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模擬試題化學本試卷共8頁,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填涂考生號。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e 140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歷史文物見證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在發展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下列文物的主要材質為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A.青陶罐 B.帶蓋銅托杯C.鷺鳥紋蠟染百褶裙 D.九鳳三龍嵌寶石金冠A. A B. B C. C D. D2. 化學為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巨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以竹代塑,可減少白色污染 B. 使用人工合成殺蟲劑,對環境無影響C. 無紙化辦公,可減少人工合成油墨的使用 D. 使用無磷洗滌劑,可減少水體污染3.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木材中交聯纖維素的木質素可替代酚醛樹脂、脲醛樹脂等作為木材黏合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木質素屬于有機物 B. 脲醛樹脂屬于天然高分子C. 酚醛樹脂可由苯酚與甲醛縮聚得到 D. 纖維素的分子中有數千個葡萄糖單元4. 人類對能源的利用經歷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時期,現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質量發展。下列有關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 石油裂化是物理變化 B.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單質C. 燃料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 太陽能光解水可制氫,水的電子式為5. 電池可用于驅動無人駕駛的潛航器。該電池以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示意圖如下。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石墨電極是負極 B. 電極發生還原反應C. 溶液中向負極移動 D. 石墨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6. 為回收利用含的廢液,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方案如下所示。其中,操作為A. 萃取 B. 分液 C. 蒸餾 D. 蒸發7. 廚房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生活情境 涉及化學知識A 炒菜時不宜將油加熱至冒煙 油脂在高溫下容易生成對身體有害稠環化合物B 清洗餐具時用洗潔精去除油污 洗潔精中的表面活性劑可使油污水解為水溶性物質C 久煮的雞蛋蛋黃表面常呈灰綠色 蛋白中硫元素與蛋黃中鐵元素生成的FeS和蛋黃混合呈灰綠色D 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食鹽變成了糊狀 食鹽中常含有容易潮解的A. A B. B C. C D. D8. 某小組用下圖中甲作為氣體發生裝置,其他裝置根據實驗需求選用(加熱及夾持裝置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若制取,則甲中可蒸餾水,可為電石B. 若制取,則乙中可盛濃溶液以除去C. 若制取,則丙可作氣體收集裝置D. 若制取,則丁可盛飽和溶液用作尾氣處理裝置9. 檸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見組分。下列關于檸檬烯的說法正確的是A. 屬于芳香烴 B. 與氯氣能發生1,2-加成和1,4-加成C. 可發生縮聚反應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0. 二氧化氯可用于自來水消毒。實驗室用草酸和制取的反應為。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中含有的質子數為B. 草酸分子中含鍵數目為C. 每生成,轉移的電子數為D. 溶液中含有的數目為11. 利用活性石墨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進行如圖所示實驗。閉合一段時間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型管兩側均有氣泡冒出,分別是和B. a處布條褪色,說明具有漂白性C. 處出現藍色,說明非金屬性:D. 斷開,立刻閉合,電流表發生偏轉12. 如下反應相關元素中,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有5種空間運動狀態,基態、原子有兩個未成對電子,是ds區元素,焰色試驗呈綠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溶液溶液A. 單質沸點: B. 第一電離能:C. 簡單氫化物的鍵角: D. 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13. 下列陳述I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陳述I 陳述IIA 酸性: 電負性:B 久置的溶液中出現紅褐色沉淀C 斷裂中鍵需要吸收熱量 工業上用液氨作制冷劑D 王水溶解鉑 濃鹽酸增強了濃硝酸的氧化性A. A B. B C. C D. D14. 部分含Na或含Al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 可存在的轉化B. 和均能與溶液反應C. 工業上通過電解熔融制備D. 若能與反應生成,則中含共價鍵15. 對反應(I為中間產物),相同條件下:①加入催化劑,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大幅縮短;②提高反應溫度,增大,減小。基于以上事實,可能的反應歷程示意圖(——為無催化劑,------為有催化劑)為A. B. C. D.16. 我國學者發明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甲醛-硝酸鹽電池,可同時處理廢水中的甲醛和硝酸根離子(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電極反應為B. 放電過程中,通過質子交換膜從左室傳遞到右室C. 電極反應為D. 處理廢水過程中溶液不變,無需補加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6分。17. 已知:常溫下,鎂條與水緩慢反應,一段時間后反應停止;再加入則能持續產生,現探究其原因[已知:室溫下,]。實驗操作:取3份長度均為鎂條,打磨光亮后放入水中反應至無氣泡產生,鎂條表面生成變暗。室溫下,將上述鎂條分別放入下列溶液中[初始],實驗記錄如下。編號 溶液 實驗記錄a 溶液(pH=4.6) 片刻后鎂條表面變光亮,開始產生大量氣體(經檢驗為);前鎂條表面保持光亮,但產生氣體的速率逐漸減慢;20~30min時,鎂條表面變白,持續有氣泡產生b NaCl溶液 僅出現微量氣泡c 溶液(用氨水調至) 實驗現象及氣體體積與幾乎相同(1)用固體配制所需溶液,需要用到下列儀器中的_______(填儀器名稱)。(2)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溶液的原因_______。時,當用氨水調節時,_______(填“>”“<”或“=”)。(3)實驗a、b、c說明去除Mg表面致密的主要粒子是_______。(4)分析:①從平衡移動的角度解釋實驗a中,片刻后鎂條表面變光亮,開始產生大量的主要原因_______。②經檢驗,時鎂條表面白色物質是結構較為疏松的。內,溶液pH的變化趨勢為_______。查閱資料:i.也可以破壞與反應生成的膜,使其轉化為較為疏松的。ii.在不同的溶液中的可能產物如下圖。(5)在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實驗方案比較和對鎂與水反應速率的影響:_______。(6)若體系中、,則此時生成的沉淀為_______。18. 鈰(Ce)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稀土元素。一種以獨居石{主要成分為,含有磷酸釷、鈾的氧化物和少量鐳(Ra)雜質}為原料制備的工藝流程如下:已知:i.常溫下,,,。ii.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ⅡA族。回答下列問題:(1)“熱分解”步驟中,與和空氣發生反應,轉化為難溶于水的。該反應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2)溶解階段分為兩部分:①鹽酸溶解。寫出此時Ce(OH)4發生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②加絮凝劑調節pH除雜。此過程中,Th完全轉化為Th(OH)4沉淀,則應控制pH≥_______。(3)“共沉渣”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為防止放射性污染,應將其封存。(4)“沉鈰”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5)將灼燒可得到二氧化鈰。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稀土氧化物材料,其晶胞結構如圖。①在晶胞中的位置是_______。②與相鄰且最近的有_______個,若該立方晶胞參數為,則與的核間距最小為_______nm。(6)取粗產品用硫酸溶解后,配成含的溶液。取該溶液,用標準溶液滴定,滴定時發生反應,到達滴定終點時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則的純度為_______。19. 氫能是一種重要能源,氫氣的制備與儲存是研究熱點。Ⅰ.通過高溫熱分解可獲得氫氣和單質硫:。不同壓強下,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氣體發生上述反應,測得平衡時的體積分數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下圖所示:(1)該反應的_______0(填“>”或“<”);、、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理由是_______。Ⅱ.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的方法是目前比較成熟的制氫方法,反應為:,其部分反應過程如下:(2)已知:,。該條件下反應Ⅱ的_______。(3)甲醇氣體和水蒸氣混合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控制溫度為、起始壓強為下進行反應,平衡時容器中,此時的轉化率為_______,則甲醇重整制氫反應的計算式為_______。Ⅲ.是氫容量較大的儲氫材料,儲氫的研究包括材料吸氫和脫氫的過程。已知:①脫氫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②向中添加適量元素作催化劑,可提升的儲氫能力,同時加快脫氫速率。其部分脫氫機理示意圖如下。(4)該反應_______條件下自發(填“高溫”“低溫”或“任何條件”)。(5)Ti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上圖所示的機理可描述為:①_______、②、③。20. 化合物是一種藥物合成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C中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2)化合物D的分子式為_______。(3)寫出具有六元環結構、并能發生銀鏡反應的化合物B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不考慮立體異構,只需寫出2個)。(4)關于上述合成路線中的相關物質及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A. 反應①的過程中,有鍵的斷裂與形成B. 反應②的原子利用率為100%C. 化合物中碳原子采取、雜化D. 化合物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5)對化合物A,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序號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① _______ _______② _______ _______ 取代反應(6)以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為原料,合成。基于你設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①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注明反應條件)。②相關步驟涉及酯基的水解,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注明反應條件)。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模擬試題化學本試卷共8頁,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填涂考生號。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e 140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A【16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6分。【17題答案】【答案】(1)容量瓶、燒杯(2) ①. ②.(3)(4) ①. ,與結合生成,膜不斷溶解,促使鎂與水不斷反應 ②. 先增大,后基本不變(5)取打磨光亮的鎂條放入水中,反應至無氣泡產生;取出該鎂條放入溶液中反應,觀察并記錄時間與氣體體積(6)【18題答案】【答案】(1)2:1 (2) ①. 2Ce(OH)4+8H++2Cl-=2Ce3++Cl2↑+8H2O ②. 4(3)BaSO4、RaSO4(4)2Ce3++6=Ce2(CO3)3↓+3CO2↑+3H2O(5) ①. 頂點和面心 ②. 12 ③.(6)75%【19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③. 該反應前后的氣體分子數增多,壓強增大平衡逆移,體積分數越小(2)-41.2 (3) ①. 90% ②. (或(4)高溫 (5) ①. ②.【20題答案】【答案】(1)羰基(或酮基)、羥基(2)(3)、、、、 (任寫2個) (4)BC(5) ①. 濃硫酸,加熱 ②. 消去反應 ③. 乙酸、濃硫酸,加熱 ④.(6) ①. 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