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二地理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第I卷(選擇題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土壤的淋溶作用與降水有著直接的關系,降水越多,淋溶層越厚。圖a是不同氣候下(濕潤、半干旱、干早)的土壤剖面發育示意圖,圖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與有機質的質量百分比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與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密切相關的因素是(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質2.能代表草原地區土壤發育情況的組合是( )A.甲與Ⅰ B.甲與Ⅱ C.乙與Ⅱ D.丙與Ⅰ右圖為土壤的物質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3.在土壤的組成物質中,含有腐殖質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在土壤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地形 B.人類活動 C.氣候 D.生物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在月面工作期間,實現了國旗展開,該國旗采用了適應月球環境的新型復合材料。據此完成5~6題。5.嫦娥五號展示的國旗采用了適應月球環境的新型復合材料,推測該材料主要能( )①耐高溫 ②抗嚴寒 ③防雨淋 ④防風吹 ⑤防強輻射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6.普通旗幟無法在月球飄揚,根本原因是( )A.月球的質量較小 B.月球與太陽的距離較遠C.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較近 D.月球沒有液態水下圖為我國西北局部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形成圖中沙丘的主要作用是( )A.物理風化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C.風力堆積作用 D.流水沉積作用8.下列屬于圖中草方格沙障主要功能的有( )①降低風速,有利于固定沙丘 ②截留水分,利于植被成活 ③提高植被覆蓋率,減輕水土流失 ④增強吸收地下水的能力,增加降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形成于熱帶洋面的臺風,登陸時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下圖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1981—2010年)。讀圖,完成9~10題。9.據圖可知( )A.臺風只在夏秋季節才會形成B.夏季生成個數最多,登陸個數最少C.我國陸地全年均會受到臺風影響D.夏秋季是防范臺風的重點時段10.預防臺風災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強監測和預報 ②沿海漁船及時回港避風 ③出行建議乘坐飛機 ④及時轉移低洼地區居民 ⑤農田夜間防御霜凍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C919客機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飛機。該飛機的零部件廠遍及全球。下表所示為C919客機部分零部件生產廠商。據此完成11~12題。零部件 生產廠商 零部件 生產廠商機頭 成飛集成 發動機 CFM國際中機身、中央翼 上飛、西飛 氣象雷達 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副翼 西飛、306所 電源 霍尼韋爾公司前機身 洪都航空公司 信號系統 Crane公司中后機身 洪都航空公司 飛行記錄儀 CG航空公司后機身 沈飛 駕駛艙控制 伊頓公司11.影響飛機制造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勞動力 B.動力 C.市場 D.技術12.C919客機的零部件生產遍及全世界,主要是為了( )A.利用各地廉價勞動力 B.接近市場C.利用各地的區位優勢 D.減少運費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13~14題。13.大氣對流層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減,主要影響因素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沙漠地區晚上氣溫較低,是因為( )A.①增強 B.②增強 C.③較弱 D.④較弱城鄉景觀是城鎮和鄉村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綜合體。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福建土樓是客家文化的象征,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錯落有致,據此完成15~16題。15.福建土樓反映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是( )A.冬冷夏熱,多大風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稀少,多內流河 D.土質黏重,降水較多16.福建土樓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點是( )A.外露 B.宣揚 C.內斂 D.開放“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批鴨”是貴州從江群眾世代傳承的生產方式,已有上千年歷史。“稻花香里有魚鴨”的生態農業文化瑰寶,已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據此完成17~18題。17.貴州從江“稻魚鴨”農業生產方式( )A.專業化程度高 B.機械化水平高 C.農業結構單一 D.農藥化肥使用少18.與該農業生產方式理念相似的是( )A.珠三角地區的基塘農業 B.東北地區的商品谷物農業C.歐洲西部地區的乳畜業 D.南京市溧水區的觀光農業企業總會選擇盈利的最佳區位,下圖是“某企業的空間收入曲線和空間成本曲線圖”,這兩條曲線的差值就構成了該企業的收益性空間界限。讀圖,完成19~20題。19.若該企業的成本曲線由曲線2變為曲線1,其區位選擇的空間范圍將( )A.變大 B.縮小 C.不變 D.不確定20.若某企業生產成本由曲線2變為曲線1,原因不可能是( )A.資源利用率提高 B.政策扶持力度加大C.工資水平上漲 D.智能機器人使用川藏鐵路為中國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采用分期分段建設運營。2020年4月7日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全線47座隧道全部貫通。讀“川藏鐵路線路示意圖”和“線路沿線地形剖面圖”,完成21~22題。21.相對于青藏鐵路,川藏鐵路修建更需要克服的困難是( )A.永久性凍土 B.高寒缺氧 C.地形地質復雜 D.生態脆弱22.川藏鐵路修建帶來的積極意義有( )A.利于沿線生態環境保護 B.促進西藏航空業發展C.加速川東地區資源開發 D.完善全國鐵路交通網2018年1月15日,科研人員宣布發現了一種烏鴉大小、像鳥一樣的恐龍,它有色彩艷麗的羽毛,生活在1.61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的中國東北地區,科研人員將它命名為“彩虹”。下面左圖為彩虹恐龍化石,右圖為彩虹恐龍想象復原圖。據此完成23~25題。 23.恐龍生活在( )A.元古宙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24.下列關于恐龍時代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裸子植物繁盛 B.陸地面積擴大,形成了“聯合古陸”C.蕨類植物繁盛 D.氣候寒冷,海平面下降25.下列關于生物演化過程,正確的是( )A.海洋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脊椎動物——哺乳動物B.海洋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C.脊椎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爬行動物D.脊椎動物——哺乳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第Ⅱ卷(非選擇題50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象。當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時,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通常為半圓狀,雨后常見。一位攝影師在非洲維多利亞瀑布前拍攝到了一條幾乎呈環形的彩虹(下圖)。(1)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氣的 層,該大氣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 , 旺盛。 (2)彩虹常在雨后出現。雨的形成過程大致為:近地面的 和雜質通過 運動向上輸送,在上升過程中隨著氣溫的 ,容易成云致雨。 (3)照片中形成彩虹的“水滴”直接來自 ,該彩虹幾乎呈環形,原因可能有 (雙選)。 A.太陽光線較強 B.空氣中的水滴較多C.瀑布的落差大 D.攝影者的位置合適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下圖為某中學生繪制的某城市橫剖面圖,①②③④為城市的土地利用狀況。(1)在圖A~F中:代表中心商務區的代號是 ;代表工業區的代號是 ;代表低級住宅區的代號是 ,代表高級住宅區的代號是 。 (2)①類用地中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呈 發展的狀況,低級住宅區往往與工業區相聯系,高級住宅區則與 相聯系。 (3)③類用地隨著城市的發展,被迫向市區外緣遷移,原因主要是 、 。 2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為了更為直觀地學習河流地貌的形成,某地理小組設計了一個演示實驗,模擬某河流堆積地貌形成過程。具體步驟如下:Ⅰ.準備一個空礦泉水瓶,按照大致1∶1∶1的比例在里面裝入黃豆、綠豆、小米。Ⅱ.將課本從中間展開,與桌面呈30°的角度傾斜放置在桌面上。Ⅲ.將瓶中物質從課本頂部緩慢倒出。Ⅳ.觀察物質堆積的順序與形成的地貌外觀并拍照記錄。(1)該實驗演示的地貌名稱是 ,主要分布在河流的 位置。 (2)該演示實驗中, 最先堆積,移動距離最遠的是 ,其原因是 。(3)該演示實驗結果與實際堆積順序存在差異,請思考原因并改進。2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風化殼是巖石風化的產物,是土壤發育的重要基礎,其厚度與多種因素相關。下圖為各氣候帶和風化殼發育階段示意圖。(1)圖中四條曲線中,與風化殼發育的厚度有明顯對應關系的是 曲線和 曲線。 (2)圖中B和C緯度地帶比較,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是 (填字母),主要是因為 作用緩慢。 (3)A、D、E三個地帶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字母)地帶;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難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字母)地帶。 (4)D范圍內的植被類型是 ,開發該區域的關鍵性制約因素是 。(5)風化殼發育最好的地區是 (填字母),主要原因是該地區 作用強烈。 30.某省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模擬實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實驗器材:透明水箱、溫度計、儲水箱、水管、牛皮筋、剪刀、手表、紙筆等。實驗步驟:①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在學校籃球場,按照圖甲所示布置好實驗器材。②觀察實驗器材內現象變化,并記錄透明水箱內外溫度數據。③繪制透明水箱內外氣溫變化圖(如圖乙)。(1)該模擬實驗的結論可以用于 ,以緩解淡水資源不足。 (2)讀圖甲,將下列數字序號分別填入相應空格,以說明該模擬實驗的原理。(每個空格只填一個數字序號)①蒸發 ②降水 ③水汽輸送 ④徑流該模擬實驗的原理:太陽輻射使透明水箱內溫度升高,海水 ;水汽到達水箱頂部后凝結,一部分滴落回海水中,形成 ;一部分沿箱頂匯集流入儲水箱,形成 ;由于實驗器材限制,該實驗沒有體現 環節。 (3)圖乙中箱內氣溫高于箱外氣溫,主要是因為玻璃能夠阻擋地面 輻射,增強 ,使箱內氣體升溫。 (4)當日,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是( )A.0時左右 B.6時左右 C.12時左右 D.18時左右3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浙江省城市主要分布在 、 及沿海地帶。 (2)在杭州市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區位因素中,除優越的自然地理區位,還有 、 等。 (3)城區與郊區相比,易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填“熱島效應”或“酸雨”)。為避免該問題對城市大氣環境帶來的污染,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D C A C A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C D C D A A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C D D A B26. 答案:(1)對流 遞減 對流(2)水汽 對流 降低(3)瀑布 CD27. 答案:(1)D A、C、E B F(2)背向 文化區(3)降低成本 保護城市生態環境28. 答案:(1)沖積扇 出山口(2)小米 黃豆 小米顆粒小,重量小,最先堆積;黃豆顆粒大,重量大,移動的距離遠(3)河流堆積地貌是河水挾帶的泥沙堆積而成,該實驗中沒有水的參與,故而形成與實際狀況的差異,應當在實驗中加入水流要素。(回答合理即可,)29. 答案:(1)植被生產力 降水量(2)B 微生物分解(3)E A(4)熱帶荒漠 水資源(5)F 生物及化學風化30. 答案:(1)海水淡化(2)① ② ④ ③(3)長波 大氣逆輻射(4)C31. 答案:(1)鐵路沿線 河流沿岸(2)交通便利 省會(政治中心)(3)熱島效應 將有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郊熱力環流范圍之外;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降低城市建筑物高度等。(答案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