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1.物體的運動。小科和小明相約去游樂場玩,在游玩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不少物體運動的特點,請回答下列問題。(1)以售票處為參照, 在售票處的南方100米處。(2)此時小科在彩虹滑道處,小明在海盜船游玩,他們同時出發前往售票處會合。小科先到達,速度比較快的是 。(3)上題中,我們是通過 的方法來比較他們的速度的。(填“相同時間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時間”)(4)小明坐上運動的旋轉木馬,相對于旋轉木馬來說,小明是 的。(填“靜止”或“運動”)(5)他們在游樂場玩了不少項目,請寫出下列娛樂項目中主要的運動形式。(填“轉動”“振動”“滾動”“擺動”或“平動”) 摩天輪—( ) 海盜船—( )(6)觀察摩天輪的運行,其吊艙的運動軌跡是 。(填“直線”或“曲線”)2.在學習了“運動和位置”一課以后,平平繪制了一張以平平家為中心的平面地圖,請根據圖片信息回答以下問題:(1)平平要去超市幫媽媽買醬油,如果從家里出發,向 方向走 米到公園,再向 方向走 米到超市。(2)平平和安安約好下午一起到電影院看電影,平平13:00從家里出發,13:30到電影院;安安13:20從家里出發,13:45分到達電影院。結合圖片信息可以知道,平平、安安前往電影院走過的距離 (選填“相同”或“不同”);平平、安安前往電影院花費的時間 (選填“相同”或“不同”);比較平平、安安到達電影院所花費的時間和距離可知, (選填“平平”或“安安”)的速度更快。(3)平平說:“自己走在路上的時候,感覺路邊的樹都在往后退。”“樹在后退” 這句話是以 (選填“樹木”“平平自己”或“路面”)為參照的。3.你所在的小組需要設計并制作一個小型“過山車”,并對其性能進行測試。以下是設計和測試的任務要求,請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根據“過山車”的設計要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軌道總長必須達到1米以上B.軌道可以全部由直線組成,不需要曲線軌道C.軌道坡度需要有變化,以便小球能夠順利滾動D.整座“過山車”不需要考慮穩固性(2)如果小球在軌道上滾動時脫軌,可能是以下哪個原因導致的?( )A.軌道坡度過小 B.軌道坡度過大C.軌道拼接不牢固 D.軌道沒有曲線(3)如果你要改進“過山車”的設計,以下哪個創意元素最能增加趣味性和穩定性?( )A.減少軌道長度 B.增加軌道的支撐結構C.使用更重的小球 D.改變軌道的顏色4.生活中的運動方式很多,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究究看到小朋友們在玩蕩秋千,蕩秋千可用下列哪種運動符號表示( )。A. B. C.(2)運動員在籃球場上投籃時,籃球的運動屬于( )。A.曲線運動 B.直線運動 C.擺動四年級(1)班50米成績統計表姓名 距離(米) 時間(秒) 速度(米/秒)奇奇 50 8.2 6.1探探 50 9.3 5.4妙妙 50 10 ?究究 50 9 5.6(3)上表中妙妙的速度是 米/秒。(4)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跑得最快的是( )。A.奇奇 B.妙妙 C.探探5.兩名同學在操場上做“追及跑”游戲,我們該如何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呢?(1)小甬和小天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條跑道上,聽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學測量并記錄運動的距離,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在這個游戲中,不能保持一致的條件是( )。A.起跑的時間 B.停止運動的時間 C.運動的距離(2)在這個游戲中,判斷兩名同學運動快慢的方法是( )。A.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運動的距離遠B.通過相同的距離,看誰所花的時間少C.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運動的步伐大(3)其他同學測得小甬和小天在10秒內分別運動了50米和48米,根據實驗數據可知,( )。A.小甬運動的速度大B.小天運動的速度大C.無法比較兩名同學的速度大小(4)由上述游戲可知,物體運動的時間相同時,運動的距離越長,物體的運動速度越 (“大”或“小”,下同);運動的距離越短,物體的運動速度越 。6.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我們稱為蟻蠶。蟻蠶出殼后不久就要吃桑葉了,然后身體逐漸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后它便開始蛻皮。蛻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地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蛻皮后,就是二齡幼蟲,二齡期為各齡期最短的一期,約為兩天。它蛻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當它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約8天就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大約2~3天結繭結束。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蛻皮,成為蛹。約10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后,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蛾來交尾,交尾后雄蛾即死亡。蠶從孵化出殼到結繭一般要經過27天左右。(1)根據短文內容,結合自己養蠶過程可知,蠶要蛻皮 次后成為五齡幼蟲,再經過約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2)蠶寶寶吐絲結繭大約需要( )天時間。A.15 B.10 C.2~3(3)閱讀短文可知,蠶的一生要經歷卵、 、 和成蟲四個階段。7.下表是蠶的生長變化的記錄表,請根據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生長時期 身體大小 它的樣子 日期卵 像細小沙子 5月10日蟻蠶 2毫米 身體呈黑色 5月11日第一次蛻皮 6毫米 身體呈白色 5月16日第二次蛻皮 12毫米 身體呈白色,有花紋 5月20曰第三次蛻皮 24毫米 身體有皺紋 5月24日第四次蛻皮 43毫米 身體呈半透明 6月7曰(1)有幾只蠶抬著頭一動不動,不吃食物,這些蠶正在“ ”(一個字)。(2)蠶蛻皮從( )開始。A.頭部 B.背部 C.尾部(3)蠶蛻了4次皮,此時的蠶叫作( )。A.三齡蠶 B.四齡蠶 C.五齡蠶 D.二齡蠶(4)蠶一生生長所需時間最長的階段是在第 次蛻皮后。(5)第四次蛻皮后,再進食一段時間,蠶就開始 。(6)剛孵化出來的蟻蠶與快吐絲結繭的蠶相比,說法錯誤的是( )。A.顏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B.大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C.食量沒有發生變化 D.體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8.動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每種繁殖方式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適應環境。例如,蠶通過卵生方式繁殖后代,而人類則是通過胎生方式繁衍后代。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為哪幾種?( )A.卵生、胎生、出芽生殖、分裂生殖B.卵生、胎生、出芽生殖C.卵生、胎生、分裂生殖D.卵生、胎生(2)以下哪種動物屬于卵生動物?( )A.雞 B.狗 C.貓 D.牛(3)以下哪種動物屬于胎生動物?( )A.雞 B.狗 C.魚 D.蛇9.學習第二單元《動物的一生》時,老師布置同學們進行養蠶活動。小科買了一些蠶卵,并且為蠶寶寶準備了一個新家——干凈的盒子。他在盒蓋上扎了許多小孔,把蠶卵放進盒子,并噴了少量水。三天后,小蠶就陸陸續續破殼而出了。剛出生的小蠶又黑又小像只小螞蟻,身上長滿細毛,被稱為蟻蠶。(1)你覺得蠶卵的孵化需要什么條件 蠶卵孵化所需的條件有 、 、空氣。(2)如圖是同學們為即將孵出的小蠶建造的舒適的“家”,他們在盒蓋上扎了小孔是因為 。(3)小科每天喂蟻蠶干凈新鮮的桑葉,一段時間后,小科發現蟻蠶頭部昂起,不吃也不動了,好像睡著了(如圖所示)。老師告訴小科:這種狀態叫做 ,說明蠶要蛻皮了,蠶結繭前要蛻 次。(4)蠶結繭十多天后,蠶蛾從繭里鉆了出來。蠶蛾的身體分為頭、 、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 對足。具有這種身體結構的動物是 。(5)通過養蠶活動,小科知道了:蠶與自然界所有動物一樣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經歷了 、生長發育、 、死亡的過程。10.蠶的一生。(1)在下圖的方框里填寫蠶一生經歷的四個階段。(選填“卵”、“幼蟲”、“蛹”和“成蟲”)(2)蠶的生命是從蠶卵開始的,為了細致地觀察蠶卵,我們可以使用 (選填“放大鏡”或“剪刀”),發現蠶卵的形狀是 (選填“扁圓形”或“球形”)。(3)關于養蠶的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蠶卵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孵化B.可以將蟻蠶吃的桑葉剪成碎片或條狀C.為防止蠶寶寶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蠶寶寶的周圍點上蚊香(4)在養蠶的過程中不會觀察到的現象有( )。A.快要吐絲時蠶不再吃桑葉了,身體發黃發亮B.蠶蛾從繭里出來之后,會到處覓食C.從蟻蠶到蠶吐絲結繭,蠶共蛻4次皮(5)根據你的養蠶經驗,蠶的生命周期大約為( )。A.半個月 B.二個月 C.半年(6)像蠶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們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們正處在( )這一年齡段。A.嬰兒期 B.兒童期 C.中年期11.實驗小學的學生在探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下表是他們記錄的影子變化數據。時間(時) 9 10 11 12 13 14 15影長(厘米) 90 50 20 0 20 50 90(1)從表中發現,15時以后,物體的影子將( )90厘米。A.大于 B.小于 C.等于(2)從上述觀察記錄中可以發現,不同時間陽光下同一物體的影子的變化規律是( )。A.長—長—短 B.短—長—短 C.長—短—長(3)陰雨天,我們可以用手電筒代替太陽完成實驗。這種實驗方法叫作( )。A.模擬實驗 B.觀察實驗 C.對比實驗(4)下列時間中,( )時影子最長。A.8時 B.7時 C.15時(5)太陽高度高,影子( )。A.長 B.短12.下表是科學小組在5小時內測量的陽光下一根竹竿的影子長度數據。請仔細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測量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影長/厘米 78 57 40 25 41 26 77(1)上表中,第( )次的影子最短,第( )次測量的數據是錯誤的。A.2;4 B.4;6 C.6;4(2)從表中發現,影子最短時的時間是( ),此時太陽高度角( )。A.上午;最小 B.中午;最大 C.最小;上午 D.最大;中午(3)第1次測量影子長度與第4次相比較,第1次的氣溫比較( )。A.高 B.低(4)一天中影子變化的方向是( )。A.西→北→東 B.東→北→西13.小科在家門口立了一根竹竿,每隔30分鐘去測一次地面上竹竿影子的長度,測得的數據如下表。測量次序 1 2 3 4 5 6 7 8 9影長(厘米) 120 100 80 60 40 25 40 60 80(1)分析表中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如果進行第10次測量,竹竿影子的長度應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0厘米。(2)小科第6次測得的竹竿影子長度最短,這個時候應該是________(填字母)。A.清晨 B.正午 C.傍晚(3)竹竿相當于遮擋物,太陽和地面分別相當于________(填字母)。A.光源、屏 B.屏、光源 C.光源、遮擋物(4)由該實驗得出一天中影子長度變化規律為 。14.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1)有規律的漲潮和退潮的主要原因是( )。A.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B.地球自身的引力作用C.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2)小科想要模擬月球上環形山的形成,他選用大小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落下,不同大小的小球模擬的是( )。A.大小不同的環形山 B.大小不同的隕石 C.人類的飛行器(3)在地球上觀察月球,發現月球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科想通過實驗探究原因,可以采用 實驗的方法(填“對比”或“模擬”)。小科把兩個圓片放在相同的位置觀察,此時如果想讓兩個圓片看起來差不多大,應該讓大圓片 觀察紙筒(填“靠近”或“遠離”)。(4)下圖這四張照片是小科在農歷下半月拍攝的,按時間先后順序應排列為乙 。15.題目:影子的變化。步驟一:把木圓柱放在桌子上,用手電筒分別從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圓柱,觀察影子的變化。步驟二:手電筒位置基本不變,改變木圓柱的擺放方式,用手電筒照射,觀察影子的變化。(1)影子產生的條件有: 、 、 。(2)物體的影子總是在 (填“向光”或“背光”)的一面。(3)通過改變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變化,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 (填“對比”或“模擬”)實驗。(4)如果用手電筒從上面和正側面分別照射水平放置的圓柱體,所產生的影子形狀 (填“相同”或“不同”)。(5)當手電筒在木圓柱的正上方位置時,改變圓柱體的擺放方式,影子的形狀 (填“改變”或“不變”)。(6)用手電筒照射木圓柱,木圓柱離手電筒越近,影子越 (填“大”或“小”)。(7)根據本實驗,與影子的位置、大小和形狀有關的因素有 (填序號)。①光源的位置 ②光照射的角度 ③物體的擺放方式 ④被照射物體的形狀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頁,共9頁第9頁,共9頁《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參考答案1.(1)過山車(2)小科(3)相同路程比時間(4)靜止(5) 轉動 擺動(6)曲線2. 正東 400 正南 100 相同 不同 安安 平平自己3.(1)C(2)C(3)B4.(1)C(2)A(3)5(4)A5.(1)C(2)A(3)A(4) 大 小6.(1)4(2)C(3) 幼蟲 蛹7.(1)眠(2)A(3)C(4)3(5)吐絲結繭(6)C8.(1)A(2)A(3)B9.(1) 溫度 濕度(2)蠶卵要呼吸(3) 眠 四(4) 胸 三 昆蟲(5) 出生 繁殖10.(1)卵 幼蟲成蟲 蛹(2) 放大鏡 扁圓形(3)B(4)B(5)B(6)B11.(1)A(2)C(3)A(4)B(5)B12.(1)B(2)B(3)B(4)A13.(1)大于(2)B(3)A(4)長→短→長14.(1)C(2)B(3) 模擬 遠離(4)甲 丁 丙15.(1) 光源 遮擋物 屏(2)背光(3)對比(4)不同(5)改變(6)大(7)①②③④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