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期末復習:專題5 升華與凝華(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期末復習:專題5 升華與凝華(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期末復習:升華與凝華
一、選擇題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的物態發生變化形成的,下列對圖中描述的現象理解正確的是(  )
A.“飄渺的霧”是汽化現象 B.“晶瑩的露”是熔化現象
C.“凝重的霜”是凝華現象 D.“輕柔的雪”是凝固現象
2.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指寫萬千氣象的詩句前共有形象詩人世情志、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3.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的主要過程是: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在高空中直接變成氣體,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冰晶,冰晶下落時變成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干冰直接變成氣體是升華過程
B.干冰直接變成氣體是放熱過程
C.水蒸氣直接變成冰晶是凝華過程
D.冰晶下落時變成雨是吸熱過程
4.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湖面結冰,這是凝固現象
B.夏天在早晨的樹葉上常有露珠產生,這是液化現象
C.冬天放在室外結冰的濕衣服也能干,這是凝華現象
D.人們常用酒精為高燒病人降溫,這是蒸發現象
5.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白氣”,下列有關“白氣”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冰棍凝華成的水蒸氣
B.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經常釋放“白氣”,這是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這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
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白氣”,這是河水蒸發出的水蒸氣
6.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地弄濕后,開窗通風干得快,是加快空氣流通,使蒸發加快
B.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會“流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
C.燒開水后,看到“白氣”是汽化現象
D.看到用久了的白熾燈變黑是鎢先升華后凝華
7.科學課上,“勝哥”用鑷子夾取一大塊干冰放入裝有涼水的燒杯中,觀察到水立刻劇烈“沸騰”,內部產生大量氣泡,水面上方出現大量白霧。關于上述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干冰升華要放出熱量
B.氣泡內主要是水蒸氣
C.氣泡內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
D.白霧是水沸騰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汽化形成的
8.二氧化碳氣體被壓縮、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俗稱干冰。干冰被拋到空中,會迅速變為氣體,促使其周圍水蒸氣凝結成水滴或小冰晶,實現人工降雨。關于描述中所包含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氣體變成干冰,是凝華
B.水蒸氣凝結成水,是凝固
C.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放出熱量
D.水蒸氣凝結成小冰晶,吸收熱量
9.哈爾濱火爆全國,很多游客在寒冬戶外體驗了“潑水成冰”的奇觀,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氣在極低的溫度下直接變為小冰晶。對此現象表述正確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水蒸氣 B.該過程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固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效果會更好 D.氣溫高于0℃也會出現該現象
10.下列現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潮濕的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雞蛋會“冒汗”
B.在有風的夏天,人游泳后剛從水中出來會感覺到“冷”
C.冬天,戴眼睛的人剛從室內走到室外時,鏡片上會出現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頂上常常會有一層霜
11.圖中,水的三態之間轉化過程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標注都正確的是(  )
A. B.
C. D.
12.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放熱現象的有(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凍
②盛夏,曠野里霧的形成
③深秋,路邊的小草上結了一層霜
④嚴冬,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填空題
13.有一種新型的“激光橡皮”,用它照射紙張時,紙張上的黑色碳粉會   成高溫碳蒸氣,字跡消失;高溫碳蒸氣經過特殊冷卻裝置又   成碳粉,這樣廢紙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節約資源并保護環境。(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14.當一個白熾燈泡用久后,與同型號新燈泡比較會發現它里面的鎢絲變細了,且燈泡內壁變黑,說明鎢絲工作時溫度高,先發生   ,后在停止工作時遇冷發生   (以上兩格選填物態變化名稱)。
15.“勝哥”買了一盒“雪月餅”,為了保持低溫,工作人員在月餅包裝盒內裝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開包裝盒,發現周圍空氣出現了“白霧”,這是因為“干冰”在   過程中吸收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   成了小水滴。(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16.人手上擦一些酒精,會覺得涼涼的,這是酒精   的原因。冬季的哈爾濱每__年都會舉辦冰雕節,但隨著冰雕節的舉行,冰的質量會越來越少。這是由于冰   
17.如圖是“勝哥”做“觀察碘升華”的實驗裝置。
他的操作是:在燒杯中放少量的碘,燒杯口放一只裝有冷水的燒瓶,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
(1)結合你的探究經歷,描述“勝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2)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科學視頻后,小科查閱了部分物質的熔點、沸點(見表),他發現碘的熔點是113.6℃,碘的沸點是184.25℃,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約400℃,他認為“勝哥”所做的實驗中,碘可能經歷了由固態到液態再到氣態的變化過程,“勝哥”的實驗并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請你針對小科的質疑,選用上述器材或補充必要的輔助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是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的,寫出實驗方案并簡要說明。
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凝固點)、沸點(單位:℃)
物質 水 酒精 煤油 碘 銅 鐵 金
熔點(凝固點)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點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8.如圖所示,圖中tA、tB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若該晶體物質某一時刻的溫度t19.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噴撒在高空的干冰極易   ,吸收大量的熱,導致周圍溫度急劇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   成小水滴或者   成小冰晶(前三空填物態變化),形成小水滴和小冰晶的混合物——云。云越來越厚,小水滴和小冰晶下降,下降過程中小冰晶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熔化成水,和原來的小水滴一塊落下,于是就成了雨。
20.小科在浴室洗澡時,看到浴室內有兩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卻沒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熱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燙著而不敢摸,請你幫他判斷出有水滴的那根是   (選填“冷”或“熱”)水管。嚴寒冬天的清晨,小科來到班級時發現教室窗戶玻璃的   (選填“內”或“外”)側有一層薄薄的小冰晶,這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成。
三、實驗探究題
21.“勝哥”在做“觀察碘的升華”的實驗時,由于碘蒸氣有毒、有刺激性氣味,“勝哥”選擇用碘錘進行實驗,碘錘是由裝有少量碘的密閉玻璃管制成的。“勝哥”設計了兩種方案如圖甲、乙所示。
(1)兩種方案都采用加熱的方法,所以“勝哥”都猜想:碘在升華時是   熱的。
(2)利用兩種方案進行實驗,碘錘中都出現了紫色碘蒸氣。大家需要知道的科普知識:酒精燈的加熱溫度為400~500℃,碘的熔點約113℃。根據這個信息,請你將甲、乙方案進行比較,認為乙方案合理。請分析說明乙方案比甲方案合理的原因:   。
22.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做以下幾個小實驗。
(1)把干冰放入試管中,在試管口套氣球,如圖甲所示。氣球體積會逐漸變大,這是干冰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的;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的外璧出現了白霜,如圖乙所示,這是由于干冰發生上述物態變化時需要   熱,使試管底部溫度降低,靠近試管外壁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霜。
(2)取一塊干冰放入常溫下的水中,杯中的水立即就“沸騰"了,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現大量“白氣”,如圖丙所示水中的氣泡主要是   (填“水蒸氣”或“二氧化碳氣體”),杯口的“白氣”是   (填“水蒸氣”“二氧化碳氣體”或“小水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固與凝固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由氣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由液態轉化為氣態的過程稱為汽化;由固態轉化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由液態轉化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固;由氣態轉化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華;由固態轉化為氣體的過程稱為升華。【解答】A、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A錯誤;
B、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正確;
D、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答案】D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熔化:固態→液態(吸熱);凝固:液態→固態(放熱);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升華:固態→氣態 (吸熱)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解答】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液化現象,需要放熱,A錯誤;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B錯誤;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C錯誤;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B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升華是指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它需要吸熱;凝華是指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放熱過程;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需要吸熱。
【解答】AB、干冰是一種非常容易升華的物質;當它升華時,會從周圍空氣吸收大量的熱,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錯誤,符合題意;
C、干冰升華過程中吸收熱量,導致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使周圍水蒸氣放熱凝華形成固態的小冰晶,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冰晶在下落過程中由固態熔化成水,同時吸收熱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答案】C
【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確定初始態和終末態,從而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A.湖面結冰,水由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夏天在早晨的樹葉上常有露珠產生,即水蒸氣由氣態變成液態的水發生液化現象,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冬天放在室外結冰的濕衣服也能干,即水由固態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故C錯誤符合題意;
D.人們常用酒精為高燒病人降溫,即酒精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蒸發,從而吸收人體熱量而降溫,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5.【答案】B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
(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解答】A、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題意;
B、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經常釋放“白氣”,這是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符合題意;
C、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是壺中高溫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噴出壺嘴后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題意;
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白氣”,這是河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空氣后液化形成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6.【答案】C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1)影響蒸發的要素:液體的溫度、表面積和上方空氣流動;
(2)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
(3)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
(4)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成固態叫凝華,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地弄濕后,開窗通風干得快,是加快空氣流通,使蒸發加快,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會“流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而成的 小水珠,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燒開水后,看到“白氣”是水蒸氣遇冷后,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的液化現象,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看到用久了的白熾燈變黑,是鎢吸熱由固態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然后再由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行成的,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7.【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1)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需要吸熱;
(2)(3)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
(4)根據液化的知識分析。
【解答】A.干冰升華要吸收熱量,故A錯誤;
BC.氣泡內是干冰升華變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故B錯誤,C正確;
D.水面上方的水蒸氣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因此“白霧”就是形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
故選C。
8.【答案】A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2)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
(3)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解答】二氧化碳變成干冰,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屬于凝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由氣態變成液態,屬于液化。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屬于升華,升華吸熱。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冰晶,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屬于凝華,凝華放熱,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9.【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再確定吸入還是放熱。
【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霧狀是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
B.在“潑水成冰”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變化是凝華,故B錯誤;
C.潑水成冰時用熱水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效果會更好,故C正確;
D.氣溫高于0℃,水蒸氣不會凝華,只會液化,不會出現“潑水成冰”的奇觀,故D錯誤。
故選C。
10.【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 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A.潮濕的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雞蛋溫度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雞蛋液化成小水滴,故會“冒汗”,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有風的夏天,人游泳后剛從水中出來會感覺到“冷”,這是因為人身上有水,水蒸發吸熱,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冬天,戴眼睛的人剛從室外走到室內時,鏡片上會出現小水珠,因為室內有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液化,而從室內走到室外時,鏡片上不會出現小水珠,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冬天的早晨,屋頂上常常會有一層霜,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答案】C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確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從而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水蒸氣變成冰,即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冰變水,即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水變成水蒸氣,即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12.【答案】B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從而確定吸熱還是放熱。
【解答】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凍,即冰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②盛夏,曠野里霧的形成,即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③深秋,路邊的小草上結了一層霜,即水蒸氣從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④嚴冬,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即冰從固體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需要吸熱。
則屬于放熱現象的是②③。
故選B。
13.【答案】升華;凝華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叫升華,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叫凝華,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有一種新型的“激光橡皮”,用它照射紙張時,紙張上的黑色碳粉會升華成高溫碳蒸氣,字跡消失;高溫碳蒸氣經過特殊冷卻裝置又凝華成碳粉,這樣廢紙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節約資源并保護環境。
14.【答案】升華;凝華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有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有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燈絲工作時溫度很高,鎢絲吸熱,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變成鎢蒸汽;
燈泡的外壁溫度較低,鎢蒸汽在內壁上放熱,直接由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因此燈泡內壁發黑。
15.【答案】升華;液化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回到家中,打開包裝盒,發現周圍空氣出現了“白霧”,這是因為“干冰”吸收熱量,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從而形成了小水滴。
16.【答案】蒸發吸熱;升華
【知識點】蒸發及其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1)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汽化時會吸熱。
(2)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
【解答】(1)人手上擦一些酒精,會覺得涼涼的,這是酒精蒸發吸熱的原因。
(2)冬季的哈爾濱每年都會舉辦冰雕節,但隨著冰雕節的舉行,冰的質量會越來越少,其實是冰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的水蒸氣發生升華現象。
17.【答案】(1)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過程中,在燒杯中會看到紫紅色的碘蒸氣。
(2)實驗方案:將碘顆粒放在燒瓶中,將燒瓶浸沒在正在加熱的熱水中觀察碘狀態的變化。
燒杯中水的溫度最高為100℃,碘達不到熔點,不會發生熔化現象,碘一直處于固態,出現的碘蒸氣只能是固態直接變成的,能更好地說明碘的升華。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碘的升華現象解答;
(2)酒精燈的火焰溫度遠遠大于碘的熔點和沸點,因此碘可能先熔化再汽化變成碘蒸氣,也可能直接變成碘蒸氣。水的沸點為100℃,低于碘的熔點,將碘放入熱水中后,如果仍然能夠看到碘蒸氣生成,那么就可以排除熔化的可能,從而證實是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升華現象。
【解答】(1)小紅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過程中,在燒杯中會看到紫紅色的碘蒸氣。
(2)證明碘是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的,
實驗方案:將碘顆粒放在燒瓶中,將燒瓶浸沒在正在加熱的熱水中觀察碘狀態的變化。
實驗說明:燒杯中水的溫度最高為100℃,碘達不到熔點,不會發生熔化現象,碘一直處于固態,出現的碘蒸氣只能是固態直接變成的,能更好地說明碘的升華。
18.【答案】固;凝華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 低于熔點是固態,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是液態,高于沸點是氣態;
從氣態直接到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
【解答】 溫度低于熔點時物質是固態,溫度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時物質是液態,溫度高于沸點時物質是氣態,所以在Ⅰ區域是固態,在Ⅱ區域是液態,在Ⅲ區域是氣態;
若該晶體物質由Ⅲ區域的狀態直接到Ⅰ區域狀態時,即從氣態直接到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
19.【答案】升華;液化;凝華;吸收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進而確定吸熱還是放熱即可。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干冰為固體,噴撒在高空的干冰極易從固體直接變成固體發生升華成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
(2)根據題意可知,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液體發生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變成固態發生凝華成小冰晶,形成小水滴和小冰晶的混合物——云。
(3)下降過程中小冰晶吸收熱量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成水,和原來的小水滴一塊落下,于是就成了雨。
20.【答案】冷;內;凝華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1)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需要放熱;
(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需要放熱,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1)水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水管上放熱液化而成,因此水管的溫度低,為冷水管;
(2)窗戶上的小冰晶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直接由氣態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形成,則水蒸氣肯定在溫度高的一側,即窗戶玻璃的內側出現小冰晶。
21.【答案】(1)吸
(2)碘的熔點約113℃,乙方案中熱水溫度低于碘的熔點,碘錘中的碘蒸氣是碘升華而成的;甲方案中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為400~500℃,高于碘的熔點,碘錘中的碘蒸氣有可能是碘先熔化再汽化而成的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1)加熱時物體的溫度升高,肯定吸收熱量;
(2)注意分析是否能夠排除熔化后再汽化的可能性即可。
【解答】(1)兩種方案都采用加熱的方法,所以他們都猜想:碘在升華時是吸熱的。
(2)乙方案比甲方案更合理的原因:碘的熔點約113℃,乙方案中熱水溫度低于碘的熔點,碘錘中的碘蒸氣是碘升華而成的;甲方案中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為400~500℃,高于碘的熔點,碘錘中的碘蒸氣有可能是碘先熔化再汽化而成的。
22.【答案】(1)升華;吸;凝華
(2)二氧化碳氣體;小水珠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1)固態物質會吸熱升華為氣態物質,氣態物質會放熱形成固態物質;
(2)干冰易吸熱升華為氣態,導致周圍的溫度降低。
【解答】(1)氣球體積逐漸變大,主要原因為干冰吸熱升華變為二氧化碳,導致周圍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霜;
(2)水中的氣泡為二氧化碳氣體,杯口的白氣為液態的小水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文山县| 双峰县| 孝感市| 富宁县| 广东省| 额济纳旗| 临猗县| 婺源县| 泗水县| 迭部县| 财经| 山阴县| 台安县| 康平县| 香河县| 萝北县| 剑川县| 凤冈县| 大悟县| 光泽县| 凉山| 阳江市| 乌拉特中旗| 临猗县| 中山市| 阿城市| 孝昌县| 彭阳县| 东乡县| 栾城县| 抚远县| 大洼县| 青州市| 乐至县| 平阴县| 包头市| 汪清县| 台南市| 龙岩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