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1.關于生態系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里的各種生物只有食物聯系B.生態系統里的各種生物不只是食物聯系,還可能有競爭、共生等各種聯系C.生態系統里,生物之間彼此是有聯系的,但生物與非生物之間則沒有聯系2.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叫作( )。A.生態系統 B.生物群落 C.生物圈3.關于蛇、青蛙、蝗蟲、高粱的食物鏈,正確的是( )。A.蛇→青蛙→蝗蟲→高粱B.高粱→蝗蟲→蛇→青蛙C.高粱→蝗蟲→青蛙→蛇4.關于食物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食物鏈是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形成的一種吃與被吃的鏈狀結構B.食物鏈是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形成的一種吃與被吃的網狀結構C.在森林生態系統中,一條完整的食物鏈是從動物開始的5.如果遇到正在冬眠的動物或遷徙途中“掉隊”的鳥,正確的做法是( )。A.把正在冬眠的動物弄醒B.把“掉隊”的鳥捉了帶回家C.不打擾、不干擾動物“冬眠”,遇到“掉隊”的鳥,可以聯系野生動物保護機構6.關于生物適應季節變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秋季,橡樹、楓樹和白楊等植物會將葉子脫落,減少水分蒸發和能量消耗,幫助它們度過寒冷的冬季中減少水分損失B.春季,氣候溫暖,適合傳粉,因此所有能開花的植物都在春季開花C.丹頂鶴會通過遷徙的方式來改變生活環境,以適應季節變化導致的環境變化7.關于青蛙與環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蝌蚪是青蛙的幼體,頭部兩側有外鰓,能夠適應在水中生活B.青蛙的舌尖是朝口腔里面的,這種倒生的舌頭使得它無法捕食,只能冬眠C.青蛙冬眠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適應冬季的嚴寒和食物短缺8.關于動物與環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北極狼有厚厚的毛,能夠適應并抵御北極嚴冬惡劣的生存環境B.企鵝有寬大的翅膀和鰭,能夠適應飛翔和游泳C.天鵝的翅膀柔弱無力,骨骼沉重,不適合飛翔,但腳蹼很大,能夠適應在湖中游泳9.關于植物與環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所有植物都需要陽光,不同環境里的植物,都特別需要陽光B.所有植物都需要水分,不同環境里的植物,都特別需要水分C.不同環境里的植物,對陽光、水分的需求并不都是一樣的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綠豆種子發芽不需要陽光,但需要土壤B.綠豆種子發芽不需要土壤,但需要陽光C.綠豆種子發芽不需要陽光,但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11.完好無損且相同的6粒綠豆種子,3粒種在靠著玻璃杯壁的濕紙巾里,3粒種在濕潤的土壤里。后來,6粒綠豆種子都發芽了。這說明,綠豆種子在發芽時( )。A.一定需要土壤 B.不需要土壤 C.一定需要陽光12.許多植物的新生命是從種子發芽開始的。播種種子,首先要挑選( )的種子。A.干癟、有缺損 B.飽滿、無缺損 C.被蟲子咬過13.青蛙是一種適應力強的小動物,夏天青蛙會( )。A.大量捕食昆蟲 B.在洞穴中冬眠 C.在泥土中挖洞準備過冬14.制作生態瓶有一定的操作順序,下列操作排序正確的是( )。A.去蓋→鋪沙裝水→放魚蝦→種水草B.去蓋→鋪沙裝水→種水草→放魚蝦C.去蓋→種水草→放魚蝦→鋪沙裝水15.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食物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B.最長的食物鏈:水稻→昆蟲→蜘蛛→青蛙C.若昆蟲數量銳減,蛇的數量不會被影響16.人們通過操控( )來控制船行駛的方向。A.船舵 B.船艙 C.船弦17.潛艇主壓載水艙注滿水時,增加重量,潛艇會( )。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18.邊長為9厘米的正方形鋁箔,用來制作小船。下列三種設計中,體積最大的是( )。A. B. C.19.用質量相同的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小船,小智的小船體積是64立方厘米,小慧的小船體積是72立方厘米。預計可以裝載更多貨物的是( )。A.小智的小船 B.小慧的小船 C.兩船一樣20.人們制作竹筏時,要選擇合適的竹竿。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盡量選擇較粗的均勻的竹竿,這樣制作的竹筏表面更平整B.盡量選擇細小的竹竿,這樣容易捆綁,竹竿沒有節,內部進水了也沒關系C.盡量選擇兩端都有節的竹竿,避免水流進竹竿內部,因為中空的竹竿浮力更大21.船在水中行駛時,會受到水的阻力。船逆流而上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尖形船首受到水的阻力較小B.尖形船首受到水的阻力較大C.方形船首受到水的阻力較小22.關于船的發展順序,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木船、竹排→鋼鐵輪船B.人力船→核潛艇→蒸汽船C.帆船→電動船→蒸汽船23.和竹筏比較,下列符合獨木舟特點的是( )。A.體積小 B.載重量大 C.穩定性好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研究船舶的發展時,只研究現代的輪船就可以了B.搖櫓木船是用蒸汽作為動力的C.良好的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效率會更高25.關于畫小船設計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應在設計圖上標注尺寸并進行必要的文字說明B.設計圖應從多個角度清晰表示C.設計圖一旦設計完成后就不能再修改26.下面關于船的發展歷程表述正確的是( )。A.竹筏→獨木舟→帆船→輪船→潛艇B.獨木舟→搖櫓木船→帆船→輪船→潛艇C.獨木舟→輪船→帆船→搖櫓木船→潛艇27.用鋼鐵制成的輪船能浮在水面上,這是因為改變了鋼鐵材料的( )。A.體積 B.重量 C.顏色28.畫好船的初步設計圖之后,下一步是( )。A.挑選材料 B.開始制作 C.討論完善設計圖29.湖面上有一個能載兩人的竹筏,此時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相等的。后來飛來幾只小鳥站立在竹筏上,請問此時重力和浮力的關系是(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30.小明在自制小船上安裝船舵來控制船的行進方向,如下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舵板左右轉動時,船向前行進B.舵板向右轉,帶動船首向右轉C.舵板向右轉,帶動船首向左轉31.下列行為有利于人類改善自然環境的是( )。A.植樹造林 B.亂扔垃圾 C.大量捕撈小魚32.地球上的哪種特征使其成為太陽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 )A.地球能夠自身發光發熱B.地球表面有豐富的水資源、土壤、巖石和動植物C.地球是太陽的衛星33.下列屬于可再生資源的一組是( )。A.石油、塑料、天然氣 B.塑料、玻璃、易拉罐 C.紙、煤炭、木材34.在治理污染水域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頒布法律條例,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B.根據實際平衡協調各種因素,以個人利益為重C.禁止圍湖建房,治理向湖中亂排污水的現象35.某小組在做“模擬溫室效應”的實驗時,設計與記錄正確的是( )。A.取兩支型號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放在有陽光和陰涼的位置B.兩支型號相同的溫度計,一支裝到密封袋里 ,并與另一支同時放到陽光下C.實驗的結果是裝在密封袋里的溫度計溫度較低36.我國的某些地區,有時需要全家出動拉一桶水,半夜就得去排隊,你推測其主要原因是( )。A.那里的水含有特殊的人體必需營養元素B.提倡家庭團結,拉水也要一起去C.不同地區的水資源分布不同,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嚴重37.下列物品中屬于有害垃圾的是( )。A.生銹的鐵釘 B.玻璃瓶 C.廢日光燈管38.下列行為有助于減緩自然資源短缺的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B.給房屋設計雙層玻璃窗C.經常剩飯菜39.綠色出行屬于守護自然資源三種方法之中的( )。A.減少消耗 B.重復使用 C.回收利用40.下列關于垃圾回收利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回收利用會浪費更多的資源,得不償失B.科學處理垃圾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C.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污染41.當看到消防栓漏水時,我們應該( )。A.不理會 B.及時告知相關部門維修 C.在旁邊玩耍42.為了節約用電,我們應該( )。A.出門時不關燈 B.使用節能電器 C.讓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43.下列行為不屬于節約用電的是( )。A.白天開著路燈B.離開屋時,隨手關燈C.樓道中換上聲控開關44.節約資源從我做起,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廢舊報紙拿來練書法、擦窗戶B.夏天把空調溫度設置到很低C.空罐頭盒底部鉆一個孔,用來做花盆45.為了減少廢紙的產生,我們可以做的是( )。①使用再生紙產品 ②紙張雙面打印、復印③用手帕代替紙巾 ④用不完的作業本做草稿紙⑤舊書可以送給需要的人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46.小華和爸爸登山時,發現眼鏡片在靠近山頂的冷空氣中蒙上了一層白霧。爸爸解釋這是因為( )。A.鏡片表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B.鏡片內部的水分受熱蒸發到表面C.空氣中的冰晶直接粘在鏡片上47.煮開水時,水是怎么變熱的?( )A.水自己就熱了B.下面的熱水往上跑,旁邊冷水來補充C.從水面開始慢慢往下熱48.唐代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的“煙”是指( )的水。A.氣態 B.液態 C.固態49.小紅打算今天洗衣服,下列最易使濕衣物變干的做法是( )。A.放在密閉的室內B.放在開窗的室內C.放在通風的室內50.下列關于加快水蒸發的說法錯誤的是( )。A.溫度越高,水蒸發得越快B.溫度越低,水蒸發得越快C.空氣越干燥,水蒸發得越快51.下列現象中,是凝結現象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幾滴水滴匯成較大的水滴 C.夏天冰鎮汽水瓶外壁上出現的小水珠52.夏天,從冰箱中拿出來的飲料在桌子上放一會兒,發現飲料瓶外面有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 )。A.瓶中的飲料灑出來的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熱凝結而成的53.走馬燈能轉動的科學原理是( )。A.空氣的熱對流 B.熱輻射 C.水的熱對流54.大量的實驗證明,( )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A.溫度 B.熱能 C.熱量55.夏天,把從冰柜里拿出的雪糕放到濕的毛巾上方后會看到“白氣”的形成,這是( )。A.雪糕周圍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許多小水滴B.空氣中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引到了一起C.冰柜里大量的冷氣出來聚集到了一起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頁,共7頁第7頁,共7頁《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選擇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A C B B A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B A A B B B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A C C B A C C B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B B B B C C B A A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B B A B A A B A C B題號 51 52 53 54 55答案 C B A B A1.B【分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腐生細菌、真菌。【詳解】A.生態系統里生物間除食物聯系(如捕食關系構成食物鏈),還有競爭(如草原上牛羊爭草)、共生(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等關系,A錯誤。B.生態系統中生物間有食物聯系,也存在競爭、共生等多種聯系,B正確。C.生態系統中生物與非生物密切聯系,如植物利用陽光、水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依賴氧氣呼吸等,C錯誤。故選:B。2.A【詳解】A.生態系統:包含生物群落(生物成分)與非生物環境(如光、水、土壤),符合題干描述,故正確。B.生物群落:僅指所有生物種群,排除非生物因素,與題干矛盾,故錯誤。C.生物圈 :全球性生態系統,范圍遠大于題目所述的“整體”,故錯誤。 故選:A。3.C【詳解】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源頭在綠色植物,終點是兇猛的肉食動物。“高粱→蝗蟲→青蛙→蛇”是一條正確的食物鏈。故選C。4.A【詳解】A.食物鏈描述的是生產者(主要是植物)被初級消費者(食草動物)吃,初級消費者又被次級消費者(食肉或雜食動物)吃,如此形成的單向、線性的能量傳遞關系,就像鏈條一樣,一環扣一環。選項符合題意;B.雖然多個食物鏈相互交錯會形成更復雜的“食物網”,但“食物鏈”本身指的是單一的、線性的鏈條結構?!熬W狀結構”描述的是“食物網”,而不是“食物鏈”。選項不符合題意;C.一條完整的食物鏈通常是從生產者(植物、藻類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開始的,因為它們是能量的最初來源(太陽能轉化而來)。動物是消費者,它們依賴于生產者或其他消費者獲取能量。所以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而不是動物。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5.C【詳解】A.“把正在冬眠的動物弄醒”,會破壞動物生理周期并可能導致其死亡,違背野生動物保護原則,故錯誤。B.“把'掉隊'的鳥捉了帶回家”,擅自捕捉候鳥屬于違法行為,且可能造成鳥類應激或疾病傳播,故錯誤。C.“不打擾、不干擾動物'冬眠',遇到'掉隊'的鳥,可以聯系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完全符合《野生動物保護法》中“不得干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規定,且提供了科學救助途徑,故正確。 故選:C。6.B【詳解】A.落葉樹在秋季落葉,主要是為了應對冬季可能出現的嚴寒、干旱(土壤結冰導致根系吸水困難)和強風。沒有葉子可以大大減少水分通過葉片蒸騰散失,同時也能減少因大風搖動樹枝造成的能量消耗和損傷。選項不符合題意;B.雖然春季氣候轉暖,日照增加,確實有利于許多植物的開花和傳粉,但這并不是所有開花植物的規律。植物的開花時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物種遺傳特性、氣候帶、海拔、土壤條件等。有很多植物在其他季節開花,例如:夏季開花的:荷花、向日葵、茉莉等。選項符合題意;C.丹頂鶴是候鳥,它們在冬季會從寒冷的北方遷往溫暖的南方過冬,以尋找更適宜的溫度、食物和水源,這是典型的通過遷徙來適應季節變化的例子。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7.B【詳解】A.青蛙的發育要經過變態過程,剛孵化出來的幼體叫做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早期有外鰓,后期發展為內鰓),外形像小魚。選項不符合題意;B.青蛙的舌尖確實是朝口腔里面“倒生”的,但這正是它高效捕食的關鍵!當青蛙發現獵物時,它能以極快的速度將舌頭翻出,舌尖帶有粘液,能粘住昆蟲等小動物,然后迅速收回舌頭,將獵物卷入口中。所以,“倒生”的舌頭讓它捕食能力很強,而不是無法捕食。選項符合題意;C.冬季氣溫低,青蛙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降低,活動能力減弱。同時,冬季昆蟲等食物來源也大大減少。冬眠是青蛙應對這些不利環境條件的生存策略。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8.A【詳解】A.北極地區氣候極為寒冷,北極狼的厚毛就像一層優質的保暖“外套”,能有效阻擋外界的寒氣,減少體內熱量的散失,使其能夠在北極嚴冬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存活下來,故正確。B.企鵝雖然有翅膀,但它的翅膀已經退化成了類似鰭的結構,不具備飛翔能力,不過這種結構非常適合游泳,故錯誤。C.天鵝的翅膀強勁有力,骨骼也并非沉重,而是具有輕、薄且堅固的特點,適合飛翔,同時它的腳蹼較大,適合在湖中游泳,該說法錯誤。 故選:A。9.C【詳解】A.不是所有植物都特別需要陽光,比如蕨類等陰生植物,適合在陰暗環境,對強光需求低,故A錯誤。B.不是所有植物都特別需要水分,像仙人掌等旱生植物,適應干旱環境,水分需求少,故B錯誤。C.不同環境的植物,因長期適應環境,對陽光、水分需求不同,如水生植物和沙漠植物對水分需求差異大,故C正確。故選:C。10.C【詳解】綠豆種子發芽階段,主要依靠自身儲存的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條件下即可萌發,不需要陽光和土壤。但綠豆苗生長過程中,葉片要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來維持生長,而光合作用離不開陽光,所以綠豆苗生長需要陽光。故選:C。11.B【詳解】A.實驗中濕紙巾組的種子無需土壤也能發芽,故錯誤。B.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濕紙巾組和土壤組的種子均發芽,直接證明土壤非必需條件,故正確。C.實驗未設置光照變量對比,無法得出此結論,故錯誤。 故選:B。12.B【詳解】要挑選飽滿、無缺損的種子。飽滿的種子通常意味著種子內部儲存了充足的營養物質(如淀粉、蛋白質、脂肪),這些是種子發芽初期生長所需能量的來源。營養充足,種子發芽后長出的幼苗會更健壯。無缺損的種子完整的種皮可以保護種子內部的組織,防止水分過度流失、病菌侵入或被蟲子咬食。缺損的種子容易在儲存或播種過程中受到損害,影響發芽率。故選B。13.A【詳解】青蛙是變溫動物,其活動受溫度影響較大。夏季氣溫高、昆蟲活躍,青蛙處于活躍期,需要大量捕食昆蟲以補充能量,同時為繁殖和生長提供營養。選項B(冬眠)是冬季低溫時的行為;選項C(挖洞準備過冬)通常發生在秋季氣溫下降時,而非夏季。因此,夏季青蛙最典型的行為是大量捕食昆蟲。故選A。14.B【詳解】生態瓶就是把一些小動物、植物(提供氧氣)放入一個玻璃瓶中,自給自足,短時間內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這就是生態瓶。生態瓶的制作過程是去蓋→鋪沙裝水→種水草→放魚蝦。故選B。15.A【詳解】從圖中可辨認的食物鏈有三條:水稻→昆蟲→青蛙→蛇;水稻→昆蟲→蜘蛛→青蛙→蛇;水稻→田鼠→蛇,因此共有3條食物鏈,A正確;B選項漏掉了“蛇”,食物鏈應延伸到“蛇”;C選項錯誤,因為昆蟲數量減少會影響依賴昆蟲的青蛙,從而間接影響蛇的數量。16.A【詳解】船的行進方向由船舵方向決定,船舵是駕駛船的主要裝置,用來操縱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裝在船尾或船尾以下,當船舵水平運動時,船會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故選A。17.B【詳解】潛水艇有一個很大的壓載艙。潛艇主壓載水艙注滿水時,增加重量,潛艇會下沉,打開進氣管道,用壓縮空氣把壓載艙里的水擠出艙外,潛艇就開始上浮。潛水艇是改變輕重來改變沉浮的。故選B。18.B【詳解】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有關,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體積越大,船的載重量就越大。根據表中鋁箔紙的底面積和船身高度可以計算出,用邊長9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成不同底面積的船,圖A、B、C三種設計中,船的體積分別是:7厘米×7厘米×1厘米=49立方厘米;5厘米×5厘米×2厘米=50立方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27立方厘米;由此判斷,B設計圖船的體積最大,載重量最大。故選:B。19.B【詳解】船的載重量與它的體積有關系,體積越大,載重量越大。所以用邊長相等的正方形鋁箔做船,把船的體積做得大些,船所能承載的貨物就多。已知小智的小船體積是64立方厘米,小慧的小船體積是72立方厘米,因為72>64,即小慧的小船體積更大。所以預計可以裝載更多貨物的是小慧的小船。 故選:B。20.B【詳解】A.較粗的竹竿可以提供更大的浮力,均勻的竹竿有助于竹筏受力均勻,結構更穩定,確實有助于制作出表面相對平整的竹筏。選項不符合題意;B.雖然細小的竹竿可能看起來更容易捆綁,但它們提供的浮力小,需要更多竹竿才能達到足夠的載重,反而可能更難捆綁牢固。竹竿的浮力來自于它排開水的體積。如果竹竿內部進水了,它的有效排水體積就大大減小了,浮力會急劇下降,嚴重影響竹筏的載重能力和安全性。選項符合題意;C.兩端有節的竹竿能封住內部的空氣,防止水進入,保證了竹竿作為空心物體能提供最大的浮力。這是制作竹筏時選擇竹竿的重要原則之一。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1.A【詳解】尖形船首能有效劈開水流,減少湍流和阻力,適合逆流航行。方形船首會形成更大湍流,阻力較大,適合順流或靜水航行。因此船在水中行駛時,尖形船首受到水的阻力較小,在水中行駛得快。故選:A。22.A【詳解】船是人類的偉大發明。自從有了船,人們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駛,還可以把很多貨物運送到遠方。從船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船的體積、材料、動力、結構、速度等都在不斷改進與變化。隨著人類造船技術和新材料的更快發展,工程師又制造出運載能力更大、更先進的各類潛艇和輪船。船的發展歷程是木船、竹排→鋼鐵輪船。故選A。23.A【詳解】獨木舟又稱劃艇,是一種用單根樹干挖成的小舟,需要借助槳驅動。竹筏,又稱竹排,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區和水鄉的水上交通工具。竹筏比獨木舟穩定性好,不易側翻,載重量大。獨木舟和竹筏比較體積小,故選A。24.C【詳解】A.研究船舶發展需要了解其歷史演變過程(如木筏、帆船、蒸汽船到現代輪船),僅研究現代輪船無法全面認識其發展。A選項錯誤。B.搖櫓木船依靠人力搖櫓產生動力,蒸汽動力是工業革命后才應用的,與搖櫓木船無關。B選項錯誤。C.小組合作能分工協作、交流想法,提升實驗效率,符合科學探究的實踐原則。C選項正確。故選C。25.C【詳解】設計圖在繪制完成后,如果發現問題或有改進需求,通常是可以修改的。例如,制作過程中可能發現結構不合理、尺寸需要調整等問題,此時修改設計圖是必要且合理的。因此,選項C“設計圖一旦設計完成后就不能再修改”的說法錯誤。 選項A和B均為正確做法:標注尺寸和文字說明(A)有助于準確制作,多角度呈現(B)能全面展示設計細節。26.B【詳解】船的發展歷程大致為:獨木舟(最原始,由整根木頭挖空制成)→搖櫓木船(人力驅動,用櫓劃動,推進效率提升)→帆船(利用風力航行,古代航海重要工具)→輪船(工業革命后出現,蒸汽機或內燃機驅動)→潛艇(現代科技產物,水下航行)。選項B的順序符合這一發展脈絡。選項A錯誤:竹筏與獨木舟的先后關系不明確,且帆船早于輪船。選項C錯誤:輪船應出現在帆船之后,搖櫓木船也早于帆船,故選B。27.A【詳解】鋼鐵本身密度大于水,直接放入水中會下沉。但通過將鋼鐵制成輪船,改變了其形狀和體積,從而排開更多的水,排開水的重量等于物體所受的浮力。當浮力大于或等于輪船重量時,輪船就能浮在水面上。故選A。28.C【詳解】A.在畫好船的初步設計圖后,直接挑選材料不合適。因為初步設計圖可能存在不足,若不進行完善就挑選材料,可能導致后續制作因設計問題出現返工等情況,故A錯誤。B.不先對初步設計圖進行討論完善就開始制作,可能會因設計缺陷,使制作出的船無法滿足預期功能,造成資源浪費和時間損耗,故B錯誤。C.畫好船的初步設計圖后,通過討論可以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如結構合理性、功能性等方面的不足,進而對設計圖進行完善,為后續制作奠定良好基礎,故C正確。故選:C。29.C【詳解】A.當小鳥站在竹筏上后,竹筏仍處于平衡狀態,并非浮力大于重力,若浮力>重力,竹筏會向上加速運動,不符合實際,故A錯誤。B.若浮力<重力,竹筏會下沉,而竹筏實際仍漂浮在湖面,所以B錯誤。C.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漂浮在液體表面的物體,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小鳥站在竹筏上后,竹筏依然漂浮,此時竹筏和小鳥整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們的總重力,故C正確。 故選:C。30.B【詳解】船舶的轉向是通過船舵來控制的,即通過操作舵輪(方向盤),進而通過液壓或機械傳動裝置控制舵軸使舵葉方向發生改變,從而控制輪船方向。即舵葉向右轉,則船尾向左轉,帶動船頭向右轉,B是正確的選項。31.A【解析】植樹造林能增加植被覆蓋,防止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改善空氣質量,為動物提供棲息地,是保護環境的積極行為。亂扔垃圾會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壞生態平衡,危害動植物和人類健康。大量捕撈小魚會破壞水生生物的食物鏈,導致魚類資源枯竭,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過度放牧會導致草地退化、土壤沙化,破壞草原生態。故選A。32.B【詳解】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是我們人類的唯一家園,太陽系里除了地球,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給生命提供了空氣、水、營養物質等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地球表面有豐富的水資源、土壤、巖石和動植物,故選B。33.B【詳解】A.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化石燃料,形成過程需要數百萬年,不屬于可再生資源。塑料是由石油提煉的,也不可再生。選項不符合題意;B.塑料、玻璃和易拉罐可以回收再利用,屬于可再生資源。選項不符合題意;C.紙是由木材制成的,木材是可再生資源,因為樹木可以重新種植和生長。煤炭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4.B【詳解】治理污染水域應當以公共利益和環境保護為重,而不是個人利益。正確的治理方法應當包括頒布法律條例、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以及禁止圍湖建房和治理向湖中亂排污水的現象。這些措施有助于全面保護和改善水域環境,而不僅僅考慮個人利益,故選B。35.B【詳解】在這個“模擬溫室效應”的實驗中,正確的設計和記錄應該是兩支型號相同的溫度計,一支裝到密封袋里,并與另一支同時放到陽光下。實驗的結果是裝在密封袋里的溫度計溫度較高。這是因為密封袋模擬了溫室效應,即密封袋內的空氣無法與外界進行熱交換,導致熱量被困在袋內,從而使溫度計的溫度升高。而放在陽光下的另一支溫度計,由于可以與外界空氣進行熱交換,溫度相對較低。故選B。36.C【詳解】中國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氣候變化影響、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水資源污染以及水資源浪費。因此,當某些地區需要全家出動拉一桶水,半夜就得去排隊時,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資源短缺嚴重,這反映了當地水資源供應的緊張狀況。故選C。37.C【詳解】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危險廢物。廢日光燈管屬于有害垃圾;生銹的鐵釘、玻璃瓶屬于可回收物。故選C。38.B【詳解】A.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會大量消耗木材、塑料等自然資源,增加資源浪費,A選項不符合題意。B.雙層玻璃窗能有效隔熱、保溫,減少冬季取暖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從而節約煤炭、天然氣等資源,有助于減緩資源短缺。B選項符合題意。C.剩飯菜會浪費食物,而糧食生產需要土地、水等自然資源,浪費食物等于浪費資源,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9.A【詳解】綠色出行(如步行、騎行、乘坐公共交通等)的核心是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如汽油、電力)和降低污染排放,這直接符合“減少消耗”的理念。而“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分別指延長物品使用周期和變廢為寶,與綠色出行的直接關聯較小。故選A。40.A【詳解】A.垃圾回收利用可以節約資源、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例如,回收廢紙可以減少對樹木的砍伐,回收廢塑料可以減少石油資源的消耗,同時還能減少垃圾填埋和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選項符合題意;B.垃圾回收不僅可以節約資源,還可以創造經濟效益。例如,回收的廢舊物資可以再利用,減少原材料成本,同時垃圾回收行業還能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選項不符合題意;C.垃圾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垃圾對土壤、水源和空氣的污染,保護環境,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41.B【詳解】當看到消防栓漏水時,我們應該及時告知相關部門維修。消防栓是重要的消防設施,漏水可能會導致資源浪費,甚至在緊急情況下影響消防用水的供應。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盡快通知相關部門進行維修,確保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不理會或者旁邊玩耍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故選B。42.B【詳解】為了節約用電,我們應該使用節能電器。出門時關燈和不讓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也是節約用電的重要措施。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出門時關燈、使用節能電器、不讓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使用時關閉不必要的電器設備,故選B。43.A【詳解】白天不需要照明時還開著路燈是一種浪費電能的行為。而離開房間時隨手關燈和樓道中換上聲控開關都是為了在不需要照明時減少電能的使用,屬于節約用電的行為。故選A。44.B【詳解】不可取的做法是夏天把空調溫度設置到很低,這樣做會消耗大量的電能,不利于節約能源。而其他兩種做法都是對資源的再利用,有助于節約資源。廢舊報紙用來練書法和擦窗戶是重復利用了紙張,空罐頭盒底部鉆一個孔用來做花盆是回收利用了廢棄物,這些做法都是可取的。故選B。45.A【詳解】為了減少廢紙的產生,我們可以:①使用再生紙產品:這樣可以減少對新鮮木材資源的需求,循環利用已經產生的紙張。②紙張雙面打印、復?。哼@樣可以提高紙張的利用率,減少紙張的消耗。③用手帕代替紙巾:這樣可以減少一次性紙巾的使用,減少紙張的浪費。④用不完的作業本做草稿紙: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已經使用過的紙張,減少浪費。⑤舊書可以送給需要的人:這樣可以延長書籍的使用壽命,減少對新紙張的需求。故選A。46.A【詳解】當溫暖的眼鏡片(尤其是內側)進入較冷的空氣環境時,眼鏡片表面(特別是內側)的溫度會迅速下降。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溫暖潮濕的空氣)。這些水蒸氣會接觸到溫度驟降的眼鏡片內側表面。當水蒸氣遇到溫度低于其露點的冷表面時,就會發生凝結現象,從氣態轉變為液態,形成微小的水珠。大量微小的水珠密集地附著在鏡片表面,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白霧”或“哈氣”。小華和爸爸登山時,發現眼鏡片在靠近山頂的冷空氣中蒙上了一層白霧。爸爸解釋這是因為鏡片表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故選A。47.B【詳解】煮開水時,鍋底的水受熱后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密度變小,會向上運動,而周圍較冷、密度較大的水就會流過來補充,形成水的循環流動,這種熱傳遞方式叫熱對流,使得整鍋水逐漸變熱;水不會自己無緣無故變熱,也不是從水面開始慢慢往下熱,所以選B。48.A【詳解】李白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煙”指的是香爐峰在陽光照射下升騰的紫色云霧。這里的“煙”實際上是水汽在陽光作用下形成的紫色云霞,屬于氣態的水,選A。49.C【詳解】影響水蒸發的因素 有溫度、液體表面積和空氣流動速度。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諝饬鲃铀俣仍酱?,蒸發越快。A.密閉室內空氣不流通,濕氣無法排出,濕度逐漸升高,蒸發變慢。A選項錯誤。B.開窗的室內有一定空氣流動,但通風效果可能有限。B選項錯誤。C.通風的室內空氣流動更快,能更快帶走衣物周圍的水蒸氣,降低濕度,從而加速蒸發。C選項正確。故選C。50.B【詳解】A.水的蒸發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溫度越低,水蒸發越慢。正確。B.水的蒸發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溫度越低,水蒸發越慢。錯誤。C.空氣越干燥,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低,水蒸發越快。正確。故選B。51.C【詳解】A.冰融化成水是固體變成液體,不屬于凝結。錯誤。B.滴水匯成較大的水滴是液體的匯集還是液體,不屬于凝結。錯誤。C.凝結,是氣體遇冷而變成液體的過程。夏天,冰鎮汽水的瓶子外壁上出現的小水珠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正確。故選C。52.B【詳解】A.瓶中的飲料灑出來不會是小水珠的形態,A選項不符合題意。B.從冰箱中拿出來的飲料在桌子上放一會兒產生的小水珠,是因為冰箱把飲料的溫度降低,再遇到外面的熱空氣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因此B選項正確。C.水蒸氣遇熱不會凝結,C選項錯誤。53.A【詳解】熱對流是液體和氣體中熱傳遞的特有方式,燒水時,容器下部的水受熱后會上升,上部比較冷的水會下降,通過熱水和冷水的相互對流,使全部的水變熱。走馬燈也是根據熱空氣上升產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點燃燈內的蠟燭,空氣被加熱,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來補充,形成熱對流。故A選項正確。54.B【詳解】大量的實驗證明,熱量總是自發地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遞到溫度較低的部分,這是熱傳遞過程的基本規律。故選B。55.A【詳解】“白氣”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冰棍形成的,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所以從冰箱里拿出的雪糕在冒“白氣”,“白氣”是雪糕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梢夾符合題意。答案第12頁,共12頁答案第11頁,共1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