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黃山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彰顯民族自信,也蘊含了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石膽能化鐵為銅、成金銀”涉及的有濕法煉銅B.“凡釀酒必資曲藥成信”,“曲藥”起催化作用C.“采蒿草之屬,曬干燒灰,以水淋之”可得“堿劑”,其主要成分是D.“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中“司南之勺”的主要成分是2.化學使生活更加美好,下列生產活動中,運用相應原理錯誤的是A.用重油裂解制備有機化工原料:長鏈烷烴裂解可得短鏈烷烴和烯烴B.利用鹽析可分離提純蛋白質;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C.用聚合氯化鋁凈化生活用水:膠粒具有吸附作用D.用酒精消毒殺菌:乙醇能使蛋白質變性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電子排布式違反了泡利原理B.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違反了能量最低原理C.根據構造原理可知原子核外電子填充順序為…、、、、…D.的電子排布式為,違反了洪特規則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向中通入少量:B.向苯酚鈉溶液中少量通入:C.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溶液:D.用碳酸鈉溶液處理水垢中的硫酸鈣:5.分子式為的有機物共有(不含立體異構)A.5種 B.6種 C.7種 D.8種6.某有機化合物鍵線式如圖所示,有關該有機物說法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B.該有機物最多有16個原子共面C.該有機物最多能與發生加成反應D.該有機物可與碳酸鈉反應,也可以發生消去反應7.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所消耗的氧分子數為B.的溶液,含的數目為C.用電解粗銅的方法精煉銅,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為時,陽極應有轉化為D.標準狀況下,溶于水,溶液中、和的微粒數之和為8.利用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選項 A B C D探究目的 還原性: 結合的能力: 驗證乙烯的還原性 溶液中含有或實驗方法 向溶液中通入,充分反應后,再滴加幾滴淀粉溶液,溶液變藍 室溫下,測定濃度均為的與溶液的,溶液的大 向無水乙醇中加入濃硫酸,加熱,將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溶液,紫紅色褪去 向某溶液中滴加濃鹽酸,將產生氣體通入石蕊試液,溶液先變紅后褪色A.A B.B C.C D.D9.我國科學家成功利用人工合成淀粉,使淀粉生產方式從農耕種植轉變為工業制造成為可能,其部分轉化過程如下:已知:是兩性氧化物;水解可制得。下列有關物質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①~③在高溫下速率更快B.反應③中發生了取代反應C.等物質的量的和分子,含有相同的電子數D.反應①中10.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原子半徑。與同主族,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電子總數的3倍,原子的核電荷數等于、原子核電荷數之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工業上常用電解的方法制備的單質B.的第一電離能大于C.僅由、、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堿性D.化合物與都含有離子鍵11.由軟錳礦(主要成分,及少量、)制備的工藝流程如下:已知:“沉錳”所得在空氣中“焙燒”時轉化為、、的混合物,酸性條件下易發生歧化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浸取”時利用了的還原性,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B.“除雜”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陽離子有、、、、C.“沉錳”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酸浸”時每反應轉移電子為12.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 ,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此反應的影響可用如下圖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Ⅰ表示時刻升高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圖Ⅰ不能表示時刻增大物質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Ⅱ不能表示在時刻減小容器體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D.圖Ⅲ乙的溫度比甲的溫度高13.時,用鹽酸分別滴定的和溶液,兩溶液的與所加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電離常數大于水解常數B.C.,點溶液均滿足D.水的電離程度:14.電解法轉化可實現資源化利用。電解制的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解池工作過程中,片與電源正極相連B.電極發生的反應為:C.電解時從右側移向左側D.當電路中轉移電子時,理論上離子交換膜右側質量增加二、解答題15.已知反應:,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溴乙烷(沸點為,密度為)。實驗前先向儀器中加入乙醇和足量濃硫酸,然后加入研細的溴化鈉和幾粒碎瓷片,向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1)儀器的名稱為 。為了更好控制溫度,更好的加熱方式是 。(2)反應結束后,試管中含少量雜質,為了除去粗產品中的雜質,可選用的試劑是 (填字母選項)。加入試劑,在分液漏斗中振蕩后靜置,產物在 (“上層”或“下層”)。A.苯 B.溶液 C.水 D.溶液(3)經過分離、提純、干燥后,該實驗最終得到溴乙烷,則本實驗溴乙烷的產率為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4)乙二醇可用于生產汽車防凍液。溴乙烷可以通過①消去②加成③水解三步反制取乙二醇。制取過程中步驟①的反應條件為 ;步驟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16.某小組探究三草酸合鐵酸鉀晶體()的熱分解產物,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實驗中觀察到裝置變渾濁、中固體變為紅色、變渾濁,由此可判斷分解產物一定有和 ,裝置的作用 。(2)小組成員們仔細分析裝置,覺得實驗裝置存在缺陷,其缺陷為 。(3)樣品完全分解后,裝置中的殘留固體有,和,且與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再結合以上信息,寫出三草酸合鐵酸鉀晶體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4)為測定和溶液中鐵元素的總含量,實驗操作如下:準確量取溶液于帶塞錐形瓶中,加入足量,調節,加熱除去過量;加入過量充分反應,再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液(已知)。①加熱除去過量的目的是 。②加入溶液發生的離子方程式 。③溶液中鐵元素的總含量為17.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元素的化合物有著重要的意義。(1)已知:一定溫度下 寫出和反應生成和的熱化學方程式 。(2)一定溫度下,分別向、容器中充入和,保持恒容,保持恒壓。發生反應[不考慮],起始時、的體積均為。①下列能說明、容器均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容器的壓強均不發生變化b.、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均不發生變化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d.、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發生變化②時,、容器均達到平衡狀態時,中的濃度為,則的轉化率為 ,中反應的平衡常數 。(3)將一定量的和通入容器中,測得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實線所示。①、、三段平均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②僅改變某一個條件,測得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中虛線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是 。③如圖電解裝置可將霧霾中的、轉化為,則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18.白花丹酸具有鎮咳祛痰的作用,其合成路線流程圖如下:(1)有機物的名稱是 ,它在整個合成路徑中的作用是 。(2)的反應類型為 。(3)的結構簡式為 。(4)白花丹酸分子中常混有如下圖所示雜質分子,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有機物結構有 種;①比上圖雜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小14.②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且該物質最多能與反應。寫出其中有四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且個數比為的結構簡式 ;(5)已知:。根據已有知識并結合相關信息寫出以苯酚和乙醇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流程圖 。參考答案1.D2.B3.C4.D5.C6.B7.A8.B9.C10.A11.A12.C13.D14.B15.(1) 蒸餾燒瓶 水浴加熱(2) 下層(3)(4) 醇溶液,加熱16.(1) 除去混合氣體中的(2)缺少尾氣處理裝置(3)(4) 防止氧化,影響鐵含量的測定17.(1) (2)(3) 加入催化劑18.(1) 環己酮 保護兩個酚羥基(2)氧化反應(3)(4) 19種(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