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綜合評價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的或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3分,共60分)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舉辦。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內,為了有計劃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置的人工漁場。下圖為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A)A.主要位于北溫帶 B.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C.西臨太平洋 D.地跨南、北半球2.我國在黃海海域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的主要優勢是(B)A.海水最深,適合大型魚類生長 B.多條大河注入,營養物質豐富C.終年高溫,魚類生長速度快 D.遠離大陸,海水污染少 讀我國部分區域及鄰國示意圖,完成3~4題。3.當哈爾濱晨光熹微時,烏魯木齊依然夜色深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我國(A)A.東西跨經度大 B.南北跨緯度大C.海陸兼備 D.位于北溫帶4.呼和浩特所在的省級行政區(D)A.與朝鮮接壤 B.是沿海省級行政區C.與4個國家相鄰 D.簡稱是內蒙古 讀我國2013—2024年人口數據統計圖,完成5~6題。5.近些年來我國的人口變化特點及可能面臨的社會問題是(D)A.總量持續增長,勞動力短缺B.總量持續減少,年齡結構優化C.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就業困難D.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養老負擔加重6.面對我國人口發展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B)①鼓勵人口流入大城市 ②大力接納外來移民 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④增加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海韻悠揚,椰風送暖。2024年11月,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南海之濱”舉行。開幕式上各節目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繡球舞出唄儂情》這一節目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傳統節日“三月三”之中。據此完成7~9題。7.此次運動會舉辦地為(C)A.山東青島 B.福建廈門C.海南三亞 D.廣西桂林8.節目《繡球舞出唄儂情》體現的傳統節日屬于(D)A.藏族 B.蒙古族C.高山族 D.壯族9.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B)A.少數民族只分布在邊疆B.漢族大多數集中在東部和中部C.各民族在全國分布均勻D.少數民族自治區只有一個民族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北京總館、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和廣州分館組成,用于收藏、保護和展示國家版本資源,被譽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讀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10~12題。10.關于中國國家版本館四個館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D)A.都分布在地勢第一級階梯B.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C.都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D.分布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11.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建筑風格的是(D)A.漢唐遺韻 B.敦煌神韻C.嶺南新韻 D.江南宋韻12.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的意義有(B)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②促進農業發展 ③增強文化自信 ④增加人民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稻漁空間”是寧夏平原的特色農業,田里水稻、魚、鴨等生物和諧共存。如圖為寧夏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13~14題。13.據圖可知,寧夏平原主要位于(D)A.濕潤區B.半濕潤區C.半干旱區D.干旱區14.賀蘭山是寧夏平原的“守護神”,其主要作用有(D)①削弱寒冷氣流 ②阻擋沙漠入侵 ③減少洪澇災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同志的《七律·長征》帶領我們共同回顧長征歷程,銘記長征精神。讀紅軍長征路線簡圖,完成15~17題。15.長征路線從瑞金至吳起(B)A.經過秦嶺和淮河B.所經地區主要位于季風區C.經過自然環境最濕熱的地區D.依次經過地勢第二、第三級階梯16.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描繪的景觀位于(A)A.長江上游 B.長江中游C.云貴高原 D.江南丘陵17.紅軍在延安吳起鎮(現名吳起街道)勝利會師,該地所在地形區的特點是(D)A.遼闊坦蕩,草場廣布 B.地形崎嶇,森林茂密C.地勢高峻,雪山連綿 D.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宋代詩人余靖用“湖光百里平,波色連天翠”來描寫鄱陽湖夏季的壯美景色。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大批候鳥從北方來到鄱陽湖越冬,立春后它們又向北遷徙,返回北方繁殖地繁衍生息。如圖為鄱陽湖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8~20題。18.推測余靖作詩時,鄱陽湖(A)A.受東南季風影響,處于豐水期B.受東南季風影響,處于枯水期C.受西北季風影響,處于豐水期D.受西北季風影響,處于枯水期19.鄱陽湖成為候鳥重要越冬棲息地的原因是(B)A.位于階梯分界線上,流速快,附近人類活動少B.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相對其繁殖地更溫暖C.冬季河流水位較高,食物來源充足D.地處高原,地勢較平坦,適合鳥類棲息20.下列關于鄱陽湖地區采取的生態保護發展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有(B)①建立候鳥和濕地自然保護區,嚴禁捕獵野生動物 ②舉辦“濕地日”“愛鳥日”等宣傳教育活動 ③停止經濟建設,將居民全部遷出鄱陽湖自然保護區 ④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促進人地和諧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3個小題,共40分)21.我國地域遼闊,各省自然條件差異很大,但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甲、乙、丙三位同學開展了一次“夸夸我家鄉”的比賽活動。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我的家鄉景色美](1)甲同學家鄉的行政中心是 烏魯木齊 ,距離我國東部的 太平 洋很遙遠,草原、沙漠景觀美如畫,塔里木盆地“鎖邊”工程阻沙防沙效果好。(4分) [我的家鄉鄰省多](2)乙同學的家鄉簡稱是 陜或秦 ,鄰 八(8) 個省級行政區,便于貿易往來。(4分) [我的家鄉冬季暖](3)丙同學的家鄉是 海南 省,四周環海,瀕臨 南 海,完全位于 熱帶 (填五帶名稱),冬季氣候溫暖,樹木蔥郁,景色優美。(6分)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2024年6月中旬,太行山一山之隔,使其東西兩側的最大溫差達24 ℃。(1)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之一,小文整理的其兩側的相關內容如下所示,請挑出其中錯誤內容并改正。(4分)① “陜西省”改為“山西省” ;② “東北平原”改為“華北平原” 。 陘(xíng),是指狹窄的通道。軍都陘是“太行八陘”最北的一條,古代商道和現代交通線路的修建均以此為重要依托。太行山脈是黃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其東麓有一條“盛產”古都(北京、邯鄲、安陽等)的大走廊。(2)圖中軍都陘主要沿 山谷 (填地形部位)延伸,在軍都陘通行要注意山區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2分) (3)分析太行山脈東側山麓地區“盛產”古都的自然原因。(6分)參考答案:地形平坦開闊;河流較多,水資源豐富;西側山脈形成天然屏障,有利于防御;溫帶季風氣候,溫暖適宜。 太行山脈是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多年來河北省持續實施生態工程,太行山脈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2%。(4)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而言,太行山脈發揮的生態環境效益。(2分)參考答案:高大的山脈和茂密的森林可以阻擋風沙;森林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等。23.長江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生態寶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和出露的消落帶景觀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1)長江發源于 唐古拉 山脈,注入東海,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1分) (2)《水經注·江水》中“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指春冬之時長江上游含沙量 小 (填“大”或“小”);《水經注·江水》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描述的是長江 上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的景觀。(2分) (3)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影響,請依次填寫內容,完成框圖。(4分)① 西高東低 ,② 800 ,③ 中下游 ,④ 無 。 消落帶是指季節性水位漲落使被淹沒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區域。三峽水庫汛期來臨前需大量排水以降低水位騰出庫容,三峽水庫漲落幅度達30米的消落帶,每年流失泥沙超過1億噸。近年來,湖北省對三峽庫區消落帶進行全域復綠。(4)三峽庫區消落帶出露面積最大的季節為 夏初 (填“夏初”或“冬初”)。(1分) (5)試分析三峽庫區消落帶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至少兩點,4分)參考答案:夏季降水集中;地面坡度大;植被覆蓋率低;土壤易沖刷;等等。(任意兩點合理即可)期中綜合評價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的或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3分,共60分)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舉辦。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定海域內,為了有計劃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置的人工漁場。下圖為我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主要位于北溫帶 B.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C.西臨太平洋 D.地跨南、北半球2.我國在黃海海域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的主要優勢是( )A.海水最深,適合大型魚類生長 B.多條大河注入,營養物質豐富C.終年高溫,魚類生長速度快 D.遠離大陸,海水污染少 讀我國部分區域及鄰國示意圖,完成3~4題。3.當哈爾濱晨光熹微時,烏魯木齊依然夜色深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我國( )A.東西跨經度大 B.南北跨緯度大C.海陸兼備 D.位于北溫帶4.呼和浩特所在的省級行政區( )A.與朝鮮接壤 B.是沿海省級行政區C.與4個國家相鄰 D.簡稱是內蒙古 讀我國2013—2024年人口數據統計圖,完成5~6題。5.近些年來我國的人口變化特點及可能面臨的社會問題是( )A.總量持續增長,勞動力短缺B.總量持續減少,年齡結構優化C.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就業困難D.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養老負擔加重6.面對我國人口發展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鼓勵人口流入大城市 ②大力接納外來移民 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④增加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海韻悠揚,椰風送暖。2024年11月,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南海之濱”舉行。開幕式上各節目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繡球舞出唄儂情》這一節目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傳統節日“三月三”之中。據此完成7~9題。7.此次運動會舉辦地為( )A.山東青島 B.福建廈門C.海南三亞 D.廣西桂林8.節目《繡球舞出唄儂情》體現的傳統節日屬于( )A.藏族 B.蒙古族C.高山族 D.壯族9.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 )A.少數民族只分布在邊疆B.漢族大多數集中在東部和中部C.各民族在全國分布均勻D.少數民族自治區只有一個民族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北京總館、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和廣州分館組成,用于收藏、保護和展示國家版本資源,被譽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讀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10~12題。10.關于中國國家版本館四個館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都分布在地勢第一級階梯B.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C.都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D.分布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11.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建筑風格的是( )A.漢唐遺韻 B.敦煌神韻C.嶺南新韻 D.江南宋韻12.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的意義有( )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②促進農業發展 ③增強文化自信 ④增加人民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稻漁空間”是寧夏平原的特色農業,田里水稻、魚、鴨等生物和諧共存。如圖為寧夏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13~14題。13.據圖可知,寧夏平原主要位于( )A.濕潤區B.半濕潤區C.半干旱區D.干旱區14.賀蘭山是寧夏平原的“守護神”,其主要作用有( )①削弱寒冷氣流 ②阻擋沙漠入侵 ③減少洪澇災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同志的《七律·長征》帶領我們共同回顧長征歷程,銘記長征精神。讀紅軍長征路線簡圖,完成15~17題。15.長征路線從瑞金至吳起( )A.經過秦嶺和淮河B.所經地區主要位于季風區C.經過自然環境最濕熱的地區D.依次經過地勢第二、第三級階梯16.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描繪的景觀位于( )A.長江上游 B.長江中游C.云貴高原 D.江南丘陵17.紅軍在延安吳起鎮(現名吳起街道)勝利會師,該地所在地形區的特點是( )A.遼闊坦蕩,草場廣布 B.地形崎嶇,森林茂密C.地勢高峻,雪山連綿 D.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宋代詩人余靖用“湖光百里平,波色連天翠”來描寫鄱陽湖夏季的壯美景色。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大批候鳥從北方來到鄱陽湖越冬,立春后它們又向北遷徙,返回北方繁殖地繁衍生息。如圖為鄱陽湖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8~20題。18.推測余靖作詩時,鄱陽湖( )A.受東南季風影響,處于豐水期B.受東南季風影響,處于枯水期C.受西北季風影響,處于豐水期D.受西北季風影響,處于枯水期19.鄱陽湖成為候鳥重要越冬棲息地的原因是( )A.位于階梯分界線上,流速快,附近人類活動少B.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相對其繁殖地更溫暖C.冬季河流水位較高,食物來源充足D.地處高原,地勢較平坦,適合鳥類棲息20.下列關于鄱陽湖地區采取的生態保護發展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建立候鳥和濕地自然保護區,嚴禁捕獵野生動物 ②舉辦“濕地日”“愛鳥日”等宣傳教育活動 ③停止經濟建設,將居民全部遷出鄱陽湖自然保護區 ④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促進人地和諧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3個小題,共40分)21.我國地域遼闊,各省自然條件差異很大,但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甲、乙、丙三位同學開展了一次“夸夸我家鄉”的比賽活動。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我的家鄉景色美](1)甲同學家鄉的行政中心是 ,距離我國東部的 洋很遙遠,草原、沙漠景觀美如畫,塔里木盆地“鎖邊”工程阻沙防沙效果好。(4分) [我的家鄉鄰省多](2)乙同學的家鄉簡稱是 ,鄰 個省級行政區,便于貿易往來。(4分) [我的家鄉冬季暖](3)丙同學的家鄉是 省,四周環海,瀕臨 海,完全位于 (填五帶名稱),冬季氣候溫暖,樹木蔥郁,景色優美。(6分)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2024年6月中旬,太行山一山之隔,使其東西兩側的最大溫差達24 ℃。(1)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之一,小文整理的其兩側的相關內容如下所示,請挑出其中錯誤內容并改正。(4分)① ;② 。 陘(xíng),是指狹窄的通道。軍都陘是“太行八陘”最北的一條,古代商道和現代交通線路的修建均以此為重要依托。太行山脈是黃河中下游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其東麓有一條“盛產”古都(北京、邯鄲、安陽等)的大走廊。(2)圖中軍都陘主要沿 (填地形部位)延伸,在軍都陘通行要注意山區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2分) (3)分析太行山脈東側山麓地區“盛產”古都的自然原因。(6分) 太行山脈是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多年來河北省持續實施生態工程,太行山脈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2%。(4)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而言,太行山脈發揮的生態環境效益。(2分)23.長江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生態寶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和出露的消落帶景觀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1)長江發源于 山脈,注入東海,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1分) (2)《水經注·江水》中“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指春冬之時長江上游含沙量 (填“大”或“小”);《水經注·江水》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描述的是長江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的景觀。(2分) (3)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影響,請依次填寫內容,完成框圖。(4分)① ,② ,③ ,④ 。 消落帶是指季節性水位漲落使被淹沒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區域。三峽水庫汛期來臨前需大量排水以降低水位騰出庫容,三峽水庫漲落幅度達30米的消落帶,每年流失泥沙超過1億噸。近年來,湖北省對三峽庫區消落帶進行全域復綠。(4)三峽庫區消落帶出露面積最大的季節為 (填“夏初”或“冬初”)。(1分) (5)試分析三峽庫區消落帶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至少兩點,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中綜合評價 - 學生版.docx 期中綜合評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