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一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六)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四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四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 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供人活動的耐壓球殼是用鈦合金制造的,鈦合金球殼直徑2米,壁厚105毫米,可承受萬米深海壓強B.合理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能源有利于實現“低碳經濟”C.蒸饅頭時,在發酵的面團里加入一些小蘇打可使饅頭松軟D.“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其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2.下列有關“綠色化學”及“綠色食品”的描述均正確的組合是①“綠色化學”是指絕對無污染的化學過程②“綠色化學”是指依靠綠色植物來完成的化學過程③“綠色化學”是沒有或盡可能少污染的化學過程④“綠色化學”是人們理想中的化學過程,無法實現⑤治理工業“三廢”屬于“綠色化學”范疇⑥合理施用農藥屬于“綠色化學”⑦加強環境監測屬于“綠色化學”過程⑧開發利用氫能源屬于“綠色化學”⑨富含葉綠素的食品屬于“綠色食品”⑩新鮮的蔬菜屬于“綠色食品” 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屬于“綠色食品” 貼有“綠色”防偽標志的食品屬于“綠色食品”A.③⑧B.①②③⑤⑥⑧⑩C.②⑥⑦⑨ D.④3.硫酸亞鐵銨可由硫酸亞鐵和飽和硫酸銨溶液混合制備,其化學式為,右圖是在常溫下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的實驗裝置,最終可在裝置①的底部結晶出硫酸亞鐵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所用鐵屑用的溶液煮沸可以除去鐵屑表面的油污B.裝置①中硫酸亞鐵銨結晶析出的可能原因是常溫下①中混合溶液中硫酸亞鐵銨的溶解度最小C.待錐形瓶內的鐵屑全部耗盡后,關閉,打開D.溶液的作用是洗滌除去雜質氣體4.某課外小組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測定水的組成(部分夾持儀器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裝置A中稀硫酸可換成濃鹽酸B.裝置B的作用是干燥氣體C.裝置D后應再加一個與D相同的裝置D.由裝置C減少的質量與D中增加的質量可求出水中H、O元素質量比5.在長江、黃河水系的保護與生態修復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關閉沿江兩岸所有化工廠B.沿岸修建監測站監測水質C.保護沿江兩岸植被 D.利用微生物自然凈化水中有害物6.利用圖示裝置進行實驗,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溶液甲 固體乙 溶液丙 實驗結論A 濃硝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屬性:N>C>SiB 濃氨水 堿石灰 酚酞 NH3·H2O是弱堿C 濃硫酸 Na2SO3 溴水 SO2具有漂白性D 濃鹽酸 KMnO4 Na2S 氧化性:KMnO4>Cl2>SA.A B.B C.C D.D7.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存在如圖轉化關系:甲 乙丙 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化合物B.甲與丁反應可能生成鹽C.反應①②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D.反應③一定是化合反應8.下列有關物質轉化關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圖1中甲可能是Cl2,X可能是FeB.圖2中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或復分解反應C.圖3中是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變化圖象,原溶質可能是Al2(SO4)3D.圖4中a可能為S,c可能為SO29.下列指定反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氯化鋁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B.硫化亞鐵與濃硫酸混合加熱:C.向小蘇打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D.侯氏制堿法在溶液中發生的反應:10.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式為B.1mol維生素C與足量的Na反應,可生成標準狀況下44.8LC.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劑,體現它的氧化性D.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其中的碳碳雙鍵11.含4個碳原子的烴分子結構中,碳原子相互結合的幾種方式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①②⑧均為飽和烴B.③④互為同系物C.③④屬于烯烴 D.⑤⑨互為同分異構體12.實驗室常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合成乙酸乙酯,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B.實驗結束,乙中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C.加入過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D.加熱和使用濃硫酸均可增大該反應的速率13.鹽X溶液能發生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的反應條件已略),相對分子質量:c比b大16,f比e大16。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A.X可能為正鹽,也可能為酸式鹽 B.b能與f的稀水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C.a、b、c、d、e、f都是極性分子 D.反應①、②實驗現象不同14.一定量的濃中投入2.56gCu,Cu完全溶解,生成氣體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氣體896mL(標準狀況),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再通入一定體積的,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則通入的體積(標準狀況)為A.504mL B.448mL C.224mL D.336mL第II卷(非選擇題)非選擇題:本隨共4小題,共 58 分15.天然氣既是高效潔凈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產、生活中用途廣泛。(1)下圖是一個簡易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裝置可以很方便地測得某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將鋁片加入小試管內,然后注入足量的鹽酸,U形導管中液面A (填“上升”或“下降”),說明此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2)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CH4(g)+2NO2(g)N2(g)+CO2(g)+2H2O(g)。①下列措施能夠使該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使用催化劑 b.降低溫度 c.及時分離水d.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倍 e.充入NO2 f.恒容下,充入Ar惰性氣體②若上述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敘述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的是 。a.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正反應速率最大,逆反應速率為0c.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d.混合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e.c(NO2)=2c(N2) f.單位時間內生成1molCO2同時生成2molNO2(3)甲烷可直接應用于燃料電池,該電池采用KOH溶液為電解質,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①外電路電子移動方向: (填“a極到b極”或“b極到a極”)。②a電極的電極方程式為 。16.含SO2和H2S廢氣的治理可以變廢為寶,使硫資源得以利用。(1)一種處理SO2廢氣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若SO2吸收塔內盛裝的是(NH4)2SO3溶液,則氣體X為 ;SO2吸收塔中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CO與SO2在鋁礬土作催化劑、773K條件下反應生成CO2和硫蒸氣,該反應可用于從煙道氣中回收硫,反應體系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以廢治廢”是基于“綠色化學”觀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業廢堿渣(主要成分為Na2CO3)吸收煙氣中的SO2,得到亞硫酸鈉(Na2SO3)粗品。其流程如下:①上述流程中,往Na2CO3溶液中通入含SO2的煙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亞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設計實驗證明亞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Na2SO4的方案: 。(必須使用的試劑有:蒸餾水、稀鹽酸、BaCl2溶液)(4)我國科學家研究在活性炭催化條件下將煤氣中的H2S協同脫除,部分反應過程如圖所示(·H2S表示H2S氣體被吸附在催化劑表面)。①H2S中S元素的轉化過程簡單描述為 。②從物質轉化與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分析,該過程初步達到的目的為 。17.(1)向某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3A、0.1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沒有變化。請回答:①若t1=15,則t0-t1內反應速率v(C) = ,A的轉化率為 ;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B的起始的物質的量是 mol;平衡時體系內的壓強為初始狀態的 倍。(2)已知斷裂幾種化學鍵要吸收的能量如下:化學鍵 C—H O=O C=O H—O斷裂1mol鍵吸收的能量/kJ 415 497 745 46316 gCH4在O2中完全燃燒生成氣態CO2和氣態水時 (填“吸收”或 “放出”)約 kJ熱量。(3)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環境友好的供電裝置,如圖為甲烷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a、b均為惰性電極。①使用時,空氣從 口通入(填“A”或“B”);②a極的電極反應為: 。18.為了探究化學反應的熱效應,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實驗:(1)將純固體物質X分別裝入有水的錐形瓶里(發生化學反應),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發現U形管內紅墨水的液面高度如圖所示。圖1 圖2①若如圖1所示,發生的反應(假設沒有氣體生成)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X可以是 (填化學式,只填一種即可)。②若如圖2所示,發生的反應(假設沒有氣體生成)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以下選項中與其能量變化相同的是 (填字母)。A. CO還原CuO的反應 B. CaCO3的分解反應 C. Al和Fe2O3的反應(2)如圖3所示,把試管放入盛有25℃飽和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試管中開始放幾小塊鋁片,再滴入5mL NaOH溶液。試回答下列問題:圖3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鋁片逐漸溶解、有大量氣泡產生、 ,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A A D D B D B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B C C B15. 下降 放熱 ade acf a極到b極 CH4-8e-+10OH-=+7H2O16.(1) 氨氣或NH3 (NH4)2SO3+SO2+H2O=2NH4HSO3(2)4CO+2SO24CO2+S2(3) 2SO2+CO+ H2O =2HSO+CO2 取少量亞硫酸鈉粗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先滴加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有Na2SO4(4) 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S、SO2、CS2等物質 實現煤氣中H2S的脫除;同時產生清潔能源H217.0.004mol/(L·s) 60% 3A2C+B 0.04 mol 1 放出 688 B CH4+10OH-_8e-=CO+7H2O18.放熱 Na2O或CaO(答案合理即可) 吸熱 B 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鋁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H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