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姓名 單位名稱 填寫時間學科 語文 年級/冊 八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課題名稱 第六單元《北冥有魚》難點名稱 寓言寓意的理解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了解莊子的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和束縛。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能夠初步了解“逍遙”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難點教學方法 由鯤鵬的圖片認識到莊子大膽的想象,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 2、由鯤鵬能入深海,翔九天卻還要有所待,理解寓意。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導入 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導入,認識莊周及《莊子》一書,初步感受其風格知識講解 (難點突破)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住在北冥。北冥雖大,但有形有限,不能完全自由。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翱翔在天空。天空在古人的觀念中是無邊無際的,能逍遙游的。說明莊子想像力豐富。 2.鳥為什么要遷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鳥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種精神的自由。 3、句子賞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此句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人的豪情壯志,留下了“鵬程萬里、扶搖直上”這兩個成語。 4、鯤鵬的寓意是什么? 喻指那些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的人 5、鯤鵬由北海飛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條件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奔騰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飄蕩?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萬物有所待——鵬鳥奮飛必須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 水霧塵埃要靠氣息相吹。 7.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潑,頗具詩意,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么道理? 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課堂練習 (難點鞏固) 談論學習本則寓言的啟示 ①我們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要憑借知識,憑借勤奮。 ②自由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大鵬之美,美在它追求自由逍遙的過程。小結 本文借用寓言故事來設喻說理:描繪一幅大鯤變為大鵬,大鵬扶搖直上九萬里,從北海飛往南海的壯麗圖景。并借大鵬“去以氣息”,“野馬”“塵?!睉{借氣息吹拂來闡述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道理。老師希望大家能憑借知識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達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去乘長風,破萬里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