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人教版 必修第一冊2.4 自由落體運動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新課導入】站在高層建筑物上,讓輕重不同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你認為哪個物體下落得快?在教室內拿兩張同樣大小的紙,將其中一張揉成一個團。讓紙團和另一張紙在同樣的高度落下,看看哪一個下落得快?結合實驗及生活中的經驗,討論:什么因素影響物體下落的快慢?一、自由落體運動1.輕重不同的物體從同一地點同一高度下落,哪個物體落得快?2.一紙片下落,與一支筆下落,看到筆下落快,能否說重物落得快?3.如何說明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輕重物體落得一樣快?【思考與討論】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得慢猜 想邏輯的力量V12>8V1=8V2=44問題1:落體運動的快慢與什么有關?器材:兩張紙實驗探究一:結論:重的物體下落得快。(亞里士多德)器材:兩張紙(輕的一張揉成團)結論:輕的物體下落得快。問題2:重的物體一定下落得更快嗎?實驗探究二:問題3:沒有空氣阻力,輕重物體誰下落得快?器材:真空實驗室結論:沒有空氣阻力,輕重物體下落得一樣快實驗探究三:1971年阿波羅飛船登上無大氣的月球后,美國宇航員大衛·斯哥特在月球上同時釋放了一把鐵錘子和一根羽毛, 無數觀眾從屏幕上看到:它們并排下落,同時落到月球表面。亞里士多德伽利略歷史的爭論!重物和輕物同時落地實驗+數學觀察+直覺重物比輕物下落的快為了紀念伽利略的偉大貢獻,1993年4月8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把木球、鋁球、塑料球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從比薩斜塔上44 m高處同時靜止釋放,用精密電子儀器和攝像機記錄,結果發現所有小球幾乎同時落地 。【結論】 影響落體運動快慢的因素是空氣阻力的作用,沒有空氣阻力時,只有在重力作用下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相同。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條件: ①只受重力(或空氣阻力相對重力可忽略)②初速度v0 = 0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提出問題:做出猜想:自由落體運動是什么性質的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實驗驗證:方法一打點計時器紙帶重物x1x2x5x4x3543210自由落體頻閃照片的拍攝10246812141618SⅠSⅡSⅢSⅣSⅤ取點ABCDEF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cm)SⅠSⅡ =SⅢ =SⅣ=SⅤ=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cm)SⅡ-SⅠ=SⅢ-SⅡ=SⅣ-SⅢ=SⅤ-SⅣ=規律實驗驗證:方法二取點ABCDEF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cm)SⅠ =1.64SⅡ =2.72SⅢ =3.81SⅣ=4.90SⅤ=5.99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cm)SⅡ-SⅠ=1.08SⅢ-SⅡ=1.09SⅣ-SⅢ=1.09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SⅤ-SⅣ=1.0910246812141618A(0.54cm)B(2.18cm)C(4.90cm)D(8.71cm)E(13.61cm)F(19.60cm)SⅠSⅡSⅢSⅣSⅤ填入實驗數據若SⅡ-SⅠ=SⅢ-SⅡ=SⅣ-SⅢ=SⅤ-SⅣ=△S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是定值,就可以說明此運動為勻加速運動。結論: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實驗驗證:方法三智能定位板v-t圖結論: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 0 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加速度相同。二、自由落體加速度1. 定義: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2. 方向:豎直向下。3. 大小:通過多種方法用實驗測定。4.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 g 值不同。自由落體加速度一般取 g = 9.8m/s2 。粗略計算可以取 g =10m/s2 。赤道:g = 9.780m/s2北京:g = 9.801m/s2北極:g = 9.832m/s2莫斯科:g = 9.816m/s2隨緯度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 v = g t→ h = g t2/2→ v2 = 2 g h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1. 速度與時間關系式 v = a t2. 位移與時間關系式 x = a t2 / 23. 位移與速度關系式 v2 = 2 a x4. 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運動所有特殊規律對自由落體運動均適用。測定反映時間①請一位同學用兩個手指捏住木尺頂端②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作握住木尺的準備,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木尺。③當看到那位同學放開手時,你立即握住木尺。④測出木尺降落的高度⑤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知識,可以算出你的反應時間。方法一實驗結論:人的反應時間等于直尺下落的時間①取兩只秒表,均調零,請一位同學手握一只秒表,站在你眼前。②同時你手握另一只秒表,做好按下秒表的準備。③當你看到同學的手在按下秒表時,你立即按下秒表。④兩秒表上顯示的時間差,即為你的反應時間。方法二測量曝光時間從某磚墻前的高處使一個石子自由落下,拍攝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圖。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條模糊的徑跡。已知每塊磚的平均厚度為 6 cm,拍攝到的石子位置 A 距石子起落點的豎直距離約 2 m。怎樣估算這個照相機的曝光時間?小練習【解析】曝光時間越短,石子速度變化很小,所以把石子下落的長度除以快門開啟時間認為是石子的速度。石子下落的長度可以利用途中AB的長度與磚塊的平均厚度的對比計算出來,這樣的處理對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