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科學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測試卷(1)(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科學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測試卷(1)(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年科學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測試卷(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酒精揮發 B.水變成水蒸氣 C.火柴燃燒 D.石蠟熔化
2. 以下關于細胞分裂和分化過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細胞分裂的結果是形成組織 B.細胞分化后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
C.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會出現染色體 D.人體由小長大是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長的結果
3. 有一個鋁鍋,已經用了10年,下列四個物理量中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A.質量 B.顏色 C.體積 D.密度
4. 下列模型中(“”表示氫原子,“”表示氦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氨分子的是( )
A. B. C. D.
5. 下圖為核聚變的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三種原子,根據右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
甲 乙 丙
A.質子數:甲=乙<丙 B.中子數:甲<乙=丙
C.質量:甲<乙<丙 D.上述說法不全對
6. 由桃核萌發直接長成的桃樹,所結出的桃子叫毛桃,毛桃個小味差。桃樹種植戶將一段水蜜桃的枝條作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結果是( )
A.接穗上只結水蜜桃 B.接穗上既結水蜜桃又結毛桃
C.接穗上只結毛桃 D.砧木上只結水蜜桃
7. 患流感發高燒時,醫學上經常使用布洛芬來退燒,其化學式為C13H18O2。下列關于布洛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B.相對分子質量是206克
C.C、H、O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3:18:2
D.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8. 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3個鈉離子——3 B.2個氧原子——O2
C.1個氮分子——N2 D.硝酸鐵——Fe(NO)3
9. 下列各細胞在基本結構上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細胞的是( )
A.細菌 B.神經元 C.肌細胞 D.卵細胞
10.給植物打針輸液(如圖所示)是近年來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的常見方法。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用作施肥的輸液液體主要成分是水分、有機物
B.用作施肥的輸液液體主要成分是水分、無機鹽
C.該過程不傷害天敵,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D.該方法操作簡便,肥料利用率高
11.在暴風雨中,大樹有時會被連根拔起,而樹干卻不折斷,這是因為 ( )
A.木質部發達 B.韌皮部纖維多
C.樹皮厚 D.韌皮部發達
12.2024年1月,溫州迎來罕見的降雪,如圖的美麗雪景隨處可見。雪形成的方式之一是低溫環境下云層中的液態水在下落中變成雪花,此過程的物態變化是( )
A.熔化 B.凝華 C.凝固 D.液化
13.如圖表示綠色開花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下列甲~丁四項中,正確的項目共有( )
甲:圖中所示的傳粉方式為自花傳粉
乙:結構①中的精子與④結合形成受精卵
丙:結構③發育成果皮
?。号咧閮鹊募毎麛禌Q定果實內的種子數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14.如圖所示實驗主要是為了說明( )
A.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 B.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C.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D.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
15.以下有關密度概念及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塊磚敲碎后,碎磚的密度將變小
B.鐵的密度比木塊大,指的是鐵的質量大于木塊的質量
C.純水的的密度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 純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D.空氣的平均密度1.29千克/米3,可推測一間普通教室內的空氣質量約為10千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5題,共28分)
16.碳的原子核帶6個單位正電荷,核外有_________個電子。碳的一種同位素原子C-14,這種碳原子的原子核中有_________個質子和_________個中子
17.2016年6月,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宣布,合成新化學元素113號(Nh鉨)、115號(Mc饃)、117號(Ts 鈿)和118號(Og )。其中,“115號(Mc饃)”中115表示原子的__________數,Mc表示的微觀意義是__________。
18.如圖是菜豆和玉米種子的基本結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的相同點是:都有種皮和__________。不同點是菜豆種子子葉有2片,而玉米種子的子葉只有__________片。
(2)種子中將來發育成莖葉的是4、7__________。
(3)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5__________中,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10__________中。
19.水稻、玉米、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它們種子內的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__________內。
20.如圖所示的臺秤是稱量物體質量的工具。使用前,應先將臺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碼置于零刻度,先調節 使秤桿水平平衡,圖示中被稱量物體的質量是 kg。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3題,共20分)
21.膏桐又叫“麻風樹”,其成熟作物因富含“生物柴油”,被大面積推廣種植。學??茖W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探究溫度對膏桐種子萌發的影響,取出貯藏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完整的種子100粒,先在溫水中浸泡5分鐘,再用于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
溫度/℃ 15 20 25 30 35
種子萌發數量 0 70 86 90 73
(1)學習小組選取100粒種子的目的是 。
(2)根據實驗數據,小靈得出溫度30℃是膏桐種子萌發的最適宜的溫度。小溪認為不嚴謹,要得到最適宜的溫度還要再進行實驗,你認為接下來該如何實驗? 。
(3)學習小組同學在種子用于實驗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5分鐘,你認為這樣做的理由是?
。
22.在探究熱現象的實驗中,小明將質量相等的冰和石蠟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并放在一個裝有水的大燒杯中進行加熱,如圖甲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兩試管放在同一個裝有水的大燒杯中進行加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如圖乙可知,______(選填“A”或“B”)是冰,該物質在第4分鐘時的狀態為______,冰在熔化過程中_______增大 (選填“分子動能”成“分子勢能”),當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使燒杯中的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發現試管中的水始終不會沸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3.小楊是個愛動腦、愛動手的學生,課外時間喜歡做一些小實驗.在他學習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后,知道了種植馬鈴薯時,通常是將它的塊莖切成幾塊,每塊種薯上要保留一個芽眼,芽眼生出的幼芽生長發育成為一株馬鈴薯幼苗,沒有帶芽眼的馬鈴薯塊莖則不能發芽.
為了驗證該知識,小楊同學設計進行了下面實驗.請根據這一實驗分析回答問題.
①兩個盛有潮濕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編號為甲、乙.
②將挑選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若干,分成兩組,將有芽眼馬鈴薯塊莖種在甲花盆內,將沒有芽眼馬鈴薯塊莖種在乙花盆內.將兩花盆放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
(1)馬鈴薯的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________ .
(2)小楊同學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 .
(3)你認為他將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的目的是________ .
(4)小楊設置甲、乙兩花盆的目的是________
四、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計22分)
24.請仔細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沒有電,夏天無法用冰箱保鮮食物。一位科學老師發明了一種“沙漠冰箱”罐中罐(如圖所示)。它是由一個內罐和外罐組成,兩罐之間填上潮濕的沙子。如圖所示,使用時將食物和飲料放在內罐,罐口蓋上濕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并經常在兩罐間的沙子上灑些水,這樣就能起到保鮮作用。
材料二:①鐵:銀白色固體,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空氣中易生銹。②陶瓷:化學性質穩定,不活潑。對酸、堿、鹽具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導熱性低于金屬材料。
(1)經常在兩罐間的沙子上灑些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罐之間放潮濕的沙子比直接放水冷藏效果更好,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漠冰箱”內罐材料一般不用鐵而用陶瓷,從物質性質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科的爸爸用科學方法種植馬鈴薯喜獲豐收。小科想測量一下馬鈴薯的密度.他取了一些馬鈴薯切成小塊進行測量,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1)小科將馬鈴薯放入托盤前,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他應__________。
(2)分析計算馬鈴薯密度。
(3)若將圖乙與圖丙兩個步驟的順序對換,則所測密度將變__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節水型潔具逐漸進入百姓家庭.所謂節水型潔具,是指每沖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內的潔具.某家庭新安裝了一套耗水量為5L的節水潔具,而原有的潔具每次耗水量為9L.問:
(1)1000kg的水可供這套節水型潔具沖洗多少次?(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2)該家庭每月可節約用水多少千克?(設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計)
2025年科學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測試卷word版(1)有答案(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 【答案】C
【解析】【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詳解】A、酒精揮發是酒精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是物理變化,故錯誤;B、水變成水蒸氣是水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沒有新分子的生成,故是物理變化,故錯誤;C、火柴燃燒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是化學變化,故正確;D、石蠟熔化是石蠟由固態變為液態,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故是物理變化,故錯誤。故選C。
【點睛】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唯一標準是看是否有新物質的生成;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C
【解析】
【詳解】氨氣的化學式為NH3,由化學式可知,每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與3個氫原子構成的,觀察圖示可知,能表示氨分子的是C。故選C。
5. 【答案】D
6. 【答案】A
【解析】試題難度:一般;
相關考點:營養繁殖;
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良性狀的穩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生影響.因此將水蜜桃的枝條作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結果是接穗上只結水蜜桃.
故選:A
7. 【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B.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
C.根據1個布洛芬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布洛芬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8. 【答案】C
9. 【答案】A
【解析】【分析】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但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
【解答】細菌有細胞壁,而神經元、肌細胞、卵細胞都沒有細胞壁;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C
【解析】
【詳解】液態水在下落中變成雪花,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現象,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3.【答案】A
【解析】試題難度:較難;
相關考點:傳粉;自花傳粉與異花傳粉;植物受精過程;
綠色開花植物的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頭上,在柱頭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開始萌發,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過柱頭和花柱,到達子房,在花粉管萌發的過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進行有絲分裂并形成兩粒精子,花粉管通過珠孔進入胚珠內部后,頂端破裂,釋放出兩粒精子,其中一粒與卵細胞結合,另一粒與中央的兩個極核融合,完成雙受精過程.因此在柱頭上的①是花粉,在花柱中的與花粉相連的是花粉管,靠近珠孔處的⑤是卵細胞,胚珠中央是兩個④極核,③是珠被,②是子房壁,故綠色開花植物的受精是①中的精子和④結合的過程,
由圖可知,甲:圖中所示的傳粉方式為自花傳粉,甲正確;
乙:結構①中的精子與④兩個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將來發育成胚乳,乙錯誤;
丙:結構③是胚珠發育成種皮,丙錯誤;
?。号咧榘l育成種子,子房內的胚珠數決定種子數,胚珠內的細胞數和胚珠數不一樣,丁錯誤.
故選:A
14.【答案】C
15.【答案】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5題,共28分)
16.【答案】 6 , 6 , 8
17.【答案】質子 1個鏌(或Mc)原子
18.【答案】胚 1 胚芽 子葉 胚乳
19.【答案】胚乳
20.【答案】調零螺絲 2.2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3題,共20分)
21.【答案】(1)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2)在溫度30℃附近多取幾個值進行實驗,比較種子萌發數量
(3)低溫干燥條件下貯藏的種子含水量低且大多處于休眠狀態,溫水浸泡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軟化種皮有利于胚根、胚芽等突破種皮,喚醒種子休眠狀態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條件有自身條件和環境條件;自身條件是指種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過休眠期,環境條件是指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充足的水分。
(2)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只有一個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實驗。只有一個變量,這就是實驗中所要探究的問題,是可以改變的量。
【詳解】(1)種子數量太少有偶然性,因此,每組選取100粒種子的目的是排除個體差異,避免實驗的偶然性,使實驗數據更準確。
(2)根據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溫度30℃時膏桐種子的萌發數量最多。為了使實驗數據更準確,可以采取在溫度30℃附近多取幾個值進行實驗,比較種子萌發數量。
(3)種子貯藏在低溫干燥的條件下,這樣的種子含水量低且大多處于休眠狀態,學習小組同學在種子用于實驗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5分鐘,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軟化種皮有利于胚根、胚芽等突破種皮,喚醒種子休眠狀態,利于種子萌發。
22.【答案】(1).均勻加熱,保證冰和石蠟吸收的熱量相等
(2).A 固液共存 分子勢能 達到沸點,不能持續吸熱
【解析】(1)將兩試管放在同一個裝有水的大燒杯中進行加熱,目的有二,一是受熱均勻,二是可以保證兩種物質吸收的熱量相等;
(2)由如圖乙可知,A物質在0℃時,吸熱溫度不再升高,全部熔化為液體后,溫度再升高,所以A為晶體,即A是冰;
該物質在第4分鐘時,處在熔化過程中,有冰也有水,所以狀態為固液共存的狀態;
冰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所以分子動能是不變的,但分子勢能會增大;
當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使燒杯中的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發現試管中的水始終不會沸騰,是因為試管內外都為水,當外面的水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水溫也能達到沸點,但到沸點后不能繼續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即原因是:達到沸點,不能持續吸熱;
23.【答案】(1)無性生殖
(2)馬鈴薯塊發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響。
(3)控制變量
(4)形成對照實驗 
【解析】【考點】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答】:(1)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和克隆等.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人們經常將馬鈴薯的塊莖切成小塊來繁殖馬鈴薯.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營養繁殖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無性生殖的方式.
(2)假設是對問題肯定與否定的回答,根據問題“馬鈴薯沒有發芽是因為沒有芽眼嗎?”,可以假設:馬鈴薯塊發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響.
(3)對照實驗是唯一變量實驗,因此小剛將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的原因是控制變量(除變量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單一變量等).
(4)生物探究實驗一般都是對照實驗,小剛設置甲、乙兩花盆的目的是形成對照實驗.
故答案為:(1)無性生殖;(2)馬鈴薯塊發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響;(3)控制變量;(4)形成對照實驗.
【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生物探究實驗一般設計對照實驗,科學探究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四、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計22分)
24.【答案】(1)水蒸發吸熱
(2)潮濕的沙子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熱量吸收更多,冷藏效果更好。
(3)關鍵點:1.陶瓷化學性質穩定不活潑,而鐵容易生繡。
2.陶瓷導熱性比鐵差,
所以隔熱效果比鐵好。
25.【答案】(1)游碼歸零,使平螺母向右調直至指針指向中央刻度線(2分)
(2)解:ρ=m/V(1分)。=48.4g/20cm3(1分)=2.42g/cm3(1分)
(3)大(1分)放入水中后再測質量,質量會偏大,根據ρ=m/v可得v不變,m變大,密度變大(2分)
26.【答案】(1)V=5L=5×10-3米3 ρ水 =1.0×103kg/m3
   ?。恚溅阉觯?.0×103kg/m3×5×10-3米3=5kg
N=1000kg/5kg=200
(2)一個月節水體積V=(9L-5L)×10×30=1200L=1.2m3
m=ρ水?。觯?.0×103kg/m3×1.2m3=1.2×103kg
【解析】試題難度:較難;
相關考點:密度公式以及變形公式的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肇源县| 阿城市| 淮滨县| 玉溪市| 十堰市| 天津市| 铁岭县| 阆中市| 合江县| 丹凤县| 都匀市| 平塘县| 仁怀市| 湄潭县| 寿光市| 洪洞县| 玉屏| 开阳县| 桐乡市| 汉阴县| 江永县| 朝阳区| 大足县| 隆德县| 宁都县| 常宁市| 清原| 潞城市| 南平市| 大渡口区| 和硕县| 成安县| 泰州市| 壶关县| 凤山市| 海南省| 翁牛特旗| 泸水县| 海林市|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