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下圖是吉林省長春市某學校小紅,3月20日(春分)的清晨走進學校的照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時小紅的影子朝向( )A.東南 B.西北 C.東北 D.西南2.細心的小紅發現,一天中自己的影子長短在不斷變化。與產生該現象原因相同的是( )A.家鄉一年中有四季的變化B.我國北方的樓間距一般都大于南方的樓間距C.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D.長春的學生早讀時美國紐約的學生在吃晚飯3.這天以后的兩個月,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動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向北運動 B.位于北半球,向南運動C.位于南半球,向北運動 D.位于南半球,向南運動比較法是學習地理常用的方法。下圖示意巴西人口分布和澳大利亞人口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符合兩國共同特征的是( )A.均位于南美洲 B.均瀕臨大西洋 C.東南部城市多 D.礦產資源短缺5.巴西北部和澳大利亞中西部人口稀疏,主要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A.巴西北部——氣溫低 B.澳大利亞中西部——氣候濕熱C.巴西北部——海拔高 D.澳大利亞中西部——氣候干燥世界最大冰山威德爾海冰山(代號“A23a”),在南極洲威德爾海底“擱淺”約30年后,正加速漂離南極海域,科學家預測這座冰山脫落很可能屬于自然變化過程,但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確也在加快南極冰蓋的流失速度。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A23a”冰山所在的南極地區( )A.有“冰雪高原”之稱 B.自然特征是濕冷和烈風C.礦產資源匱乏 D.每年7—9月份是暖季7.從全球背景看,“A23a”冰山加速漂離南極海域的主要原因( )A.全球氣候變暖 B.科學考察增多 C.南極風力強勁 D.南極海域擴大8.試推測能夠減緩“A23a”冰山漂移速度的措施有( )①綠色低碳出行②發展極地旅游③開發清潔能源④植樹種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表為“某城市5月30日—6月2日天氣狀況表”。完成下面小題。日期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天氣狀況 19-22℃ 19-25℃ 16-28℃ 17-27℃空氣質量狀況 優 良 良 輕度9.6月1日的天氣狀況是( )A.陰19-25℃ B.陰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6-28℃10.這幾日,空氣質量狀況最優的是(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1日 D.6月2日11.空氣質量與我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氣質量的是( )A.砍伐樹木開荒種地 B.禁止燃放煙花爆竹C.焚燒秸稈用來肥田 D.鼓勵開私家車出行2024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的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明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人口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中國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圖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政策的動態調整示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1980年我國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為了( )A.解決人口分布不均問題 B.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C.遏制人口增長過快勢頭 D.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13.除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針對我國目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還應采取的措施有( )A.健全養老保障體系 B.鼓勵人口流入大城市C.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D.鼓勵人口向海外遷移西成高鐵,從西安出發,穿過秦嶺,抵達成都,沿途可看到地形區的變化。下圖為西成高鐵站點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西成高鐵起止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A.陜、甘 B.陜、川 C.晉、川 D.晉、渝15.沿西成高鐵,從西安到成都,經過的地形區有(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云貴高原、黃土高原C.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D.黃土高原、四川盆地16.從地形角度分析,西成鐵路施工難度最大的路段可能是( )A.江油——成都段 B.西安北——漢中段C.漢中—劍門關段 D.劍門關——江油段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以下簡稱“南繁基地”)位于海南省,是我國最大的國家級育種基地,以全年育種次數多而被稱為“育種加速器”。事實上,當我們端起一碗白米飯,這些稻米的種子多半來自南繁基地。據圖,完成下面小題。17.從地理視角看,三亞“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最大的優勢是(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勞動力多,科技發達C.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D.瀕臨東海,交通便利18.南繁育種基地加快繁育海水稻研究,是基于我國土地資源( )①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②土地利用類型不齊全 ③耕地比重大 ④鹽堿地及灘涂面積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下圖為某地區示意圖,這里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走廊,現如今是西部大開發的熱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9.該地區鐵路線( )①分布在盆地邊緣②分布在沙漠內部③呈環狀分布④沿綠洲分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該地區大量油氣資源輸往東部地區,有利于東部地區( )①緩解能源緊張②促進經濟發展③礦產資源開發④優化能源結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解答題21.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古村落及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這里的古牌坊、古民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古村落周邊有三處觀景臺,分別位于①、②、③處,其中有兩處所在的山體部位名稱相同,其名稱是 。三處觀景臺中能看到古村落全貌的是 。(2)游客發現A、B兩河一清一渾。據圖中信息推斷,其中較渾濁的是 河,你的判斷理由是 。(3)古橋海拔155米,古橋與乙山峰之間的相對高度最高不超過 米。(4)甲乙兩山峰之間有一條觀光索道,觀光纜車沿索道上行時的行進方向是 。(5)請為該古村落的保護提一條建議。22.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地交通要沖,也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下圖為埃及位置圖及氣候資料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沙漠中的綠色走廊】尼羅河是哺育埃及人民的“生命之河”,尼羅河水滋潤著兩岸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地,形成了浩瀚沙漠中的一條“綠色長廊”。(1)埃及分布最廣的礦產資源是 。(2)據圖判斷尼羅河的大致流向為 。(3)埃及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如此分布的有利條件是 。【太陽能的肥沃新土】作為北非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最積極的國家之一,埃及正致力于將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轉變為助力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清潔電力。埃及政府還邀請中國高科技企業積極參與到當地光伏產業園建設,埃及光伏產業正借助國際合作的力量不斷加快發展的步伐。(4)從氣候條件來說,埃及 ,太陽能資源豐富;從社會經濟條件來說,埃及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助力光伏產業的發展。【遷都迎來新發展】埃及原首都開羅擁有2100多萬人口,占埃及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非洲最大的都市,交通擁堵,失業人口多,城市基礎設施不堪重負。2021年12月起埃及正式開始“遷都”。新首都位于開羅以東45千米的沙漠中,耗資450億美元,可容納650萬人,被設計為高科技“智慧城市”。(5)埃及遷都前,人口 的壓力產生了哪些社會問題? 。23.讀東北地區的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5年2月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火熱舉辦。在這場冰雪盛會上,首次亮相的5G-A技術成為賽事科技亮點,東北地區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也為發展冰雪旅游創造了條件,尤其自2023年起,哈爾濱的冰雪旅游火出了圈。圖1為東北地區雪期及雪厚示意圖,圖2為東北地區地形圖,圖3為東北地區積雪景觀圖。(1)讀圖1,總結東北地區雪期及雪厚由南向北的變化規律是 。(2)哈爾濱亞冬會首次亮相的5G-A技術屬于 產業。(3)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梢?,發展冰雪產業給當地 。(4)圖2中①山脈是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①地農業應發展 業。②山脈東側年降水量多于西側的主要原因是 。(5)哈爾濱“雪鄉”景區榮獲“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稱,該地雪期長達7個多月,主要原因是 。(6)東北地區房屋具有屋頂斜、墻厚、北面窗小的特征,簡答其與哪些自然要素有直接關系。24.小軍同學參加某中學組織的研學旅行,與同學們一起完成了水土流失實驗。讀圖1研學路線示意圖和圖2模擬水土流失實驗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軍出發前對研學路線做了詳細研究,讀圖1,幫助他完善研學攻略。①A地腳踏 (土壤類型)地,遙望林海茫茫;②B地住 (傳統民居),感受草原遼闊:③C地騎 (“沙漠之舟”),欣賞大漠風光。(2)下列地理分界線大致與圖1中D山脈吻合的是( )①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線③內流區與外流區分界線④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⑤牧區與農耕區的分界線⑥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⑤(3)在E地區,老師組織大家做了三組對比實驗探討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如圖2所示。①以上三組實驗中,實驗 (填數字)體現了降水強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②從剩余兩組實驗中選擇一組,再根據實驗結果寫出一條治理E地區水土流失的措施。實驗 采取的措施: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中考第三次模擬地理試題》參考答案1.B 2.D 3.A4.C 5.D6.A 7.A 8.C9.D 10.A 11.B12.C 13.A14.B 15.D 16.C17.C 18.D19.C 20.D21.(1) 山脊 ③(2) B B河上游等高線較密集,坡度較陡;植被較稀疏;水土流失較嚴重,河水較渾濁(3)645(4)自東南向西北(5)禁止游客亂刻亂畫;不亂扔垃圾;及時維修(修舊如新);不過度商業開發(其它答案意思合理即可)22.(1)石油(2)自南向北(3) 尼羅河沿岸 水源充足(4)晴天多,光照充足(5) 增長(過多) 交通擁堵、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等23.(1)從南向北降雪開始的日期越來越早,結束的日期逐漸變晚(雪期逐漸增長);積雪厚度越來越厚(2)高新技術(3)帶動經濟的發展(或增加就業機會)(只要符合題意即可)(4) 大興安嶺 林 東側屬于山地的迎風坡,西面屬于背風坡(5)所處緯度高,氣溫低(6)降水、氣溫、風24.(1) 黑土 蒙古包 駱駝(2)A(3) 1 2或者3 實驗2措施:植樹種草,恢復植被,提高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減少水土流失(實驗3措施:陡坡植樹種草,緩坡修梯田,溝底打壩淤泥,坡角修擋土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