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黑龍江省實驗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黑龍江省實驗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2024-2025高一下學期
期末模擬 化學試卷
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Na 23
第Ⅰ卷(選擇題 共42分)
一、單選題(本題共16小題,1-6題每題2分,7-16題每題3分共42分)
1.從科技前沿到人類的日常生活,化學無處不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十七號的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供電時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為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B.“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中涉及的反應為可逆反應
C.火箭使用的碳納米管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D.燃煤脫硫不僅能減少酸雨,也有利于實現(xiàn)減小溫室效應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B.光照下,等物質(zhì)的量甲烷與氯氣反應的產(chǎn)物是和HCl
C.與為同一種物質(zhì)
D.甲烷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CH4中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目約為
B.50mL 18mol L 1硫酸與足量Cu共熱,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9NA
C.1L 0.1mol·L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
D.一定條件下,1mol與足量氫氣反應,產(chǎn)生的分子數(shù)為
4.下列化學反應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用酸性溶液滴定草酸溶液: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得到:
C.用稀硝酸除去試管內(nèi)壁的銀鏡:
D.向溶液中滴加過量溶液:
5.工業(yè)上制備相關(guān)物質(zhì),涉及的反應原理及部分流程較為合理的是
A.制溴:濃縮海水溶液
B.制取鎂:海水溶液
C.制純堿:飽和食鹽水
D.制碘:干海帶浸出液碘水
6.圖示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或能觀察到相應實驗現(xiàn)象的是
A.用裝置甲實驗室制備、收集氨
B.用裝置乙除去氨中的水蒸氣
C.按圖丙操作,能觀察到產(chǎn)生大量白煙
D.擠壓裝置丁中膠頭滴管,打開止水夾,圓底燒瓶內(nèi)會產(chǎn)生紅色噴泉
7.美好生活離不開化學。下列人類活動運用的化學原理正確的是
選項 人類活動 化學原理
A 常溫下用鋁罐盛放濃硫酸 濃硫酸使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 液氨作制冷劑 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熱
C 在醫(yī)療上作“鋇餐” 為弱電解質(zhì)
D 可用作氮肥 受熱易分解
A.A B.B C.C D.D
8.計算機模擬催化劑表面水煤氣產(chǎn)氫反應[]過程中能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過程I、Ⅱ均表示斷鍵的吸收能量過程
B.由圖可知比CO穩(wěn)定
C.過程Ⅲ既有共價鍵斷裂,又有共價鍵形成
D.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9.有關(guān)下列四個常用電化學裝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圖1堿性鋅錳電池 圖2普通鋅錳電池 圖3鉛酸蓄電池 圖4銀鋅紐扣電池
A.圖1所示電池中,MnO2的作用是作氧化劑
B.圖2所示電池中,電子從鋅筒出發(fā)沿導線經(jīng)電解質(zhì)溶液流向石墨電極
C.圖3所示裝置工作過程中,負極的質(zhì)量逐漸減少
D.圖4所示電池中,Zn是還原劑,在電池工作過程中被還原
10.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解釋或結(jié)論都正確且有因果關(guān)系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或結(jié)論
A 工業(yè)上用SiO2與焦炭在高溫條件制備粗硅 生成氣體CO,得到黑色固體粗硅 非金屬性:C>Si
B 將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具有漂白性
C 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4mL0.01mol·L 1和4mL0.1mol·L 1的KMnO4溶液,再分別通入足量SO2,記錄溶液褪色所需的時間 0.1mol·L 1KMnO4溶液褪色所需時間更短 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D 往燒杯中加入約20g研細的Ba(OH)2·8H2O晶體和10gNH4Cl晶體,并將燒杯放在滴有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攪拌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燒杯底部結(jié)冰與玻璃片粘在一起 吸熱反應不一定要加熱才能進行
A.A B.B C.C D.D
11.現(xiàn)有19.4gCu和Zn的合金與250ml 4mol/L的稀硝酸反應,還原產(chǎn)物只有NO氣體,其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4.48L,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為1L,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反應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6NA B.參加反應的銅和鋅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
C.稀釋后溶液中c(H+)為0.2mol/L D.將生成的NO全部溶于水還需標況下的O2 3.36L
12.在兩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兩個可逆反應:甲:;乙:,現(xiàn)有下列狀態(tài):
①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
②恒溫時,氣體壓強不再改變
③各氣體濃度相等
④絕熱時,反應體系溫度保持不變
⑤斷裂氫氧鍵速率是斷裂氫氫鍵速率的2倍
⑥混合氣體密度不變
⑦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水質(zhì)量與生成氫氣質(zhì)量比為9∶1
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應都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⑥⑦ D.④⑤
13.已知X轉(zhuǎn)化為R和W分步進行:① ②。上述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 Y(g)的能量低于1mol R(g)的能量
B.反應①生成1mol Y(g)時放出 能量
C.X轉(zhuǎn)化為R的總反應生成1 mol W(g) 吸收 能量
D.斷裂1mol X(g)中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 Y(g)中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
14.用于驅(qū)動潛艇的氨―氧燃料電池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A.電極b發(fā)生還原反應
B.電池工作時,OH-向電極a遷移
C.電極a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2NH3-6e-=N2+6H+
D.外電路通過2mol電子時,消耗標準狀況下O2 11.2L
15.純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可用作木材防火劑
B.步驟I的反應是 SiO2+ 2NaOH=Na 2SiO3+H2O
C.步驟Ⅱ中的Y生成可用SiO2與水反應代替
D.步驟Ⅲ若在實驗室完成,一般在坩堝中進行
16.酯在酸、堿或酶催化下可發(fā)生水解:RCOOR′+H2O→RCOOH+R′OH,利用該性質(zhì)可制得一種長效、緩釋阿司匹林(有機物L),其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有機物L可由加聚反應制得
B.1 mol有機物L含有2 mol酯基
C.有機物L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D.有機物L在體內(nèi)可緩慢水解,逐漸釋放出
二、填空題
17.依據(jù)下圖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回答問題:
(1)上圖中,X的化學式為 ,從化合價上看,X具有 性(“氧化”、“還原”)。
(2)回答下列關(guān)于NH3的問題:
①實驗室常用NH4Cl與Ca(OH)2制取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下列試劑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 (填字母)。
A.濃硫酸 B.堿石灰 C.NaOH固體 D.無水氯化鈣
③若要收集一瓶氨氣,請將上述裝置補充完整,在下圖虛框內(nèi)畫出連接圖 。
④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寫出其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 。
⑤用下圖裝置做氨氣噴泉實驗時,如果沒有膠頭滴管,請寫出引發(fā)噴泉的簡單操作是 。
(3)回答下列關(guān)于NO、NO2的問題:
①汽車排氣管上裝有催化轉(zhuǎn)化器可減少尾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CO和NO反應可轉(zhuǎn)化為無害氣體排放,寫出相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工業(yè)生產(chǎn)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下圖所示:
NO2被吸收過程的離子方程式是 。
18.分析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制作簡易電池。
(1)某原電池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①該裝置中作負極的是 (填“銅片”或“鋅片”)。
②寫出銅片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 。
③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說明該裝置實現(xiàn)了化學能向 的轉(zhuǎn)化。
(2)某鋰-空氣電池的總反應為,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鋰片作負極 b.發(fā)生還原反應
(3)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環(huán)境友好的供電裝置,如H2燃料電池,其電極總反應為2H2+O2=2H2O。
①則負極通入的氣體為: 。
②若此燃料電池電路中轉(zhuǎn)移2mol電子,則消耗的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
19.2023年杭州亞運會主火炬使用了零碳甲醇燃料,其制備共消耗了16萬噸CO2。該甲醇的制備反應及副反應如下:
ⅰ.(放熱反應)
ⅱ.(吸熱反應)
(1)鍵能是指斷裂1mol化學鍵生成氣態(tài)原子吸收的熱量,幾種化學鍵的鍵能如表所示。
化學鍵 H-O C=O(CO2) H-H
鍵能/ 462.8 803.0 436.0 x
若CO2與足量H2發(fā)生反應轉(zhuǎn)化為1molCO和水蒸氣時吸收熱量為42kJ,則 。
(2)在某溫度下,向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發(fā)生反應ⅰ,其中CO2(g)、CH3OH(g)和H2O(g)的物質(zhì)的量(n)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①從反應開始至反應平衡時,用H2O(g)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v(H2O)= 。
②下列措施一定可以提高甲醇生成速率的是 。
A.降低反應溫度 B.縮小容器的容積
C.將產(chǎn)生的水蒸氣及時移走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③下列選項能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的是 。
A.容器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B.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
E.單位時間內(nèi),斷裂3molH-H鍵,同時生成2molH-O鍵
(3)以甲醇為燃料的新型電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氫氣為燃料的傳統(tǒng)燃料電池。下圖是目前研究較多的一類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
A極為電池 極,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20.A→I為常見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條件已省略)。A是一種烴。其產(chǎn)量通常可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E和H為有香味的油狀物質(zhì)。
已知:
試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結(jié)構(gòu)簡式 ,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 。
(2)①的反應類型為 。反應②的需要的試劑和條件是 。
(3)G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為 (填字母序號)。
a.與金屬鈉反應 b.與NaOH溶液反應 c.使溴水褪色
(4)寫出反應⑥、⑦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⑥ 。
反應⑦ 。
(5)M為I的同系物,分子量比I大14,M的二氯代物有 種,在這些二氯代物中含有2個-CH3的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A D A B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C C B
1.C
【詳解】A.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為光能→電能,而非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A錯誤;
B.丹砂(HgS)分解為水銀(Hg)和硫(S)需高溫,而重新生成HgS需常溫,反應條件不同,不滿足可逆反應的定義(同一條件下正逆反應同時進行),B錯誤;
C.碳納米管由碳元素組成,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如石墨烯、碳纖維同類別),C正確;
D.燃煤脫硫減少的是SO2排放(緩解酸雨),但溫室效應主要由CO2導致,脫硫與減少CO2無關(guān),D錯誤;
故選C。
2.C
【詳解】A.用系統(tǒng)命名法為兩者命名,兩者都命名為2-甲基丁烷,為同一物質(zhì),A項錯誤;
B.甲烷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時,多步反應同時發(fā)生,多種氯代物同時生成,產(chǎn)物應該有5種,B項錯誤;
C.根據(jù)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型構(gòu)型可知,兩者為同一物質(zhì),C項正確;
D.甲烷不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不能使其褪色,D項錯誤;
故選C。
3.A
【詳解】A.每個甲烷中有4個C-H鍵。標況下22.4L甲烷物質(zhì)的量為1mol,則共價鍵數(shù)目為NA×4=4NA,A正確;
B.銅和濃硫酸共熱反應:,若50mL 18mol L-1硫酸完全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0.9NA,但隨著反應進行濃硫酸變稀,反應停止,故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小于0.9NA,B錯誤;
C.會部分電離,氨水中含氮微粒的總濃度為0.1mol/L,NH3 H2O 分子數(shù)小于0.1NA,C錯誤;
D.N2和H2為可逆反應,N2不能完全轉(zhuǎn)化,產(chǎn)生NH3分子數(shù)為小于2NA,D錯誤;
故選A。
4.B
【詳解】A.草酸是二元弱酸,不能拆寫成離子形式,,A錯誤;
B.溶液中通入少量得到,同時生成碳酸鈉,B正確;
C.稀硝酸和銀生成硝酸銀和NO、水,,C錯誤;
D.溶液中滴加過量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碳酸鈉:,D錯誤;
故選B。
5.A
【詳解】A.濃縮海水中通氯氣,將溴離子氧化為溴單質(zhì),通入熱空氣到含低濃度溴水的混合液中,溴易揮發(fā),利用熱空氣的加熱、攪拌作用吹出溴,再用二氧化硫把溴單質(zhì)還原為溴離子:,所得溶液中通氯氣把溴離子氧化為溴單質(zhì),經(jīng)蒸餾后得到溴,A正確;
B.海水中加入沉淀劑石灰乳得到氫氧化鎂沉淀,先與HCl反應生成氯化鎂溶液,濃縮結(jié)晶得到MgCl2 6H2O,再在HCl氣流中加熱獲得無水氯化鎂,在HCl氣流中加熱防止水解,電解熔融氯化鎂制取Mg,B錯誤;
C.氨氣極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堿性,飽和食鹽水中應先通氨氣到飽和、再繼續(xù)通過量二氧化碳以析出碳酸氫鈉晶體,C錯誤;
D.在坩堝中灼燒干海帶,加蒸餾水浸泡灰分并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zhì),所得濾液中加硫酸酸化及綠色氧化劑雙氧水、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zhì),再用四氯化碳等萃取劑萃取、分液后得到碘的有機溶液,D錯誤;
選A。
6.D
【詳解】A.固體受熱分解生成和,而當溫度降低時,和又重新化合成固體,收集不到,A錯誤;
B.濃硫酸和氨氣反應,不能干燥氨氣,B錯誤;
C.濃硫酸不能揮發(fā),氨氣和濃硫酸反應無白煙生成,C錯誤;
D.氨氣溶于水顯堿性,堿性溶液使酚酞變紅,打開止水夾后會看到紅色噴泉,D正確;
故選D。
7.A
【詳解】A.鋁在冷的濃硫酸中鈍化:即濃硫酸使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常溫下用鋁罐盛放濃硫酸,A正確;
B.液氨作制冷劑的原因在于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與溶于水時的熱效應無關(guān), B錯誤;
C.在醫(yī)療上作“鋇餐”,原因是:硫酸鋇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易被X射線所透過,與為強電解質(zhì)無關(guān),C錯誤;
D.可用作氮肥是因為含有銨離子,與受熱易分解無關(guān),D錯誤;
答案選A。
8.B
【詳解】A.根據(jù)圖示,過程I、Ⅱ均為O-H鍵斷裂,故均需要吸收能量,A正確;
B.根據(jù)圖示數(shù)據(jù),不能判斷、CO穩(wěn)定性強弱,B錯誤;
C.過程Ⅲ既有O-H鍵鍵斷裂;又有C=O、O-H、H-H鍵形成,C正確;
D.生成物總能量低于反應物總能量,則總反應為放熱反應,D正確;
答案選B。
9.A
【詳解】A.該干電池中,Zn為負極失電子,MnO2為正極得電子作氧化劑,A正確;
B.原電池中,電子無法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流動,B錯誤;
C.該電池中,負極上Pb失電子結(jié)合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鉛沉淀,負極質(zhì)量逐漸增大,C錯誤;
D.該原電池中,Zn做負極失電子為還原劑,在電池工作過程中被氧化,D錯誤;
故答案選A。
10.D
【詳解】A.工業(yè)上用SiO2與焦炭高溫制備粗硅的反應:,體現(xiàn)的是碳的還原性,而非金屬性比較需通過最高價氧化物對應酸性或氫化物穩(wěn)定性判斷。此反應不能直接證明非金屬性C>Si,結(jié)論錯誤,A錯誤;
B.SO2使溴水褪色是因其還原性與Br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非漂白性,結(jié)論錯誤,B錯誤;
C.高濃度KMnO4溶液雖然濃度更大,反應速率更快,但量也更多,因此褪色所需的時間可能更長,結(jié)論的因果關(guān)系不嚴謹,C錯誤;
D.Ba(OH)2·8H2O與NH4Cl固體反應吸熱,導致溫度下降(燒杯結(jié)冰),說明吸熱反應無需加熱即可進行。現(xiàn)象與結(jié)論均正確,因果關(guān)系成立,D正確;
故選D。
11.B
【分析】硝酸銅和硝酸鋅中陽離子的化合價都為+2價,則銅和鋅與稀硝酸反應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為3R+8HNO3=3R(NO3)2+2NO2↑+4H2O,設合金中銅、鋅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amol、bmol,由合金的質(zhì)量可得:64a+65b=19.4,標準狀況下4.48L一氧化氮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ol,由得失電子數(shù)目守恒可得:a+b=0.3,解聯(lián)立方程可得a=0.1、b=0.2,稀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4mol/L×0.25L=1mol,則未反應的稀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0.3mol×=0.2mol。
【詳解】A.標準狀況下4.48L一氧化氮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ol,則反應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6NA,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合金中銅、鋅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0.1mol、0.2mol,則參加反應的銅和鋅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未反應的稀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0.3mol×=0.2mol,則稀釋后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0.2mol/L,故C正確;
D.一氧化氮全部溶于水發(fā)生的反應為一氧化氮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O+3O2+2H2O=4HNO3,標準狀況下一氧化氮的體積為4.48L,則由方程式可知,一氧化氮全部溶于水需要氧氣的體積為4.48L×=3.36L,故D正確;
故選B。
12.D
【詳解】①乙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都不改變,不合題意;②乙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恒溫時,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氣體壓強都不改變,不合題意;③平衡常數(shù)未知,各氣體組成濃度相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不合題意;④絕熱時反應體系中溫度保持不變,可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符合題意;⑤斷裂氫氧鍵速率是斷裂氫氫鍵速率的2倍,可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符合題意;⑥乙都是氣體參加反應,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混合氣體密度都不變,不合題意;⑦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水蒸氣質(zhì)量與生成氫氣質(zhì)量比為9∶1,為正反應速率關(guān)系,不能說明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不合題意,綜上分析可知,④⑤能夠說明兩反應均達到化學平衡,故答案為:D。
13.D
【分析】根據(jù)圖像可知,①,1molX(g)反應吸收的能量為:(Ea1-Ea2)kJ;②,1molY(g)反應吸收的能量為:(Ea3-Ea4)kJ;
【詳解】A.從圖中可知1molX(g)的能量低于1molY(g)和2molW(g)的總能量,無法比較1molX(g)的能量和1molY(g)的能量大小,A錯誤;
B.從反應過程的圖象中可知,反應①中生成物能量比反應物能量高,因此是吸收 能量,B錯誤;
C.X轉(zhuǎn)化為R同時生成W的反應為:,該反應等于①+②,則生成3mol W(g) 吸收能量,那么生成1mol W(g) 吸收能量 ,C錯誤;
D.從圖中可知,X轉(zhuǎn)化為R和W為吸熱反應,斷裂1molX(g)化學鍵吸收的熱量應大于形成1molW(g)化學鍵所放出的熱量,D正確;
故D正確。
14.C
【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電極a,NH3轉(zhuǎn)化為N2+H2O,N元素化合價升高,則NH3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a為負極;電極b為正極,O2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詳解】A.電極b為正極,O2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A正確;
B.電池工作時,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電極a為負極,則OH-向電極a遷移,B正確;
C.電極a為負極,NH3失電子轉(zhuǎn)化為N2和H2O,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出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2NH3-6e-+6OH-=N2+6H2O,C錯誤;
D.在正極b,O2得電子生成OH-,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外電路通過2mol電子時,消耗標準狀況下O2的體積為= 11.2L,D正確;
故選C。
15.C
【分析】由流程可知,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過濾得到硅酸鈉溶液,硅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硅酸白色膠狀沉淀,過濾得到硅酸沉淀,在坩堝中灼燒硅酸,硅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硅,據(jù)此分析;
【詳解】A.硅酸鈉水溶液具有阻燃性,可用作木材防火劑,A正確;
B.硅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硅酸,所以步驟II的反應是Na2SiO3+H2SO4=H2SiO3↓+Na2SO4,B正確;
C.SiO2與水不反應不能夠生成硅酸,C錯誤;
D.灼燒固體一般在坩堝中進行,D正確;
故選C。
16.B
【詳解】A.高分子的主鏈只有碳碳單鍵,可知有機物L可由加聚反應制得,A正確;
B.單體中含2個酯基,則1 mol有機物L含有2n mol酯基,B錯誤;
C.L分子中含酯基可發(fā)生取代反應,C正確;
D.酯基可發(fā)生水解反應,則有機物L在體內(nèi)可緩慢水解,逐漸釋放出,同時生成聚乙烯醇、乙酸,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B。
17.(1) N2O5 氧化性
(2) Ca(OH)2+2NH4ClCaCl2 + 2NH3↑+2H2O AD 4NH3 + 5O24NO+6H2O 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熱圓底燒瓶,至玻璃導管有氣泡冒出,移走熱毛巾
(3) 2NO + 2CON2+2CO2 2NO2 +4SO=N2 + 4SO
【分析】結(jié)合氮元素的化合價和對應的含氮化合物判斷;根據(jù)氨氣的實驗室制備原理和性質(zhì)分析;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二氧化氮中+4價的氮具有氧化性,氧化+4的硫生成氮氣、硫酸銨,據(jù)此結(jié)合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進行解答;
【詳解】(1)圖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可知,X為+5價對應的氮的氧化物是N2O5,N2O5中氮元素+5價為氮元素的最高價,只具有氧化性;
(2)①銨鹽和強堿加熱生成氨氣,實驗室常用NH4Cl與Ca(OH)2制取氨氣,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NH4ClCaCl2 + 2NH3↑+2H2O;
②A.濃硫酸和氨氣反應生成硫酸銨,則不能干燥氨氣,故A錯誤;
B.堿石灰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固體,可以干燥氨氣,故B正確;
C.NaOH固體吸收水分不與氨氣反應,可以干燥氨氣,故C正確;
D.無水氯化鈣和氨氣反應生成配合物(),則不能干燥氨氣,故D錯誤;
故答案為AD;
③氨氣極易溶于水,比空氣輕,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導氣管位置短進長出,裝置圖為;
④氨氣有還原性,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 + 5O24NO+6H2O;
⑤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熱(加熱)圓底燒瓶,使瓶內(nèi)壓強增大,氣體膨脹至玻璃導管有氣泡冒出,移走熱毛巾(停止加熱),因氨氣極易溶于水而導致燒瓶內(nèi)壓強迅速減小而形成噴泉。
(3)①CO和NO反應可轉(zhuǎn)化為CO2和N2,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O+2CON2+2CO2;
②NO2被吸收過程中,反應物是亞硫酸銨、二氧化氮,生成物是硫酸銨和氮氣,則離子方程式是:2NO2+4=N2+4。
18.(1) 鋅片 電能
(2)ab
(3) H2 11.2L
【詳解】(1)①鋅比銅活潑,用稀硫酸作電解質(zhì)溶液時,該裝置中作負極的是鋅片;
②該裝置中銅為正極,H+在正極得到電子生成H2,電極方程式為:;
③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說明有電流產(chǎn)生,該裝置實現(xiàn)了化學能向電能的轉(zhuǎn)化。
(2)a.該裝置為燃料電池,電子流入的為正極,電子流出的為負極,Li電極失去電子作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a正確;
b.氧氣在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b正確;
故選ab。
(3)①由總反應2H2+O2=2H2O可知,H2在負極失去電子生成H2O,負極通入的氣體為H2;
②O2在正極得到電子生成H2O,O元素由0價下降到-2價,若此燃料電池電路中轉(zhuǎn)移2mol電子,消耗0.5mol 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5mol×22.4L/mol=11.2L。
19.(1)1074.4
(2) 0.075mol/(L·min) BD ABD
(3) 正
【分析】甲醇為燃料的新型電池中,通入燃料甲醇的一極為負極,通入氧氣的一極為正極,甲醇為還原劑、在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氧氣為氧化劑、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子從負極流出,沿著導線流向正極,內(nèi)電路中陰離子移向負極、陽離子移向正極;
【詳解】(1)若CO2與足量H2發(fā)生反應轉(zhuǎn)化為1molCO和水蒸氣時吸收熱量為42kJ,則反應物總鍵能減去生成物總鍵能,故+42kJ/mol=(803kJ/mol×2+436kJ/mol)–[xkJ/mol+462.8kJ/mol×2],則 1074.4。
(2)①從反應開始至反應平衡時,用H2O(g)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v(H2O)=。
②A.降低反應溫度,反應速率降低,A不選;
B.縮小容器的容積,各氣體濃度均同等倍數(shù)增加,即加壓,反應速率增大,B選;
C.將產(chǎn)生的水蒸氣及時移走,生成物濃度減小,瞬間逆反應速率降低、之后正反應速率降低,C不選;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加,D選;
選BD。
③A.容器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正確;
B.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混合氣體總壓強改變,混合氣體總壓強保持不變,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
C.反應前后氣體質(zhì)量、容器體積均不變,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
D.反應前后氣體質(zhì)量不變,物質(zhì)的量改變,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zhì)量隨反應改變,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
E.單位時間內(nèi),斷裂3molH-H鍵,同時生成2molH-O鍵,均指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E錯誤;
故選ABD;
(3)據(jù)分析,A極為電池正極,B極上甲醇失去電子被氧化,在氧離子參與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電極反應式為。
20.(1) CH2=CH2 羧基
(2) 加成反應 O2、Cu、加熱
(3)a
(4) CH2Br-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
(5) 4 CH3CCl2CH3
【分析】A是一種烴,其產(chǎn)量通常可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則A為乙烯,結(jié)構(gòu)簡式是CH2=CH2;乙烯與水反應生成B是CH3CH2OH,B與O2在Cu催化下加熱,發(fā)生氧化反應產(chǎn)生C是CH3CHO,C氧化得到D是CH3COOH,B和D發(fā)生反應生成的E為有香味的油狀物質(zhì)(酯),則E是CH3COOCH2CH3;乙烯和Br2反應生成F是CH2Br-CH2Br,F(xiàn)與NaOH的水溶液共熱發(fā)生已知反應生成G為HOCH2CH2OH;HOCH2CH2OH和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H,則H為CH3COOCH2CH2OOCCH3;乙烯和氫氣反應生成I,則I為乙烷,結(jié)構(gòu)簡式是CH3CH3。
【詳解】(1)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A是乙烯,結(jié)構(gòu)簡式是CH2=CH2;
D是CH3COOH,其中含有的官能團-COOH的名稱是羧基;
(2)反應①是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是CH3CH2OH,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反應②是CH3CH2OH是與O2在Cu作催化劑條件下加熱,發(fā)生氧化反應產(chǎn)生CH3CHO、H2O,故該反應的試劑是O2、Cu,反應條件是加熱;
(3)由上述分析可知,G為HOCH2CH2OH。
a.該物質(zhì)分子中含有羥基,能與金屬鈉發(fā)生置換反應產(chǎn)生NaOCH2CH2ONa、H2,a正確;
b.該物質(zhì)沒有酸性,不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b錯誤;
c.該物質(zhì)和溴水不反應,c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a;
(4)反應⑥是CH2Br-CH2Br與NaOH水溶液共熱,發(fā)生取代反應產(chǎn)生HOCH2CH2OH、NaBr,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Br-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反應⑦是HOCH2CH2OH與過量CH3COOH在濃硫酸存在條件下加熱,發(fā)生酯化反應產(chǎn)生CH3COOCH2CH2OOCCH3、H2O,酯化反應與酯的水解反應互為可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CH2CH2OH+2CH3COOHCH3COOCH2CH2OOCCH3+2H2O;
(5)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I為乙烷,結(jié)構(gòu)簡式是CH3CH3。M是乙烷的同系物,且分子量比I大14,說明比CH3CH3多1個CH2原子團,則M為丙烷,M的二氯代物有CH3CH2CHCl2、CH3CCl2CH3、CH2ClCHClCH3、CH2ClCH2CH2Cl,共有4種不同結(jié)構(gòu);其中含有2個-CH3的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CH3CCl2CH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兴和县| 林芝县| 伊川县| 抚远县| 汾阳市| 安丘市| 高青县| 电白县| 余姚市| 灵璧县| 潞城市| 麟游县| 宜都市| 临猗县| 安顺市| 法库县| 凌云县| 晋中市| 东乡县| 威远县| 高阳县| 丹阳市| 鄄城县| 蒙山县| 阿坝县| 元谋县| 江孜县| 临夏市| 略阳县| 湄潭县| 浦北县| 中牟县| 全椒县| 顺义区| 兴山县| 扎囊县| 涞水县| 嘉善县| 松滋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