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格局的演變一、二戰的背景二、二戰的過程三、二戰的影響四、戰后國際秩序建立材料一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對英國首相丘吉爾談起,應該給第二次世界大戰起一個名字,丘吉爾脫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戰爭)!”他認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決策者們處置不當,致使德、意、日侵略勢力迅速膨脹,第二次世界大戰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何會發生?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被描繪成“三頭怪獸”,其頭部是德國元首希特勒,中間是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日本內閣總理東條英機。材料二 大蕭條使始終存在的經濟民族主義發展到妨害國際關系的程度。各國的自衛措施都采取了諸如較高的關稅、更嚴格的進口限額、結算協定、貨幣管制條例和雙邊貿易協定之類的形式。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國間的經濟摩擦和政治上的緊張關系。——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解讀:英國人對圍著他的納粹怪獸們說道:“再給你一個棒棒糖你就回家好不好!”材料三1935.8 美國通過《中立法案》1939.8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斯大林凡——華體系為二戰埋下隱患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起了催化劑的作用法西斯加緊對外擴張,使局部戰爭擴大為全面戰爭英法綏靖政策、美國中立政策、蘇聯避戰自保政策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一、二戰的背景根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具因①“凡—華”體系的隱患②法西斯主義興起和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③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打擊④大國的綏靖政策和中立自保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知識拓展經濟危機爆發原因危機后投機變“投胎”(1)原因:①根本: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②重要: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生產相對過剩);③直接:過度的股票投機活動。羅斯福新政特點:國家通過立法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美國:羅斯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道路為什么兩方選擇的道路不同?比較項 美國 德國一戰后國際地位 凡-華體系受益國 凡-華體系受損國經濟基礎 雄厚 薄弱歷史傳統 民主傳統 軍國主義、專制主義同:原因和目的異:手段和影響解讀:英國人對圍著他的納粹怪獸們說道:“再給你一個棒棒糖你就回家好不好!”綏靖政策 漫畫美國中立政策也是綏靖政策1939.8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與斯大林:荒唐的伴侶蘇聯的避戰自保1、過程:①范圍:由局部戰爭到全球戰爭②性質:由帝國主義戰爭到反法西斯戰爭③方式:由孤立斗爭到聯合斗爭 亞太戰場 歐洲戰場 北非戰場局部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全面爆發 1939.9,德國突襲波蘭,二戰全面爆發; 全球戰爭 ①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②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③1942年1月,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戰爭轉折 1942年6月, 中途島戰役。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轉折點) 1942年10月,阿拉曼戰役戰爭結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2、特點:二、二戰的過程根據教材完成二戰進程表格,說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點。德國閃擊波蘭全面爆發: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宣告綏靖政策破產。39天法國淪亡5天拿下荷蘭4小時丹麥投降德國閃擊波蘭全面爆發: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宣告綏靖政策破產。39天法國淪亡5天拿下荷蘭4小時丹麥投降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日本飛機在100分鐘內投下556顆炸彈1942年1月,以美、英、蘇、中為首的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推動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中途島海戰1942阿拉曼戰役1942諾曼底登陸1944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1943太平洋戰場轉折點是中途島戰役;北非戰場的轉折點是阿拉曼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雅爾塔會議(1945年)波茨坦會議(1945年)開羅會議(1943年)二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在雅爾塔等地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以美、蘇戰勝國為主導的戰后國際秩序,史稱“雅爾塔體系”。德黑蘭會議(1943年)1、國際體系—雅爾塔體系三、二戰的影響“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丘吉爾材料三 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南斯拉夫、波蘭等東歐國家,在共產黨等進步政黨的領導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統治和羈絆,建立了人民政權,走上了建設獨立自主的國家道路。……亞非拉地區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印度、埃及等一大批國家也紛紛走上獨立的道路。——金永華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2.人類社會:空前浩劫3.世界力量對比和國際格局:歐日衰落,美蘇崛起;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逐漸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4.世界殖民體系:促進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促進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社會主義力量得到較大發展三、二戰的影響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 由于戰爭的需要,在原子能、航空、火箭、計算機、通訊技術等取得突破性進展,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1945年7月原子彈試爆成功,拉開了這場科技革命的序幕。——牛力等《略論二戰對戰后世界的影響》5.自然科學: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礎。雅爾塔會議(1945年)波茨坦會議(1945年)開羅會議(1943年)二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在雅爾塔等地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以美、蘇戰勝國為主導的戰后國際秩序,史稱“雅爾塔體系”。德黑蘭會議(1943年)1、雅爾塔體系含義四、戰后的國際秩序會議 參會國 時間 內容 作用開羅 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美英中1943.11《開羅宣言》宣告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中國收復領土的權利得到國際公認蘇美英1943.11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及商談戰后處置德國和成立國際組織等問題加速德國走向滅亡蘇美英1945.02商談對德政策和安排戰后世界事宜為雅爾塔體系建立奠定基礎蘇美英1945.07重申雅爾塔會議關于處理德國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開羅宣言》的主要內容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滅亡①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②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③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托管原則和民族自決原則)④成立聯合國⑤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3、實質: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2.主要內容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促進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發展時間:1945年10月24日性質: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宗旨: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合作決議原則: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大國一致”原則◎打結的手槍◎鑄劍為犁◎舊金山會議維護工具——聯合國①積極性:雅爾塔體系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②局限性:是大國相互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一些國家的利益。4、雅爾塔體系評價一戰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歐洲中心二戰后雅爾塔體系美蘇中心凡-華體系 雅爾塔體系戰敗國處理領土問題國 際 組 織成立國際聯盟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責任,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委任統治制度全體一致原則殖民地問題決策原則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德國被分區占領,日本由美國單獨占領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日本歸還侵占中國的領土,承認朝鮮獨立成立聯合國托管制度,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大國一致原則對比凡華體系,雅爾塔體系有何進步?有利于抑制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促進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維護了部分國家領土主權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