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預習 七上第一章 第2節 科學測量2-溫度與常用儀器 舉一反三(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預習 七上第一章 第2節 科學測量2-溫度與常用儀器 舉一反三(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4節 科學測量2-溫度與常用儀器
考點一、溫度的測量
(一)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
(二)溫度計
(1)原理: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以水銀溫度計為例,當溫度計玻璃泡內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受冷時,水銀柱會下降,觀察液柱的長短變化就可以知道溫度的高低。這里采用轉換的科學思想,溫度的變化通過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體現。
(2)構造: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個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裝有適量的水銀或酒精,外殼上刻有刻度。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學思想,內徑越細,溫度變化越明顯。
(三)溫度的單位:攝氏度( ℃ )
溫度的單位“攝氏度”不能分開讀,例如20攝氏度不能讀作“攝氏20度”,而應讀作“20攝氏度”;單位符號書寫時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圓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開或者放錯位置。零攝氏度以下,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
(四)溫度計的刻度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部大氣壓不變,在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
(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使用溫度計前的幾點注意
①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指最高待測物體的溫度超出這一范圍,使用溫度計之前要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并判斷是否適合測待測物體的溫度。
②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溫度計的準確程度。一般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1攝氏度,所以準確度不高,體溫計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準確度較高。使用溫度計前要認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準確讀數。
(2)使用溫度計測溫度時的正確方法:選對、放對、讀對、記對。
玻璃泡碰到杯壁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 玻璃泡碰到杯底
典例1:(2024七上·衢州期末)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同學們嘗試自制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為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瓶中裝的是空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長度忽略不計)。
(1)將雙手搓熱捂住瓶子,發現液柱不動,原因可能是   ;
(2)將此裝置改進后放在室內,當溫度升高時,液柱向   移動(填“左”或“右”)。
(3)使用過程中發現玻璃管內液柱移動不明顯,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是   ;
(4)在1標準大氣壓下,小科把自制的液體溫度計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將液柱到達的位置分別標為A和B,將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為   ℃。
變式1:(2024七上·西湖期末)如圖所示為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的刻度值應該小于A點的刻度值
B.如果B點為室溫刻度值,則A點可能為0
C.液柱上升,表明氣體縮小,此時氣溫上升
D.液柱下降,表明液體縮小,此時氣溫下降
變式2:小舟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分別進行了三次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正確的操作是   。 圖乙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其中冰的溫度是   。其中水的溫度是   ℃。
變式3:(2024七上·仙居期末)以下為某校學生進行“溫度計發展史”的項目化學習的部分片段,通過查閱資料整理了溫度計發展史,請完成下列問題:
(1)氣體溫度計:一根一端帶玻璃泡的細玻璃管,另一端豎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質量的空氣。根據管中水柱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環境相應的溫度。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管中水柱液面將   (選填“上升”或者“下降”)
(2)液體溫度計:如圖甲是小科制作的一個簡易液體溫度計。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3)固體溫度計:在相同的受熱條件下,將兩個形狀、厚度相同的銅片和鐵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雙金屬片溫度計。當氣溫升高時,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的B側。由此可推測,銅與鐵的膨脹程度相比較,   膨脹程度大(選填“銅片”“鐵片”或“無法確定”)。
考點二、體溫計
①有較大的玻璃泡,溫度的微小變就能使水銀柱長度顯著變化。(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測量范圍為35攝氏度--42攝氏度)
②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彎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收縮,水銀柱斷開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內的水銀柱不能自動落回到35攝氏度以下,測量前要用手捏緊體溫計的上部,用力甩幾下,使體溫計內的水銀柱回落到35攝氏度以下)
典例1: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1714年,德國人華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的性質來指示溫度。
(2)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體溫計中的哪個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   (填序號)。圖中體溫計讀數為   ℃。
(3)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用電子體溫計等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 (可多選)。
A.水銀中毒對人體的傷害很大 B.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
C.水銀體溫計測量比較準確 D.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變式1:(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體溫計水銀面指在37.5℃上,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生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一次為37.5℃,第二次為38.5℃,第三次為38.5℃則(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確
B.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一定錯誤
C.只有第一、三次正確
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變式2:體溫計是利用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小科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如圖甲,此時小科的體溫為    ℃。由于一時疏忽,忘記甩一下就直接測量小軍的體溫,結果如圖乙所示   (填“準確”或“不準確”)。
變式3:小科在甩體溫計時甩錯了方向,將水銀柱甩到了右邊,如圖所示。好奇的小科想,此時將體溫計放入溫度為多高的水中,左側水銀柱會伸長,為此小科進行了相關實驗。
(1)由于體溫計構造特殊,測量時示數   。(選填“只升不降”或“能升能降”)。
(2)小科猜想,若將右側水銀柱向左移至與左側水銀柱相連,此時示數為t,則當溫度高于t時,左側水銀柱就會伸長。于是小科通過測量,發現右側水銀柱比中間空白處長0.8℃的刻度長度。則t=   ℃。
(3)若要檢驗小科猜想,應將體溫計放入哪個溫度范圍內的水中實驗最合適_ 。
A.35℃~37.8℃ B.37.8℃~42℃ C.42℃~ 100℃
考點三、科學實驗室
1.科學實驗室
科學研究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實驗室是進 行科學研究與實驗的場所。 一般有存放儀器的儀器室 (實驗準備室)和供學生做實驗用的大間實驗室(實驗操作室)。實驗室中有大量可用于實驗的儀器和試劑。 由于研究對象不同,實驗室的設備和布置等也會有很 大的不同。
2.實驗儀器和試劑的存放原則
(1)實驗儀器和試劑的存放地點必須符合環境要求 (如溫度、濕度、光照與通風情況等)和安全要求。
(2)儀器的存放:儀器被存放在實驗儀器柜內,并按 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擺放,特殊的具有危險性的試劑或器 材需要按其規定要求存放于規定位置。
(3)試劑的存放:試劑要做到分開存放、取用方便、注 意安全、保證質量。
3.常見的實驗器材和用途
實驗器材及名稱 用途 實驗器材及名稱 用途
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 燒杯:用于盛放藥品、配制溶液和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放大鏡:觀察物體并將物體放大 分子模型:直觀地展示分子的結構
電流表:測量電流大小 電壓表:測量電壓大小
顯微鏡:觀察肉眼看不見微小物體 秒表:測量時間
試管:可直接加熱,用于少量試劑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
滴管:取少量液體 試管架:擺放試管
蒸發皿:可直接加熱,用于少量液體的蒸發、濃縮和結晶 試管夾:夾持試管
玻璃棒:①攪拌;②過濾液體時引流;③蘸取少量固體,液體 鐵架臺:固定和夾持各種儀器
量筒,量杯:度量液體體積 酒精燈;實驗室的熱源,常用于加熱物體
廣口瓶用于盛放固體藥品,細口瓶用于盛放液體藥品 集氣瓶:用于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用于有關氣體的化學反應容器
常見的實驗器材和用途
(1)石棉網是一種使被加熱器皿均勻受熱的儀器。火焰長時間集中在容器的某個地方,最終會使容器炸裂。用了石棉網,火焰的熱量會分散到容器的其他部分,長時間加熱容器也不會炸裂。
(2)燒瓶分平底燒瓶和圓底燒瓶等,不可直接加熱,用于反應物較多的反應容器,在加熱時間較長時使用。
實驗室的器材通常根據用途分類擺放。
a.能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b.不能直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
c.不能加熱的儀器:集氣瓶、水槽、漏斗、量筒。
d.用于稱量和量取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筒(或量杯)。膠頭滴管。
e.用于取藥品的儀器:藥匙、鑷子
f.用于夾持或支撐的儀器:試管夾、鐵架臺(帶鐵夾或鐵圈)、坩堝鉗。
g.加熱常用的儀器:酒精燈、電爐、酒精噴燈。
燒杯常用作較多量試劑的反應容器或用于物質的溶解、溶液的配制和稀釋等;燒杯上通常有刻度,但不精確,不能用來測量液體的體積。藥匙用于取少量固體藥品。
4 . 科 學 實 驗 室 的 安 全 守 則
(1)實驗時,有時會用到電源、明火、各種化學試劑 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們沒有按實驗室規則進行 操作或操作不當,就可能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因此,我們 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安全守則,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2)科學實驗室規則
① 進實驗室:腳步要輕,說話低聲。
② 實驗前:預習內容,了解目的,明確步驟。
③實驗時:檢查用品,聽從指揮,愛護儀器,節約藥品,細心觀察,準確記錄,注意安全,保持整潔。
④ 實驗后:回收廢物,洗凈儀器,擺好用品,注意環保; 根據原始記錄,寫好實驗報告。
⑤出實驗室:擺好凳子,檢查水電是否關閉。
(3)實驗室內常見的危險警告標志
當心火災 當心腐蝕 當心中毒 當心爆炸
當心高溫表面 當心電離輻射 當心觸電 當心激光
(4)實驗室意外事故處理
如果在實驗室發生了意外事故,如皮膚燙傷、被化學 試劑灼傷、割傷等,應立即報告教師,并保持鎮定,也可采 用下列方法進行處理。
① 燒傷或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
② 被化學試劑灼傷:用緩緩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
③ 酒精燈失火:用沙子或濕抹布蓋滅,不能用水潑滅。
酒精燈傾斜易使酒精流出引起失火。
④吸入有毒氣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并請醫 生 處 理 。
⑤ 發生嚴重火災:立即有序撤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
拓 展
(1)泡沫滅火器:裝有硫酸鋁 和碳酸氫鈉溶液,能噴出二氧化 碳和泡沫,適用于油類滅火。
(2)二氧化碳滅火器:裝有液 態二氧化碳,適用于撲滅電氣設 備、小范圍油類及忌水的化學物 品的失火。
(3)干粉滅火器:裝有干粉滅 火劑,適用于撲滅油類、可燃性氣 體、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和遇水易 燃的物品的初期火災。
典例1:
變式1:(2023七上·越城月考)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它的標簽上應貼上(  )
A. B. C. D.
變式2:(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請用圖中儀器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可用來被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可用作液體反應的儀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體時要用到   。
變式3:(2023七上·柯橋)掌握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更好開展學習和研究。現有下列儀器可供選擇,回答下列問題(選填字母)。
(1)用于加速溶解,引流,蘸取液體等的儀器是   。
(2)用于收集或貯存氣體的儀器是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藥品的儀器是   。
(4)可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的儀器是   。
1.(2024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滴加液體 B.往試管加入固體 C.傾倒液體 D.加熱液體
2.(2024七上·拱墅期末)下列關于實驗的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3.有一支用過后未甩的體溫計,其示數為39℃。用這支體溫計先后去測兩個體溫分別是38℃和40℃的病人的體溫,體溫計顯示的示數分別是(  )
A.38℃,39 ℃ B.39℃,40℃ C.38℃,40℃ D.39 ℃,39 ℃
4.(2023七上·義烏期末)小俊在使用水銀體溫計給同學測量體溫,在給甲同學測量前他看了讀數為 37℃ ,直接給 甲同學測量結束后是 37℃ ,甩了之后給乙同學測量溫度為 37℃ ,然后直接給丙同學測量的 溫度為 37.5℃ ,測量的體溫準確的是 (  )
A.甲 乙 丙 B.甲 丙 C.甲 乙 D.乙 丙
5.(2023七上·柯橋)對以下科學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寬度為10cm
B.洗澡時的水溫度接近70℃
C.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為20m3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5min
6.(2024七上·衢州期末)如圖甲所示的指針式寒暑表,它是利用金屬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以雙金屬片做為感溫元件,用來控制指針。如圖乙所示的雙金屬片是把銅片和鐵片鉚在一起,銅片在下面,鐵片在上面,當用酒精燈加熱后,雙金屬片就向鐵片一邊彎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鐵片的膨脹程度比銅片大 B.銅片的膨脹程度比鐵片大
C.鐵片的膨脹程度與銅片相同 D.受冷時,仍向鐵片一邊彎曲
7.(2023七上·諸暨月考)下列實驗數據合理的是(  )
①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書本的寬度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試管中加熱8毫升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食鹽水; ④用普通溫度計測得某液體的溫度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鹽水
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
8.(2024七上·金華月考)小麗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她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做了一個記號A,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做好記號B,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是40cm。然后她用此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B點10cm,則這杯水的溫度是(  )
A.75℃ B.55℃ C.35℃ D.25℃
9.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用它測量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4 ℃。當冰熔化后,水的溫度升高到某一數值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溫度相等;讓水溫再升高 10℃,而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 9℃。 那么當用此溫度計去測量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變為(  )
A.92℃ B.94 ℃ C.96 ℃ D.98 ℃
10. 北方的冬天天氣比較寒冷,房間內一般都要安裝暖氣片供暖。在房間暖氣片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房間內的平衡溫度將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研究表明,房間內暖氣片和房間內的溫差與房間內外的溫差之比保持不變。 當外界溫度為-23℃時,房間內的溫度長時間保持13℃不變;當外界溫度為-18℃時,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16℃不變,則房間內暖氣片的溫度應為   ℃。當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 25 ℃不變時,外界溫度為   ℃。
11. 有一支溫度計,所標量程是-10~110℃,刻度是均勻的,但嚴重不準確。 校驗時發現:在標準大氣壓下,當將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為6℃,而將其插入 100℃的沸水中時,示數是86℃。 若用它測得室溫為 20℃,那么實際溫度應為   ;該溫度計的實際量程是   。
12.(2024七上·南潯期末)根據用途,將下列各儀器名稱前的字母序號填在相應位置。
A.試管夾 B.錐形管 C.燃燒匙
D.廣口瓶 E.試管刷 F.石棉網
(1)用來夾試管的工具是   。
(2)貯存固體藥品的儀器   。
13.(2023七上·諸暨月考)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現有下列儀器可供選擇,回答下列問題。
(1)用來加熱的儀器是   。
(2)量取50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
(3)少量藥品的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加熱的是   。
(4)用于攪拌、引流的儀器是    。
14.(2023七上·越城月考)用恰當的儀器名稱填空。
(1)取用少量固體粉末的是   ,取用少量液體的是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
(3)經常用來配制溶液和作為較多量的試劑的反應容器是   ,在操作時, 經常會用   來進行攪拌。
15.(2023七上·臨海期末)伽利略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計——伽利略溫度計。小海查找了有關伽利略溫度計的資料后,自制了如圖的測溫裝置。小塑料瓶內充滿了空氣,水槽中的液體為紅墨水,吸管通過一個橡膠塞與小塑料瓶連通,吸管的下端豎直插在紅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記為h。小海分別測出了不同溫度下的高度h。
(1)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
(2)若該測溫裝置上A點所對應的溫度為15℃,則B點對應的溫度應   (填“大于”或”小于”)15℃。
(3)若想提高該測溫裝置的精確度,可采用的改進措施有   。
16. 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空氣溫度計,如圖所示,一個細長頸的球形瓶倒插在裝有紅色液體的容器中,細管中的紅色液面清晰可見。
(1)伽利略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是利用   。
(2)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細管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細管上的最大刻度值應在管的   (填“上端”或“下端”)。
(3)這種溫度計與液體溫度計相比,缺點是   。
17.(2023七上·長興期末)有一支溫度計,表面刻有120格均勻的刻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將該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內液面上升到第15格處;將它放到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65格處。
(1)溫度計內液體上升,是利用了液體   的性質。
(2)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  ℃;請通過計算說明該溫度計的刻度范圍是多少  ?
(3)下表是部分物質標準大氣壓 下的熔點和沸點,據此分析可推測該溫度計玻璃泡內裝的是  。
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和沸點
物質 煤油 水銀 酒精 乙醚
熔點/℃ -30 -39 -117 -114
沸點/℃ 150 357 78 35
18.某同學利用試管、單孔橡皮塞、導管、紅墨水制作了簡易溫度計甲、乙,如圖所示。
(1)甲、乙兩支簡易溫度計均是利用液體或氣體的___________性質制成的。
(2)為了給甲溫度計標上刻度,該同學將裝滿紅墨水的試管先后浸入到標準狀況下的沸水、冰水中,待玻璃管內的液面穩定后,液面處分別標示 100℃和___________℃。
(3)將乙溫度計的試管放入一杯清水中,發現玻璃管內的紅色液滴向左移動,則清水的溫度___________(選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溫。
(4)如果要提高兩溫度計的準確性,請你提出一條改進意見___________。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葉與小喬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溫性能的好壞,兩人設計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用這兩種材料分別包著裝有熱水的密閉燒瓶,讓它們自然冷卻,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定時測量兩燒瓶中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時間/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組水溫/℃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組水溫/℃ 80 56 43   28 … 20 20
(1)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實驗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還應考慮影響水溫變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燒瓶相同、環境因素相同、水的質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溫度相同,從表中可以看出,該初始溫度為   ℃
(2)按照計劃操作,小葉與小喬把實驗測得的時間和溫度數據記錄在上表中。
分析兩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溫的變化可以知道他們做實驗時,室內的溫度是   ℃。你能看出,在這兩種材料中,保溫效果比較好的是   。
(3)小葉與小曹是采用“在相同時間內比較水溫下降了多少”的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你還可以采用   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4)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發現水在降溫時是有規律的,根據水在降溫時的規律,時間為30min時,棉絮組的水溫可能是____。
A.46℃ B.43℃ C.39℃ D.35℃
20.(2023七上·龍港期末)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以后,小海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溫度計來測量水的沸點。
(1)他自制的溫度計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他把這個溫度計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別 標出了溫度計中液柱達到的位置 A 和 B。他又將自制的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邊,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   。
(2)在實驗室里,三個實驗小組的同學測量出水沸騰時的溫度分別是 98 ℃、95 ℃、103 ℃,有同學 猜 想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各小組的溫度計有偏差。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方法驗證這個猜想:   。
(3)小海還完成如下實驗:小瓶中裝滿帶顏色的煤油,給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進一根內徑為 2
mm 的玻 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圖所示。分別把瓶子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 穩定時記 下兩個標記。小海在把 A、B 兩點間分成 100 等份的過程中,發現刻度線太密不容易
標定溫度值,若要把相鄰刻度線的間距變大,需替換所用玻璃管,替換后的玻璃管的特點是  。(4)現有一支刻度不準確但刻度線均勻的溫度計甲,把它與一支標準的溫度計乙對比 后發現,當乙的 示數為 20℃時,甲的示數為 15℃;當乙的示數為 80℃時,甲的 示數為 95℃。問:是否存在這樣一個溫度, 使甲與乙的示數正好相同?如果存在,
那么該溫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
21.(2023七上·越城月考)溫度計是實驗室常見的實驗器材,結合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實驗中,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依次排列順序為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
(2)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溫度,指出圖中錯誤的操作是   。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
22.(2023七上·紹興期末)有一只刻度不正確但是刻度均的溫度計甲,將它與一只標準的溫度計乙對比后發現,當乙的示數為20℃時,甲為14℃;當乙的示數為80℃時,甲為78℃,則:
(1)當乙的示數為5℃時,甲的示數為   。
(2)小明通過計算發現甲與乙的示數可以相等,此示數為   。
23.(2024七上·寧波期末)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不準。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為-5℃,此時水銀柱長5cm;用它測量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115℃,此時水銀柱長為25cm。
(1)如果實際氣溫為50℃,水銀柱長為   cm。
(2)當外界實際溫度為   ℃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
思維導圖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課后鞏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4節 科學測量2-溫度與常用儀器
考點一、溫度的測量
(一)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
(二)溫度計
(1)原理: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以水銀溫度計為例,當溫度計玻璃泡內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受冷時,水銀柱會下降,觀察液柱的長短變化就可以知道溫度的高低。這里采用轉換的科學思想,溫度的變化通過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體現。
(2)構造: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個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裝有適量的水銀或酒精,外殼上刻有刻度。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學思想,內徑越細,溫度變化越明顯。
(三)溫度的單位:攝氏度( ℃ )
溫度的單位“攝氏度”不能分開讀,例如20攝氏度不能讀作“攝氏20度”,而應讀作“20攝氏度”;單位符號書寫時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圓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開或者放錯位置。零攝氏度以下,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
(四)溫度計的刻度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部大氣壓不變,在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
(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使用溫度計前的幾點注意
①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指最高待測物體的溫度超出這一范圍,使用溫度計之前要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并判斷是否適合測待測物體的溫度。
②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溫度計的準確程度。一般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1攝氏度,所以準確度不高,體溫計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準確度較高。使用溫度計前要認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準確讀數。
(2)使用溫度計測溫度時的正確方法:選對、放對、讀對、記對。
玻璃泡碰到杯壁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 玻璃泡碰到杯底
典例1:(2024七上·衢州期末)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同學們嘗試自制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為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瓶中裝的是空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長度忽略不計)。
(1)將雙手搓熱捂住瓶子,發現液柱不動,原因可能是   ;
(2)將此裝置改進后放在室內,當溫度升高時,液柱向   移動(填“左”或“右”)。
(3)使用過程中發現玻璃管內液柱移動不明顯,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是   ;
(4)在1標準大氣壓下,小科把自制的液體溫度計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將液柱到達的位置分別標為A和B,將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為   ℃。
【答案】(1)瓶塞氣密性不好(2)左
(3)增大瓶子的容積或減小彎管的直徑(4)27.5
【解析】(1)將雙手搓熱捂住瓶子,發現液柱不動,說明該自制溫度計的靈敏度不高,可能是瓶塞氣密性不好或者瓶子容積太小或彎管過粗等。
(2)氣體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3)增大瓶子的容積或減小彎管的直徑可以提高溫度計的精確度;
(4)先求出刻度尺上每小格代表的溫度,再根據液柱表面距離A位置的格數得到液柱表面比A位置溫度高出多少,最后根據A位置溫度得到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
【解答】(1)將雙手搓熱捂住瓶子,發現液柱不動,原因可能是瓶塞氣密性不好。
(2)將此裝置改進后放在室內,當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受熱膨脹,使液柱向左移動。
(3)使用過程中發現玻璃管內液柱移動不明顯,不夠精確,增大瓶子的容積或減小彎管的直徑可以提高溫度計的精確度。
(4)A位置對應為水的沸點100℃,B位置對應水的凝固點0℃,由圖乙知,A和B之間有40小格,則每格代表的溫度為,現在液柱表面距離A有11格,則此時溫度比0℃高出11×2.5℃=27.5℃,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為27.5℃+0℃=27.5℃。
變式1:(2024七上·西湖期末)如圖所示為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的刻度值應該小于A點的刻度值
B.如果B點為室溫刻度值,則A點可能為0
C.液柱上升,表明氣體縮小,此時氣溫上升
D.液柱下降,表明液體縮小,此時氣溫下降
【答案】B
【解析】知道伽利略溫度計的原理:根據空氣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當氣溫上升時,燒瓶中的空氣受熱膨脹,液柱下降,并且氣溫越高,液柱越低。
【解答】當氣溫上升時,燒瓶內空氣受熱膨脹,使細管中液柱下降,因此B點的刻度值應該大于A點的刻度值,故A、D錯誤,B正確;當氣溫下降時,燒瓶內空氣收縮,使細管中液柱上升,故C錯誤。
故答案為:B。
變式2:小舟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分別進行了三次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正確的操作是   。 圖乙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其中冰的溫度是   。其中水的溫度是   ℃。
【答案】C;-2;88
【解析】(1)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它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露在外面,則正確的操作是C。
(2)根據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左邊的溫度計的刻度向下增大,因此實際溫度在0℃以下,則示數為-2℃。右邊的溫度計的刻度向上增大,因此實際溫度在0℃以上,則實際溫度為88℃。
因為冰的溫度應該低于水的溫度,所以其中冰的溫度是-2℃,水的溫度為88℃。
變式3:(2024七上·仙居期末)以下為某校學生進行“溫度計發展史”的項目化學習的部分片段,通過查閱資料整理了溫度計發展史,請完成下列問題:
(1)氣體溫度計:一根一端帶玻璃泡的細玻璃管,另一端豎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質量的空氣。根據管中水柱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環境相應的溫度。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管中水柱液面將   (選填“上升”或者“下降”)
(2)液體溫度計:如圖甲是小科制作的一個簡易液體溫度計。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3)固體溫度計:在相同的受熱條件下,將兩個形狀、厚度相同的銅片和鐵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雙金屬片溫度計。當氣溫升高時,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的B側。由此可推測,銅與鐵的膨脹程度相比較,   膨脹程度大(選填“銅片”“鐵片”或“無法確定”)。
【答案】(1)下降(2)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或更大容積的玻璃瓶(3)銅片
【解析】(1)根據圖片分析氣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即可;
(2)根據V=Sh可知,當溫度變化相同時,液體體積的變化量越大,液柱越細,則液柱的高度變化越明顯,則測量越準確;
(3)雙金屬片總是向長度小的一側彎曲。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玻璃泡內的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壓強增大,于是玻璃管中的水柱液面將下降。
(2)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我提出一條改進建議: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或更大容積的玻璃瓶。
(3)根據圖片可知,左側為銅片,右側為鐵片。當溫度升高時, 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的B側,即雙金屬片向右彎曲,即左側銅的膨脹程度大于鐵片。
考點二、體溫計
①有較大的玻璃泡,溫度的微小變就能使水銀柱長度顯著變化。(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測量范圍為35攝氏度--42攝氏度)
②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彎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收縮,水銀柱斷開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內的水銀柱不能自動落回到35攝氏度以下,測量前要用手捏緊體溫計的上部,用力甩幾下,使體溫計內的水銀柱回落到35攝氏度以下)
典例1: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1714年,德國人華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的性質來指示溫度。
(2)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體溫計中的哪個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   (填序號)。圖中體溫計讀數為   ℃。
(3)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用電子體溫計等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 (可多選)。
A.水銀中毒對人體的傷害很大 B.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
C.水銀體溫計測量比較準確 D.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答案】(1)液體的熱脹冷縮
(2)②;38.1
(3)A;D
【解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根據體溫計的結構特點解答。根據圖片確定體溫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液面位置讀出示數。
(3)凡是描述電子體溫計的優點,水銀體溫計的缺點的選項就是正確選項。
【解答】(1)1714年,德國人華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指示溫度。
(2)如圖體溫計中的細而彎的玻璃管與狹道的作用相同,故選②。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則示數為38.1℃。
(3)A.水銀中毒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描述水銀溫度計的缺點,故A符合題意;
B.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描述水銀體溫計的優點,故B不合題意;
C.水銀體溫計測量比較準確,描述水銀體溫計的優點,故C不合題意;
D.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描述的電子體溫計的優點,故D符合題意。
變式1:(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體溫計水銀面指在37.5℃上,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生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一次為37.5℃,第二次為38.5℃,第三次為38.5℃則(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確
B.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一定錯誤
C.只有第一、三次正確
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答案】D
【解析】體溫計的水銀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因此它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如果測量后,體溫計的示數沒有變化,那么病人的體溫可能低于等于原來的示數;如果體溫計的示數升高了,那么這個示數就是病人的真實體溫,據此分析即可。
【解答】原來體溫計的示數是37.5℃,第一次測得的示數為37.5℃,那么第一次的結果可能正確;
第二次結果為38.5℃,高于37.5℃,那么第二次的結果肯定正確;
第三次的示數與第二次相同,那么第三次的結果可能正確。
故選D。
變式2:體溫計是利用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小科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如圖甲,此時小科的體溫為    ℃。由于一時疏忽,忘記甩一下就直接測量小軍的體溫,結果如圖乙所示   (填“準確”或“不準確”)。
【答案】熱脹冷縮;37.8;準確
【解析】(1)體溫計是利用液體熱漲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根據圖甲可知,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則小科的體溫為37.8℃。
(3)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這導致溫度降低時,水銀柱體積縮小,但是不能通過這個位置流回液泡,即體溫計的示數要么不變,要么升高。根據乙圖可知,小軍的體溫為38.2℃。因為38.2℃>37.8℃,水銀柱升高,所以小軍的體溫是準確的。
變式3:小科在甩體溫計時甩錯了方向,將水銀柱甩到了右邊,如圖所示。好奇的小科想,此時將體溫計放入溫度為多高的水中,左側水銀柱會伸長,為此小科進行了相關實驗。
(1)由于體溫計構造特殊,測量時示數   。(選填“只升不降”或“能升能降”)。
(2)小科猜想,若將右側水銀柱向左移至與左側水銀柱相連,此時示數為t,則當溫度高于t時,左側水銀柱就會伸長。于是小科通過測量,發現右側水銀柱比中間空白處長0.8℃的刻度長度。則t=   ℃。
(3)若要檢驗小科猜想,應將體溫計放入哪個溫度范圍內的水中實驗最合適_ 。
A.35℃~37.8℃ B.37.8℃~42℃ C.42℃~ 100℃
【答案】(1)只升不降 (2)37.8 (3)B
【解析】(1)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則當溫度降低時,水銀的體積縮小,但是水銀無法通過這個彎曲處流回液泡,因此測量時示數只升不降。
(2)根據題意可知,右側水銀柱將空白部分補齊后還剩余0.8℃的刻度長度,而空白部分對應的刻度長度為37℃,那么t=37℃+0.8℃=37.8℃。
(3)根據圖片和前面的分析可知,這支體溫計的測溫范圍為37.8℃~42℃,在這個范圍之外的溫度無法測量,因此水的溫度范圍應該為37.8℃~42℃,故選B。
考點三、科學實驗室
1.科學實驗室
科學研究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實驗室是進 行科學研究與實驗的場所。 一般有存放儀器的儀器室 (實驗準備室)和供學生做實驗用的大間實驗室(實驗操作室)。實驗室中有大量可用于實驗的儀器和試劑。 由于研究對象不同,實驗室的設備和布置等也會有很 大的不同。
2.實驗儀器和試劑的存放原則
(1)實驗儀器和試劑的存放地點必須符合環境要求 (如溫度、濕度、光照與通風情況等)和安全要求。
(2)儀器的存放:儀器被存放在實驗儀器柜內,并按 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擺放,特殊的具有危險性的試劑或器 材需要按其規定要求存放于規定位置。
(3)試劑的存放:試劑要做到分開存放、取用方便、注 意安全、保證質量。
3.常見的實驗器材和用途
實驗器材及名稱 用途 實驗器材及名稱 用途
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 燒杯:用于盛放藥品、配制溶液和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放大鏡:觀察物體并將物體放大 分子模型:直觀地展示分子的結構
電流表:測量電流大小 電壓表:測量電壓大小
顯微鏡:觀察肉眼看不見微小物體 秒表:測量時間
試管:可直接加熱,用于少量試劑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 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
滴管:取少量液體 試管架:擺放試管
蒸發皿:可直接加熱,用于少量液體的蒸發、濃縮和結晶 試管夾:夾持試管
玻璃棒:①攪拌;②過濾液體時引流;③蘸取少量固體,液體 鐵架臺:固定和夾持各種儀器
量筒,量杯:度量液體體積 酒精燈;實驗室的熱源,常用于加熱物體
廣口瓶用于盛放固體藥品,細口瓶用于盛放液體藥品 集氣瓶:用于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用于有關氣體的化學反應容器
常見的實驗器材和用途
(1)石棉網是一種使被加熱器皿均勻受熱的儀器。火焰長時間集中在容器的某個地方,最終會使容器炸裂。用了石棉網,火焰的熱量會分散到容器的其他部分,長時間加熱容器也不會炸裂。
(2)燒瓶分平底燒瓶和圓底燒瓶等,不可直接加熱,用于反應物較多的反應容器,在加熱時間較長時使用。
實驗室的器材通常根據用途分類擺放。
a.能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b.不能直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
c.不能加熱的儀器:集氣瓶、水槽、漏斗、量筒。
d.用于稱量和量取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筒(或量杯)。膠頭滴管。
e.用于取藥品的儀器:藥匙、鑷子
f.用于夾持或支撐的儀器:試管夾、鐵架臺(帶鐵夾或鐵圈)、坩堝鉗。
g.加熱常用的儀器:酒精燈、電爐、酒精噴燈。
燒杯常用作較多量試劑的反應容器或用于物質的溶解、溶液的配制和稀釋等;燒杯上通常有刻度,但不精確,不能用來測量液體的體積。藥匙用于取少量固體藥品。
4 . 科 學 實 驗 室 的 安 全 守 則
(1)實驗時,有時會用到電源、明火、各種化學試劑 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們沒有按實驗室規則進行 操作或操作不當,就可能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因此,我們 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安全守則,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2)科學實驗室規則
① 進實驗室:腳步要輕,說話低聲。
② 實驗前:預習內容,了解目的,明確步驟。
③實驗時:檢查用品,聽從指揮,愛護儀器,節約藥品,細心觀察,準確記錄,注意安全,保持整潔。
④ 實驗后:回收廢物,洗凈儀器,擺好用品,注意環保; 根據原始記錄,寫好實驗報告。
⑤出實驗室:擺好凳子,檢查水電是否關閉。
(3)實驗室內常見的危險警告標志
當心火災 當心腐蝕 當心中毒 當心爆炸
當心高溫表面 當心電離輻射 當心觸電 當心激光
(4)實驗室意外事故處理
如果在實驗室發生了意外事故,如皮膚燙傷、被化學 試劑灼傷、割傷等,應立即報告教師,并保持鎮定,也可采 用下列方法進行處理。
① 燒傷或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
② 被化學試劑灼傷:用緩緩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
③ 酒精燈失火:用沙子或濕抹布蓋滅,不能用水潑滅。
酒精燈傾斜易使酒精流出引起失火。
④吸入有毒氣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并請醫 生 處 理 。
⑤ 發生嚴重火災:立即有序撤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
拓 展
(1)泡沫滅火器:裝有硫酸鋁 和碳酸氫鈉溶液,能噴出二氧化 碳和泡沫,適用于油類滅火。
(2)二氧化碳滅火器:裝有液 態二氧化碳,適用于撲滅電氣設 備、小范圍油類及忌水的化學物 品的失火。
(3)干粉滅火器:裝有干粉滅 火劑,適用于撲滅油類、可燃性氣 體、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和遇水易 燃的物品的初期火災。
典例1:
變式1:(2023七上·越城月考)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它的標簽上應貼上(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考查常見危險標志的識別。
【解答】濃硫酸具有的特點是強腐蝕性。
故選:D
變式2:(2024七下·義烏開學考)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請用圖中儀器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可用來被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可用作液體反應的儀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體時要用到   。
【答案】試管;試管和燒杯;量筒和滴管
【解析】A是試管,B是燒杯,C是酒精燈,D是燃燒匙,E是膠頭滴管,F是細口瓶,G量筒,H是廣口瓶。
【解答】可用來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是試管;可用作液體反應的儀器是試管和燒杯,試管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燒杯可用作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量取一定量液體時要用到量筒和膠頭滴管。
變式3:(2023七上·柯橋)掌握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更好開展學習和研究。現有下列儀器可供選擇,回答下列問題(選填字母)。
(1)用于加速溶解,引流,蘸取液體等的儀器是   。
(2)用于收集或貯存氣體的儀器是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藥品的儀器是   。
(4)可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的儀器是   。
【答案】(1)E
(2)F
(3)H
(4)A
【解析】根據常見實驗儀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1)用于加速溶解,引流,蘸取液體等的儀器是玻璃棒,故選E;
(2)用于收集或貯存氣體的儀器是集氣瓶,故選F;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藥品的儀器是膠頭滴管,故選H;
(4)可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的儀器是試管,故選A。
1.(2024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滴加液體 B.往試管加入固體 C.傾倒液體 D.加熱液體
【答案】D
【解析】A、用膠頭滴管向試管內滴加液體時,滴管要豎直、懸空不能深入試管內,故A錯誤;
B、取用固體藥品時可用鑷子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然后豎直起來,操作錯誤.
C、傾倒液體試劑瓶口緊貼試管口,標簽向著手心,瓶塞要倒放,操作錯誤.
D、加熱液體時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的1/3,操作正確.
故選D.
2.(2024七上·拱墅期末)下列關于實驗的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據各種儀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項,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解答此題。
【解答】A、不能直接用手接觸藥品,A錯誤;
B、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量不能超過1/3,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要用外焰加熱,B錯誤;
C、檢驗裝置氣密性方法正確,C正確;
D、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不能用點燃的酒精燈引燃,D錯誤;
故答案為:C
3.有一支用過后未甩的體溫計,其示數為39℃。用這支體溫計先后去測兩個體溫分別是38℃和40℃的病人的體溫,體溫計顯示的示數分別是(  )
A.38℃,39 ℃ B.39℃,40℃ C.38℃,40℃ D.39 ℃,39 ℃
【答案】B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的細小彎曲,因此水銀柱不會自己下降,只能升高,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用示數為39℃的體溫計測體溫為38℃的病人的體溫時,水銀不能回到玻璃泡中,因此,示數仍為39℃;再用這支體溫計測體溫為40℃的病人的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膨脹,仍可使液柱上升,達到40℃。故選 B。
4.(2023七上·義烏期末)小俊在使用水銀體溫計給同學測量體溫,在給甲同學測量前他看了讀數為 37℃ ,直接給 甲同學測量結束后是 37℃ ,甩了之后給乙同學測量溫度為 37℃ ,然后直接給丙同學測量的 溫度為 37.5℃ ,測量的體溫準確的是 (  )
A.甲 乙 丙 B.甲 丙 C.甲 乙 D.乙 丙
【答案】D
【解析】根據體溫計的結構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端細小的彎曲,因此溫度降低時,水銀柱不能通過這個位置流回液泡,那么體溫計的液泡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根據題意可知,測量甲的體溫時示數保持不變,則甲的體溫可能低于或等于37℃。在測量乙的體溫前甩了幾下,因此乙的體溫正確,為37℃。測量丙的示數為37.5℃,大于體溫計原來的示數37℃,因此水銀柱上升,則丙的體溫就是37.5℃。因此體溫準確的是乙和丙。
5.(2023七上·柯橋)對以下科學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寬度為10cm
B.洗澡時的水溫度接近70℃
C.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為20m3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5min
【答案】D
【解析】根據對長度、溫度、體積和時間的認識判斷。
【解答】A.大拇指指甲的寬度為1cm,故A錯誤;
B.洗澡時的水溫度接近45℃,故B錯誤;
C.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為200m3,故C錯誤;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5min,故D正確。
故選D。
6.(2024七上·衢州期末)如圖甲所示的指針式寒暑表,它是利用金屬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以雙金屬片做為感溫元件,用來控制指針。如圖乙所示的雙金屬片是把銅片和鐵片鉚在一起,銅片在下面,鐵片在上面,當用酒精燈加熱后,雙金屬片就向鐵片一邊彎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鐵片的膨脹程度比銅片大 B.銅片的膨脹程度比鐵片大
C.鐵片的膨脹程度與銅片相同 D.受冷時,仍向鐵片一邊彎曲
【答案】B
【解析】在受熱膨脹時,雙金屬片都會受熱膨脹,但它們受熱的程度是不同的,膨脹大的要向膨脹小的那一側彎曲。
【解答】當溫度升高時銅的熱膨脹程度比鐵的大,銅片在下,鐵片在上,鐵片牽拉銅片向上彎曲,故A,C錯誤,B正確;
當溫度降低時,又恢復原狀,所以向下彎曲,故D錯誤。故選B。
7.(2023七上·諸暨月考)下列實驗數據合理的是(  )
①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書本的寬度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試管中加熱8毫升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食鹽水; ④用普通溫度計測得某液體的溫度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鹽水
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
【答案】D
【解析】長度測量結果要有一位估讀值;使用試管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使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所選量筒量程要略大于被測液體體積。
【解答】①對于183.6毫米,“3”對應的單位是毫米,“6”是估讀值。符合長度測量結果的記錄要求,此數據合理;
②使用試管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所以10毫升試管中加熱水的體積在3毫升左右,此數據不合理;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鹽水,量筒量程太大,測量誤差較大,此數據不合理;
④普通溫度計的分度值是0.1 ℃ ,所以測得某液體的溫度可能為25.6 ℃ ,但不可能為25.62 ℃ ,此數據不合理;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鹽水,量筒形狀合適,此數據合理。所以記錄數據合理的是①⑤。
故答案為:D。
8.(2024七上·金華月考)小麗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她得到的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她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做了一個記號A,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做好記號B,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是40cm。然后她用此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B點10cm,則這杯水的溫度是(  )
A.75℃ B.55℃ C.35℃ D.25℃
【答案】A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是100℃;求出1cm表示的溫度是多少,然后求出液柱所處位置距B點10cm時的溫度。
【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液柱的長度為A,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的溫度是100℃,液柱的長度為B,AB間的距離是40cm,則1cm液柱表示的溫度;
此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時,發現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B點10cm,則液柱距離A點30cm,則水的溫度為30cm×2.5℃/cm=75℃,故A正確。
故選:A。
9.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用它測量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4 ℃。當冰熔化后,水的溫度升高到某一數值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溫度相等;讓水溫再升高 10℃,而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 9℃。 那么當用此溫度計去測量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變為(  )
A.92℃ B.94 ℃ C.96 ℃ D.98 ℃
【答案】B
【解析】因為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讀數準確的溫度計100格代表100攝氏度,根據“現在讓水溫增加10℃,而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所以一個格就表示℃,計算出溫度的變化從0℃到100℃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幾個格,再根據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4℃,從而計算出用此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時的示數。
【解答】水溫增加10℃,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
因為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一個格就表示℃;
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 100℃,則對應實際溫度.0~100℃,
該溫度計共有個刻度;
由于用不準的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示數是4℃,
因此用此溫度計去測量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示數為90℃+4℃=94℃。
故選B。
10. 北方的冬天天氣比較寒冷,房間內一般都要安裝暖氣片供暖。在房間暖氣片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房間內的平衡溫度將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研究表明,房間內暖氣片和房間內的溫差與房間內外的溫差之比保持不變。 當外界溫度為-23℃時,房間內的溫度長時間保持13℃不變;當外界溫度為-18℃時,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16℃不變,則房間內暖氣片的溫度應為   ℃。當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 25 ℃不變時,外界溫度為   ℃。
【答案】67;-3
【解析】根據“ 房間內暖氣片和房間內的溫差與房間內外的溫差之比保持不變 ”列出比例式,然后代入相關數據計算即可。
【解答】設外界、房內、暖氣片溫度分別為T1、T2、T3,房間內暖氣片和房內的溫差與房間內外的溫差之比為k。
則。
則,。
解得:T3=67℃,k=1.5;
所以房間內暖氣片的溫度應為67℃;

解得:T1=-3℃。
所以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25℃不變時,外界溫度為-3℃。
11. 有一支溫度計,所標量程是-10~110℃,刻度是均勻的,但嚴重不準確。 校驗時發現:在標準大氣壓下,當將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為6℃,而將其插入 100℃的沸水中時,示數是86℃。 若用它測得室溫為 20℃,那么實際溫度應為   ;該溫度計的實際量程是   。
【答案】17.5℃;-20~130℃
【解析】①物理學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
②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溫度計中,將0℃和100℃之間平均分成100個小格,每個小格表示1℃。
③溫度計的實際量程就是溫度計原來所標量程(-10℃~110℃)對應的實際溫度值。
【解答】由題意知,該溫度計上對應實際溫度0~100℃共有:86格-6 格=80 格,
所以每個格表示的溫度是
測得室溫為20℃時,與實際溫度0℃之間有: 20 格-6格=14格,
所以實際室溫為1.25℃/格×14格=17.5℃ 。
溫度計原來所標量程是-10~110℃;
則在-10℃刻度處對應的實際溫度是-(10格+6格)×1.25℃/格=-20℃,
在110℃刻度處對應的實際溫度是(110格-6 格)×1.25 ℃/格=130℃,
即該溫度計的實際量程是-20~130℃。
12.(2024七上·南潯期末)根據用途,將下列各儀器名稱前的字母序號填在相應位置。
A.試管夾 B.錐形管 C.燃燒匙
D.廣口瓶 E.試管刷 F.石棉網
(1)用來夾試管的工具是   。
(2)貯存固體藥品的儀器   。
【答案】(1)A (2)D
【解析】根據常見儀器的作用和用途來回答本題。
【解答】(1)用來夾試管的工具是試管夾A;
(2)貯存固體藥品的儀器是廣口瓶D;
13.(2023七上·諸暨月考)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現有下列儀器可供選擇,回答下列問題。
(1)用來加熱的儀器是   。
(2)量取50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
(3)少量藥品的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加熱的是   。
(4)用于攪拌、引流的儀器是    。
【答案】(1)酒精燈
(2)量筒;膠頭滴管
(3)試管
(4)玻璃管
【解析】用于夾持試管的工具是試管夾;酒精燈用作熱源,給物質加熱;量取一定量液體時用量筒和膠頭滴管,膠頭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用于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的儀器是試管或錐形瓶.
【解答】(1)酒精燈用作熱源,給物質加熱,用來加熱的儀器是酒精燈;
(2)量取一定量液體時用量筒和膠頭滴管,膠頭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量取50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是量筒和膠頭滴管;
(3)用于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且能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
(4)用于攪拌、引流的儀器是玻璃棒。
14.(2023七上·越城月考)用恰當的儀器名稱填空。
(1)取用少量固體粉末的是   ,取用少量液體的是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
(3)經常用來配制溶液和作為較多量的試劑的反應容器是   ,在操作時, 經常會用   來進行攪拌。
【答案】(1)藥匙;膠頭滴管
(2)試管
(3)燒杯;玻璃棒
【解析】根據常見儀器的作用和用途,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取用少量固體粉末的是藥匙;取用少量液體的是膠頭滴管。
(2)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試管。
(3)經常用來配制溶液和作為較多量的試劑的反應容器是燒杯,在操作時,經常會用玻璃棒來進行攪拌。
15.(2023七上·臨海期末)伽利略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計——伽利略溫度計。小海查找了有關伽利略溫度計的資料后,自制了如圖的測溫裝置。小塑料瓶內充滿了空氣,水槽中的液體為紅墨水,吸管通過一個橡膠塞與小塑料瓶連通,吸管的下端豎直插在紅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記為h。小海分別測出了不同溫度下的高度h。
(1)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
(2)若該測溫裝置上A點所對應的溫度為15℃,則B點對應的溫度應   (填“大于”或”小于”)15℃。
(3)若想提高該測溫裝置的精確度,可采用的改進措施有   。
【答案】(1)氣體(2)大于(3)塑料瓶體積大一些
【解析】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時:外界大氣壓等于容器內氣體壓強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當外界溫度升高時,容器內氣體體積膨脹,容器內氣體壓強增大,水柱壓強減小,水柱高度降低,所以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由小到大。
【解答】(1)該溫度計的工作物質是容器中的氣體,所以該溫度計是氣體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
(2)因為該溫度計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由小到大。B再A的下面,所以B點對應溫度高。
(3)要想提高該測溫裝置的精確度, 可以讓塑料瓶的體積大一些或者選用更細的吸管。
16. 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空氣溫度計,如圖所示,一個細長頸的球形瓶倒插在裝有紅色液體的容器中,細管中的紅色液面清晰可見。
(1)伽利略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是利用   。
(2)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細管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細管上的最大刻度值應在管的   (填“上端”或“下端”)。
(3)這種溫度計與液體溫度計相比,缺點是   。
【答案】(1)空氣的熱脹冷縮
(2)降低;下端
(3)受大氣壓變化的影響
【解析】(1)根據圖片分析伽利略溫度的工作過程,從而確定它的工作原理;
(2)當外界溫度升高時,根據燒瓶內氣體體積的變化確定玻璃管內液面的高度變化,進而找到液面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即可;
(3)當溫度不變時,如果外界氣壓發生改變,那么液柱的高度也會發生改變,從而對溫度測量產生影響。【解答】(1)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球形瓶內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液面降低;反之,溫度降低時,球形瓶內氣體收縮,玻璃管中的液面就會上升。因此它是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制成的。
(2)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球形瓶內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液面降低,并且外界溫度越高,紅色液柱越靠下,因此最大刻度值應該在管的下端。
(3)該溫度計下端是與大氣相通的,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僅受到球形瓶中空氣溫度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大氣壓強的影響。 因此這種溫度計的缺點是管中液柱的升降變化還要受到大氣壓變化的影響,所以誤差比較大。
17.(2023七上·長興期末)有一支溫度計,表面刻有120格均勻的刻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將該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內液面上升到第15格處;將它放到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65格處。
(1)溫度計內液體上升,是利用了液體   的性質。
(2)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  ℃;請通過計算說明該溫度計的刻度范圍是多少  ?
(3)下表是部分物質標準大氣壓 下的熔點和沸點,據此分析可推測該溫度計玻璃泡內裝的是  。
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和沸點
物質 煤油 水銀 酒精 乙醚
熔點/℃ -30 -39 -117 -114
沸點/℃ 150 357 78 35
【答案】(1)熱脹冷縮
(2)2;-30℃-210℃
(3)水銀
【解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溫度計分度值等于最小的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分別計算出溫度計上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即可。
(3)溫度計的測溫范圍在哪種液體的熔點和沸點之間,就是哪種液體。
【解答】(1)溫度計內液體上升,是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
則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
則測量的最低溫度為:0℃-2℃×15=-30℃;
測量的最高溫度為:100℃+2℃×(120-65)=210℃。
則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為:-30℃~210℃。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該溫度計測溫范圍在水銀的熔點和沸點之間,應玻璃泡內裝的是水銀。
18.某同學利用試管、單孔橡皮塞、導管、紅墨水制作了簡易溫度計甲、乙,如圖所示。
(1)甲、乙兩支簡易溫度計均是利用液體或氣體的___________性質制成的。
(2)為了給甲溫度計標上刻度,該同學將裝滿紅墨水的試管先后浸入到標準狀況下的沸水、冰水中,待玻璃管內的液面穩定后,液面處分別標示 100℃和___________℃。
(3)將乙溫度計的試管放入一杯清水中,發現玻璃管內的紅色液滴向左移動,則清水的溫度___________(選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室溫。
(4)如果要提高兩溫度計的準確性,請你提出一條改進意見___________。
【答案】熱脹冷縮 0 低于 使用細一些的玻璃管
【解析】(1)溫度高時,簡易溫度計中的液體或氣體體積膨脹,溫度計的示數增大,溫度低時,簡易溫度計中的液體或氣體體積收縮,溫度計中的示數減小,即甲、乙兩支簡易溫度計均是利用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故填熱脹冷縮。
(2)冰水的溫度為0℃,將裝滿紅墨水的試管先后浸入到標準狀況下的冰水中,待玻璃管內的液面穩定后,液面處標示0℃,故填0。
(3)將乙溫度計的試管放入一杯清水中,發現玻璃管內的紅色液滴向左移動,表明裝置中的氣體遇冷收縮,說明清水的溫度低于室溫,故填低于。
(4)要提高兩溫度計的準確性,制作簡易溫度計時,使用細一些的玻璃管,溫度稍有變化就能夠明顯顯示,故填使用細一些的玻璃管。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小葉與小喬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溫性能的好壞,兩人設計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用這兩種材料分別包著裝有熱水的密閉燒瓶,讓它們自然冷卻,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定時測量兩燒瓶中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時間/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組水溫/℃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組水溫/℃ 80 56 43   28 … 20 20
(1)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實驗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還應考慮影響水溫變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燒瓶相同、環境因素相同、水的質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溫度相同,從表中可以看出,該初始溫度為   ℃
(2)按照計劃操作,小葉與小喬把實驗測得的時間和溫度數據記錄在上表中。
分析兩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溫的變化可以知道他們做實驗時,室內的溫度是   ℃。你能看出,在這兩種材料中,保溫效果比較好的是   。
(3)小葉與小曹是采用“在相同時間內比較水溫下降了多少”的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你還可以采用   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4)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發現水在降溫時是有規律的,根據水在降溫時的規律,時間為30min時,棉絮組的水溫可能是____。
A.46℃ B.43℃ C.39℃ D.35℃
【答案】(1)80
(2)20;泡沫塑料
(3)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所用的時間
(4)D
【解析】(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找到起始時間的溫度,就是初始溫度;
(2)瓶中水要和外界發生熱傳遞,直到最后和室內的溫度相同以后,溫度不再發生變化;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從0到40min泡沫塑料包的水溫度的變化量;保溫性能的好壞主要是看包在泡沫塑料和棉絮中哪個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慢,示數變化慢的保溫性能好;
(3)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效果有兩個辦法,一是在相同時間內看溫度的變化多少,二是讓兩瓶水變化相同的溫度,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
(4)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找規律,可以看出水的溫度越低降溫越慢,根據這個規律找答案。
【解答】(1)由表一數據可知,物體在0min時的溫度是起始溫度為80℃;
(2)由表一數據可知,從180min溫度不再發生變化,說明與環境達到熱平衡,故室溫為20℃;
由表一中實驗數據可知,計時開始到40min時,泡沫塑料包的燒瓶中的水溫度降低了80℃-41℃=39℃;
棉絮包的燒瓶中的水,溫度降低了80℃-28℃=52℃,相同時間內,泡沫塑料包的水溫度降低的少,所以,泡沫塑料的保溫性能比較好;
(3)除了在相同時間內比較水溫下降了多少,還可以讓兩瓶水降低相同溫度,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
(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溫度較高時,水溫下降得較快,棉絮組的水溫,在時間為20min和40min時的溫度分別為43℃和28℃,在20min內共降低15℃,如果溫度降低是均勻的話,在中間30min時,溫度應降低7.5℃,根據“溫度較高時水溫下降得較快”可得出降低的溫度應大于7.5℃一點,所以可降低到35.5℃再低一點,即D可能。
故答案為:(1)80;(2)20;泡沫塑料;(3)降低相同的溫度,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4)D。
20.(2023七上·龍港期末)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以后,小海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溫度計來測量水的沸點。
(1)他自制的溫度計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他把這個溫度計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別 標出了溫度計中液柱達到的位置 A 和 B。他又將自制的該溫度計放在刻度尺旁邊,此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是   。
(2)在實驗室里,三個實驗小組的同學測量出水沸騰時的溫度分別是 98 ℃、95 ℃、103 ℃,有同學 猜 想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各小組的溫度計有偏差。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方法驗證這個猜想:   。
(3)小海還完成如下實驗:小瓶中裝滿帶顏色的煤油,給小瓶配的橡皮塞上插進一根內徑為 2
mm 的玻 璃管,使橡皮塞密封瓶口如圖所示。分別把瓶子放在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沸水中,液面 穩定時記 下兩個標記。小海在把 A、B 兩點間分成 100 等份的過程中,發現刻度線太密不容易
標定溫度值,若要把相鄰刻度線的間距變大,需替換所用玻璃管,替換后的玻璃管的特點是  。(4)現有一支刻度不準確但刻度線均勻的溫度計甲,把它與一支標準的溫度計乙對比 后發現,當乙的 示數為 20℃時,甲的示數為 15℃;當乙的示數為 80℃時,甲的 示數為 95℃。問:是否存在這樣一個溫度, 使甲與乙的示數正好相同?如果存在,
那么該溫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
【答案】(1)25℃
(2)將三支溫度計插入同一杯沸騰的水中,比較三支溫度計的示數;若三支溫度計讀數不同則說明溫度計有偏差
(3)內徑更細(橫截面積更小)
(4)存在,溫度為35℃
【解析】(1)在溫度計上,刻度是均勻的,即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溫度為t,液柱長度為L,則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
(2)同一物體的溫度肯定為同一數值,將溫度計都測量這個量,觀察是否相同即可;
(3)根據V=SL可知,當溫度升高時液體體積的增大量相同,那么玻璃管的橫截面積越小,則液柱升高的高度越大,精確度越高。
(4)在溫度計上,刻度是均勻的,即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中液面對準7cm,在沸水中液面對準3cm,則液面對準6cm時,根據得到:;解得:t=25℃。
(2)驗證方法為:將三支溫度計插入同一杯沸騰的水中,比較三支溫度計的示數;若三支溫度計讀數不同則說明溫度計有偏差。
(3)小海在把 A、B 兩點間分成 100 等份的過程中,發現刻度線太密不容易 標定溫度值,若要把相鄰刻度線的間距變大,需替換所用玻璃管,替換后的玻璃管的特點是內徑更細(橫截面積更小)。
(4)在溫度計上,刻度是均勻的,即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
那么得到:;
解得:t=35℃。
21.(2023七上·越城月考)溫度計是實驗室常見的實驗器材,結合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實驗中,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依次排列順序為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
(2)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溫度,指出圖中錯誤的操作是   。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
【答案】(1)BADCFE
(2)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
(3)-2℃
(4)玻璃管更細一點(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解析】(1)(2)使用溫度計時: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物體后要稍后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一個標準大氣壓下,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
(4)為了提高氣體溫度計的靈敏度,便于讀數,可把溫度計的彎管做得更細一些;液體膨脹體積變化一定的情況下,彎管越細,那么液柱移動長度變化就越大,溫度計靈敏度就增大了,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解答】(1)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步驟: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E.取出溫度計。
(2)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3)氣溫越高,液柱會向左移動較長距離,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即為0℃,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2℃;
(4)實際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夠精確,因此建議換用更細的彎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22.(2023七上·紹興期末)有一只刻度不正確但是刻度均的溫度計甲,將它與一只標準的溫度計乙對比后發現,當乙的示數為20℃時,甲為14℃;當乙的示數為80℃時,甲為78℃,則:
(1)當乙的示數為5℃時,甲的示數為   。
(2)小明通過計算發現甲與乙的示數可以相等,此示數為   。
【答案】(1)-2℃ (2)110℃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則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值的變化量成正比。設實際溫度為t,顯示溫度為t',則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
【解答】(1)當乙示數為5℃時,根據得到:;
解得:t甲=-2℃。
(2)當甲和乙的示數相等時,根據得到:;
解得:t=110℃。
23.(2024七上·寧波期末)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不準。在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讀數為-5℃,此時水銀柱長5cm;用它測量沸水的溫度時,讀數為115℃,此時水銀柱長為25cm。
(1)如果實際氣溫為50℃,水銀柱長為   cm。
(2)當外界實際溫度為   ℃時,溫度計的示數等于實際溫度。
【答案】(1)15
(2)25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則溫度變化量與刻度值的變化量成正比。設實際溫度為t,水銀柱的長度為L,則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
【解答】(1)當實際溫度為50℃時,根據得到:

解得:L=15cm。
(2)當外界溫度和實際溫度相同時,根據得到:

解得:t=25℃。
思維導圖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課后鞏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临高县| 应城市| 和静县| 宣威市| 石城县| 沧源| 德化县| 图片| 厦门市| 长宁县| 吉隆县| 阿荣旗| 河西区| 政和县| 绥芬河市| 玉林市| 英山县| 柳江县| 连江县| 睢宁县| 太谷县| 蒙山县| 南投县| 长顺县| 宁晋县| 武穴市| 布拖县| 拉萨市| 合肥市| 敦化市| 长治县| 罗源县| 建平县| 新沂市| 永清县| 平塘县| 奉化市| 洛扎县| 金寨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