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春粵教版科學六下期末檢測卷(含答案)滿分:100分 時間:60分鐘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24分)1.我們的老師經常用( )來固定紙張。①回形針 ②訂書針 ③衣架 ④小夾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設計師通常通過( )了解使用者對產品的需求。A.猜測 B.觀察、調查、親身體驗C.僅憑個人經驗 D.抄襲他人設計3.下列材料中,導熱性能差且適合制作保溫瓶內膽的是( )。A.鐵 B.塑料 C.銅 D.玻璃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熱會從溫度高的地方傳遞到溫度低的地方的是( )。A.夏天,在空調房里感覺涼爽。 B.用手摸冰塊,手感覺冷 C.把冷牛奶放在熱水中,牛奶變熱 D.以上都是5.以下物品中,利用了仿生學原理設計的是( )。 A.叉勺 B.尼龍塔扣 C.雞蛋包裝盒 D.普通紙杯6.能量轉換的例子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鉆木取火——機械能轉為熱能 B.水電站——動能轉為電能C.太陽能發電——太陽能轉為光能 D.電池——化學能轉為電能7.有關動物偽裝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獵豹、青蛙的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近。B.章魚的外表顏色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C.枯葉蝶通過擬態保護自己。D.伯勞和家燕利用遷徙隱蔽自己。8.在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這條食物鏈中,終點是( )。 A.黃雀 B.螳螂 C.蟬 D.草9.如果草原上的鷹大量減少,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 )。A.鼠的數量減少 B.草的數量增加C.蛇的數量減少 D.生態平衡被破壞10.焚燒秸稈會導致空氣污染,主要產生的有害物質是( )。A.氧氣和水蒸氣 B.二氧化碳和氧氣C.氮氧化物和煙塵 D.氮氣和氫氣11.為了保護漁業資源,國家設立了休漁期,休漁期內( )。 A.禁止人們在所有水域捕魚 B.禁止人們在規定的水域捕魚 C.鼓勵人們多捕魚 D.沒有特殊規定12.下列做法中,符合“綠色生活”的是(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過度裝修房屋 D.購買動物皮毛制品二、填空題(每空1.5分,共30分)1.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______、制作、______等環節。2.尼龍塔扣的發明靈感來源于自然界的______和牛蒡果實。3.電磁起重機通電后,能將______能轉換為______能。4.不同生物之間由于______的關系,形成食物鏈,食物鏈之間交錯相連構成______。5.生活在各種環境中的動物,它們的身體結構與其______相適應。例如,鳥喙的形態差異與鳥的______有關。6.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部分,例如陽光、空氣、水等。7.煤炭、石油、天然氣屬于______資源,而太陽能屬于______資源。8.凈水器中常使用______、棉、活性炭等物質過濾或吸附雜質,以達到__________的目的。9.空氣是重要的______資源,當有害氣體、塵埃等進入空氣,空氣就可能被_______,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危害。10.藥學家______從傳統草藥黃花蒿中分離出______。并因此榮獲 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1.一次性用品帶來的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衛生問題。三、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0分)1.指甲鉗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來特別方便,這體現了設計的巧妙性。( )2.為了防止燙傷,鍋把一般采用導熱性能好的材料制成。( )3.食物鏈中,植物都是被捕食者,動物都是捕食者。( )4.地球上的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5.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6.電磁鐵的磁極是固定的,不能改變。( )7.我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于2003年在上海開通運行。( )8.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資源。( )9.塑料、玻璃是不可回收垃圾。( )10.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被破壞,就無法恢復。( )四、簡答題(4+8=12分)1.請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物品是如何通過巧妙設計滿足人們需求的。(至少舉兩個例子)2.請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舉例說明如何踐行“綠色生活”這一理念。材料分析題。(25分)(一)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分)大馬哈魚是一種生活在北太平洋的洄游魚類。它們出生在淡水河流,幼魚順流而下進入海洋,經歷2到4年的成長,成為強壯的“游泳健將”。成熟后,憑借敏銳嗅覺,開啟漫長回鄉之旅,跨越瀑布、躲避捕食者,只為回到出生地繁殖。回到故鄉后,它們用盡最后力氣產卵,身體從銀色變為紅色,完成生命繁衍使命后安靜離世。死亡并非終點,它們的遺體滋養河流與森林,成為生態系統的養分來源。然而,人類的過度捕撈和河流筑壩讓它們的旅程危機四伏。保護這些海洋“旅行家”,讓它們繼續演繹生命的傳奇,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關鍵一步。1.根據上文,我知道,下列哪個地區不會見到大馬哈魚。( )(2分)A.中國東北 B.俄羅斯遠東 C.巴西熱帶雨林2.大馬哈魚適應環境的方式是( )。(2分)A.變色 B.洄游 C.換鱗3.大馬哈魚回游時主要依靠什么找到回家的路?( ) (2分)A.視覺 B.嗅覺 C.聽覺4.人類活動對大馬哈魚的生存造成了哪些威脅?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它們?(5分)5.根據上述內容,提出一個你感興趣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二)根據我國東海帶魚捕撈的一組對比資料回答問題。(11分)年份 休漁期 平均條重(克) 單網捕魚量(噸)1994 沒有休漁 70 —1995 2 100 0.51996 3 150 0.5-21997 3 150 2.5-3*1994-1997年休漁效果比較圖1.以下哪個年份的東海帶魚單網捕魚量最高?( )(2分)A.1995 B.1996 C.19972.與1995年相比,1997年的單網捕魚量變化趨勢如何?( )(2分)A.顯著下降 B.基本持平 C.顯著上升3.根據上面的參考資料,請說一說為什么要休漁 (3分)4.請你說一說,浩瀚的海洋里除了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外,還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資源?(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24分)1.我們的老師經常用(C)來固定紙張。①回形針 ②訂書針 ③衣架 ④小夾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設計師通常通過(B)了解使用者對產品的需求。A.猜測 B.觀察、調查、親身體驗C.僅憑個人經驗 D.抄襲他人設計3.下列材料中,導熱性能差且適合制作保溫瓶內膽的是(D)。A.鐵 B.塑料 C.銅 D.玻璃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熱會從溫度高的地方傳遞到溫度低的地方的是(D)。A.夏天,在空調房里感覺涼爽。 B.用手摸冰塊,手感覺冷 C.把冷牛奶放在熱水中,牛奶變熱 D.以上都是5.以下物品中,利用了仿生學原理設計的是(B)。 A.叉勺 B.尼龍塔扣 C.雞蛋包裝盒 D.普通紙杯6.能量轉換的例子中,說法不正確的是(C)。A.鉆木取火——機械能轉為熱能 B.水電站——動能轉為電能C.太陽能發電——太陽能轉為光能 D.電池——化學能轉為電能7.有關動物偽裝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A.獵豹、青蛙的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近。B.章魚的外表顏色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C.枯葉蝶通過擬態保護自己。D.伯勞和家燕利用遷徙隱蔽自己。8.在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這條食物鏈中,終點是(A)。 A.黃雀 B.螳螂 C.蟬 D.草9.如果草原上的鷹大量減少,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D)。A.鼠的數量減少 B.草的數量增加C.蛇的數量減少 D.生態平衡被破壞10.焚燒秸稈會導致空氣污染,主要產生的有害物質是(C)。A.氧氣和水蒸氣 B.二氧化碳和氧氣C.氮氧化物和煙塵 D.氮氣和氫氣11.為了保護漁業資源,國家設立了休漁期,休漁期內(B)。 A.禁止人們在所有水域捕魚 B.禁止人們在規定的水域捕魚 C.鼓勵人們多捕魚 D.沒有特殊規定12.下列做法中,符合“綠色生活”的是(B)。A.使用一次性餐具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過度裝修房屋 D.購買動物皮毛制品二、填空題(每空1.5分,共30分)1.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構思、制作、改進等環節。2.尼龍塔扣的發明靈感來源于自然界的蒼耳和牛蒡果實。3.電磁起重機通電后,能將電能轉換為磁能。4.不同生物之間由于食物的關系,形成食物鏈,食物鏈之間交錯相連構成食物網。5.生活在各種環境中的動物,它們的身體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例如,鳥喙的形態差異與鳥的捕食有關。6.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例如陽光、空氣、水等。7.煤炭、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而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資源。8.凈水器中常使用沙子、棉、活性炭等物質過濾或吸附雜質,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9.空氣是重要的自然資源,當有害氣體、塵埃等進入空氣,空氣就可能被_污染_,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危害。10.藥學家屠呦呦從傳統草藥黃花蒿中分離出青蒿素。并因此榮獲 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1.一次性用品帶來的問題有: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衛生問題。三、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0分)1.指甲鉗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來特別方便,這體現了設計的巧妙性。(√)2.為了防止燙傷,鍋把一般采用導熱性能好的材料制成。(×)3.食物鏈中,植物都是被捕食者,動物都是捕食者。(×)4.地球上的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5.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6.電磁鐵的磁極是固定的,不能改變。(×)7.我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于2003年在上海開通運行。(√)8.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資源。(√)9.塑料、玻璃是不可回收垃圾。(×)10.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被破壞,就無法恢復。(×)四、簡答題(4+8=12分)1.請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物品是如何通過巧妙設計滿足人們需求的。(至少舉兩個例子)答:瓶蓋上的螺紋,增加摩擦,方便使用。可折疊雨傘:節省空間,便于攜帶。(言之有理即可)2.請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舉例說明如何踐行“綠色生活”這一理念。答:衣:選擇環保面料(如有機棉);食:減少食物浪費,多吃本地應季食材;住:使用節能電器,減少空調使用;行:步行、騎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言之有理即可)材料分析題。(25分)(一)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分)1.根據上文,我知道,下列哪個地區不會見到大馬哈魚。( C)(2分)A.中國東北 B.俄羅斯遠東 C.巴西熱帶雨林2.大馬哈魚適應環境的方式是(B)。(2分)A.變色 B.洄游 C.換鱗3.大馬哈魚回游時主要依靠什么找到回家的路?(B) (2分)A.視覺 B.嗅覺 C.聽覺4.人類活動對大馬哈魚的生存造成了哪些威脅?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它們?(5分)答:造成的威脅有:修筑大壩;過度捕撈。保護措施:設立禁漁期、恢復河流生態、減少水壩建設等。5.根據上述內容,提出一個你感興趣的問題:大馬哈魚的洄游行為如何影響沿途生態系統?(3分)(二)根據我國東海帶魚捕撈的一組對比資料回答問題。(11分)年份 休漁期 平均條重(克) 單網捕魚量(噸)1994 沒有休漁 70 —1995 2 100 0.51996 3 150 0.5-21997 3 150 2.5-3*1994-1997年休漁效果比較圖1.以下哪個年份的東海帶魚單網捕魚量最高?(C)(2分)A.1995 B.1996 C.19972.與1995年相比,1997年的單網捕魚量變化趨勢如何?(C)(2分)A.顯著下降 B.基本持平 C.顯著上升3.根據上面的參考資料,請說一說為什么要休漁 (3分)答:讓魚類繁殖生長,恢復種群數量,維持生態平衡。請你說一說,浩瀚的海洋里除了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外,還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資源?(4分)答:礦產資源(如海底石油、金屬礦);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生物資源(如藻類、珊瑚類)學校班級姓名學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