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冊期末模擬卷(臺州市專用)科 學(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卷首語:同學們,展開智慧的翅膀,細心澆灌每一題,筆墨生花,收獲成長的喜悅!閱卷人 一、單選題(本大題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得分1.在一個島上只有草、羊和狼,狼一旦消失,羊的數量將會 ( )。A.不變 B.先減少,后增加C.先增加,后減少 D.以上都有可能2.在研究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蚯蚓對光照的選擇,所有蚯蚓一定都會在黑暗一端B.研究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境的選擇,所有蚯蚓一定會在潮濕的土壤中C.下雨天,我們可以看見很多蚯蚓,是因為下雨時蚯蚓喜歡明亮的環境D.這個實驗要反復多做幾次,并記錄下實驗中獲得的信息3.在兩個玻璃皿中分別鋪上一層干土壤和濕土壤,再各放3粒種子,這個實驗研究的是( )。A.種子發芽和土壤的關系 B.種子發芽與水分的關系C.種子發芽與種子數量的關系 D.種子發芽與陽光的關系4.在做食物鏈套筒游戲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肉食動物套住草食動物B.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肉食動物C.綠色植物是最細的紙筒D.最大的紙筒表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5.目前農業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是( )。A.噴灌 B.滴灌 C.漫灌 D.地下灌溉6.下列對地球上水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B.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陸地C.地球上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D.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7.與獨木舟相比,竹筏的缺點是( )。A.穩定性差 B.容易浸水 C.載重量小8.冬天,觸摸金屬扶手要比觸摸木質扶手冰涼許多,主要是因為( )。A.金屬扶手比木質扶手溫度低B.金屬扶手比木質扶手更光滑C.金屬扶手比木質扶手傳熱快9.蒸菜時,鍋蓋上的小孔中冒出許多“白氣”,這些“白氣”實際上是( )。A.空氣 B.水蒸氣 C.小水珠10. “樹→蟬→螳螂→黃雀”這條食物鏈中,圓圈里的箭頭表示的意思是( )。A.螳螂被蟬吃 B.蟬被螳螂吃 C.螳螂被黃雀吃11.小科組的小船通過了測試標準,但在測試過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駛路線飄忽不定。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通過了測試就可以,不用再改進小船了B.需要改進小船,可以給小船增加船舵C.可以通過將小船做得更寬的方法改進小船12.課堂上各小組設計制作并測試了竹筏,小明組的竹筏裝載的墊圈數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他們組 ( )。A.測試時將墊圈分布均勻 B.放墊圈時一個一個放C.測試時容器內的水比較多 D.使用的竹管沒有竹節13.用胡蘿卜制成四種不同船首形狀的獨木舟,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 )。A.方形船首 B.梯形船首C.尖形船首 D.不規則形狀船首14.給水加熱時(圓點為加熱點),下圖中熱在水中傳遞過程正確的是( )。A. B. C.15.下列關于熱量傳遞的說法正確的是( )。A.熱量必須通過物體間直接接觸才能傳遞B.熱量只能在一個物體內部進行傳遞C.熱量可以不通過物體的直接接觸進行傳遞D.熱量可以在兩個物體間隨意傳遞16.水沸騰之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變化是( )。A.不斷上升 B.開始下降 C.保持不變 D.先升后降17.如右圖所示,常溫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 a、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現小水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溫度升高,這是由于水蒸氣凝結吸熱形成的D.a燒杯中的冰塊融化過程中要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18.將裝有20℃冷水的試管放入裝有60℃熱水的燒杯中,用兩只溫度計分別測量試管中冷水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變化情況,下列現象可能發生的是 ( )。A.試管中冷水升高的溫度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B.試管中冷水溫度上升先快后慢C.一天后,冷水溫度保持在48℃19. 冬天,教室的窗戶上會出現一層白霧,這些白霧是( ) 。A.教室內的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B.窗外的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C.窗外的小水珠受熱變成的水蒸氣20.如圖所示,在黑點處加熱,能正確反映熱在水中傳遞過程的是( )A. B. C. D.21.水在加熱至沸騰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 )A.逐漸升高 B.逐漸下降C.先升高后不變 D.先升高再下降22.海洋工程作業船常吊裝大型金屬設備,就在原有金屬甲板上加裝了一層木板。此做法不能達到下列目的的是( )A.減小船的自重B.磨損后便于更換和修理C.減少金屬之間的摩擦噪音23.當科學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符合時,我們應當( )。A.修改結果,使之與假設相符B.修改實驗過程,使之與假設相符C.提出新的假設,重新實驗24.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船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下列有關船的發展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材料:天然材料→人造材料B.動力:風力→人力→發動機C.載重量:小→大25.下圖是南極海洋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生態系統的成分來看,海藻屬于制造者B.該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C.如果磷蝦大量死亡對海豹不會有影響閱卷人 二、實驗探究題(本大題3個小題,共50分)得分26.學習了“熱”單元,小科制作了一個保溫杯,想要得到較好的保溫效果,他對不同狀況的杯子進行了保溫效果測試,下面是保溫效果的實驗記錄:保溫效果實驗記錄表序號 杯子狀況 開 始 溫 度(℃) 10分鐘后的溫度(℃) 20分鐘后的溫度(℃)1 無蓋的杯子 95 65 502 加蓋的杯子 95 69 553 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73 624 加蓋、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81 745 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 95 85 80說明:杯子的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1)保溫實驗記錄表中可以看出,以上情況中保溫效果最好的是____。A.加蓋的杯子 B.外包毛巾的杯子C.加蓋、外包毛巾的杯子 D.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2)如果要研究杯子不同外包材料對保溫效果的影響,應選擇 號和 號;如果要研究杯子有無外包材料對保溫效果的影響,可以選擇 號和 號。(3)保溫杯能起到保溫的作用,是因為保溫杯____。A.能產生熱量 B.能加快杯子內外熱量的傳遞C.能減緩杯子內外熱量的傳遞 D.不讓杯子內外產生熱傳遞(4)在設計和制作保溫杯的過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設計也可以B.制作過程中使用工具應注意安全C.設計制作過程中要考慮成品的外觀D.制作過程中發現設計有不合理之處需完善27.造船項目小隊受到某校邀請參加科技節活動。要求制造出一艘能載重一個成人(重60千克)的小船,有一定的動力,并能在10米寬的水池中行駛。經過努力,最終團隊制作出如圖紙的小船。(1)在設計、制作小船時,小科團隊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①船體材料 ②動力系統 ③載重量 ④穩固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在設計小船時,為了方便計算船的大小,最適合畫設計圖的紙是( )。A.白紙 B.卡紙 C.方格紙 D.瓦楞紙(3)在繪制設計圖后,小組成員不斷完善設計圖,最后確定了設計方案。根據下面的表格,他們所需的費用為( )。材料名稱 價格 小船需要量硬紙板 4元/張 2張膠帶 1元/卷 4卷A.4元 B.8元 C.12元 D.17元(4)項目組根據設計圖制作出了小船的模型,為了測試模型的載重量,使用彈珠模擬成人,發現彈珠滾動影響平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 )。A.增大船艙體積 B.增加船舷高度C.對船艙分格 D.增加船的重量(5)解決上述問題后,項目組始終覺得船的穩定性不足,所以他們嘗試對船底進行改進,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做成“V”字形 B.做得厚度不均C.做得更狹窄 D.做得寬闊、平坦(6)測試時發現小船行駛過程中始終向左偏,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應給這艘小船裝上 。(7)觀察圖中的小船,你覺得這艘船還存在什么問題?針對你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寫在下表中。存在問題 改進方法28.設計和制作生態瓶學習了“生物與環境”單元的有趣內容后,小科設計并制作了一個漂亮的生態瓶,他把買來的五條小魚都放進了生態瓶中,沒過兩天,小科發現有兩條小魚就莫名其妙地死亡了,水也變渾濁了,請你幫助他分析原因:種類、數量生物 動物 金魚(5條)植物 金魚藻(2條)非生物 沙子、石頭、水(1)造成此生態瓶中的小魚出現死亡現象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 。A.小科生態瓶中小魚的數量太少了B.小科生態瓶中小魚的數量太多了C.小科生態瓶中放的植物太少了D.小科用的容器太小了(2)小科想要生態瓶中的生物良好地生長,最好選擇用的水是____ 。A.消毒水 B.自來水 C.涼開水 D.池塘水(3)右側是小科的生態瓶設計方案,你認為在他的方案中再加入 ____ ,可以有效減緩水變渾濁的情況。A.泥土 B.假山 C.螺螄 D.青蛙(4)在此生態瓶中,金魚藻主要可以為金魚的生活提供____ 。A.養料和食物 B.氧氣和食物C.二氧化碳和氧氣 D.二氧化碳和食物(5)為了讓生態瓶中的各種生物和諧地生活下去,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 。A.只放植物,不放動物B.金魚藻放的越多越好C.注意控制好動植物的數量和種類D.總是放在陰暗處(6)此生態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叫做____ 。A.群落 B.生態平衡 C.生態環境 D.生態系統(7)根據此生態瓶的整體情況分析,請幫小科寫出一點改進建議: 。答案解析部分1.C在一個島上只有草、羊和狼的情況下,狼一旦消失,羊的數量將會先增加后減少 。這是因為狼是羊的天敵,當狼被消滅后,羊的天敵減少,羊的數量會因為食物充足和天敵減少而迅速增加。然而,草的數量是有限的,當羊的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草會被吃光,導致羊的食物來源減少,最終羊的數量也會減少 。2.D在研究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環境,說法正確的是這個實驗要反復多做幾次,并記錄下實驗中獲得的信息。以便于我們得出正確的結論。3.B對比實驗每次只改變一個變量,此實驗中,改變的量是土壤的干燥程度,研究的是種子發芽與水分之間的關系。4.B選項A食物鏈反映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肉食動物吃草食動物,所以用肉食動物套住草食動物,故A正確;選項B用套筒游戲來理解食物鏈中生物的關系,綠色植物是食物鏈的起點,套筒最細,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所以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綠色植物,故B錯誤;選項C綠色植物是食物鏈的起點,套筒最細,故C正確;選項D用套筒游戲來理解食物鏈中生物的關系,位于食物鏈未端的紙筒越大,最大的紙筒表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故D正確。5.B農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將少量的水送到農作物的根部進行灌溉。它是目前現代農田最節水的灌溉施肥技術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廣。6.D選項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錯誤;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選項B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陸地,錯誤;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選項C地球上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錯誤;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要珍惜;選項D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水,正確。7.B獨木舟在水中不夠穩定,裝載的貨物也有限。與獨木舟相比,竹筏的缺點是容易浸水。竹筏存在貨物容易浸水的問題,可以給竹筏包裹層防水薄膜等材料,所以B符合題意。8.C冬天觸摸金屬扶手要比觸摸木質扶手冰涼許多,主要是因為金屬是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比木質扶手傳熱快。9.C這些“白氣”并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小水滴。當水被加熱時,水分會蒸發成為水蒸氣,但當這些水蒸氣接觸到較冷的鍋蓋或其他冷物體時,它們會迅速冷卻并凝結成小水滴,形成我們所看到的“白氣”。這一過程是一個液化現象,即物質從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 。10.B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是通過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連接起來的,表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食物鏈的寫法是從生產者開始,依次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等,中間用箭頭連接,箭頭的方向總是指向捕食者。因此,在“樹→蟬→螳螂→黃雀”這條食物鏈中,蟬捕食樹上的昆蟲。11.B小船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偏離方向,我們應該安裝船舵。船的行進方向由船舵方向決定,船舵是駕駛船的主要裝置,用來操縱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裝在船尾或船尾以下,當船舵水平運動時,船會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所以小科組的小船通過了測試標準,但在測試過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駛路線飄忽不定,這就需要改進小船,可以給小船增加船舵。12.A小明組的竹筏裝載的墊圈數量是全班最多的,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他們組放墊圈時一個一個放,且分布均勻。13.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跟物體的橫截面積有關,橫截面積越大,阻力越大;阻力還與跟物體的形狀有關,頭圓尾尖,流線型的物體在空氣中和液體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在水中行駛,會受到水的阻力。與方形船相比,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駛得快,尖形船首可以減小水對船的阻力。14.C根據對熱傳遞方向的認識,熱傳遞是一個從熱源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逐漸擴散的過程。C選項符合題意。15.CA.熱必須通過和物體的直接接觸才能傳遞,錯誤;熱輻射可以不通過介質來傳播;B.熱只能在一個物體內部進行傳遞,錯誤;熱可以在一個或多個物體進行傳播,只要有溫度差;C.熱可以不通過物體的直接接觸進行傳遞,正確;D.熱可以在兩個物體間隨意傳遞,錯誤;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16.C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溫度會保持在100攝氏度不變。如果停止加熱,水會停止沸騰。17.A如圖所示,常溫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a、b,一段時間后觀察。a杯中放的是冰塊,杯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裝的是熱水,杯內溫度高,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題意。18.A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將裝有20℃冷水的試管放入裝有60℃熱水的燒杯中,用兩只溫度計分別測量試管中冷水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變化情況,我們發現試管中冷水升高的溫度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因為熱水的熱量傳遞給了冷水,最終兩者溫度會相同,與室溫相同。故選A。19.A水在自然界中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水蒸氣是它的氣態形式,水是它的液態形式,冰是它的固態形式的。在一定溫度下,三種形態可以相互轉化。冬天,教室的窗戶上會出現一層白霧,這些白霧是教室內的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故選A。20.C水在加熱過程中,底部受熱,下發的水溫度升高,會向上翻騰,帶動上方的水往下,升高溫度,C選項正確。21.C水在被持續加熱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水逐漸變為沸騰的狀態,水開始翻滾,水面之上有大量白氣,水中有大量氣泡快速上升。停止加熱后,水停止沸騰,溫度逐漸降低,白氣逐漸減少。水在加熱至沸騰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先升高后不變,選項C表述正確,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2.A在海洋工程作業船上, 吊裝大型金屬設備時, 直接在金屬甲板上加裝一層木板,木板有重量,加裝木板后,船的自重增加了。23.C要尊重實驗事實,實事求是。24.B船的動力進化順序應為人力(劃槳)→風力(帆船)→發動機(蒸汽、柴油)。人力驅動早于風力,選項順序顛倒,故B表述錯誤。25.C生態系統中貯存于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系彼此聯系起來的結構,稱為食物鏈;生態系統中的營養關系是非常復雜的.由于一種生物常以多種生物為食,而同一種生物又常常被多種消費者取食,所以食物鏈相互交錯,這樣多條食物鏈相連就形成了食物網。海豹以企鵝為食,企鵝以鳀魚為食,磷蝦與鳀魚存在競爭關系,若磷蝦大量死亡,則,鳀魚數量會增加,會影響到海豹數量。26.(1)D(2)3;5;2;4(3)C(4)A(1)分析圖表可知,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蓋保溫效果最好,無蓋的杯子保溫效果最差。(2)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1、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2、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的不同對保溫效果的影響,應該選擇3號和5號,如果要研究有無外包材料對保溫效果的影響,應該選擇2號和4號。(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散熱慢,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熱的良導體,導熱快,散熱快。保溫杯能起到保溫的作用,是因為保溫杯是熱的不良導體,減緩了杯子內外的熱傳遞。(4)設計制作過程中全員參與、分工明確,設計要修修改改,討論后修改好最終才能夠確定方案;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效果,還要兼顧成本和外觀;設計制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作品。27.(1)D(2)C(3)C(4)C(5)D(6)船舵(7)存在問題 改進方法沒有動力系統; 紙不防水; 船的載重量太小了 增加動力系統,裝上小馬達,裝上風帆; 換成泡沫、塑料瓶等材料來制作; 把船做的大一些,增加船的體積增加船的底面積我們在制造小船時,不僅考慮船的材料、設計好草圖、小船的形狀,還需要考慮船的大小、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等因素。(1)設計制作小船時,需綜合考慮:①船體材料決定浮力與耐用性,需選密度小、防水的材料;②動力系統確保船能行駛,如電機、螺旋槳等;③載重量需滿足承載 60 千克成人,需通過船體體積計算浮力;④穩固性防止側翻,涉及船的寬度、重心設計。四者均為關鍵因素,缺一不可。(2)最適合畫設計圖的紙是方格紙。方格紙自帶等距網格,可直接依據格子比例繪制船體尺寸,便于量化長寬高,無需額外標注刻度;白紙無參照,卡紙和瓦楞紙質地較厚,不適合精細繪圖和尺寸計算;用方格紙設計時,能直觀體現比例關系,方便后續計算排水量、載重量等參數,符合 “方便計算船大小” 的需求。(3)根據表格,所需費用為4×2+1×4=12元,故選C。(4)為解決彈珠滾動影響平衡的問題,應對船艙分格。彈珠滾動會導致重心偏移,分格可將彈珠限制在獨立區域,避免滾動影響平衡;增大船艙體積和增加船舷高度主要影響浮力,與平衡無關;增加船的重量可能降低穩定性,且未直接解決滾動問題。分格是針對性方案,能有效固定彈珠位置,維持船體平衡。(5)可行的改進方法是做得寬闊、平坦。船底寬闊平坦可增大底部接觸面積,降低重心,使船體在水中更穩定,減少側翻風險;“V” 字形船底多見于破浪前進的船只,主要優化航行阻力,對穩定性提升有限;厚度不均和更狹窄會導致重心偏移或支撐面減小,反而降低穩定性。故D選項最能有效增強船的穩定性。(6)要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應給這艘小船裝上船舵。小船行駛向左偏,說明受力不均,需通過舵面調節水流方向來改變航行軌跡;船舵通過偏轉產生側向力,調整船體轉向,類似輪船原理:向左偏時,向右轉動船舵可使右側水流阻力增大,推動船身回正,從而糾正航向,實現方向控制。(7)觀察圖中的小船,我們發現這個小船存在的問題有:沒有動力系統,而且用硬紙板做的,也不能防水,只能載重1人,載重量有點小。我們相對的改進方法有:可以裝上小馬達或裝上風帆來提供動力,用泡沫或塑料瓶等防水材料來替代硬紙板,把船做的大一些,增加船的體積和底面積來增加載重量。(1)在設計、制作小船時需要考慮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等因素。故選D。(2)為了方便計算船的大小,最適合畫設計圖的紙是帶有格的紙,即方格紙。白紙、卡紙、瓦楞紙沒有格子,不好計算船的大小,故選C。(3)根據表格,所需費用為4×2+1×4=12元,故選C。(4)發現彈珠滾動影響平衡,我們可以將小船分割成多個船艙,這樣有利于限制彈珠的滾動,使船只行駛更穩定。增大船艙體積、增加船舷高度、增加船的重量不能很好地解決船只的穩定性,所以,為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對船艙分格,故選C。(5)我們還可以通過增加船只的底部面積和把船底做得寬闊、平坦來增加船只的穩定性,將船底做成“V”字形、做得厚度不均、做得更狹窄反而會使船只不穩定,故選D。(6)要想更好的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我們需要給小船安裝船舵,通過給小船增加船舵,可以使小船行駛路線更穩定。(7)觀察圖中的小船,我們發現這個小船存在的問題有:沒有動力系統,而且用硬紙板做的,也不能防水,只能載重1人,載重量有點小。我們相對的改進方法有:可以裝上小馬達或裝上風帆來提供動力,用泡沫或塑料瓶等防水材料來替代硬紙板,把船做的大一些,增加船的體積和底面積來增加載重量。28.(1)A(2)D(3)C(4)B(5)C(6)D(7)換空間更大一些的瓶子;減少魚的數量(1) 觀察表中數據,發現生態瓶中動物太多了,造成此生態瓶中的小魚出現死亡現象不可能的原因是生態瓶中的小魚數量太少。(2)要做一個生態瓶,最好是無污染的池塘水或河水,最好別是自來水,自來水中有消毒的化學藥品,不利于動物生長,冷卻的開水已經殺死了很多物質。(3)觀察表中數據,發現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分解者,在他的方案中再加入螺螄,可以有效減緩水變渾濁的情況。(4)在此生態瓶中,金魚藻主要可以為金魚的生活提供氧氣和食物。(5)為了讓生態瓶中的各種生物和諧地生活下去,做法正確的是注意控制好動植物的數量和種類,把生態瓶放在能夠照射到陽光的地方。(6)此生態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叫做生態系統。(7)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動物(金魚)較多,要想讓生態瓶內生物存活時間長,可以增大生物活動空間,減少魚的數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