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岳陽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第一次質量監測化學試題1.(2025·岳陽模擬)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鐵器生銹 B.海水蒸發C.食物腐敗 D.動植物的呼吸2.(2025·岳陽模擬)端午節有掛艾草、吃粽子、飲雄黃酒、劃龍舟等習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給割艾草的鐮刀抹油可以防止生銹B.煮粽子時香味撲鼻,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C.雄黃酒是溶液,屬于混合物D.龍舟表面所涂的紅色顏料是氧化銅3.(2025·岳陽模擬)中秋節吃月餅賞桂花。桂花中含甜菜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甜菜堿屬于氧化物B.甜菜堿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5:2C.甜菜堿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D.一個甜菜堿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4.(2025·岳陽模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0年“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不亂扔垃圾 B.燃放煙花爆竹C.綠色出行 D.節約用水用電5.(2025·岳陽模擬)“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應該分類回收。生活中廢棄的鐵鍋、鋁質易拉罐,銅導線等可以歸為一類加以回收,它們屬于A.非金屬 B.金屬及合金 C.氧化物 D.礦物6.(2025·岳陽模擬)下列是利用數軸表示物質或元素的相關性質或含量,其中表示正確的是A.金屬活動性B.硫的化合價C.含碳量%D.地殼中元素含量7.(2025·岳陽模擬)興趣小組利用鹽酸與鐵反應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下列圖標與本實驗無關的是A.護目鏡 B.熱燙C.排風 D.洗手8.(2025·岳陽模擬)在“測定土壤酸堿性”實驗中的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A.加土壤顆粒B.加水溶解C.振蕩試管D.測定pH9.(2025·岳陽模擬)下列物質性質和用途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食品防腐B.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C.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燃料D.一氧化碳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10.(2025·岳陽模擬)化學用語是獨特的化學語言,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①H ②Ca+2③④⑤A.①只能表示氫元素B.③、④都屬于陽離子C.②可以表示鈣離子D.由⑤可知鈦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211.(2025·岳陽模擬)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將打磨后的銅絲放入溶液中,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C.電解水負極產生的氣體具有可燃性D.將鹽酸滴入無色酚酞溶液中,溶液變紅色12.(2025·岳陽模擬)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酒精燈著火了,可用濕抹布蓋滅B.室內起火,不能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C.濃硫酸不慎弄到皮膚上,用水沖洗,涂上碳酸氫鈉溶液D.室內灑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3.(2025·岳陽模擬)推理是學習化學時常用的一種科學思維,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生,則能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一定是活潑金屬B.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D.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則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14.(2025·岳陽模擬)近日,研究人員利用催化劑將工業廢氣中的CO2轉化為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涉及到三種氧化物 B.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C.該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皆不變 D.該反應可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15.(2025·岳陽模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表面生銹的鐵釘中加入稀鹽酸至過量B.在密閉容器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C.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D.一定溫度下,將硝酸鉀飽和溶液加水稀釋16.(2025·岳陽模擬)生產、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1)森林公園入口處貼有圖1所示標志,其含義是 。(2)圖2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水中雜質。(3)圖3中用墨書寫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不變色這是因為 。17.(2025·岳陽模擬)如圖展示了家用燃料的變遷,根據圖片回答相關問題。(1)“木柴燃燒時需要架空”“煤制成蜂窩狀”的目的是 。(2)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分析家用燃料的變遷并預測未來燃料應具有的特點 (至少寫出一點)。18.(2025·岳陽模擬)下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A點的含義是 。(2)在30℃時,向30克甲物質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液質量為 g。(3)將30℃等質量的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至20℃,所得三種溶液的質量的大小關系是 。19.(2025·岳陽模擬)將科幻變為現實,引領折疊新時代。2024年9月,國產三折疊手機正式開售。I、材料的選擇三折疊手機屏幕主要由涂層和柔性基板組成。其中,屏幕保護膜使用透光率92%的高透聚硅氧烷,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優異的電絕緣性能:柔性基板的常見材料為聚酰亞胺薄膜,它可由二元酐(C10H2O6)和二元胺(C12H12ON2)合成制備。Ⅱ、技術的融合①散熱系統:業界首創“超冷柔性石墨烯散熱系統”,將石墨烯膜散熱技術應用在更小尺寸的折疊屏上、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理論上單層石墨烯的熱導率可以達到5000W/mK以上,遠高于傳統金屬散熱材料如銅(約400W/mK)和鋁(約200W/mK)。其次,石墨烯能兼顧輕質和柔韌性,這使得它易于加工成不同的形狀,適用于各種電子產品的散熱設計。②充電時間短:手機電池一般采用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在充電時,充電器將外部電源提供的電能傳輸到手機電池中。依據上述材料及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聚硅氧烷的化學性質有 (答出一點即可)。(2)你推測石墨烯有良好散熱性的原因 。(3)根據鋰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寫出鋰離子的符號: 。20.(2025·岳陽模擬)金屬材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硫酸亞鐵中的陽離子符號是 。(2)步驟I 的操作是 。(3)步驟III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21.(2025·岳陽模擬)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為 。(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的發生與收集裝置 (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查閱資料可知簡易制氧機的制氧原理是利用過碳酸鈉固體()和二氧化錳同時加入水中制取氧氣。在實驗室中利用過碳酸鈉、二氧化錳和水制取并收集氧氣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可選擇 (填字母)。22.(2025·岳陽模擬)興趣小組利用某種脫氧劑開展項目式探究。I.成分初探:(1)完成下表內容。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與解釋①取樣,用磁鐵吸引 樣品中有黑色固體被吸引 脫氧劑中含有鐵單質。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②取被磁鐵吸出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固體逐漸減少, ,溶液變成淺綠色③取被磁鐵吸出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固體表面出現紅色固體 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Ⅱ.原理揭秘:【查閱資料】食品脫氧劑主要成分有鐵粉、活性炭、氯化鈉。室溫下,利用鐵粉和10滴水,改變活性炭和氯化鈉的用量(見下表),用氧氣傳感器測定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變化,實驗結果如圖1、圖2所示。實驗編號 鐵粉 活性炭 氯化鈉① 5 0 1② 5 0.75 0③ 5 0.75 1④ 5 1.5 1⑤ 5 a 2(2)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鈉的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則 。(3)實驗的目的是 。(4)結合表中數據及圖1、圖2所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活性炭、氯化鈉用量越 (填“多”或“少”),脫氧速率越快。Ⅲ.效果檢驗:(5)利用一個軟塑料瓶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若觀察到 現象,說明該脫氧劑有脫氧效果。23.(2025·岳陽模擬)向12.5g石灰石樣品中不斷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剩余固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已知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應)。(1)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 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2)求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鐵器生銹、食物腐敗、動植物的呼吸都有新物質鐵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海水蒸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B。【分析】 根據物理變化是沒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分析。2.【答案】D【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純凈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 給割艾草的鐮刀抹油可以防止鐵與氧氣和水接觸而生銹,不符合題意;B. 煮粽子時香味撲鼻,是分子不停運動,運動到人的嗅覺器官,不符合題意;C. 雄黃酒是溶液,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D. 氧化銅是黑色的,龍舟表面所涂的紅色顏料不是氧化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 A、根據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鐮刀的材質是鐵分析;B、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C、根據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分析;D、根據氧化銅為黑色固體分析。3.【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A、甜菜堿含有碳、氫、氮、氧四種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甜菜堿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5×12):(2×16)=15:8,不符合題意;C、由甜菜堿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D、每個甜菜堿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C、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D、根據純凈物的分子中不含其它分子分析。4.【答案】B【知識點】綠色化學;空氣的污染與防治【解析】【解答】A、不亂扔垃圾,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B、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符合題意;C、綠色低碳出行,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可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題意;D、節約用水用電可以減少能源的浪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環境、空氣、水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護環境。5.【答案】B【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解析】【解答】鐵鍋、鋁質易拉罐,銅導線等是由金屬及合金制成,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氧化物及礦物;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鐵鍋、鋁質易拉罐,銅導線等是由金屬及合金制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礦物是具有一定化學組成的天然化合物分析。6.【答案】B【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解析】【解答】A、由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Mg>Zn>Cu,圖中表示錯誤,不符合題意;B、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在H2S中氫為+1,則S的化合價為-2;在S單質中S的化合價為0;在SO2中氧的化合價為-2,S的化合價為+4;在H2SO4中氧的化合價為-2,氫的化合價為+1,S的化合價為+6,圖中表示正確,故符合題意;C、生鐵是含碳2%~4.3%之間的鐵合金,鋼是含碳0.03%~2%之間的鐵合金,圖中表示錯誤,不符合題意;D、地殼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鋁、鐵、鈣,圖中表示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由強到弱的是鎂、鋅、銅來解答;B、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來解答;C、根據生鐵是含碳量2%~4.3%之間的鐵合金,鋼是含碳0.03%~2%之間的鐵合金來解答;D、根據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前五的是氧、硅、鋁、鐵、鈣來解答。7.【答案】B【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解析】【解答】A、實驗中鹽酸具有腐蝕性及揮發性,可能濺出,需佩戴圖示中護目鏡保護眼睛,不符合題意;B、該實驗不需加熱,圖示熱燙標識與本實驗無關,符合題意;C、鹽酸與鐵反應會生成氫氣,保持通風能使氣體及時擴散,圖示排風標志與實驗有關,不符合題意;D、實驗結束后,手上可能沾有鹽酸等藥品,圖示洗手標志與實驗有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鹽酸的性質及化學實驗的注意事項分析。8.【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取用土壤顆粒要手持試管,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入試管底,再直立試管,不符合題意;B、傾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標簽應朝向手心處,不符合題意;C、振蕩試管,應利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擺動,不符合題意;D、測溶液pH時不能將試紙浸入待測液中,應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試紙上測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粉末狀藥品一橫二送三直立分析;B、根據傾倒液體瓶塞、試劑瓶口、標簽三處要求分析;C、根據振蕩試管的方法分析;D、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9.【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A、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用于食品防腐,不符合題意;B、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題意;C、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金屬從氧化物中還原出來,可用于金屬的冶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10.【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①H能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③質子數小于電子數為陰離子,④質子數大于電子數為陽離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在元素符號右上角表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離子時在離子符號前面添加系數,則鈣離子應為Ca2+,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 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故鈦原子的原子序數為22, 在原子中原子序數等于核電荷數,則鈦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2,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元素符號表示該元素和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電子數大于質子數是陰離子,電子數小于質子數是陽離子;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來解答。11.【答案】D【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電解水實驗;金屬的化學性質;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解析】【解答】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符合題意;B、 將打磨后的銅絲放入溶液中, 銅絲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可觀察到紫紅色固體表面有銀白色固體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不符合題意;C、電解水,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題意;D、酚酞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鹽酸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變色,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分析;B、根據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分析;C、根據電解水正氧負氫現象分析;D、根據酚酞遇酸性溶液不變色分析。12.【答案】D【知識點】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酸、堿性廢水的處理【解析】【解答】A、酒精燈著火時,用濕抹布蓋,使酒精隔離氧氣而熄滅,不符合題意;B、室內起火時, 不能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以防止促進空氣流通。使火勢更大,不符合題意;C、濃硫酸不慎弄到皮膚上,應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 - 5%的碳酸氫鈉溶液,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室內灑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隔離氧氣的滅火原理分析;B、根據促進空氣流通會加大火勢分析;C、根據濃硫酸的腐蝕性分析;D、根據一氧化碳難溶性分析。13.【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的可能是活潑金屬,也可能是碳酸鹽,不符合題意;B、正常雨水pH小于7,只有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不符合題意。C、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純凈物,符合題意;D、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氧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B、根據正常雨水pH小于7,pH<5.6的雨水是酸雨分析;C、根據溶液的定義分析;D、根據置換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分析。14.【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該反應中涉及到CO2(甲)、H2O(丁)兩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根據微觀示意圖,化學方程式為:,反應后分子數目變少,不符合題意;C、催化劑反應前后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性質還包括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可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圖示寫出反應方程式,由此確定反應前后分子個數分析;C、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D、根據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分析。15.【答案】B【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向表面生銹的鐵釘中加入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再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即氫氣的質量在加入一定質量稀鹽酸后開始增加,至反應結束后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B、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在密閉容器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符合題意;C、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溶液的酸性減弱,pH增大,至接近于7,但不會大于或等于7,不符合題意;D、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溶解度不變, 一定溫度下,將硝酸鉀飽和溶液加水稀釋溶解度保持不變,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生銹鐵釘加入稀鹽酸中,先鐵銹反應再鐵發生反應分析;B、根據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分析;C、根據加水稀釋酸溶液,pH上升,但不會高于7分析;D、根據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分析。16.【答案】(1)禁止煙火(2)吸附(3)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知識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碳的化學性質;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燃燒和爆炸實驗【解析】【解答】(1)圖 1 標志是一個嚴禁點燃火柴的標識 ,在森林公園入口處張貼,是提醒人們此處禁止煙火,防止引發森林火災。(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在圖 2 的簡易凈水器中,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異味等雜質。(3)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書寫的字畫能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分析】(1)根據所給圖標名稱分析;(2)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3)根據碳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分析。(1)圖 1 標志是一個嚴禁點燃火柴的標識 ,在森林公園入口處張貼,是提醒人們此處禁止煙火,防止引發森林火災。(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在圖 2 的簡易凈水器中,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異味等雜質。(3)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書寫的字畫能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17.【答案】(1)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CH4+2O2CO2+2H2O(3)家用燃料朝著便捷、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未來燃料應具備清潔、安全、熱值高等特點【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解析】【解答】(1)“木柴燃燒時需要架空”“煤制成蜂窩狀”的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3)由圖可知,家用燃料經歷了木柴、蜂窩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幾個階段,木柴使用不方便,且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蜂窩煤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液化石油氣使用便捷,但是存在安全隱患,條燃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較清潔能源,且天然氣使用更為便捷,燃料由固態變為氣體,燃燒更加充分,故家用燃料朝著便捷、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未來燃料應具備清潔、安全、熱值高等特點。【分析】(1)根據增大與氧氣接觸面積可使燃料燃燒更充分分析;(2)根據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C、根據圖示家用燃氣的變遷預測未來需要環保、高能等特點的燃料分析。(1)“木柴燃燒時需要架空”“煤制成蜂窩狀”的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3)由圖可知,家用燃料經歷了木柴、蜂窩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幾個階段,木柴使用不方便,且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蜂窩煤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液化石油氣使用便捷,但是存在安全隱患,條燃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較清潔能源,且天然氣使用更為便捷,燃料由固態變為氣體,燃燒更加充分,故家用燃料朝著便捷、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未來燃料應具備清潔、安全、熱值高等特點。18.【答案】(1)t2℃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72.5(3)丙>乙>甲【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解析】【解答】(1)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在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 點是甲、乙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對應溫度是20℃,所以其含義是2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30℃時甲的溶解度是4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甲。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22.5g。向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甲不能全部溶解,溶解了22.5g,所得溶液質量為。(3)30℃時,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乙>丙,則此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甲>乙>丙,由于甲、乙、丙溶液等質量,所以溶質質量關系為:甲>乙>丙,則溶劑質量關系為:甲<乙<丙。30℃時,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20℃,溶劑質量不變,降溫至20℃后,甲和乙的溶解度減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和乙仍是飽和溶液,但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減小;丙變成不飽和溶液,沒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不變。降溫過程溶劑質量不變,所以20℃時乙的溶劑質量大于甲的溶劑質量,而此時乙的溶解度又等于甲的溶解度,同是飽和溶液,所以20℃時乙的溶質質量大于甲的溶質質量,乙的溶液質量也大于甲的溶液質量,所以20℃時溶液質量大小關系是:丙>乙>甲。【分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對應溫度下兩物質溶解度相等分析;(2)根據溶解度確定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關系,來判斷所給溶劑中最多溶解的物質質量分析;(3)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解度,結合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解答。(1)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在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 點是甲、乙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對應溫度是20℃,所以其含義是2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30℃時甲的溶解度是4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甲。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22.5g。向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甲不能全部溶解,溶解了22.5g,所得溶液質量為。(3)30℃時,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乙>丙,則此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甲>乙>丙,由于甲、乙、丙溶液等質量,所以溶質質量關系為:甲>乙>丙,則溶劑質量關系為:甲<乙<丙。30℃時,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20℃,溶劑質量不變,降溫至20℃后,甲和乙的溶解度減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和乙仍是飽和溶液,但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減小;丙變成不飽和溶液,沒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不變。降溫過程溶劑質量不變,所以20℃時乙的溶劑質量大于甲的溶劑質量,而此時乙的溶解度又等于甲的溶解度,同是飽和溶液,所以20℃時乙的溶質質量大于甲的溶質質量,乙的溶液質量也大于甲的溶液質量,所以20℃時溶液質量大小關系是:丙>乙>甲。19.【答案】(1)良好的熱穩定性(2)石墨烯的熱導率高(3)Li+【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化學性質是指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的性質,由題中信息可知,聚硅氧烷的化學性質是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2)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理論上單層石墨烯的熱導率可以達到5000W/mK以上,熱量會快速傳導到表面,并通過輻射的方式釋放出去,因此石墨烯有良好散熱性。(3)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鋰離子,由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注離子所點電荷,先寫數字,后寫正負號,若數字為“1”,省略不寫,故鋰離子的符號為Li+。【分析】(1)根據化學性質是指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的性質分析;(2)根據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分析;(3)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易失電子,離子書寫方法是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注離子所點電荷,先寫數字,后寫正負號,若數字為“1”,省略不寫分析。(1)化學性質是指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的性質,由題中信息可知,聚硅氧烷的化學性質是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2)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理論上單層石墨烯的熱導率可以達到5000W/mK以上,熱量會快速傳導到表面,并通過輻射的方式釋放出去,因此石墨烯有良好散熱性。(3)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鋰離子,由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注離子所點電荷,先寫數字,后寫正負號,若數字為“1”,省略不寫,故鋰離子的符號為Li+。20.【答案】(1)(2)過濾(3)【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硫酸亞鐵中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其離子符號為;(2)步驟I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3)廢水中含硫酸銅、硫酸鋅和硫酸亞鐵,步驟I向廢液中加入過量鋅粉,根據金屬活動性,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鐵和硫酸鋅,則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鐵、銅;鐵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則經過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銅;步驟III向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加入X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銅和硫酸鋅溶液,說明加入的X溶液是稀硫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故步驟I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硫酸亞鐵中陽離子為亞鐵離子分析;(2)根據過濾原理分析;(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結合圖中各步流程分析。(1)硫酸亞鐵中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其離子符號為;(2)步驟I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3)廢水中含硫酸銅、硫酸鋅和硫酸亞鐵,步驟I向廢液中加入過量鋅粉,根據金屬活動性,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鐵和硫酸鋅,則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鐵、銅;鐵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則經過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銅;步驟III向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加入X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銅和硫酸鋅溶液,說明加入的X溶液是稀硫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故步驟I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1.【答案】(1)長頸漏斗(2)AE;(3)BC【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為:長頸漏斗;(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A,氧氣不易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收集裝置選擇E;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發生裝置選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C或E。【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特點及反應原理分析;(3)根據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確定收集裝置分析。(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為:長頸漏斗;(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A,氧氣不易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收集裝置選擇E;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發生裝置選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C或E。22.【答案】有氣泡產生;;0.75;探究活性炭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多;軟塑料瓶變癟【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解析】【解答】(1)鐵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則①中被磁鐵吸出的固體為鐵,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則步驟②實驗現象為固體逐漸減少,有氣泡產生,溶液變成淺綠色;步驟③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2)實驗②③⑤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鈉的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說明實驗②③⑤中變量為氯化鈉的用量,其他條件相同,則0.75;(3)實驗①③④中鐵粉、氯化鈉的用量相同,活性炭的用量不同,則實驗①③④的目的是探究活性炭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4)結合表中數據及圖1、圖2所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活性炭、氯化鈉用量越多,脫氧速率越快;(5)脫氧劑與氧氣反應,使得軟塑料瓶中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因此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說明該脫氧劑有脫氧效果。【分析】(1)根據鐵具有磁性,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分析;(2)根據對比實驗的變量的唯一性分析;(3)根據所給各實驗的變量確定實驗目的分析;(4)根據圖示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分析。23.【答案】(1)50(2)解:設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為x。則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答: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6%。【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解析】【解答】(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應,則由圖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剩余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少,說明此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2)由第(1)小問分析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計算過程見答案。【分析】(1)根據反應結束后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由圖示所給數據確定恰好完全反應時所需稀鹽酸質量分析;(2)根據反應的碳酸鈣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氯化氫質量,由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計算分析。(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應,則由圖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剩余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少,說明此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2)由第(1)小問分析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計算過程見答案。1 / 1湖南省岳陽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第一次質量監測化學試題1.(2025·岳陽模擬)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鐵器生銹 B.海水蒸發C.食物腐敗 D.動植物的呼吸【答案】B【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鐵器生銹、食物腐敗、動植物的呼吸都有新物質鐵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海水蒸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物質狀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B。【分析】 根據物理變化是沒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分析。2.(2025·岳陽模擬)端午節有掛艾草、吃粽子、飲雄黃酒、劃龍舟等習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給割艾草的鐮刀抹油可以防止生銹B.煮粽子時香味撲鼻,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C.雄黃酒是溶液,屬于混合物D.龍舟表面所涂的紅色顏料是氧化銅【答案】D【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純凈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 給割艾草的鐮刀抹油可以防止鐵與氧氣和水接觸而生銹,不符合題意;B. 煮粽子時香味撲鼻,是分子不停運動,運動到人的嗅覺器官,不符合題意;C. 雄黃酒是溶液,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D. 氧化銅是黑色的,龍舟表面所涂的紅色顏料不是氧化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 A、根據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鐮刀的材質是鐵分析;B、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C、根據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分析;D、根據氧化銅為黑色固體分析。3.(2025·岳陽模擬)中秋節吃月餅賞桂花。桂花中含甜菜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甜菜堿屬于氧化物B.甜菜堿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5:2C.甜菜堿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D.一個甜菜堿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解析】【解答】A、甜菜堿含有碳、氫、氮、氧四種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甜菜堿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5×12):(2×16)=15:8,不符合題意;C、由甜菜堿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D、每個甜菜堿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C、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D、根據純凈物的分子中不含其它分子分析。4.(2025·岳陽模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0年“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不亂扔垃圾 B.燃放煙花爆竹C.綠色出行 D.節約用水用電【答案】B【知識點】綠色化學;空氣的污染與防治【解析】【解答】A、不亂扔垃圾,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B、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符合題意;C、綠色低碳出行,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可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題意;D、節約用水用電可以減少能源的浪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環境、空氣、水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護環境。5.(2025·岳陽模擬)“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應該分類回收。生活中廢棄的鐵鍋、鋁質易拉罐,銅導線等可以歸為一類加以回收,它們屬于A.非金屬 B.金屬及合金 C.氧化物 D.礦物【答案】B【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解析】【解答】鐵鍋、鋁質易拉罐,銅導線等是由金屬及合金制成,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氧化物及礦物;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鐵鍋、鋁質易拉罐,銅導線等是由金屬及合金制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礦物是具有一定化學組成的天然化合物分析。6.(2025·岳陽模擬)下列是利用數軸表示物質或元素的相關性質或含量,其中表示正確的是A.金屬活動性B.硫的化合價C.含碳量%D.地殼中元素含量【答案】B【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解析】【解答】A、由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Mg>Zn>Cu,圖中表示錯誤,不符合題意;B、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在H2S中氫為+1,則S的化合價為-2;在S單質中S的化合價為0;在SO2中氧的化合價為-2,S的化合價為+4;在H2SO4中氧的化合價為-2,氫的化合價為+1,S的化合價為+6,圖中表示正確,故符合題意;C、生鐵是含碳2%~4.3%之間的鐵合金,鋼是含碳0.03%~2%之間的鐵合金,圖中表示錯誤,不符合題意;D、地殼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鋁、鐵、鈣,圖中表示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由強到弱的是鎂、鋅、銅來解答;B、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來解答;C、根據生鐵是含碳量2%~4.3%之間的鐵合金,鋼是含碳0.03%~2%之間的鐵合金來解答;D、根據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前五的是氧、硅、鋁、鐵、鈣來解答。7.(2025·岳陽模擬)興趣小組利用鹽酸與鐵反應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下列圖標與本實驗無關的是A.護目鏡 B.熱燙C.排風 D.洗手【答案】B【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解析】【解答】A、實驗中鹽酸具有腐蝕性及揮發性,可能濺出,需佩戴圖示中護目鏡保護眼睛,不符合題意;B、該實驗不需加熱,圖示熱燙標識與本實驗無關,符合題意;C、鹽酸與鐵反應會生成氫氣,保持通風能使氣體及時擴散,圖示排風標志與實驗有關,不符合題意;D、實驗結束后,手上可能沾有鹽酸等藥品,圖示洗手標志與實驗有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鹽酸的性質及化學實驗的注意事項分析。8.(2025·岳陽模擬)在“測定土壤酸堿性”實驗中的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A.加土壤顆粒B.加水溶解C.振蕩試管D.測定pH【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取用土壤顆粒要手持試管,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入試管底,再直立試管,不符合題意;B、傾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標簽應朝向手心處,不符合題意;C、振蕩試管,應利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擺動,不符合題意;D、測溶液pH時不能將試紙浸入待測液中,應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滴在試紙上測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粉末狀藥品一橫二送三直立分析;B、根據傾倒液體瓶塞、試劑瓶口、標簽三處要求分析;C、根據振蕩試管的方法分析;D、根據pH試紙的使用方法分析。9.(2025·岳陽模擬)下列物質性質和用途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食品防腐B.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來切割玻璃C.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燃料D.一氧化碳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A、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用于食品防腐,不符合題意;B、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題意;C、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金屬從氧化物中還原出來,可用于金屬的冶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10.(2025·岳陽模擬)化學用語是獨特的化學語言,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①H ②Ca+2③④⑤A.①只能表示氫元素B.③、④都屬于陽離子C.②可以表示鈣離子D.由⑤可知鈦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2【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①H能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③質子數小于電子數為陰離子,④質子數大于電子數為陽離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在元素符號右上角表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離子時在離子符號前面添加系數,則鈣離子應為Ca2+,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 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故鈦原子的原子序數為22, 在原子中原子序數等于核電荷數,則鈦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2,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元素符號表示該元素和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電子數大于質子數是陰離子,電子數小于質子數是陽離子;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原子序數來解答。11.(2025·岳陽模擬)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將打磨后的銅絲放入溶液中,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C.電解水負極產生的氣體具有可燃性D.將鹽酸滴入無色酚酞溶液中,溶液變紅色【答案】D【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電解水實驗;金屬的化學性質;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解析】【解答】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符合題意;B、 將打磨后的銅絲放入溶液中, 銅絲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可觀察到紫紅色固體表面有銀白色固體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不符合題意;C、電解水,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題意;D、酚酞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鹽酸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變色,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分析;B、根據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分析;C、根據電解水正氧負氫現象分析;D、根據酚酞遇酸性溶液不變色分析。12.(2025·岳陽模擬)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酒精燈著火了,可用濕抹布蓋滅B.室內起火,不能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C.濃硫酸不慎弄到皮膚上,用水沖洗,涂上碳酸氫鈉溶液D.室內灑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答案】D【知識點】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酸、堿性廢水的處理【解析】【解答】A、酒精燈著火時,用濕抹布蓋,使酒精隔離氧氣而熄滅,不符合題意;B、室內起火時, 不能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以防止促進空氣流通。使火勢更大,不符合題意;C、濃硫酸不慎弄到皮膚上,應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 - 5%的碳酸氫鈉溶液,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室內灑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隔離氧氣的滅火原理分析;B、根據促進空氣流通會加大火勢分析;C、根據濃硫酸的腐蝕性分析;D、根據一氧化碳難溶性分析。13.(2025·岳陽模擬)推理是學習化學時常用的一種科學思維,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有氣體產生,則能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一定是活潑金屬B.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D.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則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答案】C【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的可能是活潑金屬,也可能是碳酸鹽,不符合題意;B、正常雨水pH小于7,只有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不符合題意。C、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純凈物,符合題意;D、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氧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B、根據正常雨水pH小于7,pH<5.6的雨水是酸雨分析;C、根據溶液的定義分析;D、根據置換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分析。14.(2025·岳陽模擬)近日,研究人員利用催化劑將工業廢氣中的CO2轉化為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涉及到三種氧化物 B.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C.該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皆不變 D.該反應可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該反應中涉及到CO2(甲)、H2O(丁)兩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根據微觀示意圖,化學方程式為:,反應后分子數目變少,不符合題意;C、催化劑反應前后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性質還包括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可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圖示寫出反應方程式,由此確定反應前后分子個數分析;C、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D、根據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分析。15.(2025·岳陽模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表面生銹的鐵釘中加入稀鹽酸至過量B.在密閉容器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C.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D.一定溫度下,將硝酸鉀飽和溶液加水稀釋【答案】B【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向表面生銹的鐵釘中加入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再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即氫氣的質量在加入一定質量稀鹽酸后開始增加,至反應結束后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B、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在密閉容器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符合題意;C、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溶液的酸性減弱,pH增大,至接近于7,但不會大于或等于7,不符合題意;D、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溶解度不變, 一定溫度下,將硝酸鉀飽和溶液加水稀釋溶解度保持不變,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生銹鐵釘加入稀鹽酸中,先鐵銹反應再鐵發生反應分析;B、根據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分析;C、根據加水稀釋酸溶液,pH上升,但不會高于7分析;D、根據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分析。16.(2025·岳陽模擬)生產、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1)森林公園入口處貼有圖1所示標志,其含義是 。(2)圖2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水中雜質。(3)圖3中用墨書寫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不變色這是因為 。【答案】(1)禁止煙火(2)吸附(3)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知識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碳的化學性質;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燃燒和爆炸實驗【解析】【解答】(1)圖 1 標志是一個嚴禁點燃火柴的標識 ,在森林公園入口處張貼,是提醒人們此處禁止煙火,防止引發森林火災。(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在圖 2 的簡易凈水器中,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異味等雜質。(3)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書寫的字畫能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分析】(1)根據所給圖標名稱分析;(2)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3)根據碳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分析。(1)圖 1 標志是一個嚴禁點燃火柴的標識 ,在森林公園入口處張貼,是提醒人們此處禁止煙火,防止引發森林火災。(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在圖 2 的簡易凈水器中,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異味等雜質。(3)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書寫的字畫能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17.(2025·岳陽模擬)如圖展示了家用燃料的變遷,根據圖片回答相關問題。(1)“木柴燃燒時需要架空”“煤制成蜂窩狀”的目的是 。(2)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分析家用燃料的變遷并預測未來燃料應具有的特點 (至少寫出一點)。【答案】(1)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CH4+2O2CO2+2H2O(3)家用燃料朝著便捷、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未來燃料應具備清潔、安全、熱值高等特點【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解析】【解答】(1)“木柴燃燒時需要架空”“煤制成蜂窩狀”的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3)由圖可知,家用燃料經歷了木柴、蜂窩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幾個階段,木柴使用不方便,且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蜂窩煤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液化石油氣使用便捷,但是存在安全隱患,條燃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較清潔能源,且天然氣使用更為便捷,燃料由固態變為氣體,燃燒更加充分,故家用燃料朝著便捷、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未來燃料應具備清潔、安全、熱值高等特點。【分析】(1)根據增大與氧氣接觸面積可使燃料燃燒更充分分析;(2)根據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C、根據圖示家用燃氣的變遷預測未來需要環保、高能等特點的燃料分析。(1)“木柴燃燒時需要架空”“煤制成蜂窩狀”的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2)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3)由圖可知,家用燃料經歷了木柴、蜂窩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幾個階段,木柴使用不方便,且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蜂窩煤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液化石油氣使用便捷,但是存在安全隱患,條燃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較清潔能源,且天然氣使用更為便捷,燃料由固態變為氣體,燃燒更加充分,故家用燃料朝著便捷、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未來燃料應具備清潔、安全、熱值高等特點。18.(2025·岳陽模擬)下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A點的含義是 。(2)在30℃時,向30克甲物質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液質量為 g。(3)將30℃等質量的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至20℃,所得三種溶液的質量的大小關系是 。【答案】(1)t2℃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72.5(3)丙>乙>甲【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解析】【解答】(1)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在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 點是甲、乙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對應溫度是20℃,所以其含義是2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30℃時甲的溶解度是4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甲。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22.5g。向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甲不能全部溶解,溶解了22.5g,所得溶液質量為。(3)30℃時,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乙>丙,則此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甲>乙>丙,由于甲、乙、丙溶液等質量,所以溶質質量關系為:甲>乙>丙,則溶劑質量關系為:甲<乙<丙。30℃時,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20℃,溶劑質量不變,降溫至20℃后,甲和乙的溶解度減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和乙仍是飽和溶液,但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減小;丙變成不飽和溶液,沒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不變。降溫過程溶劑質量不變,所以20℃時乙的溶劑質量大于甲的溶劑質量,而此時乙的溶解度又等于甲的溶解度,同是飽和溶液,所以20℃時乙的溶質質量大于甲的溶質質量,乙的溶液質量也大于甲的溶液質量,所以20℃時溶液質量大小關系是:丙>乙>甲。【分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對應溫度下兩物質溶解度相等分析;(2)根據溶解度確定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質量關系,來判斷所給溶劑中最多溶解的物質質量分析;(3)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解度,結合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解答。(1)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在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 點是甲、乙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對應溫度是20℃,所以其含義是2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30℃時甲的溶解度是4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甲。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質量為22.5g。向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甲不能全部溶解,溶解了22.5g,所得溶液質量為。(3)30℃時,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甲>乙>丙,則此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甲>乙>丙,由于甲、乙、丙溶液等質量,所以溶質質量關系為:甲>乙>丙,則溶劑質量關系為:甲<乙<丙。30℃時,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20℃,溶劑質量不變,降溫至20℃后,甲和乙的溶解度減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和乙仍是飽和溶液,但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減小;丙變成不飽和溶液,沒有溶質析出,溶液質量不變。降溫過程溶劑質量不變,所以20℃時乙的溶劑質量大于甲的溶劑質量,而此時乙的溶解度又等于甲的溶解度,同是飽和溶液,所以20℃時乙的溶質質量大于甲的溶質質量,乙的溶液質量也大于甲的溶液質量,所以20℃時溶液質量大小關系是:丙>乙>甲。19.(2025·岳陽模擬)將科幻變為現實,引領折疊新時代。2024年9月,國產三折疊手機正式開售。I、材料的選擇三折疊手機屏幕主要由涂層和柔性基板組成。其中,屏幕保護膜使用透光率92%的高透聚硅氧烷,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優異的電絕緣性能:柔性基板的常見材料為聚酰亞胺薄膜,它可由二元酐(C10H2O6)和二元胺(C12H12ON2)合成制備。Ⅱ、技術的融合①散熱系統:業界首創“超冷柔性石墨烯散熱系統”,將石墨烯膜散熱技術應用在更小尺寸的折疊屏上、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理論上單層石墨烯的熱導率可以達到5000W/mK以上,遠高于傳統金屬散熱材料如銅(約400W/mK)和鋁(約200W/mK)。其次,石墨烯能兼顧輕質和柔韌性,這使得它易于加工成不同的形狀,適用于各種電子產品的散熱設計。②充電時間短:手機電池一般采用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在充電時,充電器將外部電源提供的電能傳輸到手機電池中。依據上述材料及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聚硅氧烷的化學性質有 (答出一點即可)。(2)你推測石墨烯有良好散熱性的原因 。(3)根據鋰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寫出鋰離子的符號: 。【答案】(1)良好的熱穩定性(2)石墨烯的熱導率高(3)Li+【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化學性質是指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的性質,由題中信息可知,聚硅氧烷的化學性質是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2)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理論上單層石墨烯的熱導率可以達到5000W/mK以上,熱量會快速傳導到表面,并通過輻射的方式釋放出去,因此石墨烯有良好散熱性。(3)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鋰離子,由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注離子所點電荷,先寫數字,后寫正負號,若數字為“1”,省略不寫,故鋰離子的符號為Li+。【分析】(1)根據化學性質是指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的性質分析;(2)根據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分析;(3)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易失電子,離子書寫方法是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注離子所點電荷,先寫數字,后寫正負號,若數字為“1”,省略不寫分析。(1)化學性質是指物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出來的性質,由題中信息可知,聚硅氧烷的化學性質是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2)石墨烯的熱導率極高,理論上單層石墨烯的熱導率可以達到5000W/mK以上,熱量會快速傳導到表面,并通過輻射的方式釋放出去,因此石墨烯有良好散熱性。(3)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鋰離子,由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注離子所點電荷,先寫數字,后寫正負號,若數字為“1”,省略不寫,故鋰離子的符號為Li+。20.(2025·岳陽模擬)金屬材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硫酸亞鐵中的陽離子符號是 。(2)步驟I 的操作是 。(3)步驟III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2)過濾(3)【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硫酸亞鐵中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其離子符號為;(2)步驟I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3)廢水中含硫酸銅、硫酸鋅和硫酸亞鐵,步驟I向廢液中加入過量鋅粉,根據金屬活動性,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鐵和硫酸鋅,則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鐵、銅;鐵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則經過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銅;步驟III向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加入X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銅和硫酸鋅溶液,說明加入的X溶液是稀硫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故步驟I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硫酸亞鐵中陽離子為亞鐵離子分析;(2)根據過濾原理分析;(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的金屬能與酸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與排在后面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結合圖中各步流程分析。(1)硫酸亞鐵中的陽離子是亞鐵離子,其離子符號為;(2)步驟I是分離固液的過濾操作;(3)廢水中含硫酸銅、硫酸鋅和硫酸亞鐵,步驟I向廢液中加入過量鋅粉,根據金屬活動性,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鋅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鐵和硫酸鋅,則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鐵、銅;鐵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則經過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鋅、銅;步驟III向步驟II得到的固體中加入X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銅和硫酸鋅溶液,說明加入的X溶液是稀硫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故步驟I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1.(2025·岳陽模擬)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為 。(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的發生與收集裝置 (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查閱資料可知簡易制氧機的制氧原理是利用過碳酸鈉固體()和二氧化錳同時加入水中制取氧氣。在實驗室中利用過碳酸鈉、二氧化錳和水制取并收集氧氣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可選擇 (填字母)。【答案】(1)長頸漏斗(2)AE;(3)BC【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為:長頸漏斗;(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A,氧氣不易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收集裝置選擇E;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發生裝置選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C或E。【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特點及反應原理分析;(3)根據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確定收集裝置分析。(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為:長頸漏斗;(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A,氧氣不易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收集裝置選擇E;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發生裝置選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C或E。22.(2025·岳陽模擬)興趣小組利用某種脫氧劑開展項目式探究。I.成分初探:(1)完成下表內容。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與解釋①取樣,用磁鐵吸引 樣品中有黑色固體被吸引 脫氧劑中含有鐵單質。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②取被磁鐵吸出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固體逐漸減少, ,溶液變成淺綠色③取被磁鐵吸出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固體表面出現紅色固體 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Ⅱ.原理揭秘:【查閱資料】食品脫氧劑主要成分有鐵粉、活性炭、氯化鈉。室溫下,利用鐵粉和10滴水,改變活性炭和氯化鈉的用量(見下表),用氧氣傳感器測定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變化,實驗結果如圖1、圖2所示。實驗編號 鐵粉 活性炭 氯化鈉① 5 0 1② 5 0.75 0③ 5 0.75 1④ 5 1.5 1⑤ 5 a 2(2)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鈉的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則 。(3)實驗的目的是 。(4)結合表中數據及圖1、圖2所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活性炭、氯化鈉用量越 (填“多”或“少”),脫氧速率越快。Ⅲ.效果檢驗:(5)利用一個軟塑料瓶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若觀察到 現象,說明該脫氧劑有脫氧效果。【答案】有氣泡產生;;0.75;探究活性炭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多;軟塑料瓶變癟【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解析】【解答】(1)鐵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則①中被磁鐵吸出的固體為鐵,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則步驟②實驗現象為固體逐漸減少,有氣泡產生,溶液變成淺綠色;步驟③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2)實驗②③⑤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鈉的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說明實驗②③⑤中變量為氯化鈉的用量,其他條件相同,則0.75;(3)實驗①③④中鐵粉、氯化鈉的用量相同,活性炭的用量不同,則實驗①③④的目的是探究活性炭用量對脫氧速率的影響;(4)結合表中數據及圖1、圖2所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活性炭、氯化鈉用量越多,脫氧速率越快;(5)脫氧劑與氧氣反應,使得軟塑料瓶中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因此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說明該脫氧劑有脫氧效果。【分析】(1)根據鐵具有磁性,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分析;(2)根據對比實驗的變量的唯一性分析;(3)根據所給各實驗的變量確定實驗目的分析;(4)根據圖示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分析。23.(2025·岳陽模擬)向12.5g石灰石樣品中不斷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剩余固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已知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應)。(1)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 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2)求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1)50(2)解:設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為x。則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答: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6%。【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解析】【解答】(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應,則由圖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剩余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少,說明此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2)由第(1)小問分析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計算過程見答案。【分析】(1)根據反應結束后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由圖示所給數據確定恰好完全反應時所需稀鹽酸質量分析;(2)根據反應的碳酸鈣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反應的氯化氫質量,由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計算分析。(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應,則由圖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剩余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少,說明此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2)由第(1)小問分析可知,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50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計算過程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岳陽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第一次質量監測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湖南省岳陽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第一次質量監測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