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新寧縣十校聯考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新寧縣十校聯考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新寧縣十校聯考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新寧模擬)下列我國古代的發明或技術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濕法煉金 B.活字印刷 C.地動儀 D.指南針
【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濕法煉金是利用較活潑金屬鐵來置換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活字印刷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地動儀是用來檢測地震的儀器,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指南針是利用磁體的指向性來指示方向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
2.(2025·新寧模擬)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滴加液體
B.取用液體試劑
C.點燃酒精燈
D.檢查裝置氣密性
【答案】C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解析】【解答】A、使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應該豎直懸空防止藥品污染,該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B、取用液體藥品時,試劑瓶蓋應倒放在桌面上,試管口和試劑瓶口緊挨,標簽向著手心防止藥品腐蝕標簽,該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C、酒精燈用火柴點燃,不能用酒精燈引燃,以免失火,該操作錯誤,符合題意;
D、裝置氣密性檢查方法是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來判斷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該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
B、根據藥品的取用瓶塞倒放于桌面,試劑瓶緊挨量筒,細口瓶標簽面向手心,防止藥品腐蝕標簽來解答;
C、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應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來解答;
D、根據制取氧氣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是先把導管放與水中后,再雙手掌緊貼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來判別氣密性來解答。
3.(2025·新寧模擬)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NO2 B.N2 C.SO2 D.PM2.5
【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空氣污染物有粉塵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會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和氮氣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空氣污染物有粉塵( PM2.5 )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來解答。
4.(2025·新寧模擬)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放出熱量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答案】C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解答】A、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并且生成白色固體物質,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來解答;
B、根據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來解答;
C、根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物質來解答;
D、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放熱來解答。
5.(2025·新寧模擬)如圖是氟原子結構示意圖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x的值為7
B.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氟屬于非金屬元素
D.氟原子的質量為19.00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故x=9-2=7,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氟原子有兩層電子,所以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氟”字帶有氣字頭可知,氟屬于非金屬元素,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氟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原子的電子數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來解答。
6.(2025·新寧模擬)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其有效成分是水楊酸。下列關于水楊酸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楊酸由水楊酸分子構成
B.水楊酸由碳、氫、氧元素組成
C.一個水楊酸分子中含有16個原子
D.水楊酸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2∶1
【答案】D
【知識點】物質的微粒性;物質的元素組成;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機物,而水楊酸是一種有機物,它是由水楊酸分子構成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水楊酸的化學式C7H6O3,水楊酸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一個水楊酸分子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16個原子構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水楊酸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6)∶(16×3)=1∶8,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來解答。
7.(2025·新寧模擬)明礬石廣泛用于造紙、制革、化工。其化學式為,的值是
A.5 B.6 C.7 D.8
【答案】B
【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而化合物中鉀元素+1價,鋁元素+3價,硫酸根-2價,氫氧根-1價,故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來計算(+1)+(+3)×3+(-2)×2+(-1)×x=0,解得x=6。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8.(2025·新寧模擬)如圖是木炭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下列操作或結論正確的是
A.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說明反應已開始
B.實驗結束應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把氧化銅還原為銅
D.固體減少的質量小于消耗碳的質量
【答案】C
【知識點】碳、一氧化碳、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解析】【解答】A、試管中有空氣,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的原因是空氣受熱膨脹,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如果實驗結束后立即倒出粉末,此時產物銅的溫度較高,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木炭具有還原性,能奪取氧化銅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銅還原成單質銅,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固體減少的質量等于氧化銅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質量和參加反應的碳元素的質量的總和,故固體減少的質量大于消耗碳的質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碳在高溫下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固體減少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氧化銅中的氧元素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之和,銅和氧氣在加熱時會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來解答。
9.(2025·新寧模擬)洋洋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物質的分類 B.安全常識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不一定含有多種元素 加油站、面粉廠——嚴禁煙火 夜間煤氣泄漏——關閉閥門,開燈檢查
C.性質與用途 D.粒子中的數量關系
石墨能導電——作鉛筆芯 金剛石硬度大——切割玻璃、大理石 陽離子——質子數一定大于電子數 原子——質子數一定等于中子數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基礎知識點歸納;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但不一定含有多種元素,如氧氣與臭氧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種元素,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加油站、面粉廠中均含有可燃性的物質,故該場所需要嚴禁煙火,否則會產生爆炸現象;煤氣是具有可燃性的氣體,不純時燃燒可能發生爆炸現象,故發現煤氣泄漏應該立即關閉閥門后開窗通風,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石墨質軟呈深灰色可制成鉛筆芯;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大理石,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形成的,故陽離子中質子數一定大于電子數;在原子中質子數一定等于電子數,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數,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來解答;
B、根據面粉、汽油、煤氣均是可燃物,可燃物的混合氣體遇到明火可能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C、根據石墨和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碳的單質,石墨軟且是黑色,金剛石硬度大來解答;
D、根據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原子中的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來解答。
10.(2025·新寧模擬)向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粉和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說法正確的是
A.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B.濾液中一定有和
C.濾渣中一定有,可能有和
D.濾液中一定無,可能有
【答案】B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g、Al、Zn、Cu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l>Zn>Cu>Ag,因此向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粉和粉,鋅不和Al(NO3)3不發生反應,Zn優先與AgNO3發生反應,當Zn完全反應后,Cu繼續與AgNO3發生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藍色濾液,說明溶液中存在Cu2+,即Cu粉發生了反應,因此濾渣中一定不存在Al和Zn,一定存在Ag,硝酸銀反應時可能過量、恰好或少量,故可能存在Cu;濾液中一定存在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存在AgNO3。A、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一定不含鋅,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不可能有氣泡產生,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濾液中一定存在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存在AgNO3,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一定不含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濾液中一定存在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存在AgNO3,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l>Zn>Cu>Ag,強者置換弱者來解答。
11.(2025·新寧模擬)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鋁制易拉罐應放入下列哪種圖標的垃圾桶中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廢舊金屬鋁是金屬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A圖是可回收物的標志,B是有害垃圾的圖標,C是其它垃圾是指危害較小的垃圾,D是廚余垃圾。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廢舊金屬、塑料、和紙張均是可回收的垃圾,生活中常見圖標來解答。
12.(2025·新寧模擬)下列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弱的是
A.鎂 B.銀 C.鋅 D.汞
【答案】B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鉀、鈣 、 鈉 、 鎂 、 鋁 、 鋅、 鐵、錫、鉛、(氫)、銅、 汞、 銀、 鉑、 金 ,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可知在鎂、銀、鋅和汞中活動性最弱的是銀。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是由強到弱來解答。
13.(2025·新寧模擬)實驗室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時,下列原因會導致質量分數偏大的是
A.用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
B.配制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灑出
C.氯化鈉固體不純
D.向燒杯中加水時有水灑出
【答案】D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平行讀數,若仰視讀數會比實際液體小,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不符合題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灑出,溶質質量分數不變,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固體不純,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不符合題意;
D、向燒杯中加水時有水灑出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時的操作順序是計算、稱固體、量液體、裝瓶貼標簽,若量取液體采用俯視讀數會導致質量分數偏大或者向燒杯中傾倒液體時有灑落出燒杯外時會使質量分數偏大來解答。
14.(2025·新寧模擬)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鹽酸 加入過量的CaCO3,過濾
B 鑒別NaCl溶液和NaOH溶液 取樣,滴加CuSO4溶液,觀察現象
C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取樣,滴加石蕊試液,觀察現象
D 除去O2氣體中混有的CO2氣體 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物質的除雜、凈化;物質的檢驗、鑒別
【解析】【解答】A、加過量的碳酸鈣,氯化鈣不反應,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過濾,可除去氯化鈣中的鹽酸,不符合題意;
B、滴加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現象的為氯化鈉溶液,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
C、稀鹽酸和稀硫酸都顯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不能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不與氧氣反應,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可除去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物質的除雜原則和鑒別方法分析,物質除雜時選擇的藥品要只與雜質發生反應,不與原物質反應,且在除雜時不能引入新雜質,而物質的鑒別需通過不同現象加以區分。
15.(2025·新寧模擬)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所對應敘述關系的是
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
B.在恒溫條件下,將飽和的NaCl溶液蒸發適量水
C.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
D.向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D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溶液堿性減弱但始終是堿性溶液,pH大于7,該圖示錯誤,不符合題意;
B、在恒溫條件下,蒸發NaCl的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后的溶液任然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該圖象錯誤,不符合題意;
C、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稀硫酸完全反應氫氣的質量不變,該圖象錯誤,不符合題意;
D、向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藍色沉淀和氯化鈉,直到氯化銅完全反應沉淀質量不變,該圖示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氫氧化鈉是堿加水稀釋后堿性減弱,pH值任然大于7來解答;
B、根據某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故恒溫蒸發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
C、根據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來解答;
D、根據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來解答。
16.(2025·新寧模擬)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空氣”。
(1)分類:空氣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推斷: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的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和底部均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   (填化學式)。
(3)環保:下列保護空氣的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填序號,雙選)。
A.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
B.禁止車輛出行
C.使用清潔能源
【答案】(1)混合物
(2)CO2
(3)A;C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空氣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2)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它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鈣白色沉淀,所以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和底部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CO2。
(3)A、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吸附粉塵等,有助于凈化空氣,該措施合理;
B、禁止車輛出行不現實,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該措施不合理;
C、使用清潔能源可減少傳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護空氣,該措施合理。
故答案為:AC.
【分析】(1)根據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組成來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來解答;
(3)根據植樹造林、節能減排、使用清潔能源防止空氣污染來解答。
(1)空氣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多種物質組成,根據混合物的定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空氣屬于混合物。
(2)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它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是白色沉淀,所以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的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和底部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CO2。
(3)A、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吸附粉塵等,有助于凈化空氣,該措施合理;
B、禁止車輛出行不現實,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該措施不合理;
C、使用清潔能源,可減少傳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護空氣,該措施合理。
故選AC。
17.(2025·新寧模擬)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根據下列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表示原子的微觀粒子有   種(填數字)。
(2)A為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與氯原子的化學性質最相似的是   (填序號)。
(3)由硫和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答案】(1)3
(2)E
(3)Na2S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大于電子數是陽離子,質子數小于電子數的是陰離子。故ADE是原子結構且原子結構的微粒有3種,B是陽離子,C是陰離子。
(2)原子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故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與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7的原子結構是E。
(3)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硫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2 價,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1 價,故由硫和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分析】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質子數決定元素、原子的種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以及原子得失電子數;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1)原子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A 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17,是原子;
B 中質子數 = 11,核外電子數 = 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是陽離子;
C 中質子數 = 16,核外電子數 = 18,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是陰離子;
D 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11,是原子;
E 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35,是原子。
所以表示原子的微觀粒子有 A、D、E,共 3 種。
(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A(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 7,E 最外層電子數也是 7,所以與氯原子化學性質最相似的是 E。
(3)硫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2 價,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1 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該化合物中鈉原子和硫原子個數比為,所以由硫和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18.(2025·新寧模擬)鐵合金、鋁合金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
(1)鋁元素在地殼中含量(質量分數)位居第   (填數字)。
(2)不銹鋼具有抗腐蝕性能好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可用于______(雙選,填序號)
A.制造玩具 B.制造醫療器械 C.焊接金屬
(3)生鐵硬度大于鋼是因為生鐵中含碳量更   。(填“高”或“低”)。
【答案】(1)3
(2)A;B
(3)高
【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解答】(1)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等,而鋁元素位居第 3 。
(2)A、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好,用于制造玩具,可延長玩具使用壽命,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醫療器械需要具備良好的抗腐蝕性,不銹鋼能滿足這一要求,可用于制造醫療器械,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焊接金屬一般使用焊錫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
(3)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生鐵中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生鐵硬度大于鋼是因為生鐵中含碳量更高。
【分析】(1)根據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鈣來解答;
(2)根據鋼是鐵的合金,常用于制造玩具、醫療器械、理發刀等來解答;
(3)根據生鐵和鋼均是鐵的合金,生鐵的含碳量大于鋼來解答。
(1)地殼中元素含量(質量分數)前幾位依次是氧、硅、鋁、鐵等,鋁元素位居第 3 。
(2)A、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好,用于制造玩具,可延長玩具使用壽命,A 正確。
B、醫療器械需要具備良好的抗腐蝕性,不銹鋼能滿足這一要求,可用于制造醫療器械,B 正確。
C、焊接金屬一般使用焊錫等,而不是不銹鋼,C 錯誤。
故選AB。
(3)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生鐵含碳量為2%~4.3%,鋼含碳量為0.03%~2%,生鐵硬度大于鋼是因為生鐵中含碳量更高。
19.(2025·新寧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地質封存是一種可以實現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的地質工程技術。地質封存是通過管道將注入到枯竭油氣田、深部成水層或不可采煤層的密閉地質構造中,形成長時間或者永久性對,的封存。
不可采煤層封存技術是將注入煤層,將吸附于煤層,而驅替出煤層氣(主要成分為甲燒CH4)。其封存過程如圖1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兩大系統。煙氣注入到煤層后,由于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和N2逐漸被驅替并脫附,再通過采出井抽出。研究人員為了尋找吸附能力最強的煤,對不同的煤在相同條件下吸附的能力進行研究,結果如圖2所示。
然而,不可采煤層封存也涉及多種安全風險。如注入后,易引發地質體結構失穩,導致泄露,使土壤、水酸化,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不可采煤層在封存的同時可實現煤層氣高效采收
B.對環境的危害是形成酸雨,使土壤、水酸化
C.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環
D.空氣中的產生途徑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動植物呼吸
(2)對比圖2中的四條曲線,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相同時,   。
(3)的捕集可以采用化學吸收法。如,利用堿性吸收劑CaO與反應生成碳酸鈣,再將所得產物在高溫下煅燒重新獲得CaO。高溫煅燒生成的CaO疏松多孔,其結構與活性炭相似,在捕集過程中對具有良好的   性。
【答案】(1)A;C;D
(2)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
(3)吸附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1)A、由短文可知,不可采煤層封存CO2時將CO2吸附于煤層,驅替出煤層氣(主要成分CH4),可實現煤層氣高效采收,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的運動循環不止的現象;氧循環是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環狀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空氣中的產生CO2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動植物呼吸等,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D.
(2)觀察圖 2,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代表無煙煤的曲線對應的CO2吸附量數值最大,所以得出壓力相同時,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
(3)高溫煅燒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結構與活性炭相似,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在捕集過程中CaO對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分析】(1)根據題意分析封存二氧化碳的同時可開采煤層,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會形成酸雨,自然界的碳、氧循環可以平衡生態系統來解答;
(2)根據圖2分析可知,壓力相同時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來解答;
(3)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來解答。
(1)A、由短文可知,不可采煤層封存CO2時,將CO2吸附于煤層,驅替出煤層氣(主要成分CH4),可實現煤層氣高效采收,A 正確;
B、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不是CO2,CO2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B 錯誤;
C、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巖石圈、水圈及大氣圈中交換,并隨地球的運動循環不止的現象;氧循環是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環狀態,C 正確;
D、空氣中的產生CO2途徑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動植物呼吸等,D 正確。
故選ACD。
(2)觀察圖 2,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代表無煙煤的曲線對應的CO2吸附量數值最大,所以得出壓力相同時,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
(3)高溫煅燒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結構與活性炭相似,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在捕集過程中CaO對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20.(2025·新寧模擬)氯化鈉和碳酸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經常把它們配成溶液來使用。圖1是氯化鈉與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時,氯化鈉與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g。
(2)將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不考慮溶劑蒸發),此時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或“<”)。
(3)時,取一支小試管,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和水充分振蕩后試管底部有少量固體剩余,將小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如圖2所示。然后取硝酸銨固體放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溶解,發現小試管底部的固體明顯增加,請解釋原因:   。
【答案】(1)36.6
(2)>
(3)硝酸銨溶于水后,燒杯內溶液的溫度降低;而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析出固體,所以小試管底部固體明顯增多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t2℃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均為36.6g。
(2)升高溫度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增大,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均是低溫下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較一致。而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則t1℃時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較大,則升溫后仍是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故氯化鈉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碳酸鈉;
(3)硝酸銨溶于水溫度降低,而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故降溫碳酸鈉的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所以小試管底部固體明顯增多。
【分析】(1)根據一定溫度下的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較來解答;
(2)根據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是溶解度除以溶解度和100克水之和,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升溫度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
(3)根據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降溫碳酸鈉的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來解答。
(1)由圖可知,t2℃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均為36.6g。
(2)升高溫度,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增大,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溶液,但溶質質量分數不變,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則t1℃時,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較大,則升溫后,仍是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
(3)硝酸銨溶于水后,燒杯內溶液的溫度降低,而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析出固體,所以小試管底部固體明顯增多。
21.(2025·新寧模擬)化學小組同學用下圖實驗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實驗A、B、C中,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不平衡的是   (填字母),原因是   。
(2)實驗C中銅粉是否足量對實驗結果   (填“有”或“無”)影響,銅粉加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從宏觀和微觀進一步分析,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數目 B.分子數目 C.元素種類 D.物質種類
E.物質總質量
【答案】(1)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
(2)無;
(3)A;C;E
【知識點】酸堿鹽的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天平不平衡;
B、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天平平衡;
C、銅在密封裝置中和氧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任然在密閉容器內,天平平衡。
(2)實驗C中銅粉無論是否足量,反應的物質總質量不變,因此對實驗結果無影響;銅與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的方程式為;
(3)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宏觀來看元素種類、質量也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由于分子種類改變所以分子數目可能改變。
故答案為:ACE.
【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有氣體產生或參加需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否則天平不會稱量氣體的質量來解答;
(2)根據銅和氧氣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天平平衡,二者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來解答;
(3)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解答。
(1)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不平衡;
B: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平衡;
C:裝置密封,則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平衡;
故填: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
(2)實驗C中銅粉無論是否足量,反應的物質總質量不變,因此對實驗結果無影響;銅與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無;;
(3)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宏觀來看元素種類、質量也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由于分子種類改變所以分子數目可能改變,故選ACE。
22.(2025·新寧模擬)中和反應是化學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中和反應展開了探究。
【實驗目的】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步驟】
步驟一:取一定量稀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紅色。
步驟二: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向燒杯中逐滴加入,邊滴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紅色變淺直至消失。
步驟三:向溶液中繼續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至蒸干,有白色固體產生。
【思考拓展】
(1)為確認步驟三中的白色固體是氯化鈉而不是氫氧化鈉,進行如表實驗:
步驟 現象 結論
將白色固體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兩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蕩,靜置 無   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體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蕩,靜置 出現    白色固體是Na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繼續探究】
興趣小組認為上述實驗對反應生成水缺少直觀的驗證。
查閱資料:(1)變色硅膠為藍色,吸水后呈紅色。(2)無水醋酸變色硅膠與NaOH固體充分混合,無明顯現象:變色硅膠與無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無明顯現象。
(2)興趣小組據此設計了如圖實驗,驗證中和反應有水生成:將無水醋酸迅速倒入裝有NaOH固體和變色硅膠的試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試管中不斷攪拌,觀察到變色硅膠由藍色逐新變為紅色,則證明了   。U形管內液面   (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
【答案】藍;白色沉淀;;中和反應有水生成;左低右高
【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若白色固體不是NaOH,則向溶液中滴加CuSO4 溶液無藍色沉淀生成;
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所以向另一份溶液滴加AgNO3 溶液,會出現白色沉淀,說明白色固體是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已知變色硅膠吸水后由藍色變為紅色,將無水醋酸倒入裝有NaOH固體和變色硅膠的試管中,變色硅膠由藍色逐漸變為紅色,說明有吸水情況發生,即證明了中和反應有水生成;該反應放出熱量,使錐形瓶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所以 U 形管內液面左低右高。
【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來解答;
(2)根據醋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醋酸鈉和水放熱來解答。
23.(2025·新寧模擬)為了測定某醫用雙氧水消毒液(標簽如圖)中過氧化氫的含量,取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和2.0g二氧化錳于燒杯中,充分反應。測得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1.2g。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氧氣的質量是   g。
(2)通過計算說明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與標簽是否相符。(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0.8
(2)解:設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1.7g
則10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為:1.7g×2=3.4g﹥3.0g,與標簽相符。
答: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與標簽相符。
【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因此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氧氣質量為:50.0g+2.0g-51.2g=0.8g。
(2)解: 設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解得x=1.7g
則10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為:1.7g×2=3.4g﹥3.0g,與標簽相符。
答: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與標簽相符。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計算出氧氣的質量,再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中的已知氧氣的質量來計算過氧化氫的質量和標簽進行比較來解答。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因此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氧氣質量為:50.0g+2.0g-51.2g=0.8g。
(2)根據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生成氧氣的質量,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化學方程式中過氧化氫和氧氣的質量關系,先計算出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然后換算成10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最后與標簽對比,得出結論。詳見答案。
1 / 1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新寧縣十校聯考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新寧模擬)下列我國古代的發明或技術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濕法煉金 B.活字印刷 C.地動儀 D.指南針
2.(2025·新寧模擬)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滴加液體
B.取用液體試劑
C.點燃酒精燈
D.檢查裝置氣密性
3.(2025·新寧模擬)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NO2 B.N2 C.SO2 D.PM2.5
4.(2025·新寧模擬)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放出熱量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5.(2025·新寧模擬)如圖是氟原子結構示意圖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x的值為7
B.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氟屬于非金屬元素
D.氟原子的質量為19.00
6.(2025·新寧模擬)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其有效成分是水楊酸。下列關于水楊酸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楊酸由水楊酸分子構成
B.水楊酸由碳、氫、氧元素組成
C.一個水楊酸分子中含有16個原子
D.水楊酸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2∶1
7.(2025·新寧模擬)明礬石廣泛用于造紙、制革、化工。其化學式為,的值是
A.5 B.6 C.7 D.8
8.(2025·新寧模擬)如圖是木炭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下列操作或結論正確的是
A.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說明反應已開始
B.實驗結束應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把氧化銅還原為銅
D.固體減少的質量小于消耗碳的質量
9.(2025·新寧模擬)洋洋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物質的分類 B.安全常識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不一定含有多種元素 加油站、面粉廠——嚴禁煙火 夜間煤氣泄漏——關閉閥門,開燈檢查
C.性質與用途 D.粒子中的數量關系
石墨能導電——作鉛筆芯 金剛石硬度大——切割玻璃、大理石 陽離子——質子數一定大于電子數 原子——質子數一定等于中子數
A.A B.B C.C D.D
10.(2025·新寧模擬)向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粉和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濾液。關于該濾渣和濾液說法正確的是
A.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B.濾液中一定有和
C.濾渣中一定有,可能有和
D.濾液中一定無,可能有
11.(2025·新寧模擬)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鋁制易拉罐應放入下列哪種圖標的垃圾桶中
A. B.
C. D.
12.(2025·新寧模擬)下列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弱的是
A.鎂 B.銀 C.鋅 D.汞
13.(2025·新寧模擬)實驗室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時,下列原因會導致質量分數偏大的是
A.用量筒取水時仰視讀數
B.配制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灑出
C.氯化鈉固體不純
D.向燒杯中加水時有水灑出
14.(2025·新寧模擬)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鹽酸 加入過量的CaCO3,過濾
B 鑒別NaCl溶液和NaOH溶液 取樣,滴加CuSO4溶液,觀察現象
C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取樣,滴加石蕊試液,觀察現象
D 除去O2氣體中混有的CO2氣體 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A.A B.B C.C D.D
15.(2025·新寧模擬)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所對應敘述關系的是
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
B.在恒溫條件下,將飽和的NaCl溶液蒸發適量水
C.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
D.向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16.(2025·新寧模擬)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空氣”。
(1)分類:空氣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推斷: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的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和底部均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   (填化學式)。
(3)環保:下列保護空氣的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填序號,雙選)。
A.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
B.禁止車輛出行
C.使用清潔能源
17.(2025·新寧模擬)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根據下列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表示原子的微觀粒子有   種(填數字)。
(2)A為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與氯原子的化學性質最相似的是   (填序號)。
(3)由硫和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18.(2025·新寧模擬)鐵合金、鋁合金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
(1)鋁元素在地殼中含量(質量分數)位居第   (填數字)。
(2)不銹鋼具有抗腐蝕性能好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可用于______(雙選,填序號)
A.制造玩具 B.制造醫療器械 C.焊接金屬
(3)生鐵硬度大于鋼是因為生鐵中含碳量更   。(填“高”或“低”)。
19.(2025·新寧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地質封存是一種可以實現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的地質工程技術。地質封存是通過管道將注入到枯竭油氣田、深部成水層或不可采煤層的密閉地質構造中,形成長時間或者永久性對,的封存。
不可采煤層封存技術是將注入煤層,將吸附于煤層,而驅替出煤層氣(主要成分為甲燒CH4)。其封存過程如圖1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兩大系統。煙氣注入到煤層后,由于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和N2逐漸被驅替并脫附,再通過采出井抽出。研究人員為了尋找吸附能力最強的煤,對不同的煤在相同條件下吸附的能力進行研究,結果如圖2所示。
然而,不可采煤層封存也涉及多種安全風險。如注入后,易引發地質體結構失穩,導致泄露,使土壤、水酸化,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不可采煤層在封存的同時可實現煤層氣高效采收
B.對環境的危害是形成酸雨,使土壤、水酸化
C.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環
D.空氣中的產生途徑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動植物呼吸
(2)對比圖2中的四條曲線,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相同時,   。
(3)的捕集可以采用化學吸收法。如,利用堿性吸收劑CaO與反應生成碳酸鈣,再將所得產物在高溫下煅燒重新獲得CaO。高溫煅燒生成的CaO疏松多孔,其結構與活性炭相似,在捕集過程中對具有良好的   性。
20.(2025·新寧模擬)氯化鈉和碳酸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經常把它們配成溶液來使用。圖1是氯化鈉與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時,氯化鈉與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g。
(2)將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不考慮溶劑蒸發),此時NaCl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或“<”)。
(3)時,取一支小試管,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和水充分振蕩后試管底部有少量固體剩余,將小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如圖2所示。然后取硝酸銨固體放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溶解,發現小試管底部的固體明顯增加,請解釋原因:   。
21.(2025·新寧模擬)化學小組同學用下圖實驗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實驗A、B、C中,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不平衡的是   (填字母),原因是   。
(2)實驗C中銅粉是否足量對實驗結果   (填“有”或“無”)影響,銅粉加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從宏觀和微觀進一步分析,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數目 B.分子數目 C.元素種類 D.物質種類
E.物質總質量
22.(2025·新寧模擬)中和反應是化學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中和反應展開了探究。
【實驗目的】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步驟】
步驟一:取一定量稀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紅色。
步驟二: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向燒杯中逐滴加入,邊滴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紅色變淺直至消失。
步驟三:向溶液中繼續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至蒸干,有白色固體產生。
【思考拓展】
(1)為確認步驟三中的白色固體是氯化鈉而不是氫氧化鈉,進行如表實驗:
步驟 現象 結論
將白色固體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兩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蕩,靜置 無   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體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蕩,靜置 出現    白色固體是Na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繼續探究】
興趣小組認為上述實驗對反應生成水缺少直觀的驗證。
查閱資料:(1)變色硅膠為藍色,吸水后呈紅色。(2)無水醋酸變色硅膠與NaOH固體充分混合,無明顯現象:變色硅膠與無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無明顯現象。
(2)興趣小組據此設計了如圖實驗,驗證中和反應有水生成:將無水醋酸迅速倒入裝有NaOH固體和變色硅膠的試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試管中不斷攪拌,觀察到變色硅膠由藍色逐新變為紅色,則證明了   。U形管內液面   (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
23.(2025·新寧模擬)為了測定某醫用雙氧水消毒液(標簽如圖)中過氧化氫的含量,取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和2.0g二氧化錳于燒杯中,充分反應。測得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1.2g。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氧氣的質量是   g。
(2)通過計算說明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與標簽是否相符。(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濕法煉金是利用較活潑金屬鐵來置換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活字印刷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地動儀是用來檢測地震的儀器,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指南針是利用磁體的指向性來指示方向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
2.【答案】C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解析】【解答】A、使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應該豎直懸空防止藥品污染,該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B、取用液體藥品時,試劑瓶蓋應倒放在桌面上,試管口和試劑瓶口緊挨,標簽向著手心防止藥品腐蝕標簽,該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C、酒精燈用火柴點燃,不能用酒精燈引燃,以免失火,該操作錯誤,符合題意;
D、裝置氣密性檢查方法是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來判斷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該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
B、根據藥品的取用瓶塞倒放于桌面,試劑瓶緊挨量筒,細口瓶標簽面向手心,防止藥品腐蝕標簽來解答;
C、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應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來解答;
D、根據制取氧氣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是先把導管放與水中后,再雙手掌緊貼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來判別氣密性來解答。
3.【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空氣污染物有粉塵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會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和氮氣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空氣污染物有粉塵( PM2.5 )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來解答。
4.【答案】C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解答】A、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并且生成白色固體物質,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來解答;
B、根據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來解答;
C、根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物質來解答;
D、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放熱來解答。
5.【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故x=9-2=7,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氟原子有兩層電子,所以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氟”字帶有氣字頭可知,氟屬于非金屬元素,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氟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原子的電子數層數決定元素的周期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來解答。
6.【答案】D
【知識點】物質的微粒性;物質的元素組成;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機物,而水楊酸是一種有機物,它是由水楊酸分子構成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水楊酸的化學式C7H6O3,水楊酸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一個水楊酸分子由7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16個原子構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水楊酸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6)∶(16×3)=1∶8,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來解答。
7.【答案】B
【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而化合物中鉀元素+1價,鋁元素+3價,硫酸根-2價,氫氧根-1價,故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來計算(+1)+(+3)×3+(-2)×2+(-1)×x=0,解得x=6。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8.【答案】C
【知識點】碳、一氧化碳、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解析】【解答】A、試管中有空氣,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的原因是空氣受熱膨脹,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如果實驗結束后立即倒出粉末,此時產物銅的溫度較高,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木炭具有還原性,能奪取氧化銅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銅還原成單質銅,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固體減少的質量等于氧化銅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質量和參加反應的碳元素的質量的總和,故固體減少的質量大于消耗碳的質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碳在高溫下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固體減少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氧化銅中的氧元素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質量之和,銅和氧氣在加熱時會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來解答。
9.【答案】A
【知識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基礎知識點歸納;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但不一定含有多種元素,如氧氣與臭氧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種元素,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加油站、面粉廠中均含有可燃性的物質,故該場所需要嚴禁煙火,否則會產生爆炸現象;煤氣是具有可燃性的氣體,不純時燃燒可能發生爆炸現象,故發現煤氣泄漏應該立即關閉閥門后開窗通風,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石墨質軟呈深灰色可制成鉛筆芯;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大理石,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形成的,故陽離子中質子數一定大于電子數;在原子中質子數一定等于電子數,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數,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來解答;
B、根據面粉、汽油、煤氣均是可燃物,可燃物的混合氣體遇到明火可能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C、根據石墨和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碳的單質,石墨軟且是黑色,金剛石硬度大來解答;
D、根據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原子中的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來解答。
10.【答案】B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g、Al、Zn、Cu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l>Zn>Cu>Ag,因此向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粉和粉,鋅不和Al(NO3)3不發生反應,Zn優先與AgNO3發生反應,當Zn完全反應后,Cu繼續與AgNO3發生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藍色濾液,說明溶液中存在Cu2+,即Cu粉發生了反應,因此濾渣中一定不存在Al和Zn,一定存在Ag,硝酸銀反應時可能過量、恰好或少量,故可能存在Cu;濾液中一定存在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存在AgNO3。A、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一定不含鋅,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不可能有氣泡產生,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濾液中一定存在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存在AgNO3,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一定不含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濾液中一定存在Al(NO3)3、Zn(NO3)2和Cu(NO3)2,可能存在AgNO3,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l>Zn>Cu>Ag,強者置換弱者來解答。
11.【答案】A
【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廢舊金屬鋁是金屬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A圖是可回收物的標志,B是有害垃圾的圖標,C是其它垃圾是指危害較小的垃圾,D是廚余垃圾。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廢舊金屬、塑料、和紙張均是可回收的垃圾,生活中常見圖標來解答。
12.【答案】B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鉀、鈣 、 鈉 、 鎂 、 鋁 、 鋅、 鐵、錫、鉛、(氫)、銅、 汞、 銀、 鉑、 金 ,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可知在鎂、銀、鋅和汞中活動性最弱的是銀。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是由強到弱來解答。
13.【答案】D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平行讀數,若仰視讀數會比實際液體小,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不符合題意;
B、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灑出,溶質質量分數不變,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固體不純,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不符合題意;
D、向燒杯中加水時有水灑出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時的操作順序是計算、稱固體、量液體、裝瓶貼標簽,若量取液體采用俯視讀數會導致質量分數偏大或者向燒杯中傾倒液體時有灑落出燒杯外時會使質量分數偏大來解答。
14.【答案】C
【知識點】物質的除雜、凈化;物質的檢驗、鑒別
【解析】【解答】A、加過量的碳酸鈣,氯化鈣不反應,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過濾,可除去氯化鈣中的鹽酸,不符合題意;
B、滴加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現象的為氯化鈉溶液,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
C、稀鹽酸和稀硫酸都顯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不能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不與氧氣反應,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可除去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物質的除雜原則和鑒別方法分析,物質除雜時選擇的藥品要只與雜質發生反應,不與原物質反應,且在除雜時不能引入新雜質,而物質的鑒別需通過不同現象加以區分。
15.【答案】D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溶液堿性減弱但始終是堿性溶液,pH大于7,該圖示錯誤,不符合題意;
B、在恒溫條件下,蒸發NaCl的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后的溶液任然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該圖象錯誤,不符合題意;
C、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稀硫酸完全反應氫氣的質量不變,該圖象錯誤,不符合題意;
D、向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藍色沉淀和氯化鈉,直到氯化銅完全反應沉淀質量不變,該圖示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氫氧化鈉是堿加水稀釋后堿性減弱,pH值任然大于7來解答;
B、根據某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故恒溫蒸發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
C、根據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來解答;
D、根據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來解答。
16.【答案】(1)混合物
(2)CO2
(3)A;C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空氣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2)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它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鈣白色沉淀,所以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和底部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CO2。
(3)A、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吸附粉塵等,有助于凈化空氣,該措施合理;
B、禁止車輛出行不現實,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該措施不合理;
C、使用清潔能源可減少傳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護空氣,該措施合理。
故答案為:AC.
【分析】(1)根據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組成來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來解答;
(3)根據植樹造林、節能減排、使用清潔能源防止空氣污染來解答。
(1)空氣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多種物質組成,根據混合物的定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空氣屬于混合物。
(2)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它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是白色沉淀,所以長期露置在空氣中的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和底部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CO2。
(3)A、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吸附粉塵等,有助于凈化空氣,該措施合理;
B、禁止車輛出行不現實,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該措施不合理;
C、使用清潔能源,可減少傳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護空氣,該措施合理。
故選AC。
17.【答案】(1)3
(2)E
(3)Na2S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1)在原子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大于電子數是陽離子,質子數小于電子數的是陰離子。故ADE是原子結構且原子結構的微粒有3種,B是陽離子,C是陰離子。
(2)原子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故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與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7的原子結構是E。
(3)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硫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2 價,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1 價,故由硫和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分析】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質子數決定元素、原子的種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以及原子得失電子數;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1)原子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A 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17,是原子;
B 中質子數 = 11,核外電子數 = 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是陽離子;
C 中質子數 = 16,核外電子數 = 18,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是陰離子;
D 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11,是原子;
E 中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35,是原子。
所以表示原子的微觀粒子有 A、D、E,共 3 種。
(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A(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 7,E 最外層電子數也是 7,所以與氯原子化學性質最相似的是 E。
(3)硫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2 價,鈉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 +1 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該化合物中鈉原子和硫原子個數比為,所以由硫和鈉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18.【答案】(1)3
(2)A;B
(3)高
【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
【解析】【解答】(1)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等,而鋁元素位居第 3 。
(2)A、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好,用于制造玩具,可延長玩具使用壽命,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醫療器械需要具備良好的抗腐蝕性,不銹鋼能滿足這一要求,可用于制造醫療器械,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焊接金屬一般使用焊錫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
(3)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生鐵中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生鐵硬度大于鋼是因為生鐵中含碳量更高。
【分析】(1)根據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鋁、鐵、鈣來解答;
(2)根據鋼是鐵的合金,常用于制造玩具、醫療器械、理發刀等來解答;
(3)根據生鐵和鋼均是鐵的合金,生鐵的含碳量大于鋼來解答。
(1)地殼中元素含量(質量分數)前幾位依次是氧、硅、鋁、鐵等,鋁元素位居第 3 。
(2)A、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好,用于制造玩具,可延長玩具使用壽命,A 正確。
B、醫療器械需要具備良好的抗腐蝕性,不銹鋼能滿足這一要求,可用于制造醫療器械,B 正確。
C、焊接金屬一般使用焊錫等,而不是不銹鋼,C 錯誤。
故選AB。
(3)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生鐵含碳量為2%~4.3%,鋼含碳量為0.03%~2%,生鐵硬度大于鋼是因為生鐵中含碳量更高。
19.【答案】(1)A;C;D
(2)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
(3)吸附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1)A、由短文可知,不可采煤層封存CO2時將CO2吸附于煤層,驅替出煤層氣(主要成分CH4),可實現煤層氣高效采收,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的運動循環不止的現象;氧循環是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環狀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空氣中的產生CO2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動植物呼吸等,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D.
(2)觀察圖 2,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代表無煙煤的曲線對應的CO2吸附量數值最大,所以得出壓力相同時,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
(3)高溫煅燒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結構與活性炭相似,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在捕集過程中CaO對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分析】(1)根據題意分析封存二氧化碳的同時可開采煤層,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會形成酸雨,自然界的碳、氧循環可以平衡生態系統來解答;
(2)根據圖2分析可知,壓力相同時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來解答;
(3)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來解答。
(1)A、由短文可知,不可采煤層封存CO2時,將CO2吸附于煤層,驅替出煤層氣(主要成分CH4),可實現煤層氣高效采收,A 正確;
B、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不是CO2,CO2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B 錯誤;
C、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巖石圈、水圈及大氣圈中交換,并隨地球的運動循環不止的現象;氧循環是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環狀態,C 正確;
D、空氣中的產生CO2途徑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動植物呼吸等,D 正確。
故選ACD。
(2)觀察圖 2,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代表無煙煤的曲線對應的CO2吸附量數值最大,所以得出壓力相同時,無煙煤對CO2的吸附量最大。
(3)高溫煅燒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結構與活性炭相似,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在捕集過程中CaO對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20.【答案】(1)36.6
(2)>
(3)硝酸銨溶于水后,燒杯內溶液的溫度降低;而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析出固體,所以小試管底部固體明顯增多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t2℃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均為36.6g。
(2)升高溫度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增大,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均是低溫下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較一致。而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則t1℃時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較大,則升溫后仍是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故氯化鈉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碳酸鈉;
(3)硝酸銨溶于水溫度降低,而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故降溫碳酸鈉的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所以小試管底部固體明顯增多。
【分析】(1)根據一定溫度下的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比較來解答;
(2)根據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是溶解度除以溶解度和100克水之和,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升溫度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
(3)根據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降溫碳酸鈉的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來解答。
(1)由圖可知,t2℃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均為36.6g。
(2)升高溫度,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增大,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溶液,但溶質質量分數不變,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則t1℃時,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較大,則升溫后,仍是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
(3)硝酸銨溶于水后,燒杯內溶液的溫度降低,而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析出固體,所以小試管底部固體明顯增多。
21.【答案】(1)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
(2)無;
(3)A;C;E
【知識點】酸堿鹽的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天平不平衡;
B、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天平平衡;
C、銅在密封裝置中和氧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任然在密閉容器內,天平平衡。
(2)實驗C中銅粉無論是否足量,反應的物質總質量不變,因此對實驗結果無影響;銅與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的方程式為;
(3)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宏觀來看元素種類、質量也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由于分子種類改變所以分子數目可能改變。
故答案為:ACE.
【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有氣體產生或參加需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否則天平不會稱量氣體的質量來解答;
(2)根據銅和氧氣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天平平衡,二者反應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來解答;
(3)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解答。
(1)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不平衡;
B: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平衡;
C:裝置密封,則反應發生并冷卻后,天平平衡;
故填:A;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空氣中;
(2)實驗C中銅粉無論是否足量,反應的物質總質量不變,因此對實驗結果無影響;銅與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無;;
(3)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宏觀來看元素種類、質量也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由于分子種類改變所以分子數目可能改變,故選ACE。
22.【答案】藍;白色沉淀;;中和反應有水生成;左低右高
【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若白色固體不是NaOH,則向溶液中滴加CuSO4 溶液無藍色沉淀生成;
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所以向另一份溶液滴加AgNO3 溶液,會出現白色沉淀,說明白色固體是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已知變色硅膠吸水后由藍色變為紅色,將無水醋酸倒入裝有NaOH固體和變色硅膠的試管中,變色硅膠由藍色逐漸變為紅色,說明有吸水情況發生,即證明了中和反應有水生成;該反應放出熱量,使錐形瓶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所以 U 形管內液面左低右高。
【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來解答;
(2)根據醋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醋酸鈉和水放熱來解答。
23.【答案】(1)0.8
(2)解:設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1.7g
則10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為:1.7g×2=3.4g﹥3.0g,與標簽相符。
答: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與標簽相符。
【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因此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氧氣質量為:50.0g+2.0g-51.2g=0.8g。
(2)解: 設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解得x=1.7g
則10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為:1.7g×2=3.4g﹥3.0g,與標簽相符。
答: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與標簽相符。
【分析】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計算出氧氣的質量,再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中的已知氧氣的質量來計算過氧化氫的質量和標簽進行比較來解答。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因此充分反應后生成的氧氣質量為:50.0g+2.0g-51.2g=0.8g。
(2)根據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生成氧氣的質量,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化學方程式中過氧化氫和氧氣的質量關系,先計算出5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然后換算成100.0g該雙氧水消毒液中過氧化氫的含量,最后與標簽對比,得出結論。詳見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岢岚县| 鹿泉市| 元氏县| 德格县| 巴林右旗| 光泽县| 桐乡市| 长子县| 乃东县| 田东县| 南丹县| 三明市| 定南县| 日土县| 永新县| 鹿泉市| 冷水江市| 龙江县| 年辖:市辖区| 赣州市| 江口县| 耿马| 乌兰县| 曲麻莱县| 宝坻区| 右玉县| 七台河市| 莲花县| 友谊县| 桃园县| 桑日县| 华容县| 基隆市| 来宾市| 特克斯县| 伊金霍洛旗| 吉隆县| 宜兰县| 萍乡市|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