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山縣城區四校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選擇題(共13個題,共18分。1-8題,每題1分;9-13題,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湖北成功申報多項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下列非遺項目涉及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熔化麥芽糖制備天門糖塑 B.沔陽三蒸制成熟食C.用棕葉包制端午粽子 D.用針線制作漢繡2.某份晚餐的搭配:東莞米粉、清炒土豆絲、紫菜西紅柿湯。為均衡攝入營養素,這份晚餐還需搭配的食物是( )A.蘋果 B.米飯C.雞蛋 D.食鹽3.某種花青素(化學式C15H11O6)是天然的陽光遮蓋物,能夠阻擋紫外線。下列關于該花青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 花青素屬于氧化物 B. 花青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 花青素由32個原子構成 D. 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4.規范操作是化學實驗成功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量筒讀數 B. 檢查氣密性C. 傾倒液體 D. 稀釋濃硫酸5.氮和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鎵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屬于金屬元素 B. 鎵原子核內有31個中子C. 鎵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72g D. 氮化鎵的化學式為GaN6.甲醚是一種具有廣闊前景的清潔燃料,尤其在重型車輛和船舶領域潛力巨大,下圖是甲醚燃燒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 甲、丙均為有機物 B.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C. 該反應中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 D. 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量比為7.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原理和結論推理正確的是( )A.CO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工業中可以用來冶煉金屬B.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則鋁制品比鐵制品更易受腐蝕C.化學變化伴隨有能量變化,但有能量變化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D.原子總是能通過得失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形成陰陽離子,則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微粒均為離子8.下列實驗方案設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濃硫酸和濃鹽酸 觀察顏色B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分別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現象C 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D 除去二氧化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鉀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蒸發結晶9.2025春晚《秧BOT》節目中跳舞機器人驚艷全場。跳舞機器人使用鋁合金作為主要材料,關節部分使用銅導線連接電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用銅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B.鋁制品抗腐蝕性強的原因是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C.不用鐵制作機器人外殼的原因是鐵在空氣中容易生銹D.用稀硫酸不能驗證鋁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10.如圖所示物質及變化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及反應。其中甲、乙、丙均是單質且由不同種元素組成,丁是氧化物。“—”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甲→乙反應前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B. 甲、丙可以都是金屬,且金屬活動性:甲>丙C. →丁的反應體現了氧氣的氧化性 D. 丁→丙的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11.勞動成就夢想。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關聯錯誤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社區服務:給市民派發活性炭口罩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 學農活動: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與土壤中的酸發生中和反應C 自主探究:用白醋浸泡雞蛋,制得無殼雞蛋 醋酸與雞蛋殼主要成分反應D 家務勞動:用洗潔精洗碗筷 洗潔精可以溶解油污12.利用數字化傳感設備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和溫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稀鹽酸中B.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為放熱反應C.當加入液體的體積為10mL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D.當反應時間為20s時,混合溶液的pH小于713.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以下實驗設計合理的是( )A.探究分子運動B.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C.探究可燃物燃燒需與氧氣接觸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二、非選擇題(本題7小題,共32分)14.化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許多化學知識。露營已成為人們親近大自然的一種生活方式。下列圖片展示了露營常用的一些裝備,請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Ⅰ:戶外凈水器過濾裝置中的碳纖維濾芯與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凈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 。(2)圖Ⅱ:露營使用的帳篷常用尼龍制成,尼龍屬于 (選填“天然”或“合成”)纖維。(3)圖Ⅲ:露營烹飪食物常采用便攜的卡式爐作為熱源,爐中的小型燃料瓶中加壓儲存有液態丁烷,打開開關時,液態丁烷汽化噴出,其微觀解釋是 。(4)圖Ⅳ:自熱米飯發熱包接觸水就會放出大量的熱,發熱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寫出產生熱量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5.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與傳統汽車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車的能量來源更加多元化。電動汽車:電池能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幾類電池的部分性能指標如圖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單位體積的電池所具有的能量;乙醇汽車:乙醇汽車以乙醇為燃料,乙醇可以通過發酵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植物秸稈大量提取:此外,還有氫內燃車、太陽能汽車等,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未來可期。(1)乙醇汽車以乙醇為燃料,乙醇的化學式為 。(2)由圖可知,鋰電池優于鋁空電池的性能指標是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A.據圖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時,鋁空電池的體積最小B.農業大國盛產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廣乙醇汽車C.報廢的電動汽車電池,要及時用土進行掩埋處理16. 某工廠的固體廢渣中主要含Cu和CuO,還含有少量Cu2O和SiO2等。利用該固體廢渣制取Cu(NO3)2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已知:硝酸受熱易分解,且硝酸具有揮發性;二氧化硅不溶于酸。(1)“酸溶”時,為防止溫度過高HNO3分解或者揮發,反應溫度不宜超過70℃,欲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2)Cu、CuO及Cu2O均能溶于稀硝酸,Cu在“酸溶”時的反應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X↑+4H2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3)“中和”時,試劑A最好選用______(填字母)。a.Fe2O3 b.CaCO3 c.Cu(OH)2(4)“過濾”時需用到玻璃棒,其的作用是______,所得廢渣的主要成分的為______。(5)利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可從Cu(NO3)2溶液獲取產品Cu(NO3)2,所得產品中的銅元素質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廢渣中的銅元素質量。17.某工廠用15%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實驗過程測定數據如圖所示。(1)此反應伴隨______(“放熱”或者“吸熱”)現象。(2)求這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硫酸的質量是多少?18.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利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結束后,若要分離出錐形瓶中的固體物質,應用的分離方法是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則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為 。(3)欲使用裝置F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 (填“b”或“c”)端通入。19. 某干燥劑樣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能含有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興趣小組對其成分進行探究。請回答相關問題。Ⅰ.定性探究:取少量干燥劑樣品于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溶解,試管外壁發燙,試管底部有不溶物。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紅。(1)由上述現象可知樣品中一定有_____。為了進一步確定干燥劑樣品的成分,實驗小組稱取15.2g干燥劑樣品(已干燥)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省略、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先通入一段時間空氣,測量裝置C、D的質量。控溫加熱使裝置B中物質完全反應,通入一段時間空氣,再次測量裝置C、D的質量分別增重1.8g和2.2g。【查閱資料】①Ca(OH)2加熱至580℃會分解生成兩種氧化物。②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實驗分析與結論】(2)裝置A的作用是_____。(3)寫出裝置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4)由實驗數據可知,原干燥劑樣品的成分為_____(寫化學式)。(5)該干燥劑樣品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約為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0.2024年,我國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地殼探測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既彰顯了我國科技力量的強大,也為我國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請結合圖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題的相關問題。(1)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是硅。硅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其中x的值為 。(2)嫦娥六號探測器圓滿完成人類首次月背采樣后,順利返回地球。月壤樣品中含有氧化鋁、氧化鐵等,其中一種物質的化學式為 。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地球上有大量氦-4,氦-3與氦-4都屬于氦元素,其結構中的相同之處是 。(3)我國深地塔科1井鉆探深度已突破萬米。鉆頭中含有金剛石,構成它的微觀粒子是 。在鉆探時要不斷注水,使鉆頭降溫,若不降溫,鉆頭可能會燒毀,其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4)科技創新在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采用先進的膜分離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膜材料能像篩子一樣把水中的污染物除掉。膜材料應該具有的性質是 該材料屬于 材料。污水經分級處理后,可用于參考答案1.【答案】B2.【答案】C3.【答案】B4.【答案】B5.【答案】D6.【答案】C7.【答案】C8.【答案】C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1)吸附色素和異味(2)合成(3)壓強減小,丁烷分子間間隔增大(4)15.【答案】(1)CH3CH2OH/C2H5OH/C2H6O(2)循環壽命(3)C16.【答案】(1)攪拌(合理即可)(2)NO (3)c(4) ①. 引流 ②. SiO2(5)大于17.【答案】(1)放熱 (2)7.35g。18.【答案】(1)2H2O22H2O+O2↑(1分);過濾(1分);(2)BC或BF(1分);(3)b(1分)。19.【答案】(1)氧化鈣##CaO(2)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3)(4)CaO、Ca(OH)2、CaCO3(5)18.4%20.(1) 非金屬 4(2) Al2O3或Fe2O3 質子數相同(3) 碳原子(4) 不溶于水且孔徑較小 合成 業生產(或農業灌溉,或園林綠化,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