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1.同學們在進行小組觀察活動時,發現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有不同,記錄如下表:生態瓶的情況 第一次觀察 第二次觀察 第三次觀察水較多 0 1 0水較少 4 6 5(1)根據圖表可知,在 的情況下小魚生活得更好。 的情況下小魚頻頻浮出水面,你認為主要的原因是 。(2)你認為在生態瓶中添加水和植物會影響生態瓶中動物的變化嗎?(3)同學們在做這組實驗時,采用的是實驗方法是 ,改變的條件是 。2.研究溫度對綠豆種子發芽的影響。并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1)準備兩個干凈的玻璃皿, 并鋪上一層 。(2)在兩個玻璃皿中澆入 (選填“同樣多”或“不一樣多”)的水,使紙巾保持濕潤。(3)將其中一個玻璃皿放在 ,另一個放在 。(4)一個星期后觀察, 的綠豆種子發芽了, 的綠豆種子沒有發芽。(5)從以上實驗可知,綠豆種子發芽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適宜的溫度。3.在研究“黃豆種子發芽條件”的實驗中,小科設計了如下實驗;組別 種子數 環境 溫度 干濕狀態A 10粒 一盆用透明杯子蓋住,一盆用黑色杯子蓋住 都保持25℃ 一盆干燥,一盆濕潤B 10粒 一盆用透明杯子蓋住, 一盆用黑色杯子蓋住 都保持25℃ 兩盆都濕潤C 10粒 兩盆用黑色杯子蓋住 一盆0℃,一盆25℃ 兩盆都濕潤(1)小科想研究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合適的溫度,他應該選擇觀察 組。(2)小華認為,小柯的三組實驗設計中, 不符合對比實驗的要求。(3)通過觀察發現( )組種子發芽率最高,說明種子發芽不需要( )。A.A組;水分 B.B組;光照 C.C組;光照(4)種子萌發后,小科將長得密的幼苗拔去一些,使剩余的幼苗生長得更粗壯,這是要( )A.使幼苗得到充足的光照 B.使幼苗得到適宜的溫度 C.沒有原因,隨機操作(5)小科發現下雨天經常能看見地面上有很多蚯蚓,主要原因是( )。A.蚯蚓喜歡明亮的環境 B.蚯蚓鉆出地面喝水 C.蚯蚓鉆出地面呼吸4.清明假期后,某小學開展了“雪白愛國棉,火紅愛國情”的棉花種植活動。五年級甲班同學為此展開了探究活動,希望棉花可以茁壯生長。下面是某同學探究“棉花種子發芽實驗”的記錄表,請根據表中記錄回答問題。編號 種子所處環境 實驗結果 編號 種子所處環境 實驗結果① 不加水,置溫暖處 不發芽 ③ 過量水,置溫暖處 不發芽② 加少量水,置溫暖處 發芽 ④ 加少量水,置寒冷處 不發芽(1)研究種子發芽和溫度的關系,我們應該選擇 實驗和 。(填編號)(2)該實驗類型屬于( )實驗。A.對比 B.模擬 C.觀察(3)有三組不發芽,第①組是因為 ,第④組是因為 。(4)結合實驗結果,五年級甲班同學在種植棉花種子的花盆覆蓋了保鮮膜是為了( )。A.不讓雨水進來 B.不讓小動物吃掉 C.創造合適的溫度(5)棉鈴蟲以棉花植物為食,自己又是七星瓢蟲的捕食對象。請你寫出一條食物鏈: 。5.船的研究虞小科同學參加了科技節船模直航賽,他所在的小組設計制作了一艘載重量為300克,有一定動力的小船,以下是他的設計制作經歷。(1)虞小科調查了船的發展史,目前發現最早出現的船是( )。A.搖櫓木船 B.帆船 C.獨木舟 D.竹筏(2)設計制作小船時,虞小科可以不需要考慮( )。A.船的大小和形狀 B.船的動力系統和制作成本C.船的牢固性和載重量 D.船體的顏色(3)要使船行駛速度快,虞小科可以把船首做成了( )形狀。A. B. C. D.(4)在小船制作測試過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按照設計圖制作 B.達到測試標準就好C.互相協作,人人參與 D.選擇合適的制作工具(5)虞小科制作的小船在行駛中始終向左偏離航線,為了能保持正向航行,他應該在船尾安裝一個船舵,并使船舵( )。A.向左偏轉 B.保持正向 C.向右偏轉 D.任意方向6.科學小組為了研究船的載重量與哪些因素有關,準備了以下實驗材料:12厘米邊長的正方形鋁箔一張、墊圈或彈珠30個、水槽、水、直尺等,并進行了如下設計、測試和記錄:次數 船底邊長(厘米) 船底面積(平方厘米) 船舷高(厘米) 船的體積(立方厘米) 載重量1 8 64 2 128 242 6 36 3 108 153 4 16 4 8(1)小科漏記了第3次船底邊長是4厘米時的體積,計算結果是 立方厘米。(2)確定船的底面積后,小科動手制作鋁箔船并進行載重量測試。如果你是小科,你會選擇實驗材料清單中的 作為承重物品,原因是 。為了能真實測出船載重量,測試過程中我們要注意: 。(3)數據對比后,小科認為:船的底面積越大,船的載重量也就越大。小科的觀點我 (選填“贊成”或“不贊成”),我的理由是 。(4)實際中的船不會建造成我們研究中的形狀,而會建造成 的形狀,這樣建造的好處是 。7.如圖甲,小科同學用橡皮泥制作了兩個相同的小船。他準備用這兩個小船來研究船的性質。(1)將橡皮泥團成實心小球放入水中,橡皮泥小球會( )(填“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2)橡皮泥小船浮在水面上時,小船受到的浮力( )船的重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3)如圖乙,小科用兩根細線采用不同的方式分別牽引①號船和②號船在水面上運動。他這樣做是為了研究( )和船受到的阻力的關系。(4)實驗中,牽引①號船的細線上掛的墊圈數量( )率引②號船的細線上掛的墊圈數量。A.大于 B.小于 C.等于(5)實驗現象:( )號船先到達終點。(6)實驗結論:( )。(7)同樣的材料,想讓橡皮泥小船裝載更多的貨物,下列方法合適的是( )。A.使船底更加寬闊 B.使船更大一些 C.使船更長一些(8)如果用小船裝載彈珠,彈珠會滾動,容易產生怎樣的后果?應該怎樣改進小船?8.污水的研究。小科用4盆相同的花,做澆花實驗,兩周后觀察記錄如下:1號花 2號花 3號花 4號花澆花的水 清水 淘米水 洗菜水 洗衣水花的長勢 良好 良好 良好 枯萎(1)該實驗的方法是 ,改變的條件是 。(2)上述實驗表明,直接排入河流危害最大的是( )。A.洗衣水 B.淘米水 C.洗菜水9.很久以來,人們使用地上挖坑填埋的辦法處理垃圾,這種方法是否安全有效呢?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垃圾填埋模擬實驗(如圖所示):他們在廣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凈的細石子約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剛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鑷子往瓶中靠瓶壁處放入幾團浸過墨水的紙巾,用細石子埋住,再慢慢往上面噴水。觀察瓶子底部水的顏色和清澈度的變化。請根據他們的實驗,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實驗中的細石子代表 ,加入的清水代表 ,墨水紙巾代表 ,噴水代表 。(2)實驗現象:經過噴水后,瓶底的清水變成了 色。(3)實驗結論: 。10.探究小組想通過實驗研究露和霜的形成原因。(1)小明先在易拉罐中放入碎冰,然后把易拉罐放在潮濕的毛巾上,并測量易拉罐內的溫度。在易拉罐下面放濕毛巾是為了( )。A.降低水的溫度 B.增加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C.防止杯子打滑(2)過一會兒觀察易拉罐的外壁(圖1),發現外壁上出現了小水珠,這是( )。A.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 B.水蒸氣遇熱形成的 C.碎冰融化形成的(3)小明擦干外壁,又向易拉罐里的碎冰中加了一些食鹽,過一會兒觀察到易拉罐外壁( )。(如圖2)A.無變化 B.重新出現小水珠 C.出現一層小冰晶11.小科喜歡運動。有一天運動完口渴了,用茶壺燒水喝,在燒水的過程中,小科產生了以下幾個問題并做實驗進行研究。小科想:開水燒開的時候溫度是多少呢?于是,在等待水燒開的過程中,小科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1)圖甲中,①所指的實驗儀器是 。(2)燒開水的過程中,小科分別把冷、熱兩塊玻璃片靠近燒杯上方,我們會發現______(選A或B),這是因為______(選C或D)。A.冷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現 B.熱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現C.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 D.水蒸氣遇熱凝結成小水珠(3)如圖乙所示,水燒開了的溫度是 ℃。(4)當水燒開后,繼續加熱,我們發現溫度( )。A.逐漸上升 B.急速上升 C.保持不變 D.逐漸下降(5)水燒開后,為了早點讓熱水涼下來。小科現有同樣大小、形狀、顏色、薄厚的不銹鋼杯、塑料杯、木杯、陶瓷杯各一個,要想熱水涼得最快,應該把熱水倒入( )中。A.不銹鋼杯 B.塑料杯 C.木杯 D.陶瓷杯(6)小科又拿了一個裝涼水的盆子,把裝熱水的杯子放入盆子中(涼水未滿過杯子)。過了一會,涼水的溫度逐漸 ,熱水的溫度逐漸 ,最終涼水和熱水的溫度 。12.做給水加熱的實驗,組裝好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火焰的 加熱。(2)圖乙是小明記錄的水溫折線圖,表示水沸騰的區間是( )。A.A-B B.B-C C.A-C(3)水沸騰時,水的形態從 變成 。13.揚揚和凡凡為研究制作出保溫性能更好的保溫杯,記錄了如下實驗數據:保溫效果實驗記錄表編號 杯子狀況 開始溫度 10分鐘后溫度 20分鐘后溫度① 無蓋的杯子 96℃ 65℃ 50℃② 杯子外包毛巾無蓋 96℃ 73℃ 62℃③ 杯子外包毛巾加蓋 96℃ 81℃ 74℃④ 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蓋 96℃ 95℃ 80℃(注:以上幾個杯子材料、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1)若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種類對保溫效果的影響,則選擇③號和( )號;(2)4種保溫杯中,保溫效果最好的是( )號,最差的是( )號。(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14.小明同學利用圖中裝置,做了以下實驗。請仔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還可以利用( )或感溫油墨涂在金屬條上來幫助觀察( )的變化,用酒精燈加熱金屬條的( )位置,觀察金屬條上蠟的變化,蠟會逐漸熔化,感溫油墨受熱后( )會發生變化。(2)在一根金屬條的A、B、C、D處分別用蠟固定四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燈給金屬條加熱。火柴掉落的順序是( )。(3)酒精燈加熱時,蠟受熱會熔化成液態,冷卻后又會凝結成固態,說明加熱和冷卻可以改變物體的( )。(4)這個實驗說明熱在固體中傳遞時,從溫度( )的地方傳到溫度( )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屬于熱傳遞中的( )。15.在觀察"加熱時水的變化"的實驗中,張鵬小組用酒精燈、鐵架臺、燒杯、石棉網等材料組裝了如圖1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張鵬發現該裝置擺放存在一處錯誤,你認為是 小科立即將它調整正確。(2)加熱時,要在燒杯底部墊上石棉網,作用是 。 (3)在某一個時刻,溫度計如圖2所示,此時的水溫是 ℃。(4)撤去酒精燈停止加熱,看到水 (填會或不會)停止沸騰。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頁,共8頁第7頁,共8頁《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參考答案1.(1) 水較多 水較少 水中缺少氧氣(2)會(3) 對比實驗 水的多少2. 土壤 同樣多 冰箱外 冰箱里 冰箱外 冰箱里 需要3.(1)C(2)A(3)B(4)A(5)C4.(1) ② ④(2)A(3) 沒有水分 沒有適宜的溫度(4)C(5)棉花→棉鈴蟲→七星瓢蟲5.(1)C(2)D(3)B(4)B(5)C6.(1)64(2) 墊圈 墊圈形狀規則、不易滾動,便于均勻擺放 將承重物輕輕放置且均勻鋪在船內(3) 不贊成 船的體積越大,船的載重量越大(4) 流線型 減小水的阻力7.(1)沉入水底(2)C(3)船首形狀(4)B(5)①(6)尖形船首有利于減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7)B(8)船不穩定,導致側翻;把船艙分隔開。8.(1) 對比實驗 澆花的水(2)A9.(1) 土層 地下水 垃圾 下雨(2)黑(3)用簡單填埋的方法處理垃圾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10.(1)B(2)A(3)C11.(1)溫度計(2)AC(3)100(4)C(5)A(6) 上升 下降 相同12.(1)外焰(2)B(3) 液態 氣態13. ④ ④ ① 不同材料的保溫性能不同14. 蠟 溫度 中部 顏色 ABCD 形態 高 低 熱傳導15. 溫度計接觸燒杯內壁 燒杯受熱均勻 74 會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