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 【四川專用】(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N-14、O-16、Na-23、Mg-24、S-32、Cl-35.5、Ca-40、Ag-108、Ba-137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金屬拉成細絲 B.電解水C.煤燃燒 D.動植物呼吸2.[2024年吉林中考真題]建設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合理的垃圾分類、有效的垃圾回收與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可減少“白色污染”B.廢棄電池填埋處理會造成土壤污染C.廢舊金屬回收利用能節約金屬資源D.生活垃圾露天焚燒能保護生態環境3.[2024年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氮化鎵()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鎵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氮化鎵屬于混合物C.氮化鎵屬于復合材料 D.太陽能屬于新能源4.[2024年海南中考真題]宋代李重元在《憶王孫 ·夏詞》中寫到“過雨荷花滿院香”。從微觀角度分析,花香飄 滿院的合理解釋是(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的體積變大 C.分子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運動5.[2024年遼寧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水澆滅燃著的木柴——降低著火點B.用燒杯罩住點燃的蠟燭,蠟燭熄滅——隔絕空氣C.設置隔離帶,防止森林火災蔓延——降低溫度D.紅磷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紅磷不是可燃物6.[2024年山東日照中考真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霉變食物含有黃曲霉毒素,蒸煮后可以食用B.多食用含鈣豐富的牛奶、蝦皮等食物可預防貧血C.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壞血病,應多食用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D.纖維素在人體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應攝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糧等食物7.[2024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氮氣難溶于水,可用作保護氣B.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作鉛筆芯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作燃料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劑8.[2024年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實驗室用、制取”涉及的實驗裝置及操作不正確的是( )A.裝入 B.制備C.干燥 D.收集9.[2024年西藏中考真題]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A.:表示2個氧原子B.:表示2個鋁元素C.:表示7個二氧化硫D.: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10.[2024年四川德陽中考真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參與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微粒“R”的化學式為B.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數目均保持不變C.參加反應的與的質量之比為1:2D.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11.[2024年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中的 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灼熱銅網B 比較鋁合金和鋁的硬度 將鋁合金和鋁相互刻劃,鋁表面出現劃痕,則鋁的硬度小C 鑒別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 取樣,分別燃燒并聞氣味,有燒毛發氣味的是羊毛纖維D 檢驗集氣瓶內氣體是否為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熄滅,則該氣體是12.[2024年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人被有些蚊蟲叮咬后,蚊蟲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使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而痛癢。下圖是生活中常見物質的pH,可以減輕痛癢癥狀的物質是( )A.醋 B.蘋果汁 C.蘿卜汁 D.肥皂水13.[2024年廣東中考真題]硫酸鋁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硫酸鋁飽和溶液從10 ℃升溫至40 ℃,仍是飽和溶液B.20 ℃時,將16.0 g硫酸鋁加入50.0 g水中,形成不飽和溶液C.30 ℃時,硫酸鋁的溶解度為36.4 gD.40 ℃時,硫酸鋁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5.8%14.[2024年湖北武漢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物質及變化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及反應。其中甲、乙、丙均是單質且由不同種元素組成,丁是氧化物。“—”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反應前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價改變B.甲、丙可以都是金屬,且金屬活動性:甲>丙C.→丁的反應體現了氧氣的氧化性D.丁→丙的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空2分,共58分)15.(7分)[2024年江蘇南通中考真題]氫氣的制取與儲存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熱點。Ⅰ.制取氫氣(1)相同溫度下,相同大小的Fe片、Zn片,投入到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制取,反應更劇烈的是_______(填“Fe”或“Zn”)。(2)高溫下C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CO和水蒸氣繼續反應得到和。①CO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應后的氣體中含有、CO、及水蒸氣,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可提高在混合氣體中的百分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太陽能電廠富余電力電解水制氫,電極上微觀粒子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太陽能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B電極表面生成的過程可描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儲存氫氣(4)碳納米管(圖2)與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研究表明碳納米管吸附儲氫的能力是活性炭的10倍。碳納米管吸附儲氫屬于 _______變化。(5)是一種儲氫合金。350℃時,與反應生成,中Mg與H的質量比為12:1,則n=_____。16.(7分)[2024年山東泰安中考真題]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該反應及A裝置制取少量氧氣的主要操作步驟有: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質;②組裝儀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④向錐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錳;⑤收集氣體。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填序號)。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2)如果用E裝置收集氧氣,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的現象時,再開始收集。(3)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此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標號);若用F裝置收集氨氣,則氣體要從______(填“m”或“n”)端通入。(4)實驗室利用裝置A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用C裝置而不用E裝置收集氣體的原因是______。17.(5分)[2024年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實驗室以一種工業廢渣(主要成分為,含少量、、)為原料制備。實驗過程如下:已知:①在溶液中,pH=5.0時完全轉化為沉淀,pH=8.5時開始生成沉淀。②在過量溶液中會生成沉淀。(1)“酸溶”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時發生的反應為。①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有O、_________。②“酸溶”時需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3)“調pH”時,需控制溶液pH為______________。(4)“沉鎂”時,為提高的純度,試劑加入順序為____(填“a”或“b”)。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b.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18.(8分)[2024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質檢員對某氯化鈉樣品進行分析,方法如下:步驟一:稱取100.0g樣品,完全溶于300.0g蒸餾水中。步驟二: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沉淀用蒸餾水洗滌、烘干后為4.66g;洗滌液并入濾液,繼續加蒸餾水至總質量為500.0g。步驟三:取步驟二所得溶液50.0g,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20.0%的溶液至氯離子恰好完全沉淀;重復操作3次,平均每次消耗溶液136.0g。假設雜質中除硫酸鈉外,均不參加上述反應。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寫出解題過程):(1)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分)(2)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分)19.(12分)[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實驗室提供的用品有:氫氧化鈉固體、一瓶久置的生石灰、稀鹽酸、無色酚酞溶液、蒸餾水及所需的各種儀器。【問題引領】如何判斷化學反應發生?【觀點表達】甲組同學認為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就可以判斷;乙組同學認為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不一定能夠準確判斷。于是乙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下列實驗。實驗活動一:【交流總結】同學們結合“現象觀察記錄”分析得出:只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不能準確判斷發生了化學變化同學們依據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交流討論后達成共識:應該有“有新物質生成”或“某反應物消失”來作為判斷依據。【活動引領】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看法,同時又提出了新的問題:用你們的“判斷依據”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是否變質。實驗活動二:【表達交流】(1)依據上述現象同學們能夠確定此樣品有一定含有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但無法確定是否含氫氧化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歸納總結】大家分析認為從“反應物消失”和“新物質生成”角度進行的定性實驗均不能確定此樣品是否變質。【思維引領】老師鼓勵同學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同學們思考后決定從定量的角度驗證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從而判斷原樣品是否變質。實驗活動三:再取12.1g生石灰樣品得到22.2g固體(2)同學們通過數據比較確定了此樣品成分,并計算出此樣品的變質程度為_________(變質的氧化鈣占變質前純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結論與評價】經過“實驗活動三”的深入探究,同學們運用定量實驗找到了根據“某反應物減少”也可以準確判斷化學反應發生的“新方法”。老師對同學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思維給予肯定。【拓展反應】(3)同學們意猶未盡,通過計算得出若將“實驗活動一”中得到的溶液蒸干,理論上可得固體質量為____________。宏觀現象都有其微觀本質,請從微觀角度分析中溶液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與最初氫氧化鈉固體質量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A、金屬拉成細絲,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正確。B、電解水,有新物質氫氣和氧氣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C、煤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D、動植物呼吸,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A。2.答案:D解析:生活垃圾露天焚燒,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煙塵,造成環境污染。3.答案:D解析:A.鎵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此選項錯誤;B.氮化鎵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此選項錯誤;C.氮化鎵是一種化合物,是半導體材料,此選項錯誤;D.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此選項正確。故選D。4.答案:D解析:“過雨荷花滿院香”,是因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荷花花香,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5.答案:B解析:A、用水澆滅燃著的木柴,其滅火原理是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著火點,故選項說法錯誤。B、用燒杯罩住點燃的蠟燭,蠟燭熄滅,其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故選項說法正確。C、設置隔離帶,防止森林火災蔓延,其滅火原理是隔離可燃物,故選項說法錯誤。D、紅磷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6.答案:D解析:A、霉變食物含有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題意;B、多食用含鈣豐富的牛奶、蝦皮等食物,可以補充鈣元素,預防佝僂病,骨質疏松,多食用含鐵元素的食物可以預防貧血,不符合題意;C、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不符合題意;D、纖維素在人體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應攝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糧等食物,可以補充纖維素,促進消化,符合題意。故選D。7.答案:D解析:A、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故選項說法錯誤。B、石墨質軟,呈深灰色,可在紙上留下痕跡,可用作鉛筆芯,故選項說法錯誤。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選項說法錯誤。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劑,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8.答案:B解析:A、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傾斜(或平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圖中所示操作正確。B、用圖示裝置制取氧氣時,長頸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生成的氧氣由長頸漏斗逸出,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用濃硫酸干燥氧氣時,氧氣應從長管通入,經濃硫酸干燥后由短管排出,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與空氣中的其他成分不反應,因此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氧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故選:B。9.答案:D解析:A、表示1個氧離子,故A錯誤;B、元素符號前出現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故表示2個鋁原子,故B錯誤;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式前出現數字表示幾個分子,故表示7個二氧化硫分子,故C錯誤;D、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故D正確;故選:D。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B解析:硫酸鋁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將硫酸鋁的飽和溶液從10 ℃升溫至40 ℃,將變為不飽和溶液,A錯誤;20 ℃時,硫酸鋁的溶解度為36.4 g,即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硫酸鋁的質量為36.4 g,所以將16.0 g硫酸鋁加入50.0 g水中,能全部溶解,形成不飽和溶液,B正確:30 ℃時,硫酸鋁的溶解度大于36.4 g,C錯誤;40 ℃時,硫酸鋁的溶解度為45.8 g,硫酸鋁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D錯誤。14.答案:D解析:A、甲和乙都是單質且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甲能轉化成乙,則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置換反應前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故選項說法正確。B、甲、丙可以都是金屬,比如甲是鋅,丙是鐵,丁是氧化鐵,乙是銅,滿足題意,金屬活動性鋅>鐵,即甲>丙,故選項說法正確。C、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中提供氧的物質具有氧化性,所以→丁的反應體現了氧氣的氧化性,故選項說法正確。D、若甲是鋅,丙是鐵,丁是氧化鐵,乙是銅,滿足題意,此時丁→丙的反應可以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15.答案:(1)Zn(2);氧化鈣與水蒸氣反應,消耗了水蒸氣,使氫氣的百分含量提高(3)可再生能源;氫離子在B電極上得到電子生成氫氣分子(4)物理(5)2解析:(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與酸反應的速度就越快,由于鋅(Zn)在鐵(Fe)的前面,因此相同溫度下,相同大小的Fe片、Zn片投入到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Zn與稀鹽酸的反應會更劇烈。(2)①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CO)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反應后的氣體中含有、CO、及水蒸氣,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鈣()時,氧化鈣會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這個反應會消耗掉水蒸氣,從而使混合氣體中氫氣的百分含量提高。(3)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因為它來源于太陽,而太陽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在電解水的過程中,B電極是負極,負極上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這個過程可以描述為:水分子在電流的作用下被分解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氫離子在B電極上得到電子生成氫氣分子;故答案為:可再生能源;氫離子在B電極上得到電子生成氫氣分子。(4)碳納米管與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這使得它們都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當它們用于吸附儲氫時,只是將氫氣分子吸附在表面或孔隙中,并沒有改變氫氣的化學性質,因此這個過程屬于物理變化。(5)在中,鎂(Mg)與氫(H)的質量比為12:1,設中氫原子的個數為n,則鎂與氫的質量比可以表示為(因為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根據題目給出的質量比12:1,我們可以列出等式:,解這個等式得到n=2。16.答案:(1);C(2)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3)B;n(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解析:(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利用該反應及A裝置制取少量氧氣是要先組裝儀器,然后檢查裝置氣密性,再向錐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錳,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最后收集氣體,操作步驟為②①④③⑤,故選:C;(2)用E裝置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的現象時,再開始收集,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是裝置內的空氣;(3)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為固固加熱型反應,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B,氨氣密度比空氣小,若用F裝置收集氨氣,則氣體要從n端通入;(4)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用C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而不用E裝置排水法收集CO,氣體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17.答案:(1)(2)Fe;廢渣溶解充分,提高原料的浸出率(3)(4)b解析:(1)“酸溶”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2)“氧化”時發生的反應為。①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化合價升高;氧元素由﹣1價還原到﹣2價,因此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有O、Fe;②“酸溶”時需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原因可能是保證廢渣溶解充分,提高原料的浸出率,為過氧化氫氧化亞鐵離子提供酸性環境等;(3)在溶液中,pH=5.0時完全轉化為沉淀,pH=8.5時開始生成沉淀。所以“調pH”時,需控制溶液pH為之間;(4)在過量溶液中會生成沉淀,“沉鎂”時,為提高的純度,試劑加入順序為: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故選b。18.答案:(1)2.84%(2)91.26%解析:(1)設100g樣品中硫酸鈉的質量為x則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答: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2.84%。(2)136g硝酸銀溶液中溶質質量為136g×20%=27.2g設50g溶液中的質量為y500g溶液中有的質量為9.36g×10=93.6g設步驟一中生成的質量為z則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答: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91.26%。19.答案:(1)氧化鈣或;碳酸鈣或;(2)25%(3)5.85g;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時,氫氧化鈉中的氫氧根離子最終被替換為等數量的氯離子解析:(1)生石灰樣品加水放熱,說明樣品中一定有氧化鈣(),因為氧化鈣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樣品全部溶解,說明樣品中一定沒有碳酸鈣(),因為碳酸鈣難溶于水;氧化鈣與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所以無法確定溶液中的氫氧化鈣是原來就有的還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設變質后樣品中氧化鈣()的質量為x,氫氧化鈣[]質量為y,則最終所得固體是氯化鈣(),根據鈣元素質量守恒,有聯立這兩個方程式,解得x=8.4g,y=3.7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樣品中的氫氧化鈣中鈣元素來源于變質的氧化鈣,則變質的氧化鈣的質量為,則樣品的變質程度為(3)①設理論上可得固體質量為m②該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化根離子結合生成水,但鈉離子、氯離子不變,氫氧根離子()化學式量為17,而氯離子()化學式量為35.5,最終固體由變為,從微觀角度分析c中溶液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與最初氫氧化鈉固體質量不同的原因: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時,氫氧化鈉中的氫氧根離子最終被替換為等數量的氯離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