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與研究方法 單元測試一、單選題1.氧化石墨烯在能源、材料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用強氧化劑在石墨層間引入大量基團(如、等)削弱層間作用力得到氧化石墨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B.石墨層內導電性和層間導電性相同C.氧化石墨烯有一定的親水性D.圖氧化石墨烯中有兩種含氧官能團2.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A.乙烷的結構式為 B.羥基的電子式為C.的系統名稱為1,3-二丁烯 D.3,3-二甲基戊烷的鍵線式:3.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A.H與Cl成鍵時軌道相互靠攏: B.甲醚的結構簡式:C.正丁烷的鍵線式: D.的模型4.下列物質在指定條件下的同分異構體數目(不考慮立體異構)正確的是A.C5H10O2屬于羧酸的同分異構體有5種 B.C4H10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C.C4H8O屬于醛類的同分異構體有2種 D.的一氯代物有4種5.下列關于有機物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C6H14含四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有2種B.(CH3CH2)2CHCH3的一氯代物有4種C.分子式為C4H10O并能和鈉發生反應的有機物5種D.在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三組峰,峰面積之比為3∶1∶46.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聯氨的電子式: B.丙炔的球棍模型:C.的VSEPR模型: D.2-丁烯的鍵線式:7.下列化學用語表述錯誤的是A.溶液中的水合離子:B.異丙基的結構簡式:C.乙醇的空間填充模型:D.連四硫酸根(結構為)中的化合價為和0價8.除去下列物質中括號內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A.溶液:插入銅片,過濾B.乙酰苯胺():將混合物溶于乙醇后,重結晶C.溶液:通入過量,充分反應后過濾D.硬脂酸鈉(甘油):加入過量的濃氯化鈉溶液,鹽析、過濾9.元素分析是有機化合物的表征手段。按下圖實驗裝置對有機化合物進行C、H元素定量分析。將裝有樣品的Pt坩堝和多孔微球放入石英管中,先通入排出石英管中的空氣,而后將已稱重的U型管c、d與石英管連接,檢查裝置氣密性。依次點燃煤氣燈b和a,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和d中分別裝濃硫酸和堿石灰B.一種機理認為,實驗過程中被還原為低價銅,氧氣又可將其氧化為循環使用。則多孔微球的作用是作催化劑C.反應結束后,繼續通入氧氣至裝置冷卻至室溫,取下c、d管稱重。繼續通入氧氣的目的是使裝置盡快冷卻至室溫D.d裝置后應再連接裝有堿石灰的裝置作為尾氣處理10.正確選用實驗儀器是確保實驗成功、獲得準確結果的關鍵環節。下列一些實驗操作對應部分儀器的選用錯誤的是A.蒸餾法分離乙醇和水:③⑤⑥B.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①②③C.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單質并分液:⑦D.用鹽酸滴定溶液:④⑥11.用鎂固定氮得到的氮化鎂與氯化銨反應合成。如下方法證實了是通過轉變為的:按將兩種物質充分混合、加熱,測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和可用質譜法區分B.固氮反應為C.所測,說明和按化學計量比轉化D.過量的能使轉化更充分,增大12.利用和濃鹽酸反應制備,為提純粗品,設計如圖路線。已知:能與醇形成結晶狀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操作Ⅰ、Ⅱ、Ⅲ、Ⅳ均相同B.可用NaOH溶液代替溶液C.無水的作用只是干燥除水D.可用紅外光譜儀區分和13.某學習小組研究某烴的含氧衍生物A的組成和結構,研究過程如下:稱取9 g A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并使產物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堿石灰,發現兩者分別增重5.4 g和13.2 g, 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其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的分子式為C3H6O3B.結合紅外光譜和核磁共振氫譜可知A的結構簡式為CH3CH(OH)COOHC.若取A和C2H6O的混合物1 mol進行燃燒實驗,該混合物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物質的量取決于混合物中兩組分的比例D.B是A的位置異構體,則B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峰面積之比為2∶2∶1∶114.下列關于聚合物A{}和B{}的說法正確的是A.互為同分異構體 B.可以通過紅外光譜鑒別兩者的單體C.均屬于加聚反應的產物 D.都可在堿性條件下降解為小分子二、解答題15.伊那利塞(H)是一種抗癌癥的新藥物,其合成路線如下:已知:I.RCHOII.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為 。(2)C的結構簡式為 。(3)的反應類型為 。(4)中的含氧官能團有 (寫名稱)。(5)由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中的作用為 。(6)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還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①含有苯環 ②能發生銀鏡 ③不存在鍵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為3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16.對溴苯乙烯(E)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過程如下:已知:D的分子式為C8H8Br2,且分子中含甲基。回答下列問題:(1)A→B的化學方程式: ;其反應類型為 。(2)B的名稱為 ;中C-H鍵的極性① ②(填“>”或“<”)。(3)D的結構簡式為 ;E中官能團有碳碳雙鍵、 (填名稱)。(4)芳香族化合物M是C的同分異構體,且苯環上只有兩個取代基,則M的結構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峰面積比為3∶2∶2∶2的結構簡式為 。17.研究有機化合物X的分子結構、性質的過程如下。(1)確定X的分子式X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15.2g該有機物完全燃燒,將其產物通過濃硫酸,濃硫酸增重14.4g,再通過堿石灰,堿石灰增重26.4g。則X的分子式是 。(2)確定X的分子結構使用儀器分析法測定X的分子結構,結果如下表:譜圖 數據分析結果紅外 光譜 含有C—O、C—H和O—H核磁 共振 氫譜 峰面積之比為 3︰2︰1︰1︰1結合紅外光譜與核磁共振氫譜,可以確定X的結構簡式是 。(3)研究X的分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①根據X的分子結構推測,其可以發生的反應類型有 (填字母,下同)。a.加成反應 b.取代反應 c.消去反應 d.氧化反應②Y是X的同分異構體,其核磁共振氫譜峰面積之比為3:1,Y的結構簡式是 。③以2-溴丙烷為主要原料制取X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反應類型依次是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④X可與乙二酸(草酸)按物質的量之比1:1反應生成環狀化合物。該環狀化合物的結構簡式是 。18.完成下列問題。(1)借助于李比希法、現代科學儀器及化學實驗可以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和結構。如圖所示的是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常用的裝置,其中管式爐可提供有機化合物燃燒所需的高溫。①裝置C中CuO的作用是 。②裝置F的作用是 。(2)有機物X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和黏合劑等高聚物。為研究X的組成與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①有機物X的質譜圖如下:有機物X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②將10.0 g X在足量O2中充分燃燒,并使其產物依次通過足量的無水CaCl2和KOH濃溶液,發現無水CaCl2增重7.2 g,KOH濃溶液增重22.0 g,則有機物X的分子式是 。③經紅外光譜測定,有機物X中含有醛基;有機物X的核磁共振氫譜有2組吸收峰,峰面積之比是3∶1,有機物X的結構簡式是 。(3)經紅外光譜測定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為 。《第一章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與研究方法 單元測試》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C C D A D B B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D C B15.(1)3-溴苯酚(間溴苯酚)(2)(3)取代反應(4)酰氨基、酯基(5) +2HBr 中和反應生成的HBr,促進反應生成D,提高產率(6) 12種16.(1) 取代反應(2) 乙苯(或乙基苯) >(3) 碳溴鍵(溴原子)(4) 517.(1)C3H8O2(2)(3) bcd CH3C(OH)2CH3 b18.(1) 將燃燒生成的CO轉化為CO2 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防止影響有機物元素的測定(2) 100 C5H8O2 或(3)羥基 羧基 酰胺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