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商州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九年級化學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Mg-24 Cl-35.5 Cu-64 Ag-108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18分)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計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 2025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生態環境質量要持續改善”。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不相符的是A. 垃圾分類處理 B. 使用新能源汽車C. 積極植樹造林 D. 工業廢水直接排放2. 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A. 氮氣用作保護氣 B. 銅絲用作導線C. 石墨用作鉛筆芯 D. 活性炭吸附色素3.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加熱液體 B. 檢查裝置氣密性C. 傾倒液體 D. 收集H24. 分類是化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A. 純凈物:碘酒、金剛石 B. 天然纖維:蠶絲、羊毛C.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D. 單質:液氮、生鐵5.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 兩個二氧化硫分子;2SO2 B. 兩個氮原子:N2C. 一個鈣離子:Ca+2 D. 氧化鋁:AlO6. 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A. 溶液特征: B. 滅火原理模型:C. 地殼中元素含量: D. 物質的組成與構成:7. 我國研究團隊通過構筑原子級分散的釕催化劑實現高效氮氣電還原合成氨,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B. 物質乙和丁均可以用于滅火C. 保持物質甲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為N2 D. 反應過程中,需要不斷補充催化劑8. 下列實驗操作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比較黃銅和純銅硬度大小 將黃銅片與純銅片互相刻畫B 除去氮氣中混有的少量氧氣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銅網C 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 向盛有20g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水,攪拌D 檢驗蠟燭中是否含有氫元素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A. A B. B C. C D. D9. 某化學小組在甲試管中裝入X固體,乙試管中裝入Y溶液,按如圖所示組裝好儀器(加持儀器已省略)。通過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鹽酸,關閉活塞,打開止水夾,觀察到乙試管溶液中只有氣泡冒出;再關閉止水夾,發現一段時間后乙中溶液變渾濁。下列符合此實驗現象的試劑X和Y分別是A. BaCO3、Ca(OH)2 B. Mg、AgNO3C. KOH、BaCl2 D. NaCl、Ba(OH)2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42分)二、填空及簡答題(共6小題,計24分)10. 端午節歷史悠久,古人將意蘊豐富的端午節民俗活動藏于詩詞佳作之中。(1)《風土記》中寫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角黍”即粽子,包粽子時常用箬竹的葉子作為粽葉,糯米為主料,同時可加入紅棗、瘦肉等餡料。①要使粽葉生長茂盛,可適量施用尿素[CO(NH2)2],尿素屬于_________(填“氮肥”或“復合肥”)。②瘦肉中富含的有機營養物質是__________。(2)《節令門·端陽》中寫到“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懸菖蒲可驅蟲,能聞到菖蒲獨特氣味的原因是分子在__________。11. 我國傳統的色彩體系是從自然萬物和天光物候的變遷中發掘而出的,又用浪漫的想象賦予它們雅致動聽的名稱。(1)凝脂:宋代德化窯的白瓷,是一種純粹的凝脂白。白瓷在燒制過程中會產生CaSiO3,CaSiO3中Si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2)群青:中國畫傳統顏料色,來自于青金石。青金石中含Na、Al、Cl、Si、O等元素,它們屬于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3)銀朱:銀者亮澤,朱者近赤,由硫磺和汞煉制而成。畫出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12. 化學小組同學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1)尋找“碳”源:空氣中的CO2大部分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2)自然固“碳”:小組同學歸納出如圖1所示的自然環境中的碳循環圖。①生物圈中,可通過綠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將CO2轉化為糖類(C6H12O6)和氧氣。②水圈中,當大氣中CO2含量增加,會導致海水的pH值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3)“碳”再利用:捕集空氣中CO2可制取甲醇(CH3OH),從而實現CO2資源化利用,其轉化流程如圖2所示。反應Ⅱ中參加反應的H2和CO2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___。13. 圖1是KNO3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20℃時,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2)將x g KNO3固體加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攪拌、加熱,測得不同溫度下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如圖2所示(不考慮水的蒸發)。①圖中溶液一定處于飽和狀態的點是________(填字母)。②b點時的溶液質量比a點多________g。③x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14. 銅是重要的金屬資源,某小組同學圍繞金屬銅展開了相關研學。活動一:銅冶煉(1)“火法煉銅”是指利用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2(OH)2CO3]和木炭經過如下反應獲得銅:①;。反應①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2)《淮南萬畢術》記載“曾青(硫酸銅溶液)得鐵則化為銅”的“濕法煉銅”工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活動二:銅的回收烏銅的廢料經初步處理后可得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小組同學利用該溶液進行了如下實驗:(3)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4)圖中加入鎂粉的質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得濾渣的質量。15. A~G為初中常見的七種物質,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兩端的物質通過一步反應能轉化)。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固態B俗稱干冰,D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實驗室用E來檢驗B,C、G、F分別為單質、鹽、堿中的一種。(1)C的化學式為________。(2)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3)G→F轉化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4)上述反應中,沒有涉及到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三、實驗及探究題(共2小題,計13分)16. 根據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2)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若用裝置C收集氧氣,則氧氣應從導管口________(填“a”或“b”)進入。(3)若將集氣瓶中的氧氣倒入裝置D的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4)圖E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待白磷熄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最終停在約__________mL刻度處。17. 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發現CO2和NaOH反應、稀硫酸與NaOH反應時均無明顯現象,為證明反應的發生,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探究活動一】探究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1)如圖1所示,將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A中振蕩,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K,觀察到B中稀鹽酸倒吸入A中,A中_______(填實驗現象),證明NaOH溶液與CO2發生了化學反應。(2)寫出NaOH溶液與CO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探究活動二】探究稀硫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3)如圖2所示,向②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觀察到溶液為無色,證明稀硫酸與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判斷依據是溶液中________(填離子符號)一定被完全消耗了。【提出問題】②中溶液的溶質成分除了酚酞還有什么?【做出猜想】猜想1:Na2SO4 猜想2:Na2SO4、H2SO4【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一 紅棕色固體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猜想2正確方案二 產生白色沉淀【交流反思】(4)方案一中的固體X是________(填化學式)。(5)小明針對上述方案提出疑問,認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拓展應用】(6)若用圖3表示稀硫酸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微觀粒子結合過程的示意圖,則圖中方框內甲粒子的符號為____________。四、計算與分析題(5分)18. 某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一瓶標簽殘缺的稀鹽酸。為測定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他取10g稀鹽酸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硝酸銀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分析并計算:(1)M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2)反應生成的沉淀質量為________g。(3)計算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試卷類型:A商州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九年級化學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Mg-24 Cl-35.5 Cu-64 Ag-108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18分)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計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B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42分)二、填空及簡答題(共6小題,計24分)【10題答案】【答案】(1) ①. 氮肥 ②. 蛋白質 (2)不斷運動【11題答案】【答案】(1)+4 (2)質子數(3)【12題答案】【答案】(1)天然氣 (2) ①. 光合 ②. 降低(3)3:1【13題答案】【答案】(1)79∶250(2) ①. a、b ②. 7.1 ③. 22.9<x≤31.95【14題答案】【答案】(1)H2O (2)(3)Mg2+ (4)小于【15題答案】【答案】(1)O2 (2) (3)產生白色沉淀(4)置換反應三、實驗及探究題(共2小題,計13分)【16題答案】【答案】(1)鐵架臺 (2) ①. ②. a(3)下層帶火星的小木條先復燃,上層帶火星的小木條后復燃(4)10【17題答案】【答案】(1)有氣泡產生(2)2NaOH+CO2=Na2CO3+H2O(3)OH- (4)Fe2O3(5)因為硫酸和硝酸鋇、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均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6)Na+四、計算與分析題(5分)【18題答案】【答案】(1)(2)2.87 (3)解:設稀鹽酸中溶質HCl的質量為x。解得x=0.73g 。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100%=7.3%。答: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