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命活動的調節 實驗探究題綜合練習類型一 反射及體溫調節1.(2024八下·鎮海區期末)在學習了“電路”和“反射弧”相關內容后,項目化學習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膝跳反射模型”,以模擬膝跳反射的過程。同學們利用LED燈組、開關、導線、效應器模型、神經中樞模型等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模型。該模型中,一個個LED燈和導線串聯,LED燈由開關、控制。閉合開關、,敲擊腿部肌肉,燈組依次閃爍,模擬神經沖動在反射弧結構中的傳導過程。(1)當開關全部閉合,敲擊腿部肌肉時,電路處于 (填“通路”、“斷路”或“短路”)狀態,此時LED燈組閃爍的順序為 (填圖中數字和箭頭)。(2)在對模型的評價環節,有同學提出該模型可以做進一步改進,比如增加一個大腦模型,請問你是否贊同這個改進,并簡要說明理由: 。(3)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理解和學習人類語言時,ChatGPT相當于反射弧結構中的 (填序號)。2.(2025八下·義烏開學考)干燥的秋冬季節,當手接觸金屬體時常會發生放電現象而縮回。如圖甲為手指、門把手上的電荷分布示意圖,圖乙為縮手反射模式圖。請分析回答:(1)“干燥的秋冬季節”描述的是 (填“天氣”或“氣候”)的特征。(2)手指觸碰到門把手發生放電,產生的電流方向是人 ?。ㄌ睢啊被颉啊保╅T把手。(3)手指受到電刺激時會立即縮回,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 ?。ㄌ钭帜福?。(4)若圖中僅d處損傷,其他部位正常,當手受到放電刺激時,人的表現為 。3.(2025八上·金華期末)小明在學習了巴甫洛夫“狗條件反射建立”的實驗后,設計并實施了如下實驗:①搭建如圖裝置,將饑餓24h的金魚移入隔板右側,讓魚熟悉環境。②1h后,開燈10s,觀察發現金魚對光沒有明顯反應。③間隔5min,開燈10s,觀察發現金魚對光依舊沒有明顯反應。④再間隔5min,開燈10s,用滑輪吊下餌料夾投放餌料,吸引金魚游過孔洞取食。⑤重復步驟④,強化訓練。⑥之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強化訓練2次。一段時間后經燈光和餌料的多次結合,發現即使只給燈光刺激,金魚也會游過孔洞取食。(1)小明研究的問題是 (2)實驗中,對金魚饑餓24h處理的目的是 。(3)本實驗金魚建立穩定的“燈光—游過孔洞覓食反射”的重要條件是 。(4)為了得出的結論更有說服力,小明接下來的操作是 。4.(2023八上·長興期末)維持體溫恒定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哪里?有人猜測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有人猜測位于脊髓。針對此問題,小樂進行了如下探究:將4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長的小白鼠,按下表處理方法處理后,均放在寒冷環境中觀察其體溫變化情況。實驗組名 小白鼠數量 處理方法 體溫變化情況甲 1 不進行任何處理 乙 1 只破壞下丘腦 丙 1 待填 丁 1 既破壞下丘腦,又破壞脊髓 (1)丙組小白鼠的處理方法是 。(2)若甲、丙組小白鼠體溫保持恒定,乙、丁組小白鼠體溫不能保持恒定,初步得出體溫調節中樞位于 。此時甲、丙組小白鼠體內產熱與散熱 。(3)有人認為,為使實驗所得結論更可靠,需對實驗進行改進。寫出改進措施: 。類型二 人體的激素調節5.已知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均為蛋白質,某同學為了探究生長激素的作用,取30只同樣大小的幼鼠等分成A、B、C三組,分別放入三個飼養籠。如表中是該同學完成的實驗及一段時間后的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組次 處理方式 幼鼠增重A 定期注射適量生長激素 40%B 不注射 25%C 飼喂與 A組等量生長激素 25%(1) 組和B組結果比較,說明生長激素有 的作用。(2)C組結果和B組結果比較,能否說明生長激素沒有任何生理作用 。為什么 。(3)若將本實驗中的生長激素改為甲狀腺激素,重復 A、B組實驗,則 組幼鼠會提前成熟。6.(2023八上·義烏月考)生長激素能促進生長發育,生長激素類藥物的說明書上標明的用法為注射。某學習小組為了探究“生長激素能否口服?”設計了如下方案:①將 30 只體長、體重相近的幼年小白鼠,平均分為甲、乙、丙三組。②甲組定時飼喂普通食物;乙組定時飼喂等量添加了生長激素的普通食物;丙組定時飼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長激素。③重復步驟②的操作,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小白鼠的體長和體重。(1)人體的生長激素是由 分泌的,甲組在實驗中起 作用。(2)該實驗設計分 3 組進行,每組樣品都選用 10 只小鼠,主要是為了 。(3)一段時間后,比較各組小白鼠的體長和體重的平均值:丙組的數值最大,甲組和乙組的數值相比丙組都明顯較小且基本相等,則該實驗的結論是 7.(2024八下·慈溪期末)科學興趣小組為了研究生長激素對動物生長發育的作用,提出以下實驗思路:①選取若干只同品種、同性別和同日齡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實施垂體切除手術,一段時間后,隨機均分為甲乙兩組。②對甲組小鼠注射含生長激素的生理鹽水,對乙組小鼠注射 ▲ 。③實驗開始時和實驗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分別測定每只小鼠的體重,并記錄。④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請分析回答:(1)對垂體進行切除手術是為了 。(2)“實驗思路”②中“ ▲ ”處應該填寫 。(3)預測實驗結果(在右圖坐標中用曲線表示甲、乙兩組小鼠注射后的平均體重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并在曲線旁注明“甲”、“乙”)。8.(2025八上·金東期末)小東在濕地里發現了一只非常小的青蛙,如圖為小東手指與青蛙大小的對比。小婺提出可能是濕地某處碘含量異常,致使蝌蚪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為了了解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他們按照下表設計了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實驗動物 飼養環境 飼料 實驗結果甲組 正常蝌蚪 普通餌料 正常發育成正常的成蛙乙組 正常蝌蚪 添加足量甲狀腺激素的普通餌料 提前發育成很小的成蛙丙組 去除甲狀腺的蝌蚪 添加足量甲狀腺激素的普通餌料 丁組 去除甲狀腺的蝌蚪 普通餌料 發育為大蝌蚪(1)表中的飼養環境是 。 (選填“池塘水” “生理鹽水”或“蒸餾水”);(2)甲、乙、丙、丁四組蝌蚪,應保證數量、大小、生長發育狀況等都相同, 目的是 ?。?br/>(3)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甲狀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4)若(3)的結論正確,則猜測丙組的結果為 。9.(2025八上·杭州期末)為研究甲狀腺激素對人體新陳代謝的影響,某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甲狀腺激素對成年鼠耗氧量影響”的研究。【建立猜想】甲狀腺激素的增加會增大成年鼠耗氧量。【實驗步驟】①選取健康狀況相同、體形相似的成年鼠3只,分成甲、乙、丙三組;②對各組實驗處理如下表,并按適宜的實驗條件正常飼養;③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耗氧量(單位時間內單位體重的氧消耗量),記錄數據。甲組 乙組 丙組切除甲狀腺 ____ 甲狀腺激素溶液灌胃飼養14天 飼養14天 1次/天;共14天注:本實驗中灌胃是指將液體直接注入胃中【實驗結論】甲狀腺激素的增加會增大成年鼠耗氧量。(1)本實驗中乙組空白處如何處理?答: ??;本實驗設計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2)若要得出上述結論,則甲乙丙組老鼠的耗氧量從大到小排列順序是 。(3)根據實驗結論,可進一步推測甲狀腺激素能 ?。ㄟx填“促進”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陳代謝。10.(2023·鎮海區模擬)腎上腺素和藥物“心得安”都可以影響心理的活動,從而影響動物的代謝水平,學習小組用腎上腺素和“心得安”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耗氧量)的影響。【實驗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腎上腺素,心得安,生理鹽水,注射器,檢測耗氧量的裝置。【實驗步驟】①用生理鹽水配制一定濃度的腎上腺素和心得安劑;組別 注射藥劑種類 耗氧量(×103mL)心得安 腎上腺素A + 1.7B + 2.5C + + 2.1D 2.0②選出大小、生長狀況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組,A、B、C組小白鼠按如表所示注射等量藥劑(用+表示),而D組作為對照組應注射 ;③將每只小白鼠分別置入檢測耗氧量的裝置中,將裝置放在相同環境中,10分鐘后記錄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組的平均值,結果如表所示。【結果分析】⑴為了直觀比較各組小白鼠的耗氧量,甲、乙同學用了兩種不同的圖標來表示,你認為合理的是 ;⑵實驗表明,腎上腺素對動物代謝水平有 作用,而心得安具有 作用,因此心得安對腎上腺素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11.(2025八上·蒼南期末)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胰島素能緩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為研究胰島素的作用,某學校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探究。(1)探究一:糖尿病有哪些類型?【查閱資料】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有Ⅰ型和Ⅱ型之分。興趣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g葡萄糖后的血漿,將血漿中的胰島素濃度變化繪制成曲線如圖1所示。【交流討論】(1)由圖1可知, ?。ㄟx填“I”或“Ⅱ”)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2)探究二:胰島素能降低血糖嗎?【查閱資料】小鼠血糖濃度低會出現抽搐現象。①隨機選取20只體重、生理狀況相似的健康小鼠,平均分為甲、乙兩組。②給甲組小鼠注射0.2mL胰島素,乙組小鼠注射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甲、乙兩組小鼠的狀況。(2)把實驗步驟②補充完整: 。(3)小組同學得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則甲組和乙組分別觀察到的現象是 。(3)探究三:口服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嗎?①隨機選取20只體重、生理狀況相似的健康小鼠并將其胰島破壞,平均分為A、B兩組。②A、B兩組每天飼喂等量含糖量高的飼料。飼喂一段時間后,給A組小鼠口服胰島素,給B組小鼠注射等量的胰島素。③測得A、B兩組小鼠的血糖濃度如圖2。(4)分析圖2數據可得出結論: 。12.(2024八上·浙江月考)如果人體胰島素分泌功能存在障礙,葡萄糖濃度常超過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一般采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來治療。那么口服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嗎?為探究這一問題,某科技小組設計了如下方案: 甲 乙 丙步驟一 選擇健康、生長發育狀態相似的甲、乙、丙三只小鼠,將甲鼠和乙鼠的胰島破壞,丙鼠不做任何處理步驟二 定時喂食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適量的胰島素 ________ 僅定時喂食與甲、乙兩鼠等量的全營養飼料步驟三 幾天后,采集三只小鼠的尿液,檢測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并進行比較(1)步驟一中將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目的是 。(2)請你將乙組實驗步驟二補充完整?!? 。(3)若實驗證明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那本實驗的結果應該是: 。(4)為了保證實驗結果更準確,請你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13.(2023八下·奉化期末)實時動態胰島素泵(如圖甲)把糖尿病患者從指尖采血或注射胰島素的麻煩和疼痛中解放出來。患者只需將貼片式血糖傳感器貼于腹部或上臂皮膚,將胰島素泵別于腰間,便可進行與健康人無差別的日常活動。正常人的胰島素分泌可分為:基礎胰島素分泌(一天中持續微量的胰島素分泌)、餐前大劑量分泌(由進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島素分泌)兩部分,如圖乙所示。胰島素泵能模擬人體的胰島素分泌,如圖丙所示。請回答:(1)胰島素的作用是 。(2)運動需要消耗能量。因此,運動時人體基礎胰島素分泌量會適當 (選填“增加”或“減小”)。(3)與傳統定時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方式相比,實時動態胰島素泵的優點有________。A.平穩控糖,減少血糖波動 B.運動自由,提高患者生活質量C.把患者從注射胰島素的痛苦和麻煩中解放出來類型三:植物的激素調節14.(2023八上·德清期末)人們很早就發現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長素的發現至今不到百年。許多科學家先后用胚芽鞘對此進行過實驗研究,如圖是三位科學家所做的部分實驗研究。(1)達爾文通過實驗A與實驗B,證明胚芽鞘向光一側彎曲生長與胚芽鞘尖端有關,該實驗的變量是 。(2)拜爾的實驗中,根據實驗C的結果,可以推測實驗D中幾天后胚芽鞘將向 ?。ㄟx填“左”或“右”)彎曲生長。(3)在拜爾實驗的基礎上,溫特實驗的猜想是: 。15.(2021八上·蘭溪月考)為了驗證植物向光性與植物生長素的關系,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取6個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種、粗細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葉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圖所示方法進行實驗處理。接通臺燈電源24h后,打開紙盒,觀察并記錄6株玉米幼苗的生長情況。(1)實驗結果預測:在以上裝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長的是 裝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長的是 裝置。(2)部分實驗結果的分析與推論①根據 號和 號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產生向光性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的。②根據 號與 號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長與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關系。③根據 號與 號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組別 實驗處理 根伸長區細胞生長情況1 空白對照 ++++2 加入乙烯 +++3 加入生長素 ++4 加入乙烯和生長素 +④根據5號和6號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只能說明 。16.(2025九下·杭州月考)擬南芥植物作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代表,已多次被帶上太空進行研究。為研究乙烯、生長素對擬南芥根生長的影響機理,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實驗。(1)實驗一:研究者將擬南芥幼苗分別放在經不同處理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根伸長區細胞生長情況,結果如下表(“+”越多則表明長度越長)。①太空中擬南芥生長的東倒西歪主要是因為失去了 的刺激。②實驗結果說明:在該實驗條件下,單獨加入乙烯或生長素都能夠 ?。ㄌ睢按龠M”或“抑制”)根生長;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同時加入,對根生長的共同作用效果是 。(2)實驗二:將擬南芥幼苗分別放在含有不同濃度ACC的培養液中培養(ACC是Z烯前體,分解后產生乙烯),12h后測定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17.(2025九下·瑞安開學考)細胞分裂素是一種植物激素。為研究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將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條插入蒸餾水中如圖甲,對插條的處理方法如圖乙,實驗結果如圖丙。從圖乙中可知,對插條進行的實驗處理包括:分別在不同插條上去除不同數目的A葉,并用蒸餾水配制的細胞分裂素溶液分別處理A、B葉片,實驗結果用B葉面積相對值來表示B葉的生長狀況(葉面積相對值越大,生長狀況越好)。【查閱資料】資料1:細胞分裂素主 分布于莖尖,根尖,未成熟的種子,生長著的果實;資料2:細胞分裂素能引起營養物質向細胞分裂素所在部位運輸。請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插條時除去莖尖、根尖的目的是 ;(2)分析圖丙實驗3、4、5組的結果,可知B葉的生長狀況與A葉數量的關系是 ?。?br/>(3)該實驗能得出“細胞分裂素能引起營養物質向細胞分裂素所在部位運輸”的結論,說明支持該結論成立的證據。 ;(4)在圖丙中畫出實驗6的大致結果;18.(2025八上·嘉興期末)赤霉素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為研究“赤霉素濃度對不同類型枝條的發芽率的影響”,以油茶幼苗為研究對象,油茶幼苗枝條有短枝、中枝和長枝三種類型。某小組以處于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為實驗對象進行一段時間的實驗,過程如下表。組別 研究對象 控制的量 改變的量 觀測的量第1組 處于芽分化期的油茶幼苗短枝 每天定時噴 灑100mL 的液體 油茶幼苗短枝上的……第2組 低濃度的赤霉素溶液第3組 中濃度的赤霉素溶液第4組 高濃度的赤霉素溶液(1)第1組為對照組,表格中“ ”應每天定時噴灑 。(2)實驗應觀測記錄油茶幼苗短枝上的 。(3)要完成此探究,該小組還需進行的實驗是 。19.(2024八上·蘭溪會考)生長素有調節莖的生長速率、抑制側芽、促進生根等作用,在農業上用以促進插枝生根,效果顯著。為探究兩種生長素類似物甲、乙對月季幼莖插條生根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①選取生長良好、生理狀態相似的月季幼莖切成5cm的插條,將插條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均勻分為7組;②分別在不同濃度的甲、乙兩種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適宜且相同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③培養一段時間后,計算每組月季生根數目。實驗結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激素濃度(單位:μ/molL) 0 1 5 10 50 100 150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 6 8 10 12 12 10 6激素類似物乙各濃度下生根數 5.8 6.1 3.8 3 2 0.8 0.3(1)七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是第 組。(2)實驗中,通過觀察比較 來說明生長素類似物對月季幼莖插條生根的影響。(3)從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的數據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是 ?。ɑ卮鹨稽c即可)。(4)據圖表分析:在1-150μmo/L濃度下,月季插條對激素類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對激素類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通路;①→③→②→④(2)贊同;因為脊髓中的神經中樞受大腦皮層的控制(或:不贊同;因為在放松的情況下,膝跳反射由脊髓中的神經中樞控制完成)(3)③2.【答案】(1)氣候(2)←(3)c(4)能感受到電刺激,但無法縮手3.【答案】(1)金魚會對燈光刺激形成條件反射嗎 (2)使金魚有取食欲望(3)無關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在時間上多次結合(或燈光和餌料多次結合)(4)用更多的小金魚進行重復實驗;或換用其他魚類/餌料/燈光等重復實驗;或不喂餌料只給燈光觀察小金魚對燈光刺激的反應4.【答案】只破壞脊髓;下丘腦;相等;增加每組小鼠的數量5.【答案】(1)A;促進生長發育(2)不能;生長激素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在胃和小腸中被消化液分解,C組飼喂的生長激素被消化了(3)A6.【答案】(1)垂體;對照(2)避免偶然性,提高實驗的準確率(3)生長激素注射有效7.【答案】(1)避免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干擾實驗(2)不含生長激素的等量生理鹽水(3)8.【答案】(1)池塘水(2)控制單一變量(3)促進生長發育(4)正常發育成正常的成蛙9.【答案】(1)不作處理;每組只用一只小鼠做實驗,導致實驗結果具有偶然性(2)丙>乙>甲(3)促進10.【答案】等量生理鹽水;甲;促進;抑制11.【答案】(1)Ⅰ(2)0.2mL生理鹽水;甲組小鼠出現抽搐現象,乙組小鼠無明顯變化(3)口服胰島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而注射胰島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12.【答案】(1)避免小鼠自身分泌胰島素干擾實驗(2)定時喂食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的胰島素(3)最終僅在乙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糖(4)所用的小鼠數量不能太少,應多用幾只小鼠,保證實驗結果更準確13.【答案】(1)降低血糖濃度(2)減少(3)A;B;C14.【答案】(1)胚芽鞘尖端(2)左(3)胚芽鞘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與胚芽鞘生長有關15.【答案】(1)3、4、5;2(2)1;3;1;2;1;4;玉米幼苗發生彎曲生長與生長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兩側分布不均勻有關,16.【答案】(1)重力;抑制;增強(2)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17.【答案】(1)防止自身莖尖、根尖等部位的細胞分裂素對本實驗的干擾(2)其他條件相同時,A葉的數量越多,B葉的生長狀況越好(3)對比實驗1和2,B葉面積1>2;(對比實驗1和3,B葉面積3>1等合理即可)(4)18.【答案】(1)清水或蒸餾水(2)發芽率(3)將實驗中的短枝改為中枝、長枝進行重復實驗19.【答案】(1)一(2)生根數(3)在1-10μmol/L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越多(4)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