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中原地區陶寺遺址有彩繪龍紋陶盤,北方紅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龍,三星堆遺址也出土了大量帶有龍形象的青銅器。這些考古發現共同反映出A.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很早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C.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D.中國第一個王朝正式建立2.下列器物反映了商周時期青銅器制作工藝的高超水平。其中,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利簋D.毛公鼎3.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位彪炳史冊的人物,一位“血戰殲倭,勛垂閩浙”,一位“驅除荷虜,一代英雄”。他們的共同貢獻是A.鞏固清朝統治B.促進經濟發展C.反抗外來侵略D.推動社會變革4.某歷史學習小組探究“中國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制作了表格,其中▲處可以填寫時期史實春秋戰國時期各民族長期交往和斗爭中,出現了大規模民族交融秦漢時期北擊匈奴,設置西域都護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A.文成公主入吐蕃B.設置駐藏大臣C.北魏孝文帝改革D.設置伊犁將軍九年歷史第1頁共8頁5.歷史地圖包含豐富的時空信息。從下面地圖可看出鄭和下西洋。的的國農紀地R鄭和下西洋路線圖A.促進了對西域的了解B.推動與美洲往來C.提高了明朝的威望D.到達了紅海沿岸6.“共爭青島歸來,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以上這副對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五四運動D.一二·九運動7.如圖是某同學在歷史課上做的筆記,他發現我國的改革存在著“變”與“不變”的現象。“不變”主要指農村效革:由“人民公社”到“包產到戶”建立社會改革計劃“包干到戶”。(永包土地)吟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城市改革:由國營全業到國有企業。(永包經濟體制金業)A.公有制主體B.經營自主權C.分配方式D.經濟體制8.開展史料研習,應選擇典型、可信、有價值、有說服力的史料。雷鋒是中華民族的時代楷模,雷鋒精神教育和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研究雷鋒精神的首選史料是A.雜志《雷鋒精神讀本》B.原件《雷鋒日記》C.電影《雷鋒》D.著作《偉大戰士》九年歷史第2頁共8頁9,下列選項與搜索結果相匹配的詞條是3進入詞條搜索詞條大約11世紀時遍布歐洲各地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里面生活著領主和面戶領主不能隨意沒收自由衣民的王地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A.西歐教會B.中世紀城市C.西歐莊園D.中世紀大學10.2024年7月17日上海博物館推出“對話世界”文物藝術大展。展覽共有“法老的國度”、“薩卡拉的秘密”、“圖坦卡蒙的時代”三個版塊。據此判斷,與這次展覽有關的古代文明是A.古巴比倫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臘文明D.古埃及文明11.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學習卡片。從卡片內容可得出他學習的主題是1953年埃及共和國成立1960年非洲17個國家獨立(“非洲年”)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至此,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A.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擴展B.戰后世界秩序逐漸形成C.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D.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崩潰12.下列事件有直接因果聯系的是A,奴隸制度的廢與存一一俄國農奴制改革B,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一一蘇聯解體C.華盛頓會議的召開一一兩極格局的形成D.法西斯勢力的猖獗一一明治維新13.對同類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從下列內容中可得出的結論是項目《獨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天賦人權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宣布部分地區黑奴自由,但范圍有限結果黑人仍處于被奴役狀態,無平等權利黑人未徹底解放,種族歧視依舊嚴重A.兩份宣言在人權問題上均有局限性B.《解放黑人奴隸宜言》的效果更好C.兩份宣言的頒布都推動了國家統一D.兩份宜言都有力的推動了黑人解放九年歷史第3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