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評價Ⅱ八年級地理試卷本試卷共7頁,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水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試證號填在答題卷上相應位置。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須用05毫米黑色水筆作答,答案須寫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內: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卷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共35題,每題2分,共7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五一假期期間,鎮江某中學組織學生到茅山開展地理野外實踐考察,圖1為茅山部分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回答1~5小題。1.圖中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大致為300300A.450-500米B.500-650米C.600-750米D.750米以上2.圖中B點位于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B.山脊圖例4503羅茶樹C.陡崖D鞍部山蜂3在考察期間,②地附近刮入河流短8落A.西風4級B.東南風4級00300、等亮站C.西北風4級D.東風4級6003L山風向際4.同學們選擇①路線登山,是因為①路線圖1A海拔較高B.路線較短C.坡度較陡D.坡度較緩5.以下不屬于茅山茶樹生長優勢條件的是A.丘陵為主,排水良好B.土壤呈酸性,富含微量元素C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D.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發現不同季節太陽高度角不同,圖2為圭表測量正午日影長度和二十四節氣圖。據此回答6-10小題。分心大小率表小苦大小雪處白秀圖2秋分地理試卷第1頁(共7頁)16與“二十四節氣”的劃分關系最密切的自然現象是A地球大小B.地球公轉C.地球自轉D地球形狀7據圖推測,相鄰節氣間隔約A.10天B.15天C.25天D.30天8從春分到夏至,由圭表測量可知,我國正午日影長A.逐漸變長B.逐漸變短C.先變長后變短D.先變短后變長9.當地球公轉到A位置時,此時太陽直射在A北回歸線B.南回歸線C.赤道D.北極圈10.詩詞“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中,“風清露冷”寓意秋分過后迎來寒露,天氣漸漸風寒水涼。秋分過后,鎮江可能看到A.北風吹雁雪紛紛B.誰家新燕啄春泥C.小荷才露尖尖角D.留得枯荷聽雨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秦嶺站是一個集約高效、綠色低碳、智能先進的南極考察站。圖3為我國南極考察站分布圖。據此回答11-15小題。西經0°東經3030°609609090°120120150950°西經180°東經圖311.秦嶺站的經緯度位置大致是A.(74S,164E)B.(74N,164E)C.(74S,164W)D.(74N,164W)12.昆侖站位于秦嶺站的A.東北B.西北C.西南D.東南13.秦嶺站選擇在2月開站,此時南極地區A有極夜,較溫暖B有極晝,較溫暖C.有極夜,較寒冷D有極晝,較寒冷14.秦嶺科考站的建筑基座為架空設置,主要作用A利于防寒保暖B.防紫外線輻射C.便于天文觀測D.通風、防暴雪堆堵15,“綠色考察”理念貫穿秦嶺站設計、建設全過程,秦嶺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A.水能和地熱B.核能和太陽能C.風能和太陽能D.石油和天然氣歷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最有名的古建筑之一。白墻黛瓦馬頭墻是徽派建筑最明顯的標志,因為環境潮濕,一般在外墻用白石灰加以粉刷。馬頭墻不僅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具有實用性,還具有完全、防護性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圖4為馬頭墻及徽派建筑分布圖。據此回答16-20題。地理試卷第2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