. 喜馬拉雅山區(qū)發(fā)現(xiàn)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殼變動的證據C. 兩本書向中間擠壓時中間隆起——板塊碰撞形成山脈的證據D. 切開的熟雞蛋有蛋殼、蛋白和蛋黃——地球內部結構的證據【答案】B【解析】地球是球體的證據:在海邊看到從遠處駛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在海邊看到帆船向遠方駛去,先消失的是船身,后消失的是桅桿,A錯;喜馬拉雅山區(qū)發(fā)現(xiàn)的海洋古生物化石是地殼變動的證據,B正確;板塊碰撞形成山脈的證據: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C錯;地球內部結構的證據:科學家根據對地震波的研究,將地球內部分為地核、地幔和地殼三個圈層,D錯。故選B。21、2024年6月21日(農歷五月十六)是同學們中考的前一天,這一天正好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日,地球在圖甲中的哪個位置?月球在圖乙中的哪個位置?( )A. A,② B. A,④ C. C,② D. C,④【答案】B【解析】2024年6月21日(農歷五月十六),正好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日,地球在圖甲中的A,B為秋分日、C為冬至日,D為春分日,CD錯誤; 月球在圖乙中的位置是滿月以后即④位置,B正確; ②為新月,A錯誤; 故選B。22、2024年4月8日(農歷二月三十),有人在北美上空拍攝到日全食的整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晚月相為上弦月 B. 全球均可觀測到本次日全食C. 日全食可證明地球是球體 D. 成因是太陽光被月球遮擋【答案】D【解析】由題目可知,農歷二月三十當晚的月相是新月,故A錯誤。此次日全食只有在北美洲才能看到,故B錯誤。日全食不能證明地球是球體,月食才能證明地球是球體,故C錯誤。日全食的成因是太陽光被月球遮擋,故D正確。故選D。23、地球板塊之間在不斷地發(fā)生碰撞和張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地球表面的巖石圈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七大板塊B. 板塊的碰撞形成裂谷和海洋C. 火山多發(fā)生于板塊內部D. 地殼運動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過程【答案】D【解析】地球表面的巖石圈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A錯誤;板塊的張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B錯誤;火山多發(fā)生于板塊交界處,C錯誤;地殼運動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過程,D正確;故選D。24、2022年6月14日(農歷五月十六)出現(xiàn)了一次超級月亮。超級月亮是一種新月或滿月時月亮位于近地點附近的現(xiàn)象,月亮位于近地點時正好出現(xiàn)新月,稱為超級新月;月亮位于近地點時正好滿月,稱為超級滿月。關于超級月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月球表面環(huán)形山的形成與月球沒有大氣層有關B. 當晚日月地三者成一條直線,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中間C. 這一天我們還有可能觀察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潮D. 這一天的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并繼續(xù)向北移動【答案】B【解析】月球表面環(huán)形山的形成的確與月球沒有大氣層有關,A正確不符合題意;當晚日月地三者成一條直線,地球在月球和太陽中間,而不是月球位于中間,B錯誤符合題意;錢塘江大潮的潮水是農歷八月十八最大,而且農歷的每個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看到潮,所以一年中有120天可以觀潮,C正確不符合題意;6月14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并繼續(xù)向北(北回歸線)移動,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25、2023年12月18日23點59分,甘肅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5.70度,東經102.79度。關于此次地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此次地震發(fā)生在東半球的低緯度地區(qū)B. 此次地震是地球板塊的碰撞和擠壓引起的C. 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如圖C層D. 地震發(fā)生時,高層人員應該乘電梯逃生【答案】B【解析】由題目可知,此次地震發(fā)生在北緯35.70度,位于中緯度地區(qū),故A錯誤。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塊的碰撞和擠壓引起的,故B正確。本次地震震源深度是10千米,位于地球中的地殼,位于如圖中的A層,故C錯誤。地震發(fā)生,千萬不能乘坐電梯,容易被困在電梯里,故D錯誤。故選B。26、如圖所示是我省某學校學生在一個學期內,觀察記錄自然筆記時在校園拍攝的一組照片。分析照片中景象可知,拍攝這組照片時( )A. 太陽直射在靠近北回歸線處 B. 我省的白晝時長在逐漸變短C. 正是在我省賞桃花的最佳時節(jié) D. 處于我省全年氣溫最低的月份【答案】B【解析】圖中所示的是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該季節(jié)是秋季,此時太陽直射點靠近赤道,浙江省的白晝時長在逐漸變短,賞桃花是在春季,浙江省全年氣溫最低的月份是冬季的1月,ACD錯誤,B正確;故選B。27、下列圖中與杭州市今天(3月26日)太陽光照圖最接近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3月26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D符合;A圖中南極圈以南出現(xiàn)極晝,是12月22日前后,A錯誤;B圖中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是6月22日前后,B錯誤;C圖中全球晝夜等長,是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C錯誤;故選D。28、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將在2023年9月23日(農歷八月初九)盛大開幕,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如左圖所示,右圖為四種月相照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當杭州開展亞運會期間,地球運動到丁位置附近;②當天的月相最接近于圖B;③杭州接下來將晝短夜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答案】C【解析】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讀圖可知, 2023年9月23日, 地球運行到圖中乙位置附近,①錯誤;2023年9月23日 (農歷八月初九) 晚上的月相是上弦月,人們看到凸向東邊的半個月球,最接近圖中的B月相,A是殘月,C是滿月,④是下弦月,②正確;2023年9月23日(北半球的秋分),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接下來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故接下來將晝短夜長,③正確。故選C。29、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B. 太陽能是太陽內部氫原子核發(fā)生裂變釋放的能量C. 太陽能是未來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D.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它位于銀河系的中心【答案】A【解析】A.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能源的利用時有條件的,需要節(jié)約能源,故A正確;B.太陽能是太陽內部氫原子核發(fā)生聚變釋放的能量,故B錯誤;C.太陽能是未來的理想能源之一,可以源源不斷從太陽獲取,是可再生能源,故C錯誤;D.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但不是銀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錯誤。故選A。30、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太陽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和宇宙,四個選項中能正確代表它們相互關系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圖中①為太陽系,是所給的天體系統(tǒng)中級別最低的,②為河外星系,屬于宇宙,與太陽系、銀河系沒有包含關系,③為銀河系,屬于宇宙,包含太陽系,④為宇宙,是級別最高的天體系統(tǒng),包含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故選B。31、如圖是地球板塊示意圖,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 )A. 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七大板塊B. 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的C. 寧波位于亞歐板塊D. 地震火山帶都分布在板塊的中央【答案】C【解析】地球表面的巖石圈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A錯誤;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而形成的,B錯誤;寧波位于亞歐板塊,C正確;地震火山帶主要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D錯誤;故選C。32、如圖為天文愛好者在一年中我國同一地點每天同一時刻拍攝的太陽位置軌跡圖。當我國正值冬至日時,太陽位于圖中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D【解析】由圖示材料可知,圖中軌跡為一年中太陽的位置軌跡圖,我國位于北半球,當冬至日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直射點距離北半球距離最遠,位于北半球的南方,此時站在北半球看,太陽軌跡應位于全年的最低處;故D選項正確,ABC選項錯誤。故答案為:D。33、下列關于地球板塊構造學說的說法合理的是( )A. 地殼是由七大板塊構成的B. 喜馬拉雅山脈地震帶是由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碰撞造成的C. 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xiàn),多發(fā)生于板塊交界處,板塊內部無地震D. 板塊之間有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答案】D【解析】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合稱為巖石圈,巖石圈是由六大板塊構成的,故A錯誤。喜馬拉雅山脈地震帶是由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造成的,故B錯誤。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xiàn),多發(fā)生于板塊交界處,板塊內部也有地震,故C錯誤。板塊之間有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故D正確。故選D。34、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舉辦時間是9月23日至10月8日,結合如圖所示的地球公轉示意圖,下列選項有關這段時間的判斷合理的是( )A. 地球公轉到③④之間B. 太陽直射點向南移C. 杭州:晝長夜短D. 南極圈內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答案】B【解析】9月23日至10月8日,地球是公轉至④①之間,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此時杭州晝短夜長,南極圈會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排除ACD。故選B。35、2023年12月1日(農歷十月十九),北京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極光是太陽活動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抵達地球附近時,受到地磁場作用而產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天的月相是新月B. 太陽黑子出現(xiàn)的平均周期是11年C. 當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附近,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晝短夜長D. 高能帶電粒子流在地球赤道處受地磁場的作用比地球兩極強【答案】B【解析】當天是農歷十月十九,新月是每月農歷初一,A錯誤;太陽黑子出現(xiàn)的平均周期是11年,B正確;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附近,我國晝短長夜短,C錯誤;高能帶電粒子流在地球赤道處受地磁場的作用比地球兩極弱,D錯誤。故選B。36、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發(fā)現(xiàn)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該實驗可模擬( )A. 風蝕蘑菇的形成 B. 長江三角洲的形成C. 大西洋的形成 D. 青藏高原的隆起【答案】C【解析】從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實驗可以看出,該實驗演示的是板塊張烈拉伸運動,兩大板塊分裂運動,屬于生長型邊界。該運動形成海洋或溝谷,可以模擬大西洋的形成,C正確;與風蝕蘑菇的形成、長江三角洲的形成無關,青藏高原的隆起受板塊碰撞擠壓的影響,ABD錯誤;故選C。3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泥石流發(fā)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逃生,應往下游方向逃生B. 地球內力作用是引起地殼運動的主要動力C. “海底擴張說”解決了“大陸漂移說”動力來源問題D.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答案】A【解析】泥石流發(fā)生時,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轉移,絕對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逃生,A符合題意;地球內力作用是引起地殼運動的主要動力,“海底擴張說”解決了“大陸漂移說”動力來源問題,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8、地球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tài)就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如圖所示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情況。分析圖中信息,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A. 15世紀該地可能是海洋 B. 大理石柱升降變化是地球外力的作用C. 證明地殼變動都很緩慢 D. 證明地殼變動是斷斷續(xù)續(xù)進行【答案】A【解析】據圖可知,建成時,大理石柱高于海平面,15世紀低于海平面,說明15世紀該地可能是海洋,A正確;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不能說明是地球外力作用,B錯誤;無法證明地殼變動的快慢,C錯誤;地殼變動是持續(xù)發(fā)生的,不是斷斷續(xù)續(xù)進行的,D錯誤。故選A。39、第19屆杭州亞運會舉辦時間為2023年9月23日(秋分)至10月8日,期間恰逢中秋(9月29日,農歷八月十五)和國慶雙節(jié)。與19屆亞運會舉辦時間相關的描述中,不符合事實的是( )A. 9月23日那天杭州晝夜等長B. 亞運會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圖甲bc段,并不斷南移C. 中秋節(jié)這一天,地球上不可能觀察到日食現(xiàn)象D. 10月8日亞運會閉幕的晚上,月相接近于圖乙【答案】B【解析】9月23日是秋分日,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杭州晝夜等長,故A 正確。亞運會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圖甲cd段,并不斷南移,故B錯誤。中秋節(jié)這一天,月球位于太陽與地球之間,地球上不可能觀察到日食現(xiàn)象,故C正確。10月8日亞運會閉幕的晚上,月相接近于圖乙,故D正確。故選B。40、如圖,在北半球用照相機對著北極星附近的星空長時間曝光拍攝,可以得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星跡影像,原因是( )A. 地球繞著北極星運動 B. 北極星位于銀河系中心C. 恒星都繞著北極星公轉 D. 地球的自轉軸正對著北極星【答案】D【解析】地球繞著太陽運動,故A錯誤。太陽位于銀河系中心,故B錯誤。恒星都繞著太陽公轉,故C錯誤。地球的自轉軸正對著北極星,北極星位于北極點,故D正確。故選D。41、科學假說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需要相應的現(xiàn)象或證據支持。下列現(xiàn)象與假說對應的有( )①宇宙3K的微波背景輻射——大爆炸宇宙論②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大陸漂移假說③發(fā)現(xiàn)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④長江下游形成長江三角洲——地殼在不斷變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①宇宙3K的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學中“大爆炸”遺留下來的電磁波輻射,是一種黑體輻射(熱輻射),為大爆炸宇宙論提供了證據,①正確; ②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相對應意味著非洲大陸曾經與南美大陸是一個整體,后來因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開的,可以作為板塊學說的證據,②正確;③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是緩慢的,那么,在一種生物向另一種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應當存在過渡的類型。故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可以作為達爾文進化論的證據,③正確;④長江下游形成長江三角洲,是由于流水的堆積作用形成三角洲,與地殼運動無關,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故選A。42、2024年5月5日14時,太陽爆發(fā)了一次強耀斑,發(fā)出的電磁波以光速傳向地球,其攜帶的高能質子在幾十分鐘至十幾個小時后到達,影響航空通信、衛(wèi)星運行等。(1)太陽屬于 星,其產生的巨大能量來自于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2)若太陽耀斑爆發(fā)時產生的質子流運動方向如圖所示,則產生的電流方向為 (選填“A→B”或“B→A”)。【答案】(1)恒星 核聚變 (2)A→B【解析】(1)太陽能夠發(fā)光放熱,屬于恒星。太陽內部大量的能量來源于輕核的聚變。(2)質子帶正電;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質子由A向B運動,故電流方向為由A到B。全氟碳乳劑是一種人造血液,具有良好的運輸氧氣能力。43、發(fā)生日全食的白天,人們可以看到的太陽亮面形狀是圖中的 (選填“A”或“B”)。日食過程中日食輪廓的彎曲圓弧形狀,也可以間接證明 是圓的。【答案】A 月球【解析】日食發(fā)生時,太陽呈現(xiàn)出弧形的原因是因為月球運動到了地球和太陽之間,其陰影遮擋了太陽的一部分,因此形狀與圖中A相同。由于月球是一個球體,所以它的陰影也是圓形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太陽被遮擋的部分是弧形的。這個現(xiàn)象可以說明月球是圓的。4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1)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位于東經、北緯,即圖中的 點。(2)4月25日這一天酒泉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選填“晝長夜短”、“晝短夜長”或“晝夜等長”)。(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急劇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答案】(1)B (2)晝長夜短 (3)做功【解析】(1)由圖知道,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為(40°N,60°E),B點的地理坐標為(40°N,100°E),C點的地理坐標為(40°S,60°E),D點的地理坐標為(40°S,100°E),因此位于東經100.3°、北緯40.97°在圖中最接近的點是B點。(2)4月25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我國酒泉晝長夜短.(3)在返航時,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面溫度急劇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了它的內能。45、于地殼變動的原因,科學家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提出了各種假說,相關材料如下:(1)過渡階段中反對大陸漂移說的證據是 。(2)結合板塊構造學說發(fā)展過程,分析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科學理論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B.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促進科學理論發(fā)展C.現(xiàn)代的版塊構造學說,基于大量的證據提出,一定正確D.赫斯提出的“海底擴張說”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提出問題【答案】(1)理由1和理由2。 (2)AB【解析】(1)理由1:冰期時代,海平面比現(xiàn)代低50米,白令海峽曾露出過水面在兩大洲之間形成千里通道,生物可以通行。理由2:漫長地質歷史中或許有動植物依附于漂木、海流運載、鳥類攜帶等遠涉重洋。所以過渡階段質疑大陸漂移說的理由,是想否定魏格納尋找到的2現(xiàn)象。這兩個理由實際上并不能質疑大陸漂移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大陸漂移后生物分布情況的補充解釋。(2)A學說是一種觀點,所以科學理論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A正確。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促進科學理論發(fā)展,對理論具有充實作用,B正確。假說畢竟是假說,還需要科學的論證,所以現(xiàn)代的板塊構造學說是基于大量的證據提出,不一定正確,C錯誤。赫斯提出的“海底擴張說”屬于科學假說(作出假設),不是提出問題,D錯誤。故選AB。46、2024年4月3日7時58分,在我國臺灣花蓮發(fā)生了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km。(1)地震發(fā)生當天,地球在其繞太陽公轉軌道上最接近圖中 (選填序號)位置。(2)臺灣多地震,主要是因為臺灣處于 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 (選填“生長”或“消亡”)邊界,這兩板塊斜向擠壓,地殼運動活躍。【答案】(1)④ (2)亞歐 消亡【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①中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時間為6月22日,為夏至日,地球繞日從西向東轉,所以②是秋分日(9月22日),③是冬至日(12月22日),④是春分日(3月22日)。 地震發(fā)生當天是4月3日,所以 地球在其繞太陽公轉軌道上最接近圖中④(選填序號)位置。(2)臺灣多地震,主要是因為臺灣處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這兩板塊斜向擠壓,地殼運動活躍。47、大羅山位于溫州市區(qū)的東南部,是溫州市未來的“綠心”和“綠楔”。(1)大羅山東面有著名景觀美人瀑。瀑布沿著300米高度的峭壁奔瀉而下形成瀑潭景觀,形成該景觀的主要外力是 。A.風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海浪作用(2)大羅山的部分等高線地形圖如圖甲所示,若要在 A、B、C三地選擇一地修建水庫,可以選擇的地點是 。(3)山頂的旗桿一年中正午時形成的影子長度變化范圍在OA到OB之間,如圖乙所示。桿影從OB 變化到OA 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的軌跡是圖丙中的 。(填序號)【答案】(1)C (2)A (3)③-④-①【解析】(1)瀑布的對地面長期的侵蝕形成了瀑潭,屬于流水侵蝕作用,與風力、冰川和海浪作用無關,故選C。(2)圖中A處海拔低,地勢低洼,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山谷,一般發(fā)育河流,B處等高線向地處凸出,是山脊,不會有河流;C處是山頂,海拔高,不利于蓄水,水總是從高處向 低處流,在A處修水庫便于蓄水。(3)桿影從OA變化到OB期間是從最短到最長的變化,一年中夏至時正午桿影最短,冬至時正午桿影最長,圖丙中③是夏至到秋分期間,④是秋分到冬至之間,①是冬至到春分之間,桿影在OA到OB之間說明是夏至到冬至之間,說明地球公轉軌道在③-④之間,從OB 變化到OA 期間說明地球公轉軌道在④-①之間。48、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天體又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tǒng)。(1)圖中的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 。(2)“金星凌日”是罕見的天文奇觀,人們可以看到太陽“臉上”有一個小黑點慢慢劃過(如圖一所示注意不可直視太陽,要用濾光片才行)。圖二為發(fā)生“金星凌日”時的軌道示意圖 處(填“甲”“乙”“丙”或“丁”)。【答案】(1)A (2)丁【解析】(1)地月系在太陽系之中,太陽系在銀河系之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A圖,故A對,BCD錯。故選A。(2)八大行星中,水星離太陽的距離最近當發(fā)生“金星凌日”天文奇觀時,地球、太陽和金星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在地球上看到金星從太陽面上移過,金星應該位于太陽雨地球之間,因此,圖示金星的位置應該在丁處。49、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qū)域在白天可能會發(fā)生看不到太陽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光是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2)2024年2月18日(農歷初八)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月球出現(xiàn)在圖中 位置;(填“1”“2”“3”或“4”相應數字)(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 。【答案】(1)沿直線傳播 (2)2 (3)空氣【解析】(1)月球在1位置時,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2)2024年2月18日(農歷初八)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此時月亮呈半圓形,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成為直角,月球出現(xiàn)在圖中2位置。(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由圖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就相當于少了一層保護,形成現(xiàn)在的環(huán)形山密布的特征。50、金星、木星和月球“近距離歡聚”,會形成“雙星伴月”的景觀。(1)以下描述不符合科學事實的一項是 。A. 雙星發(fā)出的耀眼強光照亮了月球B. 雙星是行星,月球是衛(wèi)星,雙星繞著太陽公轉C. 景觀形成與行星和月球的運行軌道和速度的不同有關(2)金星自轉的方向自東向西,由此推測:金星上看太陽是 (填“西升東落”或“東升西落”)。【答案】(1)B (2)西升東落【解析】(1)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雙星發(fā)出的耀眼強光照亮了月球,A正確;金星和木星是行星,月球是衛(wèi)星,金星和木星繞著太陽公轉,月球繞著地球公轉,B錯誤;景觀形成與行星和月球的運行軌道和速度的不同有關,C正確;根據題意,故選B。(2)金星自轉的方向自東向西,由此推測: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10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師版).docx 專題10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學生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