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圖版七下地理期末測試卷01-【2025春地理階段測試卷】(原卷版+解析版+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圖版七下地理期末測試卷01-【2025春地理階段測試卷】(原卷版+解析版+ppt)

資源簡介

(共50張PPT)
中圖2024七下地理同步精品課件
中圖版七年級下冊
中圖版七下地理 階段性檢測講解課件
中圖七下地理期末測試卷01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圖QM-1為我國農業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
圖QM-1
1.關于我國農業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A.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為種植業與畜牧業的分界線
B.小麥產區比水稻產區降水量多
C.水稻只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區
D.種植小麥的地區一定不能種植水稻
2.造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C
A.南北溫度的差異 B.東西溫度的差異
C.東西干濕的差異 D.南北干濕的差異
為改善城市環境,北京把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遷往河北省的
曹妃甸工業區。作為我國首個“循環經濟”示范區,該工業區力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業廢物創造新的資源,以減少環境污染。據此
完成3~5題。
圖QM-2
3.曹妃甸工業區位于( )
C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京津唐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4.與“首鋼”舊址相比,曹妃甸工業區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 )
A
①靠近原料、能源產地 ②海運便利 ③靠近科研院所 ④鐵路網
發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曹妃甸工業區實行“循環經濟”模式,可以促進“首鋼”( )
B
A.擴大規模 B.革新技術 C.拓寬市場 D.增加產量
圖QM-3
2024中關村論壇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舉
辦,本屆中關村論壇以“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
世界”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學者
共話開放創新,共謀發展機遇。圖QM-3為北京
地形圖。讀圖,完成6~8題。
6.下列符合北京自然環境特征的描述是( )
C
A.位于華北平原南側,與河北、天津相鄰
B.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
C.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D.冬冷夏熱,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7.中關村論壇在北京召開,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
B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中心 ③國際交往中心 ④科技創新中心 ⑤經
濟中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參會人員在會議結束后游覽了北京的胡同。北京在城市建設中,
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胡同,其原因是( )
D
A.保護城市現代化的標志 B.緩解城市交通擁擠
C.節約改建成本 D.傳承傳統文化
中國高鐵已成為“國家名片”。右圖為我國部分高鐵分布圖。
讀圖,完成9~10題。
圖QM-4
9.圖中高鐵線路主要分布在( )
C
A.東南部的沿海地帶 B.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地勢第二、三級階梯 D.以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區
10.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B
A.①是哈大高鐵,經過地勢第二、三級階梯
B.②是京滬高鐵,經過以種植業為主的平原地區
C.③是蘭新高鐵,與祁連山并行,受洪澇影響大
D.④是貴昆高鐵,全程地形平坦,修建難度小
圖QM-5
我國是海洋大國,利用好、保護好海洋資源
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任務。圖QM-5為
中國主要海洋資源分布圖。讀圖,完成11~13題。
11.我國近海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潛力巨大。這
些資源是( )
A
①礦產資源 ②非可再生資源 ③土地資源 ④可再生資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我國鹽場( )
B
A.全部位于南海沿岸 B.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C.全部位于低緯度地區 D.均勻分布于沿海地區
13.為合理開發和保護海洋,我們應當( )
D
A.禁止開采海洋礦產資源 B.大力捕撈深海瀕危魚類
C.禁止開發海洋旅游資源 D.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
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
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將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圖QM-6
為粵港澳大灣區分布示意圖,根據圖文完成14~15題。
圖QM-6
14.作為四大中心城市的成員,香港的經濟發展特點是( )
A
A.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 B.世界旅游休閑中心
C.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D.全國性經濟中心
15.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敘述錯誤的是( )
A
A.世界著名的汽車生產基地
B.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C.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D.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
二、綜合題(共55分)
16.(16分)水、土是立國之本。為確保耕地面積的穩定和國家
糧食安全,我國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QM-7
(1)結合我國人口現狀分析可知,我國土地資源在數量上的特
點是______多、____________少。(2分)
總量
人均占有量
(2)讀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圖,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占
比最大的是______,其屬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資源,耕地的占比為______%。(3分)
林地
可再生
13.49
(3)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在東北、西南等山區主要分
布______(土地利用類型);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該類土地適
宜發展______(農業部門)。(2分)
林地
林業
(4)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
理”),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填“南多北少”
或“北多南少”),解決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跨流域調水。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狀況,我國正在實施
__________工程。(3分)
不合理
南多北少
南水北調
(5)結合我國耕地、人口和糧食狀況分析,完成下列結構圖。
請將“人口”“耕地”“糧食”三個關鍵詞填在結構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4分)
圖QM-8
(6)為確保糧食安全,嚴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請你列舉一條
保護耕地的措施。(合理即可,2分)
[答案] 制定法律、法規,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基本農田保護。
17.(11分)讀我國氣象災害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圖QM-9
(1)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______(填“洪澇”或“泥石
流”)、干旱、臺風和寒潮等。(2分)
(2)我國的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填“西北內陸”或
“東南沿海”)。(2分)
(3)我國干旱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填“華北”或“西北”)地
區;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區。(2分)
洪澇
東南沿海
華北
(4)我國旱澇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___。(3分)
A
A.夏季風不穩定 B.冬季風不穩定
C.南北跨緯度大 D.地形復雜多樣
(5)當發生泥石流時,我們該如何避險?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一點)(2分)
沿著與泥石流流動大致垂直的方向逃生
18.(1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信天游”是流傳在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歌腔高
度集中展示了黃坡黃水的自然景觀、社會風貌和陜北人的精神世界。
探究一 歌謠現問題
20世紀50年代,當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澇流泥漿,沖成
萬條溝,肥土順水流,籽苗連根丟……”
(1)完成下列結構圖。(2分)
圖QM-10
探究二 積極尋治理
針對“信天游”歌詞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多年來人們因地制
宜,總結形成了“山頂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帶,山下
覆地膜,溝底筑水池”的治理開發模式。
(2)舉例說明治理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的具體措施。(4分)
[答案] 植樹造林、種草,保持水土;退耕還林、還草;坡耕地修梯
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水利工程;溝谷地區打壩淤地。
探究三 黃土披綠裝
“山坡坡栽樹崖畔畔青,黃土高坡有了好風景;狂沙那個不
起塵少見,林果繞村綠滿眼。”經過幾十年的治理,黃土高原由
黃變綠,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蘋果產區之一。
(3)為促進黃土高原農業可持續發展,請你獻計獻策。(4分)
[答案]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進行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集采摘與休閑為一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
態旅游;重視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應用;加強環境治理,改
善生態環境;等等。
19.(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
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通江達海,承東啟西、聯南接北。長
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城市最密集的地區。
材料二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它包括廣東省廣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和香港、
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
的重要空間載體。
材料三 臺灣島是我國的寶島,物產豐富,景色優美。
材料四 我國南方部分區域示意圖和臺灣島地形圖。
圖QM-11
(1)長江三角洲地區包含了上海、A______、南京三個省級行政
中心,這里的________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分)
杭州
滬寧杭
(2)據圖乙分析,臺灣島的地勢特征為__________,判斷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圖乙,請描述臺灣島的海陸位
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分)
東高西低
大多數河流由東向西流
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臨東海,南臨南海
(3)粵港澳大灣區利用自身優勢,發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
型經濟,圖中經過武漢到粵港澳大灣區的______線(填鐵路干
線名稱),溝通了我國南、北方地區。(2分)
外向(或出口加工)
京廣
(4)長江三角洲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都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
重要引擎,它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有哪些共同的優勢?
(可從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選擇兩方面具
體作答)(4分)
[答案] 臨江臨海,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
暖濕潤,水熱充足,農業基礎好;海陸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人
才聚集;勞動力充足;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費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
持;等等。
(5)港澳與祖國內地聯系日益緊密,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
互利。香港和祖國內地各自的優勢是什么?(4分)
[答案] 港澳: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祖國內地:
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
1.A [解析] 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為種植業與畜牧業的分界線,該線以東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以西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小麥產區比水稻產區降水量少。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區,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和800 mm年等降水量線之間的地區,也能種植水稻。種植小麥的地區,有水源灌溉的地方也能種植水稻。
2.C [解析] 我國農業生產呈“東耕西牧,南稻北麥”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條件;東西部地區干濕的差異,是形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
3.C [解析] 曹妃甸工業區位于河北省,靠近京津唐工業基地。
4.A [解析] 讀圖可知,曹妃甸工業區附近有煤礦和鐵礦,靠近原料和能源產地;曹妃甸工業區位于渤海沿岸,海運便利,而“首鋼”舊址位于內陸地區,無海運條件;北京科研院所眾多,“首鋼”舊址的優勢更明顯;北京是中國最大的鐵路樞紐,鐵路方面“首鋼”舊址的優勢更明顯。
5.B [解析] 作為我國首個“循環經濟”示范區,該工業區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工業廢物創造新的資源,以減少環境污染。因此,可以促進“首鋼”革新技術,從而實現“循環經濟”。擴大規模、拓寬市場、增加產量都與實現“循環經濟”關系不大。
6.C [解析]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端;北京水資源缺乏;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冬冷夏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8.D [解析] 北京在城市建設中,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胡同是為了傳承傳統文化,發展旅游業等;胡同不屬于北京城市現代化的標志;胡同與緩解交通運輸關系不大;節約改建成本不是保護胡同的目的。
9.C [解析] 讀圖可知,我國高鐵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上,以平原、盆地和丘陵為主的地區;東部較為密集,西部稀疏。
10.B [解析] 讀圖可知,①是哈大高鐵,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②京滬高鐵途經以種植業為主的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③是蘭新高鐵,與祁連山脈并行,沿途降水少,受洪澇影響小。④是貴昆高鐵,全程地形崎嶇,修建難度較大。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地理學科
中圖七下地理期末測試卷01
時間:40分鐘 分值: 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 ,共45分)
圖QM-1為我國農業分布圖。讀圖 ,完成1~2題。
圖QM-1
1.關于我國農業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為種植業與畜牧業的分界線
B.小麥產區比水稻產區降水量多
C.水稻只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區
D.種植小麥的地區一定不能種植水稻
1.A [解析] 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為種植業與畜牧業的分界線,該線以東農業 以種植業為主, 以西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 小麥產區比水稻產區降水量少 。水稻主 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區,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和800 mm年等降 水量線之間的地區,也能種植水稻 。種植小麥的地區,有水源灌溉的地方也能種植 水稻。
2.造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C )
A.南北溫度的差異 B.東西溫度的差異
C.東西干濕的差異 D.南北干濕的差異
2.C [解析] 我國農業生產呈“東耕西牧,南稻北麥 ”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水分條件;東西部地區干濕的差異,是形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
為改善城市環境 ,北京把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遷往河北省的 曹妃甸工業區。作為我國首個“循環經濟”示范區 ,該工業區力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業廢物創造新的資源 , 以減少環境污染。據此 完成3~5題。
圖QM-2
3.曹妃甸工業區位于( C )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京津唐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3.C [解析] 曹妃甸工業區位于河北省,靠近京津唐工業基地。
4.與“首鋼”舊址相比 ,曹妃甸工業區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 A )
①靠近原料、能源產地 ②海運便利 ③靠近科研院所 ④鐵路網 發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A [解析] 讀圖可知,曹妃甸工業區附近有煤礦和鐵礦,靠近 原料和能源產地;曹妃甸工業區位于渤海沿岸,海運便利,而“首 鋼 ” 舊址位于內陸地區,無海運條件;北京科研院所眾多,“首鋼 ” 舊址的優勢更明顯;北京是中國最大的鐵路樞紐,鐵路方面“首 鋼 ” 舊址的優勢更明顯。
5.曹妃甸工業區實行“循環經濟”模式 ,可以促進“首鋼”( B )
A.擴大規模 B.革新技術 C.拓寬市場 D.增加產量
2024中關村論壇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舉 辦 ,本屆中關村論壇以“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 世界”為主題 ,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學者 共話開放創新 ,共謀發展機遇。 圖QM-3為北京 地形圖。讀圖 ,完成6~8題。
圖QM-3
5.B [解析] 作為我國首個“循環經濟 ”示范區,該工業區力求最 大限度地利用工業廢物創造新的資源, 以減少環境污染 。 因 此,可以促進“首鋼 ”革新技術,從而實現“循環經濟 ”。擴大規模、 拓寬市場 、 增加產量都與實現“循環經濟 ”關系不大。
6.下列符合北京自然環境特征的描述是( C )
A.位于華北平原南側 ,與河北、天津相鄰
B.河流眾多 ,水資源豐富
C.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D.冬冷夏熱 ,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6.C [解析]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端;北京水資源缺乏;地形 以山地 、 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 、 東南低;冬冷夏熱,屬于溫帶 季風氣候。
7.中關村論壇在北京召開 ,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B )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中心 ③國際交往中心 ④科技創新中心 ⑤經 濟中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參會人員在會議結束后游覽了北京的胡同。北京在城市建設中, 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胡同 ,其原因是( D )
A.保護城市現代化的標志 B.緩解城市交通擁擠
C.節約改建成本 D.傳承傳統文化
8.D [解析] 北京在城市建設中,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胡同是 為了傳承傳統文化,發展旅游業等;胡同不屬于北京城市現代 化的標志;胡同與緩解交通運輸關系不大;節約改建成本不是 保護胡同的目的。
中國高鐵已成為“國家名片”。右圖為我國部分高鐵分布圖。 讀圖 ,完成9~ 10題。
圖QM-4
9.圖中高鐵線路主要分布在( C )
A.東南部的沿海地帶 B.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地勢第二、三級階梯 D.以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區
9.C [解析] 讀圖可知,我國高鐵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二、 三級階梯上, 以平原 、盆地和丘陵為主的地區;東部較為密集, 西部稀疏。
10.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B )
A.①是哈大高鐵 ,經過地勢第二、三級階梯
B.②是京滬高鐵 ,經過以種植業為主的平原地區
C.③是蘭新高鐵 ,與祁連山并行 ,受洪澇影響大
D.④是貴昆高鐵 ,全程地形平坦 ,修建難度小
10.B [解析] 讀圖可知,①是哈大高鐵,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 梯 。②京滬高鐵途經以種植業為主的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 平原 。③是蘭新高鐵,與祁連山脈并行,沿途降水少,受洪澇影 響小 。④是貴昆高鐵,全程地形崎嶇,修建難度較大。
我國是海洋大國 ,利用好、保護好海洋資源 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任務。 圖QM-5為 中國主要海洋資源分布圖。讀圖 ,完成11~ 13題。
圖QM-5
11.我國近海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開發潛力巨大。這 些資源是( A )
①礦產資源 ②非可再生資源 ③土地資源 ④可再生資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我國鹽場( B )
A.全部位于南海沿岸 B.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C.全部位于低緯度地區 D.均勻分布于沿海地區
13.為合理開發和保護海洋 ,我們應當( D )
A.禁止開采海洋礦產資源 B.大力捕撈深海瀕危魚類
C.禁止開發海洋旅游資源 D.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 ,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 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 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 ,將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 圖QM-6 為粵港澳大灣區分布示意圖 ,根據圖文完成14~ 15題。
圖QM-6
14.作為四大中心城市的成員 ,香港的經濟發展特點是( A )
A.國際金融、航運、 貿易中心 B.世界旅游休閑中心
C.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D.全國性經濟中心
15.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敘述錯誤的是( A )
A.世界著名的汽車生產基地
B.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C.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D.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
二、綜合題(共55分)
16.( 16分)水、土是立國之本。 為確保耕地面積的穩定和國家 糧食安全 ,我國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讀圖 , 回答下列問題。
圖QM-7
( 1)結合我國人口現狀分析可知 ,我國土地資源在數量上的特 點是_總量_多、_人均 占有量_少。(2分)
(2)讀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圖 ,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占 比最大的是_林地_,其屬于_可再生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資源 ,耕地的占比為_13.49_%。( 3分)
(3)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 ,在東北、西南等山區主要分 布_林地_(土地利用類型)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 ,該類土地適 宜發展_林業_(農業部門) 。(2分)
(4)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_不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
理”) ,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_南多北少_(填“南多北少” 或“北多南少”) ,解決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跨流域調水。 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狀況 ,我國正在實施 _南水北調_工程。( 3分)
(5)結合我國耕地、人口和糧食狀況分析 ,完成下列結構圖。 請將“人口”“耕地”“糧食”三個關鍵詞填在結構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4分)
圖QM-8
(6)為確保糧食安全 ,嚴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 ,請你列舉一條 保護耕地的措施。(合理即可 ,2分)
I答案] 制定法律、法規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基本農田保護。
17.( 11分)讀我國氣象災害分布示意圖 ,完成下列各題。
圖QM-9
( 1)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_洪澇_(填“洪澇”或“泥石 流”) 、干旱、 臺風和寒潮等。(2分)
(2)我國的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東南沿海_(填“西北內陸”或 “東南沿海”) 。(2分)
(3)我國干旱災害主要分布在_華北_(填“華北”或“西北”)地 區;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區。(2分)
(4)我國旱澇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A_。( 3分)
A.夏季風不穩定 B.冬季風不穩定
C.南北跨緯度大 D.地形復雜多樣
(5) 當發生泥石流時 ,我們該如何避險? 沿著與泥石流流動大 致垂直的方向逃生_。(至少寫一點)(2分)
18.( 10分) 閱讀圖文資料 ,完成下列各題。
“信天游”是流傳在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歌腔高 度集中展示了黃坡黃水的自然景觀、社會風貌和陜北人的精神世界。
探究一 歌謠現問題
20世紀50年代 , 當地“信天游”中唱道 :“雨澇流泥漿 ,沖成 萬條溝 ,肥土順水流 ,籽苗連根丟……”
( 1)完成下列結構圖。(2分)
圖QM-10
探究二 積極尋治理
針對“信天游”歌詞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 ,多年來人們因地制 宜 ,總結形成了“山頂戴林帽 , 山坡披草褂 , 山腰系田帶 , 山下 覆地膜 ,溝底筑水池”的治理開發模式。
(2)舉例說明治理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的具體措施。(4分)
I答案] 植樹造林、種草 ,保持水土;退耕還林、還草;坡耕地修梯 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水利工程;溝谷地區打壩淤地。
探究三 黃土披綠裝
“山坡坡栽樹崖畔畔青 ,黃土高坡有了好風景;狂沙那個不 起塵少見 ,林果繞村綠滿眼。”經過幾十年的治理 ,黃土高原由 黃變綠 , 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蘋果產區之一。
(3)為促進黃土高原農業可持續發展 ,請你獻計獻策。(4分)
I答案]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進行產品深加工 ,延長產業鏈 , 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集采摘與休閑為一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 態旅游;重視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應用;加強環境治理 ,改 善生態環境;等等。
19.( 18分)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 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通江達海 ,承東啟西、聯南接北。長 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城市最密集的地區。
材料二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它包括廣東省廣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 中山、江門、肇慶九市和香港、 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 的重要空間載體。
材料三 臺灣島是我國的寶島 ,物產豐富 , 景色優美。
材料四 我國南方部分區域示意圖和臺灣島地形圖。
圖QM-11
( 1)長江三角洲地區包含了上海、A_杭州_、南京三個省級行政 中心 ,這里的_滬寧杭_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分)
(2)據圖乙分析 , 臺灣島的地勢特征為_東高西低_,判斷理由 是_大多數河流由東向西流_。根據圖乙 ,請描述臺灣島的海陸位 置: 東臨太平洋_,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_,北臨東海_,南_ 臨南海_。( 6分)
(3)粵港澳大灣區利用自身優勢 ,發展了外向__(或出口加工_)__ 型經濟 , 圖中經過武漢到粵港澳大灣區的_京廣_線(填鐵路干 線名稱) ,溝通了我國南、北方地區。(2分)
(4)長江三角洲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都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 重要引擎 , 它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有哪些共同的優勢?
(可從地理位置、 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選擇兩方面具 體作答)(4分)
I答案] 臨江臨海 ,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氣候溫 暖濕潤 ,水熱充足 ,農業基礎好;海陸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人 才聚集;勞動力充足;人口和城市密集 ,消費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 持;等等。
(5)港澳與祖國內地聯系日益緊密 ,經濟合作優勢互補、 互惠 互利。香港和祖國內地各自的優勢是什么?(4分)
I答案] 港澳: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祖國內地: 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地理學科
中圖七下地理期末測試卷01
時間:40分鐘 分值: 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 ,共45分)
圖QM-1為我國農業分布圖。讀圖 ,完成1~2題。
圖QM-1
1.關于我國農業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400 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為種植業與畜牧業的分界線
B.小麥產區比水稻產區降水量多
C.水稻只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區
D.種植小麥的地區一定不能種植水稻
2.造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C )
A.南北溫度的差異 B.東西溫度的差異
C.東西干濕的差異 D.南北干濕的差異
為改善城市環境 ,北京把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遷往河北省的 曹妃甸工業區。作為我國首個“循環經濟”示范區 ,該工業區力求 最大限度地利用工業廢物創造新的資源 , 以減少環境污染。據此 完成3~5題。
圖QM-2
3.曹妃甸工業區位于( C )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京津唐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4.與“首鋼”舊址相比 ,曹妃甸工業區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 A )
①靠近原料、能源產地 ②海運便利 ③靠近科研院所 ④鐵路網 發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曹妃甸工業區實行“循環經濟”模式 ,可以促進“首鋼”( B )
A.擴大規模 B.革新技術 C.拓寬市場 D.增加產量
2024中關村論壇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舉 辦 ,本屆中關村論壇以“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 世界”為主題 ,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學者 共話開放創新 ,共謀發展機遇。 圖QM-3為北京 地形圖。讀圖 ,完成6~8題。
圖QM-3
6.下列符合北京自然環境特征的描述是( C )
A.位于華北平原南側 ,與河北、天津相鄰
B.河流眾多 ,水資源豐富
C.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D.冬冷夏熱 ,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7.中關村論壇在北京召開 ,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B )
①政治中心 ②文化中心 ③國際交往中心 ④科技創新中心 ⑤經 濟中心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8.參會人員在會議結束后游覽了北京的胡同。北京在城市建設中, 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胡同 ,其原因是( D )
A.保護城市現代化的標志 B.緩解城市交通擁擠
C.節約改建成本 D.傳承傳統文化
中國高鐵已成為“國家名片”。右圖為我國部分高鐵分布圖。 讀圖 ,完成9~ 10題。
圖QM-4
9.圖中高鐵線路主要分布在( C )
A.東南部的沿海地帶 B.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地勢第二、三級階梯 D.以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區
10.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B )
A.①是哈大高鐵 ,經過地勢第二、三級階梯
B.②是京滬高鐵 ,經過以種植業為主的平原地區
C.③是蘭新高鐵 ,與祁連山并行 ,受洪澇影響大
D.④是貴昆高鐵 ,全程地形平坦 ,修建難度小
我國是海洋大國 ,利用好、保護好海洋資源 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任務。 圖QM-5為 中國主要海洋資源分布圖。讀圖 ,完成11~ 13題。
圖QM-5
11.我國近海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開發潛力巨大。這 些資源是( A )
①礦產資源 ②非可再生資源 ③土地資源 ④可再生資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我國鹽場( B )
A.全部位于南海沿岸 B.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C.全部位于低緯度地區 D.均勻分布于沿海地區
13.為合理開發和保護海洋 ,我們應當( D )
A.禁止開采海洋礦產資源 B.大力捕撈深海瀕危魚類
C.禁止開發海洋旅游資源 D.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 ,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 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 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 ,將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 圖QM-6 為粵港澳大灣區分布示意圖 ,根據圖文完成14~ 15題。
圖QM-6
14.作為四大中心城市的成員 ,香港的經濟發展特點是( A )
A.國際金融、航運、 貿易中心 B.世界旅游休閑中心
C.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D.全國性經濟中心
15.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敘述錯誤的是( A )
A.世界著名的汽車生產基地
B.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C.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D.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
二、綜合題(共55分)
16.( 16分)水、土是立國之本。 為確保耕地面積的穩定和國家 糧食安全 ,我國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讀圖 , 回答下列問題。
圖QM-7
( 1)結合我國人口現狀分析可知 ,我國土地資源在數量上的特 點是_總量_多、_人均 占有量_少。(2分)
(2)讀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圖 ,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占 比最大的是_林地_,其屬于_可再生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資源 ,耕地的占比為_13.49_%。( 3分)
(3)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 ,在東北、西南等山區主要分 布_林地_(土地利用類型)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 ,該類土地適 宜發展_林業_(農業部門) 。(2分)
(4)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_不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
理”) ,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_南多北少_(填“南多北少” 或“北多南少”) ,解決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跨流域調水。 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狀況 ,我國正在實施 _南水北調_工程。( 3分)
(5)結合我國耕地、人口和糧食狀況分析 ,完成下列結構圖。 請將“人口”“耕地”“糧食”三個關鍵詞填在結構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4分)
圖QM-8
(6)為確保糧食安全 ,嚴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 ,請你列舉一條 保護耕地的措施。(合理即可 ,2分)
I答案] 制定法律、法規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基本農田保護。
17.( 11分)讀我國氣象災害分布示意圖 ,完成下列各題。
圖QM-9
( 1)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_洪澇_(填“洪澇”或“泥石 流”) 、干旱、 臺風和寒潮等。(2分)
(2)我國的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東南沿海_(填“西北內陸”或 “東南沿海”) 。(2分)
(3)我國干旱災害主要分布在_華北_(填“華北”或“西北”)地 區;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區。(2分)
(4)我國旱澇災害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A_。( 3分)
A.夏季風不穩定 B.冬季風不穩定
C.南北跨緯度大 D.地形復雜多樣
(5) 當發生泥石流時 ,我們該如何避險? 沿著與泥石流流動大 致垂直的方向逃生_。(至少寫一點)(2分)
18.( 10分) 閱讀圖文資料 ,完成下列各題。
“信天游”是流傳在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歌腔高 度集中展示了黃坡黃水的自然景觀、社會風貌和陜北人的精神世界。
探究一 歌謠現問題
20世紀50年代 , 當地“信天游”中唱道 :“雨澇流泥漿 ,沖成 萬條溝 ,肥土順水流 ,籽苗連根丟……”
( 1)完成下列結構圖。(2分)
圖QM-10
探究二 積極尋治理
針對“信天游”歌詞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 ,多年來人們因地制 宜 ,總結形成了“山頂戴林帽 , 山坡披草褂 , 山腰系田帶 , 山下 覆地膜 ,溝底筑水池”的治理開發模式。
(2)舉例說明治理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的具體措施。(4分)
I答案] 植樹造林、種草 ,保持水土;退耕還林、還草;坡耕地修梯 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水利工程;溝谷地區打壩淤地。
探究三 黃土披綠裝
“山坡坡栽樹崖畔畔青 ,黃土高坡有了好風景;狂沙那個不 起塵少見 ,林果繞村綠滿眼。”經過幾十年的治理 ,黃土高原由 黃變綠 , 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蘋果產區之一。
(3)為促進黃土高原農業可持續發展 ,請你獻計獻策。(4分)
I答案]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進行產品深加工 ,延長產業鏈 , 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集采摘與休閑為一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 態旅游;重視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應用;加強環境治理 ,改 善生態環境;等等。
19.( 18分)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 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通江達海 ,承東啟西、聯南接北。長 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城市最密集的地區。
材料二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它包括廣東省廣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 中山、江門、肇慶九市和香港、 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 的重要空間載體。
材料三 臺灣島是我國的寶島 ,物產豐富 , 景色優美。
材料四 我國南方部分區域示意圖和臺灣島地形圖。
圖QM-11
( 1)長江三角洲地區包含了上海、A_杭州_、南京三個省級行政 中心 ,這里的_滬寧杭_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分)
(2)據圖乙分析 , 臺灣島的地勢特征為_東高西低_,判斷理由 是_大多數河流由東向西流_。根據圖乙 ,請描述臺灣島的海陸位 置: 東臨太平洋_,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_,北臨東海_,南_ 臨南海_。( 6分)
(3)粵港澳大灣區利用自身優勢 ,發展了外向__(或出口加工_)__ 型經濟 , 圖中經過武漢到粵港澳大灣區的_京廣_線(填鐵路干 線名稱) ,溝通了我國南、北方地區。(2分)
(4)長江三角洲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都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 重要引擎 , 它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有哪些共同的優勢?
(可從地理位置、 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選擇兩方面具 體作答)(4分)
I答案] 臨江臨海 ,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氣候溫 暖濕潤 ,水熱充足 ,農業基礎好;海陸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人 才聚集;勞動力充足;人口和城市密集 ,消費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 持;等等。
(5)港澳與祖國內地聯系日益緊密 ,經濟合作優勢互補、 互惠 互利。香港和祖國內地各自的優勢是什么?(4分)
I答案] 港澳: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祖國內地: 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东宁县| 宜川县| 商都县| 平远县| 安义县| 台中市| 龙井市| 日喀则市| 光泽县| 溧水县| 上蔡县| 三门峡市| 新兴县| 鸡西市| 汉沽区| 布尔津县| 肃南| 营山县| 武乡县| 剑阁县| 霍山县| 丰都县| 新田县| 嘉峪关市| 仪征市| 上犹县| 和平县| 安顺市| 蒲城县| 伽师县| 时尚| 龙岩市| 大城县| 徐汇区| 黎城县| 巴塘县| 突泉县| 枝江市| 房产|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