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平房區八年級適應性測試(二)地理學科試卷考生須知:1.試題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45分鐘。2.請認真閱讀試卷和答題卡的相關要求,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涂卡作答(注意答題卡題號順序),修改時用橡皮仔細擦除干凈;非選擇題須用0.5mm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區域內按題號順序作答。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和大小的測量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圖示意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地球的真實形狀是( )A. 橢圓形 B. 不規則球體 C. 正球體 D. 超扁球體2.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認識過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回南天”是一種天氣現象,“回南天”時,人們會感覺到空氣特別潮濕。讀某城市“回南天”天氣過程氣溫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3. 每次“回南天”形成前( )A. 升溫明顯 B. 氣溫不變 C. 持續高溫 D. 一直低溫4. “回南天”發生地最可能在( )A. 干旱的西北地區 B. 寒冷的北方地區 C. 高寒的青藏地區 D. 濕熱的南方地區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市政供水面臨困難,日常用水難以保障,中國政府為其援建水井近2000口。下圖為“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沙漠氣候 C. 熱帶草原氣候 D. 地中海氣候6. 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有( )A. 臺風侵襲,寒潮頻發 B. 高寒缺氧,溫差較大C. 沙漠廣布,容易迷失 D. 陽光暴曬,蚊蟲叮咬7. 該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的影響是( )A. 緩解了當地人畜飲水困難 B. 增加了非洲水資源總量C. 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D. 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紅海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2024年以來,紅海局勢復雜,對全球海運造成了很大影響。下圖為紅海位置及周邊地區示意。完成下面小題。8. 西亞波斯灣沿岸通過紅海運往歐洲的燃料最可能是( )A. 煤炭 B. 木材 C. 石油 D. 鐵礦石9. 紅海局勢復雜,航運企業更改航線,繞遠道而行。由此帶來的影響有( )A. 運輸時間延長 B. 運輸安全性下降 C. 運輸目的地增加 D. 運輸成本下降2024年1月,成貴高鐵(成都-貴陽)其技術整合了高速鐵路的多項創新,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成貴高鐵部分路段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成貴高鐵被稱為“云上高鐵”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河流 D. 土壤11. 成貴高鐵建設成功主要得益于( )A. 旅游資源豐富 B. 地方資金充足 C. 科學技術進步 D. 沿線人口眾多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圖為春節社會實踐部分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 “春節”申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 B. 同一時間迎接農歷新年C. 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增強 D. 中國人遍布世界各地13. 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有( )①吃年夜飯②賞月③貼春聯④賽龍舟⑤放鞭炮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⑤2024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六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讀“中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4. 我國干旱災害多發區主要分布在( )A. 西北地區 B. 北方地區 C. 南方地區 D. 青藏地區15. 中學生需要掌握自然災害安全防護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災害應對方法合理的是( )A. 地震發生時應迅速乘坐電梯逃生 B. 遇到洪水時應及時跑到低洼地帶C. 刮臺風時應躲在大型廣告牌下避風 D. 遇泥石流應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2023年12月,濟鄭高鐵全線貫通。這標志著河南省建成以鄭州為核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為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下圖為“河南省高鐵分布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 圖中所示鐵路線集中交匯城市是( )A. 北京 B. 西安 C. 鄭州 D. 徐州17. 家住鄭州的小明早晨喝完胡辣湯,大約中午就可以參觀上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小明乘坐的高鐵是( )A. 濟鄭高鐵 B. 鄭西高鐵 C. 鄭合高鐵 D. 鄭徐高鐵在北方,“一樹繁花是春,枝頭綠葉亦是春”。下圖是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樹葉變綠進程預估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8. 北京林木“變綠”的時間可能是( )A. 1月下旬 B. 2月中旬 C. 3月下旬 D. 4月中旬19. 影響我國北方地區樹葉變綠進程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陸分布 B. 地形地勢 C. 人類活動 D. 緯度位置歷史悠久的“蠔宅”是我國廣州的傳統民居,堅固的“蠔墻體”能有效抵御風雨侵襲。下圖為“蠔墻體”景觀圖及當地氣候資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 蠔殼墻最可能出現在( )A. 珠江三角洲 B. 內蒙古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東北平原21. 砌墻時,蠔殼堆砌成鱗狀,向地面約45°傾斜排列,反映了當地氣候( )A 寒冷,利于室內保暖 B. 炎熱,可保持室內通風C. 多雨,方便雨水下泄 D. 干燥,可增加室內濕度22. 合理開發保護蠔殼屋古建筑的措施是( )A. 保留原貌,不予恢復 B. 適度開發,傳承文化C. 拆毀重建,發展旅游 D. 整村搬遷,封閉保護獨庫(獨山子-庫車)公路全長約561千米,一半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夏季,該公路是深受自駕游愛好者青睞的景觀大道。下圖為“獨庫公路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 獨庫公路所在的省級行政區是( )A. 甘肅省 B. 寧夏回族自治區 C. 青海省 D.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4. 夏季,獨庫公路享有“一日游四季”的美譽,是因為該公路( )A. 穿越的山地相對高度大 B. 沿路降水豐富C. 穿越的山地海拔高、氣溫高 D. 路途遙遠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點1分,共26分)25.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北極航道是一條貫穿北冰洋、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上捷徑,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下圖為“北極航道(東北航道)與傳統航道示意圖”(1)中國的商船從大連出發,如果沿傳統航道航行,商船跨過印度洋經過甲地______運河,穿過地中海到達歐洲。(2)北極航道開通后,商船從大連出發,經過太平洋后進入緯度最高的大洋______洋。(3)讀圖,從連云港出發的鐵路運輸穿過了亞歐兩洲的分界線乙______河,到達鹿特丹,這里人們主要信奉______教,當地以______人種為主。26.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屆冬奧會將在意大利的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舉辦。下圖為“冬奧會舉辦地示意圖”。(1)冬奧會舉辦地多分布在______山脈附近,其有利條件為山地海拔______,坡度適宜,雪期長。(2)舉辦地位于______洲西部,這里是世界上______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申辦資金充裕。(3)賽后,游客可以去意大利著名景觀______游覽參觀。27.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為確保糧食安全,國家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下圖是“我國三大育種基地分布和不同區域水資源與耕地資源占全國比重示意圖”(1)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區域發展農業生產,水、土資源配合較好的是______。(2)我國三大育種基地中具有明顯冬季育種優勢的是______育種基地,突出優勢是熱量充足,可縮短育種周期;最易受寒潮影響的是______育種基地。(3)為確保糧食安全,我國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億畝,嚴格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______”這一基本國策。(4)“藏糧于技”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尤為重要,舉例說明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2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十四五”期間,我國大力開發建設清潔能源基地,推進中西部地區風能、水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建設。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如圖示意西電東送通道規劃圖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分布。(1)根據材料可知,我國努力爭取____年前實現“碳中和”。(2)根據材料可知,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清潔能源有____。(3)長江三角洲地區電力不足的原因有____。“西電東送”工程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帶來的益處有____。(4)體驗低碳生活,讓環保理念成為自覺行為,請寫出一種低碳生活方式____。29.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第26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被評為“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材料二:哈爾濱機場設更衣室,羽絨服租借區,中央大街防洪地下通道鋪防滑地毯等;政府下達“旅游旺季禁止漲價”通知,隨時清理路面冰雪;還有私家車免費接送游客服務。哈爾濱人民用熱情點燃了各地游客的激情。下圖為“哈爾濱位置示意圖”和冰雪大世界建造流程示意圖。(1)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里的冰雕美輪美奐,其所用的冰采于______(河流)。(2)吸引中外游客的冰雕,制作過程復雜,結合上圖可知,其制作過程是______。(3)除了獨特的冰雪文化與旅游資源,哈爾濱旅游爆火的原因還有______。(4)請你為哈爾濱旅游業從“一季繁榮”變“四季綻放”提出兩條合理的建議。2025年平房區八年級適應性測試(二)地理學科試卷考生須知:1.試題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45分鐘。2.請認真閱讀試卷和答題卡的相關要求,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涂卡作答(注意答題卡題號順序),修改時用橡皮仔細擦除干凈;非選擇題須用0.5mm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區域內按題號順序作答。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2題答案】【答案】1. B 2. C【3~4題答案】【答案】3. A 4. D【5~7題答案】【答案】5. C 6. D 7. A【8~9題答案】【答案】8. C 9. A【10~11題答案】【答案】10. A 11. C【12~13題答案】【答案】12. C 13. B【14~15題答案】【答案】14. B 15. D【16~17題答案】【答案】16. C 17. B【18~19題答案】【答案】18. C 19. D【20~22題答案】【答案】20 A 21. C 22. B【23~24題答案】【答案】23. D 24. A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點1分,共26分)【25題答案】【答案】(1)蘇伊士 (2)北冰(3) ①. 烏拉爾 ②. 基督 ③. 白色【26題答案】【答案】(1) ①. 阿爾卑斯 ②. 高(2) ①. 歐 ②. 發達(3)古羅馬斗獸場、水城威尼斯【27題答案】【答案】(1)丁 (2) ①. 海南 ②. 甘肅(3)耕地 (4)無土栽培技術、精準施肥技術等【28題答案】【答案】(1)2060 (2)風能、水能、核能(3) ①. 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用電量大 ②. 緩解能源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發展,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等(4)綠色出行,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9題答案】【答案】(1)松花江 (2)采冰-搭建-精雕-完工(3)政府的支持;完善的基礎設施等 (4)利用氣候優勢打造夏季避暑項目;建設室內冰雪場館,打造四季冰雪項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