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1張PPT)第3講 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一、重力勢能1.定義: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它所受 與 的乘積. 2.公式:Ep= . 3.矢標性:重力勢能是 量,但有正、負,其意義是表示物體的重力勢能比它在 上大還是小,這與功的正、負的物理意義不同. 重力高度mgh標參考平面4.特點.(1)系統(tǒng)性:重力勢能是 和 共有的. (2)相對性:重力勢能的大小與 的選取有關.重力勢能的變化是 的,與參考平面的選取 . 5.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重力做正功時,重力勢能 ; 重力做負功時,重力勢能 ;重力做多少正(負)功,重力勢能就 多少,即WG= . 地球物體參考平面絕對減小增大減小(增大)Ep1-Ep2無關二、彈性勢能1.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 而具有的能. 2.大小:彈性勢能的大小與 及 有關,彈簧的形變量越大,勁度系數(shù) ,彈簧的彈性勢能越大. 3.彈力做功與彈性勢能變化的關系.彈力做正功,彈性勢能 ;彈力做負功,彈性勢能 .即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中彈力做 ,彈性勢能 ;形變量變大的過程中彈力做 ,彈性勢能 . 彈性形變形變量 勁度系數(shù) 越大 減小 增大 正功 減小 負功增大 三、機械能守恒定律1.內(nèi)容:在只有 或 做功的物體系統(tǒng)內(nèi),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 . 2.表達式.(1)Ek1+Ep1= (要選零勢能參考平面). (2)ΔEk= (不用選零勢能參考平面). (3)ΔEA增= (不用選零勢能參考平面). 重力彈力不變Ek2+Ep2-ΔEpΔEB減3.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只有 (或 )做功或雖有其他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 重力彈力 為零(1)重力勢能是由物體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所共有,但一般常敘述為物體的重力勢能.(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體機械能的變化.(3)單物體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做功,而多物體(即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或系統(tǒng)內(nèi)彈力做功,但這并不等于只受重力和彈力作用.1.[重力勢能]關于重力勢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位置一旦確定,它的重力勢能的大小也隨之確定B.物體與零勢能面的距離越大,它的重力勢能也越大C.一個物體的重力勢能從-5 J變化到-3 J,重力勢能減少了D.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重力對物體做的功D【解析】物體的重力勢能與參考面有關,同一物體在同一位置相對不同的參考面時,重力勢能不同,A錯誤;物體在零勢能面以上,與零勢能面的距離越大,重力勢能越大,物體在零勢能面以下,與零勢能面的距離越大,重力勢能越小,B錯誤;重力勢能中的正、負號表示大小,-5 J的重力勢能小于-3 J的重力勢能,C錯誤;重力做的功度量了重力勢能的變化,D正確.2.[重力勢能與機械能守恒]在大型游樂場里,小明乘坐如圖所示勻速轉動的摩天輪,正在向最高點運動.對此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的重力勢能保持不變B.小明的動能保持不變C.小明的機械能守恒D.小明的機械能減少BD考點1 理解并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 [基礎考點]1.機械能守恒的條件(1)只有重力做功時,只發(fā)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如自由落體運動、拋體運動等.(2)只有系統(tǒng)內(nèi)彈力做功,只發(fā)生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如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碰到一個彈簧,物體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在此過程中機械能守恒.(3)只有重力和系統(tǒng)內(nèi)彈力做功,只發(fā)生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如自由下落的物體落到豎直的彈簧上,物體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在此過程中機械能守恒.(4)除受重力(或系統(tǒng)內(nèi)彈力)外,還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如物體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運動,其拉力的大小與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在此運動過程中,其機械能守恒.2.表達式說明:在處理單個物體機械能守恒問題時通常應用守恒觀點和轉化觀點,轉化觀點不用選取零勢能面;在處理連接體問題時,通常應用轉化觀點和轉移觀點,這兩種觀點都不用選取零勢能面.例1 (2024年全國甲卷)如圖,一光滑大圓環(huán)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質(zhì)量為m的小環(huán)套在大圓環(huán)上,小環(huán)從靜止開始由大圓環(huán)頂端經(jīng)Q點自由下滑至其底部,Q為豎直線與大圓環(huán)的切點.則小環(huán)下滑過程中對大圓環(huán)的作用力大小 ( )A.在Q點最大 B.在Q點最小C.先減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減小C1.(2024年北京卷)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AB與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半圓形軌道BC在B點平滑連接.一小物體將輕彈簧壓縮至A點后由靜止釋放,物體脫離彈簧后進入半圓形軌道,恰好能夠到達最高點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C點所受合力為零B.物體在C點的速度為零C.物體在C點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D.物體在A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等于物體在C點的動能CBC 考點2 多個物體間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 [能力考點]1.多個物體間機械能守恒問題的解題思路2.多個物體間機械能守恒模型分類類型 模型 命題點輕繩相連的物體 1.兩物體沿繩方向的速度相同,據(jù)此得到兩物體的速度關系;2.物體沿繩方向移動的距離相同,據(jù)此得到兩物體運動的高度差輕桿相連的物體 1.兩物體繞桿上某點轉動,據(jù)角速度相同得到兩物體的速度關系;2.兩物體和桿共同滑動,沿桿方向兩物體的速度相同;3.要注意兩物體運動的高度差變化的關系輕彈簧相連的物體 1.輕彈簧往往由壓縮(或伸長)狀態(tài)變?yōu)樯扉L(或壓縮)狀態(tài);2.彈簧的壓縮量等于伸長量,即彈簧的彈性勢能不變;3.給定兩種情境,每種情境都由壓縮量x1變?yōu)樯扉L量x2,即兩種情境下彈簧的彈性勢能變化量ΔEp相同CAAD特殊運動模型的機械能守恒問題類型一 “液柱”類問題例3 打開水龍頭,水順流而下,仔細觀察將會發(fā)現(xiàn)連續(xù)的水流柱的直徑在流下的過程中,是逐漸減小的(即上粗下細),設水龍頭出口處半徑為1cm,安裝在離接水盆75cm高處,如果測得水在出口處的速度大小為1 m/s,g取10 m/s2,則水流柱落到盆中的半徑為 ( )A.1cm B.0.75cmC.0.5cm D.0.25cmCD類型三 “過山車”類問題例5 如圖所示,露天娛樂場空中列車是由許多節(jié)完全相同的車廂組成的.列車先沿光滑水平軌道行駛,然后滑上一固定的半徑為R的空中圓形光滑軌道,若列車全長為L(L>2πR),R遠大于一節(jié)車廂的長度和高度,那么列車在運行到圓形光滑軌道前的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使整個列車安全通過固定的圓形軌道(車廂間的距離不計)?ACD C(本欄目對應學生用書P379~380)D【解析】由于機械能守恒,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應等于釋放時的機械能,A、B、C錯誤;設釋放位置所在平面為零勢能面,則機械能為零,D正確.AC 3.一同學將鉛球水平推出,不計空氣阻力和轉動的影響,鉛球在平拋運動過程中 ( )A.機械能一直增加 B.加速度保持不變C.速度大小保持不變 D.被推出后瞬間動能最大B【解析】鉛球做平拋運動,僅受重力,故機械能守恒,A錯誤;鉛球的加速度恒為重力加速度保持不變,B正確;鉛球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速度不變,豎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運動的合成可知鉛球速度變大,則動能越來越大,C、D錯誤.4.輪滑等極限運動深受青少年的喜歡,輪滑少年利用場地可以進行各種炫酷的動作表演.為了研究方便,把半球形下沉式場地簡化成半圓形軌道,兩輪滑少年可以看作光滑小球A和B,如圖所示.兩小球分別從半圓形軌道邊緣無初速滑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兩小球在最低點速度相同B.A、B兩小球在最低點所受支持力相同C.A、B兩小球在最低點的加速度大小相同D.若以水平地面為零勢面,兩小球分別滑到各自最低點時A小球的機械能小于B小球的機械能CDAC綜合提升練7.(2024年惠州一模)(多選)研究“蹦極”運動時,在運動員身上系好彈性繩并安裝傳感器,可測得運動員豎直下落的距離h及其對應的速度v,得到如圖所示的v2-h圖像.運動員及其所攜帶裝備的總質(zhì)量為60 kg,彈性繩原長為10 m,彈性繩上的彈力遵循胡克定律,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CA.彈性繩的勁度系數(shù)為120 N/mB.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先超重再失重C.運動員在最低點處加速度大小為20 m/s2D.運動員在速度最大處繩子的彈性勢能為3 000 J(2)小球第一次落地點距桌面上其飛出點的水平距離.9.如圖所示,從A點以某一水平速度v0拋出質(zhì)量m=1 kg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當物塊運動至B點時,恰好沿切線方向進入圓心角∠BOC=37°的光滑圓弧軌道BC,經(jīng)圓弧軌道后滑上與C點等高、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長木板,圓弧軌道C端的切線水平.已知長木板的質(zhì)量M=4 kg,A、B兩點距C點的高度分別為H=0.6 m、h=0.15 m,圓弧軌道半徑R=0.75 m,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7,長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2,g取10 m/s2,sin 37°=0.6,cos37°=0.8,求:(1)小物塊在B點時的速度大小;(2)小物塊滑至C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大小;(3)長木板至少為多長,才能保證小物塊不滑出長木板(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