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分層作業18 鹽類的水解--2025魯科版化學選擇性必修1同步練習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分層作業18 鹽類的水解--2025魯科版化學選擇性必修1同步練習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魯科版化學選擇性必修1
分層作業18 鹽類的水解
A級必備知識基礎練
題組1.鹽類水解的原理
1.常溫下,在pH=9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設由水電離出的OH-濃度分別為M和N,則M和N的關系為(  )
A.M>N B.M=10-4N
C.N=10-4M D.M=N
2.0.1 mol·L-1的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H4Cl溶液?、躈aCl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3.(2024·濟南檢測)表中是常溫下幾種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
CH3COOH Ka=1.7×10-5 mol·L-1
H2S Ka1=1.3×10-7 mol·L-1 Ka2=7.1×10-15 mol·L-1
HClO Ka=4.7×10-8 mol·L-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發生反應:H2S+2ClO-S2-+2HClO
B.CH3COOH溶液與Na2S溶液反應不能生成NaHS
C.相同溫度下,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2S、NaClO、CH3COONa溶液,pH最大的是NaClO溶液
D.相同溫度下,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2S、HClO、CH3COOH溶液,酸性最強的是CH3COOH溶液
題組2.水解平衡的移動
4.0.1 mol·L-1K2CO3溶液中,由于C的水解,使得c平(C)<0.1 mol·L-1。如果要使c平(C)更接近0.1 mol·L-1,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適量水
B.加入少量鹽酸
C.加入適量KOH固體
D.加熱
5.常溫下,稀釋0.1 mol·L-1NH4Cl溶液,圖中的橫坐標表示加水的量,則縱坐標可以表示的是(  )
A.N的水解常數
B.溶液的pH
C.溶液中N數目
D.溶液中c平(N)
6.(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顯淺紅色的原因為       。
(2)向0.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別加入少量濃鹽酸、NaOH固體、Na2CO3固體、FeSO4固體,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動的方向分別為       、       、
          、          (填“左”“右”或“不移動”)。
B級關鍵能力提升練
以下選擇題中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
7.(2024·青島檢測)25 ℃時,關于濃度均為0.2 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均存在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種類不相同
C.c平(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別加入NaOH固體,恢復到原溫度,c平(C)均增大
8.對于下列現象及事實,其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室溫下,用pH計分別測量等濃度的NaA和NaB溶液的pH 比較HA和HB酸性強弱
B 亞硫酸氫鈉溶液呈酸性 亞硫酸氫根水解
C 泡沫滅火器用于滅火 碳酸氫鹽與鋁鹽的水解相互促進
D 合成氨反應選擇高溫條件 高溫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
9.水浴加熱滴有酚酞溶液的NaHCO3溶液,溶液顏色及pH隨溫度變化如下表(忽略水的揮發)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時間 ① ② ③ ④ ⑤
溫度/℃ 20 30 40 從40 ℃冷卻到20 ℃ 沸水浴后冷卻到20 ℃
顏色變化 紅色略加深 紅色接近① 紅色比③加深較多
pH 8.31 8.29 8.26 8.31 9.20
A.NaHCO3溶液顯堿性的原因:HC+H2OH2CO3+OH-
B.①→③的過程中,顏色加深的原因可能是HC水解程度增大
C.①→③的過程中,pH略微下降說明升溫過程中c(OH-)減小
D.⑤比①pH增大,推測是由于NaHCO3分解生成Na2CO3的緣故
10.常溫下,已知濃度均為0.1 mol·L-1的NH4CN溶液和NaCN溶液的pH分別為9.32、11.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H3·H2O的電離常數小于HCN的電離常數
B.0.1 mol·L-1 NaCN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10-11.1 mol·L-1
C.上述兩種鹽均能促進溶液中水的電離
D.上述兩種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前者大于后者
11.(1)濃度均為0.1 mol·L-1的8種溶液:①HNO3;②H2SO4;③CH3COOH;④Ba(OH)2;⑤NaOH;⑥CH3COONa;⑦KCl;⑧NH4Cl。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填序號)。
(2)常溫下,0.1 mol·L-1HA溶液中=108。現取0.1 mol·L-1HA溶液與pH=13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中”或“堿”)性,理由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②混合后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 mol·L-1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C級學科素養拔高練
12.完成下列與水解有關的問題:
(1)要求設計實驗證明鹽類水解是吸熱過程,有四位學生分別做了以下實驗,其中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甲學生:在醋酸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熱后溶液紅色加深,說明鹽類水解是吸熱的
B.乙學生:將硝酸銨晶體溶于水,水溫下降,說明硝酸銨水解是吸熱的
C.丙學生:在醋酸鈉溶液中加入醋酸鈉晶體,溶液溫度下降,說明鹽類水解是吸熱的
(2)在濃NH4Cl溶液中加入鎂單質會產生氣體,氣體的成分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              。
(3)現有0.1 mol·L-1的純堿溶液,試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其正確的操作是 ;
純堿溶液呈堿性的主要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在純堿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若在該溶液中再滴入過量的BaCl2溶液,所觀察到的現象是           ,其原因是            。
(5)向純堿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鐵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原因是             。
分層作業18 鹽類的水解
1.B 解析 pH=9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H+均是由水電離產生的,c平(H+)=c水(OH-)=10-9 mol·L-1,即M=10-9 mol·L-1;pH=9的CH3COONa溶液中c平(OH-)=10-5 mol·L-1,OH-完全由水電離產生,即N=10-5 mol·L-1,所以M=10-4N,選B。
2.A 解析 NaCl是強酸強堿鹽,溶液呈中性;NH4Cl是強酸弱堿鹽,溶液呈酸性;Na2CO3、NaHCO3是強堿弱酸鹽,溶液呈堿性,水解程度Na2CO3大于NaHCO3,所以碳酸鈉溶液堿性更強,故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①②④③,故選A。
3.D 解析 根據電離平衡常數可知酸性:CH3COOH>H2S>HClO>HS-,離子的水解能力:CH3COO-4.C 解析 要使c平(C)更接近0.1 mol·L-1,需要抑制C的水解。A項,加入水稀釋會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錯誤;B項,加入鹽酸會和C反應生成HC,C濃度減小,錯誤;C項,加入氫氧化鉀固體,會抑制C水解,使得C濃度接近0.1 mol·L-1,正確;D項,加熱會促進C水解,導致離子濃度減小,錯誤。
5.B 解析 N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N+H2ONH3·H2O+H+,溫度不變,N的水解常數不變,A項不符合題意;NH4Cl水解呈酸性,加水稀釋,水解程度增大,但酸性減弱,溶液的pH將增大,溶液中N數目將減少,c平(N)也減小,B項符合題意,C、D兩項不符合題意。
6.答案 (1)CH3COO-+H2OCH3COOH+OH-,使溶液顯堿性 (2)右 左 左 右
解析 (1)CH3COONa溶液中CH3COO-水解使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使酚酞顯紅色。
(2)CH3COO-水解反應為CH3COO-+H2OCH3COOH+OH-,加酸促進CH3COO-的水解;加堿抑制CH3COO-的水解;C與CH3COO-的水解相互抑制;Fe2+與CH3COO-的水解相互促進。
7.BC 解析 兩種溶液中均存在著水的電離平衡,NaHCO3溶液中還存在:HCH++C的電離平衡及HC+H2OH2CO3+OH-的水解平衡,Na2CO3溶液中還存在:C+H2OHC+OH-的水解平衡,A正確;兩種溶液中均存在Na+、C、HC、H2CO3、OH-、H+、H2O,B不正確;濃度相同時,C水解程度大于HC水解程度,故Na2CO3溶液中c平(OH-)更大,C不正確;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HC+OH-H2O+C,c平(C)增大,Na2CO3溶液中加入NaOH,導致C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動,c平(C)增大,D正確。
8.BD 解析 兩種鈉鹽溶液的濃度相同,能利用水解后pH的不同比較酸性強弱,A正確;亞硫酸氫鈉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亞硫酸氫根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即以電離為主:HSS+H+,B錯誤;Al2(SO4)3和NaHCO3能制作泡沫滅火器,利用了Al2(SO4)3溶液與NaHCO3溶液混合后能發生劇烈水解相互促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C正確;合成氨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D錯誤。
9.C 解析 NaHCO3溶液呈堿性,是因為HC水解,A項正確;①→③的過程中,溫度升高促進HC的水解,所以溶液堿性增強,溶液顏色加深,B項正確;溫度越高,水的離子積常數越大,溫度升高,溶液中OH-和H+的濃度都略增大,導致溶液中pH略下降,C項錯誤;⑤和①的溫度相同,但⑤比①pH大,說明⑤的堿性強于①,推測是⑤中NaHCO3受熱分解生成了Na2CO3,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①中NaHCO3的水解程度,D項正確。
10.AB 解析 0.1 mol·L-1NH4CN的pH為9.32,顯堿性,說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的水解程度,則電離常數HCN小于NH3·H2O,A錯誤;0.1 mol·L-1NaCN的pH為11.1,該溶液中c平(H+)=10-11.1 mol·L-1,c平(OH-)=10-2.9 mol·L-1,水電離出的c(OH-)=10-2.9 mol·L-1,B錯誤;NH4CN、NaCN因為N、CN-的水解,均能促進溶液中水的電離,C正確;NH4CN溶液中N和CN-的水解相互促進,Na+對CN-水解沒有影響,因此NH4CN中CN-的水解程度大于NaCN中CN-的水解程度,D正確。
11.答案 (1)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2)①堿 A-+H2OHA+OH-?、诖笥?br/>解析 (1)先對物質分類,pH:堿[NaOH、Ba(OH)2]>鹽(CH3COONa、KCl、NH4Cl)>酸(HNO3、H2SO4、CH3COOH)。
同類物質的pH的一般規律:
堿:二元強堿[Ba(OH)2]>一元強堿(NaOH)>一元弱堿;
酸:一元弱酸(CH3COOH)>一元強酸(HNO3)>二元強酸(H2SO4);
鹽:強堿弱酸鹽(CH3COONa)>強酸強堿鹽(KCl)>強酸弱堿鹽(NH4Cl)。
(2)由于=108,根據c平(H+)·c平(OH-)=10-14 mol2·L-2,則c平(H+)=10-3 mol·L-1,所以HA為弱酸。①pH=13的NaOH溶液濃度為0.1 mol·L-1,0.1 mol·L-1 HA溶液與pH=13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aA溶液,由于A-+H2OHA+OH-,因此混合液呈堿性。
②NaA溶液促進水的電離,而NaOH溶液抑制水的電離,因此混合后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大于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12.答案 (1)A (2)H2和NH3 Mg+2NMg2++2NH3↑+H2↑ (3)把pH試紙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點在試紙的中部,試紙變色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確定溶液的pH C+H2OHC+OH- (4)產生白色沉淀,且紅色褪去 在純堿溶液中存在C的水解平衡:C+H2OHC+OH-,加入BaCl2溶液后,Ba2+與C反應生成BaCO3白色沉淀,由于C的濃度減小,C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動,c平(OH-)減小,酚酞褪色 (5)生成紅褐色沉淀,放出無色氣體 Fe3+與OH-結合生成Fe(OH)3沉淀,促進C的水解,同時有CO2氣體生成
解析 (1)A項,給滴有酚酞溶液的醋酸鈉溶液加熱,溶液紅色加深,說明溶液堿性增強,即升高溫度促進鹽類的水解,可證明鹽類水解為吸熱過程;B、C項,晶體溶解過程中伴有熱效應,無法判斷溫度降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故無法證明鹽類水解是吸熱過程。
(2)濃NH4Cl溶液中存在:N+H2ONH3·H2O+H+,Mg能與溶液中的H+反應生成H2,使N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動,c平(NH3·H2O)增大,NH3·H2O分解產生NH3。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江口县| 华安县| 北票市| 潞西市| 辛集市| 二连浩特市| 灵璧县| 揭东县| 翁牛特旗| 含山县| 虎林市| 泾川县| 澎湖县| 兴文县| 张家港市| 延庆县| 阳山县| 娱乐| 上饶县| 玉溪市| 农安县| 伊金霍洛旗| 万全县| 合江县| 崇礼县| 康平县| 抚松县| 石城县| 竹山县| 平原县| 宜兴市| 通海县| 和平县| 五寨县| 德庆县| 手游| 德安县| 醴陵市| 资兴市|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