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N-14 O-16 Na-23 V-51 Fe-56 Cu-64一、單選題(每題 3 分,共 42 分)1.丙烷和甲醇均為燃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丙烷和甲醇都可來自石油的干餾 B.丙烷甲醇燃燒時化學能只轉化為光能C.丙烷燃燒的熱效應就是其燃燒熱 D.甲醇完全燃燒產物對環境無污染2.下列物質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KOHK++OH- B.Al(OH)3=Al3++3OH-C.MgCl2=Mg2++Cl2- D.NaHSO4=Na++H++3.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圖①操作可除去溴水中的溴單質B.圖②操作用于分離飽和碳酸鈉溶液和乙酸乙酯,將分層的液體依次從下口放出C.圖③裝置進行鐵與水蒸氣的反應,點燃肥皂泡檢驗氫氣D.圖④裝置用于蒸餾、收集低沸點成分,冷凝水應該從 a口進b口出4.下列涉及有機物的性質的說法錯誤的是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發生加成反應B.乙醇在紅熱銅絲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C.黃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成乙酸D.能與苯、纖維素等發生反應,常用濃硫酸作催化劑5.、、、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基態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B.基態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C.四種元素的常見單質晶體類型共有3種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間能發生反應6.下列變化中,由加成反應引起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苯在一定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的作用下和氫氣反應,生成環己烷C.一定條件下,苯滴入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狀物生成D.由電石制乙炔7.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10mol COCl2,發生反應COCl2(g)Cl2(g)+CO(g),經過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得的部分數據見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t/s 0 2 4 6 8n(Cl2)/mol 0 0.030 0.039 0.040 0.040A.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約為1.33×10 2B.反應在前2s的平均速率υ(CO)=0.015 mol·L 1·s 1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若新平衡時c(Cl2)=0.038 mol·L 1,則反應的 H<0D.其他條件不變,選用高效催化劑,COCl2的平衡轉化率將增大8.科學家合成出了一種新化合物(如圖所示),其中W、X、Y、Z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X核外電子數的一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堿性B.元素非金屬性的順序為X>Y>ZC.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強酸D.該新化合物中Y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9.如圖,b為標準氫電極,可發生還原反應()或氧化反應(),a、c分別為AgCl/Ag、AgI/Ag電極。實驗發現:1與2相連a電極質量減小,2與3相連c電極質量增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1與2相連,鹽橋1中陰離子向b電極移動B.圖中2與3相連,b極電極反應式為C.圖中1與3相連,電池反應為D.圖中1與2、2與3相連,兩個原電池裝置中,電勢較低的一極均為b電極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已知反應CH4(g)+2O2(g)→CO2(g)+2H2O(1) 其△S>0B.對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C.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D.在高溫條件下,C能置換出SiO2中的Si,說明C的氧化性強于Si11.芹菜素(結構如圖)可以抑制致癌物質的致癌活性。下列關于芹菜素敘述正確的是A.分子中含有5種不同的官能團B.1mol該物質充分燃燒消耗15molO2C.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即證明其結構中一定存在碳碳雙鍵D.該物質與足量H2、溴水反應,消耗兩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812.利用N2→NH3→NO→NO2→HNO3這一過程制備HNO3,有關上述各物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上述轉化過程中某些氣體會發生顏色變化B.可利用Cu與硝酸的反應,將N元素轉化為NO或NO2C.為使上述各步驟依次發生,必須向每個步驟中提供氧化劑D.實驗室中可以利用Ca(OH)2固體與NH4Cl固體混合加熱制備NH313.如圖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 B.其二氯代物有三種C.它與互為同系物 D.它與苯乙烯()互為同分異構體14.常溫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某醋酸溶液的pH=a,將此溶液稀釋1倍后,溶液的pH=b,則a>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無色,則此時溶液的pH<7C.將pH=5的鹽酸加水稀釋1000倍,稀釋后鹽酸的pH=8.0D.若1 mL pH=1的鹽酸與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則NaOH溶液的pH=11二、非選擇題(共 4 個大題,除標注外每空 2 分,共 58 分)15.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常用于腸鏡檢查前的腸道清潔準備。下圖是以具有芳香氣味的有機物A為原料制取聚乙二醇的過程(部分產物已略去)。烴C中碳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6:1,是同系物中最簡單的物質;E不能發生銀鏡反應。已知:請回答:(1)B中的官能團名稱是 。(2)D的結構簡式是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都可以反應得到B,反應②中的Br2可以是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工業上獲得C的主要方法是催化裂化C. 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D.反應④的反應類型為加聚反應16.化合物(H)主要用于治療炎癥反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分子藥物,其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已知:CH3CH2COOHCH3CH3。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A的化學名稱為 (用系統命名法),物質D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為 。(2)物質E的結構簡式為 ,G→H的反應類型為 ,區分物質G和H所用的試劑是 。(3)物質F還可以與苯乙酸反應合成物質I(),Ⅰ進一步反應生成物質G,則物質F合成物質Ⅰ的方程式為 。(4)M的分子式比物質C少一個CH2,則滿足下列條件的M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①能發生銀鏡反應,但不能發生水解反應②1mol同分異構體最多能與3molNaOH反應(5)參照上述信息,寫出以對苯二甲醇和對苯二乙酸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17.鉬酸鋰的外觀為白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難溶于有機溶劑,用于電極材料、金屬陶瓷的制作。工業上以某精選釘礦(主要含,還含有少量)為原料制備,其工藝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酸浸、氧化”過程中,要將鉬礦粉碎過篩,其目的是 。(2)“濾液1”含有的離子主要有、、、,“酸浸、氧化”過程中,與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洗滌、干燥”步驟中要判斷洗滌是否完成,可通過檢測洗出液中是否存在來判斷,檢測的方法是 。(4)“氧化、灼燒”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 。(5)“酸化沉鉬”時,溶液pH和反應時間對鉬酸的析出有很大影響,根據圖中數據判斷最佳的“酸化沉鉬”條件:pH為 、反應時間為 min。(6)已知LiOH為一元強堿,則“堿溶”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7)鉬酸鉛難溶于水,其,常用作鉬的質量檢定。在溶液中,加入溶液,使恰好沉淀完全,即,則 (忽略混合時溶液體積的變化)。18.2020年世界環境日的宣傳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防治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等是世界各國保護環境的最重要課題。(1)將、催化重整為可用的化學品,對改善環境意義重大。①某科研團隊利用三元催化劑在850℃下“超干重整”和。已知:反應Ⅰ.反應Ⅱ.則反應Ⅲ. 。②在體積為1L的剛性容器中進行“合成氣催化重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當投料比時,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T),初始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壓強p1 (填“>”“<”或“=”,下同)2MPa;當溫度為T3、壓強為p1時,a點時的υ(逆) υ(正);起始時向容器中加入1mol和1mol,在溫度為、初始壓強為2MPa時反應,該反應的K= 。(2)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研究氮氧化物的反應機理更有助于消除大氣污染。①NH3催化還原NO是重要的煙氣脫硝技術,研究發現在以Fe2O3為主的催化劑上可能發生的反應過程如下圖。寫出脫硝過程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催化氧化法去除NO是在一定條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其反應原理為。不同溫度條件下,為2:1時,得到NO脫除率曲線如下圖所示。脫除NO的最佳溫度是 。在溫度超過1000℃時NO脫除率驟然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③NO氧化反應:分兩步進行,反應Ⅰ.,反應Ⅱ.,其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圖。其中決定NO氧化反應速率的步驟是反應 (填“Ⅰ”或“Ⅱ”)。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A C B A C D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B C C D15. 羥基 CH2BrCH2Br +H2OHOCH2CH2OH A16.(1) 5-甲基-1,3-苯二酚 醚鍵、羧基(2) 取代反應 溶液(3)(4)16(5)17.(1)選取粒徑小的礦石,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充分(2)(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沒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洗滌干凈(4)(5) 40 1.5(6)(7)18. < < 4 900℃ 催化劑失去活性 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