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口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二)地理(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特別提醒:1.本試題包括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題上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一、選擇題共35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以蠟燭模擬太陽,用自制的地球儀模型演示地球運動(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 制作的地球儀( )A. 繪制的緯線為半圓長度不同 B. 地軸與球體交點a是北極點C. 繪制的經線為圓圈長度相同 D. 地軸與桌面始終保持23.5°2. 當地球儀按甲—丁—丙—乙的順序循環運行,演示的是( )A. 日出日落 B. 地球自轉 C. 地球公轉 D. 晝夜更替2024年11月10日,中國政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劃定并公布黃巖島領海基線。讀中國南海諸島略圖(圖),完成下面小題。3. 中國政府劃定并公布黃巖島領海基線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貿易通道安全 B. 保護海洋資源開發C. 維護國家領土完整 D. 維持生態環境平衡4. 黃巖島所在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其主要原因是( )A. 有眾多河流注入,帶來豐富營養物質 B. 海域跨寒溫熱帶,海水溫度條件適宜C. 在寒暖流交匯處,形成良好漁場條件 D. 位于大陸架區域,陽光足浮游生物多執行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的是“雪龍”號、“雪龍2”號破冰船和“永盛”號貨輪。讀南極地區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5. “永盛”號貨輪需要“雪龍2”號破冰引航,是因為南極地區( )A. 降水多 B. 浮冰多 C. 暴雪多 D. 風力大6. 2025年1月18日,“雪龍”2號到達阿蒙森海預定作業站位。該海域位于( )A. 北半球 B. 東半球 C. 大西洋 D. 太平洋讀中國人口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時間(年) 人口總數(萬) 出生率(‰) 死亡率(‰)2021 141260 7.52 7.182022 141175 6.77 7.372023 140967 6.39 7872024 140828 6.77 7.767. 讀圖,我國人口變化的特點是( )A. 人口總數不斷減少 B. 人口死亡率持續上升 C. 嬰幼兒人數不斷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長率不變8. 該變化特點對我國發展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 就業壓力顯著增加 B. 資源環境壓力緩解 C. 社會養老負擔減輕 D. 人口分布更加均衡2025年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強震,造成眾多人員傷亡。中國派出多支救援隊前往震區參與救援工作。讀緬甸震區位置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9. 緬甸多發地震的原因是地處( )A.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B.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C.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D.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10. 中國救援隊前往緬甸參加救援最快捷交通方式是( )A. 航空 B. 鐵路 C. 海運 D. 公路11. 假如地震發生時,你正身處城市街道,應該( )A. 在狹窄巷子等待救援 B. 跑到廣告牌下躲避C. 遠離高樓到空曠地帶 D. 乘坐電梯快速下樓讀某兩國位置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12. 兩國( )A 溫帶面積廣 B. 地勢西高東低 C. 四周都環海 D. 礦產資源豐富13. 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兩國人口相對集中于( )A. 東南部 B. 西部 C. 西北部 D. 南部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單位:米),完成下面小題。14. 最適合徒步登高,遠眺大地蒼翠的天氣是( )A. B. C. D.15. 索道上行站點與金頂之間的相對高度差大約是( )A. 950m B. 1350m C. 1450m D. 1750m16. 徒步登山,能欣賞到“流水潺潺,山音裊裊”景觀的路線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世界文化遺產通布圖古城的宮殿、城墻等建筑,就地取材,用泥土修筑。由于風沙侵蝕以及開發程度加深,面臨著被損毀的危險。讀通布圖古城景觀圖(圖),完成下面小題。17. 通布圖古城的聚落形式及其自然環境特征是( )A. 鄉村、河流眾多 B. 城鎮、森林茂密 C. 城鎮、氣候干旱 D. 鄉村、地形平坦18. 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珍貴記憶,下列保護措施合理的是( )①全部拆除重建 ②修舊如新 ③控制游客數量 ④修舊如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2025年2月7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哈爾濱舉行。讀哈爾濱地理位置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19. 哈爾濱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簡稱是( )A. 黑龍江 B. 內蒙古 C. 黑 D. 吉20. 哈爾濱是中國首個“雙亞冬之城”,其優勢是( )A. 冬季氣溫低,利于冰雪項目開展 B. 空氣質量好,適合開展戶外運動C. 與多國接壤,方便各國運動員往來 D. 海運較發達,方便運輸大型體育器材2024年12月4日,春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21. 貼春聯,過春節。最能體現甲地區特色的春聯是( )A. 水鄉煙雨潤江南 嶺南花香醉九州 B. 大漠風沙起壯歌 葡萄美酒香絲路C. 雪舞冰封北國景 燕歸春暖古都情 D. 雪域高原天路長 圣湖佛國梵音揚22. 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其意義體現在( )①有利于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②提高春節期間居民購買力③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 ④使春節成為全球性的節日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025年2月2日是第29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保護濕地共筑未來”。讀三江源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23.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主要目的是( )A. 促進經濟發展 B. 獲取更多水資源 C. 發展觀光旅游 D. 保護水源地生態24. 保護濕地人人有責,中學生可以( )①在濕地內隨意捕撈魚類 ②宣傳濕地保護相關知識③幫助清理濕地周邊垃圾 ④在濕地種植速生經濟林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讀秦嶺位置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25. 關于秦嶺南北兩側的差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北側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B. 北側傳統出行以水路為主C. 南側河流冬季普遍結冰 D. 南側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26. 秦嶺被稱為“世界生物基因庫”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湖泊眾多,海洋生物種類繁多 B. 地處氣候過渡帶,自然環境復雜多樣C. 海拔較低,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 D. 區域閉塞,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小低空經濟一般是指在1000m以下空域,利用低空飛行器進行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的經濟行為。讀“空中的士”跨海跨城飛行軌跡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27. “空中的士”的飛行軌跡主要位于( )A.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B. 京津唐工業基地 C.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D. 遼中南工業基地28. 屬于“低空經濟”的場景是( )①坐進“空中的士”快速抵達上班地點 ②海口市民元宵節欣賞掛在樹上的燈籠③新疆農民利用無人機進行棉花的田間管理 ④我國成功發射云遙一號43-48星探索太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9. 深圳市成為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高地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便利 B. 勞動力充足 C. 礦產豐富 D. 科技發達土地資源是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讀我國土地資源類型分布圖(圖),完成下面小題。30. 關于我國土地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長江流域耕地以水田為主 B. 各類土地資源都均勻分布C. 草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31. 有利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措施是( )A. 大規模開墾荒地 B. 增加化肥使用 C. 提高糧食進口量 D. 加強科技投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是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32. 關于長江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河段江面開闊 B. ②河段水能豐富 C. ③河段水流湍急 D. ④河段結冰期長33. 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相符的做法是( )A. 擴大淡水養殖規模,助農民增收 B. 徹底清除中游的礁石,提升航運能力C. 大規模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D. 關停沿岸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企業某郵輪從丹麥出發開往中國,左圖為途經各地的日平均氣溫示意圖,右圖為沿途某地的氣候直方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4. 航行途中,游輪經過的甲、乙、丙三個大洋分別為(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35. 游輪航行期間,右圖所示區域的氣候特征為( )A. 高溫多雨 B. 溫和多雨 C. 高溫少雨 D. 溫和少雨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0分。36. 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我國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材料2:橡膠是輪胎制造的關鍵原料,東南亞地區人口密集,有大量勞動力從事橡膠生產。當前東南亞地區的天然橡膠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占比超80%。材料3:中巴經濟走廊示意圖(圖1),“一帶一路”示意圖(圖2)。(1)借助中巴經濟走廊,我國從波斯灣地區進口_________等能源資源的運輸距離大大縮短;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修建中巴經濟走廊需要克服的困難_______。(2)“海上絲綢之路”經過東南亞的①_________海峽;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部分中國廠商選擇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建設輪胎制造廠,原因是_________。(3)“一帶一路”的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加強了中國與_________洲、_________洲各國的合作,對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積極作用有_________。37. 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京藏號馳高原路,萬里山川一線牽。綠電情深傳兩地,拉薩河畔譜新篇。”2024年12月16日,西藏首筆外送北京綠色電力交易達成。材料2:京藏鐵路示意圖(圖1),光伏發電示意圖(圖2)。(1)西藏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光牧互補”模式是將光伏發電與畜牧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在西藏積極推廣該模式的積極意義是_________。(2)京藏鐵路等多條鐵路線在北京交匯,體現了北京是全國_________中心的城市職能;太原站——蘭州站,“京藏號”列車橫穿溝壑縱橫的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西藏外送的“綠電”主要來源于_________等能源資源,對解決北京面臨的能源短缺、大氣污染等發展中的問題,其積極影響主要有_________。38. 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海峽兩岸,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似。瓊臺兩省合作廣泛,多年來海南省通過打造港口快速物流、給予臺資企業資金、土地稅費優惠等,推動兩地農商合作共贏。材料2:海南島、臺灣島位置及地形圖(圖)。(1)海口市的經緯度坐標大致為_________;布袋鹽場和鶯歌海鹽場均分布在島嶼的_________部(方位),這些地點成為鹽場的有利氣候條件是_________。(2)海南島和臺灣島鐵路分布的共同特征為_________,該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海南省吸引臺灣企業前來投資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__;臺灣省是我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出口貿易一直是臺灣省重要的經濟命脈,加強與祖國大陸的經濟聯系,為臺灣省帶來的好處有_________。海口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二)地理(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特別提醒:1.本試題包括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題上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一、選擇題共35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2題答案】【答案】1. B 2. C【3~4題答案】【答案】3. C 4. D【5~6題答案】【答案】5. B 6. D【7~8題答案】【答案】7. A 8. B【9~11題答案】【答案】9. D 10. A 11. C【12~13題答案】【答案】12. D 13. A【14~16題答案】【答案】14. B 15. B 16. A【17~18題答案】【答案】17. C 18. D【19~20題答案】【答案】19. C 20. A【21~22題答案】【答案】21. B 22. C【23~24題答案】【答案】23. D 24. C【25~26題答案】【答案】25. A 26. B【27~29題答案】【答案】27. C 28. B 29. D【30~31題答案】【答案】30. A 31. D【32~33題答案】【答案】32. B 33. D【34~35題答案】【答案】34. A 35. C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0分。【36題答案】【答案】(1) ①. 石油 ②. 氣候干旱,沙漠眾多;海拔高,地形崎嶇;河流湍急;氣候復雜多變,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暴雨、狂風、暴雪等極端天氣;地質災害多發等(2) ①. 馬六甲 ②. 勞動力充足;原料豐富;政策支持;市場廣闊等(3) ①. 非洲 ②. 歐洲 ③. 加強了區域之間的貿易合作;促進了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狀況等【37題答案】【答案】(1) ①. 高寒 ②.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牧民收入;穩定畜牧業發展;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2) ①. 交通 ②. 黃土 ③. 土質疏松;坡面起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濫砍濫伐等行為造成植被破壞嚴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3) ①. 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水能等 ②. 緩解能源不足;減少碳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等。【38題答案】【答案】(1) ①. 20°N,110°E ②. 西南 ③. 位于夏季風(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少,晴天多等(2) ①. 呈環狀分布(分布于沿海地帶)等 ②. 自然條件:島嶼中部多山脈,四周沿海以平原為主,施工難度小。社會經濟條件:沿海地區人口和城市密集;沿海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分布在沿海能銜接港口,提高交通運輸效率等。(3) ①. 政策支持;地理位置優越;熱帶面積廣闊;文化淵源深厚;合作基礎良好 ②. 擴大產品消費市場;擴大發展空間;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產業升級;有利于擴大交流,促進臺灣經濟的發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