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第一節 農業基礎達標一、因地制宜的農業分布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農業類型。結合圖文材料,完成1~3題。1.圖中甲區域自東向西放牧的牲畜種類不同,主要是受( )A.降水的影響 B.氣溫的影響C.地勢的影響 D.技術的影響2.乙地區的農業類型分布具有( )A.靠近鐵路的特點B.垂直分布的特點C.沿河分布的特點D.類型單一的特點3.圖中旱作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最接近( )A.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B.長江干流一線C.珠江—南嶺一線D.秦嶺—淮河線二、科技助力農業發展 時事熱點 糧食生產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如圖為近年來我國糧食年產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4~5題。4.近年來我國糧食年產量變化特點是( )A.穩步增長 B.逐年減少C.忽多忽少 D.每年都增5.造成我國糧食年產量如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保護耕地,提高耕地質量 ②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推廣 ③全球變暖 ④人口數量的減少 ⑤病蟲害防御措施的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⑤C.②③④ D.②④⑤ 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耐鹽堿的海水稻。結合所學知識,完成6~7題。6.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 )A.滴灌、噴灌技術的推廣B.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提高C.自然環境條件的改善D.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7.關心國家糧食安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要( )①節約糧食,實行光盤行動 ②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③走科技興農路線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能力提升 生活情境 食用油偏好 近年來,隨著制油技術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來越多種類的高品質食用油出現在餐桌上,如圖為中國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圖。據此完成8~10題。8.長江流域偏好的食用油多為( )A.亞麻籽油 B.菜籽油C.花生油 D.大豆油9.下列對我國食用油偏好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偏好棉籽油的地區降水豐富B.偏好大豆油的地區熱量充足C.偏好花生油的地區地形平坦D.偏好亞麻籽油的地區土壤肥沃10.高品質食用油種類越來越多,主要得益于( )A.科技進步 B.原料豐富C.勞動力充足 D.市場需求大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沙漠環境里用特殊技術種植的水稻叫沙漠水稻。種植沙漠水稻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材料二 內蒙古奈曼旗位于科爾沁沙地南緣,多年干旱,生態恢復較差,傳統的粗放型經營模式使該地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由于有新技術的支撐和上級有關部門給予的物資、資金方面的支持,該地農牧民選擇綠色有機水稻的模式,種植沙漠水稻,生產出的有機水稻很受消費者歡迎。材料三 圖1為中國沙漠、沙地分布圖,圖2為科爾沁沙地水稻田圖片。圖1 圖2(1)描述我國沙漠、沙地的分布特征。(2)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相比,分析在內蒙古發展沙漠水稻種植的優勢條件。(3)從生態和社會的角度,說明發展沙漠水稻的積極影響。(4)請選擇1地或4地其中一個,說出該地區是否適宜發展沙漠水稻種植,并分析原因。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第一節 農業基礎達標一、因地制宜的農業分布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農業類型。結合圖文材料,完成1~3題。1.圖中甲區域自東向西放牧的牲畜種類不同,主要是受(A)A.降水的影響 B.氣溫的影響C.地勢的影響 D.技術的影響2.乙地區的農業類型分布具有(B)A.靠近鐵路的特點B.垂直分布的特點C.沿河分布的特點D.類型單一的特點3.圖中旱作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最接近(D)A.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B.長江干流一線C.珠江—南嶺一線D.秦嶺—淮河線二、科技助力農業發展 時事熱點 糧食生產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如圖為近年來我國糧食年產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4~5題。4.近年來我國糧食年產量變化特點是(A)A.穩步增長 B.逐年減少C.忽多忽少 D.每年都增5.造成我國糧食年產量如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B)①保護耕地,提高耕地質量 ②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推廣 ③全球變暖 ④人口數量的減少 ⑤病蟲害防御措施的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⑤C.②③④ D.②④⑤ 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耐鹽堿的海水稻。結合所學知識,完成6~7題。6.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D)A.滴灌、噴灌技術的推廣B.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提高C.自然環境條件的改善D.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7.關心國家糧食安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要(C)①節約糧食,實行光盤行動 ②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③走科技興農路線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能力提升 生活情境 食用油偏好 近年來,隨著制油技術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來越多種類的高品質食用油出現在餐桌上,如圖為中國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圖。據此完成8~10題。8.長江流域偏好的食用油多為(B)A.亞麻籽油 B.菜籽油C.花生油 D.大豆油9.下列對我國食用油偏好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C)A.偏好棉籽油的地區降水豐富B.偏好大豆油的地區熱量充足C.偏好花生油的地區地形平坦D.偏好亞麻籽油的地區土壤肥沃10.高品質食用油種類越來越多,主要得益于(A)A.科技進步 B.原料豐富C.勞動力充足 D.市場需求大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沙漠環境里用特殊技術種植的水稻叫沙漠水稻。種植沙漠水稻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材料二 內蒙古奈曼旗位于科爾沁沙地南緣,多年干旱,生態恢復較差,傳統的粗放型經營模式使該地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由于有新技術的支撐和上級有關部門給予的物資、資金方面的支持,該地農牧民選擇綠色有機水稻的模式,種植沙漠水稻,生產出的有機水稻很受消費者歡迎。材料三 圖1為中國沙漠、沙地分布圖,圖2為科爾沁沙地水稻田圖片。圖1 圖2(1)描述我國沙漠、沙地的分布特征。參考答案:沙漠、沙地多深居我國內陸的地勢第二級階梯處;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陜西、寧夏等省級行政區。(2)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相比,分析在內蒙古發展沙漠水稻種植的優勢條件。參考答案: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水稻有機質積累;冬季氣溫低,蟲卵難以越冬,基本不使用農藥。(3)從生態和社會的角度,說明發展沙漠水稻的積極影響。參考答案:生態: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氣溫日較差;減弱風力,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抑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擴張;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樣性。社會:提供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4)請選擇1地或4地其中一個,說出該地區是否適宜發展沙漠水稻種植,并分析原因。參考答案:1地適宜發展沙漠水稻種植。原因:1地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沙漠、沙地廣布;夏季氣溫高,能滿足水稻生長的熱量需求。4地不適宜發展沙漠水稻種植。原因:4地位于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形復雜,山地、河谷、草原較多,平原較少,可種植水稻區域少;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熱量條件差,不適宜種植水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 農業 - 學生版.docx 4.1 農業.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