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園地 教學目標1.了解本單元長文章的特點,交流把握長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2.積累“囊螢夜讀、懸梁刺股”等6個成語,能選兩三個講出成語里的故事和含義。3.體會不同比喻句表達的不同感彩,并仿寫。4.朗讀、背誦《獨坐敬亭山》。 教學重難點1.交流把握長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2.掌握運用不同比喻句表達不同的感彩的方法。3.積累古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 課時目標1.交流把握長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2.學習一組與古人讀書求學有關的成語,知道其中兩三個成語的故事和含義。 教學過程板塊一 交流平臺1.回顧課文,導入新課。(1)師引導: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課文?(2)生交流后師出示本單元課文題目。(3)比較3篇課文在結構上的異同。①師引導:現在請大家翻開課本,快速瀏覽第六單元課文,看看3篇課文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②示例:相同之處在于篇幅都比較長,而且都是分成幾個部分來寫的;不同之處在于《小英雄雨來(節選)》用序號來標示每個部分,《我們家的男子漢》用的是小標題,《蘆花鞋》用的是空行。2.交流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的方法。(1)師引導:在平時的閱讀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類篇幅較長的文章,遇上這類文章,我們應該怎樣更高效地去閱讀呢?《小英雄雨來(節選)》中給出了幾種閱讀的方法,對于閱讀長文章,你們有什么看法呢?這節課我們就進入“交流平臺”欄目去學習討論吧!(板書:交流平臺)(2)師引導生學習“交流平臺”中的方法。(出示課件)①生自由讀。②師指名說說從“交流平臺”中學到的方法。(相機出示課件)(3)師引導討論交流:你還知道哪些閱讀長文章的方法?①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將交流結果簡單地記錄下來。②師指名交流匯報結果,及時給予指導,相機出示課件。課件出示:閱讀長文章的方法:略讀,只需要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綱目,不要一字一句地琢磨。快速默讀,一目十行。跳讀,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選讀某些自己想要看的章節。……3.師引導生結合自己的閱讀實際,談談怎樣運用這些方法閱讀。(1)同桌互相交流,結合本單元課文和課外閱讀,談怎樣運用這些方法讀較長的文章。(2)生暢所欲言后,師指名交流。4.師小結:高爾基說“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今天我們學到的閱讀長文章的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閱讀。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方法運用到我們平時的閱讀中去,這樣不僅能提高我們閱讀的效率,還能讓我們對長文章的理解更透徹。【設計意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堂上提出的閱讀長文章的方法是理論性的,光憑說教學生是不能融會貫通的,必須結合自己的閱讀實際去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閱讀方法,才能運用這些方法讀更多的文章。板塊二 詞句段運用1.學習與古人讀書有關的成語,知道它們的故事和含義。(1)課件出示課本中的成語。(2)生自由讀成語,做到讀準字音。(3)生交流討論,弄清它們的故事和含義。①小組內交流。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小組討論交流這些成語的故事和含義。②全班交流。(相機出示文字及視頻)(4)拓展知識。①師引導:你還知道哪些與讀書有關的成語?(示例:韋編三絕、孜孜不倦、學富五車、滿腹經綸……)②師:學了這些成語,你有什么收獲?(引導生從刻苦學習,認真讀書等方面談體會)第2課時 課時目標1.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比喻句表達的不同情感,練習仿寫。2.積累古詩。 教學過程板塊一 詞句段運用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二題中的兩組句子,師引導生體會加點部分表達的不同感情。(1)讀一讀。師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2)想一想。句子中加點的部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預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3)議一議。加點的部分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生在四人小組里討論交流)(4)說一說。(全班交流)示例1:第一組句子中的第一個句子加點部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雨來的機靈。第二個句子加點部分贊揚了雨來游泳本領高。這一組句子中加點的部分都表達了對雨來的贊揚之情。示例2:第二組中句子加點部分形象刻畫了敵人的兇殘,表達了對敵人的憎惡之情。(5)師指導朗讀,注意通過朗讀表達不同的感彩。2.仿寫練習,強化用比喻手法表達不同的感情的訓練。(1)出示課件。?她跳著輕快的舞蹈。?那個小偷遠遠地盯著柜臺里的珠寶。(2)生自由練說;全班交流;生在課本上進行改寫練習。示例:她像一只輕盈的小燕子跳著輕快的舞蹈。那個小偷好像一匹饑餓的狼遠遠地盯著柜臺里的珠寶。3.拓展練習。(1)師引導:在學過的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也運用到了這種手法?(2)生暢所欲言。4.師小結:用比喻來描寫事物的特征,能讓事物更加生動形象;用比喻來渲染景物,能讓景物具體可感;用比喻來表達情感,能讓自己的愛憎更加分明。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閱讀學習中,積累更多的比喻句,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相信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本板塊的設計就是力圖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中,提高能力,體驗成功。板塊二 日積月累1.課件出示古詩,同時播放朗讀音頻。(1)師引導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師指名讀;全班齊讀。(2)簡介創作背景。(3)師引導生自讀感悟詩句。①生自由讀詩句,邊讀邊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詩句。②師引導: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大家交流。③生自由交流。師小結:這是一首寫景詩,既寫眼前之景,又抒發了孤獨之感,這兩句詩中“動”中有“靜”。無論是“靜”與“動”,都烘托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靜觀之久,寫出他“獨坐”時孤寂的情景。2.練習背誦。3.拓展延伸。師:你還知道哪些寫景的古詩詞?(相機出示課件)本板塊的設計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積累古詩詞的興趣。主要通過反復誦讀詩句,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讓學生自讀感悟詩句意思等方法,幫助學生很快地背誦詩句,達到積累的目的,同時拓展一系列關于寫景的古詩詞。 教學反思本單元的教學活動是從回顧課文內容入手的,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設計的三個問題都是關于本單元課文內容和課文寫作方法的,這種簡潔的導課方式既復習了舊知識,回顧了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方法,又導入了新內容,做到了溫故知新,非常實用。語文教學尤其是“語文園地”的教學不是填鴨式教學,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活躍學生學習的思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