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鎮海區 2023 學年第二學期質量抽測試卷四年級 科學考生須知:1.全卷共二個大題,42 個小題。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2.請將學校、姓名、班級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上。3.請在答題卡的規定區域作答,在試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題卡的規定區域作答無效。一、情境分析題1. 小科在學習《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時,在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精心培育鳳仙花并認真記錄了鳳仙花成長的全過程。(每空 2分,共計 32分)(1)在學習《種植鳳仙花》一課時,我們知道了( )。A.要挑選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B.種子播種的越深越好C.種子發芽需要水,因此水越多越好D.花盆中放的種子越多越好(2)播種大約一周后,我們能看到鳳仙花帶著第一對“葉子”破土而出,小科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葉子”形狀,下列圖片最符合的是( )。A. B. C. D.(3)小科將鳳仙花的一片葉子上套上透明的塑料袋,一天后發現袋子里有很多小水珠,這是因為( )。A. 鳳仙花進行了光合作用 B. 鳳仙花進行了蒸騰作用C. 鳳仙花的生長不需要水分 D. 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凝結成的小水珠(4)小科發現鳳仙花雌蕊的柱頭上有黏液,它的作用是( )。A.更好地接受花粉 B.有利于蜜蜂采蜜 C.釋放出香氣 D.捕捉害蟲(5)小科記錄了風仙花植株生長變化折線圖,具體如下。通過分析記錄圖我們可以發現( )。四年級 科學A. 鳳仙花從發芽到生長期間生長的速度最快B. 鳳仙花從生長期到花蕾期生長速度最快C. 鳳仙花在整個時期生長速度是一樣的D. 在開花后鳳仙花不會再長高,只結果(6)用手捏成熟的鳳仙花果實,發生的現象是( )。A. 捏開很費勁B. 根本捏不開C. 輕輕一捏,種子就被彈出來了D. 彈出來的種子又大又重(7)對此,小科對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外書中,他搜集到了這么一段資料。請閱讀資料并回答下列問題:“無根的花”——照樣活得精彩!大家好,我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朱頂紅,原產于南美洲。我夏季開花,冬季休眠,一年只上半年班,哈哈。我有著鮮綠色的葉子和纖細的花梗,除了純藍、純綠、黑色以外,花朵的顏色幾乎覆蓋了整個色譜。由于花色艷麗迷人,人們很喜歡用我來裝點居室或者庭院。我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長長的根,我的鱗莖近球形,每年能生長出 2 到 3個子球,這些子球就相當于我的種子。把它們取下埋到土里,澆點水,用不了多久就能發芽生長,開出漂亮的花朵。很多人會把我和百合弄混,沒辦法,誰讓百合跟我長得有些像呢!不過,百合是百合科植物,我可是石蒜科的喲。①朱頂紅的( )可以幫助它繁殖。A. 花 B.鱗莖 C.葉子 D. 根②朱頂紅與下列哪種植物在外觀上容易混淆,但實際上屬于不同科屬?( )A. 郁金香 B. 鳶尾 C. 百合 D. 菊花③下列哪項描述不屬于朱頂紅的特征?( )A. 夏季開花 B. 冬季休眠 C. 四季常綠 D. 花色豐富④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朱頂紅沒有根。( )朱頂紅的子球種下去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發芽。( )(8)閱讀完“無根的花”科普資料,引發了小科對植物根作用的猜想,于是他將一株帶根的植物裝入盛有水的試管中,在水面處用紅色標記,并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觀察試管中水位的變化。1 在試管中的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為了( )。A. 防止水分蒸發 B.防止植物干枯 C.植物生長需要D.便于觀察②小科在水面處做了紅色標記是為了( )。A.便于觀察水量變化 B.固定植物 C.美觀 D.植物生長需要③一段時間后,小科可以觀察到以下哪個現象?( )A.水位上升了 B.水位下降了 C.水位沒有發生變化 D.無法確定④小科通過水位變化推測植物根具有( )什么作用?A.運輸水分 B.固定植物 C.吸收水分 D.吸收陽光⑤詩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說明了根具有( )的作用。A.運輸水分 B.固定植物 C.吸收水分 D.吸收陽光2. 小科在學習了《電路》單元后,找來一些材料,展開了對電路的研究。(每空 2分,共計32分)(1)小科組裝了五個電路,如下圖。請你判斷下列燈泡不會亮的是 和 。(填字母)原因是沒有 經過燈絲。(2)小科發現將導線直接和電池兩端連接在一起時,電池和導線會發燙,請解釋原因:(3)天氣越來越熱,小科打算用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個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扇風的風扇燈,小燈泡和風扇都能獨立工作并且可以分別被開關控制。小科設計了三種不同的電路,最符合風扇燈要求的設計圖是( )。A. B. C. D.(4)小科按照設計圖組裝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能照亮但風扇不會轉動,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電池沒電了 B.風扇故障了C.連接燈泡的導線接觸不良 D.連接燈泡的開關壞了(5)小科目測電路后沒有發現明顯問題,于是小科自己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電路檢測器自檢 ②重復檢測,并記錄結果 ③檢測頭接觸被測元件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6)小科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小燈泡故障的過程屬于( )。A.提出問題 B.研討交流 C.獲取證據 D.做出結論(7)這個電路檢測器也可以檢測物體的導電性,檢測以下物體時,小燈泡能亮的是( )。A.書本 B.鉛筆芯 C.陶瓷 D.橡皮(8)小科將電路檢測器連接到接線柱①②、①④、②④時會亮,則下列內部連接方式中,不可能的是( )。D.(9)小科同學用電路檢測器檢測身邊很多物體的導電性后,想檢測一下不同類型的水(自來水、純凈水、鹽水)的導電性。實驗方法: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依次放入自來水和純凈水中,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向純凈水中加入一勺食鹽,攪拌均勻,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①根據圖中小燈泡的發光情況,小科知道 、 能導電。②結合探究結果,分析為什么不能用濕抹布擦拭開關或電器。(10)小科還利用材料自制了一個紅綠燈裝置,它的開關有“甲”“乙”兩個接觸點和 A、B兩個閘片。如圖所示,此時開關的狀態是 (填“閉合”或“斷開”)的。按壓開關A與“甲”接觸,亮起的是 燈;按壓開關 B與“乙”接觸,亮起的是燈。3. 小科得到一塊礦物,外表黃色,同學告訴他這是一塊黃銅礦,也有同學說是黃金。(每空2分,共計 20分)(1)小科想鑒別一下,不可取的是( )。A. 請教同學想法,少數服從多數B. 打電話問地質隊的舅舅,描述石塊的特征C. 從學校找到黃銅礦的標本,進行多方面對照D. 根據觀察到的巖石特征上網搜索資料(2)通過觀察發現,這塊礦物表面是黃色的,在白色無釉瓷板上劃兩下,留下的痕跡卻是綠色的。在識別該礦物時,鑒定該礦物的顏色應該是 。(3)小科想研究這塊礦物的硬度。分別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對該礦物進行 ,觀察能否在上面留下 。(4)結果如下表(“√”表示有痕跡,“×”表示無痕跡),由此可判斷該礦物的硬度是( )。指甲 銅鑰匙 小刀巖石 × √ √A. 軟 B.較軟 C.較硬 D.硬(5)小科借助手電筒照射,觀察到礦物表面有較強的金屬反光。這是在觀察礦物的( )。A. 光澤 B.透明度 C.顏色 D.硬度(6)小科找到了一些資料。如下:黃銅礦: 黃金:塊狀或粒狀,黃色,綠黑色條痕, 塊狀,粒狀,薄片狀,金黃至淺黃色,條金屬光澤,不透明,具有導電性, 痕金黃色,金屬光澤,不透明,質軟,很硬度較軟。 重,具有導電性。根據以上資料,你認為小科得到的礦物最有可能是 ,你的判斷理由主要是。(7)小科又研究了三種不同的土壤,將它們分別裝入漏斗,將水緩慢倒入漏斗中,觀察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生的現象。這個實驗研究的是三種土壤的( )。A. 黏性 B.滲水性 C.肥沃程度 D.顆粒大小(8)做完實驗后,小科應該將玻璃杯中的土壤( )。A.倒在水槽里 B.倒在花壇里 C.倒在垃圾桶里 D.倒在廁所里二、科普閱讀題(每空 2分,共計 16 分)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武陵源以其獨特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聞名于世。其中最獨特的景觀是 3000 余座尖細的砂巖柱和砂巖峰,大部分 200 多米高。科學家證明,這些壯觀的石林是由于地質運動的結果。大多數石峰是由砂巖組成,砂巖是一種沉積巖,是由石粒經過流水侵蝕沉淀于河床上,經千百年的堆積變得堅固而成。其中天子山還產著一種龜紋石,它實際上是生長在大海中的珊瑚化石,記錄了張家界滄海變高山的歷史。除了流水外,巖石還會因為地震、火山的作用發生碎裂,還會受日照、風吹、雨淋、流水侵蝕、雨水沖刷、冰凍等自然力的風化侵蝕而發生變化,變化的過程都是從大塊的巖石碎裂成小塊的巖石,再漸漸變成細粒,其形狀和大小改變了,但特征不發生變化;巖石中的礦物在生物及其分泌物等作用下分裂、分解,形成了黏土,有一些特征發生了改變。巖石的風化過程如下圖所示“1. 下列關于張家界峰林的敘述不正確地是( )。A. 砂巖是一種沉積巖B. 峰林地形成是古代人民建造的C. 我們想知道這里巖石的年齡,可以通過化學成分進行測定D. 砂巖的形成需要經歷千百年的堆積2. 天子山出產一種龜石紋,說明( )。A. 天子山曾經是海洋B. 珊瑚原來是生長在山頂的C. 人們把海洋生物帶到山頂D. 珊瑚會自己移動到那里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巖石碎裂與氣溫變化沒有關系B. 巖石碎裂是人為因素造成的C. 流水沖擊可能會造成巖石碎裂D. 地震、火山不會造成巖石碎裂4. 一般情況下,巖石、砂、黏土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A. 沙、巖石、黏土B. 巖石、沙、黏土C. 黏土、沙、巖石D. 巖石、黏土、沙5. 除此之外,我們也很容易在( )找到沙子。A. 水稻田里 B.沙灘上 C.土地里 D.高山上6. 把潮濕的沙子和黏土團成小球是為了檢驗它們的( )。A. 含水量 B.顆粒粗細 C.黏性 D.硬度7. 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經過一段時間,可以看到( )。A. 沙先平攤開來 B.黏土先平攤開來C. 沙和黏土一直呈球狀 D.沙和黏土一直平攤著8.我們在研究巖石、沙、黏土時,正確的是( )。A.為了看清黏土可以用放大鏡觀察B.用手觸摸沙和黏土,感覺是相同的C.為了聞黏土的氣味,將黏土盡量靠近鼻子D.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桌面上涂痕鎮海區 2023 學年第二學期質量抽測試卷四年級 科學一、情境分析題1. (1)A (2)C (3)B (4)A (5)B (6)C (7)①B ②C ③C ④× ×(8)①A ②A ③B ④C ⑤B2. (1)A和 C 電流 (2)電池短路了(提到“短路”即可。) (3)A (4)B(5)C (6)C (7)B (8) B (9)①自來水、鹽水 ②因為濕抹布會導電(10)斷開 紅 綠3.(1)A (2)綠色 (3)刻畫 痕跡 (4)B (5)A (6)黃銅礦 判斷理由:硬度較軟、綠黑色條痕、金屬光澤等 (7)B (8)B二、科普閱讀題1. B 2.A 3.C 4.C 5.B 6.C 7.A 8.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