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 【江西專用】(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 【江西專用】(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 【江西專用】
(試卷滿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O-16、Na-23、S-32、Cl-35.5、Cu-64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1-5每題1分,6-10每題2分,共15分)
1.[2024年江蘇無錫中考真題]通過實驗測定了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
A.牛頡 B.道爾頓 C.拉瓦錫 D.門捷列夫
2.[2024年青海西寧中考真題]青海是生態大省,筑牢生態保護屏障意義重大。下列措施與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B.垃圾分類回收,不要隨意丟棄
C.加強草場管理,避免過度放牧
D.開發利用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3.[2024年海南中考真題]小冰參加學校科學實踐活動,設計并組裝一個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來監測校園里的空氣質量。下列不屬于空氣質量監測污染物的是( )
A. B. C. D.
4.[2024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量取液體
B.加熱液體
C.測溶液的pH
D.稱量8.0g氫氧化鈉固體
5.[2024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
A.2個氧原子: B.氧化鐵的化學式:
C.五氧化二氮的化學式: D.由四個磷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
6.[2024年山東泰安中考真題]稻田里的水稻出現了倒伏現象,為解決該問題可施用的化肥是( )
A. B. C. D.
7.[2024年湖北武漢中考真題]《宋會要輯稿》記載:“浸銅之法,先取生鐵打成薄片……浸漬數日,鐵片為膽水(硫酸銅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爐烹煉……方成銅。”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
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應的接觸面積
B.“鐵片為膽水薄”發生了置換反應
C.“上生赤煤”指鐵片上生成了紅色的煤
D.“浸銅之法”可知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8.[2024年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的轉化利用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如圖是與某種單質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的化學式為 B.丙屬于氧化物
C.該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D.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改變
9.[2024年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分析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結構屬于穩定結構,則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都有8個電子
B.溶液具有均一,穩定的特征,則具有均一、穩定特征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是單質
D.復分解反應一定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則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10.[2024年山東濟寧中考真題]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表示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溶液
B.表示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滴加水
C.表示向等質量不同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D.表示在恒溫條件下,將飽和氯化鈉溶液蒸發適量的水
二、選擇填充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選擇和填充各1分,共6分)
11.[2025屆·江西吉安·一模聯考]鹽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金屬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的是( )
A.汞 B.銅 C.鋅 D.___________
12.[2025屆·江西南昌·模擬考試校考]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屬于并列關系 B.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屬于交叉關系
C.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D.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_____關系
13.[2025屆·江西贛州·一模]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用硫磺代替紅磷
B 鑒別木炭粉和氧化銅粉末 取樣,分別滴加稀硫酸
C 除去鐵釘表面上的鐵銹 將生銹的鐵釘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鹽酸中
D 驗證鐵、銅、銀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_________
三、填空與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2分)
14.(6分)[2024年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重要思維方式。
(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所示,圖中①處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②處表示的是___________。
(2)根據下圖鈉、鎂、氯、鉀四種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值為___________。
②鈉原子和鉀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中均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③鈉和鎂屬于不同種元素,是因為它們原子中__________不同。
(3)我國某研究團隊通過構筑原子級分散的釕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還原合成氨,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2024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碘酒用于消毒殺菌,其溶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名稱或化學式均可)。
(2)鐵鍋生銹是鐵與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
(3)下列物質溶于水時,溫度下降的是__________(填選項)。
A. B. C. D.
(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類的是_______,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
(5)用洗滌劑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___________作用。
16.(5分)[2024年江蘇無錫中考真題]項目小組對影響過氧化氫分解的因素進行了探究。
實驗1:在試管①中加入4%的溶液5mL,伸入帶火星木條,觀察現象(見圖1)。
實驗2:在試管②和③中各加入4%的溶液5mL,分別將試管放在冷水和熱水中,觀察現象(見圖2)。
實驗3:常溫下,取4%的溶液,研究pH對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響,測定結果如圖3所示。
(1)實驗1中,觀察到的現象是:有少量氣泡產生,帶火星木條未復燃。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2觀察到試管③中產生大量氣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圖3可知:過氧化氫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溶氧量隨pH變化的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3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2024年湖北武漢中考真題]硫酸鋇是白色固體,醫療上常用作透視腸胃的內服劑。以毒重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鋇,還含少量氧化鐵和二氧化硅)為原料生產硫酸鋇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硅屬于____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
(2)上述流程中涉及過濾,該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
(3)“除鐵”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
(4)可溶性鋇鹽和碳酸鋇均有毒,而硫酸鋇無毒,說明硫酸鋇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
(5)為變廢為寶,將“濾液”轉化為氯化鈉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述試劑、用量及操作)。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7分)
18.(8分)[2024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
(2)實驗室選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裝置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G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集氣瓶。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請指出C裝置中存在的一處錯誤是___________。
(5)甲烷()是難溶于水的無色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得,實驗室制取甲烷應選用的發生、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___(從A~F裝置中選擇)。
19.(9分)[2024年遼寧中考真題]為實現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現象的可視化,設計如下實驗。
【監測溫度】
(1)在稀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傳感器監測到溶液溫度升高,說明該反應_________(“放熱”或“吸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顏色】
(2)在試管中加入2 mL某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作______________,再逐滴加入鹽酸,振蕩,該過程中溶液的顏色和pH記錄如圖所示。
(3)在①中未觀察到預期的紅色,為探明原因,小組同學查閱到酚酞變色范圍如下:013時呈無色。據此推斷,①中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填字母)。
A.013
(4)一段時間后,重復(2)實驗,觀察到滴加鹽酸的過程中有少量氣泡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沉淀】
(5)小組同學提出,可通過調控反應物濃度觀察生成的氯化鈉沉淀。向含8 g溶質的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濃鹽酸,恰好完全反應至中性,生成NaCl的質量為_________g;恢復至室溫,稱得混合物的總質量為36.7 g,其中NaCl沉淀的質量為_________g。(解析:室溫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36 g NaCl)
【多現象可視】
(6)如圖所示,注射器1、3中均為8 mL氯化氫氣體,注射器2、4中分別為2 mL蒸餾水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均滴有酚酞溶液)。打開彈簧夾,迅速將注射器1、3中全部氯化氫分別推入注射器2、4中,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最終發現注射器2、4的活塞均恢復至2 mL刻度附近,此現象不足以說明氯化氫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實驗中溶液始終澄清,為了說明中和反應已經發生,還應依據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
五、綜合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20.[2025屆·河北邯鄲·模擬考試校考]為了處理一定量的含有硫酸和硫酸銅的廢液,向其中加入某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取200g廢液樣品,依次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溶液,過濾,稱重,相關數據如圖。
請回答:
(1)第③次過濾后,濾液中溶質的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2)所用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要求有必要的化學方程式和計算步驟)。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牛頓發現了力學定律,不符合題意;B、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不符合題意;C、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測定了空氣的成分,得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符合題意;D、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題意。故選C。
2.答案:D
解析:A、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有助于凈化空氣,減少污染,有利于保護環境,故A不符合題意;B、垃圾分類回收,不要隨意丟棄,有利于保護環境,故B不符合題意;C、加強草場管理,避免過度放牧,防止土地沙漠化,有利于保護環境,故C不符合題意;D、開發利用新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保護環境,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D符合題意。故選D。
3.答案:A
4.答案:A
解析:A、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試管沒有與水平桌面成45°夾角、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不能用濕潤的pH試紙,若溶液顯酸性或堿性,則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酸堿性減弱,測定結果不準確,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D、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且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故選:A。
5.答案:D
解析: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氧原子可表示為20,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錯誤。B、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錯誤。C、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規律: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不能漏,五氧化二氮的化學式為,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錯誤。D、1個分子由4個磷原子構成,由四個磷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是,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正確。故選:D。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上生赤煤”指鐵片放入膽水中,鐵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銅,故能置換出膽水(硫酸銅溶液)中的銅,故鐵片表面生成了紅色的銅。
8.答案:A
解析: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根據圖示可知,乙中一定含有氫元素,且乙為單質,所以乙為氫氣,其化學式為,故A正確;
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純凈物,而根據圖示可知,丙的化學式為,則丙不屬于氧化物,故B錯誤;
C、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而該反應的反應物中存在單質,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故C錯誤;
D、根據圖示可知,該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的過程,其化學方程式為 ,根據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的分子數目之比為4:2,分子數目前后發生變化,故D錯誤;
故選A。
9.答案:C
解析:有2個電子,如氦,A項錯誤;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純凈物,B項錯誤;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是單質,C項正確;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沉淀與水,不是復分解反應,D項錯誤。
10.答案:C
解析:A、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Ba(OH)溶液,一開始就產生沉淀,圖像起點應從0開始,隨著反應的進行,沉淀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改變,故選項圖像錯誤。B、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滴加水,溶液的酸性減弱,溶液始終顯酸性,溶液的pH逐漸增大,溶液始終顯酸性,pH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故選項圖像錯誤。C、向等質量不同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鎂>鋅>鐵,鎂和稀硫酸反應的速率快,其次是鋅,再次是鐵,至完全反應所需時間由短到長的順序是鎂>鋅>鐵;金屬完全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為,則產生氫氣的質量為鎂>鐵>鋅,故選項圖像正確。D、在恒溫條件下,將飽和氯化鈉溶液蒸發適量的水,有氯化鈉晶體析出,所得溶液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圖像錯誤。故選:C。
11.答案:C;鐵(合理即可)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汞、銅排在氫的后面,不能與稀鹽酸反應,鋅排在氫的前面,能與稀鹽酸反應,鐵排在氫的前面,也能與稀鹽酸反應。故選C,填:鐵。
12.答案:A;交叉
解析:A、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物理性質,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學性質。因此二者屬于并列關系,選項正確,符合題意;B、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因此二者屬于并列關系,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C、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因此二者屬于并列關系,選項錯誤,不符合題意;D、氧化反應是指物質和氧氣發生的反應,化合反應是指多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有些氧化反應為化合反應,是交叉關系。故答案為:A;交叉。
13.答案:B;將銅絲分別伸入硫酸亞鐵溶液、硝酸銀溶液中(合理即可)
解析:A、硫磺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雖除去了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沒有形成壓強差,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故選項實驗方案不合理;
B、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會觀察到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藍色,木炭不與稀硫酸反應,無明顯現象,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合理;
C、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和鐵均能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不能將生銹的鐵釘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鹽酸中,故選項實驗方案不合理;
故選B;
D驗證鐵、銅、銀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銅、硫酸亞鐵溶液、硝酸銀溶液,將銅絲分別伸入硫酸亞鐵溶液、硝酸銀溶液中,銅和硫酸亞鐵溶液不反應,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說明三種金屬活動性鐵>銅>銀(合理即可)。
14.答案:(1)元素;原子
(2)7;失去;質子數
(3)
15.答案:(1)酒精或
(2)氧氣和水
(3)B
(4)糯米;五花肉
(5)乳化
解析:(1)碘酒用于消毒殺菌,溶劑是酒精或;
(2)鐵鍋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
(3)溶于水時,溫度下降的是硝酸銨,故選:B;
(4)糯米和五花肉是肉粽的主要原料,其中富含糖類的是糯米;
(5)用洗滌劑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
16.答案:(1)常溫下,過氧化氫分解很慢
(2)
(3)酸性;溶氧量隨pH增大先變大后變小
(4)溶液的pH影響過氧化氫分解
解析:(1)實驗1在試管①中加入4%的溶液5mL,由于常溫下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很慢,產生的氧氣較少,不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2)實驗2在試管②和③中各取4%的溶液5mL,分別放在冷水和熱水中,試管③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越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由圖3可知,橫坐標表示過氧化氫溶液的pH,pH小于7時溶氧量較少,過氧化氫溶液較穩定,說明過氧化氫溶液呈酸性;縱坐標為溶氧量隨pH變化,由曲線變化知溶氧量隨pH變化的趨勢是先變大后變小。
(4)實驗3研究pH對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響,由圖像可知溶液的pH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
17.答案:(1)化合物
(2)燒杯、漏斗和玻璃棒
(3)
(4)硫酸鋇難溶于水,且不和酸反應
(5)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鋇,充分反應后過濾
解析:(1)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
(2)過濾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3)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碳酸鋇能和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鋇鹽,而硫酸鋇無毒,是因為硫酸鋇難溶于水,不和酸反應;
(5)碳酸鋇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鋇能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則濾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過量的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則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鋇和稀鹽酸的混合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的溶液為氯化鈉溶液。
18.答案:(1)鐵架臺
(2);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3)a
(4);控制反應速率(控制藥品滴加的量或節約藥品);長頸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長頸漏斗末端沒有液封)
(5)AE或AF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1為鐵架臺;
(2)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管口有棉花團,應選用高錳酸鉀制氧,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為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熱的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的炸裂,所以加熱固體藥品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3)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若用G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長進短出,因此從a端通入;
(4)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為:;B裝置可以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產生平穩的氣流(合理即可);C裝置長頸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產生的氣體會從長頸漏斗逸出,應伸入液面以下進行液封;
(5)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甲烷,應選用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甲烷()難溶于水,相對分子質量16小于29,密度比空氣小,所以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填:AF或AE。
19.答案:(1)放熱;
(2)指示劑
(3)C
(4)氫氧化鈉變質生成了碳酸鈉,鹽酸與碳酸鈉發生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
(5)11.7;2.7
(6)氯化氫溶于水也可導致注射器4的活塞恢復至2 mL刻度附近;注射器2中溶液仍為無色,注射器4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解析:(2)無色酚酞溶液遇到堿性溶液變成紅色,遇到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變色,因此可以用作酸和堿的指示劑。
(3)一開始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酚酞變成無色,可能是大于13,也可能是小于8.3,但由于加入稀鹽酸后,氫氧化鈉溶液堿性減弱,出現紅色,故a的數值只可能大于13。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氫氧化鈉中的鈉元素質量與生成的氯化鈉中鈉元素質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鈉質量為,恢復至室溫,稱得混合物的總質量為36.7 g,水的質量為36.7 g-11.7 g=25 g,室溫下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 NaCl,故25g水最多能溶解9 g NaCl,氯化鈉沉淀的質量為11.7 g-9 g=2.7 g。
(6)注射器2中沒有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只有氯化氫溶于水,活塞也恢復至2 mL刻度附近,故氯化氫溶于水也可導致注射器4的活塞恢復至2 mL刻度附近,因此不足以說明注射器4中氯化氫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為了說明中和反應已發生,可以通過注射器2和4中溶液顏色的變化來說明,注射器2中未發生反應,溶液依然為無色,注射器4中發生反應,氫氧化鈉消耗,溶液不再是堿性,所以溶液的紅色會消失。
20.答案:(1)、
(2)16%
解析:(1)處理一定量的含有硫酸和硫酸銅的廢液,第①次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先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待硫酸反應完全,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第①次加入100g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氫氧化銅沉淀9.8,第②次加入100g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氫氧化銅沉淀19.6g,第③次加入100g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氫氧化銅沉淀9.8g,說明100g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完全反應能生成19.6g氫氧化銅沉淀,第③次加入100g氫氧化鈉溶液,只生成了9.8g氫氧化銅沉淀,說明硫酸銅已經完全反應,氫氧化鈉有剩余,則第3次過濾后,濾液中溶質的成分為氫氧化鈉和硫酸鈉,化學式為、;
(2)解:根據題意,100g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完全反應能生成19.6g氫氧化銅沉淀
設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所用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答:所用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城| 临邑县| 博野县| 班玛县| 若羌县| 迁西县| 宜川县| 黄梅县| 育儿| 江安县| 丹寨县| 新干县| 樟树市| 巴青县| 靖远县| 鄂托克前旗| 正蓝旗| 陵川县| 高阳县| 禄劝| 贵定县| 高要市| 黎城县| 喀喇| 夏津县| 德令哈市| 麻城市| 堆龙德庆县| 英吉沙县| 波密县| 武城县| 昂仁县| 阿拉善盟| 改则县| 博客| 宣武区| 乌什县| 康平县| 同德县| 宜城市|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