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 【廣西專用】(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Ca-40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健康人的胃液呈酸性 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C.吸煙有害人體健康 D.人體中缺鐵會導致骨質疏松2.[2024年甘肅臨夏州中考真題]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有機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羊毛 B.堿:純堿、燒堿C.有機物:碳酸、甲烷 D.化石燃料:煤、石油3.[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消防安全無小事!下列相關做法錯誤的是( )A.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失火B.油鍋不慎著火用水澆滅C.加油站嚴禁煙火D.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4.[2024年上海中考真題]某氣體能用堿石灰(和)干燥,該氣體具備的性質有( )A.密度大于空氣 B.可溶于水C.不與、反應 D.不可燃5.[2024年江蘇南京中考真題]通常情況下,顏色呈紅色的物質是( )A.氧化汞 B.氧化銅 C.四氧化三鐵 D.氧化鎂6.[2024年山東泰安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取用固體粉末C.移走蒸發皿 D.量筒讀數7.[2024年安徽中考真題]某校開展“采摘節”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收獲了大豆、花生等作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花生可用來獲取油脂C.勞動時人體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維生素D.勞動出汗后應適當補充無機鹽8.[2024年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化學實驗中需要牢固樹立安全和規范意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及時將實驗產生的廢物、廢液倒入水池B.如果實驗室中的藥品無毒無害,可以品嘗其味道C.在還原的實驗中,先加熱固體,后通入氣體D.將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時,先將玻璃管一端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轉動插入9.[2024年云南中考真題]幾種經濟作物適宜生長的土壤pH范圍如表所示。某地土壤pH為4.6,該地最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是( )作物 楊梅 茶樹 柑橘 櫻桃pH 4.0-5.0 5.0-5.5 5.5-6.5 6.5-7.5A.楊梅 B.茶樹 C.柑橘 D.櫻桃10.[2024年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化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殺菌消毒B.硝酸銨固體可用來制作"自制簡易冰袋”C.利用洗滌劑的乳化作用可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漬D.配制溶液用量簡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怕小11.[2024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石榴幼果膨大期需要施用一種含氮、磷的復合肥。下列化肥中滿足條件的是( )A. B. C. D.12.[2024年山東日照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選項 物質 性質 用途A 甲烷 可燃性 作燃料B 石墨 質軟且滑 制作電極C 氮氣 化學性質不活潑 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D 熟石灰 堿性 處理含有硫酸的污水13.[2024年江蘇徐州中考真題]人類開發利用金屬的時間和金屬的活動性有關。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強弱,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前需要打磨金屬片,除去表面的氧化膜B.若向甲、乙試管加入稀鹽酸,只有鋅片表面能產生氣泡C.若向乙試管加入溶液,能得出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D.若向甲、乙試管加入溶液,能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14.[2024年四川德陽中考真題]大量排放的造成了碳循環的失衡,導致大氣溫室效應加劇,修復大氣中,含量的平衡必定要“降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大規模開采和利用化石燃料,會導致大氣中含量持續升高B.將壓入地下實現碳封存,分子間隔變小、運動停止C.被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分子變成了其他分子D.江河湖海的水體吸收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15.[2024年山東濟南中考真題]下列有關化學概念的辨析中,合理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B.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D.生成鹽和水的化學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16.[2024年四川巴中中考真題]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曾攜帶1731g月壤樣品返回地球。月壤中含量豐富的氦-3可作為核聚變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的,氦-3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A B C D17.[2024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肼)和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推進劑之一。二者反應原理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個肼分子由2個氮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B.肼中氫元素質量分數為12.5%C.高于沸點肼會汽化,其分子體積會變大D.參加反應的和的分子個數比為2:118.[2024年北京中考真題]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蒸發濾液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蒸發皿 B.酒精燈 C.玻璃棒 D.量筒19.[2024年廣東廣州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NaOH和固體 取樣,加水溶解,比較溫度的變化B 鑒別稀鹽酸和NaCl溶液 取樣,滴加酚酞,觀察顏色變化C 除去溶液中的NaOH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鋇溶液D 除去KOH溶液中的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20.[2024年湖北武漢中考真題]某氣體含中的一種或幾種。化學項目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該氣體的組成。實驗測得:反應前后裝置甲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的質量減少,裝置乙和裝置丙的質量分別增加和。(已知:;堿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裝置中試劑均足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則說明該氣體中含B.若,則說明該氣體中含C.若,則說明該氣體中含D.若,則二、填空與簡答題(本大題共7 小題,每個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37 分)21.(7分)[2024年吉林中考真題]近期,天津大學焦魁教授的團隊與合作者研發出超薄碳納米纖維薄膜及泡沫鎳,這項研究的應用使氫燃料電池性能提高近兩倍。回答下列小題。(1)用化學用語填空:①氫元素的符號___________。②3個氫原子___________。③氫氣的化學式___________。(2)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①鎳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②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③從元素分類角度,鎳元素屬于___________元素。④對電池的研發方向,提出你的設想___________(答一條即可)。22.(4分)[2024年海南中考真題]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選擇下列物質填空(填序號):①金剛石②鹽酸③葡萄糖④干冰(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3)能提供人體活動所需能量的是______;(4)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的是______。23.(5分)[2024年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金屬銅被拉成細絲、制成導線主要利用了銅的_________性和導電性。(2)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發生置換反應,并放出大量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可用于焊接鋼軌、制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等。(3)銅和金是人類利用較早的金屬。在考古挖掘中,出土的青銅器銹跡斑斑,黃金器物卻光亮如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對于尋找防止金屬制品銹蝕的方法非常重要。鐵制品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中,潔凈無銹的鐵釘在以下三種情況最易生銹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24.(4分)[2024年吉林中考真題]火的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漢字作為載體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火的認識。(1)甲骨文“”(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燒掉樹林。上方的“林”相當于燃燒條件中的_____________。(2)小篆“”(滅)的字形左邊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滅火。用水滅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隔絕氧氣。(3)甲骨文“”(災)的字形像是房屋著火,災難降臨。①以下標志與消防安全有關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A. B. C.②發現或遭遇火災,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即可)。25.(5分)[2024年山東日照中考真題]已知硝酸鉀、硫酸銅、氯化鈉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A.三種物質中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B.℃時,硝酸鉀和硫酸銅的溶解度相同C.20℃時,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1.6%D.3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硝酸鉀>氯化鈉>硫酸銅(2)℃時,將硝酸鉀、氯化鈉固體各,分別加入水中,得到硝酸鉀溶液的質量____________(填“>”“<”或“=”)氯化鈉溶液的質量。(3)30℃時,不改變溶劑的質量,將硫酸銅飽和溶液升溫到℃,需加入________g無水硫酸銅才能重新達到飽和。(4)除了水是常見的溶劑外,無水乙醇也可以作溶劑。如表是一些物質25℃時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100g溶劑)。物質溶解度/g 33.9 3.96 0002 34.8如圖所示,向盛有的無水乙醇溶液的試管里滴加的無水乙醇溶液,觀察到溶液中產生沉淀。寫出上述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6分)[2024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作為基建強國,我國在建筑和水利工程中大量使用到水泥。生產水泥時,加入適量可調節水泥硬化速率。工廠利用電石渣[主要成分為、]制備的主要流程如下:已知:難溶,易溶,微溶。(1)電石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反應器中的試劑X的名稱是___________。(3)反應器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1個方程式即可),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4)上述流程中,用于分離提純的設備有___________和洗滌槽。27.(6分)[2024年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實驗室以一種工業廢渣(主要成分為,含少量、、)為原料制備。實驗過程如下:已知:①在溶液中,pH=5.0時完全轉化為沉淀,pH=8.5時開始生成沉淀。②在過量溶液中會生成沉淀。(1)“酸溶”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時發生的反應為。①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有O、________。②“酸溶”時需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3)“調pH”時,需控制溶液pH為___________。(4)“沉鎂”時,為提高的純度,試劑加入順序為_______(填“a”或“b”)。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b.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 2 小題,每個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分)28.(9分)[2024年甘肅臨夏州中考真題]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1)高錳酸鉀、過氧化氫、過碳酸鈉可以作為化學制氧劑是因為_________。(2)寫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氣體從_________(選填“a”或“b”)端進入。(3)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干燥而純凈的,應選擇的藥品是_________(填藥品名稱),裝置連接的順序為A→_________→_________→C(填字母序號)。(4)過碳酸鈉溶于水會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是很好的固體氧釋放劑。學習小組同學設計對比實驗探究過碳酸鈉的制氧原理(如下圖),實驗中觀察到:①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②中緩慢產生少量氣泡。驗證①中產生的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夏認為對比實驗即可證明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同學們對小夏的結論提出疑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7分)[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實驗室提供的用品有:氫氧化鈉固體、一瓶久置的生石灰、稀鹽酸、無色酚酞溶液、蒸餾水及所需的各種儀器。【問題引領】如何判斷化學反應發生?【觀點表達】甲組同學認為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就可以判斷;乙組同學認為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不一定能夠準確判斷。于是乙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下列實驗。實驗活動一:【交流總結】同學們結合“現象觀察記錄”分析得出:只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不能準確判斷發生了化學變化。同學們依據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交流討論后達成共識:應該有“有新物質生成”或“某反應物消失”來作為判斷依據。【活動引領】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看法,同時又提出了新的問題:用你們的“判斷依據”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是否變質。實驗活動二:【表達交流】(1)依據上述現象同學們能夠確定此樣品有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但無法確定是否含氫氧化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歸納總結】大家分析認為從“反應物消失”和“新物質生成”角度進行的定性實驗均不能確定此樣品是否變質。【思維引領】老師鼓勵同學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同學們思考后決定從定量的角度驗證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從而判斷原樣品是否變質。實驗活動三:再取12.1g生石灰樣品得到22.2g固體(2)同學們通過數據比較確定了此樣品成分,并計算出此樣品的變質程度為___________(變質的氧化鈣占變質前純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結論與評價】經過“實驗活動三”的深入探究,同學們運用定量實驗找到了根據“某反應物減少”也可以準確判斷化學反應發生的“新方法”。老師對同學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思維給予肯定。【拓展反應】(3)同學們意猶未盡,通過計算得出若將“實驗活動一”中得到的c溶液蒸干,理論上可得固體質量為___________。宏觀現象都有其微觀本質,請從微觀角度分析c中溶液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與最初氫氧化鈉固體質量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計算題(共7分)30.(7分)[2024年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將50%含少量稀鹽酸的氯化鎂溶液放入燒杯中,再把50g氫氧化鈉溶液分5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過濾并精確稱量,所得數據及圖像如下:次數 1 2 3 4 5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濾液的質量/g 60 69.42 m 88.26 98.26(1)第3次m的值為_________。(2)通過計算求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步驟)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A、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顯酸性,故選項說法正確。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C、香煙經燃燒產生的煙氣中含有許多強致癌物質和有害物質,吸煙有害人體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D、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2.答案:D解析:A、聚乙烯塑料是塑料的一種,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羊毛屬于天然纖維,故選項說法錯誤。B、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屬于堿,故選項說法錯誤。C、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碳酸雖含碳元素,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看作是無機物,故選項說法錯誤。D、煤、石油均屬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3.答案:B解析:A.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滅火,而且二氧化碳滅火器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不會對圖書檔案造成二次損壞,故選項做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油鍋不慎著火不能用水澆滅,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直接用水澆滅可能會導致油濺出,擴大火勢,甚至引發更大的火災,故選項做法錯誤,符合題意;C.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加油站里充滿了油分子,一旦有煙火,就會引發火災,因此,加油站嚴禁煙火,故選項做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發生火災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壓低身體,以減少濃煙的傷害,故選項做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4.答案:C解析:氫氧化鈉固體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溶于水顯酸性的氣體,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能被堿石灰干燥的氣體,是因為該氣體不與、發生反應,與密度、可燃性以及溶解性無關。故選:C。5.答案:A解析:A、通常情況下,氧化汞顏色呈紅色。A符合題意;B、通常情況下,氧化銅顏色呈黑色。B不符合題意;C、通常情況下,四氧化三鐵顏色呈黑色。C不符合題意;D、通常情況下,氧化鎂顏色呈白色。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擇A。6.答案:B解析:A、傾倒液體試劑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著手心,試管傾斜,試管口與試劑瓶口緊挨著,故A圖示操作錯誤;B、取用粉末狀固體試劑時,先將試管斜放,然后用藥匙或紙槽將試劑送至試管底部,然后再將試管豎起,故B圖示操作正確;C、移走蒸發皿時要用坩堝鉗夾持,不可用手拿,以防造成燙傷,故C圖示操作錯誤;D、量取液體時,視線要與量筒內的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故D圖示操作錯誤。故選:B。7.答案:C解析:大豆中富含蛋白質,A正確;花生中富含油脂,可用來獲取油脂,B正確;勞動時人體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C錯誤;勞動出汗后會有無機鹽隨著汗液流失,應適當補充無機鹽,D正確。8.答案:D解析:A、實驗產生的廢物、廢液不能倒入水池,應放入指定容器中,故選項說法錯誤。B、實驗室中不能嘗任何試劑的味道,實驗室中的藥品無毒無害,也不能品嘗其味道,故選項說法錯誤。C、在還原的實驗中,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故選項說法錯誤。D、將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時,先將玻璃管一端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轉動插入,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9.答案:A解析:某地土壤pH為4.6,該地最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是楊梅,因為最適宜楊梅種植pH范圍4.0-5.0,該地土壤pH值剛好在此范圍內;故選:A。10.答案:D解析: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殺菌消毒,A項正確;硝酸銨溶解吸熱,硝酸銨固體可用來制作“自制簡易冰袋”,B項正確;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可乳化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而將其除去,C項正確;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會使水的實際體積偏小,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D項錯誤。11.答案:B解析:A、中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項錯誤。B、中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故選項正確。C、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D、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選項錯誤。故選:B。12.答案:B解析: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該選項正確;B、石墨可制作電極,是因為石墨具有導電性,該選項錯誤;C、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則可作保護氣,該選項正確;D、熟石灰為氫氧化鈣的俗稱,氫氧化鈣具有堿性,能和硫酸反應,則可用于處理含有硫酸的污水,該選項正確。故選B。13.答案:D14.答案:B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燃燒產生氣體,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故A正確;B、將壓入地下封存時分子間的間隔會變小,但不會停止運動,故B錯誤;C、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將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分子變成了其他分子,故C正確;D、溶于水屬于物理變化,與水發生反應生成碳酸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選:B。15.答案:C16.答案:B解析:氦-3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的,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氦-3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則氦-3原子的質子數為2,核外電子數為2,氦-3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故選:B。17.答案:C解析:A、由肼的化學式可知,1個肼分子由2個氮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B、肼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選項說法正確。C、分子之間有間隔,肼汽化過程中肼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其分子體積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反應的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N2H4和N2O4的分子個數比為2:1,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18.答案:D解析:蒸發所需儀器為:鐵架臺、酒精燈、蒸發皿、玻璃棒,無需量筒。故選D。19.答案:A解析: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加水溶解,比較溫度可以鑒別,選項正確;B、稀鹽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變色,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變色,滴加酚酞不能鑒別稀鹽酸和NaCl溶液,選項錯誤;C、除去溶液中的NaOH,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硫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將目標物硫酸鈉除去,不能達到除雜的目的,選項錯誤;D、除去KOH溶液中的,加入足量稀鹽酸,氫氧化鉀和碳酸鉀都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將雜質除去,目標物也除去了,不能達到除雜的目的,選項錯誤;故選A。20.答案:C21.答案:(1)①H②3H③(2)①28②58.69③金屬④研究新能源電池22.答案:(1)④(2)①(3)③(4)②解析:(1)④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2)①金剛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可用于切割玻璃。(3)③葡萄糖和氧氣反應釋放能量,能提供人體活動所需能量。(4)②鹽酸可以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23.答案:(1)延展(2)(3)金的化學性質比銅更穩定(4)A解析:(1)金屬銅被拉成細絲、制成導線主要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導電性;(2)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發生置換反應,并放出大量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可用于焊接鋼軌、制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等;(3)銅和金是人類利用較早的金屬。在考古挖掘中,出土的青銅器銹跡斑斑,黃金器物卻光亮如新,主要原因是金的化學性質比銅更穩定;(4)鐵在潮濕的環境下易生銹;試管A中鐵釘放在了潮濕的環境中,試管B中鐵釘放在有水但沒有氧氣的環境中,試管C中鐵釘放在有氧氣但沒有水的環境中,因此潔凈無銹的鐵釘在以下三種情況最易生銹的是A。24.答案:(1)可燃物(2)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3)①A②打火警電話119報警25.答案:(1)C(2)﹥(3)35(4)解析:(1)A、由圖可知,三種物質中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時,硝酸鉀和硫酸銅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說明此時硝酸鉀和硫酸銅的溶解度相同,不符合題意;C、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此時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30℃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硝酸鉀>氯化鈉>硫酸銅,不符合題意。故選C;(2)a℃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60g,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60g,則該溫度下,將硝酸鉀、氯化鈉固體各60g,分別加入100g水中,硝酸鉀能全部溶解,氯化鈉部分溶解,則得到硝酸鉀溶液的質量>氯化鈉溶液的質量;(3)30℃時,硫酸銅的溶解度為25g,則該溫度下,125g硫酸銅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溶劑質量為:125g-25g=100g,升溫到℃,℃時,硫酸銅的溶解度為60g,不改變溶劑的質量,要想溶液重新達到飽和,需要加入硫酸銅的質量為:60g-25g=35g;(4)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由表可知,25℃時,硝酸鋇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小,可形成沉淀,則該反應為硝酸鈣和,反應生成硝酸鋇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6.答案:(1)使反應器充分接觸從而使反應更充分(2)稀硫酸(3)或;復分解反應(4)過濾器解析:(1)根據題意,電石渣是固體需要和反應器中的物質反應,粉碎后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從而使反應更充分;(2) 根據氫氧化鈣和氧化鎂最終經過流程生成硫酸鈣和硫酸鎂,由氫氧化鈣和氧化鎂都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故推知X是稀硫酸;(3)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反應器中的反應是氫氧化鈣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以及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化學方程式分別是:或;兩個反應都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即復分解反應;(4)根據題意和流程,硫酸鈣微溶于水,硫酸鎂易溶,通過過濾器可以將二者分離,故填:過濾器。27.答案:(1)(2)Fe;廢渣溶解充分,提高原料的浸出率(3)(4)b解析:(1)“酸溶”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2)“氧化”時發生的反應為。①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化合價升高;氧元素由﹣1價還原到﹣2價,因此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有O、Fe;②“酸溶”時需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原因可能是保證廢渣溶解充分,提高原料的浸出率,為過氧化氫氧化亞鐵離子提供酸性環境等;(3)在溶液中,pH=5.0時完全轉化為沉淀,pH=8.5時開始生成沉淀。所以“調pH”時,需控制溶液pH為之間;(4)在過量溶液中會生成沉淀,“沉鎂”時,為提高的純度,試劑加入順序為: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故選b。28.答案:(1)含有氧元素(2);a(3)大理石和稀鹽酸;E;D(4)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若木條復燃,說明管內氣體是氧氣;未驗證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29.答案:(1)氧化鈣/;碳酸鈣/;(2)25%(3)5.85g;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時,氫氧化鈉中的氫氧根離子最終被替換為等數量的氯離子解析:(1)生石灰樣品加水放熱,說明樣品中一定有氧化鈣(CaO),因為氧化鈣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樣品全部溶解,說明樣品中一定沒有碳酸鈣(CaCO3),因為碳酸鈣難溶于水;氧化鈣與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所以無法確定溶液中的氫氧化鈣是原來就有的還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設變質后樣品中氧化鈣()的質量為x,氫氧化鈣[]質量為y,則最終所得固體是氯化鈣(),根據鈣元素質量守恒,有聯立這兩個方程式,解得x=8.4g,y=3.7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樣品中的氫氧化鈣中鈣元素來源于變質的氧化鈣,則變質的氧化鈣的質量為,則樣品的變質程度為。(3)設理論上可得固體質量為m;該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化根離子結合生成水,但鈉離子、氯離子不變,氫氧根離子()化學式量為17,而氯離子()化學式量為35.5,最終固體由變為,從微觀角度分析中溶液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與最初氫氧化鈉固體質量不同的原因: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時,氫氧化鈉中的氫氧根離子最終被替換為等數量的氯離子。30.答案:(1)78.84(2)8%解析:(1)由表中數據可知,在第2次到第4次期間,每加入10g氫氧化鈉的溶液,產生0.58g沉淀,則第三次加入氫氧化鈉的溶液后。所得的濾液質量為。(2)由題意及所得數據可知,加入第4次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沉淀質量不再變化,故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沉淀的質量為50g+10g+10g+10g+10g-88.26g=1.74%。設與反應的的質量為x。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