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1.(2025·寶安模擬)深圳“鯤鵬徑”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步道。以下建議中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廢舊電池埋進土壤 B.大量施用化肥
C.集中焚燒廢棄塑料 D.垃圾分類回收
2.(2025·寶安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A.3個氧原子:O3 B.硫酸鋁:AlSO4
C.2個甲烷分子:2CH4 D.H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3.(2025·寶安模擬)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鐵元素的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鐵屬于金屬元素 B.鐵原子中子數為26
C.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4 D.Fe和Fe3+質子數相同
4.(2025·寶安模擬)酒精是一種常見的物質。下列有關酒精的項目與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
選項 項目 化學知識
A 將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酒精分子體積很小
B 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做燃料 酒精具有可燃性
C 使用酒精燈后要及時蓋上燈帽 酒精具有揮發性
D 酒精汽化后點燃產生高溫火焰 汽化增大反應物接觸面
A.A B.B C.C D.D
5.(2025·寶安模擬)第9屆亞冬會期間,醇氫汽車亮相哈爾濱,為亞冬會提供了安全、低碳的“醇凈”出行。醇氫技術原理包括甲醇重整制氫等。回答下列2個小題。
(1)甲醇(CH3OH)可替代傳統能源,成為交通工具的新型燃料。下列有關甲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氧化物 B.共有6個原子
C.其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1 D.其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5%
(2)氫能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發揮重要作用。甲醇重整制氫是氫能的來源之一,該反應涉及的物質種類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減少
B.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C.反應前后,銅基催化劑的質量變大
D.生成的氫氣質量大于甲醇中氫元素的質量
6.(2025·寶安模擬)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的是甲
B.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將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溶質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D.時,將5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100g溶液
7.(2025·寶安模擬)下列實驗方法無法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目的 方法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氣 通過NaOH固體
B 鑒別純金和黃銅(銅鋅合金) 灼燒,看顏色
C 鑒別CaO和Ca(OH)2 加水,測溫度
D 鑒別羊毛和滌綸 點燃,聞氣味
A.A B.B C.C D.D
8.(2025·寶安模擬)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制取CO2并驗證其性質。實驗過程中利用pH傳感器測得相應容器內溶液pH隨時間變化如圖2(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開始前燒杯中的液體有可能是氫氧化鈣溶液
B.曲線甲表示的是燒杯中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過程
C.t1時,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7,說明CO2具有酸性
D.實驗結束后向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紅色
9.(2025·寶安模擬)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甲:水通電產生H2和O2,可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B.實驗乙:將硫酸銅溶液與鐵釘混合,反應后天平示數仍為150.0g
C.實驗丙:對比①③可探究,接觸水是否為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
D.實驗丁:對比②④可探究,接觸氧氣是否為紅磷燃燒的條件之一
10.(2025·寶安模擬)【科普閱讀】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能源是指能夠提供能量的資源。能源可按不同方法分類(如下表),隨著人們開發能源的種類越來越多,能源消費結構(如圖1)也不斷優化。
分類標準 消耗后是否造成污染 短周期內能否再生
能源分類 污染型能源 情節性能源 再生能源 不再生能源
舉例 煤炭 風能 潮汐能 石油
海洋溫差能是一種穩定且儲量巨大的能源,主要來源是蘊藏在海洋中的太陽能。廣東省某基地利用海洋溫差能發電,并采用膜法(利用淡化膜分離)和熱法(加熱蒸發分離)進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濃海水還可綜合應用于鹽類提取、金屬提取等。
(1)結合上述分類標準,分析海洋溫差能屬于   能源(填一種)。
(2)由圖1分析,2012~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的變化情況為   (寫一條)。
(3)由圖2可知,淡化膜允許大部分   (填微觀粒子名稱)通過,用膜法進行海水淡化的原理與實驗室中   操作的原理相同。
(4)取兩份相同的海水樣品,分別進行熱法、膜法淡化處理(如下圖)。由下表可知,   (填淡化工藝名稱)的淡化效果更好。
樣品 淡化工藝 淡化后的濃海水中部分離子濃度g/L
Na+ Mg2+ Cl-
1 熱法 13.17 1.57 20.32
2 膜法 18.77 2.41 34.28
(5)濃縮后海水含有大量MgCl2,加入熟石灰可獲得經濟價值較高的氫氧化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1.(2025·寶安模擬)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某興趣小組不小心將點燃的酒精燈移至試管中部,發現“試管內有火星,并出現大量黑煙”這一異常現象。為此,該小組開展了以下探究。
【問題】黑煙是什么?
【資料】I.高錳酸鉀能溶于水,溶液顯紫色;二氧化錳、炭粉難溶于水。
II.棉花的著火點為210℃,高錳酸鉀分解溫度為220℃以上。
【分析】
(1)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黑煙可能是反應物或生成物;也可能是棉花不充分燃燒產生的炭黑。
【猜想】猜想一:高錳酸鉀;猜想二:二氧化錳;猜想三:炭粉
【實驗】
(2)收集三份黑煙,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 操作 現象 結論
甲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適量水。     猜想一錯誤
乙     無氣泡產生 猜想二錯誤
丙 另取少量黑色固體于燃燒匙中點燃(如圖),熄滅后往集氣瓶中倒入適量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三正確
【結論】
(3)黑煙是炭粉。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   。
【分析】除了操作不當,黑煙還可能與試管中棉花的位置、棉花的著火點有關。
【拓展】
(4)測量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各個部位的溫度(如下表)。你認為加熱高錳酸鉀時,棉花應放在   。
位置 試管底部 試管中部 試管口
溫度范圍 300~400℃ 150~250℃ 60~100℃
(5)根據下表信息,你認為在中學分組實驗中可選用   (填材料名稱)替代棉花,你的理由是   。
材料 優點 缺點
玻璃棉 成本適中,耐高溫 纖維易散開,需纏繞成團塞入試管
石英棉 性質穩定,耐高溫 價格昂貴,操作需專業工具,易產生粉塵
塑料纖維 材料易得,成本低 易燃,釋放有毒氣體
12.(2025·寶安模擬)某化工廠以銅渣(含Cu、Fe、O、S等多種元素)為原料,回收金屬銅的工藝流程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通過控制條件可使爐渣中的鐵精礦不與稀硫酸反應。
(1)“過程I”中,焙燒可將銅渣成分轉化為氧化物。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氣體污染物有   (填兩個)。
(2)“過程Ⅱ”中,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結合下圖,其他條件一定時,為增加銅的產率,可選擇質量分數為   的硫酸溶液。
(3)“過程Ⅲ”中,生成銅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4)利用副產品
①回收鐵:高爐煉鐵時,利用含有Fe3O4的鐵精礦與   反應生成鐵。
②回收鋅:ZnSO4的水溶液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Zn、H2SO4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3.(2025·寶安模擬)興趣小組從不同角度探討“化學反應”。
(1)本質:以木炭燃燒為例,從宏觀分析,該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分析,該反應有新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生成。
(2)現象:化學反應常伴有明顯現象,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能證明該反應發生的現象為   。有些化學反應無明顯現象,如與稀硫酸的反應。
(3)變化:為驗證與稀硫酸發生反應,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①先測定圖1中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測得溶液的pH變為7.計算此時燒杯中所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   。(根據化學方程式寫出完整計算過程)。
資料: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為藍色固體,難溶于水。
②同學們還設計了圖2的兩種方案,其中方案   (填“一”或“二”)無法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出結論,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綠色化學
【解析】【解答】A、廢舊電池埋進土中,電池里面的重金屬對土壤和水體會造成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A不符合題意;
B、農業上要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如果大量施用化肥會造成水體和土壤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B不符合題意;
C、集中焚燒廢棄塑料,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C不符合題意;
D、垃圾分類回收,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廢舊電池深埋會造成重金屬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大量施用化肥會造成水體和土壤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集中焚燒廢棄塑料會造成空氣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垃圾分類回收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2.【答案】C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所以O3表示1個臭氧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硫酸鋁中鋁元素顯+3價,硫酸根顯-2價,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故硫酸鋁的化學式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化學式前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故2個甲烷分子表示為2CH4,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D、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H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可表示為:,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的數字含義是: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右下方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來解答。
3.【答案】B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鐵元素名稱帶有 “钅” 字旁,屬于金屬元素,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質子數=26,相對原子質量約為55.84,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故中子數=55.84 26≈29.84(取整數約為30),而不是26,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從元素周期表中鐵元素的信息可知,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4,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Fe變成Fe3+是鐵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的,質子數不變,Fe和Fe3+質子數相同,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在原子中原子的相對質量等于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來解答。
4.【答案】A
【知識點】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將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與分子大小無關,故A符合題意;
B、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 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做燃料 ,說明酒精具有可燃性,故B不符合題意;
C、因為酒精具有揮發性,為防止酒精揮發造成損失,使用酒精燈后要及時蓋上燈帽,故C不符合題意;
D、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更快更充分,酒精汽化后點燃產生高溫火焰,是因為汽化增大了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分子之間有間隔進行分析解答啊;
B、根據具有可燃性的物質可以作燃料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酒精易揮發,酒精燈使用后要及時蓋上燈帽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快越充分進行分析解答。
5.【答案】(1)C
(2)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1)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CH3OH)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一個甲醇分子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共6個原子,但說甲醇共有6個原子表述不準確,應該強調是一個甲醇分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1×4)=12:4=3:1,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甲醇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不是5%,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H2OCO2+ 3H2。
A、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3或3:1,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反應前后銅基催化劑的質量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甲醇、水中的氫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所以生成的氫氣質量大于甲醇中氫元素的質量,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根據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以及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來解答;
(2)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來分析進行解答,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
(1)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CH3OH)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一個甲醇分子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共6個原子,但說甲醇共有6個原子表述不準確,應該強調是一個甲醇分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1×4)=12:4=3:1,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甲醇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不是5%,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H2OCO2+ 3H2。
A、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3或3:1,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反應前后銅基催化劑的質量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甲醇、水中的氫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所以生成的氫氣質量大于甲醇中氫元素的質量,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答案】B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且變化明顯;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較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t1℃時,甲、乙兩種物質曲線的交叉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物質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將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分數將減小,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90g,即50g水中溶解45g甲形成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質量為:50g+45g=95g,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交叉點表示該溫度下的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甲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且變化明顯,降溫可結晶析出甲物質;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來理解該溫度下的一定量的物質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是否是飽和溶液來解答。
7.【答案】A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且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干燥二氧化碳,符合題意;
B、純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與氧氣反應無現象,黃銅中的銅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由紅色變成黑色,現象不同,可以用灼燒的方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C、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可以用該方法鑒別氧化鈣和氫氧化鈣,不符合題意;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滌綸灼燒無此氣味,氣味不同,可以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鑒別羊毛和滌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來解答;
B、根據銅和金的顏色均是黃色來解答;
C、根據氧化鈣溶于水放熱且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來解答;
D、根據羊毛灼燒有燒焦蛋白質的氣味,滌綸灼燒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來解答。
8.【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圖2可知,實驗開始前,燒杯中的液體的pH=7,溶液顯中性,而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pH大于7,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試管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燒杯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隨著二氧化碳不斷和水反應,酸性逐漸增強,pH會減小,反應結束后,pH不再改變,所以曲線甲表示的是燒杯中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過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t1時,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7,是因為二氧化碳和燒杯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實驗結束后,試管中的溶質最多有兩種(氯化鈣、氯化氫),向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仍是無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稀鹽酸和石灰石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密閉裝置中的壓強增大,酸的pH值增大,石蕊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變色來解答。
9.【答案】D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水通電產生H2和O2,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總質量保持不變(質量守恒),所以天平讀數仍為 150.0 g,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①中鐵釘與水和氧氣接觸生銹,③中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對比①③可探究,接觸水是否為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②處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燃燒,④處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沒有與氧氣接觸不燃燒,變量不唯一;對比②④無法探究接觸氧氣是否為紅磷燃燒的條件之一,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電解水實驗正氧負氫,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
B、根據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來解答;
C、根據鐵與氧氣和水接觸生成鐵銹來解答;
D、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
10.【答案】(1)清潔型
(2)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比重總體上升(合理即可)
(3)水分子;過濾
(4)膜法
(5)
【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海洋中的資源;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海洋溫差能是一種穩定且儲量巨大的能源,主要來源是蘊藏在海洋中的太陽能,消耗后不會造成污染,屬于清潔型能源,在短期內能再生,屬于再生能源;
(2)由圖1可知,2012~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比重總體上升;
(3)由圖2可知,淡化膜允許大部分水分子通過;用膜法進行海水淡化的原理與實驗室中過濾操作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粒子大小差異通過膜或濾紙孔隙分離;
(4)從表格中看,膜法得到的濃海水中離子濃度更高,說明除去的水分更多、淡化程度更好,因此膜法的淡化效果更好;
(5)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該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海洋溫差能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淡化膜永許水分子通過,不永許其它雜質通過;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來解答。
(1)海洋溫差能是一種穩定且儲量巨大的能源,主要來源是蘊藏在海洋中的太陽能,消耗后不會造成污染,屬于清潔型能源,在短期內能再生,屬于再生能源;
(2)由圖1 可知,2012~2020 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比重總體上升;
(3)由圖2 可知,淡化膜允許大部分水分子通過;
用膜法進行海水淡化的原理與實驗室中過濾操作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粒子大小差異通過膜或濾紙孔隙分離;
(4)從表格中看,膜法得到的濃海水中離子濃度更高,說明除去的水分更多、淡化程度更好,因此膜法的淡化效果更好;
(5)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化學方程式為。
11.【答案】;固體不溶解;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試管口;玻璃棉;玻璃棉耐高溫,成本適中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解答】(1)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甲:猜想一錯誤,則不含有高錳酸鉀,高錳酸鉀能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則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適量水,固體不溶解,則猜想一錯誤;
實驗乙:二氧化錳可以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則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無氣泡產生,說明猜想二錯誤;
(3)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由表中溫度數據可知,試管口溫度(60~100℃)遠低于棉花著火點(210℃),故加熱高錳酸鉀時,棉花應放在“試管口”處,避免被高溫引起爆炸事件;
(5)從材料優缺點看,中學分組實驗中宜選用“玻璃棉”替代棉花,理由是玻璃棉耐高溫,且成本適中。
【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
(2)根據高錳酸鉀能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來解答;
(3)根據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來解答;
(4)根據棉花的著火點低,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氧氣時棉花放在試管口來解答;
(5)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玻璃棉耐高溫,且成本適中來解答。
12.【答案】(1)CO和SO2
(2)CuO+H2SO4=CuSO4+H2O;20%
(3)置換反應
(4)CO;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銅渣中含S元素,焙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焙燒時加入的炭粉中含碳元素,焙燒時可能產生一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氣體污染物,因此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氣體污染物有:CO和SO2。
(2)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根據圖示其他條件一定時,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20%時銅浸出率最高,因此為增加銅的產率,可選擇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
(3)“過程Ⅲ”中,鋅和濾液中的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該反應屬于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因此生成銅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4)①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奪取鐵的氧化物里的氧將鐵還原出來
②ZnSO4的水溶液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Zn、H2SO4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硫、鐵、銅分別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鐵和氧化銅,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硫酸鋅和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反應生成鋅、硫酸和氧氣來解答。
(1)銅渣中含S元素,焙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焙燒時加入的炭粉中含碳元素,焙燒時可能產生一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氣體污染物,因此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氣體污染物有:CO和SO2。
(2)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根據圖示,其他條件一定時,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20%時銅浸出率最高,因此為增加銅的產率,可選擇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
(3)“過程Ⅲ”中,鋅和濾液中的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該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符合置換反應的特征,因此生成銅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4)①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奪取鐵的氧化物里的氧將鐵還原出來。故填:一氧化碳。
②ZnSO4的水溶液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Zn、H2SO4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3.【答案】(1)分子
(2)生成黑色固體
(3)解:設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為x x=4.9g。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9g÷9.8%=50g答: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50g。;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均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從微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新分子生成,反應前含氧分子,反應后含二氧化碳分子;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沒有新元素和新原子生成;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說明生成了新物質;
(3)① 解:設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為x
x=4.9g。
故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9g÷9.8%=50g
答: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50g。
②氯化鋇與硫酸、硫酸鈉均能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加入氯化鋇溶液均會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氫氧化鈉和硫酸發生了反應,故方案一無法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出結論;
方案二中滴入硫酸銅溶液,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無藍色沉淀生成,說明氫氧化鈉消失,說明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
【分析】(1)根據化學變化中有新分子生成,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
(2)根據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并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鈉來解答;
(3)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硫酸鈉均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硫酸銅藍色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來解答。
(1)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從宏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新分子生成,反應前含氧分子,反應后含二氧化碳分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沒有新元素和新原子生成;故填:分子;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生成黑色固體,說明生成了新物質,說明該反應發生;
(3)①見答案;
②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均能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氫氧化鈉和硫酸發生了反應,故方案一無法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出結論;
方案二中滴入硫酸銅溶液,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無藍色沉淀生成,說明氫氧化鈉消失,說明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
1 / 1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1.(2025·寶安模擬)深圳“鯤鵬徑”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步道。以下建議中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廢舊電池埋進土壤 B.大量施用化肥
C.集中焚燒廢棄塑料 D.垃圾分類回收
【答案】D
【知識點】綠色化學
【解析】【解答】A、廢舊電池埋進土中,電池里面的重金屬對土壤和水體會造成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A不符合題意;
B、農業上要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如果大量施用化肥會造成水體和土壤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B不符合題意;
C、集中焚燒廢棄塑料,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C不符合題意;
D、垃圾分類回收,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廢舊電池深埋會造成重金屬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大量施用化肥會造成水體和土壤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集中焚燒廢棄塑料會造成空氣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垃圾分類回收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2.(2025·寶安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A.3個氧原子:O3 B.硫酸鋁:AlSO4
C.2個甲烷分子:2CH4 D.H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答案】C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所以O3表示1個臭氧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硫酸鋁中鋁元素顯+3價,硫酸根顯-2價,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故硫酸鋁的化學式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化學式前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故2個甲烷分子表示為2CH4,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D、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H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0,可表示為:,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的數字含義是: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右下方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來解答。
3.(2025·寶安模擬)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鐵元素的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鐵屬于金屬元素 B.鐵原子中子數為26
C.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4 D.Fe和Fe3+質子數相同
【答案】B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鐵元素名稱帶有 “钅” 字旁,屬于金屬元素,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質子數=26,相對原子質量約為55.84,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故中子數=55.84 26≈29.84(取整數約為30),而不是26,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從元素周期表中鐵元素的信息可知,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4,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Fe變成Fe3+是鐵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的,質子數不變,Fe和Fe3+質子數相同,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左上方的數字表示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在原子中原子的相對質量等于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來解答。
4.(2025·寶安模擬)酒精是一種常見的物質。下列有關酒精的項目與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
選項 項目 化學知識
A 將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酒精分子體積很小
B 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做燃料 酒精具有可燃性
C 使用酒精燈后要及時蓋上燈帽 酒精具有揮發性
D 酒精汽化后點燃產生高溫火焰 汽化增大反應物接觸面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將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與分子大小無關,故A符合題意;
B、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 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做燃料 ,說明酒精具有可燃性,故B不符合題意;
C、因為酒精具有揮發性,為防止酒精揮發造成損失,使用酒精燈后要及時蓋上燈帽,故C不符合題意;
D、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更快更充分,酒精汽化后點燃產生高溫火焰,是因為汽化增大了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分子之間有間隔進行分析解答啊;
B、根據具有可燃性的物質可以作燃料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酒精易揮發,酒精燈使用后要及時蓋上燈帽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反應物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快越充分進行分析解答。
5.(2025·寶安模擬)第9屆亞冬會期間,醇氫汽車亮相哈爾濱,為亞冬會提供了安全、低碳的“醇凈”出行。醇氫技術原理包括甲醇重整制氫等。回答下列2個小題。
(1)甲醇(CH3OH)可替代傳統能源,成為交通工具的新型燃料。下列有關甲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氧化物 B.共有6個原子
C.其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1 D.其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5%
(2)氫能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發揮重要作用。甲醇重整制氫是氫能的來源之一,該反應涉及的物質種類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減少
B.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C.反應前后,銅基催化劑的質量變大
D.生成的氫氣質量大于甲醇中氫元素的質量
【答案】(1)C
(2)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1)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CH3OH)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一個甲醇分子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共6個原子,但說甲醇共有6個原子表述不準確,應該強調是一個甲醇分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1×4)=12:4=3:1,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甲醇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不是5%,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H2OCO2+ 3H2。
A、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3或3:1,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反應前后銅基催化劑的質量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甲醇、水中的氫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所以生成的氫氣質量大于甲醇中氫元素的質量,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1)根據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以及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來解答;
(2)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來分析進行解答,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
(1)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醇(CH3OH)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一個甲醇分子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共6個原子,但說甲醇共有6個原子表述不準確,應該強調是一個甲醇分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1×4)=12:4=3:1,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甲醇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不是5%,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2)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H2OCO2+ 3H2。
A、該反應是甲醇和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3或3:1,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反應前后銅基催化劑的質量不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甲醇、水中的氫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所以生成的氫氣質量大于甲醇中氫元素的質量,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2025·寶安模擬)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的是甲
B.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將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溶質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D.時,將5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100g溶液
【答案】B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且變化明顯;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較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t1℃時,甲、乙兩種物質曲線的交叉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甲物質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將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分數將減小,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90g,即50g水中溶解45g甲形成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質量為:50g+45g=95g,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交叉點表示該溫度下的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甲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且變化明顯,降溫可結晶析出甲物質;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來理解該溫度下的一定量的物質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是否是飽和溶液來解答。
7.(2025·寶安模擬)下列實驗方法無法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目的 方法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氣 通過NaOH固體
B 鑒別純金和黃銅(銅鋅合金) 灼燒,看顏色
C 鑒別CaO和Ca(OH)2 加水,測溫度
D 鑒別羊毛和滌綸 點燃,聞氣味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且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干燥二氧化碳,符合題意;
B、純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與氧氣反應無現象,黃銅中的銅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由紅色變成黑色,現象不同,可以用灼燒的方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C、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可以用該方法鑒別氧化鈣和氫氧化鈣,不符合題意;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滌綸灼燒無此氣味,氣味不同,可以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鑒別羊毛和滌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來解答;
B、根據銅和金的顏色均是黃色來解答;
C、根據氧化鈣溶于水放熱且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于水溫度變化不大來解答;
D、根據羊毛灼燒有燒焦蛋白質的氣味,滌綸灼燒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來解答。
8.(2025·寶安模擬)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制取CO2并驗證其性質。實驗過程中利用pH傳感器測得相應容器內溶液pH隨時間變化如圖2(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開始前燒杯中的液體有可能是氫氧化鈣溶液
B.曲線甲表示的是燒杯中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過程
C.t1時,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7,說明CO2具有酸性
D.實驗結束后向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紅色
【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由圖2可知,實驗開始前,燒杯中的液體的pH=7,溶液顯中性,而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pH大于7,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試管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燒杯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隨著二氧化碳不斷和水反應,酸性逐漸增強,pH會減小,反應結束后,pH不再改變,所以曲線甲表示的是燒杯中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過程,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t1時,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7,是因為二氧化碳和燒杯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實驗結束后,試管中的溶質最多有兩種(氯化鈣、氯化氫),向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仍是無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稀鹽酸和石灰石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密閉裝置中的壓強增大,酸的pH值增大,石蕊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變色來解答。
9.(2025·寶安模擬)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甲:水通電產生H2和O2,可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B.實驗乙:將硫酸銅溶液與鐵釘混合,反應后天平示數仍為150.0g
C.實驗丙:對比①③可探究,接觸水是否為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
D.實驗丁:對比②④可探究,接觸氧氣是否為紅磷燃燒的條件之一
【答案】D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水通電產生H2和O2,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總質量保持不變(質量守恒),所以天平讀數仍為 150.0 g,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①中鐵釘與水和氧氣接觸生銹,③中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對比①③可探究,接觸水是否為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②處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燃燒,④處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沒有與氧氣接觸不燃燒,變量不唯一;對比②④無法探究接觸氧氣是否為紅磷燃燒的條件之一,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電解水實驗正氧負氫,物質由元素組成來解答;
B、根據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來解答;
C、根據鐵與氧氣和水接觸生成鐵銹來解答;
D、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
10.(2025·寶安模擬)【科普閱讀】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能源是指能夠提供能量的資源。能源可按不同方法分類(如下表),隨著人們開發能源的種類越來越多,能源消費結構(如圖1)也不斷優化。
分類標準 消耗后是否造成污染 短周期內能否再生
能源分類 污染型能源 情節性能源 再生能源 不再生能源
舉例 煤炭 風能 潮汐能 石油
海洋溫差能是一種穩定且儲量巨大的能源,主要來源是蘊藏在海洋中的太陽能。廣東省某基地利用海洋溫差能發電,并采用膜法(利用淡化膜分離)和熱法(加熱蒸發分離)進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濃海水還可綜合應用于鹽類提取、金屬提取等。
(1)結合上述分類標準,分析海洋溫差能屬于   能源(填一種)。
(2)由圖1分析,2012~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的變化情況為   (寫一條)。
(3)由圖2可知,淡化膜允許大部分   (填微觀粒子名稱)通過,用膜法進行海水淡化的原理與實驗室中   操作的原理相同。
(4)取兩份相同的海水樣品,分別進行熱法、膜法淡化處理(如下圖)。由下表可知,   (填淡化工藝名稱)的淡化效果更好。
樣品 淡化工藝 淡化后的濃海水中部分離子濃度g/L
Na+ Mg2+ Cl-
1 熱法 13.17 1.57 20.32
2 膜法 18.77 2.41 34.28
(5)濃縮后海水含有大量MgCl2,加入熟石灰可獲得經濟價值較高的氫氧化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清潔型
(2)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比重總體上升(合理即可)
(3)水分子;過濾
(4)膜法
(5)
【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海洋中的資源;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海洋溫差能是一種穩定且儲量巨大的能源,主要來源是蘊藏在海洋中的太陽能,消耗后不會造成污染,屬于清潔型能源,在短期內能再生,屬于再生能源;
(2)由圖1可知,2012~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比重總體上升;
(3)由圖2可知,淡化膜允許大部分水分子通過;用膜法進行海水淡化的原理與實驗室中過濾操作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粒子大小差異通過膜或濾紙孔隙分離;
(4)從表格中看,膜法得到的濃海水中離子濃度更高,說明除去的水分更多、淡化程度更好,因此膜法的淡化效果更好;
(5)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該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海洋溫差能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淡化膜永許水分子通過,不永許其它雜質通過;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來解答。
(1)海洋溫差能是一種穩定且儲量巨大的能源,主要來源是蘊藏在海洋中的太陽能,消耗后不會造成污染,屬于清潔型能源,在短期內能再生,屬于再生能源;
(2)由圖1 可知,2012~2020 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天然氣、其他清潔能源的比重總體上升;
(3)由圖2 可知,淡化膜允許大部分水分子通過;
用膜法進行海水淡化的原理與實驗室中過濾操作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粒子大小差異通過膜或濾紙孔隙分離;
(4)從表格中看,膜法得到的濃海水中離子濃度更高,說明除去的水分更多、淡化程度更好,因此膜法的淡化效果更好;
(5)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化學方程式為。
11.(2025·寶安模擬)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某興趣小組不小心將點燃的酒精燈移至試管中部,發現“試管內有火星,并出現大量黑煙”這一異常現象。為此,該小組開展了以下探究。
【問題】黑煙是什么?
【資料】I.高錳酸鉀能溶于水,溶液顯紫色;二氧化錳、炭粉難溶于水。
II.棉花的著火點為210℃,高錳酸鉀分解溫度為220℃以上。
【分析】
(1)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黑煙可能是反應物或生成物;也可能是棉花不充分燃燒產生的炭黑。
【猜想】猜想一:高錳酸鉀;猜想二:二氧化錳;猜想三:炭粉
【實驗】
(2)收集三份黑煙,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 操作 現象 結論
甲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適量水。     猜想一錯誤
乙     無氣泡產生 猜想二錯誤
丙 另取少量黑色固體于燃燒匙中點燃(如圖),熄滅后往集氣瓶中倒入適量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三正確
【結論】
(3)黑煙是炭粉。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   。
【分析】除了操作不當,黑煙還可能與試管中棉花的位置、棉花的著火點有關。
【拓展】
(4)測量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各個部位的溫度(如下表)。你認為加熱高錳酸鉀時,棉花應放在   。
位置 試管底部 試管中部 試管口
溫度范圍 300~400℃ 150~250℃ 60~100℃
(5)根據下表信息,你認為在中學分組實驗中可選用   (填材料名稱)替代棉花,你的理由是   。
材料 優點 缺點
玻璃棉 成本適中,耐高溫 纖維易散開,需纏繞成團塞入試管
石英棉 性質穩定,耐高溫 價格昂貴,操作需專業工具,易產生粉塵
塑料纖維 材料易得,成本低 易燃,釋放有毒氣體
【答案】;固體不溶解;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試管口;玻璃棉;玻璃棉耐高溫,成本適中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解答】(1)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甲:猜想一錯誤,則不含有高錳酸鉀,高錳酸鉀能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則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適量水,固體不溶解,則猜想一錯誤;
實驗乙:二氧化錳可以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則取少量黑色固體于點滴板中,加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無氣泡產生,說明猜想二錯誤;
(3)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由表中溫度數據可知,試管口溫度(60~100℃)遠低于棉花著火點(210℃),故加熱高錳酸鉀時,棉花應放在“試管口”處,避免被高溫引起爆炸事件;
(5)從材料優缺點看,中學分組實驗中宜選用“玻璃棉”替代棉花,理由是玻璃棉耐高溫,且成本適中。
【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來解答;
(2)根據高錳酸鉀能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來解答;
(3)根據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來解答;
(4)根據棉花的著火點低,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氧氣時棉花放在試管口來解答;
(5)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玻璃棉耐高溫,且成本適中來解答。
12.(2025·寶安模擬)某化工廠以銅渣(含Cu、Fe、O、S等多種元素)為原料,回收金屬銅的工藝流程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通過控制條件可使爐渣中的鐵精礦不與稀硫酸反應。
(1)“過程I”中,焙燒可將銅渣成分轉化為氧化物。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氣體污染物有   (填兩個)。
(2)“過程Ⅱ”中,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結合下圖,其他條件一定時,為增加銅的產率,可選擇質量分數為   的硫酸溶液。
(3)“過程Ⅲ”中,生成銅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4)利用副產品
①回收鐵:高爐煉鐵時,利用含有Fe3O4的鐵精礦與   反應生成鐵。
②回收鋅:ZnSO4的水溶液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Zn、H2SO4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CO和SO2
(2)CuO+H2SO4=CuSO4+H2O;20%
(3)置換反應
(4)CO;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銅渣中含S元素,焙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焙燒時加入的炭粉中含碳元素,焙燒時可能產生一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氣體污染物,因此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氣體污染物有:CO和SO2。
(2)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根據圖示其他條件一定時,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20%時銅浸出率最高,因此為增加銅的產率,可選擇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
(3)“過程Ⅲ”中,鋅和濾液中的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該反應屬于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因此生成銅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4)①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奪取鐵的氧化物里的氧將鐵還原出來
②ZnSO4的水溶液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Zn、H2SO4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硫、鐵、銅分別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鐵和氧化銅,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硫酸鋅和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反應生成鋅、硫酸和氧氣來解答。
(1)銅渣中含S元素,焙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焙燒時加入的炭粉中含碳元素,焙燒時可能產生一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氣體污染物,因此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氣體污染物有:CO和SO2。
(2)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根據圖示,其他條件一定時,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20%時銅浸出率最高,因此為增加銅的產率,可選擇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
(3)“過程Ⅲ”中,鋅和濾液中的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該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符合置換反應的特征,因此生成銅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4)①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奪取鐵的氧化物里的氧將鐵還原出來。故填:一氧化碳。
②ZnSO4的水溶液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Zn、H2SO4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3.(2025·寶安模擬)興趣小組從不同角度探討“化學反應”。
(1)本質:以木炭燃燒為例,從宏觀分析,該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分析,該反應有新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生成。
(2)現象:化學反應常伴有明顯現象,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能證明該反應發生的現象為   。有些化學反應無明顯現象,如與稀硫酸的反應。
(3)變化:為驗證與稀硫酸發生反應,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①先測定圖1中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測得溶液的pH變為7.計算此時燒杯中所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   。(根據化學方程式寫出完整計算過程)。
資料: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為藍色固體,難溶于水。
②同學們還設計了圖2的兩種方案,其中方案   (填“一”或“二”)無法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出結論,理由是   。
【答案】(1)分子
(2)生成黑色固體
(3)解:設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為x x=4.9g。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9g÷9.8%=50g答: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50g。;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均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從微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新分子生成,反應前含氧分子,反應后含二氧化碳分子;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沒有新元素和新原子生成;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說明生成了新物質;
(3)① 解:設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為x
x=4.9g。
故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4.9g÷9.8%=50g
答: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為50g。
②氯化鋇與硫酸、硫酸鈉均能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加入氯化鋇溶液均會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氫氧化鈉和硫酸發生了反應,故方案一無法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出結論;
方案二中滴入硫酸銅溶液,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無藍色沉淀生成,說明氫氧化鈉消失,說明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
【分析】(1)根據化學變化中有新分子生成,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
(2)根據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并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鈉來解答;
(3)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硫酸鈉均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硫酸銅藍色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來解答。
(1)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從宏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角度看,該反應有新分子生成,反應前含氧分子,反應后含二氧化碳分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沒有新元素和新原子生成;故填:分子;
(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生成黑色固體,說明生成了新物質,說明該反應發生;
(3)①見答案;
②氯化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均能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氫氧化鈉和硫酸發生了反應,故方案一無法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出結論;
方案二中滴入硫酸銅溶液,硫酸銅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無藍色沉淀生成,說明氫氧化鈉消失,說明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生了反應。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靖江市| 东山县| 宝山区| 海伦市| 永州市| 澎湖县| 青海省| 绥化市| 闸北区| 苏州市| 沙河市| 临西县| 攀枝花市| 黔江区| 上高县| 峨山| 柳江县| 多伦县| 岗巴县| 安吉县| 内江市| 滦平县| 五莲县| 华坪县| 伊金霍洛旗| 朝阳县| 新乡市| 壶关县| 和顺县| 康保县| 昌江| 周至县| 越西县| 广州市| 东辽县| 德保县| 榆中县| 海城市| 芜湖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